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ppt

合集下载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公开课PPT课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公开课PPT课件
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 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 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

境 的 影 响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 多样。途经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 生态脆弱,容易造成破坏.
24
东西协调发展 实现西部资源优势与东部经济、技术优势的合理配置
思考:
1、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 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
水能
理论6.8亿千瓦,可开 长江、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大拐
发3.8亿,世界第一
弯处,红水河流域,横断山区
天然气 33万亿立方米
新疆、青藏、川渝、鄂尔多斯
森林 铁矿
1.8 亿 公 顷 , 居 世 界 第 八 478.94亿吨,居世界第 三
东北大小兴安岭等,西南横断山区 等,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山区
辽宁、河北东部、四川西部
资源的跨区调配—以 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1
.
2
——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
.
3
.
4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表
类型
资源储量
主要分布地区
淡水 煤炭
28124 亿 立 方 米 , 世 界 第六
9500亿吨,世界第二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山西、内蒙、陕西、河南、新疆、 贵州等省
石油 地质储量1058亿吨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分析西电东送的原因,应用本节课学到的 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评. 价该工程对区域地理 32 环境的影响。
上海
思考:西气东输需要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
题?工程的难度表现在那些方面?
.
11
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 五越一网”:
三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 一塬——黄土高原 五越——五次大型河流穿越:三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PPT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PPT
中央政府
西部 资源开发
资源流动 资金流动
东部 资源利用
2、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 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 相当于进口天然气3/4、 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 认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 气的价格,以促进西部 的发展。
不应该,因为维 持适当的低价位可以拉 动消费,扩大市场,有 利于西部天然气资源的 长期稳定开发利用。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 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 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
协调发展
t /万元 2.5
2.33
西气东输将使西
2
部地区的资源优
1.7
1.5
势与东部地区的
经济、技术优势 1
合理配置,对于 0.5
东西部地区的协 0 东部
自 地区分布不均 然 资 源 区域间不流动
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需求量和赋存量不匹配
适应区域发展 供给平衡
配调域区跨的源资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
西 电 东 送
掌握有关西气东输的基础知识:(读图回答)
西气东输工程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 三山: 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 一塬:黄土塬 五越:三次越黄河,一次越淮河,一次越长江。 一网:江南水网
1.在这些工程当中,属于 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_南___水__北___调___工程,属于能 源调配的是_西___气__东___输_ 和 西__电___东___送__工程,属于交
通设施建设的是
_青___藏__铁___路___工程。
2.在四大工程当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__西__气__东___输___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 的是___青__藏__铁___路__ 工程。

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坚持治污优先原则
在沿线地区加强污水处理 和排放管控,确保调水水 质符合标准。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 补偿,保障生态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沿线地区的生态保护 工作,减少工程建设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 2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 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原则
01 经济效益
资源调配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
02 社会效益
资源调配应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社 会效益。
03 环境效益
资源调配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统一。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策略
01
02
03

因地制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3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调水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改善了沿线地 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典型案例分析:西气东输工
05

工程背景与目的
01
工程背景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 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相对匮乏。
在资源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广泛应用无人化、自动化技术
,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绿色低碳理念在调配中的应用
01
清洁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实现清洁能源的跨区域输送和使用,降低碳
排放。
02
节能减排技术在资源调配中的应用

资源跨区域调配ppt.pptx

资源跨区域调配ppt.pptx
第10页/共30页
归纳总结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 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第11页/共30页
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3、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 协调发展 第23页/共30页
4、对环境的影响
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 放污染物量作过对比,两者排放灰粉 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为 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 按照西气东输工程每年输送120亿立 方米的天然气,即意味着可替代900 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烟尘27万吨。
克拉玛依 塔中
新疆
我国石油分布
黑龙江
甘肃
河北
大庆 辽河
玉门
四川
河南
华北 中原
胜利
辽宁 山东
泸州
第4页/共30页
第5页/共30页
第6页/共30页
归纳总结
我国各种能源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第7页/共30页
第8页/共30页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
第9页/共30页
该图说明了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什么特点? 我国区域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4)有专家指出,该工程很可能造成沿途有些地区出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问题,以东线为例说明理由。
第28页/共30页
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 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 (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煤 电基地和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拉西瓦 等水电站的电力送往京津唐地区。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人教版)(31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人教版)(31张PPT)
农田多,迁移人 调水供给范围小
口多
总评
最具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西线方案
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 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 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 水;工程量大
最具生态意义
2.南水北调工程的深远影响
积极 意义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社会效益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3.西气东输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中部、西部、东部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存在影响,具体 如下表所示:
(1)有利影响
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
资源开发与经
益,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 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
济建设
社会
长点
经济发展
经济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 产业结构调整 伐,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
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海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题指导]
材料信息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京杭大运河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 上海,管道总长2 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下图为川气东送线路示 意图。据此完成3~4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ppt课件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ppt课件
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 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 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经过丽 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 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 隧洞63座,总长607.44公里,占 干渠总长的92%,下图为滇中引 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社会 生态环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

增加经济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完善
提高生活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我国十 Nhomakorabea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 1.下列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 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好,有京杭大运河 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阶梯内的是: 西线工程 2、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中线工程 3、三个方案中最先实施的是: 东线工程
原因: 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4、京杭运河自南向北连接的水系: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5、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
• 13.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 优势不包括
• A.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
• B.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
• C.线路短,工程量小
• D.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镇供 水
• 14.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为滇中地区 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为
• ①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② 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

4.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PPT课件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张)

4.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PPT课件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3张)
3.该工程的建成,其主要原因是 C
A.能源浪费严重 B.能源消费结构合理 C.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能源环境管理混乱
4.有关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格局的
c 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南部较少
B. 20世纪60年代以来到现在,东北、华北一直是
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工业基地,其储量、产量仍在持
(5)结合材料二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探究一(1)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我国东部地区能源 需求量大,消费大于生产(2)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3)C(水电)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与(4海)B上运地输电相比力,可紧以张不间的断运原输因。 :①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②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 D北达.部,能通源道生环—境—产管主和理要混集生乱中在活华耗北和电西北量两大大地。区。措施:①跨区域调配能源,如“西气东输”、“西电 (挥东1)以,送盆从地而”、影;高响②原各为地发主区展;进一科步发学展技。 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建设核电站;③宣传节约用电等 。②推动西部天然气开发,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河材(5南料)、 二湖西西北气部、东湖地输南的、区综广合通东效共过应图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原①同因煤时之 炭三燃扩:烧我释大国放了油大气量就资可源吸业开入,发颗的粒提战;略高重了点在收西部入。 目第前(我国l)能源题消费,比考例最查大的我能国源是能什么源?为生何?产和消费的区域差异,这是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第之.(西一l)部题。地,区第考天查然(我气国2主)能要源分题生布产区,和的考消社费会查的经区济珠域条差江件异流,这域是能水源能跨区丰域调富配的的原原因之因一,。 应从河流的流量大、落差大 A1两.四西个川部盆方地地区、面天柴然来达气木回主盆要地答分B布.。区东第的北自平(然原条、3件华)。北题平原,要明确A是火电,B是天然气,C主要为水电,这 (三3)第类二条能西源气东中输管水线电建设是对珠最江清三角洁洲地能区源的发。展有第何意(义4?)题,B能源输入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件(共32张PPT)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需求与赋存 往往不匹配
资源跨区 域调配
求资金 我有资源,但我需要资金 求资源 我有资金,但我没有资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答题模式
需从自然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来说明
①说明资源分布较少及分布较多的地区; ②说明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 大;怎样利用不当等。

2.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
3.技术力量 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 究的配套设施。
4.能源消费需求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能源的需 求较小。
西气东输工程施工难度巨大
“三山一塬,五越一网”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太行山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三山:太行、太岳、吕梁山 一塬:黄土塬 五越:三次越黄河,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增加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沿线环境压力
三 截西止气到东20输10年对9区月域,发西气展东的输影已响经累计向南京共计77亿立方米,相当于
963万吨煤,可减少50万吨有害物质排放,西气东输直供工业,扬子巴斯夫 有限公司,以每年约6亿立方米天然气为原料和燃料,打造出年产值近200亿 元的石化企业,伴随着一批石油化工企业在宁发展,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石 化工业城,从业者达到40万人,南京主城区的天然气居民用户约为80多万, 惠及近300万市民。
一线工程西起轮南油 气田,东至上海,主干道 全长4200km,2004年贯通, 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二线工程主干西起霍 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 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 州,全长4900多km,2012 年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 方米。
二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的合理调配可以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
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跨区域调配资源有助于实现资 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
用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调配资源可以降低对当地 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保障国家安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助于保障国 家的战略资源安全,确保国家在 危机时刻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应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加强,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需要采取 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区利益冲突
资源跨区域调配可能引发地区利益冲突,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 配机制,平衡地区间的利益关系。
法律法规不完善
资源跨区域调配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 不健全,需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匮乏。
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 求不断增加,而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往往受到地域限制。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具备了 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能力,使得资源 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01
02
03
04
保障资源供应
通过跨区域调配资源,可以弥 补地区间的资源不足,保障国
家的资源供应安全。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创新引领
提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降低运 输成本。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降低环 境影响。
政策引导与支持
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政策和调配机制。
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共36张PPT)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共36张PPT)

2.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 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3.下列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 工程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 晋煤外运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天然气产量增加50%,使天然气占全国能源消费结构的 比重由2.1%提高到3%
5.工程投资最高 工程总投资为1 460多亿人民币,其
中管道工程投资为456多亿元
6.大型河流穿越最多 管道穿越黄河3次,穿越长江、
淮河各1次,另外还穿越其他大型河流10余次
讨论:
国家为什么要耗巨资修建“西气 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
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
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与拟建的中亚天然气管 道相连,工程建成投运后,可将我国天然气消费 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这些天然气每年可替代 7680万吨煤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6万吨、二 氧化碳排放1.5亿吨。可将我国新疆地区生产以 及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输往沿线中西部地区 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用气市场,以满足珠三 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并可稳定供气30年 以上。
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递减
水能资源:集中在 西部和西南部的部 分省区
矿物能源:北 多南少,西多 东少
中国主要油气田的分布
小结:我国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煤矿:北多南少 水能:西多东少 石油:北多南少 天然气:北多南少(四川盆地有较多分布)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能源消耗量 较多;西部相对经济比较落后,能源消耗 量较少。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ppt课件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ppt课件

北线:晋、陕、内蒙古
(火电)和黄河上中游
(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
张局面,促进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 (水电)→华东地区
经济发展;② 改变能源结构, 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
南线:南盘江、北盘江、 输压力
江水河(水电)和黔、
滇(火电)→珠江三角
洲工业基地
①把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 发展,增加就业 机会;③缩小东 西部差距,对社 会安定起重要作 用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一般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 (1)结合区域图或相关材料考查资源的空间、时 间分布,或对比两地的资源状况,分析区域资源调 配的主要原因。 (2)结合区域特征,考查资源调配的线路选择、 修建线路时遇到的自然障碍以及对所经地区自然环 境、区域发展的影响。 (3)针对区域环境特征,从开源、节流角度探究 解决资源短缺的措施。 (4)分析资源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的有利、不
PPT课件
9
一、南水北调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供水区
可调水量与水 质
地形、地势对 调水线路 的影响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 支流雅砻江、大 渡河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 是青、甘、宁、 内蒙古、陕、晋 六省(区)
调水量较小、水质量 好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长江中游丹江口 水库、三峡水库
京津、华北平原 中西部及沿线湖北、
利影响。
PPT课件
26
• 〖答题思路〗 • 角度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答题思路为。
• • 角度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答题思路为。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的影响:
回顾前面的案例,思考:应从哪些角度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例:煤炭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煤炭分布图
①促进资源开发, 缓解能源短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 缺,促进经 优势②增加就业等 济发展等
促进交通运 输发展等
(2) 西气东输的影响:
经济:①促进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能源结构 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
对西部: 社会: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生态环境: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对东部:
经济:
①缓解能源短缺,改善能源结构 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资源减少、地面 大气污染、
沉降②产业层次低 废渣处理等

环境问题
-
加重交通运 输紧张状况 等
返回
保证能源供应, 促进经济发展
(2)西电东送的意义:
对于西部地区
①促进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对于东部地区
①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③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2)南水北调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①调出区
经济效益
③沿线 ②调入区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有利与不利
教材P30-31阅读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
返回
①调出区 ③沿线
资源开发;能源需求与结构; 经济效益 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
社会效益 就业机会、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有利与 不利
②调入区
生态效益 大气环境质量
社会:增加就业机会
生态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对沿线:
①拉动沿线经济发展。
②利用天然气,改变能源结构- ,保护植被、生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③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生态、湿地、文物等
区西 部 地
水能丰富
经济落后 人口较少
电能 少源
丰 富 、 用
缺能 源 紧
能源较少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区东 部 地
加快资源开发、 拉动相关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