厦门市分级诊疗改革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医共体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与思考

医共体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与思考

某医院医共体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与思考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简称医改,于1985年全面正式启动。

医改是所有社会改革中最复杂、最困难的领域。

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医改是真正成功的,医改一直在路上……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关键举措于2015年推行实施。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医联体建设包括四种形式:1.县域医共体2.城市医疗集团3.专科联盟4.医学远程协作网。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

从2019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启动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试点工作,先后也确定了山西、浙江、新疆三个试点省份,以及其他省份的县(市、区),一共828个试点县。

截止2020年底共建成4028个。

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围绕科学构建、规范内部运行管理、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完善支持政策等方面,对全面推进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工作要求。

目前,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形式多样,受多种因素影响,推进效果需进一步加强。

1、某医院基本运行情况介绍某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建筑面积约7000㎡,编制床位150张,新冠疫情前实际开放105张,2021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改造,可用床位67张(包括发热门诊),目前只开设内科综合病房,现有床位40张。

人员编制130。

我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体检中心等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4个,职能科室11个。

甲级动物致伤门诊24小时便民应诊;体检中心于2021年初正式开诊,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体检业务服务,可接待单位团检、入职体检、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驾驶员换证体检、健康证体检,并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上门体检服务,是*区目前体检种类最全的体检中心。

厦门市分级诊疗的做法及启发

厦门市分级诊疗的做法及启发
1 基层接诊能力有限 2 医院下转病人积极性不够 3 患者对基层的信任度不高
2020/7/19
厦门市分级诊疗取得的成效
厦门市自2012年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病分级诊疗改革试点”以来,从最初的“医院一社区”一 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到创建“糖友网”形成“三师共管”的相对成熟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
纳入社区健康管理的 慢性病患者逐步增多
分级 诊疗
2020/7/19
双向转诊
各级医疗机构双 向转诊的通路
关于分级诊疗的三点建议
01
挂钩
分级诊疗应与家庭 医生签约服务
02
整合
整合各级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资源
03
医联体
多点的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对多点的二
三级医院
2020/7/19
破解分级诊疗三个关键难题
#1
基层接得住
2020/7/19
#2
医保能报销
分配足够的基金购买门诊、 特别是基层医疗服务
引导居民改变非理
3 性的就医行为
改变不分条件直接涌向城 市大医院就医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
建立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要重点通过行政、政策、行业等3种主要途径,逐步实现分级诊疗
政策引导路径
01
03
行政手段路径
2020/7/19
02
行业组织路径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三强”
02 分级诊疗的一些策略
2020/7/19
分级诊疗模式围绕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优化供给
促进医疗服务资源, 特别是优质资源配置 的优化,并提升已配 置资源的利用效率
让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在最适宜的供给主 体—可及性最优
引导需求
2020/7/19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医务工作【发文字号】厦府办[2015]7号【发布部门】厦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1.15【实施日期】2015.01.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15〕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市属各医疗机构:《厦门市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月15日厦门市进一步推进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在我市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一体化服务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分级诊疗试点改革,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导向,发挥财政、医保、物价、医药等综合政策杠杆引导作用,遵循“急慢分治”的原则,推动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

一、工作目标在2014年试点工作基础上,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市各区全面开展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

在全市构建若干个以综合性医院(含中医医院)为龙头,各级公共卫生机构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格的慢性病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体系。

至2015年末,完善预约诊疗服务机制,大幅降低三级医院慢性病患者就诊比例和普通门诊比重,建立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转诊通道。

2016年开始,在慢性病分级诊疗试点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将分级诊疗改革拓展到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契约服务,推进慢性病基层首诊试点工作,逐步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慢性病诊疗与健康管理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二、主要措施(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完善慢性病分级诊疗综合政策保障体系1、实行差别化的财政补助政策实行分级分类补助办法,财政投入重点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 (2)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 (2)

全面深化医疗改革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分级诊疗)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 XX 市医疗改革工作组组长 XXX。

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各位一起讨论关于全面深化医疗改革中的分级诊疗问题。

1. 引言作为现代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分级诊疗是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效率、降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我市,分级诊疗将是全面深化医疗改革的重点方向。

在此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我市分级诊疗改革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 目前分级诊疗改革情况我市当前分级诊疗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分级诊疗网络,将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了上下贯通、内外衔接、因地制宜的分级诊疗模式。

通过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门诊预约挂号制度,初步实现了分级诊疗的初步推行。

然而,目前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问题:2.1 分级标准不明确目前,关于分级的标准指引还不够明确,导致各个医疗机构在实施中存在诊疗标准的混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不便。

2.2 人员培训不足由于医疗改革的推进较快,医务人员在分级诊疗知识和技能上的培训有待加强。

许多医生和护士对分级诊疗的理念和操作流程还不够熟悉,影响了分级诊疗的质量。

2.3 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市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这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就诊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3. 措施3.1 精准分级标准我们将积极与专家团队合作,制定明确的分级标准指引,并适时公布,以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中有明确的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推动标准的落地和贯彻。

3.2 加强人员培训我们将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分级诊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

通过培训,医生和护士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级诊疗的理念和操作流程,提升诊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厦门推行慢病分级诊疗:强基层,让病人乐意去

厦门推行慢病分级诊疗:强基层,让病人乐意去

厦门推行慢病分级诊疗:强基层,让病人乐意去
闫葵;黄光华
【期刊名称】《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64岁的张宪亮患糖尿病已有20年。

“之前,为了治疗糖尿病,我需要花1个多小时坐公交车到大医院。

现在好了,从家走路几分钟就能到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由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组成团队,为我提供全程管理,方便又有效。

”张宪亮说,自己应该可以快乐地活到90岁。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闫葵;黄光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9.2
【相关文献】
1.慢病先行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改革让群众得实惠——厦门市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探索之路 [J], 杨叔禹;陈粮
2.用分级诊疗统筹医改实现强基层促健康可持续——厦门市分级诊疗跟踪调研报告(节选) [J], 王虎峰
3.分级诊疗视角下推行基层首诊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J], 杜学鹏
4.分级诊疗的三足鼎立r——从厦门模式看分级诊疗的技术应用 [J], 刘华
5.用分级诊疗统筹医改实现强基层、促健康、可持续——厦门分级诊疗调研报告[J], 杨叔禹; 王虎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保分级诊疗落实情况汇报

医保分级诊疗落实情况汇报

医保分级诊疗落实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医保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医保分级诊疗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医保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

首先,医保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积极成效。

各地纷纷出台
了相关政策文件,建立了医保分级诊疗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分级诊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有效减轻了大医院的看病压力,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然而,随着医保分级诊疗政策的深入推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
地区和医疗机构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导致分级诊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患者对于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度还不够,很多人还存在“大病小看”的观念,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量不够均衡。

再次,医保支付标准和政策执行的统一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避免出现地区之间的差异化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医保分级诊疗政策的宣
传和解释工作,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是建立健全医保支付标准和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的统一执行。

三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前往就诊。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医保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力度,推动政策
的全面落实。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各地医疗机构的督导和指导,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医保分级诊疗政策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精选)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精选)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精选)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现行医疗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医疗体系主要以大医院为核心,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和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于2015年开始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本文将分析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1.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进展自2015年我国开始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已经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开始积极响应,探索改革实践。

2.分级诊疗制度的成效与问题(1)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促使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了基层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2)缓解大医院压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大医院的诊疗压力有所缓解,医生的工作负担减轻,能够更加专注于疑难疾病的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3)存在安全隐患:分级诊疗制度推行不久,一些地方和医疗机构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技术和人员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复杂疾病的诊疗需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对策分析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医疗资源。

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升其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医保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的互通共享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同时,加强对医疗信息的安全保护,确保患者的隐私不受侵犯。

3.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估。

加大对医生的继续教育力度,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诊疗技能。

年度分级诊疗总结报告(3篇)

年度分级诊疗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本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积极探索和实践分级诊疗模式,现将年度分级诊疗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概述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认识本年度,我单位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分级诊疗制度的意义和内容,使医务人员和患者充分认识到分级诊疗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2.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明确职责分工我单位建立健全了分级诊疗体系,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职责分工。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疑难重症的诊疗和专科技术指导。

3. 加强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我单位积极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坐诊、技术指导等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

4.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服务效率我单位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签约,患者能够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减轻就医负担。

5. 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医疗质量我单位建立健全了双向转诊机制,确保患者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顺畅转诊。

对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优先接诊,提高医疗质量。

三、工作成效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率明显提高。

2. 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患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逐年上升,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压力得到缓解。

3.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分级诊疗制度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降低了医疗资源浪费。

4. 提升患者满意度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改善。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仍有待提高。

加强分级诊疗建设情况汇报

加强分级诊疗建设情况汇报

加强分级诊疗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就
医难题依然突出的情况下,加强分级诊疗建设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我国分级诊疗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首先,我国在分级诊疗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各级医院在分级诊疗制度下
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改善。

此外,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多级医疗联动机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其次,分级诊疗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
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与需求不匹配,导致一些患者仍然倾向于到大医院就医。

另一方面,分级诊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一些地方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和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指导,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三是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素质和数量,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分级诊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分级诊疗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希望相关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分级诊疗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分级诊疗改革推进情况汇报

分级诊疗改革推进情况汇报

分级诊疗改革推进情况汇报自分级诊疗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就分级诊疗改革推进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各地区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分级诊疗网络。

在城市,通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在农村地区,通过建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分级诊疗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患者通过分级就诊,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减轻了大医院的看病压力,缓解了“挂号难、看病贵”的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再次,分级诊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可度逐渐提高,纷纷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大医院看病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同时,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最后,分级诊疗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二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还需要加强,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和接受度。

三是分级诊疗制度的监管和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

总的来说,分级诊疗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分级诊疗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8〕83号),按照《福建省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闽政办〔2017〕144号)精神,推动我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服务效能,进一步落实、完善我市分级诊疗制度,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厦门实际,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原则,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均衡下沉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为根本目的,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医联体,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改造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合理就医秩序,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工作目标2018年,搭建医联体制度基本框架,全市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同安区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所有公立医院和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每个区均建有至少一个成效明显的医联体。

构建覆盖全市多形式、多类型的医联体,建立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

三、工作措施㈠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1.建设区域紧密型医共体重点建设同安区以市第三医院为核心、区属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共同体。

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2018年,全面加快推进同安区总医院建设进度,建立高效的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卫生信息化支撑和应用,建立医联体内部统一的药械采购机制,实行医共体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推进总医院六大中心建设。

开展分级诊疗情况汇报

开展分级诊疗情况汇报

开展分级诊疗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模式逐渐成为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级诊疗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实现患者就近就医、分病种就医、分专科就医、分级诊疗的目标。

为了及时了解和评估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我单位开展了分级诊疗情况汇报,旨在全面掌握各地区、各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

自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区、各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通过加强医疗机构间的联动协作,建立了分级诊疗网络,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有效对接。

患者得到了更便捷、更高效的就医服务,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合理、更充分的利用。

同时,各地区还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分级诊疗工作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医疗等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尽管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和医疗机构对分级诊疗政策的理解和落实不够到位,导致分级诊疗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患者就医体验。

其次,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升其诊疗水平。

最后,医疗卫生部门在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方面还需加强,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二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提升其诊疗水平;三是加强对分级诊疗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对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识和执行力度;二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升其诊疗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三是加强对分级诊疗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

分级诊疗开展情况汇报

分级诊疗开展情况汇报

分级诊疗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为了全面了解分级诊疗的开展情况,特进行以下汇报。

一、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情况。

自国家提出分级诊疗政策以来,各地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响应,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

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分级诊疗工作,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预约诊疗、加强转诊制度等措施,有效引导患者就医行为,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分级诊疗的推进情况。

分级诊疗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积极推进。

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工作,加强了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了医院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分级诊疗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看到,患者就医行为逐渐趋于合理,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量得到明显增加,医院的就诊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就医体验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分级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分级诊疗的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部分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导致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不高;部分医疗机构在实施分级诊疗政策时存在操作不规范、流程不畅等问题;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而另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针对分级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医院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情况良好,推进情况积极,效果评估积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

分级诊疗调查报告

分级诊疗调查报告

分级诊疗调查报告分级诊疗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分级诊疗模式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

为了解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以及其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分级诊疗模式已经在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得到了落实。

其中,一级医疗机构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承担了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二级医疗机构则提供了更为复杂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承担了对一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三级医疗机构则作为高水平医疗资源的集聚地,负责疑难病、重大手术和高风险疾病的诊治。

此外,我们还发现,分级诊疗模式在城乡之间的推广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城市地区,分级诊疗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转诊工作相对顺畅;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分级诊疗的推行面临较大的困难,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分级诊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分级诊疗模式的实施对医疗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合理分流患者,分级诊疗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其次,分级诊疗模式鼓励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与共享,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例如,一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与二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将一些复杂病例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诊治,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的医疗机构在实施分级诊疗时,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例如,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过度开展了一些高风险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一些医疗机构在转诊时存在不合理的选择,导致患者的就医路径过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三、分级诊疗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分级诊疗模式对患者的就医体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合理分流患者,患者可以更快地得到相应的诊疗服务,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厦门市发改委、市医改办详解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厦门市发改委、市医改办详解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厦门市发改委、市医改办详解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厦门市政府•【公布日期】2015.04.14•【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市发改委、市医改办详解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引导“小病到社区”药费降低社区看病报销更多老百姓到医院看病,药费、耗材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将更加便宜;医保目录用药,大医院有,社区也能买到,而且在社区看病报销更多、花费更少。

昨天,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医改办主任杨琪解读了我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杨琪称,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如今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要“啃硬骨头”。

今年,福建被确定为全国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之一。

《方案》以有效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核心,按照“标准提前、时间提前、特色突出”的要求,突出改革导向,充分体现厦门特色,争创全国医改典范城市。

总体概括起来是“一二三四五”,即“一个总体要求、两大改革目标、三个推进阶段、四大主要任务、五个重点突破领域”。

《方案》强调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协同改革”,通过差别化的财政补偿和投资机制、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打造智慧医疗体系等,为“啃硬骨头”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破解“看病难” 让病人爱去社区医院】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慢性病和普通门诊“下”基层实现“让医院放得下、社区接得住、病人愿意去、疾病治得好”。

不同层级医院实行错级发展。

大医院主要提供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诊疗服务,承担高级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任务,接受其他医疗机构转诊,对其他医院进行技术指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改革途径上,主要以“慢病先行、三师共管”为切入点;通过差别化引导政策,推动慢性病和普通门诊下移基层;推行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建立专职医生为主、兼职医生为辅的家庭医生队伍,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一、根本情况近年来,在国家和XX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安康中国、安康XX建立的大背景下,我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安康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思路,以规划为引领,以医联体为抓手,以强基层为重点,以康复护理为打破,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为建立“安康XX”,推进全区卫生安康事业持续安康和谐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截至XX年底,全区医疗机构X家,包括三级医院X家〔较XX年底增加X家〕、二级医院X家、一级及未定级医院X家,基层医疗卫活力构X家(包括X家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X家。

XX年全区总诊疗X万人次,医保患者区内就诊率达X%,实现大病不出区。

就医秩序趋向合理,二三级医院总诊疗较XX年下降X%,一级医院及基层总诊疗较XX 年增长X%;一级医院及基层总诊疗占全区总诊疗的X%,较XX 年进步X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X个百分点;实现双向转诊X万人次,较XX年增长X%,其中下转增至X人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符合区情的分级诊疗体系日趋完善。

XX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作为全市先进典型在XX 年XX市卫生安康工作会上做交流。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获得的成效〔一〕以规划为引领,明确功能定位与方向1.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工作方向。

XX年编制我区“十三五”时期卫生计惹事业开展规划中,明确了“三个三”布局原那么,以推进分级诊疗为目的,明确区域医疗中心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布局、开展规划和功能定位,及医疗体系优化工程、基层才能提升工程、人才开展战略、中医特色开展战略、互联网+医疗卫生战略等重点战略任务,构建五大区域医联体,明确了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目的、方向和任务。

2.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协同体系。

制定2轮XX区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三年行动方案、深化医联体合作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工作施行方案,明确医联体内各机构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

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分级诊疗是指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者分门别类地引向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使医院分工明确,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我国自2015年开始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旨在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一、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1.政策推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和分级诊疗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城市试点一些大中城市率先开展了分级诊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如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的对接机制,推动患者就近就医。

3.乡村试点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进展较为缓慢,但也有一些地方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加快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二、分级诊疗制度面临的问题1.医疗资源不均衡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设备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分级诊疗制度在一些地区的推行效果不明显。

2.患者就医选择困难由于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较低,许多患者仍然倾向于到大医院就医,导致大医院资源过度消耗,基层医疗机构得不到有效利用。

3.利益驱动一些医疗机构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存在着不愿意将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的现象,导致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受到阻碍。

三、分级诊疗制度的思考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高其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设备水平,使其能够承担更多的患者就医需求。

2.完善医保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支持力度,降低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鼓励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3.强化监管和激励机制对于不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其进行约束和惩罚;而对于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鼓励其继续努力。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医院分级诊疗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委〔2015〕66号)、《关于印发〈××市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医改办发〔2016〕2号)、及《关于印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党办字〔2016〕23号),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形成合理就医格局,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适应医疗体系改革,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我院与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指导乡镇卫生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总结如下:一、取得的成效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分级诊疗工作(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到达了新的台阶,20XX年3月医院成立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将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医院目标管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教科、质控科、医改办、护理部、财务科、医保办及药剂科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医教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并且组建了慢特病诊疗工作专家组,负责提供下转患者诊断治疗、愈后评估、后续治疗、康复指导方案等。

医院逐步健全首诊制度、首接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将分级医疗工作实施情况与具体任务科室绩效考核挂钩,把分级诊疗工作列入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考核的指标体系,同步进行监管、考核与持续改进的分析评价,与科室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

二、实施情况医院不定期召开分级诊疗会议,于20XX年3月出台了《×××医院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并在OA信息发布系统,由各科室负责人组织医师学习分级诊疗指南。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摘要】分级诊疗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与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背景、现状分析、问题与挑战、优化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分级诊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诊环境,但仍然存在医院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应加强制定与落实、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强化医生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优化路径;问题与挑战【Abstract】The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in China's medic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aim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difficult access to medical treatment and high medical expens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policy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ptimization paths, etc.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has improved the medical environment to some exten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uneven distribution of hospital resources and uneven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mote the rational flow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doctor training and management.【Keywords】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 status; optimization path;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医疗资源短缺、看病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慢病先分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改革让群众得实惠——厦门市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探索为切实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问题,整合和利用好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福建省厦门市认真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价格、人事和绩效考评“五个差别化”,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引导和推动患者向基层下沉的“双下沉”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并以此推动公立医院的改革。

厦门的分级诊疗改革从医院如何“放得下”、基层“愿意接、接得住”,群众“乐意去、留得住”三大瓶颈问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慢病先分、两病起步”的策略,带动其他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以“三师共管”模式加强上下联动和“医防融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大医院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量逐年下降,接诊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通过柔性引导、差别化配套机制,从糖尿病、高血压病做起,己经带动了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痛风、慢性胃肠病、脑卒中及肿瘤康复等多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就诊,基层诊疗服务量提升了43.67%;看病更为方便,老百姓就医负担、医保费用均更为节省(慢病在基层均次费用较大医院节省近35%);治疗效果也更有保障(疾病监测指标平均控制率从过去的20%左右提升至67%)。

群众在基层就诊体验进一步改善,满意度大幅提升!分级诊疗改革同时有力地撬动了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调整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后又取消了医用耗材的加成;先后完成两批次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基层在不改变体制的前提下,进行了激励机制的创新性改革;医保结算和支付制度改革、医师开放多点执业等。

厦门这一模式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获得“2015年度中国政府创新奖”;王沪宁同志、刘延东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总结提升,在全国推广;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先后到厦门调研予以高度评价;福建省卫计委决定在全省推广厦门经验。

一、主要做法在大医院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基层服务能力有限、群众的就医习惯尚需引导的现行体制下,厦门市不搞“一刀切”去硬性分流病人,而是采取“慢病先行,三师共管”的办法,柔性引导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向基层“双下沉”,并从试点探索、单项突破逐步向系统配套、全面推广深化。

慢病先行。

就是以慢性病为突破口,带动其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普通疾病“下沉”社区。

据厦门市抽样调查,在大医院门诊量中慢病占60%以上,这其中又有30% 是“续药”。

因此,将这些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稳定期患者,通过适当的机制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一举三得:不但有效分流三级医院大部分门诊患者,缓解“战时状态”;而且使基层诊治水平和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增强病人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信任感;同时从根本上改变慢病患者“出了医院无人管”,后续治疗和健康管理不规范问题,有效延缓和减少慢病并发症、合并症发生,节省大量医疗费用。

三师共管。

与“慢病先行”相配套,厦门市创设了由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共同组成的“三师共管”团队服务模式。

专科医师负责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并带教、指导基层的全科医师;全科医师负责落实、执行治疗方案,进行病情日常监测和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师则侧重于健康教育和患者的行为干预。

“三师共管”不仅形成“医防融合、防治结合”的服务模式,而且构建了“三师”之间紧密型的分工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基层诊疗服务水平,有助于建立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内部分配机制,并构建医患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较好解决了患者的信任度问题,让患者得到连续系统的诊疗和健康管理。

为了使“慢病先行、三师共管”得以实现,我们探索创新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增强医院、基层和患者对分级诊疗的内在动力,形成分级诊疗的支撑体系。

(一)创新建立了让基层“愿意接”、“接得住”的体制机制。

着眼保基本、强基层、重激励,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使其有能力、有动力“接”。

一是建立基层考核激励机制。

重点考核延时服务、“三师共管”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指标,奖励增量,充分调动了基层积极性。

同时,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每万常住人口配置8人的标准重新核定、充实人员编制,并按每万常住人口配置15人的标准核定工作量,其工作量缺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予以弥补。

2015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增加激励收入近 1.5万元。

如位于城区的滨海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门诊量比增67.7%,人均绩效增长138.7%。

二是推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

签约居民可享受家庭医师近在社区的全家个性化诊疗服务与健康管理、基层门诊及二次住院医保“零起付线”、社区康复和家庭病床出诊服务等等。

家庭医生团队的良好服务和扎实技术受到签约居民的信任和欢迎,许多人改变了“有病只去大医院”的习惯。

现全市6个区3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开展“三师共管”家庭医生服务,已有22.58万名居民签约;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财政与个人共同分担,基层“健康守门人”制度初步建立。

三是强化基层专业力量。

厦门市作为国家“健康管理师”省级培训试点,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健康管理师”专岗,职数单列,待遇参照享受。

全市基层已有686名国家健康管理师。

卫生计生机构合并后,还专项培训了923名基层计生管理员参与居民健康管理。

四是拓展社会参与渠道。

遴选全市196家诚信度高的社会办医机构(包括4家三级医院、26家一级以上医院和166家门诊部)参与分级诊疗;鼓励退休医护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到基层从事诊疗服务。

五是改革基层医保支付结算方式。

由“总控定结”调整为“据实结算”,进一步激发基层开展诊疗服务的主动性;推广中医应用,目前基层100%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方便和吸引了居民就近就医。

(二)创新建立了让三级医院“愿意放”、“放得下”的体制机制。

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大医院改变过度依靠和追求门诊规模的经营模式,回归本位转型发展,倒逼提升诊治疑难重病的能力。

一是改革补助考核机制。

把原来对三级医院门诊量的定额补助,调整为对大医院实行与分级诊疗绩效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将慢病分级诊疗绩效纳入院长年度目标考核。

二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自2014年7月15日起,取消医用耗材加价,同步调整了1157项医疗服务价格,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级医院价格差距,如门诊诊察费三级医院高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1倍,体现对技术性劳务合理定价,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就近到基层就医。

三是力促大医院“强身健体”。

大力推进远程会诊、院士指导平台、“双主任”聘任制、医学人文建设、争创“领先学科”、 JCI认证评审等工作。

2015年全市三级医院体现水平和效率的年手术及操作人次、外科手术人次、重症病人收治比例等指标明显优化,平均住院日缩短到9天以下,床位使用率控制在95%-100%。

四是引导医疗资源下沉。

建立了三级医院与基层帮扶协作长效机制,2015年全市7家三级公立医院派出121名多学科专家,深入社区开展诊疗1792人次,培训带教286场次。

大医院还开设“全科医学科”,并作为基层临床实训基地,提高对疾病早期筛查发现、规范诊疗转诊等实际临床能力,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三)创新建立了让患者“愿意去”、“留得住”的体制机制。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构建便捷连续、实惠有效的诊疗服务链和健康管理体系,让患者乐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

一是实行差别化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

运用价格和医保支付杠杆加以引导,如在三级医院门诊就诊个人自付比例为30%,在基层就诊个人只需自付7%。

二是基层基本用药与大医院完全一致。

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国家基药目录和基本医保药物目录的常见病、慢性病药品,平均超过400种;并延长一次性处方用量,最长可达4-8周。

三是健全基层诊疗规范。

制定了以十大系统、十类核心病种为主,涵盖百余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基层病种目录,明确了临床诊疗路径和转诊标准,使基层诊疗工作质量可控、安全规范。

四是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工程。

出台相关扶持鼓励政策,现全市30%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42%,并引入长庚护理院等4所护理院及厦门东部康复医院,这些机构可享受医保政策。

支持养老机构就近与二级以上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接续性医养护关照体系。

五是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服务。

依托覆盖全市的“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市6家三级医院与解放军301医院开展远程会诊350余例、远程教学活动104场。

利用可穿戴监测设备、手机APP 等智能服务,帮助患者自我监测、动态管理疾病状况,方便就诊转诊,有效提高健康管理工作效率。

(四)创新建立了让分级诊疗改革“推得动”、“能落实”的工作机制。

市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市卫生计生委成立了“分级诊疗改革办公室”,统筹推进医、保、药联动改革,为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日常工作机制、临床诊疗路径、双向转诊标准与流程、引导资源下沉、培训提升强基层的常态化规范化工作制度,以及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双总监”制度,由三级医院、市疾控机构向基层派驻“医疗总监”、“公共卫生总监”重点协助理顺和落实“双向转诊”、“医防融合”工作,有效协同上下、统筹推进。

组建市慢病防治中心,由三级医院临床专家和疾病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专家共同研究改革策略,督导改革进程,评估实施效果。

二、主要成效(一)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整体跃升。

据国内权威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2015年厦门市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5.2分,比上年提高8.9分,90%的医院表现优秀。

中国社科院《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厦门医疗卫生满意度在全国38个城市排名第四。

(二)医院门诊压力明显缓解。

对本市3家主要三甲医院的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以内科系统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量(不含外埠病人)下降了 6.02%,两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普通门诊下降了21.02%;基层诊疗服务量提升43.67%;病种主要监测指标平均控制率从过去的20%左右提升至67%。

(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患者在基层就诊均次费用较三级医院可节省近35%。

以糖尿病为例,每月平均可节省236元,每万名糖尿病病人每年可节省约2838万元。

(三)慢病先行有效带动其他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

根据对 2.5万例患者就诊跟踪统计分析,糖尿病人在基层的就诊率从40.7%上升到78.1%,高血压病人从72.6%提高到95.7%,并带动了其他相关疾病或并发症患者的“下沉”基层。

(四)全科医生签约的规范化管理服务探索了全民健康管理的新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