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三、交底内容
1、施工前应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签字确认,如涉及临时用电、动火等其他作业需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2、进入罐体或受限空间前,检查所有有联系的阀门、管线已加盲板隔离。
3、进入受限空间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有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4、进入受限空间30分钟前必须进行含氧量、可燃气体、有毒物质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2、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13、如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其他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交底人:
年月日
接底人
年月日
5、检查受限空间进出口通道,没有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6、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从施工前检查到施工结束,监护人员不得脱岗,在监护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监护人员的视线范围内且监护人员必须在作业区域外且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7、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受限空间来自业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内容
交底时间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场所。
二、交底目的
保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缺氧窒息、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触电、机械损伤等事故的发生。
8、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拒绝作业。
9、作业监护的安全用品救生绳配备到位。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等。

2、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制定,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3、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在作业前充分了解作业内容、地点、时间、要求以及危害因素和安全措施。

4、作业监护人应具备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负责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5、作业人员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

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6、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7、作业现场应保持通风畅通、地面干燥、应急设施充足,并严格按照安全措施操作,避免发生事故。

8、作业结束后,应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遗留异物,作业现场安全有序。

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点,以防遗留物品。

当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和清点。

在有限空间外的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以备紧急情况使用。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和方法。

同时,应根据作业条件实施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

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新鲜,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法通风。

当作业中断30分钟以上时,再次作业前,应重新进行通风和取样分析,重新确认安全措施。

在现场应急处置方面,外部监护人应严格执行每隔十五分钟与作业人员沟通一次,每隔两个小时对作业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复测。

如果作业空间内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等危险,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应及时通知外部监护人,或者外部监护人按时进行沟通复测,及时发现事故。

如果需要请求支援,监护人应及时发出警报,通过对讲机向属地安监人员请求支援。

外部监护人应迅速将外部准备好的防护设施穿戴整齐先行实施救援。

如果施工人员仍有意识,监护人员可在外部直接传递通气式呼吸器面罩,使其自救;如果施工人员已失去意识,监护人带面罩进入作业空间进行救援。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概述受限空间作业指的是那些由于尺寸、构型或其他特殊因素所限制,使得工人进入、离开或进行工作的空间变得困难的情况。

这些空间可能包括管道、储罐、锅炉、井道等。

由于受限空间的特殊性,作业人员在其中进行工作时可能面临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本文将详细介绍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点。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准备工作:1.确定作业方式:根据受限空间的特点和作业需求,确定合适的作业方式,例如使用绳索降下人员、使用搭设临时平台等。

2.制定作业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目标、作业流程、作业人员职责等,确保整个作业过程有序进行。

3.确定作业人员:根据受限空间作业的需求,选派经验丰富、持有相关证书的作业人员,保证他们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4.确认作业设备:检查和确认所需的工具、设备和安全装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其功能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5.编制紧急救援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紧急救援计划,明确作业人员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沟通方式。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受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应该得到重视:1.通风措施:受限空间内通常存在有限的氧气供应和有害气体积聚的风险。

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必须确保空间内有充足的通风设备,并进行充分通风。

2.气体检测:使用气体检测仪器测量受限空间内的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

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安全标准,禁止作业人员进入。

3.外部监控: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有至少两名作业人员在外部进行监控,并保持与作业人员的通讯畅通。

他们负责随时观察作业人员的状态,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

4.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滑鞋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可能的伤害。

(完整word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焊接)

(完整word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焊接)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受限空间”是指生产、施工区域内炉、塔、釜、罐、仓、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二、进入受限空间涉及到其它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三、受限空间的危害识别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或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填入相应栏内并确认。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办理程序1、进入受限空间施工单位,施工队负责人到工程项目部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2、项目部有关单位和主管安全领导应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

3、施工单位施工队的相关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设备作业。

六、作业监护人的资格与职责1、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拒绝作业.3、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4、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并负责保管.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七、作业人员职责1、持有经审批同意、有效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方可施工作业。

2、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中的安全措施.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经落实确认,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4、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受限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受限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模板概述受限安全技术交底模板旨在对施工现场中可能存在的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指导和规范,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本模板适用于各类受限空间作业,如管道、设备内部、地下室、地下管廊、深井等。

二、受限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作业前准备(1)了解受限空间的基本情况,包括空间尺寸、通风情况、有害气体浓度等。

(2)熟悉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3)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静电服、手套、安全鞋等。

2. 安全措施(1)作业前,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确保有害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受限空间作业。

(3)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人。

(4)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氧气呼吸器、急救箱等。

3. 作业过程(1)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空间内无有害气体、火灾、爆炸等风险。

(2)作业人员应穿着合适的防护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作业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检测有害气体浓度。

(4)禁止在同一时间进入受限空间超过两人。

(5)禁止在受限空间内使用明火、吸烟、使用非防爆电器等。

4. 作业结束(1)作业结束后,对受限空间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无残留有害气体、火灾、爆炸等风险。

(2)清理现场,恢复受限空间原状。

(3)将作业情况及安全检查结果记录在案。

三、受限安全技术交底填写范本以下为受限安全技术交底填写范本,请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填写:1. 作业单位:__________2. 作业地点:__________3. 作业时间:__________4. 作业内容:__________5. 作业人员:__________6. 作业负责人:__________7. 安全措施:(1)通风情况:__________(2)警示标志:__________(3)应急救援器材:__________8. 作业过程:(1)进入受限空间前,进行安全检查:__________(2)作业过程中,保持通风良好:__________(3)作业人员穿着合适的防护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__________9. 作业结束:(1)作业结束后,对受限空间进行彻底检查:__________(2)清理现场,恢复受限空间原状:__________(3)将作业情况及安全检查结果记录在案:__________四、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受限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自身安全。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范本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范本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范本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重要的事情——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

你可能会想,什么是“受限空间”?别急,简单说,就是那些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甚至你进去就感觉憋气的地方。

比如那些地下管道,封闭的储罐,甚至是一些没通风的老旧厂房里。

听着就让人有点发毛,是吧?对,没错,就是这么危险。

所以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安全问题咱们得多注意。

首先啊,大家一定要清楚,进受限空间之前,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啥准备?首先得检查空间内的空气质量。

你想,空气不好,没氧气,或者是有毒气体,进去之后,不是中毒就是窒息,没人愿意当这种“英雄”对吧?那怎么检查?别急,这就需要专业的检测仪器了,得确保空气中氧气浓度正常,没啥有害气体。

用手捂着鼻子什么的,那都不是科学办法,好吧?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还能通通风,给空间里的空气流动一下,不然待久了谁受得了?然后呢,大家要明确,进入受限空间,必须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

不得不提一下,别看安全帽、口罩什么的很简单,实际上它们可起着大作用呢。

你想,万一有烟雾弥漫或者是粉尘乱飞,这些东西能保护你的生命安全。

所以啊,别图方便,什么防护用品都不能少。

千万别忽视佩戴通讯设备,万一出现问题,能及时求助,打电话报警什么的,知道吗?打个电话,救命要紧,别傻乎乎地在里面喊救命。

再说了,受限空间里啥情况最容易发生?就是缺氧了。

你想象一下,咱们平时空气里氧气充足,哪儿能想到一进这类空间,氧气含量急剧下降,结果人脑袋一晕,眼前一片漆黑,整个人就倒下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前做好气体检测,确保氧气浓度不低于19.5%。

万一进去了,出现任何不适的情况,赶紧出来。

你要是硬撑着,搞不好真成“那种新闻里的故事”了。

还有就是,受限空间作业,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

必须得有专业培训过的人员,搞清楚里面的危险性,熟悉设备的操作,知道如何应急处理。

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大力士扛着进场就能行的。

每个进受限空间的人员,都得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掌握必要的操作流程,别傻乎乎地以为进去一趟就能成为英雄。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全套范本模板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全套范本模板

一、交底项目: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三、交底时间:[具体时间]四、交底内容:1. 受限空间定义及范围受限空间是指出入口有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缺氧、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

如塔、釜、罐、槽车、管道、炉膛、烟道、隧道、下水道、上沟、坑、井、池、涵洞等。

2. 受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作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明确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安全措施等。

(3)对参与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3. 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作业前,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确保氧气含量达到规定标准。

(2)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静电服、绝缘手套等。

(4)作业过程中,设置专人监护,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5)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6)作业结束后,对受限空间进行清理,确保无残留危险物品。

4. 受限空间作业中的应急处理(1)发生中毒、窒息等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拨打急救电话。

(2)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佩戴呼吸器、使用灭火器等。

5. 受限空间作业后的安全检查(1)作业结束后,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残留危险因素。

(2)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五、交底要求(1)所有参与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

(2)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3)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六、附件1. 受限空间作业票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3. 受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理措施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
4、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自救器、安全绳等)和灭火器材。
5、对作业受限空间要进行事先充足通风,通风可以选择自然通风,不通风的地点采取机械通风,使用移动压风机接软胶管给作业地点通风。
6、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不超限(H2S最高允许浓度不得大于10mg/m3,CH4含量不得超过0.5%,O2含量为19.5%—23.5%)方可进行作业;作业人员每人配备自救器一台,对于照明不足的地方每人应配备矿灯一盏,保证一起作业的人员至少配备便携式CH4/O2、H2S报警仪各一部。
4、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
管沟内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管沟内受限空间作业工 种 Nhomakorabea焊工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交底内容:
(3)电气焊线路应挂起,防止挤压。
(4)电气焊设备接地要良好,防止漏电伤人。
(5)电气焊防护用品要佩戴齐全,防止人员烫伤。
23、在排水管或供水管沟内作业时,应事先关闭排水管或供水管路阀门,防止作业时管路破裂发生水灾事故。
17、现场负责人必须掌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数量,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
18、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19、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20、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试压或试验工作。
21、作业时发现附近有易燃、可燃、有毒、有害物质,立即停止作业并撤人,待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作业。
管沟内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管沟内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9若严重骨折,尽量留在原地,等待专业救援。
2、10抬运伤者时,要多人平托缓缓用力。运送时,要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软质担架。
2、11若呼吸及心脏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或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2、12保持道路畅通、实施现场警戒、引导无关人员疏散、撤离。
2、 13应急组长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发展态势,决定是否需要扩大应急,向项目部周边作业队,发出预警或应急支援。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经落实确认签字、监护人同意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
4、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5、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10、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和应急处置方案,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
11、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审批手续”不作业。
1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有限空间审批手续“不符不作业。
13、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
14、劳动防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15、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安全措施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第四步:组织救援:外部监护人迅速将外部准备好的防护设施穿戴整齐先行实施救援。若施工人员仍有意识,监护人员可在外部直接传递通气式呼吸器面罩,使其自救;若施工人员已失去意识,监护人带面罩进入作业空间进行救援。
第五步:封锁场地:项目人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锁,防止其他人员无故进入影响救援工作。
第六步:救援完成:监护人及项目人员成功救出被困施工人员,由等候旁边的急救车将其送往附近医院。
1事故报告与前期处置: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表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表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表本文介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有限空间是指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集聚或含氧量不足的空间。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还需要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进入有限空间施工单位负责人到___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经过确认后签发。

___调度人应向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

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

同时,要保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无阻,无“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并在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

为保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在进入金属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内作业时,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必要时需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在作业期间出现异常变化时,必须再次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再进入设备作业。

作业监护人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职责,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作业监护人需要了解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具备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同时懂得急救知识。

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监护人负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如果发现安全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实,作业监护人有权拒绝作业。

此外,作业监护人还需要清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制止作业,并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作业监护人还需要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交底日期:一、适用范围:有限空间作业二、交底目的:防止有限空间作业时发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的事件发生;三、交底内容:1、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2、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器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3、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4、检测人员必须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5、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破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6、在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出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7、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8、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10、当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作业点人员应迅速离开作业场所;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场所的有关人员;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缆绳以及其他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14、当发现有缺氧症状时,作业人员应立即组织急救和联系医疗处理;15、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16、在通风条件差的作业场所,如地下室、船舱等,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泻出,并在放置灭火器的位置设置明显的标志;17、当作业人员在特殊场所内部作业时,如果供作业人员出入的门门或盖不能很容易打开且无通讯、报警装置时,严禁关闭门或盖;18、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门,装好盲扳,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禁止启动的标志;19、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20、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21、现场补充交底内容:交底人:接收人(发包/需求/施工单位):。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氧气浓度低、有有毒或有害气体、粉尘、高温、高湿等危险因素存在的环境中进行的作业。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有限空间作业常常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指将有关作业安全的规定、知识和技能传达给作业人员,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的内容,以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首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点、安全警示标识的认识与理解、必要的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通风设备的使用、有关应急措施的指示等。

同时,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判断和应对意外情况。

其次,在实际的有限空间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首先,作业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应先检查其内部的通风情况,确保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和通风畅通。

其次,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此外,作业人员还需了解与所使用设备和化学物品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并避免事故发生。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急情况的处理至关重要。

作业人员应事先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措施,并随身携带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装备。

一旦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作业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如紧急撤离、报警等,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事故损失。

最后,在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作业人员应参与对作业过程的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工具和仪器的检查,并保持其完好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备下次作业使用。

总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及培养作业人员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进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进入和退出都比较困难,并且容积小、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危险物质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如清洁、维修、安装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
(1)有限空间作业会导致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聚,导致中毒、窒息等危险。

(2)有限空间作业会导致空间内的物品倒塌、坍塌等,导致人员被困、受伤等危险。

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
(1)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作业人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2)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空间内的检查和准备,确保空间内的安全性。

(3)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等,并确保防护装备符合国家标准。

(4)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及时报告情况和求助。

(5)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空间内的安全性。

(6)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进行空气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四、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措施
(1)在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并采取应急措施。

(2)在发生意外时,必须立即报警,并进行急救处理。

(3)在发生意外时,必须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有限空间作业的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1)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工具和设备的质量和使用状况。

(2)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性。

管道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管道受限空间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管道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现将管道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如下。

二、受限空间作业定义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尺寸较小,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缺氧等危险因素,进入后可能对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场所。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 作业前应充分了解受限空间的环境条件,如氧气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

3. 作业前应检查受限空间内的设备、管道、阀门等,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步骤、安全措施等。

四、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2. 作业前应确保受限空间通风良好,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3. 作业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受限空间内的环境参数,如氧气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撤离。

4. 作业人员应配备通讯设备,保持与外界联系畅通。

5. 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6. 作业过程中应定期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受限空间作业应急措施1. 作业人员应熟悉受限空间作业的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方法。

2. 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氧气呼吸器、急救箱等。

3.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中毒、窒息等事故,应立即撤离受限空间,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4.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六、作业结束后的工作1. 作业结束后,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2. 检查受限空间内的设备、管道、阀门等,确保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3. 整理作业记录,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步骤、安全措施等。

4. 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注意事项1. 严禁未经过培训的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时所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照明应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对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2、确保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并记录所采取的措施要点及效果。
7、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时出现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内部,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其他人员不得贸然施救。
8、如果有限空间内部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立即通知作业场所内的人员。
9、当发现有缺氧症状时,作业人员应立即组织急救和联系医疗处理。
10、在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针对性交底:
一、作业前注意事项
1、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区域,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负责。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技术交底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技术交底
1. 背景介绍
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较小、进出入通道狭窄、通风条件差等对工作人员造成困扰和危险的场所。

在进行受限空间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2. 目的
本文档旨在向工作人员传达受限空间工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使他们了解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安全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安全要求
在受限空间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要求:
-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通风和氧气供应情况良好。

- 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手套、护目镜等。

- 禁止在受限空间内吸烟、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工具。

- 工作人员应遵守团队协作原则,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 在紧急情况下,应迅速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责任人。

4. 操作规程
在进行受限空间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 事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 要经过专门培训合格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工作,未经培训人员严禁操作。

- 在工作前进行设备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工作人员应按照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不得擅自改变或修复设备。

- 工作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受限空间的整洁与安全。

5. 总结
受限空间工作的安全技术交底对于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传达,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相关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受限空间工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源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补充内容:
交底地点
交底人
交底日期
被交底人
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5.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6.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相关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1.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2.有限空间包括:
3.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对于某些有限空间,内部构造的复杂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1.内部固有风险产生危害时,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的,是其主要危害机理。

受限空间安全交底

受限空间安全交底
4.危害识别:
更换垫片作业存在的危害有:中毒窒息、碰伤、砸伤、物体伤害、皮肤伤害、环境污染等。作业前严格执行作业管理制度。
5.作业监护:
(1)监护人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得急救知识。
(2)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前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到位后,方可允许作业人员进场作业。
(3)监护人严禁离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作业,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上报公司领导。
(4) 作业前,作业负责人确认“上锁-挂签-测试”,能量隔离清单上各项隔
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签字确认。如无能量隔离装置操作人员执行单项操作卡。
(5)零部件与工具分类分开摆放,并按照大小顺序摆放。
(6)拆除过程中滴落的污油必须使用铁制接油盆,油桶上贴上“废油”字样,放置指定区域及时清运。
(7)介质为腐蚀性物质佩带防酸碱手套。
(4)作业用的工器具、设备、材料的安全性能经检查符合要求;
(5)进入作业区域拉好警戒线,所有工器具轻拿轻放。
3.作业管理:
(1)作业现场警戒线设置到位,现场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警戒区内。
(2)进行作业前,等待装置操作人员作好工艺处理(隔离)或完成界面交接后方可作业。
(3)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作业区域作业,但使用人员要在作业前经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专项培训。
6.应急措施:
(1)按相关要求准备灭火器,防止爆燃、或因敲击造成的物料燃烧。
(2)监护人员必须懂得简单的急救措施,懂得硫化氢中毒和氮气窒息等炼化企业常见事故的急救方法,并做好急救准备。
(3)当发生伤害事故时,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并上报相关部门,不得瞒报、谎报。
(4)如发生事பைடு நூலகம்请参照《维修车间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救援。

密闭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密闭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密闭空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Safety Technology DisclosureProject Name: Huai Sha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n Unit: XXX。

Ltd.Number:Disclosure Date:Subproject Name: XXXConcrete Pouring:1.Before entering the n site。

n XXX and pass the assessment before they can enter the n site.2.Workers must XXX.3.n XXX the operating res。

and the XXX.4.When pouring framework beams。

columns。

and walls。

an operating platform should be erected。

and the jump board should be XXX on the template or support for n.5.When using chutes and buckets。

they must be firmly fixed。

and protective barriers should be installed at the operating n。

It is XXX.6.When using a material hopper to lift concrete。

it should be XXX。

XXX.7.When vibrating concrete。

the operator must XXX.8.The voltage of the lighting lamps during night n should not exceed 36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生突发性事件,监护人应立即帮助作业人员撤离受限空间,必要时可以采取急救手段,同时将情况上报作业负责人与现场安全员。发生其他较严重情形按照公司应急预案相关要求处理。
培训交底人(我确认已把上述主要风险和注意事项交待给所有作业人员)
姓名
单位
职务
联系电话
接受交底人(我确认已熟知作业内容、作业方法、风险及注意事项)
12、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域,必要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在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
13、作业结束后要清理现场,严禁将工具、材料等物件遗留在有限空间内。
14、如作业人员发现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应撤离受限空间,并将情况反映给作业负责人或现场安全员。
9、参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监护、应急救援等相关人员,作业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10、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要时佩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及相应监测仪器。
11、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监护人须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作业开始前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形,统一联系信号。
2、作业前30 m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3、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连续两次分析空间内的氧含量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间隔不能低于10~15分钟,两次分析结果均重复为合格。空间内有人工作期间,每半个小时分析一次。中断作业半个小时以上,再次进入空间前,还要按以上步骤进行气体分析。
安全技术交底卡
日期:2015年月日
作业内容
综合办公楼地下室拆模清理
作业时间
作业单位
中建二局
作业人数
作业负责人
安全员
作业依据
□施工方案□程序□技术交底□其他
主要风险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车辆伤害□中毒与窒息□火灾 □淹溺
□放炮□爆炸□其他伤害
安全交底: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制定相应隔绝、作业安全措施。作业相关的生产工序。必须变更时,要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待确认不存在危险后,方可下达继续作业的指令。
8、受限空间内须保证良好的照明,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电压行灯或其他安全电压小于或等于36伏的灯具;如受限空间内需要使用电源,应使用隔离变压器变压为安全电压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伏。
4、空间内氧含量在19.5~23%之间,可以进行工作。
5、作业开始之前,须保证空间内良好的通风条件,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6、有限空间使用管理单位允许有限空间作业后要保证自身生产作业不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