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强化机理分析

合集下载

5-离子注入解析

5-离子注入解析
第5章
离子注入
内容
5.1 概述
5.2 离子注入原理
5.3 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PBII)基本原理 5.4 离子渗氮基本原理及工艺
5.1 概述
什么是离子注入
离化后的原子在强电场的加速作用下,注射进入靶材料的表层,以改变这种
材料表层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掺杂深度由注入杂质离子的能量和质量决定,掺杂浓
目前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已不仅局限于气体介 质的离子注入(GaPBⅡ),而且可以进行金属的 注入(MePBⅡ),以及金属和气体离子多元离子
复合注入。通常MePBⅡ的设备要比GaPBⅡ的
复杂;其金属离子往往大于一价,而GaPBⅡ的 离子一般为一价或半价;而且MePBⅡ能提供 较大的剂量,高斯浓度分布不明显。因此气体 介质和金属离子的PBⅡ技术尚存在一定区别。
射程分布: 平均投影射程Rp, 标准偏差Rp, 横向标准偏差R
离子注入相关理论基础
LSS理论——对在非晶靶中注入离子的射程分布的研究
1963年,Lindhard, Scharff and Schiott首先确立了注入离 子在靶内分布理论,简称 LSS理论。 该理论认为,注入离子在靶内的能量损失分为两个彼此独 立的过程 (1) 核碰撞(nuclear stopping)
位长度时,损失给靶 原子核的能量。
dE Sn E dx n


EOR damage(射程终点损伤)
Courtesy Ann-Chatrin Lindberg (March 2002).
影响注入离子分布的因素
实际上高能离子入射到衬底时,一小部分 与表面晶核原子弹性散射,而从衬底表面 反射回来,未进入衬底,这叫背散射现象.
度由注入杂质离子的数目(剂量)决定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离子注入机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表面改性和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

它通过将离子束加速并注入到材料的表面,以改变其性质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子注入机的原理和应用。

一、离子注入机的原理离子注入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离子产生、离子加速、离子注入和材料特性改变。

1. 离子产生离子源是离子注入机的核心组件。

常用的离子源有离子源和中性原子源(电离源)。

离子源通过电离技术将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电离成离子,产生所需的离子束。

离子源通常由加热器、电离器和抽气装置组成。

2. 离子加速离子加速是将离子束加速到所需能量的过程。

离子加速器通常采用带电介质加速器(常称为“多片机”)或带电空间(栅格)加速器。

加速器中的电场将电离的离子加速,并使其进入到所需的能量范围。

3.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将离子束引导和注入到材料的表面的过程。

注入系统通常由电磁场和真空室组成。

电磁场用于对离子束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控制,真空室则提供了稳定和洁净的环境。

4. 材料特性改变当离子束注入到材料表面时,离子与材料原子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导致材料特性的改变。

这些改变可以是在材料表面形成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晶体结构的变化、改变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质等。

二、离子注入机的应用离子注入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半导体器件制造、材料改性、成膜技术等。

1. 半导体器件制造离子注入是半导体器件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之一。

它用于在半导体晶片上形成杂质区域、控制器件电阻和击穿电压、改变禁带宽度等。

离子注入机在半导体行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2. 材料改性离子注入机还用于材料改性。

通过改变材料的性质和组成,可以使其具有特定的化学、物理和机械性能。

离子注入可以用于增强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3. 成膜技术离子注入机还可以用于薄膜的形成和改性。

通过离子注入,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物、碳化物等附着层,从而改变薄膜的结构和性质。

成膜技术在光学、电子、航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精品】表面工程技术6离子注入

【精品】表面工程技术6离子注入

§6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核科学技术在材料工业方面的应用,其基本工艺是将几万到几十万eV 的高能离子流注入到固体材料表面,从而使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发生变化,达到表面改质的目的. 离子注入技术首先应用于半导体材料。

该技术使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和生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70年代以后才开始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改质.§6.1离子注入的原理一、离子束和材料的相互作用1、离子与靶材原子相互作用过程(1)离子与靶材原子的相互作用高能离子(20~100keV )以高速(107~108cm/sec )射向靶材表面,与靶材相互作用,产生核碰撞(核阻止)、电子碰撞(电子阻止),并与靶材原子进行能量交换,其中核阻止起主要作用。

阻止本领的大小(即碰撞几率的大小)用阻止截面来表示。

注入的离子损失了原有能量,停在靶材内部。

经过一次碰撞,离子传递给靶原子的最大能量为:12max 12124()m m A E m m =+m 1、m 2分别为入射离子和靶原子质量。

E 1入射离子的初始能量。

当离子传递给靶原子的能量大于点阵对原子的束缚能时(A >E d ,E d 点阵原子束缚能,约为几十eV),离子撞击使点阵原子离开正常位置,产生一个空位和间隙原子。

当A>〉E d,离子撞击使原子获得很大的能量,离开原来的位置(即离位原子或反冲原子),获得能量的反冲原子和点阵中其它原子发生碰撞,产生更多的反冲原子,形成级联碰撞过程.离子的轰击,可以使靶材发生溅射,靶材中产生大量的置换原子、间隙原子和空位(即产生缺陷);高速运动的离子终止在靶材中会产生热效应。

在热效应作用下,点阵缺陷开始迁移,形成间隙原子团、空位团(即位错环)。

(2)离子在靶材中的分布离子注入、能量交换是一个随机过程。

注入离子的浓度在靶材中的射程(即深度)中呈高斯分布。

2、离子撞击引起的效应概括为三种:①掺杂作用:引起材料表层的原子成分发生变化,如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的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技术(Implant)

离子注入技术(Implant)

4、离子注入系统复杂昂贵。
3
离子注入的应用
半导体掺杂工艺: 大规模集成电路 固体材料表面改性: 抗腐蚀、硬度、耐磨、润滑 光波导: 光纤传感器 太阳能电池
离子注入机设备与发展
中束流 μA 350D
NV6200A
NV10-80
大束流 mA NV10-160 NV10-160SD NV10-180
离子注入过程:入射离子与半导体(靶)的原子核和 电子不断发生碰撞,其方向改变,能量减少,经过一 段曲折路径的运动后,因动能耗尽而停止在某处。 离子浓度呈高斯分布。
x
y
0
z
注入离子分布(高斯型)
RP:投影射程,射 程的平均值
2.3 退火工艺
• 注入离子会引起晶格损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个高能离子可以 引起数千个晶格原子位移)。 • 离子注入后需要将注入离子激活。
基本结构:离子注入系统(传统)
离子源:用于离化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杂质 源气体有 BF3、 AsH3 和 PH3 等。 质量分析器: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电荷质量 比,因而在分析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不同,由 此可分离出所需的杂质离子,且离子束很纯。 加速器:为高压静电场,用来对离子束加速。 该加速能量是决定离子注入深度的一个重要参 量(离子能量为100keV量级)。 中性束偏移器:利用偏移电极和偏移角度分 离中性原子。
4 总结
未来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的瓶颈;
未来高精工艺的发展方向;
未来尖端技术如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所必须的基础。
Thank you!
各向同性
可以独立控制结深和浓 不能独立控制结深和 离子注入与扩散的比较 3 度 浓度
一 言 以 蔽 之 : 可 控 性 好
离子注入的缺点

金属表面改性-离子注入技术

金属表面改性-离子注入技术

金属表面改性方法-离子注入技术(材料加工-铸造一班訾凌君 11S009103)摘要:系统介绍了金属表面改性用离子注入的机理和特点剖析了温度、注入剂量、离子种类等影响因子对改性层效果的影响,综述了该技术在提高强度和硬度、改善磨损性能、降低摩擦系数等方面的用途,展示了离子注入技术的开发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表面改性;离子注入;应用;Abstract: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 of ion implantation using for improvement of surface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systematically. Anatomy genes such as temperature, dosage and the kind of ion infection on improved layer, its applications such as enhancing hardness and strength; improving wear resistance reducing friction modulus have been reviewed, so as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wide range of its use.Keywords: ion implantation; improvement of surface property of metallic materials application.1、前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抗磨损、抗腐蚀、抗疲劳等)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高负荷、高转速、高寿命、耐高温、低损耗金属零部件的迫切需求,广泛采用最近发展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及工艺(抛光、电刷镀、化学镀复合镀层、热喷涂、激光表面强化、气相沉积、等离子体渗氮、渗碳、渗硼及金属修补胶和薄膜性保护技术)虽然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因而使得离子注人技术应运而生。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工艺设备,用于在固体表面上注入离子,改变材料的性质。

其原理基于离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离子注入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离子源产生:离子源通常是一个离子源发生器,其中包含一个离子源。

通常使用电子轰击方法将气体或固体转化为离子。

电子轰击会使原子或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被击出,产生正离子。

产生的离子经过加速器得到足够的能量。

2. 离子加速:离子源生成的离子进入加速器,通过电场或磁场获得高能量。

加速器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离子的能量和速度。

3. 离子束转向:加速器加速的离子束会进入离子束转向系统,通过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使离子束按照设计的路径转向,然后进入目标材料。

4. 离子注入:离子束进入目标材料后,其能量转移到目标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上。

离子与目标材料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离子注入、原子位移和晶格缺陷的形成等。

5. 后处理:经过离子注入后,目标材料需要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以稳定和控制注入的离子产生的效果。

后处理可以包括退火、氧化、电镀等步骤。

总之,离子注入机通过产生离子源、加速离子、转向离子束并将离子注入目标材料的方式,实现了对材料性质的改变。

离子注入机 加速管原理

离子注入机 加速管原理

离子注入机加速管原理离子注入机是一种利用电场加速离子的设备。

它通过加速管的原理来实现离子的加速。

离子注入机主要由加速管、离子源、磁场调节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离子源是产生离子束的地方,它可以通过电离或其他方式将原子或分子转化为离子。

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进入加速管后,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加速。

加速管内部有电极和电场发生器,电场发生器可以产生稳定的高压电场,使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获得动能。

离子在电场中受到的加速力与离子的电荷量、电场强度和离子的质量有关。

加速管内的电场强度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发生器的电压来控制。

一般来说,电场强度越大,离子获得的动能越高,速度也就越快。

磁场调节器是用来调节离子束的方向和聚焦度的。

磁场调节器中的磁铁产生磁场,通过调节磁铁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可以改变离子束的轨道和聚焦度,使离子束能够准确地照射到目标物上。

控制系统是离子注入机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离子源的工作状态、调节加速管的电场和监控磁场调节器的工作情况。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离子注入机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速效果。

离子注入机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在半导体制造中,离子注入机可以将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材料中,改变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

在材料科学中,离子注入机可以用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或内部结构,从而获得新的材料特性。

在生物医学中,离子注入机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通过将离子注入人体组织中,破坏病变细胞或改变细胞的功能。

离子注入机利用加速管的原理,通过加速离子的方式实现离子注入。

它具有灵活可调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合进行参数调节。

离子注入机在半导体制造、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离子注入机的性能将会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将会更加广泛。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强化中的应用研究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强化中的应用研究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强化中的应用研究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用高能离子束轰击物体表面的方法,以改变物体表面性质或深层结构的技术。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强化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材料强化的基本概念开始,介绍离子注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材料强化中的优点和挑战。

【引入】材料强化是一项关键技术,可以改善物体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方面。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热处理、合金化、表面改性等方法来实现材料的强化。

然而,这些方法受到制造工艺、成本和资源的限制。

离子注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强化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物体整体性质的情况下,改变物体表面或深层结构,从而提升材料的性能。

【离子注入技术的原理】离子注入技术是利用离子束的高能量作用于物体表面或深层,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改变。

离子束会在物体表面形成一个高浓度的离子云,离子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原子的结构和分布。

这种改变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从而增强材料的性能。

【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强化领域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首先是金属材料的强化。

离子注入可以改变金属表面的晶体结构,形成强化层,提高金属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同时,离子注入还能在金属中形成固溶体,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中,离子注入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是半导体材料的强化。

离子注入技术可以用于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和光学性能。

这对于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离子注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光伏电池或高性能的光子晶体。

离子注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强化。

陶瓷材料的常见问题是脆性和低强度,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增加陶瓷材料的致密性和韧性,提高其耐磨性和结构稳定性。

这在陶瓷刀具、摩擦耐磨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最后是聚合物材料的强化。

聚合物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强度,离子注入技术可以改变聚合物材料的分子结构和交联程度,增加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离子注入的原理和作用

离子注入的原理和作用

离子注入的原理和作用《离子注入的原理和作用》嘿,朋友们!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奇妙的科技工厂里,周围都是些奇奇怪怪但又超级酷炫的机器。

而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这个工厂里一项非常厉害的技术——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啊,就像是一场微观世界的奇妙冒险。

咱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给材料进行“魔法加持”。

你看啊,离子就像是一群小小的超级英雄,它们被加速到飞快的速度,然后猛地冲进材料里面。

这可不是瞎冲哦,而是带着特定的任务去的。

比如说,在制造半导体芯片的时候,就需要离子注入来帮忙。

就好像是给芯片这个“小机灵鬼”注入一些特别的能力,让它能更好地工作。

这些离子进入材料后,会改变材料的性质,让它变得更强大、更厉害。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这个科技工厂里遇到了一位科学家大叔。

他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离子注入的机器,那认真的模样,仿佛他就是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大叔,这离子注入到底有啥神奇的呀?”大叔哈哈一笑,说:“孩子,这离子注入啊,就像是给材料施魔法,能让它们拥有原本没有的特性。

”然后他详细地给我解释了离子注入的原理。

原来啊,这些离子是通过电场加速的,就像给它们装上了火箭推进器一样,“嗖”的一下就飞进去了。

而且不同的离子注入进去,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可真是太神奇了!就好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给一个东西随意添加各种“超能力”。

离子注入的作用那可真是不容小觑。

它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硬度、耐磨性等等,还能让一些材料变得更加智能。

比如说,有些智能材料就是通过离子注入来实现的。

再想想看,如果没有离子注入这项技术,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等这些高科技产品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厉害啦!它们可能会变得又笨又重,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离子注入,就像是科技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所以啊,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离子注入的原理和作用了吧?它可真是个了不起的技术呢!让我们一起为这些神奇的科技点赞,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更厉害的技术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离子注入实验报告分析

离子注入实验报告分析

离子注入实验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1 实验目的:(1)了解离子注入原理,掌握注入完成后的退火仪器原理及操作。

(2)学会在样品上制作欧姆接触,四探针法测量样品退火前后的薄层电阻;用热电笔法测量退火前后样品的导电类型,熟悉霍尔测量的原理和装置。

2 离子注入原理:离子注入是利用某些杂质原子经离化后形成带电杂质离子,离子经过一定的电场加速,直接轰击靶材料实现掺杂或其他作用。

一般的说,离子能量在1-5KeV的称为离子镀;0.1-50KeV称作离子溅射;10-几百KeV称为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在半导体掺杂领域有很多优点:注入杂质不受把材料固溶度的限制,杂质的面密度和掺杂深度精确可控),横向扩散小,大面积均匀性好,掺杂纯度高,能够穿透一定的掩蔽膜,在化合物半导体工艺中有特殊意义。

同时离子注入还可应用于金属改性和加工,生物研究等领域。

3离子注入设备离子注入设备通常由离子源、分析器、加速聚焦体系统和靶室等组成。

如下图所示:1.离子源:由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的腔体和引出部分(吸极)组成。

通常使用的有高频等离子源、电子振荡型等离子源(潘宁源)、双等离子源等、双彭源、转荷型负离子源、溅射型负离子源等。

2.加速器:产生强的电场,将离子源出来的离子加速到所需要的能量。

3.分析器:离子分选器。

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中往往有几种离子。

用分析器可以从这些离子中选择出所需要的。

磁分析器:在离子通道上加磁场,离子在磁场中偏转。

磁场一定时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由离子的荷质比和能量决定。

让选中离子的偏转半径正好可以准直地进入管道。

4.偏转扫描离子注入机中应该保持高真空。

实际上其中不可避免的有残留的气体分子,离子在行进过程中可能和其碰撞并且交换电荷变成中性原子。

中性原子的能量、电荷属性和离子不同,注入到靶材料上会引起注入不均匀。

偏转扫描是在离子束进入靶室前给其施加电场,电场使其中的离子偏转进入靶室,中性原子则不被偏转而不进入靶室。

从而去掉了中性粒子。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离子注入原理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离子注入原理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离子注入原理引言离子注入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

离子注入工艺通过将高能离子注入到半导体晶体中,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现半导体器件的特定功能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离子注入的原理以及其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

离子注入原理离子注入是利用离子束对半导体材料进行信息改变的过程,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离子源生成:离子注入过程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离子源。

常见的离子源包括离子源装置和离子源材料。

离子源装置通过电离气体产生离子束,而离子源材料通常是一种固体材料,通过加热或溶解的方式释放离子。

2.离子加速:生成的离子束经过电场加速,增加其能量和速度。

加速电场的大小决定了离子注入的能量和深度。

3.汇聚和对准:离子束通过极板或磁场对准系统,确保离子束准确地注入到半导体材料的目标区域。

4.离子注入:离子束与半导体材料进行相互作用,离子穿过材料表面,在材料内部形成注入层。

离子注入的能量和剂量可以控制和调节,影响着半导体的特性和性能。

5.后续处理:注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处理步骤,如退火、清洗等,以恢复和优化器件的电学性能。

离子注入的应用离子注入在半导体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掺杂:离子注入可在半导体材料中引入杂质原子,从而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

通过控制离子注入的能量和剂量,可以实现器件中的PN结、N型、P型等区域。

2.改变表面特性:离子注入还可用于改变半导体材料表面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例如,在CMOS制造中,通过离子注入改变材料表面的电导率,形成NMOS、PMOS等区域。

3.改善电子迁移率:离子注入还可用于改善半导体器件中电子的迁移率,提高器件的性能。

通过注入低能量离子,形成浅表层,可以减少晶格缺陷,提高电子的迁移率。

4.修复损伤:半导体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损伤,如晶格位错、空位等。

离子注入可用于修复这些损伤,提高材料的完整性和性能。

表面工程技术6离子注入

表面工程技术6离子注入

§6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核科学技术在材料工业方面的应用,其基本工艺是将几万到几十万eV 的高能离子流注入到固体材料表面,从而使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发生变化,达到表面改质的目的。

离子注入技术首先应用于半导体材料。

该技术使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和生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70年代以后才开始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改质。

§6.1离子注入的原理一、离子束和材料的相互作用1、离子与靶材原子相互作用过程 (1)离子与靶材原子的相互作用高能离子(20~100keV )以高速(107~108cm/sec )射向靶材表面,与靶材相互作用,产生核碰撞(核阻止)、电子碰撞(电子阻止),并与靶材原子进行能量交换,其中核阻止起主要作用。

阻止本领的大小(即碰撞几率的大小)用阻止截面来表示。

注入的离子损失了原有能量,停在靶材内部。

经过一次碰撞,离子传递给靶原子的最大能量为:12max 12124()m m A E m m =+ m 1、m 2分别为入射离子和靶原子质量。

E 1入射离子的初始能量。

○1 当离子传递给靶原子的能量大于点阵对原子的束缚能时(A >E d ,E d 点阵原子束缚能,约为几十eV ),离子撞击使点阵原子离开正常位置,产生一个空位和间隙原子。

○2 当A >>E d ,离子撞击使原子获得很大的能量,离开原来的位置(即离位原子或反冲原子),获得能量的反冲原子和点阵中其它原子发生碰撞,产生更多的反冲原子,形成级联碰撞过程。

离子的轰击,可以使靶材发生溅射,靶材中产生大量的置换原子、间隙原子和空位(即产生缺陷);高速运动的离子终止在靶材中会产生热效应。

在热效应作用下,点阵缺陷开始迁移,形成间隙原子团、空位团(即位错环)。

(2)离子在靶材中的分布离子注入、能量交换是一个随机过程。

注入离子的浓度在靶材中的射程(即深度)中呈高斯分布。

2、离子撞击引起的效应概括为三种:①掺杂作用:引起材料表层的原子成分发生变化,如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的离子注入。

半导体工艺之离子注入

半导体工艺之离子注入

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法掺杂和扩散法掺杂对比来说,它的加工温度低、容易制作浅结、均匀的大面积注入杂质、易于自动化等优点。

当前,离子注入法已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不可缺少的掺杂工艺。

1.离子注入原理:离子是原子或分子经过离子化后形成的,即等离子体,它带有一定量的电荷。

可通过电场对离子进行加速,利用磁场使其运动方向改变,这样就可以控制离子以一定的能量进入wafer内部达到掺杂的目的。

离子注入到wafer中后,会与硅原子碰撞而损失能量,能量耗尽离子就会停在wafer中某位置。

离子通过与硅原子的碰撞将能量传递给硅原子,使得硅原子成为新的入射粒子,新入射离子又会与其它硅原子碰撞,形成连锁反应。

杂质在wafer中移动会产生一条晶格受损路径,损伤情况取决于杂质离子的轻重,这使硅原子离开格点位置,形成点缺陷,甚至导致衬底由晶体结构变为非晶体结构。

2.离子射程离子射程就是注入时,离子进入wafer内部后,从表面到停止所经过的路程。

入射离子能量越高,射程就会越长。

投影射程是离子注入wafer内部的深度,它取决于离子的质量、能量,wafer的质量以及离子入射方向与晶向之间的关系。

有的离子射程远,有的射程近,而有的离子还会发生横向移动,综合所有的离子运动,就产生了投影偏差。

3.离子注入剂量注入剂量是单位面积wafer表面注入的离子数,可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出 ,式中,Q 是剂量;I 是束流, 单位是安培;t 是注入时间,单位是秒;e 是电子电荷,1.6×10-19C ;n 是电荷数量;A 是注入面积,单位是 。

4.离子注入设备离子注入机体积庞大,结构非常复杂。

根据它所能提供的离子束流大小和能量可分为高电流和中电流离子注入机以 及高能量、中能量和低能量离子注入机。

离子注入机的主要部件有: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加速器、聚焦器、扫描系统以及工艺室等。

(1)离子源离子源的任务是提供所需的杂质离子。

在合适的气压下,使含有杂质的气体受到电子碰撞而电离,最常用的杂质源有和 等, (2)离子束吸取电极吸取电极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收集起来形成离子束。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它通过将离子注入半导体材料中,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从而实现器件的性能调控。

离子注入机是实现离子注入技术的重要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离子注入技术至关重要。

离子注入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离子源、加速器、束流控制系统和探测系统四
个部分。

首先,离子源是离子注入机的核心部件,它可以产生所需的离子束。

通常采用
的方法是将气体或者金属固体引入离子源中,通过电场或者热能激发,产生离子。

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中包含了不同种类的离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离子种类。

其次,加速器是用来加速离子束的部件,它通常采用高压电场或者磁场来对离
子束进行加速。

加速器的作用是使离子束能够具有足够的能量,以便能够穿透半导体材料的表面,进入到材料内部。

束流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离子束的方向和强度的部件,它可以通过调节电场或
者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控制离子束的走向和强度。

束流控制系统的作用是确保离子束能够准确地注入到半导体材料的目标区域,以实现精确的加工。

最后,探测系统是用来监测离子注入过程的部件,它可以通过检测离子束的强
度和位置,来实时监控离子注入的情况。

探测系统的作用是确保离子注入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离子注入机通过离子源产生离子束,通过加速器加速离子束,通过
束流控制系统控制离子束的方向和强度,通过探测系统监测离子注入过程,从而实现对半导体材料的精确加工。

离子注入技术在半导体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离子注入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原理
离子注入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将离子(正离子或负离子)加速到高速,并将其注入到固体材料中。

离子注入机的结构包含离子源、高电压加速器、束流控制系统和靶材料。

离子源是离子注入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产生所需的离子束。

常见的离子源包括离子发生器、离子枪和离子源维护系统等。

离子束在离子源中产生,并通过高电压加速器获得高速。

高电压加速器能为离子束提供加速电场,使其具有足够的动能。

束流控制系统在离子注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包含了磁场控制器、束流对焦系统和束流扫描系统等。

磁场控制器能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和方向来控制离子束的传输轨道。

束流对焦系统能调整离子束的尺寸和强度,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与靶材料相互作用。

束流扫描系统能将离子束在靶材料表面上进行精确的扫描,以实现特定的离子注入模式。

离子注入机的靶材料通常是固态材料,如金属、半导体或陶瓷等。

在离子注入过程中,离子束与靶材料相互作用,使得离子穿透靶材料的表面并嵌入到其内部。

这种嵌入过程可以改变靶材料的表面性质和内部结构,从而达到特定的加工效果。

离子注入机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科学、微电子器件和显示技术等领域。

通过控制离子注入的能量、剂量和注入位置,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的改性、掺杂和纳米结构的制备等多种加工效果。

离子注入技术在微电子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
用,可以改善电子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离子注入机还可以用于材料的改性和涂层的制备,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离子注入技术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速离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加工工艺。

它通过将离子束注入材料表面,改变其化学、物理、电学性质,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离子注入技术可以用于改性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种类型的材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材料改性工艺。

1.离子注入技术原理离子注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速离子束撞击材料表面,使其表面产生离子束注入区域。

依据离子注入的深度和离子注入的种类,可以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等多个方面。

离子注入的深度主要由离子能量、离子种类和材料类型等因素决定。

离子能量越高,得到的注入深度就越深。

离子种类不同,在注入深度和注入量等方面也会不同。

不同种类的材料对离子注入的反应也不同,其注入深度和注入量会对材料的性质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离子注入的时候,需要权衡不同因素,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加工。

2.离子注入技术应用离子注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

1)半导体材料改性:离子注入技术可以用来改性半导体材料,通过注入不同种类的离子,可以形成不同的掺杂层结构,从而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

例如,通过注入硼离子可以改变硅晶片的导电性能,使其成为 p 型半导体材料,提高其电子流速度;通过注入磷离子可以制备出 n 型半导体材料等,从而实现半导体材料的性能调控。

2)金属材料改性:离子注入技术也可以应用在金属材料改性上,例如,使用氮离子注入来增加钛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使用碳离子注入来提高铝材料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等。

3)陶瓷材料改性:离子注入技术可以用来改性陶瓷材料,通过注入不同种类的离子和控制注入深度,可以改变陶瓷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使用氮离子注入来改善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

4)高分子材料改性:离子注入技术可以用来改性高分子材料,例如,使用氮离子注入来改善聚四氟乙烯的表面润湿性和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使用氧离子注入来产生羟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从而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光学路径和化学反应能力。

5-离子注入解析

5-离子注入解析
位长度时,损失给靶 原子核的能量。
dE Sn E dx n


EOR damage(射程终点损伤)
Courtesy Ann-Chatrin Lindberg (March 2002).
影响注入离子分布的因素
实际上高能离子入射到衬底时,一小部分 与表面晶核原子弹性散射,而从衬底表面 反射回来,未进入衬底,这叫背散射现象.
离子注入工艺技术
离子注入法能用对离子束电流量及电压的控制来改变掺杂的浓度与深度, 已取代传统的热扩散工艺,成为超大规模IC最主要的掺杂工艺。 电流范围:中电流1~2mA;高电流10~30mA 能量范围:10~200KeV 工艺参数:杂质种类、杂质注入浓度、杂质注入深度 设备参数:弧光反应室的工作电压与电流、热灯丝电流、离子分离装置 的分离电压及电流、质量分析器的磁场强度、加速器的加速电压、扫 描方式及次数 注入离子浓度由离子束的电流、晶片经离子束扫描的次数和速度等决定。
离子渗氮设备较复杂,价格也较贵; 准确测量零件温度较困难。
5.4.4 离子渗氮设备中的灭弧装置
作用:
避免辉光→弧光放电转化
主要形式:
限流电阻
• 限制弧光电流和短路电流最大值; • 限制灭弧电容的充电电容值,保证电感电容振荡; • 电源电压脉动大,或炉内气压变化大时,能减少辉光电流的脉动。
W、Mo、Cr、V
影响氮在Fe中的扩散系数及表面吸氮能力;
碳:含碳量增高,渗氮困难,厚度愈小;
合金元素:
• • • Mo、W、V、Ti,使渗速减缓,但浓度上升快; Ti、V、Mo、W、Cr,加速渗氮速度; Al、Cr,提高硬度;

Mn、Cr、Ni,提高淬透性。
改变钢的临界点,从而改变渗氮温度; 钼的加入,阻止在渗氮温度下Cr-Ni钢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碳的含量以保证基体有足够的强度为原则。

瓦利安-离子注入机工作原理01解析

瓦利安-离子注入机工作原理01解析

⽡利安-离⼦注⼊机⼯作原理01解析第三部分原理⽡利安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VIISta HCS⽬录章节章节编号原理介绍…………………………………………………………………E82291210控制原理………………………………………………---………………E82291220离⼦注⼊操作原理………………………………………………………E82291230第1页介绍第1页VIISta HCS型⾼束流离⼦注⼊机是⾼⾃动化的⽣产⼯具。

此离⼦注⼊机可以将单⼀离⼦类别掺杂剂的离⼦束注⼊到硅⽚中。

⾸先利⽤Varian 控制系统(VCS)产⽣⼯艺配⽅,在配⽅的基础上制定产⽣离⼦束的确切标准。

⼯艺配⽅的设计⽬的包括:控制掺杂剂种类的选择,控制剂量、控制离⼦束的能量、注⼊⾓度等以及⼯艺步骤等等。

在阅读本章之前,请阅读第⼆章安全⽅⾯内容。

⼀、系统单元组成VIISta HCS 可以分为三个有⽤的重要的单元:离⼦源单元、离⼦束线单元、⼯作站单元。

1、离⼦源单元离⼦源⼦单元包括产⽣,吸出、偏转、控制,和聚焦,离⼦是有间接加热的阴极产⽣再由吸极取出(由D1电源与吸级装置构成),在取出⼯艺过程中,为了得到离⼦束更好的传输和低的离⼦束密度,离⼦束将被垂直聚焦。

被取出的离⼦束通过⼀个四极的透镜,在进⼊90度离⼦束磁分析器之前离⼦束被聚焦,在磁分析器中,绝⼤多数不需要的离⼦将被分离出去。

离⼦源模块的主要结构,包括离⼦源围栏内部分和安全系统,⽀持分布各处的主要动⼒组件。

还有离⼦源控制模块,源初始泵抽,涡轮分⼦泵抽,⼯艺⽓体柜,离⼦源和(套)管路。

离⼦源围栏与安全系统要互锁,这是为了防⽌在正常注⼊操作过程中有⼈员接近。

如果任何⼀扇门打开,或者任何维护、伺服⾯板被移动,⾼压电源和有害⽓体流就会通过互锁系统关闭。

VIISts HCS 系统使⽤的不是⾼压⼯艺⽓体,就是需要安全输送系统的⼯艺⽓体。

VSEA提供的标准⼯艺⽓体有三氟硼烷、砷烷和磷烷。

2、离⼦束线控制单元离⼦束线控制⼦系统包括从90度磁偏转区域到70度磁偏转区域,在这些区域,离⼦束将会被减速、聚焦、分析、测量以及被修正为平⾏、均匀的离⼦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注入表面强化机理分析
汲雪飞刘先黎王宝山韩文君
摘要分析了离子注入表面强化的
机理
离子注入表面强化碰撞
0 前言 
离子注入是近几十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表面改性方法
人门开始采用离子注入法进行金属表面合金强化的研究
离子注入已在表面非晶化表面改性和离子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等发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并逐步进入了推广应用阶段
经高压电场作用后以改变其表层的成分与性能的真空处理工艺亚稳定相大大改善了工作的使用性能
被电离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
并与表层晶体中原子核和电子发生碰撞离子不断消耗其能量
随着其能量不断减少
1.1 核碰撞 
注入离子与基体表层晶体内原子核的碰撞是个弹性碰撞过程
在离子能量比较低时
1.2 电子碰撞 
注入离子与基体表层晶体内电子的碰撞是个非弹性碰撞过程
电离或X射线发射电子碰撞是主要的
离子经多次碰撞后能量耗尽而停止运动单个离子在单位距离上的能量损失可以表示为两种能量损失之和
d E/d x = N [ Sn(E) + Sn(E) ]
E 注入离子在基体表层内x处的能量
Sn(E) 能量为E 的注入离子在基体表层内
x时传递给基体表层内电子的能量
2 离子注入强化机理
2.1 辐照损伤强化 
具有高能量的离子注入金属表面后从而使晶格大量损伤
具有足够能量的注入离子与晶格原子碰撞并给后者大于其离位的能量时当碰传递给晶格原子的能量大于晶格原子的结合能时形成空位处于空位附近的间隙原子一系列的碰撞过程从而改变了正常的晶格原子的排列可使金属表面从长程有序变为短程有序使性能发生改变 2.2 弥散强化 
当注入的是非金属元素时如氮化物
产生弥散强化B+等元素会与金属形成Fe4N CrN Be6B Be2B等硼化物使基体强化
使表面离子注入层已用电子衍射在注入N+的铁或几种合金钢中结构状态的NTi+ B+ TaC 
FeB从而起强化作用
容易得到过饱和度很大的固溶体
另外造成位错运动的障碍
2.5 相结构强化 
离子注入的强化效果与相结构有关渗碳体能通过注入N
2.6 喷丸强化 
高速离子轰击基体表面 
因此与表层原子形成各种合金相与过饱和固溶体从而使基体材料表层强化
参 考 文 献 
1 高技术新材料要览编委会编.高技术新材料要览.北京1993 
2 董允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核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北京1986 
5 赵文珍.金属材料表面新技术.西安1992 
6 Singer IL.Ion Implantation and Ion Beam Processing of Materials(eds.Hubler Gk,Holland OW,Clayton CR,white CW).Elsevier,1984,4 
作者简介女助讲表面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