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合集下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2276c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e.png)
检查结论:安全□
需要整改□ 立即停工□
检查人签字/日期
备注:1、是否执行中根据检查情况打√;2、如有附件可粘贴与检查单背面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标准
查内容 并指定专人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护
是否执,负责人或监护人员应配备无线电对讲机、
业票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应重新办理作业票 作业内容和要求,熟悉所从事作业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作业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
检查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办理工作票,并指定专人对作业过程进行监 作业期间有监护人员全程监护(入口至少1人),人员进出有登记记录,负责 生命绳等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票应悬挂或张贴在作业现场,作业票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立即整改项目: 受检查单位签字/日期 面
安全措施 其他事项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内容包括提醒有危险存在及须经授权才能进入的
有效切断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氧气)系统,并挂牌辨 入口畅通无障碍物 进入带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电源线路与开关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并设警 禁止合闸”
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自然通风,必要时应强制通风
作业前,负责人或监护人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安全检测,间隔时间不少于20分 25%,含氧量19.5-21.5%为合格
情况,有判断和处置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有限空间内外联络畅通无阻 险存在及须经授权才能进入的词语 质(含氧气)系统,并挂牌辨识,必要时上锁或使用盲板封堵,出 关之间有明显的断开点并设警示牌,同时在开关上挂“有人检修、
通风 全检测,间隔时间不少于20分钟,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f20c5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7.png)
“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严禁进入有限空间。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
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夜间作业需加装夜Βιβλιοθήκη 示警照明设备;施工单位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进出施工现场人员须进行登记,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进入有限作业空间。
人员防护及监护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作业实际需要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确保安全可靠。
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监护人员数量应能够进行危急情况处理。
施工单位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救预案。
夜间作业,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
安全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需进行隔离。
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内容至少包括: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急救措施,并应明确标识应急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
安全
操作
作业人员班前不得喝酒,在禁止吸烟的区域不得吸烟,不应疲劳作业,不得在作业面上睡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检查项
作业标准
检查结果
文件
审核
开工前,施工单位须编报专项作业安全管控方案。内容包括:人员安排及岗位职责、安全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应急救援保护措施等。
作业或者监护人员应根据规定,持有效上岗作业证。
每日开工作业前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严禁进入有限空间。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
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夜间作业需加装夜Βιβλιοθήκη 示警照明设备;施工单位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进出施工现场人员须进行登记,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进入有限作业空间。
人员防护及监护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作业实际需要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确保安全可靠。
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监护人员数量应能够进行危急情况处理。
施工单位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救预案。
夜间作业,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
安全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需进行隔离。
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内容至少包括: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急救措施,并应明确标识应急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
安全
操作
作业人员班前不得喝酒,在禁止吸烟的区域不得吸烟,不应疲劳作业,不得在作业面上睡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检查项
作业标准
检查结果
文件
审核
开工前,施工单位须编报专项作业安全管控方案。内容包括:人员安排及岗位职责、安全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应急救援保护措施等。
作业或者监护人员应根据规定,持有效上岗作业证。
每日开工作业前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d85a3287fd5360cba1adb78.png)
安全职责
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安全交底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安全隔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结束后,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其他
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6
应急救援
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环境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
作业审批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4
安全设施
警示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警示标识必须指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警示有限空间风险,标明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风险。
照明灯具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安全交底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安全隔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结束后,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其他
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6
应急救援
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环境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
作业审批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4
安全设施
警示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警示标识必须指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警示有限空间风险,标明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风险。
照明灯具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最新整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b8a9148bd63186bdebbc4a.png)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2 和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
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
3 安全教育培训 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 急救援人员(含外来劳务人员、外包单位作业人员等) 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附件 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企业安全 生产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排查、辨识本企业的有限空间且无遗漏,并确定有限空
有限空间排查 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
1 辨识
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将管理台账报送属地县级安监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隔离 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 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 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 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 因素》(GBZ2.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2
通风
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作业过程中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 氧通风换气。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 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 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 业现场。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 业。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检测指标包 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 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c2f1381dd88d0d233d46adc.png)
5
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标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设备,须切断电源并挂牌标示。
6
入口处设置告示牌,内容包括:作业许可、人员出入登记表、胸卡、一单四卡、交底记录。
7
气瓶、开关箱、电焊机、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
监理单位
承包商
检查依据
******指挥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检查人员
陪检人员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检查表
******项目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责任单位
存在问题
1
作业准备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资质的审核、备案。审批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监理单位
承包商
2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及其它作业许可证齐全。
编制“一单四卡”,有安全技术交底。
4
监护人熟悉有限空间的工艺及作业人员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作业人员情况并与其保持沟通,负责作业人员进出时的清点并登记。监护人必须在入口外监护,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对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措施检查落实。
监理单位
承包商
13
采样分析结果报出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分析。
14
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15
分析氧含量19-23%(V/V)合格。
16
作业中间过程中每4小时必须进行分析(视不同作业环境)。
17
作业结束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作业负责人清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和工具,开关箱内停电,确认无误后,监督及时封闭或采取临时封堵措施,检查无任何隐患后撤离现场。
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标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设备,须切断电源并挂牌标示。
6
入口处设置告示牌,内容包括:作业许可、人员出入登记表、胸卡、一单四卡、交底记录。
7
气瓶、开关箱、电焊机、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必须放置在有限空间外。
监理单位
承包商
检查依据
******指挥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检查人员
陪检人员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检查表
******项目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责任单位
存在问题
1
作业准备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资质的审核、备案。审批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监理单位
承包商
2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及其它作业许可证齐全。
编制“一单四卡”,有安全技术交底。
4
监护人熟悉有限空间的工艺及作业人员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作业人员情况并与其保持沟通,负责作业人员进出时的清点并登记。监护人必须在入口外监护,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对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措施检查落实。
监理单位
承包商
13
采样分析结果报出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分析。
14
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空间相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
15
分析氧含量19-23%(V/V)合格。
16
作业中间过程中每4小时必须进行分析(视不同作业环境)。
17
作业结束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作业负责人清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和工具,开关箱内停电,确认无误后,监督及时封闭或采取临时封堵措施,检查无任何隐患后撤离现场。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94ef9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6
设备工具
用电线路是否有开关、短路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7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是否满足国家法规或标准要求
8
作业场所
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9
是否严格遵守“通风、检测、作业”的原则;检测结果是否按要求记录
10
是否安排监护人员进行监护
11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前,是否进行气体检测
13
劳动
保护
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
在缺氧、有毒有害环境中,作业人员是否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
15
是否在作业现场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16
其他
检查人员意见: 安全负责人:
工区负责人:监理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检查表
作业部位: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基础管理
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
是否定期排查有限空间作业位置、内容,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台账
3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4
作业人员身体条件(无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
作业人员是否清楚作业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内容
设备工具
用电线路是否有开关、短路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7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是否满足国家法规或标准要求
8
作业场所
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9
是否严格遵守“通风、检测、作业”的原则;检测结果是否按要求记录
10
是否安排监护人员进行监护
11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2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前,是否进行气体检测
13
劳动
保护
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
在缺氧、有毒有害环境中,作业人员是否佩带隔离式防毒面具
15
是否在作业现场配备应急救援器材、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16
其他
检查人员意见: 安全负责人:
工区负责人:监理确认: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检查表
作业部位: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基础管理
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
是否定期排查有限空间作业位置、内容,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台账
3
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审批
4
作业人员身体条件(无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
作业人员是否清楚作业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95339ed48d7c1c708a145c7.png)
急
测、校验记录(报告)。
管
(1)是否开展应急演练,是否 是 否□
理
有演练报告及图片。
应
(2)是否进行演练评审和应急 是 否□
急 演
14
预防修订。 (3)主要负责人是否参与应急 是 否□
练
演练。
(4)是否配备合适的应急救援 是 否□
器材。
检查意见:检查ຫໍສະໝຸດ 责人(签字): 企业意见:专家(签字):
监 督 管 理
11
(1)发包单位是否具备相关资 质或安全生产条件。
是□否□
(2)是否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 管理协议。
是□否□
(1)是否对承包单位进行有限 是□否□ 空间作业安全监督,并有监督 记录。 (2)发包单位是否对承包方进 是□否□ 12 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3)承包单位是否履行审批手 是□否□ 续。
(4)有限空间作业配置的劳动
防护用品、应急装备与物资是
否满足作业安全要求。
是 否□
(1)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检 是□否□
测台账及检测记录。
(2)检测过程是否要求佩戴防 是 否□
护措施。
(3)作业时,作业人员是否佩 是 否□
带空气呼吸器,系救生绳等防
三
护用品。
、作
(4)作业时,监护人员是否全 是 否□
二作 、业 作方
账。
(1)是否采取适宜的方法(检 查表、LEC 法等)对本企业的有 是 否□ 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 间的数量、位置。 (2)是否进行有害因素风险分 析,作业风险是否有可能导致 是 否□ 的缺氧(富氧)或窒息、硫化 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危化 6 品(及苯)中毒、爆燃与中毒、 其他危害(触电、机械伤害、 中暑、淹溺、掩埋、灼烫等) 评估。 (3)是否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 实际状况,重新辨识有限空间 是□否□ 风险、并及时更新(查看危险 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档案/记 录)。 (1)是否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识和有限空间安全告知牌。 是 否□ (2)安全告知牌内容是否完 整,是否包括:有限空间的名 称、数量、责任单位、安全警 7 示标识、危险物质的职业接触 是 否□ 限值及爆炸极限、安全控制措 施、应急措施、应急电话(含 企业应急联系人)等。 (3)危险物质的种类是否有针 是 否□ 对性,标示方法是否正确。 (1)是否编制作业方案。作业 8 方案是否涵盖:工作任务及时 是 否□ 间、工作组织及安全职责、作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68e5f90e2bd960591c6771a.png)
9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0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电压;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作业场所存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使用安全带。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3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14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查应急预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6
作业前应对使用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使用工具、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包括不限于可燃或有毒气体、爆炸性粉尘、氧气浓度检测仪;通风设施;安全电压的变压器;线路;照明;防爆电气;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通讯设备;安全绳索;警示标志等),确保完好。检查应有记录。
7
作业前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应切断有限空间内各种介质的来源,采用拆除管道或加盲板的方式隔断。严格遵守“隔断、置换、清洗、通风、检测、作业”的作业程序。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0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电压;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作业场所存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使用安全带。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3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14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查应急预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6
作业前应对使用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使用工具、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包括不限于可燃或有毒气体、爆炸性粉尘、氧气浓度检测仪;通风设施;安全电压的变压器;线路;照明;防爆电气;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通讯设备;安全绳索;警示标志等),确保完好。检查应有记录。
7
作业前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应切断有限空间内各种介质的来源,采用拆除管道或加盲板的方式隔断。严格遵守“隔断、置换、清洗、通风、检测、作业”的作业程序。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完整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完整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925844126fff705cc170a92.png)
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7
发包转包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作业过程监督
作业开始前,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安全职责
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安全交底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安全隔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处理意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安全
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7
发包转包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作业过程监督
作业开始前,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安全职责
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安全交底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安全隔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处理意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b9b4b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0.png)
(4)【重大隐患】应当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3
安全管理培训
(1)【培训计划】企业应将有限空间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并按培训计划进行实施。
(1)查文档:①培训计划是否纳入有限空间培训,计划内容(学时、培训人员范围、考核方式等)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要求;②培训台账是否包含有限空间专项培训、新修订制度、规程培训、新设备培训;专项培训课件是否包含规定要求的4项内容;是否有培训评估、考核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考核结果等是否如实记录。
4
劳动防护和应急救援器材
(1)【选择与使用】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或承包单位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如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以及与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适应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呼吸防护用品、通风设备等,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
(2)【培训类型】企业应按规定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专项培训,存在新修订有限空间制度、规程情况,使用有限空间新设备情况,应当及时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培训内容】有限空间专项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第九十九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一)项
(2)【台账】台账(清单)内容应涵盖有限空间名称、数量、位置、危险因素、安全防护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任人、作业种类、作业频率、风险等级等基础信息。
3
安全管理培训
(1)【培训计划】企业应将有限空间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并按培训计划进行实施。
(1)查文档:①培训计划是否纳入有限空间培训,计划内容(学时、培训人员范围、考核方式等)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要求;②培训台账是否包含有限空间专项培训、新修订制度、规程培训、新设备培训;专项培训课件是否包含规定要求的4项内容;是否有培训评估、考核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考核结果等是否如实记录。
4
劳动防护和应急救援器材
(1)【选择与使用】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或承包单位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如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以及与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相适应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呼吸防护用品、通风设备等,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七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
(2)【培训类型】企业应按规定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专项培训,存在新修订有限空间制度、规程情况,使用有限空间新设备情况,应当及时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培训内容】有限空间专项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五条、第九十九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一)项
(2)【台账】台账(清单)内容应涵盖有限空间名称、数量、位置、危险因素、安全防护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任人、作业种类、作业频率、风险等级等基础信息。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巡视)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巡视)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996fb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c.png)
是否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大功率机械通风设备、紧急照明工具、通讯设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高压送风式长管呼吸器、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三脚架救援系统(垂直方向)、侧边进入系统(水平方向)、便携式吊杆、急救箱、担架。
7
作业前准备情况
施工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编制、审批。
人员责任
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安全职责是否已明确。
5
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
是否对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6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施工单位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配置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具有相应的合格证书。对设备应加强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发现影响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8
作业中检查情况
危险性较大的有限空间作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作业点位是否实施封闭“上锁”管理、非作业状态是否全封闭围蔽并上锁。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与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是否全程旁站。
作业面是否进行实时监测。
9
作业后清理情况
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是否将全部设备和工具带离有限空间。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进出口。解除本次作业前采取的隔离、封闭措施,恢复现场环境后安全撤离作业现场。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巡视)检查表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形象进度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7
作业前准备情况
施工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编制、审批。
人员责任
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安全职责是否已明确。
5
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
是否对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6
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施工单位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配置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具有相应的合格证书。对设备应加强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发现影响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8
作业中检查情况
危险性较大的有限空间作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作业点位是否实施封闭“上锁”管理、非作业状态是否全封闭围蔽并上锁。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与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是否全程旁站。
作业面是否进行实时监测。
9
作业后清理情况
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是否将全部设备和工具带离有限空间。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进出口。解除本次作业前采取的隔离、封闭措施,恢复现场环境后安全撤离作业现场。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巡视)检查表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形象进度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a75c44810661ed9ad51f3df.png)
2.作业过程中是否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是否坚持“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是)
3.作业过程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否)
4.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绳或安全带;(是)
5.是否安排专门监护人员;监护人员是否存在兼职或不在工作现场的现象;(是安排专门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不存在兼职或不在工作现场的现象)
附件7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表
单位/项目:2018年10月25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存在的问题
整改措施
制度建立落实情况
1.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无)
2.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无)
3.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开展预案培训,并定期演练。(无)
4.是否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无)
4.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是)
5.是否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并有效。(无)
本购物中心目前筹备中,后期完善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1.是否配备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否)
2.是否配备安全带(绳)、直梯等。(是)
本购物中心目前筹备中,后期完善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
1.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是否设置符合规范的有限空间警示标志;(是)
5.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辨识,并制定对策措施;(无)
6.是否对待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是)
本购物中心目前筹备中,后期完善
安全设备设施
1.是否配备气体检测设备;气体检测设备是否定期校验并合格;(无)
2.是否配备通风换气设备;(是)
3.是否配备照明设施,并使用与作业环境相适应的安全电压;(是)
6.是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理。(是)
3.作业过程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否)
4.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绳或安全带;(是)
5.是否安排专门监护人员;监护人员是否存在兼职或不在工作现场的现象;(是安排专门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不存在兼职或不在工作现场的现象)
附件7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表
单位/项目:2018年10月25日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存在的问题
整改措施
制度建立落实情况
1.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无)
2.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无)
3.是否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开展预案培训,并定期演练。(无)
4.是否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无)
4.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是)
5.是否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并有效。(无)
本购物中心目前筹备中,后期完善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1.是否配备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否)
2.是否配备安全带(绳)、直梯等。(是)
本购物中心目前筹备中,后期完善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
1.有限空间作业现场是否设置符合规范的有限空间警示标志;(是)
5.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辨识,并制定对策措施;(无)
6.是否对待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告知。(是)
本购物中心目前筹备中,后期完善
安全设备设施
1.是否配备气体检测设备;气体检测设备是否定期校验并合格;(无)
2.是否配备通风换气设备;(是)
3.是否配备照明设施,并使用与作业环境相适应的安全电压;(是)
6.是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理。(是)
有限空间专项检查表
![有限空间专项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e04d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5.png)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检查表
检查时间:年月日序号检查内容标准具体描述检查情况备注
1.未对有限空间进行
辨识,建立安全管理
台账,并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
《工贸行业重
大生产安全事
故隐患判定标
准》(2017版)
查阅资料: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现场检查:有限空间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
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第七条规定:“工贸企业应当对本企
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
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第十九条规定:“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存在有限空间的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定义,辨识
本单位所辖范围内的有限空间,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
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后果、防护要求,作
业主体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检查陪同人员:
检查人员:。
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a634140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9.png)
9
企业是否向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0
企业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1
其他方面
检查问题:
检查人员(签字):
2023年月日
企业人员(签字):20源自3年月日5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
6
企业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7
企业是否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承包方。
8
企业是否与有限空间作业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是否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1
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企业是否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3
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是否存在作业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
4
企业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企业是否向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0
企业是否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1
其他方面
检查问题:
检查人员(签字):
2023年月日
企业人员(签字):20源自3年月日5企业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
6
企业是否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7
企业是否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承包方。
8
企业是否与有限空间作业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是否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1
企业是否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企业是否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3
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作业方案,是否存在作业方案未经审批擅自作业。
4
企业是否对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企业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
![企业有限空间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17722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2.png)
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如实记录
未经培训合格不得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工贸企业应当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
9
应急预案
按规定组织演练,并进行演练效果评估
工贸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设置明显
10
安全标识 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具备条件的场所设置安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险告
知牌。
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危险因素的特点,配备符合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器、机械通风
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全身式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和应急 11 劳动防护用品
救援装备
并对相关用品、装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
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工贸企业应当对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有限空间采取上
锁、隔离栏、防护网或者其他物理隔离措施,防止人员 12
有限空间作业 未经审批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监
3
明确专职或者兼职的监护人员,负责监督有限空间作业
护制
安全措施的落实
监护人员应当具备与监督有限空间作业相适应的安全
4
监护人员
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备注
正确使用气体检测、机械通风、呼吸防护、应急救援等
用品、装备
工贸企业应当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
有限空间管理台
5
明确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因素等信息,并及时
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依法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
应当与承包单位在合同或者协议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
产管理职责
7
外来施工
工贸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统一协调、管理,并
对现场作业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承包单位有效落实各项
安全措施
工贸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题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3fde2c55f0e7cd1852536bb.png)
附件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整改情况
1
有限空间排查辨识
排查、辨识本企业的有限空间且无遗漏,并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
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将管理台账报送属地县级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安全交底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安全隔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4
安全设施
警示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警示标识必须指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竟是有限空间风险,标明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风险。
照明灯具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
有限空间
环境评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整改情况
1
有限空间排查辨识
排查、辨识本企业的有限空间且无遗漏,并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
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将管理台账报送属地县级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安全交底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安全隔离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清洗置换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 Z.1)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4
安全设施
警示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警示标识必须指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竟是有限空间风险,标明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风险。
照明灯具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
有限空间
环境评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b39fcd202020740be1e9bea.png)
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
有限空间
环境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前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
作业审批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2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督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
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含外来务工人员、外包单位作业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4
安全设施
警示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警示标识必须指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竟是有限空间风险,标明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风险。
照明灯具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附件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5
有限空间
环境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前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
作业审批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
2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督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普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常识。
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含外来务工人员、外包单位作业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4
安全设施
警示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于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警示标识必须指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竟是有限空间风险,标明严禁擅自进入和盲目施救风险。
照明灯具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的防爆安全要求应当符合《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附件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序号
检查项目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fc42ac27284b73f34250a3.png)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第六条
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附件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序号
检查事项
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依据
备注
1
制度、档案建立情况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作业负责人、准入者、监护者的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17条、第19条,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第4.1条,12.1 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六条
第二十九条规定“有限空间作业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第5.1.1条
2、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确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并记录下列各项:
3、安全带(绳)。
4、安全帽。
5、安全梯。
8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
1、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第六条
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按照本规定对有限空间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工贸企业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附件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序号
检查事项
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依据
备注
1
制度、档案建立情况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作业负责人、准入者、监护者的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17条、第19条,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第4.1条,12.1 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六条
第二十九条规定“有限空间作业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检测或者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第5.1.1条
2、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确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并记录下列各项:
3、安全带(绳)。
4、安全帽。
5、安全梯。
8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
1、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在辨识出的有限空间上设立警示标志,禁止人员进入。
3
应配备各种可燃气体、可燃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的浓度检测仪和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安全电压变压器、防护服、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安全防护设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检查事项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1
应当建立下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
由安全管理人员编制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方案应有应急处置方法和措施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报安全生产主管领导批准。涉及动火作业、抽盲板、高处作业等其它危险作业的应同时进行审批。
5
作业前应由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检测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培训应有记录。
13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14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查应急预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6
作业前应对使用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使用工具、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包括不限于可燃或有毒气体、爆炸性粉尘、氧气浓度检测仪;通风设施;安全电压的变压器;线路;照明;防爆电气;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通讯设备;安全绳索;警示标志等),确保完好。检查应有记录。
7
作业前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应切断有限空间内各种介质的来源,采用拆除管道或加盲板的方式隔断。严格遵守“隔断、置换、清洗、通风、检测、作业”的作业程序。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9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0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电压;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作业场所存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使用安全带。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1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点作业人员和使用的设备、工具,对拆除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恢复,然后撤离作业人员。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8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含量保持在19.5%以上,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检测周期不大于30分钟)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在辨识出的有限空间上设立警示标志,禁止人员进入。
3
应配备各种可燃气体、可燃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的浓度检测仪和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安全电压变压器、防护服、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安全防护设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
检查事项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1
应当建立下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
由安全管理人员编制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方案应有应急处置方法和措施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报安全生产主管领导批准。涉及动火作业、抽盲板、高处作业等其它危险作业的应同时进行审批。
5
作业前应由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检测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培训应有记录。
13
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企业应当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14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查应急预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6
作业前应对使用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使用工具、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包括不限于可燃或有毒气体、爆炸性粉尘、氧气浓度检测仪;通风设施;安全电压的变压器;线路;照明;防爆电气;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防护服;安全帽;安全带;通讯设备;安全绳索;警示标志等),确保完好。检查应有记录。
7
作业前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应切断有限空间内各种介质的来源,采用拆除管道或加盲板的方式隔断。严格遵守“隔断、置换、清洗、通风、检测、作业”的作业程序。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9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0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电压;作业场所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的,其电气设施设备及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作业场所存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使用安全带。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11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点作业人员和使用的设备、工具,对拆除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恢复,然后撤离作业人员。查作业方案是否有该项内容。
8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含量保持在19.5%以上,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检测周期不大于30分钟)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