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合集下载

食品卫生学复习试题

食品卫生学复习试题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卫生问题有( )A、使用禁用的食品添加剂B、超出规定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C、超出规定限量D、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E、以上都是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 )A.防止食品腐败变质B.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C.提高食品质量及花色品种D.提高食品营养价值E. 以上都是3.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防腐( )是漂白剂A.丙酸钠B.焦亚硫酸钠C.苯甲酸E.山梨酸4.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不宜加入( )(防霉剂)A.苯甲酸钠B.山梨酸钾C.丙酸钙D.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二丁基羟基甲苯5.为防止油脂氧化,不宜加入( )A.BHAB.BHTC.焦亚硫酸钠D.没食子酸丙酯E.异抗坏血酸钠6.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是( )A.蔗糖B.果糖C.葡萄糖D.糖精7.下列属于天然着色剂的是( )A.苋菜红B.胭脂红C.柠檬黄D.新红E.高粱红8.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是( )A.高粱红B.姜黄C.苋菜红D.红曲色素E.胡萝卜素二、多选题1.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有( )A.改善食品品质B.防止腐败变质C.改善食品色、香、味D.掩盖食品的缺陷E.增加食品的重量2.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卫生问题有( )A.使用禁用的食品添加剂B.超出规定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C.超出规定限量D.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E.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3.食物防腐剂包括( )A.丙酸钠B.焦亚硫酸钠C.苯甲酸钠D.柠檬酸E.山梨酸钾4.食物抗氧化剂包括( )A.BHAB.BHTC.焦亚硫酸钠D.没食子酸丙酯E.异抗坏血酸钠5. 我国允许在食物中使用的护色剂有( )A.高粱红B.硝酸钾C.亚硝酸钠D.亚硝酸钾E.硝酸钠6.天然甜味剂包括( )A.木糖醇B.甘草C.麦芽D.糖精钠E.山梨糖醇7.人工合成甜味剂( )A.糖精钠B.麦芽糖醇C.甜菊糖甙D.甘草E.甜蜜素8. 常用的鲜味剂有( )A.L-谷氨酸钠B.亚硝酸钠C.胡萝卜素D.甜菊糖甙E.5’-肌苷酸钠9.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 )A.防止食品腐败B.改善食品色、香、味C.提高食品质量D.食品加工工艺需要E.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10. 我国允许在食物中使用的人工合成着色剂有( )A.苋菜红B.胭脂红C.赤鲜红D.柠檬黄E.日落黄11.人工合成着色剂有( )A.柠檬黄B.日落黄C.姜黄D.靛蓝E.亮蓝三、简答题1.国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有什么法律和标准2.请例举10种以上的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3.试比较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的区别食品卫生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E2.E3.A4.E5.C6.D7.E8.C二、多选题1.A、B、C2. B、C3.C、E4.A、B、D、E5. B、C、D、E 6、A、B、E7.A、C、E 8.A、E 9.A、B、C、D 10.A、B、C、D、E11.A、B、D、E三、简答题1.答:法律:1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11〕5号)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公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公告》(总局2011年第52号公告)3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工作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37号公告)4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监督发[2009]21号)5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2011年第4号)6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7卫生部质检总局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管理的公告(2011年第6号)8关于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有关监管工作的通知(质检办食监函〔2010〕981号)9关于餐饮消费环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规范巩固阶段重点工作及要求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09]27号)10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的紧急通知(工商食字[2011]89号)标准: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 -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2493-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T14156-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时间:2011-04-23来源:卫生部浏览:38123 原文: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方便,卫生部日前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序号名称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检测方法1 吊白块腐竹、粉丝、面粉、竹笋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2 苏丹红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王金黄、块黄腐皮4 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5 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无6 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无7 玫瑰红B 调味品无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后期增补名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全)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的规定,为深入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专家组提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并对前三批已公布名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四批)
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 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
整顿办函〔20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 17号)规定,为深入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我办制定了《食 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并对前四批 已公布名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检测方法
可能涉及的环节
五氯 五氯
1
河蟹
酚钠 酚钠
灭螺、清除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 气 野杂鱼 相色谱法(SC/T 3030-2006)
养殖
2 喹乙 喹乙 水产养殖 促生长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 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
养殖
醇 醇 饲料
碱性 硫代
3 焦亚 陈粮、米粉等 硫酸 钠
漂白、防GB/T 5009.34-2003 流通、餐饮 腐、保鲜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

4 亚硫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 防腐、漂GB/T 5009.34-2003 流通、餐饮
酸钠 鱼干、鱿鱼丝、蟹肉、鱼 白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
糜等

流通 餐饮 生产加工
附件3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生产加工附件附件22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序序号号食品食品添加添加剂剂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主要用主要用途途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可能涉及的环节可能涉及的环节1胭脂红鲜瘦肉增色gbt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生产加工流通2柠檬黄大黄鱼小黄鱼染色gbt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流通3焦亚硫酸钠陈粮米粉等漂白防腐保鲜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流通餐饮4亚硫酸钠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防腐漂白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流通餐饮附件附件33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序序号号名称名称主要成分主要成分对主要产品类别等的修改内容对主要产品类别等的修改内容备注备注1皮革水解物皮革水解蛋白将皮革水解物修改为革皮水解物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四、对企业巡查工作的建议1.关注企业使用的各种复合香精、改良剂等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如标签上未标明其成分或无标签应要求企业停止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应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2.关注生产现场无包装的不明物质。

不法企业在故意使用一些违规物质的时候,一般均会去除该物质的外包装,不存放在仓库,往往在其生产现场的角落可以见到没有任何标识的不明物质,如企业不能说明是何物质、作何用途,并无法提供相应证明的情况下,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3.关注企业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企业购买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巡查人员可以对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进行抽查,核对其所用添加剂的品种、数量是否可以对应。

若发现有不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复制相关资料,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4. 关注企业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情况(1)注意称量用的计量器具的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使用的方式是否合理。

(2)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春、夏季应加强对企业防腐剂使用情况的监督。

若发现有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应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登记相关记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第八十六条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1—5批汇总)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方便,卫生部日前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序号名称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检测方法1吊白块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2苏丹红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王金黄、块黄腐皮4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5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无6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无7玫瑰红B调味品无8美术绿茶叶无9碱性嫩黄豆制品10工业用甲醛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11工业用火碱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无12一氧化碳金枪鱼、三文鱼无13硫化钠味精无14工业硫磺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无15工业染料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无16罂粟壳火锅底料及小吃类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17革皮水解物乳与乳制品含乳饮料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精品】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

【精品】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

【关键字】精品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47种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22种食品添加剂名单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四、对企业巡查工作的建议1.关注企业使用的各种复合香精、改良剂等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

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如标签上未标明其成分或无标签应要求企业停止使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应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2.关注生产现场无包装的不明物质。

不法企业在故意使用一些违规物质的时候,一般均会去除该物质的外包装,不存放在仓库,往往在其生产现场的角落可以见到没有任何标识的不明物质,如企业不能说明是何物质、作何用途,并无法提供相应证明的情况下,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查阅、复制进货台帐、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当场封存此物品、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3.关注企业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企业购买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巡查人员可以对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及配料记录进行抽查,核对其所用添加剂的品种、数量是否可以对应。

若发现有不对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复制相关资料,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并将产品抽样送检。

4. 关注企业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情况(1)注意称量用的计量器具的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使用的方式是否合理。

(2)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春、夏季应加强对企业防腐剂使用情况的监督。

若发现有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应当场封存在制品、库存品,登记相关记录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第八十六条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安徽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2(含答案)题简

安徽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2(含答案)题简

食品卫生学习题集食品卫生学——第1-2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四、名词解释1.食品污染:食品从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直至餐桌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现某些有害因素,降低了食品卫生质量或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称为食品污染。

2.食品的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3.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表示。

4.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采用相当于100g或100ml食品的最近似数来表示,简称为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5.水分活性aw: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一部分水分,用awP/P0(P为食品中水分的蒸气压,P0为同样条件下纯水的蒸气压)。

食品的aw值越小,表明食品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越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6.食品腐败变质:泛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或食品腐败变质就是食品失去商品价值。

7.T.T.T:食品保存期限(time)、保存温度(temperature)和保存耐受量(tolerance),它反映一定温度下和一定时间后食品质量变化的程度。

8.巴氏杀菌:是指通过加热以达到杀灭所有致病菌和破坏及降低一些食品中腐败微生物数量为目的的一种杀菌方式。

9.高温杀菌:是指以杀灭所有通过平板或其它计数方法可以测出的活菌为目的的一种杀菌方式。

10.热力致死时间(TDT):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杀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11.D值:是指在某一温度和条件下,微生物指数递减时间,或指杀灭90%微生物所需的时间(min)。

12.F值:指所有温度下的热力杀菌效果相当于121℃条件下等效杀菌的时间,以min表示。

F值用以表示杀灭某种微生物孢子的能力。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

国家再次公布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按:为了提醒广大饲料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饲料安全法律法规,特转载国家相关部门于2011年4月23日再次公布的禁止在饲料中添加的82种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名录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为加强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管理,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第105号公告)中规定的品种及经审批公布的新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经营企业必须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经营和使用未经批准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二、凡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严格执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不得添加《规范》附录二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

凡生产含有《规范》附录一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执行《饲料标签》标准的规定。

三、凡在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需按照《规范》规定执行,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

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必须遵守休药期、配伍禁忌等有关规定。

四、人用药品的生产、销售必须遵守《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

未办理兽药、饲料添加剂审批手续的人用药品,不得直接用于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

五、生产、销售《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的医药企业或个人,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向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或个人)销售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给予处罚;生产、销售《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的兽药企业或个人,向饲料企业销售的,由兽药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给予处罚;违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所列品种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或个人,由饲料管理部门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国家规定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到第五批)

国家规定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到第五批)

14
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
鱼类
抗感染
15
乌洛托品 六亚甲基四胺
腐竹、米 防腐 线等
养殖、流 GB20361通 2006水产 品中孔雀 石绿和结 晶紫残留 量的测 定,高效 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法(建议 研制水产 品中孔雀 石绿和结 晶紫残留 量测定的 液相色谱 -串联质 谱法) 加工 无,需要 研制食品 中六亚甲 基四胺的 测定方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 可能涉及 主要成分 或存在的 添加目的 检测方法 的环节 食品种类
1
2
3
4
水产品中 五氯苯酚 及其钠盐 残留量的 灭螺、清 五氯酚钠 五氯酚钠 河蟹 测定 气 除野杂鱼 相色谱法 (SC/T 30302006) 水产品中 喹乙醇代 谢物残留 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 色谱法 (农业部 1077号公 告-5水产养殖 喹乙醇 喹乙醇 促生长 2008); 饲料 水产品中 喹乙醇残 留量的测 定 液相 色谱法 (SC/T 30192004) 碱性黄 硫代黄素 大黄鱼 染色 无 GB/T 207592006畜禽 肉中十六 磺胺二甲 磺胺二甲 种磺胺类 叉烧肉类 防腐 药物残留 嘧啶 嘧啶 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 谱法
猪肉
7 8 9
工业氯化镁 磷化铝 馅料原料漂白剂
增加重量 加工、流 通 磷化铝 木耳 防腐 加工、流 通 二氧化硫 焙烤食品 漂白 加工、餐 脲 饮
氯化镁
10
酸性橙II
黄鱼
增色
流通
11
抗生素
磺胺类、 生食水产 杀菌防腐 餐饮 喹诺酮类 品 、氯霉素 、四环素 、
β-内酰 胺类
无,需要 研制食品 中酸性橙 II的测定 方法 (说明: 水洗方法 可作为补 充,如果 脱色,可 怀疑是违 法添加了 色素) GBT21316 -2007动 物源性食 品中磺胺 类药物残 留量的测 定,高效 液相色谱 -质谱质 谱法 GB 213122007 动 物源性食 品中14种 喹诺酮药 物残留检 测方法, 液相色谱 -质谱/质 谱法 GB/T 223382008 动 物源性食 品中氯霉 素类药物 残留量测 定

151种食品非法添加剂名单

151种食品非法添加剂名单

国家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2011年04月23日11:17 新华网为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饲料、水产养殖中使用违禁药物,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根据风险监测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更新非法使用物质名单,至今已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包括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和82种“禁止在饲料、动物饮用水和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物质”的名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这类非法添加行为性质恶劣,对群众身体健康危害大,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依照法律要受到刑事追究,造成严重后果的,直至判处死刑。

这次公布的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是由卫生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在分次分批公布的基础上汇总再次公布,目的就是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严格守法按标准生产经营,警示违法犯罪分子法网恢恢,不要存侥幸心理;同时,欢迎和鼓励任何单位、个人举报其他非法添加的行为。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表二: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注:滥用食品添加剂(共32种)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为加强饲料、兽药和人用药品管理,防止在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动物饮用水中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滥用违禁药品的行为,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并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凡生产、经营和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均应属于《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第105号公告)中规定的品种及经审批公布的新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的企业需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饲料添加剂需办理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经营企业必须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不得经营和使用未经批准生产的饲料添加剂。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最新)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最新)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35
磷化铝
木耳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联系方式:Wkzhong@)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金枪鱼、三文鱼

13
硫化钠
味精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16
罂粟壳

安徽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2(含答案)题简

安徽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2(含答案)题简

食品卫生学习题集食品卫生学——第1-2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四、名词解释1.食品污染:食品从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烹调直至餐桌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现某些有害因素,降低了食品卫生质量或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称为食品污染。

2.食品的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3.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表示。

4.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采用相当于100g或100ml食品的最近似数来表示,简称为大肠菌群最近似数。

5.水分活性aw: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一部分水分,用awP/P0(P为食品中水分的蒸气压,P0为同样条件下纯水的蒸气压)。

食品的aw值越小,表明食品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越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6.食品腐败变质:泛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或食品腐败变质就是食品失去商品价值。

7.T.T.T:食品保存期限(time)、保存温度(temperature)和保存耐受量(tolerance),它反映一定温度下和一定时间后食品质量变化的程度。

8.巴氏杀菌:是指通过加热以达到杀灭所有致病菌和破坏及降低一些食品中腐败微生物数量为目的的一种杀菌方式。

9.高温杀菌:是指以杀灭所有通过平板或其它计数方法可以测出的活菌为目的的一种杀菌方式。

10.热力致死时间(TDT):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杀死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11.D值:是指在某一温度和条件下,微生物指数递减时间,或指杀灭90%微生物所需的时间(min)。

12.F值:指所有温度下的热力杀菌效果相当于121℃条件下等效杀菌的时间,以min表示。

F值用以表示杀灭某种微生物孢子的能力。

国家再次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

国家再次公布151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名单

2 硝基呋喃类药物 9
猪肉

禽 肉、 物性 水 产 品 动
3 玉米赤霉醇 0
3 抗 生 素残 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牛羊 肉及肝脏、 牛奶
猪 肉
3 镇静剂 2
猪肉
2 1 第 3期 01
国家 再次 公布 1 1种食 品和 饲料 中非法 添加 名 单 5
表一 食品中可 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 续) 可 能添 加 的食 品品 种 检 测 方法
4 磺 胺 二 甲嘧 啶 6 4 敌 百虫 7 序 号 食 品 品种
叉 烧 肉类 腌 制 食 品
1 渍 菜 ( 等 ) 葡 萄 酒 泡菜 、 2 水 果 冻 、 白冻 类 蛋 3 腌 菜 4 面点 月饼

5 面 条 、 子 皮 饺 6 牲占
表二 食 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品种名单 可 能 易 滥 用 的 添加 剂 品种 检 测 方 法 着色剂 ( 脂红 、 檬黄、 惑红、 胭 柠 诱 曰落 黄 ) 等 G / 0 93 — 0 3食 品 巾合 成 着 色 剂 的 测 定 G / BT5 0 .5 2 0 B T5 0 . 1 20 0 91 — 03食 品中 诱 惑 红 的测 定 4 着 色剂 、 防腐 剂 、 度 调 节 剂 ( 酸 己二 酸 等 ) 着 色剂 、 腐剂 、 味 剂 ( 精 钠 、 蜜 素等 ) 防 甜 糖 甜 乳化剂 ( 糖脂 肪酸酯等 、 蔗 乙酰 化 单甘 脂 肪 酸 酯 等) 防腐 剂 、 色 剂 、 味 剂 着 甜 面粉 处 理 剂 膨 松 剂 ( 酸 铝 钾 、 酸 铝 铵 等 ) 水 分 保 持 剂 磷 硫 硫 、 酸 盐 类 ( 酸 钙 、 磷 酸 二 氢 二 钠 等 ) 增稠 剂 ( GBT 50 .8 — 0 3 磷 焦 、 黄 / 0 912 2 0 原 胶 、 蜀 葵胶 等) 甜 昧 剂 ( 精 钠 、 蜜素 等 ) 面制 食 品 中铝 的 测 定 黄 、 糖 甜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

・ ・ 5
附件 1
食 品 中可 能 违 法 添 加 的非 食 用 物 质 名 单 ( 五批 ) 第
可 能 添 加 或 存 序 号 名 称 主要 成 分 在 的 食 品 种类 河 蟹 添 加 目的 检 测 方 法 可 能涉 及 的环 节 养 殖

五 氯 酚 钠
五 氯 酚 钠
( 源 : W . o .o .n 2 1 -12 ) 来 W W m h gv c .0 1 )—0 (
首 都公 共 卫 生
21 0 1年 2月第 5卷 第 1 期 C pt1o ma 。 ul el ,F b r・2 1 o 5 N _ ai u 1 f bi H ah emay 0 1V 1 。 1 aJ P c t .
敌 百 虫
腌 制 食 品
防腐
法 , 参 照 《 N 1 5—9 出 口 肉 及 肉 制 品 生 产 加 工 可 S 02 2
中敌 百 虫 残 留量 的检 验 方 法 》 。
附件 2
食 品 中可 能易 滥 用 的食 品添 加 剂 名 单 ( 五批 ) 第
可 能 添 加 的 序 号 食 品 添 加 剂 可能 涉 及 主要 用 途 检 测 方 法
GB T 5 0 3 —2 0 / 0 9. 5 03
主 要食 品类 别
鲜瘦 肉
的 环 节
生产加工 、 流通

胭 脂 红
增 色
食 品 中 合 成 着 色剂 的测 定
灭 螺 、 除 野 杂 水 产 品 中 五 氯 苯 酚 及 其 钠 盐 残 留 量 的 测 定 清
鱼 气 相 色 谱 法 ( C T33 S / 0 0—2 0 ) 06
水 产 品 中 喹 乙醇 代 谢 物 残 留 量 的 测 定 高 效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食品整治办〔2008〕3号表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表2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名单(第五批)》的通知
整顿办函〔2011〕1号
附件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附件2
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
附件3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关于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6号)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
特此公告。

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附件3: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表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
表2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
对前三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一到六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一到六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一到六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该名单仅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执法和处理案件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当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增补相关信息,适时予以通报。

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一、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
二、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
三、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
四、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
五、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附表: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2.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表2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三批)
附件2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三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
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亚铁
13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15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16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17
“酒类”
安塞蜜
18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19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五批)可能添加或存在的
添加目的
食品种类可能涉及的
环节序号名称主要成分检测方法1五氯酚钠五氯酚钠河蟹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灭螺、清除野杂鱼
气相色谱法(SC/T 3030-2006)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SC/T3019-2004)无GB/T 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目前没有检测食品中敌百虫的国家标准方法,可参照《SN0125-92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敌百虫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养殖2
3喹乙醇
碱性黄喹乙醇
硫代黄素水产养殖饲料
大黄鱼促生长
染色养殖流通4磺胺二甲嘧磺胺二甲嘧
啶啶叉烧肉类防腐餐饮5敌百虫敌百虫腌制食品防腐生产加工食品中可能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五批)序号食品添加剂
1胭脂红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
鲜瘦肉主要用途
增色检测方法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5-2003可能涉及的环节生产加工、流通2柠檬黄大黄鱼、小黄鱼染色流通3
4焦亚硫酸钠
亚硫酸钠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陈粮、米粉等漂白、防腐、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流通、餐饮保鲜测定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防腐、漂白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流通、餐饮鱿鱼丝、蟹肉、鱼糜等测定
对前四批名单的补充和修改内容序号名称主要成分
1皮革水解物皮革水解蛋白对主要产品类别等的修改内容将“皮革水解物”修改为“革皮水解物”;备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第1条2甲醛
3苏丹红
4罂粟壳
5氯霉素
6酸性橙II将“检测方法”适应范围限定为“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甲醛“产品类别”中增加“血豆腐”“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第11条苏丹红“产品类别”中增加“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品)”质名单(第一批)”第2条吗啡、那可丁、“产品类别”中增加“火锅底料及小吃类”“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可待因、罂粟碱质名单(第一批)”第17条氯霉素“产品类别”中增加“肉制品、猪肠衣、蜂蜜”“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四批)”第11条“产品类别”中增加“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椒面和豆瓣酱”质名单(第四批)”第10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