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含义》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学设计
3.教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计算并验证这些公式的正确性。
4.针对难点问题,如面积单位换算,设计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换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主题,如:“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应用面积知识?”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到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占据平面空间大小的量。
2.掌握基本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学会使用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等)测量简单图形的面积。
4.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房间面积的计算、土地面积的估算等。
5.采用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和实践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7.教学评价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多种途径,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面积的理解,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明确面积是表示平面图形占据平面空间大小的量。
3.接着,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面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面积是用来描述平面图形大小的。
2.介绍基本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面积的含义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面积的含义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识别物体的表面大小,能够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来表示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含义:面积是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量。

2.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 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面积的含义。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面积的概念。

2. 新课: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面积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4.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传递、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面积的定义以及其单位;2.通过实例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面积;3.理解面积和图形之间的关系;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面积的定义及其单位;2.面积的测量和比较;3.面积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具体问题中面积的含义;2.完成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在黑板上写下“面积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并开展一次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到面积是二维图形内部所包含的空间大小。

然后,在黑板上设计一张小房子,让学生测量其地板的面积。

讲解面积的概念和单位1.定义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测算黑板上小房子的地板面积,引导学生思考地板面积的含义。

告诉学生,面积是二维图形内部所有点到图形边缘的距离之积。

例如矩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

2.讲解面积的单位。

告诉学生,不同的图形所使用的面积单位不同。

例如,矩形的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米,而三角形的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

提醒学生注意当参考面积单位转换单位时,要有对应的单位转换方法。

讲解面积的测量和比较1.讲解如何测量面积。

先用黑板上的小房子图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房子地面的长和宽,记录数值,并进行乘积运算。

提醒学生,测量时要注意尺子的放置方法以及读数准确度,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点。

2.讲解如何比较面积。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判断大小。

重点让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时采用这个公式。

讲解面积和图形的关系1.讲解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用黑板上的圆图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面积如何计算。

告诉学生,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2.讲解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用黑板上的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

提醒学生,计算时可以通过拆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计算的方法,求得其面积。

实际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房子的面积问题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明确面积与长度的区别;2.学会测量简单平面图形面积。

二、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2.测量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1.区分面积和长度;2.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四、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表面覆盖的区域;2.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边长和面积;3.撕下同等大小的纸张分别覆盖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上,引导学生体会面积的概念;4.通过图形对比,引导学生明确面积与长度的区别。

2. 测量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1.教师出示简单的图形,如直角三角形、梯形等;2.结合具体的实物教学,在图形上画出网格,并标记边长和单位;3.引导学生用勾画法或套路法计算面积;4.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图形可以划分成多个简单图形计算面积。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先演示如何计算面积,再让学生自己尝试;2.讨论法: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方法;3.实验法: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铺在桌子上的白纸,问学生这张纸的大小是怎样计量的?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米、厘米、分米等;3.求助学生在这张纸上标上一个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形;4.让学生尝试估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2. 讲解面积的概念1.教师用标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出它的面积;2.引导学生比对得出两个结论:面积包含长度和长度的平方;3.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让学生尝试覆盖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理解它们的面积是不同的。

3. 讲解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1.教师出示各种简单图形,并用图形上的网格标记边长和单位;2.教师讲解勾画法和套路法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尝试计算图形的面积;4.引导学生发现不规则图形可以划分成多个简单图形计算面积。

4. 讲解区分面积和长度1.教师出示条状图形,并让学生标上长度和面积;2.引导学生体会长度和面积的区别;3.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授课《面积的含义》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作为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 面积的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如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作为单位进行计算。

4. 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面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面积的增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

2. 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面积的换算。

3. 学会计算面积,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表面的大小。

2. 讲解面积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 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让学生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并进行换算练习。

4. 计算面积:教授计算面积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面积的计算练习。

5.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面积的增减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3. 面积的计算方法4. 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答案: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 - 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用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

2. 能够运用适当的单位测量和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

3.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积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2. 提问: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呢?二、探究面积的含义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面积是用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三、面积单位的学习1.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

3. 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测量和比较图形的面积1. 学习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2. 学习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五、解决实际问题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2. 提问: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呢?步骤二:探究面积的含义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面积是用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步骤三:面积单位的学习1.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

3. 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步骤四:测量和比较图形的面积1. 学习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2. 学习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解释什么是面积。

2. 能通过比较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感受单位的重要性。

3. 了解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4. 能够正确使用平方厘米测量简单物体的面积。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及单位。

2. 平方厘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面积的具体测量。

2. 面积单位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板书、毛巾、盆、面积卡片、尺子、米纸、学生作业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让学生感受一下某件物品有多大。

2. 请学生伸手向前估算出教室的面积,看谁接近。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准确测算出这个面积?)二、讲授1. 面积概念让学生看板书上的六张照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哪一张图形最大?(2)哪一张图形最小?(3)你能感觉出长方形1和长方形2的面积不同吗?(4)怎样才能量出尖尖图形、圆形的面积呢?学生思考后,老师可依次为学生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图形的面积。

2. 面积单位(1) 平方厘米试做一下这个实验:将一条长方形毛巾对折,再对折,按照图示所示,直到折几次后比较难继续折叠。

问题:若折叠了5次后的面积是多少?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并演示如何使用尺子和米纸测量物体的面积,并让学生独立测量。

三、巩固练习用还原图做两道题目的练习(如:学习镇市场的院坝分别有什么形状的院子?每个院子的面积又是多少?……);四、拓展延伸1. 在学生认识面积的基础上,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

如:让学生算一下教室、球场、草坪等的面积;2. 在对面积的掌握上,可以与现实日常生活学科搭边,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去认知周围。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你觉得哪一环节比较困难?六、课后作业选择题:(1) █,请选出下列长方形的面积单位。

A 平方毫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厘米(2) █,请选出下列物品的面积单位。

A 平方厘米B 平方分米C 平方米(3) █,请选出下列物品与自己错开一些的物品面积的大小,___________的面积更大一些。

面积的含义教学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案

课题:面积旳含义(第1教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7页。

教学目旳:
1、通过观测、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结识面积旳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旳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旳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摸索旳爱好。

教学重点:
结识面积旳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旳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每桌: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1平方厘米旳小正方形一张;
每人:红、蓝水彩笔各一枝
教学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范文五篇"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手掌面及数学书封面引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2、以淘气想加入到同学们当中来,出示课件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二、初探面积的含义。

1、感知:①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学生举手回答。

②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桌互说并举手回答。

2、学生活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①教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

学生猜测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④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三、应用。

1、(课件出示)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2、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3、书本40页画一画。

四、拓展(小小设计师)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详细解释“面积”的含义。

•能够利用自身的身体尺寸与数量关系,感受面积大小的概念。

•能够按照给出的图形,计算出其面积大小。

•能够使用现有的量具、工具,量取一般图形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控制。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谈论“面积”的含义。

•使用身体感受面积的大小以及使用具体图形计算其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尚未学习到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整合班级或学生小组的意见,引导学生谈论什么是“面积”。

2. 探究•要求学生通过实测,在讲台或课桌上用身体留下他们的形状,并理解和比较不同形状之间的“面积大小”差异。

3. 讲授•提供范例,并使用黑板或教师PPT说明如何测量并计算面积。

•通过实际测量、探索和计算,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矩形等形状的面积测量工具的作用。

4. 练习•出示一张图形,让学生利用测量工具计算其面积,并在黑板上进行说明,以检验他们对上述内容的掌握情况。

5. 拓展•提供更复杂的图形,要求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之间应用自己所学的技能,计算其面积,并将结果对比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能力评估•能够解释“面积”的含义。

•能够使用自己的身体感受面积的大小以及计算具体图形的面积。

•能够使用测量工具的帮助量度不同形状物体的面积。

知识评估•直接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面积?•径规、面积计和量角器都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吗?如果不是,那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五、作业布置•完成与本课有关的练习题。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平面区域的大小。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面积的定义和单位,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步骤:1. 引入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

2. 讲解面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3. 介绍面积的单位,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能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面积的计算公式:矩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公式或割补法等方法计算面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4 教学步骤:1. 复习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回顾面积的含义。

2. 讲解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面积。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面积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实际应用:计算物体的表面积、计算封闭图形的面积等。

面积的比较: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面积的含义,能说出面积的定义。

能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面积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实际例子: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操场的大小。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面积的概念。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物体的面积。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教室和房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大小。

1.4.2 新课导入:介绍面积的定义和单位。

1.4.3 案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际物体的面积。

1.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1.4.5 总结和练习:总结面积的概念和单位,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教学目标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能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物体的面积。

2.2 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

实际问题:计算教室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展示面积的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计算的公式和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教室和房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大小。

2.4.2 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4.3 案例分析:让学生计算实际物体的面积。

2.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面积计算的公式和应用。

2.4.5 总结和练习:总结面积计算的公式和方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

第三章:面积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能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面积的大小关系。

能解决实际问题,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但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

2.准备计算器、纸张、彩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面积的概念,如“小明家的客厅面积是20平方米,你觉得这个客厅大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积。

同时,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量尺测量图形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计算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计算面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进行答案交流和讲解。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块地的面积是1公顷,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面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表面大小的情况?”比如,我们家的房间需要装修,需要知道地板的面积来计算所需的地板砖。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面积的含义。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面积概念的理解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能够深入理解面积与图形边界的关系。
举例:在面对面积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如一个房间的面积换算为不同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换算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指导学生如何将不规则图形近似为规则图形进行面积计算,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面积知识。
四、教学流程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需要在讨论前给出更明确的指导,确保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上,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对于面积单位换算这一难点,我可以通过设置更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换算方法。同时,对于重点知识,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

2.了解平方厘米的含义。

3.能够测量物体的面积。

4.通过生活实例,探究面积的特性和规律。

教学重难点•掌握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发现面积和数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平板电脑•绘图纸•铅笔和尺子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生活中,哪些物品需要测量面积?•测量物品面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探究教师运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个正方形、长方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同样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吗?•面积和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讲解教师讲解面积的定义,以及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介绍平方厘米的概念,并给出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转换方法。

案例教师展示教具或者生活中的实例(如:书本、教室桌面、黑板等),并通过图示等方式让学生探索它的面积。

教师可以示范如何使用尺子和绘图纸来测量各种物体的面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在操作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

拓展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有一个正方形面积,我们如何将其分割成更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同?•如果有一个长方形面积,我们如何将其分割成更小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和思考,进一步掌握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作业1.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同一个面积。

2.测量一张宣纸的面积,并计算出其面积。

3.完成课堂上的练习。

总结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进一步发现面积和数量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面积的含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的概念,能够简单描述面积的含义。

2.通过图形展示及计算面积的方法,能够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及含义。

2.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

2.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图片,询问学生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认识面积的概念(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图形,并问学生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2.出示一个梯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大小的差异。

3.推导面积的概念:“图形占据的单位面积的数量就是图形的面积”。

3.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20分钟)1.对于一个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其面积为a × a。

2.出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图片,并引导学生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3.让学生自己画出边长为 5cm 的正方形,并计算其面积。

4.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0分钟)1.对于一个长为 a,宽为 b 的长方形,其面积为a × b。

2.出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图片,并引导学生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3.让学生自己画出长为 4cm,宽为 6cm 的长方形,并计算其面积。

5. 实际应用(15分钟)1.出示一张房间的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图形计算出房间的面积。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知道了房间的面积和一面墙的长度,如何计算出与其相对应的墙的长度。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房间平面图,并计算其面积。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做一些关于面积计算的练习题,加深对本节课程的理解。

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房间平面图,并计算其面积。

六、课堂总结1.认识了面积的概念及含义。

2.熟练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入面积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6.1《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面积的含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含义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

2. 教学难点: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面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面积的含义(1)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

(2)引导学生发现,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用面积来表示。

(3)总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3. 学习面积单位(1)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让学生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面积需要用到一个标准量。

(2)介绍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

(3)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的面积。

5.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2. 课后思考:(1)如何计算一个圆形的面积?(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应用面积知识?七、板书设计6.1 面积的含义1. 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 面积的计算:面积 = 长× 宽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

《面积的含义》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情境图及例1、例2。

面积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教材中例1是通过学生身边的教室的情景引入,很自然地展开两个量的比较。

通过观察、动手感知、语言描述的方式,理解面积的含义。

例2是由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引入,用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出大小,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拼摆和选择的过程,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为进一步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二)核心能力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事例进一步认识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丰富的实例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过程,在对比中感悟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

3.通过描一描、涂一涂、比一比的活动,区分周长与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四)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感知物体“面”及“面的大小”,建立“面积”的概念。

(五)学习难点通过描一描、涂一涂的活动,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面积的含义》名师教学课件、多种图形卡片。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先用铅笔在纸上描画出树叶、三角尺、一元硬币的一周,然后用彩笔对所画出的图形进行涂色。

(2)思考:铅笔画出的一周长度是它们的什么,涂色的部分呢?(二)课堂设计1.游戏引入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1)指名上台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学生挑选所涂图形。

为什么选正方形的纸?(2)小结:纸的面有大有小。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能主动探索多样的方法,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验感悟面积的含义,并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红领巾、杯盖、树叶、墨水盒、纸币等实物平面图形若干、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1、认识“面”师:很高兴能和三年级的小朋友一起上一堂有意思的课。

你们欢迎老师给大家上课吗,谁愿意上来和老师握一握手,表示对老师的欢迎。

(握手后老师和学生的掌心向外)师:小朋友们,你们认为我和××小朋友的掌面哪个大?[选择和学生握手预祝成功作为导入,一是缓解课前紧张气氛,鼓励学生以轻松的心态上课;二来也巧妙地引出了“面”,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谈话:我们人的掌面有大有小,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面也是有大有小的。

你能从周围找出一些“面”来吗?(书本的封面、黑板的表面等) 师:黑板的表面和书本的封面,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小呢?(学生观察后回答)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取名叫面积(板书:面积)指出: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书本封面的大小是书本封面的面积。

(板书)(让小朋友轻轻地把这两句话说一说。

)[通过对熟悉的事物的表面进行比较,使学生首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3、再次体会面积的含义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知道黑板面的面积比书本封面的面积大,书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白板出示狮子大王和两块菜地。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兔子和狐狸,善良的兔子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课桌的表面和数学书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数学书的表面和文具盒的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⑵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课桌表面的大小是课桌的什么?数学书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课桌面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⑶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⑷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⑸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教学例2启慧提供
⑴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⑵分小组讨论。

⑶集体交流。

⑷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

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3、教学试一试
⑴出示两个平面图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⑵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⑶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4、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
谈话: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一比。

2、想想做做3启慧提供
出示书中的图,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问:你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尝试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指名说出比较结果,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8个方格的?
3、想想做做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学生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

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4、想想做做5启慧提供
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

谈话:这是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5、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谈话:刚开始上课时,大家讨论了狐狸抢先挑选菜地占没占到便宜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让两个学生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

四、全课总结
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做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