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完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21课是《古诗三首》,涉及《出塞》《凉州词》两首唐诗及《夏日绝句》一首宋诗。
下边分享这三首古诗的诗文、译文及赏析。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这首诗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诗的首句写景物,为千古名句,受到历代学士的激赏。
前人诠释此句说:“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
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
”(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此句互文见义,含蕴丰富深远。
在时空的大背景上诗人挥洒如椽巨笔,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
从历史上看,秦汉时起便筑城备胡,在千年漫长的岁月中,边关内外一直与胡人征战不断,如今与戍边战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汉关自然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次句写怨情。
诗的主人公——久戍边关的战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不禁触发起乡关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万里长征没有归期,古代秦汉已经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后两句,以侧面烘染的笔法点出诗篇的主题:假如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决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边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这里用“但使”“不教”的假设句对古代英雄人物飞将军李广充满无限景仰之情,对现今将领的讽刺含意不言自明。
此诗悲壮浑成,婉而多讽,因之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50张PPT)
这首诗也可以唱出来,同学们一起 加入吧!唱完以后试着背一背。
点击播放→
用反问手法加强语气 学方法: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确定的观点。反 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确定的意 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当我们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时,就 可以用反问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就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和 豪放旷达的品格。
第四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1.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__边__塞__诗__人___,被后人誉为
“__七__绝__圣__手__”。 2.王翰, 字子羽,唐代__边__塞__诗__人__。其诗最负盛名的是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3.李清照,号__易__安__居__士__,宋代___女__词__人___,婉约词派代
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 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边塞、前仆后继,这是 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光荣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光荣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读一读:
sāi (塞子)
塞 sài (边塞) sè (阻塞)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1.这位将. 领将. 要率领战士出征。 2.塞. 外并不闭塞. ,这里生产的塞. 子举世闻名 。
这是课后第1题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朗读古诗要注意节奏,根据作品的基调调整速度, 注意读好韵脚和重音。背诵课文时,要注意先把诗读熟 ,再把诗句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在脑海中想象出相 应的画面。最后注意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结合重点 词句进行背诵。
21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语文
21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语文一、《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指汉朝飞将军李广。
一称卫青。
李广(?-前119年),汉族,甘肃天水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被匈奴称之“飞将军”。
“龙城”,甘肃省天水市的别称,称天水为“龙城”是自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
《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因而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李广是天水人,故被称为“龙城飞将”。
3.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二、《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三、《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第21课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包括《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暮江吟》是一首吟咏秋天傍晚景象的诗,通过描绘夕阳、江水、月亮等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题西林壁》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山的形态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雪梅》是一首吟咏雪和梅花的诗,通过描绘雪和梅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冬季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诗中的经典之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四年级学生欣赏和学习古诗的好素材。
通过学习这些诗,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 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 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 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 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 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 的《夏日绝句》。
词语解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 天下,失败自杀。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拓展延伸
出塞(其二)
[ 唐 ] 王昌龄
骝(liú )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
城头铁鼓声犹震,
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
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
匣(xiá )里金刀血未干 。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
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课堂演练
一、形近字组词。
赛(赛跑) 秦( 秦朝 ) 征( 征战 ) 塞( 边塞) 泰( 泰山 ) 证( 证明 )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 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词语拓展。 与战争有关的词语: 金戈铁马 枕戈待旦 烽火连天 浴血奋战 兵连祸结 大动干戈
兵荒马乱 枪林弹雨 兵戎相见
不能
万里长征人未还。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
令,使。
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 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 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他们在盼望谁呢? 李广
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呢
?
英勇善战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 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 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21课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21课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作《静夜思》,描述的是一位远离故乡的旅人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躺在床上望着明月,想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故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描绘了房间里明亮的月色和地上像霜一样的白色反射。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二、《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登鹳雀楼》,描绘了一位登高望远的壮士,他面对无尽的山水和天地,心怀壮志,前进不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描述了自然环境,英雄气概和“欲窮
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则表达了壮士的决心和斗志。
三、《将进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李白对人生浩瀚和短暂的领会,以及他不屈不挠、豁达大气的精神。
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一句,表述了人生
中流去的时光和无法再次回到过去的事实。
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描绘了人们老去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12张PPT)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
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 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文大意: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
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 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 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前两句写出了边塞征战的艰辛,反 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 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指导
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时 一直如此,至今没有什么变化, 而边患依旧没有消除。远离家乡 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
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戍守边关, 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了。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反映边塞军旅生 活的。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 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 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 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引入新课
1.自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把诗句读通顺。
资料袋
传说周穆王时西域 胡人用晶莹的白玉精制 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 照,故称夜光杯。
琵琶起源于秦汉,盛 行于唐代,是我国古老 的弹拨乐器,国乐之瑰 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38张PPT)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 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 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 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 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 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qín
秦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zhēnɡ
huán
万 里 长 征征 人 未 还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pí pá
欲 饮 琵琵 琶 马 上 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xiànɡ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 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 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起 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诗歌开头两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 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两句铿锵 有力,表明态度:不管 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 讲求气节,争做英雄。
3.诗歌后两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典故。借项羽自刎 乌江,不肯偷生的历史故事, 讽刺南宋王朝的逃跑主义, 暗含了要求抗金的主张。
4.能不能将颔联中的“不肯”换成 “不想”“不能”?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的意思是:只要镇守卢龙城的将军 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 山。我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平定边患的渴 望和保家卫国的壮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文主题:《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注解]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③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④教:令,使。
⑤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
“胡马”指袭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⑥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鉴赏:1、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边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2、后两句诗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心愿,即希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战乱,安定边防。
知识点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课文主题:《凉州词》这首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写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注解]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③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④沙场:战场。
鉴赏:前两句诗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欲饮”二字进一步写热烈的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后两句诗写宴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旷达、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知识点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课文主题:《夏日绝句》这首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典故来讽刺南宋朝廷投降逃跑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感情。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朗读古诗 扫清障碍
自由练读前两首诗,把 诗读通顺、读流利。试着这 两首诗的节奏。
下面这些容易读错的字音,你能读正确吗?
学认字
sài qín
zhēng
出塞 秦时明月 长征
jiàng
飞将 将领
出塞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赛
下半部 分是“贝”。
qín
秦
下半部分是“禾”。 三横在横中线上面,中 间一横最短,第三横最
泰 长,三横距离均匀。撇
和捺要舒展,下面“禾” 的最后一笔捺写成点。
下半部 分是变形水。
zuì
醉
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 左边的“酉”要写得瘦长, “卒”的下半部分,竖要出头。
结构梳理
出
秦月汉关人未还:悲
字词听写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出塞(其二)
[唐]王昌龄
骝(liú)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
城头铁鼓声犹震,
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
匣(xiá)里金刀血未干。下在凄旷凉野的里月震色荡。 回城响头,上将的军战刀鼓匣还里
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 和汉朝的边关吗?怎么理解这句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 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 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精华版】
诗词解读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一位即 将出征的将士,出征前你会对朝廷、自己的父 母、妻子说些什么呢?
我想说
举起酒杯,我想对朝廷说:___________ 举起酒杯,我想对父母说:___________ 举起酒杯,我想对妻子说:___________
趣味唱诗
这首诗也可以唱出来,同学们一起 加入吧!唱完以后试着背一背。
“葡萄”和“琵琶”在现 翘舌音 代汉语中第二个字读轻声。 后鼻音
我会写
cí
cuī
zuì
词催 醉
左右结构
“催”字左窄右宽;“醉”字左右结构相对匀称。
zuì
醉
易写错
不要少写横
形声字。酉表意, 其形像酒坛;卒表声, 有竭尽的意思,因竭 尽酒量而醉。
诗词朗诵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请你再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 度和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主旨概括
《凉州词》短短四行 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 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 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 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 从容,感受到了戍边将士 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
诗词朗诵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难点探究
请你再读这首诗,思考: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
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 这是为什么?
将士们战死沙场,为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牺 牲少数是为了更多数人的安全。这种保家卫国、战 死沙场的壮举正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
四上第21课古诗三首笔记
四上第21课古诗三首笔记四年级上册第21课的《古诗三首》包括《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笔记:1. 《暮江吟》: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抓住夕阳落照下的江水、露水和月影,描绘出美丽的秋景图。
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1)诗句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月亮弯弯的像弓一样。
(2)主题思想:通过对秋江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 《题西林壁》: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对庐山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全诗富有理趣,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1)诗句解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看庐山是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又是起伏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景象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作者身处在庐山之中。
(2)主题思想: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也传达了一个道理:要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3. 《雪梅》: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雪中梅花和梅花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悠长。
(1)诗句解析:“白梅懒放江南春,故作漫天雪里云。
”:白梅在江南的春天懒洋洋地开放,故意装作是漫天飞雪中的一片云彩。
“莫怪题诗愁更深,春风也有苦人心。
”:不要责怪我在诗中表达的愁绪更浓,其实春风也有自己的苦恼和心情。
(2)主题思想:通过对雪中梅花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也传达了一个道理:要珍惜自己的特点,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自己。
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来,将军,干 了这杯酒!
将军,敬你!
好!哈哈 哈……
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 什么声音传来了?读读诗的第二句。
欲饮/琵琶马上催
急促的琵琶声。
正要举杯痛饮,却听 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 在催人出发了。
齐读诗的后两句,说一说:醉了 躺在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
怀古讽今
结构梳理
生当为杰,死为鬼雄
夏 日 绝 句 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主题概括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sài
边塞
qín
秦朝
zhēng
征战
万里长征人未还。
hái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从未迟到过。
sài 塞外、边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我会写
sài qín zhēng
塞秦征
左右结构
征
上下结构
塞秦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 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齐读诗的后两句,思考:作者思 念的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意: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 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项羽是谁呢?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 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 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 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 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 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 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 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 容自刎,时年31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思奴窈窕亦幽幽》思嘉指着我手里的书,低声问:“小百合,你喜欢吗?”“喜欢。
”我笑着点点头。
这是一本书,里面收录了许多优美的古诗。
这些古诗有的描述山水,有的抒发心情,有的表达思念之情,让人读起来心旷神怡。
最近,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古诗三首》,其中一首的名字就是《思奴窈窕亦幽幽》。
这首诗的作者叫戴叔伦。
戴叔伦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才思敏捷,作品精致优美。
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留着胡子的胖胖的脸庞,总是穿着一副蓝色的长袍,看起来非常温和而又贤淑。
《思奴窈窕亦幽幽》是戴叔伦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写到了自己思念远方的妻子的情感。
听到这句话,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思奴窈窕亦幽幽》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者用诗意悠扬的语言,将自己在异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每个字我都又读了好几遍,用心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思奴窈窕亦幽幽,月朗风清细细留。
炉烟寒翠湿轻红,埋忠腐草犹芳瘦。
出入一生皆险临,所求只在江湖心。
珍重休言愁断绝,人在江湖实多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妻子的情景。
在月光照耀下,思嘉仿佛看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诗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第一句“思奴窈窕亦幽幽”,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窈窕、幽幽来形容妻子的美丽与高贵,给人以诗意盎然的感觉。
第二句“月朗风清细细留”,描绘了诗人在思念妻子时,月光明亮、微风吹拂的情景。
这句诗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
第三句“炉烟寒翠湿轻红”,用寒冷、湿润的环境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思和离愁。
这句诗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埋忠腐草犹芳瘦”,寓意诗人为心心念念的爱情而放弃一切,以至于身体也跟着瘦弱。
诗人将自己的坚贞和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首诗的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诗人思嘉深深的思念之情。
新版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共61张PPT)
层次梳理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对边关
戍边辛苦
将士的
万里长征人未还 同情 心系祖国
但使龙城飞将在 对国家 情系人民
企盼良将
不教胡马度阴山
安宁的 企盼
图解课文
主旨归纳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 边塞诗。诗歌先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图 景,并融情于景,表达了对边关久戍将士的同情 以及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乱的强烈企盼。
还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作者感慨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战争始终没有停止。 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hái (还要)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突围乌江。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诗文大意: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 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当时,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层次梳理
第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画面 诗人借赞扬项羽来批判南宋王朝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万重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一份情思, 诗人有千言万语,他在信中会 写什么?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诗意:秋风乍起,客居洛阳 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 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 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 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为了国家大事,有家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途迷茫 因此从内心深处发出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可以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
满 到 绿 过
”绿“字有什么 独特的意思?
吹
一、有春天的色彩感觉, 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 感受无疑。——色彩美 二、表现出春风唤醒大地,使人 感受到勃勃生机。——动态美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 “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总感 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 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 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又绿江南 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描绘出 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 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 看是写诗人在瓜州遥望家乡时 的所见所想,在诗中却饱含深 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 却不能回钟山去,可见诗人怀 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唐]张籍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愈的学生,他 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 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是兵荒马乱,民不聊 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 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 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 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家切 此处“绿”字诗人 曾想过用“到、过、 入、满”,为什么 不能还 诗人最后选“绿”?
?
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 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 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 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 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 烈思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 回到家乡。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相关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借助生活中的一 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 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 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 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 思念。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①。 开封:把封好的 行人:这里指捎 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拆开。 信的人。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洛阳城里见秋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
展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江南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的景象。 通过一个”绿”字展现出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 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 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 ?这一思乡的愁绪像春天的草一样,很快地滋生 、蔓延起来,当春风吹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 心里也充满了乡愁。诗人的思乡情从离开家乡的 时候就开始了,刚刚离开,就已经想着回来,更 见其情之浓烈。 诗句中提到了明月,一是因为诗人夜宿瓜洲,二 是月亮蕴涵着团圆之意。
瓜洲:在长 京口:今江苏镇江。 江北岸,扬 州南面。 钟山:今南京 市紫金山。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 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间隔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10、何时:什么时候。 11、还(huán):回。
秋风是无形的,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 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 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 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 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之景。 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 起客居他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 亲人的悠长思念呢?
“见秋风”到底给人怎么样的感觉?用一个词语概况。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 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泊船”:停船靠岸。
“泊船瓜洲”:在瓜州停船靠岸
泊船瓜洲①
[宋]王安石
京口②瓜洲一水间, 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 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 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 故事。
起因:想象画面(洛阳城的繁华,秋风落叶情景,诗人的心境„„)
经过:想象经过(匆匆写信与临行开封的动作,心理活动,独白语言„„)
结果:自由联想诗人的心情„„)
秋思 从前有个诗人叫张籍,他现在暂住在洛阳这个地方。 很快秋天又到了,洛阳城里,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 来,就好像一只只纷飞的、翩翩起舞的彩蝶,点缀着这美 丽的金秋。但张籍却无暇顾及,因为他已经离家很多年, 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了,真思念他们啊! 张籍想给亲人写一封信,但是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了, 一下子不知到从何说起。他在信中写: 爹娘,您们在家乡过得好吗?我在洛阳一切都好,只 是耳边没有了娘那虽然喋喋不休但充满关爱的唠叨,眼前 没了爹那慈祥的笑容。你们不用挂念我,我很好。我很想 你们,你们一定也很想我吧?我保证,我有时间就会来看 你们的! 中秋节快到了,都不记得这是我离家的第几个中秋了? 好想家啊!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 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 着几座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从“一水”“只隔”来看,这个距离到底 远不远? 古代交通不便,这段距离可谓是山高路远, 说明了诗人身在途中,却心系家乡。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一水间” “只” “数重山” 离家近 很想还
对照书中插图 结合文 中注释默读,想想这首词 描写的是什么意思?
21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停泊)
——王安石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诗人。)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 和宋代的苏轼、苏洵、 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 苏辙 、欧阳修、王 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安石、曾巩 21岁入朝为官,后升任宰相 。王安石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 的利益,所以遭到朝廷内外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 地排斥他,打击他。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钟山 的家中。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55岁的王安石从 钟山出发,上京赴任。此时年过半百的王安石知道,只 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但他为 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 家而舍小家,只能把对家乡的思念家乡寄托在诗中。一 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 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 ,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诗意:信写好后,又担心
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 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 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 信查看。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更显出他对 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 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秋思》和《泊船瓜洲》有 什么异同?
相同:主题相同,都表达了思乡之情
不同:表达方式不同。 《泊船瓜洲》:写景抒情。 《秋思》:叙事抒情,全诗表现了诗人 借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 行动细节,细腻真切 地表达了作者 做客他乡时浓浓的思乡之情。
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三个 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 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轻重缓急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 即今山海关。 那畔: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聒: 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 故乡。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思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