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分类和作用
药理-10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理-10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https://img.taocdn.com/s3/m/1c315654fe4733687e21aa4f.png)
又因其产生的效应与交感神经兴奋
效应相似,故又称拟交感药;
从化学上看,还因这类药物属于有
机胺类,故又称拟交感胺类药
(sympathomimetic amines)。
第一节 药物分类及构效关系
一、分类 按他们对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及效 应、化学结构等,综合分为三类。
1、 主要激动α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1.1 α1、 α2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 腺素(noradrenaline,NA)、 间羟 胺(Aramine)
也引起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其对外周阻力的影响不大。 【应用】主要用于治疗低排性休克, 心梗并发的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可见血压升高,心悸、 头痛等。禁用于梗塞型肥厚性心肌病, 心房纤颤等。
三、几种常用拟肾上腺素药的临床选 用及特点(小结)
临床应用 1. 心血管系统 低血压及休克 : 神经源性休克等:使用NA 、阿拉明, 早期使用目的在于维持重要脏器血供, 如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心跳骤停、房室传导高度阻滞或窦房 结功能衰竭导致心跳骤停: 最常使用异丙肾上腺素,也可用肾上腺 素。 异丙肾上腺素心内注射,用于溺水、电 击、麻醉、手术意外、药物中毒、传染 病等. 但应注意它们易引起过速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异丙肾上腺素静脉 滴注,舌下含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苯肾上
麻黄碱的代谢 (或衍生)产物 (amphetamine,PPA) 麻黄碱的氧化物PPA俗称“摇头 丸”,中枢作用强,兴奋运动中枢, 有明显的成瘾性。
伪麻黄碱 (pesudoephedrine)
为麻黄碱的立体异构体,其特点是收缩鼻 黏膜血管作用强,主要用于改善感冒时的 鼻腔分泌物增多造成的流鼻涕及鼻黏膜充 血造成的鼻塞症状。 另外,其还有发汗,舒张支气管作用。其 他作用相似于麻黄碱。 常作为复方抗感冒药的有效成分之一使用。
药物化学 拟肾上腺药
![药物化学 拟肾上腺药](https://img.taocdn.com/s3/m/3cd5252b0912a216147929c3.png)
拟肾上腺药物的构效关系
4. N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大小与他的α受体和β受体的亲和能 力有很大的关系,取代基越大对β受体的亲和能力就越大, 选择性也越大,取代基越小,对α受体的亲和力就越大。 去甲肾上腺素在N原子上没有甲基,没有任何取代基,是 一个伯氨基,它是一个α受体的活性激动剂,而N上甲基的 叫肾上腺素,他兼有α受体和β受体的活性。很多β受体的 激动剂(抗哮喘药)在N原子上都有大的取代基,这样可 以增加它对 β受体的接合能力和选择性。
(l)均具有β-苯乙胺的基本结构。 (2)苯环上的羟基使作用增强,尤以 3,4位羟基最明显。但羟基的存 在也使药物容易代谢,作用时间缩短,毒性也降低。 (3)苯环被其他环取代,外周作用保留,中枢作用降低。 (4)苯环与侧链N原子之间相隔2个碳原子距离最佳,延长缩短碳链, 作用均降低。 (5)β碳上带有羟基,产生手性,R异构体为活性体。 (6)N上取代基体积大小影响药物对β受体的选择性,体积增大,作 用减弱,β作用增强。为叔丁基时,对β2受体的选择性明显增强 (7)α碳上带有甲基时,空间位阻增大,外周作用下降,中枢作用 增强,作用时间延长。腺素药
治疗哮喘以及支气管的痉挛: 沙丁胺醇(Salbutamol) 115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115 克伦特罗(Clenbuterol) 116 氯丙那林 (Clorprenaline) 115
这些都是具有拟肾上腺素活性的药物, 他因为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他产生的活性 有不同。
3
2. 作用于作用于α和β受体拟肾上腺素药
会产生抗休克以及抗哮喘作用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106 麻黄碱(Ephedrine) 107 多巴胺(Dopamine) 106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 107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化学、构效关系及分类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化学、构效关系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5357f604b35eefdc9d3332f.png)
42
三、β2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salbutamol)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平喘(在平喘
4
3、氨基:氨基上的H原子如果被取 代,则药物对α、β的选择性将发生 变化,取代基团从-CH3到叔丁基, 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β受体的 作用却逐渐↑。
5
三、分类: α受体激动药:NA; α、β受体激动药:AD β受体激动药:ISP
6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norepineph rine,NA、NE)
皮下或肌注——血管收缩,局部
供血不足、坏死——吸收差;
iv——半衰期短——ivgtt;
9
2、分布: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脏 器和肾上腺髓质;
10
3、摄取: 摄取1: 摄取2:
11
4、代谢:被MAO或COMT灭活, 生成VMA(3-甲氧-4-羟-扁桃 酸),或与硫酸或葡萄糖醛酸结 合;
5、排泄:90%以VMA的形式从 尿液排出。
7
一、来源与化学
生理:NA能神经末梢释放
肾上腺髓质分泌
性质不稳定,
见光失效,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
迅速氧化
药用:人工合成
在酸性溶液中较
稳定 盐酸去甲肾上腺素或酒石酸NA
8
二、体内过程(药动学特点)
1、吸收:口服无效
(1)胃——胃粘膜血管收缩,吸收少;
(2)肠——被碱性肠液破坏;
(3)肝——被代谢;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化 学、构效关系及分类
药理学——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aba2be176eeaeaad1f3307f.png)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知识点归纳(拟肾上腺素药/拟交感胺)一、α,β受体激动药1.肾上腺素(AD)【体内过程】【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肾上腺素只作抢救用药,不用作心力衰竭的强心药。
【肾上腺素首选用于过敏性休克的原因】①收缩小A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渗出消除水肿→缓解喉头水肿;②改善心脏功能,强心→升压;③接触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功能;④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治疗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正确答案』B抢救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停搏,最好选用的药物是A.地高辛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2.多巴胺(DA)【体内过程】口服无效,主要静脉给药;5min内起效,t1/2约为2min,持续5~10min,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
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周给予的多巴胺无明显中枢作用。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与利尿剂配合使用以增加尿量的是A.异丙肾上腺素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临床对血容量已补足但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病人用何药抢救A.麻黄碱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B多巴胺舒张肾血管的机制是通过兴奋A.D1受体B.α1受体C.α2受体D.β2受体E.β1受体『正确答案』A3.麻黄碱【麻黄碱的作用特点】①性质稳定,口服有效;②作用较AD和DA,缓和持久;③有中枢兴奋作用;④连续使用可发生快速耐受性。
快速耐受性——在短期内反复应用,作用可持续减弱,停药后可恢复。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https://img.taocdn.com/s3/m/9b658ce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d.png)
肾上腺素
大剂量:α效应逐渐增强,舒张压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先使用α受体阻
断剂)
2.支气管:
(1)强大的舒张作用。 β2 (2)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 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 α1
(3)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 β2
肾上腺素
3.代谢 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肝糖原分解
酚妥拉明
3.急性心肌梗死和难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解除心功能不全时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反射性 收缩,外周阻力降低,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 心输出量,使心力衰竭及肺水肿得以改善。
4.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5.防治高血压危象
嗜铬细胞瘤
多发于肾上腺髓质,由于嗜铬细胞分泌大量 AD及NA,可引起血压升高及代谢紊乱。应用酚妥 拉明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使体内肾上腺素升压 作用翻转为降压,从而使血压下降明显。
肾上腺素
3.给药途径 (1)皮下注射:起效慢而持久(1h)
α受体激动,收缩小血管 (2)肌肉注射:起效快而短暂(30min)
β受体激动,扩张血管 (3)静脉注射:立即生效 4.代谢:类似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直接兴奋α、β受体,产生α
型和β型效应。 1.心血管系统 (1)兴奋心脏
β1 激动心脏,心肌收缩力增强,传到加速…… β2 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
激动作用弱;对β2 受体几无作用。
1.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
α1-R兴奋 小血管收缩(皮肤、黏膜、内脏最 明显) 外周阻力
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均呈收缩 状态。冠状血管扩张。
去甲肾上腺素
2. 心脏:激动心脏 β1受体,使心脏兴奋。
β1-R兴奋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https://img.taocdn.com/s3/m/ea166b435fbfc77da369b178.png)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学习目标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2.熟悉间羟胺、麻黄碱、甲氧明、苯肾上腺素(新福林)的作用特点。
基础知识一、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副肾素)体内过程:口服后在碱性肠液及肝内氧化失效,故口服无效。
作用机理:直接激动α、β受体,产生α样和β样效应。
翻转作用(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翻转):预先使用α1受体阻断剂,取消了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收缩血管的作用,则肾上腺素激动β2受体扩张血管的作用充分表现,这时用原来升压剂量的肾上腺素可引起单纯的血压下降。
意义:α受体阻断剂引起的低血压不能用肾上腺素治疗。
麻黄碱1.可直接激动α、β受体,还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间接作用。
2.升压作用出现缓慢,维持时间长。
防治某些低血压状态。
3.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弱,起效慢,持续时间长。
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轻症和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4.治疗鼻粘膜充血所致的鼻塞。
5.兴奋中枢。
多巴胺1.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作用。
2.激动α、β受体和外周的多巴胺受体。
3.舒缩血管: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肾脏、肠系膜血管舒张。
4.影响肾血流量,抑制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利尿作用。
可作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辅助治疗。
使血液分配合理,可用于各种休克。
二、α受体激动药(一)α1、β1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机理:直接激动α、β1受体,产生α样和β1样作用。
特点:对α受体有强大激动作用,对β1受体作用弱,对β2受体几乎无作用。
间羟胺1.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较弱而持久。
2.肾血管收缩作用较弱,较少引起少尿、无尿等反应。
3.兴奋心脏作用较弱。
4.去甲肾上腺素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或其它低血压状态。
(二)α1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可作扩瞳药检查眼底。
三、β受体激动药(一)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治喘灵)作用机理:直接激动β1、β2受体,产生β1样、β2样作用,对α受体无作用。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4ffff4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b.png)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任务四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熟悉麻黄碱、间羟胺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了解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能力目标(1)临床应用中能根据休克的类型选择用药;(2)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少数患者在输液或使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突然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喉头水肿、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这时应如何抢救?案例分析: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须及时抢救,抢救的首选药为肾上腺素。
因为肾上腺素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而缓解呼吸困难,并且能抑制过敏性介质的释放,减轻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能迅速缓解症状。
此外可合用糖皮质激素,并采取人工呼吸、吸氧等措施,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通过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或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间接激动受体,而产生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
因为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故又称拟交感胺类,其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
苯环上有两个邻位羟基者为儿茶酚胺类,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其作用强,但由于在体内易被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破坏,故作用维持时间短;无邻位羟基者为非儿茶酚胺类,如麻黄碱、间羟胺等,作用减弱,但作用维持时间延长。
根据药物对肾上腺素受体的选择性可分为α、β受体激动药,α受体激动药和β受体激动药三类。
一、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药用肾上腺素是从家畜肾上腺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其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分解,在碱性溶液中迅速氧化,变为粉红色或棕色而失效。
β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
![β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af8210581b6bd97f19ea5a.png)
β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摘要: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通过选择性地激动靶器官上的β2受体而发挥β2受体兴奋样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子宫、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舒张松弛。
其临床应用包括:扩张支气管用于平喘,松弛子宫平滑肌利于妊娠等[1]。
笔者主要阐述β2受体激动剂在支气管哮喘、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β2受体激动剂;哮喘;呼吸系统1 β2受体激动剂的分类(1)β2受体激动剂按起效时间分为速效与慢效;按作用维持时间又可分为短效与长效。
其用药途径不同,起效及维持时间又不同,见表1[2]。
2 β2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及机制β2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动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后者又催化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的合成,使细胞内的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cAMP的水平提高可稳定气管平滑肌的膜电位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发挥支气管舒张作用;②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由于这些介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和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现象,并增加气道上皮纤毛运动,减少纤毛消除[3],起到缓解哮喘、COPD等病人呼吸困难的作用。
3 β2受体激动剂的用法β2受体激动剂的用法包括吸入、口服、注射、直肠等给药方式。
3.1 吸入法因为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浓度高且作用迅速,所需剂量小,全身性不良反应少。
吸入法包括手持定量气雾剂(MDI)吸入、干粉吸入、持续雾化吸入等,其中MDI携带方便,适用于门诊病例及出院带药者,其应用时要求喷药/吸气同步,对于配合欠佳者(如小儿及老年患者)宜加用储雾器或改用其它吸入方式;雾化吸入借助雾化吸入装置以压缩空气或高流量氧气(6~8L/min)为动力,单用β2受体激动剂或与糖皮质激素等药混合雾化吸入。
根据病情可以灵活选药定量,灵活药物配伍,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对病人吸气配合技巧要求不高,我院的住院病人多采用雾化吸入方式给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抗组胺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抗组胺药](https://img.taocdn.com/s3/m/a39e152058fb770bf78a55d1.png)
H1受体拮抗剂竞争性阻断组胺的H1效应,临 床主要用于皮肤粘膜变态反应疾病,某些品种 还可用于止吐、防治晕动病、镇静催眠、预防 偏头痛等。
H1受体拮抗剂的分类
3. 临床用途
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少,副作用 小,适用于小儿。
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粘 膜过敏,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 枯草热,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物和食物 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副作用有嗜睡、口渴、多尿等。
4. 结构特点
Cl
*
H N
N
S(+) -Chlorphenamine
含有一个手性中心,存在一对光学异构体。
乙二胺类
氨基醚类
丙胺类:马来酸氯苯那敏
三环类:氯雷他定
哌嗪类:盐酸西替利嗪 哌啶类:咪唑斯汀 其他类
三、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
乙二胺类中的Ar’CH2(Ar)N-被Ar(Ar’)CH-置 换,或将氨基醚类中的-O-去掉,就成为丙胺类抗组 胺药。 R' Ar Ar' 与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三环类等传统抗组胺药相 比,丙胺类抗组胺作用较强而中枢镇静作用较弱, 产生嗜睡现象较轻。 N R
S-构型的右旋体的活性比消旋体约强二倍, 急性毒性也较小。R-构型的左旋体的活性仅为 消旋体的1/90。 扑尔敏为消旋体。
四、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Y
X
N R R'
X为氮原子,Y为硫原子时,即成为吩噻嗪类 X变成sp2杂化的碳原子,Y为生物电子等排 体-CH=CH-基置换,即成为赛庚啶 将赛庚啶进一步衍化,产生氯雷他定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https://img.taocdn.com/s3/m/4933c3221eb91a37f1115cc5.png)
药理学—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拟肾上腺素药/拟交感胺)抢救用药交感神经兴奋时,效应器的表现?——应急反应α、β-受体激动剂1、肾上腺素——“副肾”2、多巴胺3、麻黄碱1.肾上腺素(AD)【体内过程】【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肾上腺素首选用于过敏性休克的原因】①因为能激动α1受体——所以,可收缩小A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减少渗出消除水肿→缓解喉头水肿;②因为能激动β1受体——所以,可改善心脏功能,强心→升压;③因为能激动β2受体——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功能;④还因为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①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②肾上腺素与α1受体阻断药同时存在时对血管的作用:③故:α1受体阻断剂引起的低血压不能用肾上腺素解救,只能用α1受体的激动剂,即去甲肾上腺素来解救。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治疗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正确答案』B抢救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停搏,最好选用的药物是A.地高辛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2.多巴胺(DA)【体内过程】口服无效,主要静脉给药;5min内起效,t1/2约为2min,持续5~10min,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
本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外周给予的多巴胺无明显中枢作用。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中小剂量→扩张肾血管→治疗肾衰大剂量→收缩肾血管→导致肾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与利尿剂配合使用以增加尿量的是A.异丙肾上腺素B.麻黄碱C.去甲肾上腺素D.多巴胺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D临床对血容量已补足但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的休克病人用何药抢救A.麻黄碱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B多巴胺舒张肾血管的机制是通过兴奋A.D1受体B.α1受体C.α2受体D.β2受体E.β1受体『正确答案』A3.麻黄碱【麻黄碱的作用特点】①性质稳定,口服有效;②作用较AD和DA,缓和持久;③有中枢兴奋作用;④连续使用可发生快速耐受性。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https://img.taocdn.com/s3/m/cdc7fece2cc58bd63186bdbf.png)
Adrenoceptor agonist
要 求:
1.掌握NA、AD、DA和ISO的药 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了解间羟胺、麻黄碱的 作用特点
药理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 基本结构:
ß -苯乙胺
CH-CH-N
HO
HO
儿茶酚结构
儿茶酚胺类:基本结构——苯环2、3位有 羟基 非儿茶酚胺类:苯环2、3位无或有一个羟 基
维持收缩压 保证重要器官 的血供 改善静脉淤血 促进静脉回流 改善微循环
回升或外周阻力明显降低及 心排出量减少者 休克早期
暂时措施!
ok
药理
药理
二、临床应用
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暂时措施)
中枢抑制药中毒,可致低血压
NA静滴,可使BP回升,维持于90mmHg
3.上消化道出血 NA1-3 mg 稀释后口服 在食管、胃内收缩粘膜血管
药理
药理
禁忌症
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
禁 器质性心脏病 用 甲亢 糖尿病患者
药理
药理
多巴胺 DA Dopamine
一、药理作用
D1-R —— 内脏血管舒张 (肾、肠系膜) 剂 1-R , 心肌收缩力增强 量 -R —— 血管收缩 1
药理
药理
1.心脏
激动1-R,兴奋心脏 心缩力↑,心输出量↑, 大剂量下HR↑,一般剂量影响不大 心悸、心律失常少见
见光遇热易分解 中性及碱性环境易氧化
药理
给药途径
药理
故口服无效
肌内注射吸收较 皮下注射快, 但维持时间短
* 碱性肠液破坏 * 吸收部分在肠粘膜 及肝脏代谢失活 * 粘膜血管收缩,影 响吸收
AD可收缩粘膜血管 却可扩张骨骼肌血管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使用【内容详细】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使用【内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0e459617cd184254a353567.png)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使用从1970年开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上被用来治疗高血压和药物及乙醇的戒断症状。
这类药物能产生抗焦虑、镇静、抗交感及镇痛等多种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手术期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目前在西方国家中有3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使用,它们分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和替扎尼定,但在中国右美托咪啶尚未上市。
因此还是有必要就这类药物向中国的疼痛学专家作个简要介绍。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当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其结合后就能产生临床效应。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3种亚型,分别是α2a, α2b andα2c,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结合每种不同的亚型都能产生独特的效应,例如α2a受体能产生麻醉、镇痛及抗交感作用(低血压和心动过缓),α2b受体有间接升高血压的作用(血管收缩),α2c受体与感觉与运动门控欠缺有关,如精神分裂症, 注意力缺乏及过动症,创伤后功能障碍和停药反应(调节多巴胺的活性)。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α2受体亚型有不均匀的分布,3种受体中α2a受体最普遍且到处存在,α2b 受体仅存在于少数部位。
所有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都是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各受体亚型,所有的受体亚型都是通过结合G蛋白而产生细胞效应,尤其是对百日咳-毒素易感的G蛋白:Go和G1。
因为没有选择性亚型受体激动剂可供使用,所以想只产生单一所需要的α2肾上腺素能效应可能是不行的,如只是产生镇痛作用,而不会产生其他不利作用如低血压等。
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导致cAMP生成减少,cAMP是许多细胞作用的重要调节剂,它能通过cAMP 依赖的蛋白激酶而控制调节蛋白的磷酸化状态。
另外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导致了神经递质释放受到抑制,这是通过在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中钙离子的减少而介导的,这个过程需要结合一个Go蛋白。
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还可加速Na+-H+的交换,引起血小板内部碱化,刺激磷脂酶A2活性的增加,最终导致血栓素A2的生成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
1.收缩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收缩)
血管收缩强度顺序是:
皮肤、粘膜血管 肾脏血管 脑、肝、肠系膜血管 骨骼肌血管
但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机制为:心脏兴奋后,心肌代谢产物增加。 for example: 腺苷、二氧化碳、乳酸、H+
8
2. 心脏
直接:微弱激动心脏1受体 心缩 ↑ 心率↑ 传导 ↑ 心输↑
脉压差↓
脉压差↑
肾上腺素影响 血压双向变化
给药后明显的升压作用 而后微弱的降压作用,时间较长
23
4.平滑肌
(1)支气管: a. 强大的舒张作用。 b. 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 c.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物质。
(2)胃肠平滑肌张力↓
(3)膀胱逼尿肌舒张(β2受体); 膀胱括约肌收缩(α受体); 可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11
2.上消化道出血 对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出血以及胃 出血等,取本品1-3mg,适当稀 释后口服,因局部收缩食管下端 及胃粘膜血管,产生止血效果。
3.药物中毒性低血压 受体阻断药过量解救
12
【不良反应】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 血管,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注射部位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 或更换注射部位,进行局部热敷,并用α 受体阻断药如酚妥拉明做局部浸润注射, 以扩张血管。
可分为儿茶酚胺类和非儿茶酚胺类 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异丙肾上腺素 非儿茶酚胺类:麻黄碱 基本结构:β-苯乙胺,即苯环和乙胺基侧链
3
儿茶酚核结构
在苯环的3-、4-位上都有羟基时(即儿茶酚胺类), 其、受体活性最强,作用时间短,口服易被肠 黏膜、肝脏破坏; 去掉1个羟基(如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其外周 作用减弱,作用时间延长; 去掉2个羟基(如麻黄碱、苯丙胺),中枢作用增强, 在外周有促NA释放作用,不易被COMT破坏,口服 有效,作用时间长。
间接: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减压反射作用)
整体情况:心率减慢
9
3.影响血压
小剂量 心脏兴奋→收缩压↑
脉压差↑
血管收缩不明显→舒张压略↑
大剂量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差↓
10
【临床应用】
1.抗休克(舍卒保车)
各种休克早期,小剂量短时间静脉滴注, 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左右,以保证心、 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休克的关键是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和有效 循环血量下降,其治疗的关键是改善微循 环血流灌注和补充血容量。 NA的应用仅是暂时措施,若大剂量或长时 间应用,使外周血管剧烈收缩,微循环血流 灌注降低,反而使休克加重。
HO
CH3
HO
口服:吸收后在肠黏膜、肝内破坏,
故口服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
皮下注射:因局部血管收缩而吸收慢,
维持时间 1h左右。
肌肉注射:吸收快,维持10~30min。
20
【药理作用】
直接激动α、β受体
1. 心脏:兴奋心脏β受体
心率↑ 传导↑ 心缩↑ 心输↑ 特点:起效快、作用强 缺点: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做功增加, 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室颤。
2.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如果血压正常, 用药后血压超过生理水平,反射性兴奋迷走
神经,使心率↓;
3.检查眼底 激动瞳孔开大肌细胞膜上的α1受 体,使其收缩,瞳孔扩大,作用时间短,不 影响视力。作用比阿托品弱,不升高眼内压。
19
第三节 、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adrenaline)OH NH
【体内过程】
人工合成品,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 遇热易分解失效,在碱性溶液中易氧 化失效,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禁与 碱性药物配伍。
6
【体内过程】
1.口服易被碱性肠液破坏; 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血管 剧烈收缩,吸收少且慢,且易引起局 部组织缺血坏死; 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2.摄入神经细胞的NA 贮存在囊泡 摄入非神经细胞的NA 代谢失活 未摄入的NA 肝脏代谢失活
为人工合成品,性质稳定,作用持久
【作用机制】
1.直接作用于1受体和1受体。 对1受体作 用较弱。
2. 可被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摄取,进入囊 泡,置换囊泡中的NA,促进NA释放。
16
【作用特点】
①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弱,但作用持久 (因此不被MAO灭活);
②可肌内注射也可静脉滴注,不引起局 部缺血坏死;
21
2. 血管:
不同部位血管平滑肌细胞上α、β受体 分布密度不同,故作用复杂。
小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皮肤、粘膜
肾脏、肠系膜 2受体激动
灌注压力↑
管状血管
心肌代谢产物腺苷
骨骼肌
收 缩
α受体
扩 张
β受体
22
3.血压
小剂量和治疗量: 收缩压↑(心脏β1受体兴奋) 舒张压-- ∕↓
大剂量: 收缩压↑ 舒张压↑
4
氨基上氢原子的取代
影响对、受体作用的选择性。从甲基到 叔丁基,对受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对受 体的作用逐渐增强。
碳原子上氢被的取代
被甲基取代,不易被MAO灭活,作用时间 长,并促进NA递质释放。
碳原子上的取代
被羟基取代,脂溶性降低,中枢作用减弱, 外周作用明显。
5
第二节 受体激nephrine,NE)
③不易引起肾功能衰竭,常作为去甲肾 上腺素的代替品,用于抗休克和治疗 低血压。
17
去氧肾上腺素
(苯氧肾上腺素,新福林)
(Phenylephrine,neosynephrine)
作用特点:对α1的作用大于α2受体 高浓度时激动β受体 不易被MAO和COMT代谢
18
【临床应用】
1.防治低血压 激动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1 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13
2.急性肾功能衰竭
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可引起肾血 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 损伤。 注意:监测尿量,应使尿量保持在
25 ml/h 以上。
14
【禁忌症】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器质性心脏病 少尿或无尿者 严重微循环障碍 孕妇
15
间羟胺
(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分类和 作用
1
概念:是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和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与肾上 腺素受体结合可激动受体,产生肾 上腺素样作用,称为拟肾上腺素药。
它们都是胺类,作用亦与兴奋交感 神经的效应相似,故又称拟交感胺 类药(sympathomimetic amines)。
2
第一节 构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