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保供养条例
五保户一年多少钱
五保户⼀年多少钱
我国有很多的贫困户,其中五保户就是其中的⼀种类型。
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上五保户可以获得⼀定的经济补助,那么,五保户⼀年多少钱呢?这就需要⼤家做好相关的了解,才能清楚。
下⾯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保户⼀年多少钱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活⽔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活⽔平的提⾼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作条例》第⼗条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活⽔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活⽔平的提⾼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制定,在本⾏政区域内公布执⾏,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作的指导。
对于五保户⼀年多少钱的问题,通过本⽂的内容介绍就能有所了解。
这是⽐较重要的⼀点,⼤家要知道在实际的政策规定中是什么样的内容,才能知道⾃⼰可以领取到多少钱的经济补助。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店铺专业律师。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国家对农村特困人员的一项重要保障政策,旨在帮助特困人员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权益,特制定本条例。
一、特困人员的认定。
农村特困人员的认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严格执行相关政策,确保特困人员的合法权益。
特困人员包括年老体弱、生活无着、无生活来源的农村老年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家庭成员等。
认定程序应当公开、公正、公平,保障特困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供养方式。
对于符合特困人员认定标准的人员,应当及时发放供养金或者提供生活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供养金的发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执行,确保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对于无法自理的特困人员,应当提供生活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供养管理。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特困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供养金的发放和使用符合规定,不得挪用、截留或者滥发。
对于有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保障特困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特困人员的知晓率,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到相关政策的保障。
同时,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供养金的发放和使用符合规定,不得挪用、截留或者滥发。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策的落实。
五、社会支持。
除政府的支持外,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为特困人员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关注特困人员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社会组织、慈善机构等应当加大对特困人员的帮扶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农村特困人员的生存和发展。
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全社会都应当共同努力,落实好相关政策,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权益,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和尊严。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条例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布,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下面是zw234作文网://.zw234 为大家整理的五保供养条例,供大家参考。
五保供养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保供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五保供养,是指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在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五保供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五保供养工作。
第二章五保供养的对象第六条五保供养的对象(以下简称五保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第七条确定五保对象,应当由村民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级、镇人民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五保供养证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式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八条五保对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停止其五保供养,收回《五保供养证书》:(一)有了法定扶养义务人、且法定扶养义务人具有扶养能力的;(二)重新获得生活来源的;(三)已满16周岁且具有劳动能力的。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
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方案一、制度背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病残儿童和失独家庭提供基本生活补贴和基本生活服务的保障制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现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五保供养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农村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制定2023年农村五保供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方案目标1.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2.提高老年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3.增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能力。
4.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方案内容1.补贴标准的调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平,适当调整五保供养的基本生活补贴标准。
同时,采取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将重度残疾人、病残儿童和失独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更高的水平,确保其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供养对象的确定和评估建立健全的供养对象的确定和评估机制,确保五保供养的对象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
同时,加强供养对象的动态管理,定期对供养对象进行重新评估,确保资助对象的真实需求和资助效果。
3.供养方式的多元化除了提供经济补贴外,加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能力的建设,发展多种形式的供养方式。
包括建设和完善农村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等,提供养老、护理、康复等服务,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4.资金保障机制的完善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保障机制。
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共同投入,确保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探索社会资本参与五保供养的模式,引导社会力量为五保供养提供资金和服务。
5.监督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同时,强化对供养对象的服务质量监管,确保供养对象的权益得到保护。
四、实施路径1.政府的领导和承担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政府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落实资金保障责任,确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3篇)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大和___届___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理念,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制,确保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促进全区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保障正常生活的原则;二是财政供养为主的原则;三是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供养对象和内容(一)供养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符合下列条件的农村老年人(___周岁以上)、残疾人和未满___周岁的未成年人:1.无劳动能力的。
2.无生活来源的。
3.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___民法通则》和《___婚姻法》规定具有赡养、抚养和扶养义务的人。
(二)供养内容主要从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与照顾:1.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水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冬夏服装、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零用钱。
社会捐助活动中募集的衣被优先用于五保供养对象。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确保通风采光、安全及照明。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顾。
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五保供养对象缴纳参合金。
5.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由敬老院或所在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中未满___周岁或者已满___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除相关费用,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四、供养对象的确定(一)申请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因年幼或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申请。
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供养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示,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镇人民政府审核。
(二)审核镇人民政府自收到村评议意见之日起,对申请人家庭状况经济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___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区民政部门审批。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农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制定本条例。
一、五保供养对象的认定。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包括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全国统筹范围内的残疾人、因病致贫的特困人员等。
五保供养对象的认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群体能够及时获得供养资金和服务。
二、供养资金的保障。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保障机制,保证供养对象能够按时足额领取供养金。
同时,要加强对供养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不得挪用、截留或滥用供养资金。
三、供养服务的提供。
政府应当加强对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服务,建立健全供养服务网络,确保供养对象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养老、医疗等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供养对象的基本权益。
四、社会参与和监督。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为供养对象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供养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法律责任和处罚。
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于挪用、截留或滥用供养资金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六、条例的解释和修订。
本条例由农业农村部负责解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本条例的修订工作应当及时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对条例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五保供养工作需要。
总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五保工作制度
五保工作制度是我国针对农村特困群体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全称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该制度旨在保障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本文将从五保工作的定义、对象、资金保障、供养内容、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五保工作定义五保工作是指在农村地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特困群体实行吃、穿、住、医、葬(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生活保障制度。
这项制度旨在确保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缓解贫困现象,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五保工作对象五保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群:1. 老年人: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2. 残疾人:持有残疾人证的农村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3. 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的农村未成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
三、五保工作资金保障五保工作的资金保障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资金应当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
这意味着五保工作的资金有了稳定的来源,确保了特困群体的生活保障。
四、五保工作内容五保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保吃:为五保对象提供基本饮食保障,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粮食和食物。
2. 保穿:为五保对象提供必要的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确保他们能够保暖、遮体。
3. 保住:为五保对象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确保他们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4. 保医:为五保对象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5. 保葬:为五保对象提供基本的丧葬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得到适当的安葬。
五、五保工作实施流程五保工作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体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五保供养申请,或由村民小组提名。
五保户供养协议
五保户供养协议五保户是指中国农村居民中年满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劳动能力或很少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其他人供养的特困老年人。
为了保障五保户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各方联合签订了五保户供养协议。
一、背景介绍:五保户供养协议是由政府、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关联公民组成的供养团体,为五保户老年人提供生活上的基本保障和支持。
二、供养标准:根据五保户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定供养标准。
供养标准主要包括生活费用、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
三、责任分工:政府、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关联公民各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
政府负责提供财政支持,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机会和实施养老保险等,关联公民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四、监督机制:建立五保户供养协议的监督机制,确保供养协议的执行和效果。
包括成立行政监督部门、社会监督团体以及设立举报电话等,对供养协议的执行进行监督和评估。
五、协议期限:五保户供养协议一般为长期协议,具体期限根据五保户老年人的年龄和实际状况来确定。
协议期限到期前,需对供养协议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协议变更:如五保户老年人的实际状况发生变化,协议方可以提出变更请求。
变更请求需经过评估和协商后方可实施。
七、纠纷解决:若在供养过程中出现纠纷,协议方应积极协商解决,并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八、宣传推广:政府要加大对五保户供养协议的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供养协议的实施中来。
九、经费来源:五保户供养协议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捐赠。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社会力量要积极捐赠,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十、评估报告:每年对五保户供养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并制作评估报告,向社会各界公开。
评估报告要真实反映供养协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五保户供养协议的签订和执行,可以保障五保户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也能够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五保户老年人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五保户是指哪些人
五保户是指哪些人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民法典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国家对五保户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对象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人;
(三)无生活来源的;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五保户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
五保户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一、分散供养五保户1、每月150元的生活费,由财政所每月按时打入五保户专户帐号上。
2、每个五保户每年400元的统筹经费,由财政所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五保户的住房维修、医疗救助、殡葬等。
①房屋维修:原则上不予列支,特殊情况由所在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民政科、财政所审核后,方予整修列支,费用原则上不超过600元,不列支新建五保住房的费用,住房破损的五保户,由村委会向民政科提出申请,并办好相关手续,直接入住敬老院。
②医药费列支:每个五保户每年门诊费原则上不超过300元,大病住院不超过1000元,超过1000元以上部分由、村各负担50%,最高不超过4000元,4000元以上所支医药费由各村负担,五保户看病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患者由各村指定专人负责陪同就医。
③殡葬费用:只报销火化费和简易骨灰盒费,总计1000元。
由所在村委会具体负责办理。
3、粮草衣物等由五保户个人自行负责解决,村委会包户人具体办理。
二、集中供养五保户1、每个集中供养的五保户每年的供养经费为2800元,其中生活费2400元/年,400元作为统筹费用。
供养经费由财政所按月拨给民政科,由民政科对敬老院的五保供养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2、集中供养五保户的医疗费问题,由敬老院统一负责陪护就医。
需住院治疗时必须向民政科报告。
大病住院不超过1000元,在统筹金中列支,超过1000元以上部分由、村各负担50%,最高不超过4000元;4000元以上所支医药费由各村负担;五保户看病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患者由敬老院指定专人负责陪同就医。
3、集中供养五保户的火化费在统筹费中列支,费用仍为1000元,其余费用由所在村负责。
五保户专项经费使用管理规定责任编辑:陈老师阅读:人次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2024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
2024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一些老年人无法自理生活,面临养老难题。
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我国实施了五保供养制度。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二、实施原则1. 全面覆盖:确保所有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供养待遇。
2. 精准识别:通过科学而公正的方法,准确判断老年人是否符合五保供养条件。
3. 公开透明:供养标准、程序等相关信息应向社会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 社会参与: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五保供养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实施措施1. 完善供养标准: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生活费用和物价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五保供养标准,确保供养待遇足够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 加强信息收集:通过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等方式,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确保供养对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提高识别水平:加强对各级供养对象的识别工作,建立科学的评判体系,确保供养对象的准确性。
4. 健全评价机制:建立供养对象的定期评估机制,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养标准进行调整,确保供养对象的持续供养。
5. 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对五保供养政策的宣传,提高老年人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6. 加大资金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的充足性。
7. 引导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五保供养工作,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减轻政府负担。
四、组织和实施1. 设立五保供养工作领导小组,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和协调五保供养工作,明确责任。
2. 在乡镇设立五保供养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五保供养工作,包括信息收集、识别、评估和资金发放等。
3. 加强培训和督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五保供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施行后 农村五保户的生活保障更好了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等 收 ^ 中安 排 资金 . 于 朴 助和 改 善农 村 用
第 ‘ 条 五
农 村 五 保 供 养 服 务 机 构
五像供养对象的生活 农村五像供养对象 应 当 建 立健 垒 内 部 民 主 管理 和 服 务 符 理 将 承包 土 地 交 出他 人代 耕 的 , 收益 归 该 制度 其 农 村 五保 供 养对 象 所有 .具体 办 法 由省 、 农 村 苴 保供 养 服 务 机 构 工 作 人 员 应
发 展 规蚓
第 十 九条 财 政 部 门 应 当 按时 足瓤 县 级 人 民政 府 和 乡 民族 乡 、 人 民 付 农 民五 保供 养 资盘 ,确 保资 金 到 位 . 链 拨
政 府 应 当 为 农村 五 保 供 养 服 务机 柑 提 供 并加 强 对资 金使 用情 况的 监 督管 理 。 审计 必 要 的 设备 、 理 资 金 配 备必 要 封 工 机关 应 当 依 法 加强 对 农 村 五 保 供 养 资金 管 并 作人员。 使用 情 况的 审计
—
笫 二 十 条 农 村 五 保 供 养 恃遇 的 申 请条 忭 , 序 主 评议 腑况 以 及 农 村 五 程 民
保 供 养 蛤予 朴助
的互 好 五像 供 养 对象 的 问倒 住 痔难 闸题 . 睫实 现 全 国五保 谣 葬 对 象 尽 现 代 社会 保 障体 制 的历 史 性转 变 据 介绍 . 《 倒》 明 确规 定 了 农村 居 有 其屋 , 可 安 居 充分 发 挥 农 村 五 新 条 珏 屋 并 新型 五 保 供养 资 金 的补 充渠 道 : 有 农 村集 保供 养 、 农村 台 作 医 疗和 农 村 医疗 救 一是 体 经 营 等收 人 的地 方 , 以 从农 村 集 体经 助 三项 _ 麈鼬 综 合作 用 , 步 探索 解 决 五 可 捌 连 营等 收 人 中安排 资 金 , 于补 助 和 政 善农 保供 养 对 象就 医看 病 难 的有 效办 法 。 用
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 法律法规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按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效劳。
第五条国家对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供养对象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才能、无生活来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才能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七条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展调查核实;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进展复核。
申请人、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承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八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再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效劳机构〔以下简称农村五保供养效劳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4.01.23•【文号】国务院令[第141号]•【施行日期】1994.01.23•【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村社会保险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发布日期:2006年1月21日实施日期:2006年3月1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1号)现发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4年1月23日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五保供养,是指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在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由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五保供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五保供养工作。
第二章五保供养的对象第六条五保供养的对象(以下简称五保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第七条确定五保对象,应当由村民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五保供养证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式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八条五保对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停止其五保供养,收回《五保供养证书》:(一)有了法定扶养义务人、且法定扶养义务人具有扶养能力的;(二)重新获得生活来源的;(三)已满16周岁且具有劳动能力的。
2024年适用五保供养条款示例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适用五保供养条款示例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主体1.2 保供养1.3 五保供养第二条:合同签订主体2.1 甲方2.2 乙方第三条:五保供养内容3.1 生活保障3.2 医疗保健3.3 住房条件3.4 养老送终3.5 其他保障第四条:五保供养标准4.1 生活保障标准4.2 医疗保健标准4.3 住房条件标准4.4 养老送终标准4.5 其他保障标准第五条:五保供养金的支付方式5.1 支付时间5.2 支付金额5.3 支付方式第六条:合同的履行与监督6.1 甲方履行合同的义务6.2 乙方履行合同的义务6.3 双方权利与责任6.4 合同监督机构第七条:合同的变更与解除7.1 变更条件7.2 解除条件7.3 变更与解除的程序第八条:违约责任8.1 甲方违约责任8.2 乙方违约责任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9.1 协商解决9.2 调解解决9.3 仲裁解决9.4 法律途径第十条:合同的生效、无效和终止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无效条件10.3 合同终止条件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保密内容11.2 保密义务11.3 泄露后果第十二条:合同的附件12.1 附件内容12.2 附件的有效性第十三条:其他约定13.1 双方的其他约定第十四条: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4.1 法律适用14.2 争议解决方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解释1.1 合同主体甲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乙方: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居民,因年幼、年老、疾病或者残疾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甲方提供供养服务的对象。
1.2 保供养保供养是指甲方对乙方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健、住房条件、养老送终等方面的供养服务。
1.3 五保供养五保供养是指甲方按照本合同约定,对乙方提供的生活保障、医疗保健、住房条件、养老送终等方面的供养服务。
2022年农村的五保户新政策有哪些
2022年农村的五保户新政策有哪些
因为这些年国家⼀直有在⼤⼒扶助⼀些贫困户,并且相继出台了诸多的政策,所以很多的农村家庭都已经摆脱了贫困,慢慢地步⼊了⼩康⽣活。
2022年农村的五保户新政策有哪些?如果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的,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以下就是店铺⼩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听听店铺⼩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2022年农村的五保户新政策有哪些
暂未出台新的五保户新政策。
《农村五保供养⼯作条例》
第九条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供给粮油、副⾷品和⽣活⽤燃料;
(⼆)供给服装、被褥等⽣活⽤品和零⽤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活不能⾃理的给予照料;
(五)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你介绍的关于农村的五保户新政策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可以联系店铺律师为你解答。
三无、五保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供养形式: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集中供养和在家的分散供养。
《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相关规定:
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九条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五)办理丧葬事宜。
第十二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五保供养条例
篇一:五保供养办法
山西省五保供养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在吃、穿、住、医、葬(教)等方面依法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农村五保供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障正常生活;
(二)政府供养为主;
(三)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审批、管理和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建设、管理、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教育、司法、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建设、农业、卫生、审计、编制、税务、工商、统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农村五保
供养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鼓励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资金、物质捐助和无偿服务。
第五条
提供捐赠依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对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供养对象和供养内容
第七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第八条按照下列程序确认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一)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经民主评议,对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示;无重大异议的,
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四)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对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并作出审批决定。
符合条件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或者不再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在20日内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相关材料之日起10日内核准,注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停止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农村五保供养内容包括:第十条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
(五)办理丧葬事宜。
第十一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对
其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予以资助。
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应当继续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疾病诊疗实行优惠减免政策。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资助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费用,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报销后,个人承担部分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年满60周岁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应当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乡(镇)人民政府委托村民委员会、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确定专人或者亲属给予照料。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丧葬事宜,集中供养的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负责办理,分散供养的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丧葬费按其一年供养标准给予补助。
第十三条
第三章供养标准和资金保障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各县(市、区)上年度村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分别确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第十四条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应当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除省级财政负担的以外,不足供养标准部分由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财政负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年底根据核定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人数和供养标准,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的用款计划,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按季拨付,保证按时发放。
集中供养资金直接拨付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分散供养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直接发放给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个人。
篇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规定条件的,应当对《农村五保供养证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
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农村老人如何要求“五保供养”?权益常识
国务院于1994年1月23日发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该《条例》对“五保供养”的对象、审批程序、供养内容、供养形式等主要作了下列规定:
第六条、五保供养的对象(以下简称五保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第七条、确定五保对象,应当由村民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第九条、五保供养的内容是:
(一)供给粮油和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
(四)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五)妥养办理丧葬事定。
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条、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具体标准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一条、五保供养所需经费和实物,应当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中列支,不得重复列支;在有集体经营项目的地方,可以从集体经营的收入、集体企业上交的利润中列支。
第十二条、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救灾救济款物时,应当优先照顾五保对象,保障他们的生活。
第十三条、对五保对象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实行集中供养
或者分散供养。
第十四条、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兴办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对象。
第十五条、敬老院实行民主管理,文明办院,建立健全服务和管理制度。
五保对象入院自愿,出院自由。
第十六条、敬老院可以开展农副业生产,收入用于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敬老院的农副业生产应当给扶持和照顾。
第十七条、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扶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第十八条、五保对象的个人财产,其本人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不得自行处分;其需要代管的财产,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管。
第十九条、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有五保供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制定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实施。
第二十二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未按照本条例规定供养五保对象的,五保对象有权提出供养要求,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督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限期纠正。
第二十三条、按照五保供养协议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扶养五保
对象,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