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海图技术规范-数据采集
电子海图技术规范-数据采集
G B 1 5 7 0 2 -1 9 9 5
不采用“ 破图廓” 的表示方法。
5 . 6 . 3 按规则单元分幅时, 单元分作两类 :
a . 基本单元 电子海图的最小分区, 大小为经差1 5 ' X 纬差1 5 ‘ 的地理区域。
b . 导出单元 在基本单元的基础上按航行用途划分的单元.其纵横方向尺寸必须是基本单元的
整倍数。
GB 1 5 7 0 2 -1 9 9 5
子海图应用系统快速有效地进行海图检索、 数据处理、 海图显示和作业。 5 制图基本规定
5 . 1 坐标系
国内地区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坐标系。 国外地区采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规定的 1 9 8 4 年世界大地坐
5 . 6 . 4 单元尺寸按电子海图类别分为:
a . 总图( 标识符 A) b . 近、 远海航行图( 标识符 B ) 经差 8 0 X纬差 8 0 经差 4 * X纬差 4 0
c . 沿岸航行图( 标识符 C ) d . 海峡水道图( 标识符 D )
经差 1 0 X纬差 1 0 经差 3 0 ' X纬差 3 0 '
C E D D ) 制定的, 用于数字制图资料编码或交换的数据格式。 它概括了顺序模式和链节点模式, 所用的要 素编码体系为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制图目标分类。
3 . 1 6 纸质海图 p a p e r c h a r t
以纸为介质的海图。
3 . 1 7 数字海图 d i g i t a l c h a r t 用数字表示的, 以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为主的, 空间数据的有序集合。应用在航海上等同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实验服务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研究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实验服务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研究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过程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实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展开探讨。
一、数据采集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实验服务中,数据采集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的特性并为装备研发提供参考,需要采集大量的相关数据。
数据采集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浮标观测、遥感技术、潜水器观测等。
1. 浮标观测浮标观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在海洋中设置浮标,可以获取海洋水质、海洋气象、海洋动力等方面的数据信息。
浮标可以被安置在水下,也可以被安置在海面上。
通过浮标观测,我们可以获取到多个时空点上的海洋数据,为装备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实验服务中,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获取海洋水温、海洋表面高度、海洋色素浓度等数据信息。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时间周期短等特点,可以为研发人员提供大范围、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3. 潜水器观测潜水器观测是一种通过水下潜水器获取海洋数据的方法。
潜水器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通过潜水器的下潜与浮升,可以获取到水下多个层次的温度、盐度、流速等海洋数据。
潜水器观测可以精确地获取到指定区域的海洋数据,为装备研发人员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二、数据处理获取到的海洋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为装备研发提供支持。
数据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
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去重、补缺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海洋环境数据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传感器误差、设备故障等,需要通过数据清洗来修正和完善数据。
数据清洗环节的准确性和精细度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航行船舶电子海图规定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应用先进导航技术的水平,规范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发挥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船载电子海图系统”是可以显示电子海图、具备航线设计、船位监控、航行监控和报警等导航功能的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籍沿海、内河航行机动船舶。
以下船舶不适用于本规定:(一)渔船;(二)公务舰艇;(三)体育运动船艇;(四)军用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的统一管理及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 设备的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管理。
第五条各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船舶配备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各船检机构负责设备配备及安装情况的检验。
第二章设备标准及型式认可第六条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设备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功能、性能和测试要求(暂行)》中的A级设备要求。
中国籍船舶配备的A级AIS应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993-2标准《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二部分:通用自动识别系统(AIS)A级船载设备-操作和性能需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B级AIS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B级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SOTDMA)技术要求(暂行)》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287-1标准《海上航行和通信设备与系统B级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一部分:载波侦听时分多址技术(CSTCDMA)》。
第七条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IS设备需经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第八条经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应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要求对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级和B级AIS设备进行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电子海图ECDIS
电子海图-ECDIS理论课一:电子海图与电子海图系统1.1 电子海图定义与种类矢量电子海图Vector chart是指以矢量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图形方式)表示的数字海图。
数字化的海图信息分类存储,可以查询任意图标的细节(如灯标的位置、颜色、周期等),海图要素分层显示,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信息量(例如只显示小于10米的水深),能设置警戒区、危险区的自动报警,还可以查询其他航海信息(如港口设施、潮汐变化、海流矢量等)。
有人把矢量海图称为“智能化电子海图”,有S57、S63等格式。
光栅电子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图像方式)表示的数字海图,国际标准的栅格电子海图被称为“Raster Navigational Chart(RNC)”目前世界上主要的RNC产品有:英国海道测量局(UKHO)生产的ARCS和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生产的RNC。
(1)光栅海图“忠实地”反映出纸海图上面所有的信息(如岸线、等高线、水深点、障碍物等),并且色彩、符号与传统纸海图保持一致。
航海人员对这种海图很有熟悉感,对他们进行培训较容易,能较快掌握这种系统的使用方法。
(2)具有同纸海图一样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完成标准导航任务,而且信息更多。
(3)光栅海图的数字信息文件是一种图像文件,形成过程简单、可行。
这些信息未经分门别类,因此不能对光栅海图进行查询式操作(如查询本船周围某一个距离内的危险物情况,本船周围水深情况等)。
(4)当加入其他信息时,图像变得杂乱无章。
(5)不能任意旋转海图方向,不能提供自动深度报警。
(6)一般比矢量海图占用空间大。
海图ENCIMO MSC 232(82)性能标准对ENC的定义为:“电子航海图(ENC)系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航道测量机构或其他相关政府机构发布的与ECDIS一起使用的数据库,其内容、结构和格式都已标准化,并符合IHO标准。
ENC包含安全航行所需的所有海图信息,并可包含纸质海图上没有但可视为安全航行所需的补充信息(例如航行指南)。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海洋环境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人工采集方法逐渐被自动化系统所替代,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海洋环境监测中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践。
首先,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技术的革新使得海洋环境参数可以被高精度、高频率地测量和记录。
例如,pH值、溶解氧浓度、温度、盐度等重要参数可以通过离岸浮标、潜水器、潜水滑翔机等设备实时监测。
这些设备除了能够自动采集数据外,还能够远程传输数据,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共享与整合。
其次,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采集方法,自动化系统能够在连续的时间尺度上进行数据采集,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例如,自动化的气象气候观测站能够实时监测海洋表面风速、风向、海浪高度等信息,为海洋环境研究和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还能够进行长期的观测,监测海洋环境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另外,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涉及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
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中发现隐含的关联关系和规律。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实现海洋环境参数的实时预测和监测。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模型,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海洋温度、盐度等参数进行预测,为相关行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然而,海洋环境监测中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海上设备,面临着海洋环境的恶劣条件和设备可靠性的要求。
其次,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也是关键问题。
自动化采集系统在采集过程中可能受到水质、海洋生物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数据的偏差。
电子海图与电子海图系统
第一章电子海图与电子海图系统第一节电子海图与标准电子海图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航海技术的不断开展,产生了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海图以及各种电子海图应运系统。
它们的出现是水道测量领域的一场新技术革命,使海图研究,生产以及使用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也促使航海自动化迈上新的台阶。
所谓的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 EC〕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海图信息和其他航海信息,所以也称“屏幕海图〞。
电子海图及其应用环境组成电子海图系统。
一、电子海图电子海图是描述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数字化产品,主要涉及海洋及其毗邻的陆地。
详细的描述了岸形、岛屿、礁石、浅滩、沉船、水深、地质、助航标志、潮流、海流等航海所需的资料。
电子海图按照制作方法可分为矢量电子海图和光栅电子海图两大类。
(一)矢量电子海图〔Vector Charts〕以矢量形式表示的数字海图。
海图中的每个要素是以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形式存储在电子海图数据文件中、具有存储小、显示速度快、精度高、支持智能化航海等优点。
用户查询电子海图中任意图标的细节〔如灯标、颜色、周期〕可根据需要有选择的显示不同的层次信息〔如只显示小于10M的水深点〕。
矢量电子海图与其他的船舶系统相结合,能提供戒备区、危险区等自动报警功能。
矢量电子海图被称为“智能电子海图〞。
(二)光栅电子海图〔Raster Charts〕以光栅形式表示的数字海图,通过对纸质的海图的一次性扫描,形成单一的数字信息文件;以像素的排列反映海图中的要素,依靠眼睛识别航海要素。
因此,光栅电子海图被认为是纸质海图的复制品,它包含的信息〔如岸线、水深等〕如纸质海图一一对应。
光栅电子海图也可与定位传感器〔如GPS〕连接,但由于光栅电子海图制作原理上的局限性,光栅电子海图不能够提供选择性的查询和显示功能〔如查询某一海图要素特征,或隐去某类海图要素特征等〕。
光栅电子海图被称为“非智能电子海图〞。
目前,电子海图以矢量电子海图为主,光栅电子海图是在没有矢量电子海图的海域作为补充使用。
电子海图演示文稿
绪论(三)
此后, IMO和IHO均积极地对ECDIS进行研究,讨论制定相 关的标准和规范: • IMO 1995年11月在第19届大会上,作为A.817(19)号决议 正式批准了现行的“IMO ECDIS性能标准” 。 • 1996年通过了MSC.64(67)决议,增加了性能标准附件 6“ECDIS备份需求”。 • 1998年通过了MSC.86(70)决议,增加了性能标准附件7“ 光栅海图操作模式”。 • 2006年通过了MSC.232(82)决议,对标准进行了较全面的 修订,使之成为了现行的“IMO ECDIS性能标准”。 • 2009年IMO. MSC.282(86)决议通过了SOLAS公约修正案, 规定从2012年起陆续强制装载ECDIS。
• 海事事故调查部门通告近两年来发生的多起事故中电子海 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或者船载电子海图的使用错误或盲目依 赖被认定为事故的主要引发因素,2012年,STCW公约马尼 拉修正案,如果船上配备ECDIS,则必须经过ECDIS培训。
第一章 电子海图与电子海图系统
第一节 电子海图与标准电子海图
一、 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 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海图信息和其它航海信息,所
方授权的权威海道测量部门制作发行,供ECDIS使用。 这种
海图不仅具有安全航行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还可以具有被认为 是航行安全所需的其他纸质海图没有的信息。
ENC具有以下特点: ①内容给予主管水道测量局的原始数据或官方好图 ②根据国际标准进行编码和编制 ③基于WCG84坐标系 ④内容的保证有发行数据的水道测量局负责 ⑤由主管水道测量局负责发行 ⑥根据数字化分发的官方改正数据进行定期改正
以也称为“屏幕海图”。非标准的数字式海图,其表示内 容、数据格式和显示方式可以由用户或设计者自行定义。 数据类型分为: 1)矢量化海图(Vector charts) 2)光栅扫描海图(Raster charts )
航海仪器电子海图功能与应用课件
注意数据安全与保密
确保电子海图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在使用和传输电子海图数据时,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损 坏。
熟悉电子海图的操作与使用
熟练掌握电子海图的界面和功能,了解各个按钮、菜单和工 具栏的作用。
在使用电子海图之前,了解其性能、精度和局限性,以便正 确使用和信赖电子海图提供的信息。
重要原因之一。
04
航海仪器电子海图的应用场 景
商船航行
导航与定位
电子海图为商船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信息,帮 助船员避开危险区域,确保安全航行。
航线规划
船员可以利用电子海图进行航线规划,优化航程 ,减少油耗和航行时间。
气象信息显示
电子海图可以实时显示气象信息,如风向、风速 、海浪等,帮助船员做出应对措施。
,提供全面的航行环境信息。
可视化功能强大,可以通过图形 、图表、动画等多种方式展示航 行信息,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丰富的信息和可视化功能有助于 提高航行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降低航行风险。
方便的更新与维护
电子海图可以通过在线更新或 离线数据包更新等方式,方便 快捷地获取最新地图和航行信 息。
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频 繁更换纸质海图,节省了大量 人力和物力成本。
航迹回放
电子海图能够记录航行过 程中的航迹,方便航海者 对航行过程进行回溯和分 析。
航路优化
根据实时环境和气象信息 ,电子海图能够为航海者 提供航路实时监控船 舶的航行状态和位置,确 保航行安全。
自动预警
当船舶接近危险区域或与 其他船舶发生碰撞时,电 子海图能够自动发出预警 提示。
气象信息接收功能
气象信息接收
电子海图能够接收气象信息,如 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为
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海洋环境数据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海洋环境数据采集的方案和技术,并介绍数据分析在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方面的应用。
引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并对全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利用日益增加,海洋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的方案进行探讨。
一、海洋环境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1. 传统采集方法传统的海洋环境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包括船载观测、人工取样和浮标观测。
船载观测是利用海洋学调查船进行的,可以获取海洋温度、盐度、浊度等基本数据,但受限于观测范围和耗时较长。
人工取样是人工在海洋中采取水样或土样进行分析,可以获取一些特定的化学指标,但受限于人力和取样点数量较少。
浮标观测是利用浮标测量海洋的温度、盐度等参数,可以长时间连续观测,但受限于观测深度较浅。
2. 先进采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海洋环境数据采集技术被应用于海洋调查和研究中。
其中,遥感技术、声学技术和潜水器技术是较为常见的。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进行海洋环境数据采集,可以实现广覆盖和高时空分辨率,但对于海洋的细节观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声学技术利用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测量海洋的水深、水温等参数,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但在复杂海况下会受到干扰。
潜水器技术通过潜水器直接进入海洋进行采集,可以获取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数据,但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
二、海洋环境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1.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海洋环境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
统计分析是基于数据的分布和规律进行的,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特征的描述和趋势的分析。
空间分析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将海洋环境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分析,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国内航行船舶电子海图规定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设备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应用先进导航技术的水平,规范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发挥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船载电子海图系统”是可以显示电子海图、具备航线设计、船位监控、航行监控和报警等导航功能的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籍沿海、内河航行机动船舶。
以下船舶不适用于本规定:(一)渔船;(二)公务舰艇;(三)体育运动船艇;(四)军用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的统一管理及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 设备的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管理。
第五条各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船舶配备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各船检机构负责设备配备及安装情况- 1 -的检验。
第二章设备标准及型式认可第六条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设备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功能、性能和测试要求(暂行)》中的A级设备要求。
中国籍船舶配备的A级AIS应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993-2标准《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二部分:通用自动识别系统(AIS)A级船载设备-操作和性能需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B级AIS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B级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SOTDMA)技术要求(暂行)》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287-1标准《海上航行和通信设备与系统B级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一部分:载波侦听时分多址技术(CSTCDMA)》。
第七条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IS设备需经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第八条经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应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要求对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级和B级AIS设备进行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海洋测绘中的船舶搭载数据采集方法与技巧
海洋测绘中的船舶搭载数据采集方法与技巧海洋测绘是一项关键的科学技术,为我们了解和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而船舶搭载数据采集是海洋测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论述海洋测绘中船舶搭载数据采集的方法与技巧。
一、多传感器综合采集技术海洋测绘涉及到多个参数的测量,包括水深、水温、盐度、水质、地貌等多种要素。
船舶搭载的传感器可以同时采集这些要素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声纳、测流仪、水质监测仪等。
在船舶搭载传感器时,应根据测量要求和目标区域的特点进行选择,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船舶航行轨迹优化船舶在进行测绘任务时,需要按照事先设定的航行轨迹进行行驶。
为了提高测绘的效率,降低船舶的能耗,船舶航行轨迹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综合考虑测绘要素、船舶性能和海洋环境,可以确定最佳的航行轨迹。
例如,在进行海洋地形测量时,可以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设置轨迹,使船舶能够充分覆盖目标区域,并尽量避免重复测量。
三、数据质量控制在海洋测绘中,数据的质量是保证测绘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船舶搭载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数据的质量。
首先,传感器的选用和校准非常重要,确保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其次,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并排除异常数据。
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校正,消除可能的误差,提高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
四、船舶与卫星数据融合卫星遥感是现代海洋测绘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船舶搭载的数据采集可以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测绘结果的精度和全面性。
通过将船舶采集的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和验证,可以进一步提高海洋测绘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融合后的数据还可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应用领域。
五、人工智能在船舶搭载数据采集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船舶搭载数据采集中,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自动识别和提取。
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船舶自动识别和航行轨迹规划。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海洋环境的监测对于保护海洋生态、预防海洋灾害、开发海洋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海洋环境监测中,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关键环节,它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并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为海洋保护和研究提供支持。
本文将就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进行探讨,包括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无人平台技术。
传统的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人工观测、固定观测站和卫星遥感。
人工观测通常由专业人员通过船只或飞机进行,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人工观测的数据采集范围相对有限。
固定观测站则通过布设传感器等设备在海洋中定点观测,可以获取长期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但也存在设备易受损坏、无法覆盖大范围海域等问题。
卫星遥感则是通过卫星传感器对大范围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好的特点,但分辨率有限,无法满足局部细节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平台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平台包括无人船、无人机、浮标和潜标等,具有自主性、高效性和灵活性等优势。
无人船可以根据预设航线自主进行采样和观测,通过设备搭载传感器可以获取多种海洋环境数据;无人机则可以在空中进行海洋环境监测,通过航拍、气象探测等手段获取数据;浮标和潜标则可以浮在海面上或潜入水下,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参数。
这些无人平台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部署和运行,覆盖范围广,且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数据,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监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要求。
数据传输是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依靠有线传输,即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电缆、海底光纤等方式传输到陆地上的数据处理中心。
这种传输方式稳定可靠,但受限于有线传输的距离和带宽限制,不能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对于大范围、多点位数据实时传输的需求。
因此,发展无线传输技术成为解决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蓝牙、Wi-Fi、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海洋测绘中的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海洋测绘中的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海洋的复杂性与不可预知性使得海洋工程的规划、建设与维护变得异常困难。
在海洋测绘中,气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海洋测绘中,气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一、气象数据的采集技术1.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气象信息的方法。
通过传感器感应器对地面物体的反射、辐射、散射、发射等电磁辐射进行探测和记录,获取地球气象数据。
这种技术不受地形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大范围、实时地获取气象数据。
2. 海洋观测设备海洋观测设备包括浮标、船只、浮筒、浮球等,可以在海洋中进行气象数据观测与采集。
这些设备能够在不同深度和位置采集多维度的气象数据,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海洋气象信息。
3. 自动气象站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可以实时地监测和记录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这些自动采集的数据能够提供持续和准确的气象信息,对海洋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二、气象数据的处理技术1. 数据清洗与校正海洋气象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和误差,需要进行数据清洗与校正。
清洗数据意味着将不完整、不准确的数据剔除,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校正数据则是对已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精确的修正,以消除误差和噪声对数据分析的影响。
2. 数据融合与整合海洋气象数据来自于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和设备,它们的格式和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数据融合与整合技术,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和组织,形成一个完整、一致且准确的数据集。
这样的数据集能够为海洋测绘提供更加综合和全面的基础。
3. 数据分析与建模海洋测绘中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建模,以提供对海洋环境的深入了解。
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能够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建模技术则是对观测数据进行模型化处理,形成对海洋气象的预测和模拟,为海洋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电子海图及应用(手册)
电子海图及应用 上海海事局海测大队目 录 前言电子海图电子海图应用系统电子海图发展状况电子海图相关标准中国海事电子海图覆盖区域电子海图应用系统的使用应用电子海图的常见问题解答前 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数字形式表示的、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电子海图以及各种电子海图应用系统。
它们的出现是海道测量领域和航海领域的一场新技术革命,使海图研究、生产以及使用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也促使航海自动化迈上新的台阶。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性组织分别从就电子海图生产及应用等方面展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这些工作为电子海图的生成、传输及ECDIS(电子海图显示及信息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一些规范和标准性的文件。
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对电子海图及其应用系统都极为重视,不惜花费巨资进行研究开发,相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作为一个航海大国,发展制作电子海图并推广应用是中国海道测量组织努力的目标。
中国海事局作为我国的官方海道测量机构,一直致力于电子海图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于2008年9月1日公开对外发布了中国沿海港口航道的电子海图,在保障航海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手册将介绍电子海图的一些基本概念、电子海图有关的国际标准、ECS (或ECDIS)的应用等内容。
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对电子海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方便用户更好地应用电子海图数据和各种电子海图应用系统。
电子海图电子海图基本概念电子海图是一个总的概念名词,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电子海图数据,另一部分是各种基于电子海图数据的应用系统。
电子海图这个总概念是对所有有关电子海图的生产或应用、软件或硬件的技术泛称,即包含了所有涉及电子海图数据、基于电子海图数据的应用系统的内容;但在狭义角度,电子海图就是指电子海图数据,在本手册中,如没有特殊说明,电子海图均专指电子海图数据。
电子海图评估规范
驾驶专业评估标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适用对象:9203、9204 500总吨及以上大副〕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对熟练使用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系统检查与故障检测2.2 系统数据与显示2.3 航线设计与航次方案2.4 航行监控2.5 航海日志2.6 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系统检查与故障检测〔10分〕系统检查〔5分〕〔1〕评估要素〔任选1项〕①检查电子海图系统硬件组成是否满足我国主管机关的相关要求以及各接入系统的接口配置是否正确、信号是否正确接入②检查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硬件组成是否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规定要求、是否通过了类型认证、各传感器接口配置是否正确、信号是否正确接入〔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5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操作较差〔2分〕;⑤操作差〔1分〕;⑥不能操作〔0分〕。
故障检测〔5分〕〔1〕评估要素〔任选1项〕①系统故障测试方法、功能自检与故障排除②备用系统的配置检验、接替值班方式检验③系统是否可以替代纸质海图检验〔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5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操作较差〔2分〕;⑤操作差〔1分〕;⑥不能操作〔0分〕。
3.2 系统数据与显示〔20分〕、、中任选2项,必选电子海图数据〔5分〕〔1〕评估要素〔任选1项〕①电子海图数据查验〔不同海图调用顺序、海图版本、数据错误〕〔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5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操作较差〔2分〕;⑤操作差〔1分〕;⑥不能操作〔0分〕。
辅助数据的使用〔5分〕〔1〕评估要素①辅助数据查验〔版本信息、是否需要更新〕〔2〕评估标准①答复准确、熟练〔5分〕;②答复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答复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答复较差〔2分〕;⑤答复差〔1分〕;⑥不能答复〔0分〕海图改正〔5分〕〔1〕评估要素①数据更新检验〔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5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操作较差〔2分〕;⑤操作差〔1分〕;⑥不能操作〔0分〕系统显示〔10分〕〔1〕评估要素〔任选3项〕①不同定位系统数据的使用设置、显示与误差鉴别②不同数据坐标系、参照系的检查与修正③本船与他船航行矢量的设置与显示④不同矢量稳定模式显示⑤雷达信息真北和罗经北的差异识别与修正⑥强调显示的识别〔水深、平安等深线、浅水阴影〕⑦报警信息〔数据、航行与设备故障〕显示与确认处理〔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3.3 航线设计与航次方案(20分)3.3.1 系统平安参数检验〔10分〕〔1〕评估要素①检验本船平安等深线的设定是否符合要求②检验平安水深〔平安水域〕和平安距离的设定是否符合要求〔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3.3.2 航次方案表〔10分〕〔1〕评估要素①利用航线方案表结合海图进展平安检查并检验航线设计的可行性〔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航行监控〔20分〕根本监控〔10分〕〔1〕评估要素〔①必选,其他任选2项〕①调入船舶航行航线②查验各种提示和平安监控参数③查验坐标系、参考系统的修正并作适当处理④查看主、辅航迹的相对状态,视情况查验、处理船位误差⑤正确使用雷达〔包括雷达图像叠加〕定位并结合AIS数据进展避碰决策、试操船,从而采取避碰行动〔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特殊情况应对〔10分〕〔1〕评估要素〔任选2项〕①航行报警:穿越平安等深线;偏航;偏离航线;接近危险点、孤立危险物或危险区;穿越特殊区域等②船位报警:主船位丧失、辅船位丧失、航迹推算船位异常③系统报警:系统测试与故障排除〔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3.5 航海日志〔20分〕航行记录〔10分〕〔1〕评估要素〔任选2项〕①设定自动记录时间间隔②变更船时③按需即时插入记录④输入附加数据〔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查看航行记录〔5分〕〔1〕评估要素①重现航迹②查看航行记录〔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5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操作较差〔2分〕;⑤操作差〔1分〕;⑥不能操作〔0分〕输出航行记录〔5分〕〔1〕评估要素①检查航行记录输出至航行数据记录仪的情况〔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5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4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操作较差〔2分〕;⑤操作差〔1分〕;⑥不能操作〔0分〕3.6 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10分〕〔1〕评估要素①海图数据的误差导致风险的识别②船位误差或错误导致风险的识别③硬件故障与数据误差导致风险的识别④系统的可靠性差导致风险的识别⑤系统操作误差导致风险的识别〔2〕评估标准①操作准确、熟练〔10分〕;②操作准确、比拟熟练〔8分〕;③操作准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操作较差〔4分〕;⑤操作差〔2分〕;⑥不能操作〔0分〕。
如何进行海洋测绘数据处理
如何进行海洋测绘数据处理海洋测绘是一项重要的科学任务,它涉及到大量的海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正确的海洋测绘数据处理可以为海洋研究和相关应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海洋测绘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海洋测绘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海洋测绘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如卫星遥感、潜水器和声纳等。
卫星遥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它可以提供大范围的海洋信息。
而潜水器则可以深入海底,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声纳则可以通过声波反射来进行测量。
合理选择数据采集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的准确度和范围来确定。
数据收集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海洋测绘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分析。
数据处理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软件和算法。
这些软件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如数据清洗、校正和校准等。
数据清洗是指从原始数据中去除噪声和错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校正则是根据已知的参考数据进行数据校准,以提高数据的精度。
数据校准可以通过地面控制点或已知海洋特征进行。
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数据配准。
数据配准是将不同源的数据进行对齐,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数据配准可以通过地理参考和数学变换来实现。
地理参考是指将数据与地球表面的坐标系统进行匹配,以确定其准确位置。
数学变换是将数据进行几何变换,使其与参考数据对齐。
完成数据配准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建模。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和模式识别等方法来实现。
统计分析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学和概率分析,以得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模式识别则是通过计算机算法来寻找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支持决策和预测。
海洋测绘数据处理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来展示和呈现数据。
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视觉化的方式展示,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可以使用各种图表和图形,如散点图、曲线图和三维图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海洋测绘数据与地理环境进行关联,并进行地理分析和空间展示。
海洋科学研究与数据收集流程
海洋科学研究与数据收集流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科学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为了有效地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家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数据收集流程。
本文将介绍海洋科学研究与数据收集的流程,并重点探讨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术。
1. 问题定义在进行海洋科学研究之前,科学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
这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假设和研究范围。
例如,科学家可能对海底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感兴趣。
2. 数据收集计划设计一旦问题定义清楚,科学家们需要设计一个数据收集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确定采集数据的时间、地点、样本大小和采集方法等。
科学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并制定适当的实验方案。
3. 数据采集在实际采集数据时,科学家们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方法。
他们可能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例如声纳、遥感技术、水下摄像机等。
此外,他们还可以采集物理、化学和生物数据,以了解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科学家使用各种统计和数学方法来解释数据,以获取有关海洋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5. 结果解释与报告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之后,科学家们需要解释结果并撰写报告。
他们将结果与现有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关的结论和推论。
这些结果可能被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以供其他科学家参考和引用。
总结:海洋科学研究与数据收集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科学家们需要通过明确的问题定义、设计科学的数据收集计划、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最终将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报告。
这些步骤的严格执行将确保海洋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海数据采集
一、数据采集模块
海洋数字化信息平台包涵的信息包括,遥感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水下机器人等,同时还要兼顾与已有平台的数据接口以及便于人工数据的录入。
二、各部分功能介绍
1、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包含两种,一是大范围的海域监测,包括海洋的水温、污染、洋流等数据,需要借助遥测卫星才能实现。
数据接入需要和国家海洋局对接,但极易受到天气等情况的影响;二是局部小范围的海域监测,采用小型无人机携带遥测设备对指定的海域采取精细监测,具备采集信息精确、快捷和灵活等特点,成本低且容易自己控制;三是采用遥测卫星和无人机相结合实现“动静”联合监测,由遥感卫星实现大范围的海域监测,无人机实现小范围的动态精确监测,充分发挥各个遥测设备的特点。
2、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包含总体集成和处理单元,无线集成器节点(电源、发射、传感数据接入)、单个节点包含的各种传感器。
需要知道示范区离海岸线距离远近、所传输信息量的大小以及密集程度。
在一个示范区内,包含一个总体集成和处理单元以及多个无线集成节点,节点个数视监测区域大小和技术要求来定,每个节点包含的传感器个数视所需测量的参数所决定。
3、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是海洋环境水下监测系统的补充,配合无线传感网络实现水下环境的动态和精细监测。
可实现水下光学和声学观测、实时传输、水质采样和环境采样等要求。
可采取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遥控水下机器人(ROV)和自主遥控相结合的机器人(ARV),具备一定的负载能力和水下机械操作能力。
4、其他数据接口
其他数据视数据类型、采集方式以及格式等因素,可采用后台输入、节点输入和网络传输等形式导入到整个数字管理平台。
PSC对电子海图的检查方法和要求
PSC对电子海图的检查方法和要求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称“ECDIS”)被认为是继雷达/ARPA 之后在船舶导航方面又一项伟大的技术革命, 是“E—NAVIGATION”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船舶操纵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显着作用。
特别是能把驾驶员从海图作业这一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航行监视和及时制定操船决策上来。
鉴于ECDIS对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性,对于ECDIS设备的监督检查已经成为PSC检查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电子海图的检查方法和要点:(一)船舶证书检查。
船舶导航系统和设备的详细资料均应记录在SOLAS公约规定的相关安全证书的设备记录中, 对一般货船而言, 主要包括在货船设备安全证书格式E或货船安全证书格式C。
证书应明确指出船舶符合SOLAS公约V/19条的所采用的导航方式, 如果船舶使用ECDIS作为主要导航手段,还应注明后备装置的形式,且ECDIS及其后备装置均应符合公约的相关要求。
在实际检查中, 港口国监督官员(PSCO)可以通过过去航次或预定航次的航线和船位的标绘情况、船舶的记录文件( 如航海日志等) 等信息判断其实际的导航手段是否与证书记录一致。
(二)ECDIS类型认证证书。
根据SOLAS公约V/18条的要求, ECDIS必须获得相关认证机构或船级社的类型认证, 方可装船使用。
(三)船员适任证书或培训证明。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将ECDIS的培训纳入强制范围, 分别规定了500GT或以上船舶负责航行值班的高级船员和500GT或以上船舶的船长和大副的最低适任标准。
而对不必配备ECDIS的船舶上的工作人员,不必进行该设备使用的培训和评估,但该限制应反映在给当事海员签发的签证中。
IMO船员培训和值班标准分委会第43次会议(STW43)明确指出,已经配备了ECDIS 的船舶上工作的船员需要经通用培训并持有培训合格证明文件;在船上还需要经历船上特定类型ECDIS熟悉训练,并在船舶相关文件上对该训练进行记录,以便PSC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1 1 漫游 形。 p a n
大于显示窗口尺寸的图形在显示窗口内无间歇地自由移动, 便于观测者透过显示窗口看到整幅图 3 . 1 2 分层 l a y e r i n g 把相关的要素划分为多个整体的过程或结果. 一个整体为一层。 如灯塔与灯质具有相关性, 则划分 在同一层作为整体。
况。
3 . 7 相对 运动 显示 r e l a t i v e m o t i o n d i s p l a y
指以固定在显示器屏幕中央附近的本船位置为参照物, 相对移动海图和其他活动目标。
3 . 8 北向 上显示 n o r t h - u p d i s p l a y
指在显示器上表现的海图信息或雷达信息总是与纸质海图一致, 正北指向显示器的上方。 一般与船 首方向望去的景观方向不一致。
3 . 1 5 D X - 9 0 格式 D X - 9 0 f o r m a t 由国际海道测量组织下属的数字资料交换委员会( C o m m i t t e e o n t h e E x c h a n g e o f D i g i t a l D a t a ,
指以海图内容为固定的参照物, 描绘本船位置及其他活动目 标( 如雷达目标) 在地球表面运动的情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5 一 0 9 一 0 6 批准 1 9 9 6 一 0 , 一 0 1 实施
G B 1 5 7 0 2 -1 9 9 5
3 . 9航 向 向 上 显 示 c o u r s e - u p d i s p l a y
指在显示器上表现的海图信息或雷达信息的阅读方向与舰船的实际航向基本一致, 指向显示器的
上方 。
3 . 1 0本 船安 全等 深线 o w n s h i p ' s s a f e t y c o n t o u r
3 . 1 3 闪烁 h i g h l i g h t i n g
用以着重指出危险物或值得强调的目标的方法。被强调的制图目标以鲜亮的颜色用强弱变换的亮 度连续显示。 3 . 1 4 渐长纬度尺 l a t i t u d e b a r 墨卡托投影图经线上的纬度分划尺, 纬差一分代表实地一海里。
合表现航海情况的船用自动化系统。由海图数据文件、 控制显示设备、 外部传感器和专用软件构成.其 基本功能是为航海人员显示海区情况、 提供航海资料, 辅助航海人员拟定计划航线、 标绘实时航迹、 监测 航行情 l e c t r o n i c C h a r t S y s t e m, E C S
G B 1 2 3 1 8 航海图编绘规范
3 术语
3 . 1 电子海图 E l e c t r o n i c C h a r t , E C 用电 子计算机可识别、 处理且附于一定载体上的, 以数字信息表示的, 以 描写海域地理要素和航海
要素为主的海图。
3 . 2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E l e c t r o n i c C h a r t D i s p l a y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E C D I S 在专用计算机控制下, 把海图信息、 船位信息、 雷达信息、 船舶动态参数集中处理. 以图文和音响综
t i o n , O c t o b e r 1 9 9 3 )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电子海图的原则和方法、 电子海图应具备的内容, 规定了电子海图应用系统在使 用电子海图时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与使用电子海图, 也可供其他计算机系统使用电子海图时参考。 2 引用标准 G B 1 2 3 1 7 海图图式
3 . 5 默认显示 d e f a u l t d i s p l a y 又称标准显示或必须显示。 是对海图内容按重要性分层显示的一种模式。指启动电 子海图 应用系 统后, 不用干预就把有关航行安全的海图内 容显示出来.在正常航行时, 通常保持这种显示模式。 3 . 6 真运动显示 t r u e m o t i o n d i s p l a y
用来显示海图和航迹的船用系统, 在海图显示上不等效于纸质海图。 应用在航海上应与纸质海图配
合使用 。
3 . 4 电子海图应用系 统 E l e c t r o n i c C h a r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E C A S
使用电子海图航海的应用系统, 是3 . 2 , 3 . 3 或其他应用电子海图工作的系统泛称。 当未配备电子海 图时, 简称为电子海图设备.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I H O) S - 5 2 《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海图内容和显示方法 规范》 (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C H A R T C O N T E N T A N D D I S P L A Y A S P E C T S O F E C D I S , 3 r d E d i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1 5 7 0 2 -1 9 9 5
电 子 海 图 技 术 规 范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e l e c t r o n i c c h a r 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