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

合集下载

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中国的乡村地区,农村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城镇化对农村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一、土地利用和耕地减少城镇化使得土地资源被大量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大量农用地被转化为非农用途。

土地面积的减少对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城市扩张,城市和农村的交界区域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和村中城现象,这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二、水资源利用和污染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被大量开采和利用,这导致了水资源的紧张和水流量的减少。

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农村环境中水污染的问题。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家庭污水被排放到农田和河流中,严重破坏了农村地区的水质,对农田产量和农作物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排放。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的下降,远离城市的农村居民也面临着空气污染的困扰。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工业废物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排放增加,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四、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安全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导致农田的管理和农业生产的规模下降。

农村地区的农田闲置和农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化学农药和化肥被广泛使用,对农产品的安全性也带来了一定风险。

综上所述,城镇化对农村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尽管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它也给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带来了一些压力和挑战。

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田的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性,构建和谐、美丽的农村环境。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将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排放物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雾霾、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现象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排放不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水资源安全。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突出。

大量农田、林地等被占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外,城市扩张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问题。

4. 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噪音污染和光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建筑施工、交通噪声、商业活动等产生的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过度使用人工光源造成的光污染也影响了人们的视觉环境和生物节律。

三、对策研究1. 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体系,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排放。

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此外,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降低城市碳排放。

3. 实施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措施的实施。

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表现及成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城镇化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该进程中,一些环境问题开始浮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产生活,还会对社会及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表现1. 土地资源短缺:城镇化进程下,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然而,这一过程中土地资源却逐渐短缺。

特别是农村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城市的扩张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农村土地的占用。

2. 污水处理难题:从城市向农村的过程中,城市生活方式中产生的种种污水问题开始显露。

农村居民对污水处理的意识不足,或者说,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致使污水随意放出,给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威胁。

3. 垃圾和废弃物管理:农村地区垃圾问题涉及到污染源、垃圾分类、垃圾处置以及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

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下,乡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

4. 空气污染严重:农村地区的工业化、交通运输、燃煤以及农业机械作业等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加之,农村城镇化迁移人口难以及时适应城市独特的环境和氛围需求,致使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空气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

二、成因1. 经济发展不均: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聚集,增加了农村地区的负担,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则无法解决环境问题。

2. 城乡环境法规制度不完善:在乡村地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还有待提高,同时,缺乏行之有效、长远的环境保护政策,致使农村城镇环境问题愈发严重。

3. 规划和建设管理不足:农村地区缺乏对工程管理的规划和协调,以及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

这给环境保护带来极大问题。

总结起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既涉及到经济、法规等方面,也同时受限于农村地区因社会和文化背景而存在的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合理引导和政策推动,引进新的社会与文化思想,以期建立合理的农村城镇环境管理体系,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乡镇水资源情况汇报

乡镇水资源情况汇报

乡镇水资源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们乡镇的水资源情况。

水资源是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关
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

我将从水资源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乡镇的水资源总体情况。

我们乡镇地处山区,水资源
相对较为丰富,主要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要水源。

全乡共有水库3座,蓄水量达到2000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较好。

但是,由于地处山区,降水集中,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将介绍我们乡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存在供水困难的问题。

其次,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水质污染严重。

再次,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最后,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的供应不稳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最后,我将提出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的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投入,优化水
资源配置,改善供水设施,解决供水不足的问题。

其次,我们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质,保护水资源。

再次,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我们将加强水资源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通过以上汇报,我相信大家对我们乡镇的水资源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们
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当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谢谢大家!。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已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镇化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资源浪费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对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比如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城镇居住区域对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农村地区,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环境污染城镇化过程中的工业发展和生活垃圾排放导致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同时,城镇化也导致了城市绿地的减少,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社会不平等城市中的资源和机会更加集中,导致了城市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后,由于种种限制,他们往往只能居住在城市郊区或者城中村,面临着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不足。

同时,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

4.城市交通堵塞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城市交通堵塞不仅浪费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还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同时,城市交通堵塞也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1.资源节约利用政府可提供更多的资源节约利用政策,比如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环境保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

比如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管,鼓励和支持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城市绿地的建设比例等。

3.社会公平政府需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和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确保农村人口的基本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水资源供求分析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水资源供求分析
全国 1 9 8 0 3 6 9 9 4 5 7 2 8 0 4 4 3 6 8 3 4 1 0 3
1 9 9 3 3 8 1 7 9 0 6 4 7 5 5 1 9 8 5 2 5 5 5 6 6 5 6 3 5 5 9 1 7 3 4 7 0 4 6 9 2 1 7 4 2 01 2 0 7 1 9 9 7 3 9 2 0 1 1 2 1 1 9 9 9 3 8 6 9 1 1 5 9
4 5 0
4 4 3 4 5 0 4 4 4
1 9 9 3 1 1 8 5 1 7 1 9 9 7 1 2 3 6 2 6 1 9 9 8 1 2 4 7 6 1 1 9 9 9 1 2 5 7 8 6 2 0 0 0 1 2 6 7 4 3 2 0 0 1 1 2 7 6 2 7 2 0 0 2 1 2 8 4 5 3 2 0 0 3 1 2 9 2 2 7 2 0 0 4 1 2 9 9 8 8 2 0 0 5 1 3 0 7 5 6
7 8
9 9 1 1 3 1 1 9
4 2 6
4 3 6 4 4 7 4 3 8
1 9 9 9 帽1 7
1 1 4 2 3 6 6 1 8 7 4
北 方片
1 9 8 0 1 3 5 4
1 9 9 3 1 3 9 8 1 9 9 7 1 5 7 8 1 9 9 9 1 4 9 9
求增 与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的工业 化进程
相 一 致 ,其 中 ,城 镇 生 活 用 水量 所 占比例 在 2 0 世 纪9 0 年
代 以未 明显增加 ,意 味着 我国的城镇人 口和城镇 化进程 在9 0 年代 以来有所加快。 表1
从 对水 资 源 的需 求结构 看 ,改革开 放 以来 ,工 业用 水 量和城镇 生活用水量在全部 用水量中所 占的比例 明显上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

析 了 中国农村 水资 源利 用现状 的基 础上 , 阐述 了中 国农村城 镇 化进 程 中 的水 资 源可持 续 利 用 的对
策, 包括建设 高效 节水 防污 的城镇 体 系、 立节水 型农 业生产 体 系和 完善 水 资源综合 管理 等 。 建 关键 词 : 农村 城镇化 ; 资 源 问题 ; 水 可持 续利 用 中图分类号 : V2 3 4 T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续利用 有着 重要意 义 。
溉 面积 为 54 4 9 2 . 4万 h , 灌 溉 用 水 量 为 4 1 0 m。 年 9 亿 m 右 , 占全 国总用水 量 的 7 以上 , 左 约 O 占农 村
用 水量 的 8 % 以上 。长期 以来 , 统 的粗 放灌 溉 5 ] 传
c me u ,s c ss o tg fa rc l rlu ewae ,wae olt na dS n o so t u h a h ra eo g iut a s t r u trp l i n Oo .Th tae yo u ti a l tru iz t n u o esrtg fs san bewae tiai l o i h o n o reo i a eu b nz t ni x aitdo h a i o n lsso c u l yfrwae eo r ei i a e n l— n t ec migc u s f l g r a iai e p tae nt eb ss f ay i f t ai o trrs u c nvl g ,icu vl o s a a t l dn ulig hg - f ce c ig b i n ih ef in y,wae-a ig a d p l t n c n rlt wn s se d i trsvn n ol i o to o y tm,e tbih wae-a ig a rc lue s se ,a d uo sa l trs vn g iut r y tm s n

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一章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出现了许多生态问题,如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因此,城镇化必须考虑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主要有:1.土地资源的破坏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自然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城镇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垦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的山脉、湿地、林地等自然景观,加重了农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2.水资源的紧缺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减少,造成了水资源的紧缺和污染。

城市的工业、居民和农业用水对水资源的消耗比较大,且排放的废水也严重污染了水环境。

3.空气污染严重城镇化导致大量的人口、车辆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城市中大量的工厂、车站、机场、工地、高速路等,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尾气,导致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在增加。

4.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化带来的损害还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城市不停地扩张,土地面积大幅缩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变差,多样性的丧失进一步导致食物链的崩溃。

第三章解决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案为了有效地解决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其中包括以下方面:1.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要严格监管和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城市化环境规划,定期检查和评估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

2.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要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采取节约型、环保型和低碳型发展方式,推广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应用和生态素质提升,建立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3. 加强资源管理和保护通过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防止不正当地利用自然资源和遏制破坏性开发。

农村环境整治的农村水系治理

农村环境整治的农村水系治理

农村环境整治的农村水系治理农村环境整治一直都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而农村水系治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是备受关注。

农村水系治理不仅关乎农民生产生活,更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就农村水系治理进行讨论。

首先,农村水系治理需要重视农村水资源的保护。

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水资源日益减少。

因此,保护农村水资源,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是农村水系治理的首要任务。

其次,农村水系治理需要关注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水系治理应该重点关注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第三,农村水系治理需要提升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农村水系治理应该推动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倡导绿色种植和生态农业,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第四,农村水系治理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与规划。

农村水资源的管理与规划是保障农村水系治理有效实施的关键。

应当完善农村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水资源利用权制度,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第五,农村水系治理需要推动农村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

水土保持是农村水系治理的基础工作,而生态恢复则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

应当加强农田的防护性植被建设,推广水土保持措施,恢复湿地和水体生态系统。

第六,农村水系治理需要加强农村水质监测和治理。

农村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农业生产,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农村水体污染源的治理,改善农村水质环境。

第七,农村水系治理需要促进农村节水与节能。

农村水资源短缺与能源消耗问题密不可分,因此应当加强农村节水与节能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提高农村居民和生产者的节水节能意识,降低农村生产的水资源和能源消耗。

第八,农村水系治理需要增强社会参与和政府支持。

农村水系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与对策浅析

农村水系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与对策浅析

农村水系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与对策浅析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喜人的效果。

但是农村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对于农村水资源的污染严重。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水系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水系;生态环境;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1农村水系生态环境主要问题1.1河湖淤塞萎缩连通不畅农村河湖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淤积阻塞,部分河湖甚至萎缩,平原河网地区断头河、断头浜问题依然存在。

如中小型河流的河槽不断萎缩,部分河段消失;原本密布的水网河道现已彼此割裂,“守着水窝子缺水”的问题日渐突出。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当前农村很多河道建设年代早,缺少护岸保护,汛期局部河段崩岸严重,对河道造成淤积堵塞;二是农村平原水网区水系受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蚕食[1],原有的河流被阻断或填埋,河流之间的水力联系被割断;三是农村日常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等随意排放至河道,最终以沉积物沉淀至河床底部;四是“两工”政策取消后,群众投工投劳逐渐减少或终止,农村河湖长期自然淤积,历史欠账较多。

1.2河湖水域岸线侵占问题突出农村河湖水域空间遭受挤占,河湖岸线自然形态被严重破坏,围湖造田、非法采砂、堆沙码头、占用河道建设房屋设施等现象较为普遍。

山区侵占河道行为严重影响汛期行洪,有些甚至形成堰塞湖;平原区围湖造田、非法采砂等行为导致河道千疮百孔。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农村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乏力、管理范围不明确、划界确权滞后;二是部分地方缺乏长远眼光,为追逐短期利益盲目侵占河道,一些乡村旅游开发出于亲水目的,紧邻河道建设房屋、游乐场等;三是非法采砂产生的土石堆放散乱,对河床形态造成严重影响;四是农民在一些季节性河流河道里耕种的现象十分普遍。

1.3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不足我国北方农村河道缺水断流现象较为普遍,如陕西省渭河以北地区农村河道长年缺水断流,河道功能濒临退化。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

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好处,比如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等。

然而,城镇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管理不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资源紧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所需的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资源的紧缺。

比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都会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2、环境污染城市的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会释放大量的废气、污水和垃圾,这些污染物会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也破坏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影响着生态平衡。

3、社会管理问题城镇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城市管理资源的不足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不高,这就难以保证城市的社会秩序,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治安问题、交通拥堵等。

4、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也会带来城市和农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来城市打工,但由于他们的技能和学历不高,所以收入较低,而城市的高薪工作机会被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抢占,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

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1、合理利用资源政府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推动城市的“瘦身”,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强水资源、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新能源的应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2、加强环保意识政府可以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同时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城市的环境。

3、加强城市管理政府可以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加强对治安问题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市民的生活安全。

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水资源需求量急剧上升,加之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许多城市的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水质恶化,直接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2. 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城市化进程中,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破坏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工业园区等,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同时,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下降。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水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确保水质安全。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2. 治理大气污染与应对温室效应(1)加强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与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2)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生态保护(1)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和速度。

(2)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生态系统平衡。

(3)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理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实施措施及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

2. 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

城镇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一、城镇化对水资源影响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水量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城市用水量急剧上升,给当地水资源造成了压力。

2.污水排放量增加。

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幅增加,给环境和水资源自身带来了不可逆的损害,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3.水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城市周边的水资源和河流水质量也随之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条件恶化,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

二、城镇化对土地资源影响城镇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耕地和生态环境被破坏。

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这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大量的耕地和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城市基础设施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如道路、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这些都会直接占用可用的土地资源,使得土地利用率大幅下降。

3.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城镇化会导致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和占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农业用地的质量下降和农民资源的缺乏。

三、城镇化对能源资源影响城镇化对能源资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能源消费量增加。

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对能源的消耗量也在逐渐增加,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使得城市可以正面面临能源短缺问题,从而加剧了全球化的能源危机。

2.能源资源消耗不均衡。

城镇化使得全国能源使用的重心逐渐向城市集中,能源消耗不均衡是城镇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使得一些地区长期处于不利状态,难以解决能源问题,使得国家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幅下降。

3.能源资源环境风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能源资源的消耗将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使得城市和地区所面临的能源问题不断增加。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分别探讨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资源环境问题1.1用地紧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土地紧张,影响城镇化进程。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等。

1.2水资源紧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产业发展的壮大,水资源供应压力不断增加。

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可以采取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措施。

1.3大气污染: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此,可以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等。

二、社会问题2.1城乡差距拉大:部分地区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镇化进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距。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2.2就业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增长的劳动力供应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推动新型城镇化,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等。

2.3社会治安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增加和流动性增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会公共安全设施建设等。

三、环境问题3.1垃圾处理难题:城镇化进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等。

3.2水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当导致水环境污染加剧。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水环境保护,推行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手段,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等。

3.3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农村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当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农村地区的水、土、空气等环境污染严重,很多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导致了水、土资源的破坏和耗损。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1.发展环保产业农村地区应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推进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在农村地区建设环保科技园区和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素质。

2.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垃圾分类和处理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之一。

农村地区应该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采用分类暴露、燃烧等技术处理垃圾,减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应该加强农业灌溉水的监测和管理,预防水质受到农业污染的影响。

同时,在农村地区合理开发水资源,推广农村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农村地区的废旧物资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回收利用废旧物资不仅有益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降低生态环境负担。

5.发展生态旅游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项目1. 农村环保产业园区建设农村环保产业园区是一种与绿色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型产业园区,可以将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等资源技术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示范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示范项目是一项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综合性工程,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服务。

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节约效果评估报告

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节约效果评估报告

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节约效果评估报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和节约问题逐渐凸显。

本报告旨在评估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引言随着农村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乡镇农村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成为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关注点。

本报告将从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节约效果以及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评估。

二、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水资源调查与监测。

该调查主要包括水质、水量以及用水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有效的水资源分配与利用是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

政府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包括水资源的分配、用水定额制度的实施以及对违规用水行为的处罚措施等。

3. 水资源保护与修复为了保护水资源并提高水质,乡镇农村应加强水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

这包括水源地的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以及对水污染源的治理等。

三、节约效果评估1. 节水设施与技术运用情况乡镇农村水资源节约的关键在于设施与技术的运用。

报告评估了节水设施(如节水灌溉设备、节水浴室等)的普及情况,以及农民对节水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等)的掌握程度。

2.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通过对乡镇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可以了解到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程度。

报告通过对农田灌溉、养殖业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情况。

3. 节水效果评估乡镇农村水资源节约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节水效果的提升上。

报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估了节水措施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效。

四、问题与解决方案本报告也发现了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和节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水资源利用政策不完善、节水设施普及率低以及农民意识不足等问题。

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迁徙和城市建设对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土地利用与城市扩张城镇化过程中,大量耕地被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这给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同时,城市的扩张也会占用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破坏生态环境。

解决方案: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和农田的比例;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向纵深方向发展,减少对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占用。

三:水资源紧缺与污染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集聚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同时,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废水排放也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解决方案: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水措施的推广和实施;2. 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废水处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四:大气污染与碳排放城镇化过程中,交通运输和工业活动的增加导致大气污染和碳排放增加。

空气质量下降不仅影响人民的健康,还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解决方案:1.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2.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措施;3. 鼓励绿色出行,提倡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

五: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垃圾的大量产生。

不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和资源的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解决方案:1. 推行分类垃圾收集和处理制度,加强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培养;2.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效率;3. 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六:本文涉及附件1. 《城镇化规划实施方案》附件1-42. 《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附件53. 《大气污染防治法》附件64. 《城市废物管理条例》附件7-10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城镇化规划实施方案:指针对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的统一全面的行动方案,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业工程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的建设,小城镇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表现,也成为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1]。

农村城镇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多,使农村用水格局发生了变化,使得我国农村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用水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对农村城镇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1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1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农村的缺水状况更加严峻。

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因水资源短缺而造成农村8000万人饮水困难,农业平均每年缺水逾300亿m 3,60%耕地无水灌溉,因缺水而导致粮食减产达350亿~400亿t 。

据《中国21世纪议程》估计,2010年全国人口为14亿人,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全国水资源将短缺1400亿m 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将大量由农村向城镇或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农村水资源的缺口将更大。

1.2水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共有耕地13003.92万hm 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5424.94万hm 2,年灌溉用水量为4190亿m 3左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占农村用水量的85%以上。

长期以来,传统的粗放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国农村灌溉渠道2/3是土渠,渗漏大、蒸发严重,水利用系数约为0.45。

200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5263.7万t ,由此看来,1m 3水的效益平均为1.08kg 粮食,而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科技1m 3水效益在2kg 以上[2]。

1.3水资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绝大部分,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很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和城镇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结构将发生变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三者之间的矛盾将会明显体现出来。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然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水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城市化对水资源的直接影响1. 水需求量的增加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使得水需求量大幅增加。

城市居民的饮用水、生活用水以及工业和农业用水的需求不断上升,给城市供水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2.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建筑和工业设施的建设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开采。

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还可能引发地表塌陷和海水入侵等问题,威胁到城市的稳定发展。

3. 污水处理的难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便排放到水源中,造成水质污染。

二、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间接影响1. 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垦和建设活动破坏了大片的湿地和河流,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湿地的消失导致水质恶化、洪水频发和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 水资源不均衡的地区差异城市化导致水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分配不均匀。

一些地区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用水,而其他地区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种地区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水资源争夺和地区间的紧张关系。

三、解决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的措施1. 提高城市用水效率通过推广节水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和水资源监测,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用水的效率。

例如,提倡居民使用节水设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浪费和污染。

2. 发展水资源多元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应积极发展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包括开发再生水、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

这样可以减轻对地下水的压力,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

3. 加强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恢复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湿地修复等手段,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减少城市化对水资源环境的破坏。

快速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

快速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

快速城镇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进程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经济和社会层面,其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地区面对着土地利用、生态变化和乡村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在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这个过程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力资源,但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萧条与衰退。

人口素质的流失,使得根植于农村的传统知识与文化逐渐被遗忘,而在乡村中留下的多为老年人和儿童,这不仅影响了乡村的社会活力,也使得农村生态保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农村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扩展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许多耕地、林地、水域被转化为建设用地。

这种土地使用的转变不仅导致耕地面积锐减,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和污染,从而进一步削弱农业生产能力。

此外,随着人口集中在城镇,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投资与管理,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种情况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水资源问题是快速城镇化最为显著的环境问题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往往面临水源减少、用水不足等困境。

随着人口外流,农村水体管理相对松散,一些小河流、小水塘因缺乏维护而出现污染现象。

同时,随着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农业灌溉用水受到挤压。

因此,农村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管理,加剧了资源短缺和生态退化。

空气质量问题也是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

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很多情况下农村地区也难以避免。

一些地方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往往通过放松环保规定,允许工业项目进入原本相对清静的农村,大量工厂的建立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而随着城市周边新兴城镇的快速建设,不少原本空气相对清新的农村也受到威胁,尤其是燃煤、车辆废气及其他工业排放,使得原有良好的气候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生态系统的平衡跟随城镇化的推进发生显著变化。

农业活动与城市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2期河北工业科技Vol.23,No.2 2006年3月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r.2006 文章编号:100821534(2006)022*******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王晓云(福建工程学院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福建福州 350007)摘 要:针对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迅猛,农村水资源出现了农业用水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在分析了中国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包括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等。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水资源问题;可持续利用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Water resource problems in t hecoming course of village urbanizationWAN G Xiao2yun(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Fuzhou Fujian350007,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coming course of village urbanization is going so fast that a series of water problems in villages comes out,such as shortage of agricultural use water,water pollution and so on.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coming course of village urbanization is expatiate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actuality for water resource in village,inclu2 ding building high2efficiency,water2sav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 town system,establish water2saving agriculture system,and perfect integrat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K ey w ords:village urbanization;water resource problems;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村的建设。

小城镇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表现,也成了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1]。

农村城镇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多,使农村用水格局发生了变化,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对农村城镇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 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1.1 水资源利用率低,生活用水不能保障 中国共有耕地13003.92万hm2,其中有效灌收稿日期:2005203224责任编辑:王士忠作者简介:王晓云(19782),女,河北保定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

溉面积为5424.94万hm2,年灌溉用水量为4190亿m3左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占农村用水量的85%以上[2]。

长期以来,传统的粗放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

中国农村灌溉渠道2/3是土渠,渗漏大、蒸发严重,水利用系数约为0.45。

200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45263.7万t,由此看来,1m3水的效益平均为1.08kg粮食,而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科技1m3效益在2kg以上。

在农村工业用水方面,从全国范围来看,沿海地区农村城镇民营企业较多,工业发达;内陆农村城镇主要以商业为主,总体农村工业用水比重较小,但浪费现象却惊人,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35%,有些地区和行业甚至不足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2]。

在农村生活用水方面,中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很低,大部分地区没有给水排水设施。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村饮用水遭遇了水质严重超标、可用水源减少等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安全饮水发展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据介绍[2],目前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为70%以上,发达国家在90%以上。

中国的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更低。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估计,目前中国还有3亿多人饮用不安全水源之水,主要分布在农村。

在上述人口中,有大约1/4的人没有任何净化水源。

剩下的3/4虽有净化水源,但是水质远不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中国普及安全饮水的任务还很重。

导致农村生活水源的不安全性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由于水体中含有自然界天然的氟化物、砷、盐等,并且可能同时含有大量病菌;二是人为的废物污染和工农业化学污染。

1.2 地表水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资料表明[3]:一些河流在旱季断流,而在雨季又得不到及时补偿造成长期干涸;在农村,人们经常向坑塘倾倒各种生活垃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坑塘面积逐年减小;在西北、华北等地,由于地表水的缺乏,农业灌溉过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情况严重。

1.3 水资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绝大部分,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很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和城镇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结构将发生变化,三者之间的矛盾将会明显体现出来。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但这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

农村水资源的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城镇化带来的水资源问题2.1 农业用水问题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城镇需水量将急剧增加,居民对生活用水的量与质的要求也将提高,从而使水资源“农转非”趋势明显。

水资源“农转非”是指农业水资源通过不同途径改作它用,导致单位水资源所产生的效益高于原有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进步。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时期,这种趋势将随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

目前,大量水资源“农转非”并没有制约农业的发展。

以粮食生产为例,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13亿t,199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4.9亿t,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农业科学进步推动的,特别是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

水资源“农转非”的必然趋势促使农业要走一条高效率低水耗之路,从而使用水效率提高。

近几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下滑趋势。

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主要是:1)耕地面积减少;2)自然灾害频繁,可灌溉用水不足;3)部分农民放弃种植谷类作物,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就中国现状而言,水资源“农转非”要有量的控制。

2.2 水污染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城镇水体污染。

水环境的恶化,一方面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用水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被污染,原本可以被利用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

随着中国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水质恶化的势头有所抑制,但从总体上判断,水质恶化的趋势不可回避,水污染正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资金短缺,市政建设落后,排水体制不健全,大多数没有污水处理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有的人甚至向水体倾倒生活、生产垃圾,同时大量的生活、生产废水随自然地势流入坑河,致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4,5]。

以浙江某城镇为例:该城镇面积为15.8km2,人口为10.4万,城镇毗邻广大农村,环境容量较大,但情况却不容乐观;据2004年6月份监测部门对城区地表水的普查结果表明,从1994-2004年小城镇内8个较大的坑塘的总面积由原来的43万m2缩小到25万m2,减少了41.8%;在居民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有的坑塘面积减少了近85%,几乎被填平。

城镇水体污染,直接威胁到居民身心健康。

坑塘面积的缩减,使其蓄水防洪能力降低。

坑塘水不能流动,只能靠物理、化学、生物方式进行自然净化,要达到净化要求十分困难;而且被污染的地表水会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造成今后的用水隐患,后果严重。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3.1 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为了减少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水资源问题,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和生产布局,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1)控制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 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绝不能盲目攀比城镇化率和城镇规模,应根据231河 北 工 业 科 技 第23卷 可采集的最大水资源量,确定城镇规模的界限。

城镇发展应严格遵循与自然条件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8]。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将不断增长,相对减少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造成水资源紧张和水环境恶化。

控制人口数量既能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又能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2)优化城镇布局结构 从以下方面优化城镇布局结构:将城镇的发展放在区域范围内考虑;以大城市为城镇体系的核心和龙头,以中小城镇为城镇体系的扩展延伸方向,以各市县确定的若干个中心镇为重点培育对象,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补充,抓紧编制定位科学、布局合理、切合实际的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管理,将规划调控范围从建成区或总体规划控制区,扩大到总体规划区和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内的建制镇;同时,将城市水源地也纳入集中统一规划管理。

3)调整产业结构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传统支柱产业是本地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这些产业耗水量和污水排放量都很大。

因此,应从以下方面调整产业布局:应加快石化、冶金、采矿、煤炭、轻纺、建材等行业的改造升级,围绕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同时不再新建和扩建这些产业;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培育节水型产业,使之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坚持高起点,运用新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

3.2 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1)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 节水灌溉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把水利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通过灌区改造和整治以及输水渠道的防渗措施,努力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推广节水的农业技术措施 要实现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研究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建立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用水定额及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构建合理、节水、高产、高效以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