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市规划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涵盖了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

本文将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了一种追求古典和谐与均衡的风格,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

它将古典元素和新技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1.1 教堂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建筑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建筑师们借鉴了古代罗马的圆顶和拱门结构,创造出了宏伟壮丽的教堂建筑。

例如,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巨大圆顶和细致的雕刻展示了当时建筑师的水平和艺术品味。

1.2 宫殿建筑宫殿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这些宫殿既作为贵族的住所,又是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它们通常具有庞大的规模和精心设计的内部空间,展示了统治者的权力和财富。

例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宫就是一个著名的宫殿,它采用对称的设计和大理石立面,成为了后世建筑的典范。

二、城市规划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也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中世纪城市逐渐被重新规划,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2.1 街道布局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将重点放在街道布局上。

传统的曲径通幽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笔直的街道。

这样的设计使得城市更加整洁,提高了交通效率。

同时,建筑物的立面也得到了重视,增强了城市的视觉效果。

2.2 城市广场城市广场是文艺复兴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通常被用作集会和社交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活的中心。

广场的设计注重对称和比例,通过周围建筑物的布局和装饰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马可广场就以其独特的几何布局和历史建筑物而闻名。

三、影响与启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提供了许多启示。

3.1 材料和技术创新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推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全球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01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进入城市,对城市规
划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同时,城市间也需要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3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城
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聆听
03
居住区规划
古希腊城市规划中,居住区规划相对简单,以临近街道 的独立住宅为主。
古罗马城市规划
01
02
03
城市规模
古罗马城市规模较大,如 罗马城的人口达到了10万。
道路系统
古罗马城市规划重视道路 系统建设,如罗马帝国的 道路网。
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市规划注重公共 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 场、竞技场等。
影响
城市美化运动对西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 的建设。
D
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角色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城市与区域 发展的协调问题。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
地方政府角色
地方政府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负责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监督规划的实施。同时 ,地方政府还需要与中央政府、区域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等各 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
卫生条件差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运动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书报告摘要:本文是作者通过规划原理课的学习,结合了课本及《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和其它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形成的自己的认识。

其中包含了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至今的西方各阶段历史背景及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

关键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规划的理论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时间上的目标预设和过程制导的规律和知识的总和。

我将全书所介绍的规划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结合其他文献,对每个阶段的内容概括如下:一.原始的起源: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首先将产业革命以前,即差不多到文艺复兴时期归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还都十分古朴,简单。

城市形态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住行,唯一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是教堂宗庙等工程,没有现在的交通、环境等问题的困扰,城市在人民或者君主手中几乎可以被随意布置、发展.古希腊时期,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决断性格及闲暇、优雅的生活态度。

集体自尊心理和确信依靠集体就能战胜外界强大压力的信念,生发出对社区整体的自我崇拜以及对城邦精神的尊崇与向往。

虽处于奴隶社会,但却不存在很大的权力和干预世俗生活的宗教力量。

当时的人们认为:“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大量住宅小而简朴,贫富混居,城市缺少统一而严正的规划。

但是公共空间却丰富多彩,庙宇盛行(实质是人们节日欢乐的殿堂和公共活动中心).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

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源。

前5世纪,法学家希波丹姆斯一反常态,提出理性规划的概念,即著名的希波丹姆斯模式,后来被誉为西方古典城市规划之父.古罗马时期,物质生活较希腊时期大大改善,但民主化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衰减的态势,精神世界日益世俗化,人本主义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实用主义.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主要任务是歌颂权力、炫耀财富,城市建设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军事化和君权化的特征。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建设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建设

物保存完好。费拉拉所展示的城市设计的演化,对未来数个世纪的城
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3、威尼斯

一座四周环水的城市,一座由上百个小岛组成的城市,一座素
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的城市,在这里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水,这
2、佛拉拉

佛拉拉城跨波河而建,通往帕多瓦的罗马大道从该城穿过波河。
在8世纪,在波河北岸建立了一座拜占庭要塞以便保护南岸的大主教
宫殿免受匈奴人的威胁。要塞沿着波河两岸发展起来。10世纪,费拉
拉卡诺萨的封建领主泰巴尔多在河北岸建立了一座城堡。费拉拉在其
两端即要塞和城堡之间发展起来。

按照建筑师比亚焦·罗塞蒂(1465-1516)的设计,城市透视
广场,放射形道路用三条环路联接。城市中心点设棱堡状的防御构筑
物。
3、斯卡莫奇

城市中心为宫殿和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
场,南北两个正方形分别为交易所和燃料广场。中心广场的南侧有运
河穿过 。

平面呈多边形的城墙,则是防御的需要。图案式的规整布局,在
面貌上不同于中古城市那种杂乱与拥挤。
图是在围绕着宫殿、教堂和花园而构成的。四座当代宫殿环绕着该城
市北部的广场,极好的展示了以视觉透视为基础的城市规划。防御工 事的内部是众多的宫殿,教堂和修道院。建于12世纪至16世纪的大教
堂兼具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其周围环绕着中世纪的建筑,包括市政
大楼和埃斯特城堡。费拉拉是文艺复兴城市的典型例子,其城市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按理想城市方案建造的城市并不多,但这
些方案设想对欧洲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颇有影响,欧洲各国的军事重
镇如法国的萨尔路易等城市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PPT课件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PPT课件
重启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
自然主义盛行 -城市建设尊重自 然地形
高雅与精英主义的 理想思维
绝对君权时期
唯理与 古典主义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近代资 本主义 社会的 城市
现代 城市
先驱探索-资本主义 初期的规划思想
大师理论:霍华德田园城市理 论,工业城市、带形城市理论;
区域观:盖迪斯区域规划理论;
希腊三大柱式:多利克柱式, 爱奥 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对后来的建筑与城市的发展理性的城市发展模 式; 弊:城市由有机灵活走 向机械呆板(eg山城)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古罗马思 想的渊源
古罗马思 想的内核
古罗马的 城市生活 形态
古罗马发展的简单历程 古罗马思想渊源与演化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规划与建筑系规划设计教研室 20010.09 授课教师:朱凤杰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城市建设




代 的
综合成就


古 埃 及
古 希 腊
罗 马
中 世 纪 的 城 市
艺 复 兴 的 城 市
权 时 期 的 城 市
本 主 义 的 城 市
城 市

古代
中古

纪公



5


近现代资
现代以来
纪 公 本主义时 纪 公

元 18

元 19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成就发展脉络
古代 城市
文明基石: 古希腊时期
唯物主义、“尚文” -小尺度的城市空间

第二章 外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与范例

第二章  外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与范例

古罗马时期的提尔城
古罗马时期的庞培城
庞 培 城 丰 足 大 街 的 街 面
庞培 城狄 奥斯 库里 宅的 中庭
庞培古城的市苑全景,正中高台为朱 庇特神庙,远处背景为维苏威火山
第四节 中世纪的城市建设
一、背景:
1)历史学家一般将从西罗马帝国亡到14-15世纪 欧洲资本丰义制度萌芽(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漫长的封建 时期称为“中世纪”,在这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西 欧由于生产力的衰退、战争频繁的破坏、国力的弱小 以及基督教宗教思想的束缚,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 展十分缓慢,思想领域缺乏有创造力的建树,囚此人 们也习惯把它称为“黑暗的时代”、“黑暗的中世 纪”,用来描述中世纪文化蒙昧和倒退的基本特征。
卡洪城
古埃及城市,又名伊拉洪、拉洪。在 法尤姆绿洲东南部,尼罗河西岸。古埃及 法老大多生前为自己建造宏伟的陵墓,卡 洪城便是为兴建塞索斯特里斯二世(公元 前1896~前1887年在位)的金字塔陵墓 而修建的一种特殊的居民点,当时人口约2 万人。陵墓完工后,该城便被废弃,逐渐 湮没在沙漠中。
卡洪城
2、城市的结构特征:
3)在中世纪的政治背景下,城市有着特殊的地 位,尽管从 11世纪初到 14世纪中期城市的市 民阶层始终只是一小部分,但却不断地、迅速 地发展,直至成为全体居民。由于法律对于集 中在城市的居民十分有利,因此,市中心意味 着是最为令人渴望的区域:富裕居民生活在中 心区,贫困者则在城市边缘。市中心建有全城 最高的建筑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城市的轮 廓线,从而使城市的总体景观在高度上失去了 统一:市政厅的塔楼,教堂边的钟塔或教堂塔 楼。
1历史学家一般将从西罗马帝国亡到1415世纪欧洲资本丰义制度萌芽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漫长的封建时期称为中世纪在这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西欧由于生产力的衰退战争频繁的破坏国力的弱小以及基督教宗教思想的束缚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十分缓慢思想领域缺乏有创造力的建树囚此人们也习惯把它称为黑暗的时代黑暗的中世纪用来描述中世纪文化蒙昧和倒退的基本特征

04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1)

04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简介(1)

希波丹姆斯模式:理性光芒的闪耀
强烈的人工痕迹,几何的秩序和美学。棋盘式路网为股价,构筑规整 的公共中心,强调整体秩序和美。应用:米利都、古罗马营寨等
帝国理想 —古罗马的君权秩序与世俗特征
1、古罗马思想与文明的特征
伦理化的倾向
追求现实的幸福;追求满足享受的种种现实技法
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沉浸于巨大的、物质的享乐之中;社会契约论,人高于社会,社会 是为个人谋利益的契约的产物。
1、资本主义初期的时代特征
产业革命导致城市的急剧“爆炸”
解放生产力,城市成为经济生产与生活中心,人口、用地急剧增长 例:伦敦
恶化的生态环境,退化的城市景观
环境污染、居住条件恶劣、交通阻塞、公共卫生设施缺乏
相对滞后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匮乏的规划理论
无法应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
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工人的剥削
积极的公共生活与丰富的公共空间
缺乏城墙防御体系,狭小简朴的住宅,发达的广场、宏伟的卫城
3、理想城市的规划形态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对理想国家(城市)的探求
理性、秩序(圆形+放射;几何的运用),对希波丹姆斯模式的影响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布局手法
追求人的尺度和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建多变的城市空间和景观(卫城)
3、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1)马塔与带形城市
近代交通工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主要设想:各种空间要素沿城市高速、高运量的交通轴线集聚,并无 限向两端延展。两条基本原则: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 带形城市忽视了空间增长的集聚效应而难以持续。
1000米
3、现代机械理性规划思想
(2)戈涅与工业城市

外国城建史 第10章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外国城建史 第10章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4纳沃那广场——四河喷泉
5西班牙大台阶

建于1723年 一1726年
第六节 建设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园林
意大利的庄园也一样,突出人工安排,如佛 罗伦萨的波波里御园,罗马的埃士特庄园等, 都是方正端整、建筑齐整、水法有序 。
以意大利为代表 特点:把山体(自然地形)化为人工台地, 在多变的山地中强调人工味,突出人对自 然的改造,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大 量运用水景,水与石的结合造成极有风趣 的景观,多采用几何元素 ,富于人工化特 点。
是世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历时120年建成前面广场由伯尼尼设计是巴罗克广场的代表其教堂集中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心血如伯拉孟德米开朗琪罗此建筑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施工的最高成就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
第十章 文艺复兴与 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第一节 文艺复兴
1产生 2代表——人文主义特征的古典风格建筑; 广场、园林。



罗马的改建是文艺复兴时期城 市建设的重大事件。 基督教圣地
三、罗马
圣彼得大教堂
教堂外的圣彼得广 场是建筑大师贝尔 尼尼一生中最伟大 的建筑艺术品,完 成于17世纪。拥有 两个四排共284根德 斯金式圆柱和88根 方石柱组成的半圆 长廊,上有40位圣 人雕像,仿佛圣彼 得大教堂伸出的两 个巨大手臂。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圣彼得 大教堂始建 于1546年, 由米开朗基 罗设计。教 堂上部形式 较尖的穹窿, 改变7传统半 圆的样式, 显得挺拔有 力。

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是这个时期的壮举。
圣彼得教堂25年开一次圣门
是世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历时120年建成,前面 广场由伯尼尼设计,是巴罗克广场的代表,其 教堂集中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心血,如伯拉孟 德、米开朗琪罗,此建筑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 建筑、结构、施工的最高成就,被称为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

外国城市规划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PPT课件

外国城市规划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PPT课件


社会意识形态:以“人本”为特征反对 “神本” 人文主义:主张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 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新教运动 科学观念: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它 是可以通过人的智慧认识的


社会大变革: 新大陆的发现 神权统治的东罗马帝国灭亡 科学技术发展 经过的三个时期: 15世纪 佛罗伦萨、早期 15-16世纪 罗马 盛期 16世纪 威尼斯 中期 17 世纪 法国 巴洛克时期
3、罗马城市的建设
基督教圣地,教皇的纳贡,政治投机; 为使全欧洲朝圣人惊叹罗马的美丽而进行建设。
教皇五世的罗马规划:
1、将主要宗教建筑、 世俗建筑、凯旋门用 道路连接;
2、注重动感 ,整个区 域构成整体环境
17世纪 封丹纳 改建罗马 修直街道 道路交叉口建广场、3条道路通波波罗城门、轴线明显
波波罗广场 :三条道路相交的广场中心安置方尖碑,标志城市北门入口
重大事件:圣彼得教堂的重建
入口广场 :梯形与椭圆结合,十分雄伟
穹顶高137.8米,丰富了城市的立体轮廓
装饰丰富、造型豪华 为罗马增添了景色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
1、轴线构图被广泛应用;
2、重要建筑物属于教皇,放在城市广场周围,成为城市 中心;
3、建筑的体积构图受到强调;
4、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的空间模式 具有纪念碑的性质。
理性主义 几何形态 以人为本
法国的萨尔路易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

1、商业、航海的发展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 生活 2、当务之急: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公共设施 与卫生条件、调整防御体系 3、世俗建筑代替教堂占据主导地位的建设


代表性的城市建设:

欧洲城市发展史

欧洲城市发展史

欧洲城市发展史
欧洲城市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以下是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里程碑: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
希腊城市国家和古罗马帝国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城市的布局通常是以市中心广场和主要街道为核心,围绕
着政治、商业和宗教中心的建筑群集。

2.中世纪(公元5世纪至15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以封
建制社会为基础,在城市墙和堡垒的保护下发展。

城市主
要由狭窄的街道、市场和堡垒组成,以保护城市免受外部
入侵。

3.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
洲城市经历了艺术、科学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城市规
划和建设开始注重美学和人文主义理念。

城市广场、公园
和花园的建设开始盛行,建筑风格也从中世纪的宫殿和堡
垒转向了更为优美和宏伟的风格。

4.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至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了欧
洲城市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工厂、住宅和基础设施开始大规模建设。

这一时期出现了
一些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理念,例如巴黎巴尔奥斯计
划。

5.现代时期(20世纪至今):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和变革。

城市扩张、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城市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开始影响欧洲城市的发展。

现如今,欧洲的城市发展多样化且兼具历史和现代的特色。

城市规划和建设致力于创造人文环境、保护文化遗产、提高生活质量,并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挑战。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艺术风潮,对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各国纷纷呈现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理念。

本文将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1. 城堡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以宫殿和城堡式建筑为主,这些建筑体现了贵族的权力和地位。

宫殿通常呈现出壮观的外观和庞大的规模,拥有华丽的装饰和雕塑。

城堡则更加注重防御功能,加强了城堡的塔楼和城墙。

2. 拱顶与穹顶: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拱顶和穹顶成为常见的特征。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在美学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著名的例子包括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大教堂。

3. 对称与比例:对称和比例是文艺复兴建筑的重要特点。

建筑师们注重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运用准确的比例和对称性,以营造出和谐和平衡的美感。

这种美学观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整个建筑中体现了协调和统一。

4. 古典元素的回归: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开始回归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元素,将古老的建筑形式与当代的思想相结合。

他们借鉴了古典建筑的柱廊、穹顶和拱门等元素,使得建筑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二、文艺复兴城市规划的特点1. 均衡与对称: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追求均衡和对称。

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精心规划和布置,形成了有条不紊的城市格局。

视觉上的均衡和对称性使得整个城市显得统一而和谐。

2. 市中心的重建:在城市规划中,市中心往往成为最重要的焦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师们试图重建和改造城市的中心,使其更加壮丽和庄重。

这通常包括修建国家重要建筑、广场和纪念碑等,以展示城市的繁荣和实力。

3. 城墙与城门:由于军事需求和城市安全的考虑,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中经常包括城墙和城门。

这些城墙和城门不仅提供了防御功能,还展示了城市的威严和塑造了城市的形象。

城市建设史-11中世纪、文艺复兴、绝对君权

城市建设史-11中世纪、文艺复兴、绝对君权
1
城市建设史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 不动产学院 城市规划系 2011-12学年 第2学期
城市建设史
2
➢ 中世纪封建城市 ➢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城市建设史
第玖章 西方中古的城市
中世纪封建城市
历史概况
• 罗马帝国后期,帝国大厦内忧外患,濒临灭亡 • 220AD,帝王君士但丁东迁首都以维系崩溃边缘的帝国 • 395AD,罗马分裂东西两个帝国 •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文化延续
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
• 城市选址与发展
保守的选址、突破城墙发展、逐步专业化的商业街市
• 道路格局与城市肌理——自然主义非干预规划
自发形成---环状与放射状为主,毫无逻辑的迷宫形式
无历史以及的新城市——方格网
• 教堂建筑与城市中心广场——凸显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 • 丰富的城市景观与亲和宜人的特质——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秩序
• 海上新航路、科技(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生产力提 高、学者涌集
• 早期(佛罗伦萨)、盛期(罗马)、晚期(威尼斯)文 艺复兴时期以及随后的巴洛克时期
城市建设史
第玖章 西方中古的城市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文艺复兴的起源、内涵与发展
• 产生背景
• 中世纪的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孕育必要条件——商品经济发展 • 中世纪晚期城市居民对政治权利、法律平等、宗教改革等的诉求 • 四个推动力: ①古典典籍的重现; ②美洲新大陆发现; ③德国
• 相对繁荣稳定,工商业中心,沟通东西方的“金桥” • 教会势力较弱,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 承继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人文主义思潮
• 西罗马→帝国崩溃,西欧凋敝
• 西欧文明的中断,退回物质与精神的原始和蒙昧状态 • “黑暗时代”、“黑暗的中世纪”,“不复存在真正的大城市”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人文主义复兴与 乐观主义情绪
城市生活对人本 主义的追求
对唯美的认知与追求
人文主义对近代 自然科学精神的 启蒙
人文主义 对宗教改 革的推动
城市建设活动的 世俗化主旨
文艺复兴时期的 城市规划思想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ke-MAS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Co.
广场敞廊
广场群相 对轴线关系
罗马广场 群的相对位 置关系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ke-MAS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Co.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从圣彼得教 堂看罗马城
???思考: 罗马广场与建 筑群与故宫建 筑群的异同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ke-MAS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Co.
“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石来源于伊特鲁里亚 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前者为罗马城市的规划带来 了宗教思想与规整平面,后者则使希腊化时期的 希波丹姆模式在罗马庞大的国度甚至在今天都有 极大的影响。
北京北科麦思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Beike-MASIC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Co.
帝国理想-古罗马城市规划思想及城市形态 罗马广场群
帝国时期的广场群主要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广场 由开敞转为封闭,自由转为严整,塑造供人观 赏的艺术组群,广场轴线垂直相交,以多个彼 此相交的垂直轴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世 纪
19 18 5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卫生改革
建立城市卫生制度,设立卫生机 构,改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 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居民卫生水
平。
交通改革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电车 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 ,改善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提高 交通效率。
住房改革
政府通过建设公共住房、提供住房 补贴等方式,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 条件。同时,加强住房市场监管, 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
宏大建筑与公共设施
城市水系规划
古罗马人精通水利工程,城市规划中 常考虑水系布局,如罗马的水道和公 共浴场。
古罗马城市以宏大的公共建筑和设施 著称,如罗马斗兽场、万神庙等。
中世纪欧洲城市规划
防御性城堡与城墙
01
中世纪欧洲城市多围绕防御性城堡和城墙建设,以保障居民安
全。
有机生长与自发秩序
02
中世纪城市往往呈现有机生长的特点,街道布局不规则,但具
改造措施
巴黎改造以豪斯曼男爵为主导,通过拆除狭窄街道、拓宽道路、建 设林荫大道、铺设地下管线等措施,改善了城市交通和卫生状况。
影响
巴黎改造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其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 ,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和交通疏导的规划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格兰新城镇建设
新城镇建设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英格兰城市化进程加速,新兴工业 城市迅速崛起。
01
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和规 划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强调与环境的和谐共 生。
02
倡导“形式追随功能” 的理念,注重建筑的空 间布局和流线设计。
03
城市规划中重视公共空 间的营造和社区参与, 强调城市的多样性和包 容性。
04
在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 不断创新,推动城市规 划与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过程,旨在创建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和方法。

1.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城市的布局和城墙建设。

古代城市以市中心为核心,辐射状地发展出市政、宗教和住宅区,城墙则用于保护城市免受外敌入侵。

2.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反映了人们对古代罗马和希腊城市的向往,追求对称、比例和美学。

城市广场、喷泉和别墅成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同时,城市规划开始考虑到城市的舒适性和健康,如威尼斯通过改善水道和排水系统来提高城市卫生。

3.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设计(18世纪-19世纪)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设计开始考虑到交通、工业和住宅区的分离。

拥挤的工厂区向城市边缘迁移,而市中心则成为商业和行政中心。

此外,城市街道和道路的改善对城市交通和流动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现代主义城市设计(20世纪-1980年代)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强调功能和效率,通过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和高层建筑来实现。

此时期的城市设计师试图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和提供更好的公共设施,但也常常忽视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5.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1990年代至今)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城市设计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设计包括更好的规划和管理城市中的自然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改进、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和绿色空间等。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从古代城市布局到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设计思想的进步和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设计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创造更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

3、罗马城市的建设
基督教圣地,教皇的 纳贡,政治投机:
为使全欧洲朝圣人惊叹 罗马的美丽而进行建设。
教皇五世的罗马规划: 1、将主要宗教建筑、世 俗建筑、凯旋门用道路 连接 2、注重动感,整个区域 构成整体环境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特点:
1、轴线构图被广泛应用; 2、重要建筑物属于教皇,放在城市广场周围,成
经过三个时期: 15世纪 佛罗伦萨 早期 15-16世纪 罗马 盛期 16世纪 威尼斯 中期 17世纪 法国 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巨匠: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规划理论
1.古典文化的精华与当时科学技术的结合 2.建筑师与艺术家合二为一 3.从实际出发的理性设计 4.地理学、数学等近代科学影响设计,规划设计形态
的科学化 5.城市建设追求理想状态 6。建筑物与环境开始协调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
向往古代文化的建筑师---阿尔伯蒂 《建筑论》 从环境、地貌、水源、气候等对城市选址
进行了论述 探索了街道在军事上的最佳形式 提出理想的城市模式 军事防卫的要塞与城市结合
费拉瑞特与《理想城市》 典型模式: 星形平面、棱堡状工事、 辐射型街道、中心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
一、社会文化背景 二、文艺复兴的建筑规划理论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城市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
一、社会文化背景
1.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的一场社会文化的 大变革,从形式上复兴古典文化,从内容上产 生了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大变革,资产阶 级文化的开始。
2.发端地点: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热 那亚等地)。
意义: 几何形态的和谐、防御 作用、中心化
实例:
威尼斯的帕尔 曼.诺伐城 建于1593年,边 境防御城市 中心:六角形广场 道路:辐射道路 、三环连接

第三讲 国外城市发展与城市理论

第三讲  国外城市发展与城市理论
到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
பைடு நூலகம்
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筒拱、十字交叉拱、穹隆(半球)。 创造出一套复杂的拱顶体系。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 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中世纪时期
1、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2、欧洲分裂成为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 3、神权分离,教堂占据中心位置 4、教会控制以外的地方,封建主建立了城堡 5、10世纪以后,手工业、商业兴起,自治城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中心 6、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墙一再被突破。 代表:佛罗伦萨
代表:巴黎、伦敦等 5、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体现思想:享乐主义 王权思想
维特鲁威 :是公元前1世纪一位罗马工程师的姓氏,他的全名叫马可·维特鲁威 (Marcus Vitruvius Pollio)。
《建筑十书》:这是世界上遗留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也是现在仅存的 罗马技术论著。他最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并且首次谈
米利都城
唐长安城
帕特农神庙
清故宫太和殿
辨别中国古建筑等级区分的十大常识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而这种社会形态在中国古 代的建筑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总结起来古代建筑的等级主 要通过:建筑规模,屋顶,屋顶饰物,台基,踏道,面阔间 数,斗拱,彩画文饰,色彩,门钉等方面来辨别。
古罗马
1、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2、罗马共和国:公共浴室、斗兽场、宫殿等 3、罗马帝国: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等 4、罗马征服全部地中海地区:营寨城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广 场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相互影响【精选资料】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相互影响【精选资料】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进程及相互影响【摘要】:千年历史,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过各种思想的演变和方式的改革。

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体系。

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方面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影响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

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在政治、伦理和经史书籍中。

几千年来,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几经演变。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式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文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

各种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传承后世。

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商业的发达,战争的频繁以及筑城与攻守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当时城市建设的高潮。

因此,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

既有与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

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总结

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总结西方规划思想史纲是对西方规划思想发展的一次系统性总结和归纳,该文旨在综述西方规划思想史中的重大事件、思想家和理论流派,以及它们对规划实践的影响。

在这1000字的总结中,我们将围绕西方规划思想的历史演变、重要理论和影响深远的实践进行论述。

西方规划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时期。

在这一时期,城市的规划主要是根据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的需要进行的。

然而,在罗马帝国时期,城市的规划考虑了更多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要求,广场、街道和公共建筑被合理布局。

这种规划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市规划是西方规划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对古罗马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应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师们试图恢复古罗马城市的辉煌。

他们致力于创造更美丽、更合理、更有秩序的城市。

杜蓬兹等人的城市规划思想对后来的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工人住房、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等。

同时,新的市政府机构也开始负责城镇规划和管理。

有影响的城市规划家如霍文斯、欧仁·哈斯和卡米罗·西托罗对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了革新。

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战后,城市规划面临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在战后欧洲重建时期,城市计划师们需要重新规划被破坏的城市和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这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如住宅区规划、区域规划和交通规划等。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也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的考虑范围。

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是弗朗茨·鲁奥特的“借用理论”。

“借用理论”主张通过借鉴共识和合作的方式,将城市空间的规划权利和责任下放给社区和利益相关方。

这种参与式的规划方式在西方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受到认可。

在当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城市规划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拉瑞特与《理想的城市》 典型模式: 星形平面、棱堡状工事、 辐射型街道、中心教堂。
意义: 几何形态的和谐、防御作 用、中心化
实例: 威尼斯的帕尔 曼.诺伐城
建于1593年, 边境防御城市
中心:六角形 广场
道路:辐射道 路、三环连接
威尼斯王国的诺伐城 设计者 : 斯卡莫齐
形态:星形 道路:格网 中心:市民广场 两侧:商业广场 南北:交易所市 场 运河横穿
代表性的城市建设:
1、佛罗伦萨
1434年 勃鲁乃列斯基 穹顶高踞鼓座 俯瞰全城,成为标志
16世纪修建了从阿诺河连通市中心的西格诺里亚广场的乌菲齐大街
注重立面设计、不重视环境,建筑物临街并立、雕塑放在街边
严格对称 联排式多层房屋
代表性的城市建设: 2、威尼斯
? 180个岛屿组成 ? 134条河道贯穿其中 ? 迂回曲折的河道 ? 美丽的石拱桥
广场以方尖碑为中心,两侧各有喷泉,强化了广场的几何形态
两个广场都围以柱廊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5、纳伏那广场
典型的封闭式广场, 长条形,端头为半圆, 广场上设有两个喷泉。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第五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设
? 追求庄严雄伟,显示权贵的力量; ? 城市建设的力量集中在市中心与广场; ? 广场反映新生活与纪念历史事件; ? 文艺复兴早期:周围建筑布局自由、空间相对
封闭、雕塑在一侧; ? 文艺复兴盛期与后期:比较严整、 采用柱廊的
形式、空间开敞、雕塑在中央。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5、形成对称梯形;
6、不同时期建筑物 协调统一,有机生成。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2:罗马市政广场
独特之处:
1、三面建筑,一面敞 开、正对坡下大绿地;
2、入口大台阶和广场 平面均为梯形,形成独 特的空间视觉效果。
3、元老院第一层改为 基座,二三层为柱廊, 形成高大化形象;
4、元老院台阶入口处 是以建筑为框景的城市 全景;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3、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外廊做法:发券为基本,水平划分、单纯安定、色彩明快
乔治教堂与马可广 场隔40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4、罗马圣彼得广场
长圆形广场与梯形广场结合 气势雄伟; 长圆形广场以方尖碑为中心; 梯形广场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教皇位置突出。
划设计形态的科学化 ? 5、城市建设追求理想状态 ? 6、建筑物与环境开始协调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
? 向往古代文化的建筑师----阿尔伯蒂 ? 《论建筑》 ? 从环境、地貌、水源、气候等对城市选
址进行了论述 ? 探索了街道在军事上的最佳形式 ? 提出了理想的城市模式 ? 军事防卫的要塞与城市结合
经过的三个时期: 15世纪 佛罗伦萨、早期 15-16世纪 罗马 盛期 16世纪 威尼斯 中期 17 世纪 法国 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时代的三巨匠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文艺复兴时期不朽的艺术作品
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时期不朽的艺术作品
第二节 文艺复兴的建筑规划理论
? 1、古典文化的精华与当时科学技术的结合 ? 2、建筑师与艺术家合二为一 ? 3、从实际出发的理性设计 ? 4、地理学、数学等近代科学影响设计,规
外国城市规划史
近代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蒋家龙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
? 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的一场社会文 化的大变革,从形式上复兴古典文化, 从内容上是产生了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 文化大变革,资产阶级文化的开始
? 发端地点: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 热那亚等地
5、人在行进中,各向 景观互相加强。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3、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卓越的建筑群艺术处 理,誉为欧洲最漂亮 的客厅; 11-16世纪逐步完成; 98米的钟塔; 图书馆、总督馆、 新旧市政大厦等。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3、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三个梯形广场曲尺复 合而成; 从运河上可以看到深 远的感觉; 用钟塔与柱式雕塑 过度三个广场; 钟塔成为城市标志; 广场长宽2:1,塔高 与入口1:1.4,形成 和谐统一。
? 主旋律:人文主义
? 社会意识形态:以“人本”为特征反对 “神本”
? 人文主义:主张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 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新教运动
? 科学观念: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它 是可以通过人的智慧认识的
社会大变革:
新大陆的发现
神权统治的东罗马帝国灭亡
科学技术发展
波波罗广场 :三条道路相交的广场中心安置方尖碑,标志城市北门入口
重大事件:圣彼得教堂的重建
入口广场 :梯形与椭圆结合,十分雄伟
穹顶高137.8米,丰富了城市的立体轮廓
装饰丰富、造型豪华 为罗马增添了景色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
1、轴线构图被广泛应用; 2、重要建筑物属于教皇,放在城市广场周围,成为城市 中心; 3、建筑的体积构图受到强调; 4、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的空间模式 具有纪念碑的性质。
运河及两岸屏风式的建筑
圣·马可广场
广场 桥
代表性的城市建设:
3、罗马城市的建设 基督教圣地,教皇的纳贡,政治投机; 为使全欧洲朝圣人惊叹罗马的美丽而进行建设。
教皇五世的罗马规划: 1、将主要宗教建筑、 世俗建筑、凯旋门用 道路连接; 2、注重动感 ,整个区 域构成整体环境
17世纪 封丹纳 改建罗马 修直街道 道路交叉口建广场、3条道路通波波罗城门、轴线明显
1:安农齐阿广场
采用古典的严谨构图, 平面为矩形; 广场三面是开阔的敞廊, 尺度宜人; 中央一对喷泉、一座骑 马铜像; 中轴线明显。
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广场:
2:罗马市政广场
1、米氏重要作品;
2、文艺复兴时期较 早的轴线对称广场;
3、突出贡献是改建 模式;
4、元老院与左侧档 案馆已经存在,新建 了博物馆;
斯莫卡齐的另一个理想城市方案
所建城市不 多,但影响 了规划设计 思想:
理性主义 几何形态 以人为本
法国的萨尔路易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
? 1、商业、航海的发展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 生活
? 2、当务之急: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公共设施 与卫生条件、调整防御体系
? 3、世俗建筑代替教堂占据主导地位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