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题西林壁》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教案一.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写景抒情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时的所见所感。
诗中通过壁上题诗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庐山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本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古诗词。
但对于这首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深刻的哲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释。
同时,学生可能对古人题诗的行为和心态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学使其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掌握生僻字词的意思,理解诗中的哲理。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词的解释。
2.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会。
3.诗中哲理的领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
2.准备诗歌的解释和注释。
3.准备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庐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庐山的美丽景色。
然后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诗歌,让学生自主阅读,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然后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诗歌,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气。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鼓励学生运用诗中的句子进行回答。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或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中的哲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要背诵诗歌,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中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 题西林壁》 课件(共25张PPT)
2
0
2
3
年
题
四 年
西 林 壁
级
语
文
上
册
9 古诗三首
2
0
2
3
年
题
四 年
庐山
西 林 壁
级
语
文
上
册
2 0 2
题西林壁
3
年
题
四 年
shì
西 林 壁
级 语
[宋] 苏 轼
文
上
册
学习古诗的步
2骤
0
2
3
年 四
解诗题,知作者
年
题 西 林 壁
级
语 文
抓字眼,明诗意
上
册
西 林
壁
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
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等传世。
2
0
2
3 年 四
题
年
侧
峰
庐
缘题 西 林 壁
级
语
文
上 册
左右结构: 侧 峰 缘
半包围结构: 题 庐
➢再读古诗,读准节奏。
2 0
题西林壁
2
2
0
2 3
下课!
年
四
年 级
同学们再见!
语
文
上
册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1日
➢ 最新2023-2024学年
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课件
题 西 林 壁
此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更换使用(原创) 下载后不需要可以删除掉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林壁》人教部编版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岭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侧 看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远
近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高
近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巍然耸立的险峰 连绵起伏的山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横 看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赞美庐山景色雄奇壮观 角度不同 结果各异
观察事物、处理问题 要客观全面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
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作
者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题西 林壁》 人教部 编版
苏轼(1037-1101) 号“__东__坡___居__士____ ” ,被世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识庐山 真 面 目, 自己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28
诗的大意是: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 伏,从侧面看,是巍然耸立的高 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 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 己在这座山当中,视野太窄了。
29
背一背:
背古诗
题西林壁
22
远
高
各 不 同
近
低
23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认识 远近高 低 各 不 同。 面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庐山所呈现的景象
24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隐( 稳(
峰( 锋(
) )
) )
36
当堂小测
1、比一比,再组词。
缘( 缘分 绿( 绿色 侧( 测( ) )
) 隐( 隐藏 ) 稳( 安稳 峰( 锋( ) )
37
) )
当堂小测
1、比一比,再组词。
缘( 缘分 绿( 绿色 侧( 侧面 测( 测量
) 隐( 隐藏 ) 稳( 安稳 )峰( ) 锋( ) )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10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11
横看
连绵起伏的山岭
12
山 岭
13
侧看
高耸入云的山峰
14
山 峰
15
山岭:连绵起伏 山峰:高耸入云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全部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有《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元二使安西》、《竹枝词·其一》、《竹枝词·其二》等。
具体如下:
1.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全诗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作。
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作。
全诗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诗人王维作。
全诗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 《竹枝词·其一》:唐代诗人刘禹锡作。
全诗为: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7. 《竹枝词·其二》:唐代诗人刘禹锡作。
全诗为: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获取更多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PPT课件
5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体会诗人在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 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 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 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的诗歌中, 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这 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 乡时写的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 的村落。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 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 为“三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
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
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这首诗作者究竟是在哪里写的,请同学 仔细听解读。
1、诗的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
描绘了庐山的千姿百态、移步换形的美丽风光。
2、后两句告诉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已经陷入困境,看起来已经绝望了,而忽然又绝处逢生,出现新的
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XX.01.01
主讲老师:
苏轼(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子 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 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 坡 、苏仙 、坡仙 ,汉族,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 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 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 人。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 (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 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 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 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 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 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驰骋想象的空间。
北宋时期,由于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 印出来,于是诗人们就把诗写在墙壁上,就像我们现 如今的作家把作品发布在互联网上一样。我们把这些
诗称为“题壁诗”。
题西林壁⑴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 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 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词句注释
⑴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 寺,又称乾明寺,位于江西庐山 七岭之西。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 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 目:指庐山真实的风景、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 山,指庐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 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 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 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 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 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四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的古诗
四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的古诗《题西林壁》一、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衍生注释: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因为。
此山:指庐山。
三、赏析: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它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四、作者介绍: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五、运用片段:我和朋友去爬山,站在山脚下看那山峰,我不禁感叹:“这山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啊!”朋友笑着说:“是啊,就像苏轼说的那样,远近高低各不同呢!”我们一路向上爬,到了山顶,看着周围的景色,我忽然想到:“我们现在不就像在庐山上一样,不识这山的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朋友点头称是。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9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部编版)
《题西林壁》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题西林壁》(板书课题),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题西林壁》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这四篇课文都讲的是通过细心观察和仔细思考发现新现象的故事。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作者通过描写游览庐山的经历,总结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道理。
二、说学情:对于学生的情况,我是这样认为的: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对于文中描写的景物有自己的感触。
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本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除此之外,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稳定性还是较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图片等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立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题、横看、侧、缘”等词的意思;翻译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从自然景物中总结出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中所蕴含的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的道理,学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句,走进诗句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与领悟全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五、说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
为此,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配合朗读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索。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它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
阅读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首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人们观察事物时,如果处在某个固定的位置或角度,就很难看清事物的真相,因为事物本身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超越主观的感受和限制,从更广阔的视野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这也是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 第二组 5 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书有感
宋 朱熹Βιβλιοθήκη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半亩方塘一鉴开, 白日依山尽, 天光云影共徘徊。 黄河入海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 欲穷千里目, 为有源头活水来。 更上一层楼。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之
题西林壁
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 第二组 > 5 古诗二首 >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轼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西林壁时的所见所感。
诗中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和寺院的宁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画意,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朗读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诗的深层意境的把握。
2.针对重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等,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的意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诗歌图片、字典等。
2.提前让学生预习,了解诗的内容和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诗歌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然后,提问学生对诗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诗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然后,解释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注意模仿诗人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的意境。
人教(部编版)《题西林壁》教案精选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人教(部编版)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说课稿一、说教材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题西林壁》。
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
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本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本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其教学的难点:为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学法我采用了阅读感悟法,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先引导学生融入诗境,领悟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感悟所得,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诗文,把握诗意。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
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
(多媒体展示庐山风光)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想到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请说说。
在学生的回答上师加以感慨,是啊,真美!这里山清水秀,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指导“壁”字的正确书写)。
2021年新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公开课PPT上课课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学习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养成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及审美 情操。
引学:
自学提示一: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比 一比谁读的最通顺,最流 利。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学提示二: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古 诗,试着了解古诗大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引探:
1、如何才能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貌?
2、仿写诗句: 要识庐山真面目, __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写景 远近高低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题西林壁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年轻时读了一些书,颇为自负地在自家门前贴了 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来,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给他看,他却一字不识, 窘得满脸通红,忙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 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显然,苏东坡从老者无声的 教诲中认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他孜 孜不倦地致力于读书、学习,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一代 文豪。
引展:
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 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 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 看事、看问题呢?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课后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 份手抄报,可以搜集他的诗、词、 散文,也可以搜集他的奇闻轶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 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 的道理。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题西林壁》课件
板书设计
题
横看成岭侧成 观察角度 峰
西
远近高低各不 同
林 壁
得出结论
不识庐山真面 目
只缘身在此山
中
当局 者迷 旁观 者清
拓展提高
悟诗 情 1.作者从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所 见到的不同形态的句子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然后说出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 远近高低各不同。
总体印象雄:伟壮观,千姿百态。
题西林壁
新知导入
我们先背诵《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 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 的诗《题西林壁》,它是苏轼 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 的一首诗。就让我们随着诗人 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 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导入语
新知讲解
背古诗
新知讲解
古诗今译: 从正面看是绵延的
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 险峻的高峰,远处、近 处、高处、低处都呈现 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 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 之中。
明诗意
新知讲解
析古 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 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 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 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 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句话 说明了这个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拓展提高
悟诗
c 3.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情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 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 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 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三首》包括《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笔记:
1.《暮江吟》: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夕阳照耀下的江水景色。
诗人通过对江水、残阳、小草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重点词语:残阳、江水、小草、珍珠。
佳句赏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题西林壁》:
这是一首题壁诗,描述了庐山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诗人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描绘了庐山的不同面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词语:横看、侧看、远近高低、不识、缘。
佳句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雪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雪梅为对象,通过描写雪梅的外形和内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美好品格的赞美。
重点词语:雪、梅、争春、雪虐、霜傲、香。
佳句赏析: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以上是这三首诗的笔记,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故城县郑口第一小学刘风华
教学设计思想: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
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
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
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
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媒体设计思路:
网络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越来越显著。
我利用网络上可以利用的视频、图片、声音等元素,借助PP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课前网上搜集与古诗有关的内容环节,这样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教学主体角色,增强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种种不足,全面更新优化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我根据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了既能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优势,又能够支持与优化教学活动的媒体与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IE6.0以上版本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个问题,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特别喜欢,今年暑假我就背上我的旅行包,拿着我的登山棍去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
古筝音乐,创设情境;多媒体出示庐山图片只见这里云雾缭绕中山花烂漫,蓝天碧水伴着群山环绕;云海日出,夕阳晚照风光无限好。
那山,时而连绵起伏,时而危峰兀立,时而若隐若现,时而一峰独秀。
泉水抛珠溅玉,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站在这瀑布边我不由得诗性大发,于是我就吟诵了一首诗。
谁来猜猜我要吟诵哪首诗?学生回答《望庐山瀑布》。
)指生背诵。
师:书归正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课前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总结,一会我们将进行闯关。
师:此课是我上,此关是我开,要想从此过,拿出本事来!
第一关:知诗人,解题意
1、学生分小组自由展示搜集到的作者简介
2、学生分小组自由展示题目意思,补充相关资料。
师:我守关,谁来闯,过关得奖想不想?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通诗句,析诗意。
学习单展示:
1、我读了()遍古诗,我能把古诗()。
1、读通顺
2、读流利
3、背过。
2、学生展示朗读,教师指导
3、学习单展示字义、诗意:横看,是横着看,本文只从正面看庐山。
岭:连绵起伏的山脉。
峰:高而尖的山峰。
识:认识。
缘;因为。
面目:相貌。
比喻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景象,状态。
师:过一关,又一关,一关更比一关难,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想画面,入诗情
我能把看到的和想象到得诗的内容画下来!(指生作品多媒体展示)
师:一关难,一关险,再过一关敢不敢?
第四关:吟诗文,悟诗情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很了解了,接下来让我们走近苏轼的内心世界,看看对于这些问题你都知道了多少?不懂得可以提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指定小组拿学习单上来说,其他同学补充)
师:作者一边在叙述自己看不清庐山真正面目的同时,还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观察分析才行。
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五关:化人化文,感悟人生
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
总结:看来同学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哲理。
: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
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也始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
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希望同学们也做有心人。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课堂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开始
教师引导语课件风景图片
小组交流:搜集到古诗
的资料
小组展示课件学习要求
各小组补充
课件古诗蕴含的道理
教师点拨课件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感悟道理
分享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