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运动规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动物的运动规律,特别是四足动物的运动特点,包括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运动方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运动,加深对动物生理和行为学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小鼠、猫、狗等。
2. 实验器材:高速摄像机、运动捕捉系统、电子秤、计时器、测量尺等。
3. 实验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实验动物在不同运动方式下的运动特点,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2. 记录法: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过程,并进行详细记录。
3. 测量法:使用电子秤、计时器、测量尺等工具,对实验动物的运动速度、频率、距离等参数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法: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准备:选择健康、无病、无伤的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编号、称重等基础处理。
2. 实验动物的运动观察:将实验动物放置在实验室内,观察其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方式。
3. 运动数据的记录与测量: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过程,并使用计时器、测量尺等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测量。
4. 数据分析:将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家兔的运动规律:- 行走:家兔的行走速度约为2-3米/秒,行走过程中身体呈波浪状起伏,四肢交替向前迈步。
- 奔跑:家兔的奔跑速度约为4-5米/秒,奔跑过程中身体前倾,四肢前后交替摆动。
- 跳跃:家兔的跳跃高度约为0.5米,跳跃过程中身体后仰,四肢同时发力。
2. 小鼠的运动规律:- 行走:小鼠的行走速度约为0.5-1米/秒,行走过程中身体呈直线运动,四肢交替向前迈步。
- 奔跑:小鼠的奔跑速度约为1-2米/秒,奔跑过程中身体前倾,四肢前后交替摆动。
- 跳跃:小鼠的跳跃高度约为0.2米,跳跃过程中身体后仰,四肢同时发力。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引言概述: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学科,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来获取科学数据和知识。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一系列实验结果,探讨实验动物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正文:1. 实验动物的选择:- 考虑实验目的和动物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每种动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限制;- 实验动物品种的选择需根据实验要求和研究领域确定。
2.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水源和温度控制等;- 动物饲养条件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需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清洁,确保实验动物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
3. 实验动物行为测试:- 利用行为学测试评估实验动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常用的行为测试方法包括自由探索、空间记忆和条件反射等;- 结合行为学数据,分析实验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特征,进一步探讨动物行为学的机制。
4. 实验动物遗传学研究:- 利用遗传学方法,研究实验动物的基因表达和突变;- 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基因改造的实验动物模型;- 分析实验动物遗传变异与行为学表现的相关性,深入了解动物行为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5. 实验动物生理研究:- 通过生理学指标评估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状态和健康状况;- 分析实验动物的生理参数变化,揭示动物的生理机制;- 在药物研究和疾病模型中应用实验动物,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总结: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生理机制和遗传特征。
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进行行为学测试以及遗传和生理研究,我们能够推动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动物健康领域的进展提供有力支持。
观察动物行为实验报告
观察动物行为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探究动物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机制。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白鼠、实验狗、家养猫- 实验室环境:标准动物实验室,包括固定大小的笼子、活动区域以及水和食物供应等2.2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动物分别放置在其对应的笼子中。
2. 记录动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包括活动频率、睡眠时间、饮食情况等。
3.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和归类动物的行为特点。
3. 实验结果3.1 小白鼠行为观察小白鼠在实验环境中表现出了活跃的行为。
它们频繁地在笼子中走动,有时候还会弹跳。
睡眠时间较短,多数时间用于活动。
小白鼠在实验室环境里吃得很少,但饮水频率较高。
3.2 实验狗行为观察实验狗在笼子中表现出了较为冷静和温顺的行为。
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只有在被喂食时才会醒来。
实验狗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活动时间比较少。
饮食情况正常,进食量稳定。
3.3 家养猫行为观察家养猫在实验环境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好奇心和活跃性。
它们会四处闻嗅、扑捉和追逐,常常显示出猎食行为。
与小白鼠和实验狗相比,家养猫的睡眠时间稍长。
饮食情况良好,但家养猫的进食量相对较小。
4. 实验分析通过对不同动物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实验环境中呈现出的行为特点和活动习性存在差异。
小白鼠作为实验宠物,其活跃和好奇心较高的特点,使其成为实验动物选择的重要对象。
小白鼠的少食多饮可能与其新鲜环境下的适应压力有关。
实验狗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常常表现出较弱的活动性和较长的睡眠时间。
这可能与狗类作为家养宠物已经习惯了相对稳定和安逸的生活方式有关。
家养猫的高度活跃性和好奇心使其常常成为宠物选择的首选。
其独立性和猎食行为的表现可能与其野生祖先的遗传特质有关。
5. 实验结论不同动物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活动习性。
小白鼠表现出较高的活跃性和好奇心;实验狗表现出较低的活动性和较长的睡眠时间;家养猫表现出高度活跃性和独立性。
动物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实验一: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1)耳孔法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3)染色法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1)剪尾采血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
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
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
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动物学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动物心脏功能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习心脏功能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心脏功能的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动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1只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心脏功能测定仪、生理盐水、记录纸、笔等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将家兔置于手术台上,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 心脏暴露:沿家兔胸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心脏。
3. 心脏连接:将心脏功能测定仪的电极连接到心脏表面,确保连接牢固。
4. 数据采集:开启心脏功能测定仪,记录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
5. 心脏功能实验:分别进行心脏负荷实验、心脏缺血实验和心脏药物实验,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
实验步骤:1. 心脏负荷实验:向家兔体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家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3. 心脏药物实验:向家兔体内注入心脏药物,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心脏负荷实验:家兔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在注入生理盐水后无明显变化。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家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降低。
3. 心脏药物实验:注入心脏药物后,家兔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升高。
实验分析:1. 心脏负荷实验:生理盐水对心脏功能无显著影响,说明心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降低,说明心脏在缺血状态下功能受到损害。
3. 心脏药物实验:注入心脏药物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升高,说明心脏药物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实验结论:1. 心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
狗的生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狗的生理与行为特性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对狗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和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狗的生理与行为特性,为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实验地点:某高校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对象:健康成年狗10只,品种包括拉布拉多、哈士奇、金毛寻回犬等。
实验方法:1. 生理指标测定:- 体重、体长、胸围、腹围等形态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等;-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标;-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
2. 行为表现观察:- 社交行为,包括对人类的亲近程度、与其他狗的互动等;- 工作能力,如服从训练、搜救训练等;- 攻击性行为,包括对人类和动物的攻击倾向;- 情绪表现,如兴奋、恐惧、焦虑等。
3. 遗传特征分析:- 通过DNA提取和基因测序,分析狗的遗传背景;- 研究特定基因与狗的行为、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 不同品种的狗在体重、体长等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血液常规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表明狗的生理功能良好。
2. 行为表现:- 拉布拉多、金毛寻回犬等品种的狗表现出较高的社交能力,对人类的亲近程度较高;- 哈士奇等品种的狗在服从训练和搜救训练中表现出较高的工作能力;- 所有品种的狗均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但通过训练可以降低攻击倾向;- 狗的情绪表现多样,兴奋、恐惧、焦虑等情绪均可观察到。
3. 遗传特征:- 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不同品种的狗在遗传背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部分基因与狗的行为、生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如与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攻击性等。
实验结论:1. 狗的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受到品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2. 狗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攻击性等行为特征可以通过训练和遗传改良进行调控;3. 遗传特征分析为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生长发育规律。
2. 掌握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为实验动物学教学和科研提供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鸡(品种、年龄、性别等)2. 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饲料、饮水器、称重器、笼具等3. 实验试剂:消毒液、营养液等三、实验方法1. 观察鸡的外部形态结构,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1)观察鸡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尾部等部位,记录其形态、颜色、羽毛等特征。
(2)测量鸡的体长、体重、翼长等指标,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2. 观察鸡的生理功能。
(1)观察鸡的呼吸、心跳、排泄等生理现象。
(2)观察鸡的采食、饮水等行为。
3. 掌握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1)了解鸡的饲料种类、营养成分、饲养方式等。
(2)观察鸡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掌握鸡的消毒、防疫、疾病防治等技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的形态结构(1)头部:鸡的头部呈椭圆形,有喙、眼、耳等器官。
(2)颈部:鸡的颈部细长,肌肉发达,有利于采食和呼吸。
(3)胸部:鸡的胸部宽大,有发达的胸肌,有利于飞行。
(4)腹部:鸡的腹部较宽,有利于消化和生殖。
(5)尾部:鸡的尾部较短,羽毛密实,有利于保温。
2. 鸡的生理功能(1)呼吸:鸡的呼吸以肺为主,气囊辅助呼吸。
(2)心跳:鸡的心脏四腔,心跳较快,有利于血液循环。
(3)排泄:鸡的排泄器官有肾脏、输尿管、泄殖腔等。
(4)采食:鸡的喙尖利,善于啄食。
(5)饮水:鸡的饮水需求较高,需保持充足的水源。
3.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1)饲料:鸡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饲养环境:鸡的饲养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以利于其生长发育。
(3)消毒:定期对鸡舍、饲料、饮水等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4)防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发生。
(5)疾病防治: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鸡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饲养管理技术的观察,使我们对鸡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物实验报告动物观察(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探讨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金鱼、鸽子、蝴蝶等。
2. 实验器材:观察箱、显微镜、望远镜、录音笔、照相机等。
3. 实验环境:实验室、校园、动物园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动物行为: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如活动、觅食、交配、繁殖、防御等。
2.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观察箱、显微镜、望远镜等工具对动物行为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行为特点等。
3. 分析数据:对观察到的动物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小白鼠:a. 观察小白鼠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小白鼠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小白鼠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2. 观察金鱼:a. 观察金鱼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金鱼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金鱼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3. 观察鸽子:a. 观察鸽子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鸽子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鸽子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4. 观察蝴蝶:a. 观察蝴蝶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蝴蝶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蝴蝶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小白鼠:a. 小白鼠的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规律为白天休息,夜间活动;b. 小白鼠的觅食行为以植物种子为主,数量较少;c. 小白鼠的繁殖时间为春季,繁殖数量较多。
2. 观察金鱼:a. 金鱼的活动范围较窄,活动规律为白天觅食,夜间休息;b. 金鱼的觅食行为以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为主,数量较多;c. 金鱼的繁殖时间为夏季,繁殖数量较多。
3. 观察鸽子:a. 鸽子的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规律为白天觅食,夜间休息;b. 鸽子的觅食行为以谷物、种子为主,数量较多;c. 鸽子的繁殖时间为春季,繁殖数量较多。
观察动物行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特征。
2. 学习运用观察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
3. 培养科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某动物园三、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包括以下动物种类:1. 非洲象2. 长颈鹿3. 狮子4. 羊驼5. 鹦鹉四、实验方法1. 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运用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实验法: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实验内容与过程1. 观察非洲象的行为(1)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2)观察地点:非洲象馆(3)观察内容:- 非洲象的进食行为:观察非洲象如何用长鼻子取食树叶,以及如何用牙齿咀嚼食物。
- 社群行为:观察非洲象的家族结构,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
- 领域行为:观察非洲象如何用鼻子在地面划出领地范围。
2. 观察长颈鹿的行为(1)观察时间:上午10:30-11:30(2)观察地点:长颈鹿馆(3)观察内容:- 进食行为:观察长颈鹿如何用长颈取食树叶,以及如何用蹄子清理树叶上的灰尘。
- 社群行为:观察长颈鹿的家族结构,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
- 领域行为:观察长颈鹿如何用蹄子在地面上划出领地范围。
3. 观察狮子的行为(1)观察时间:下午1:00-2:00(2)观察地点:狮子馆(3)观察内容:- 捕食行为:观察狮子如何捕食猎物,以及如何分配食物。
- 社群行为:观察狮子的家族结构,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
- 领域行为:观察狮子如何用爪子在地面上划出领地范围。
4. 观察羊驼的行为(1)观察时间:下午2:30-3:30(2)观察地点:羊驼馆(3)观察内容:- 进食行为:观察羊驼如何用蹄子挖掘食物,以及如何用嘴巴取食。
- 社群行为:观察羊驼的家族结构,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
- 领域行为:观察羊驼如何用蹄子在地面上划出领地范围。
5. 观察鹦鹉的行为(1)观察时间:下午4:00-5:00(2)观察地点:鹦鹉馆(3)观察内容:- 社交行为:观察鹦鹉如何与其他鹦鹉进行交流,以及如何进行群体活动。
医学检验动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医学检验动物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医学检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原理医学检验是通过检测生物体中的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等指标,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疾病或潜在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以动物为模型,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4只(2雌2雄)。
2. 仪器:灌胃器2个、注射器4个、酒精、棉球、生理盐水、小鼠固定器1个、大鼠固定器1个。
3. 试剂:生理盐水、抗生素、实验药物、实验指示剂等。
五、实验步骤1. 抓取和固定1.1 抓取:左手抓小鼠的尾根部。
1.2 固定:左手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同样操作将大鼠抓取和固定。
2. 性别鉴定2.1 抓取和固定小鼠。
2.2 观察肛门与生殖器间的距离和二者之间的毛发。
雄性:距离长,毛发密;雌性:距离短,毛发稀疏。
同样鉴别方法,重复鉴别大鼠。
3. 给药3.1 灌胃法:按正确方法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
固定后,右手持接灌胃针的注射器吸取药液,将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灌胃针头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再将灌胃针头沿上腭壁轻轻进入,转动针头刺激动物吞咽,然后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
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感觉有负压,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3.2 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右手持注射器吸取药液,从皮下注射入小鼠体内。
4. 实验操作4.1 生理指标检测:测量小鼠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
4.2 生化指标检测:采集小鼠血液,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
4.3 遗传指标检测:提取小鼠DNA,进行基因检测。
4.4 免疫指标检测:检测小鼠的免疫细胞数量、免疫功能等指标。
动物消化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消化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观察并分析动物消化过程中的现象,加深对消化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1只2. 仪器:解剖台、解剖剪、镊子、剪刀、解剖针、解剖盘、酒精灯、解剖镜、玻璃杯、量筒、滴管、试管、蒸馏水、生理盐水、碘酒、棉球等。
3. 药品:10%福尔马林溶液、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稀盐酸等。
三、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用10%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局部麻醉,使家兔昏迷。
2. 解剖:将家兔仰卧固定在解剖台上,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腔器官。
3. 观察消化器官:观察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并记录。
4. 消化实验:a. 取少量胃内容物,加入稀盐酸,观察颜色变化。
b. 取少量小肠内容物,加入氢氧化钠,观察颜色变化。
c. 取少量大肠内容物,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5. 消化实验现象分析:a. 胃内容物加入稀盐酸后,颜色变红,说明胃液呈酸性。
b. 小肠内容物加入氢氧化钠后,颜色变蓝,说明小肠液呈碱性。
c. 大肠内容物加入酚酞指示剂后,颜色不变,说明大肠液呈中性。
6. 消化实验结论:a. 家兔的胃液呈酸性,有利于消化蛋白质。
b. 家兔的小肠液呈碱性,有利于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c. 家兔的大肠液呈中性,有利于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
四、实验现象1. 家兔的胃壁较厚,呈囊状,内含胃液,颜色呈黄色。
2. 家兔的小肠壁较薄,内含小肠液,颜色呈淡黄色。
3. 家兔的大肠壁较厚,内含大肠液,颜色呈淡黄色。
五、实验结论1. 家兔的消化系统由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组成,各器官具有不同的消化功能。
2. 家兔的胃液呈酸性,有利于消化蛋白质。
3. 家兔的小肠液呈碱性,有利于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4. 家兔的大肠液呈中性,有利于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观察家兔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动物消化过程的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动物消化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各种消化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消化任务。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图文
实验动物学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1. 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2. 小鼠皮肤移植试验、睾丸(或卵巢摘除术3. 豚鼠和兔的一般操作技术4. 大鼠实验的基本操作5. 大鼠性周期观察和大鼠急性肺水肿模型建立6. 小鼠无菌取胎术7. Beagle犬的一般操作和沙鼠、金黄地鼠、裸小鼠的特性实验一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性别鉴定、编号、去毛、给药、采血、麻醉、处死,尤其是染色法编号、灌胃、眼球摘除法采血、腹腔注射、脊椎脱臼法处死。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4只(2雌2雄三、实验步骤1、抓取和固定2、性别鉴定3、编号(染色法4、去毛(脱毛剂法5、给药:消化道、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6、采血:眼眶后静脉丛、尾静脉、眼球摘除法、断头法7、麻醉:氯胺酮腹腔麻醉8、处死:脊椎脱臼法、过量麻醉9、解剖:9.1 生殖系统:9.1.1雄性:睾丸、附睾、输精管、鼠蹊腺(在膀胱下方,胶质状,透明9.1.2雌性:双角子宫、卵巢9.2 肾上腺、胰腺、胆囊、甲状腺四、实验结果1、抓取和固定:抓取:抓小鼠的尾根部固定: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2、性别鉴定:观察肛门与生殖器间的距离和二者之间的毛发。
雄性:距离长,毛发密(和其他部位一样;雌性:距离短,毛发稀疏。
3、编号:3.1染色法:3.1.1用苦味酸(黄色在小鼠背面染色3.1.2逆毛发生长方向染色,自毛根开始3.1.3可编1-10号(10号为不编号3.2去毛:脱毛剂:8% Na2S,自毛发根部涂抹3.3 给药:3.3.1 灌胃法:左手抓取小鼠固定后,右手持特制灌胃针,沿一侧口角进针, 紧贴咽后壁,头后仰以便伸直消化道,进针2/3后灌生理盐水0.5ml3.3.2 注射给药:3.3.2.1腹腔注射:3.3.2.1.1从下腹部的两侧进针3.3.2.1.2进针时针与腹部成45°。
科学动物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蚂蚁的觅食行为特点;2. 探究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3. 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蚂蚁(种类不限,数量若干)2. 实验器材:培养皿、透明胶带、食物(如糖水、肉末等)、放大镜、尺子、计时器等三、实验方法1. 观察蚂蚁觅食行为:将蚂蚁放入培养皿中,观察蚂蚁在培养皿内的活动情况,记录蚂蚁觅食行为的特点。
2. 探究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培养皿内放置食物,用透明胶带将食物与培养皿边缘粘合,防止蚂蚁爬出。
观察蚂蚁觅食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如触角、身体弯曲等,分析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
3. 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结合观察结果,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如蚂蚁在生态平衡、土壤改良等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蚂蚁放入培养皿中;2. 观察蚂蚁在培养皿内的活动情况,记录蚂蚁觅食行为的特点;3. 在培养皿内放置食物,用透明胶带将食物与培养皿边缘粘合;4. 观察蚂蚁觅食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分析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5. 分析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6.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蚂蚁在培养皿内表现出明显的觅食行为,如爬行、触角接触、身体弯曲等。
蚂蚁觅食过程中,触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触角感知食物的气味,从而确定食物的位置。
2. 信息传递方式:在实验过程中,蚂蚁通过触角感知食物的气味,并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其他蚂蚁。
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它会通过触角与其他蚂蚁接触,将信息传递给它们,从而引导其他蚂蚁前往食物所在地。
3. 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的意义:蚂蚁在生态平衡、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同时,蚂蚁还能够控制害虫,维持生态平衡。
六、实验结论1. 蚂蚁的觅食行为具有明显的特点,如触角感知、身体弯曲等;2. 蚂蚁觅食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通过触角;3. 蚂蚁觅食行为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如生态平衡、土壤改良等。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一)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动物学实验报告是对特定动物或一组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科学性文档,通过实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征和生态习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行为模式。
本报告将对一组实验中的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态环境、行为模式、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一、动物的外部特征:1. 观察动物的体型、体长、体重等基本特征;2. 记录动物的体色、毛发和羽毛等外部特征;3. 探究动物的头部结构、四肢形态等特征;4. 观察动物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的形态和构造;5. 记录动物的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特征。
二、动物的生态环境:1. 调查动物栖息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2. 分析动物所处环境的地形和植被状况;3. 记录动物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和水域特征;4. 探究动物栖息地的食物来源和天敌情况;5. 分析动物栖息地对其生活和繁殖的影响。
三、动物的行为模式:1. 观察动物的觅食行为和觅食策略;2. 记录动物的睡眠习性和活动规律;3. 探究动物的社交行为和群体组织结构;4. 观察动物的逃避和防御行为;5. 分析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季节。
四、动物的饮食习性:1. 调查动物食性类型和摄食方式;2. 记录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和摄入量;3. 探究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4. 观察动物对不同食物的偏好和适应能力;5. 分析动物的饮食选择和食物摄入与能量需求的关系。
五、动物的繁殖方式:1. 调查动物的性别比例和交配方式;2. 记录动物的交配行为和繁殖季节;3. 探究动物的受精方式和卵胎生或胎生特征;4. 观察动物的孵化或生育过程和育儿行为;5. 分析动物的繁殖成功率和繁殖对后代生存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态环境、行为模式、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对该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信息对于保护和管理特定动物群体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文动物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实验在医学、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探究某种药物对特定动物模型的影响,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本次实验选取了XX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给予其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并记录其生理和行为变化。
二、实验目的1. 评估该药物对XX动物生理指标的影响;2. 观察药物对XX动物行为的影响;3. 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年龄相当的XX动物XX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XX只。
2. 实验分组: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实验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使其适应实验环境。
(2)实验过程中,定期监测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3)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如活动能力、睡眠质量、摄食情况等。
(4)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变化:(1)实验组动物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实验组动物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生理指标在不同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行为变化:(1)实验组动物的活动能力、睡眠质量、摄食情况等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实验组动物的行为在不同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对XX动物无明显的生理和行为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安全性。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健康、年龄相当的XX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3. 实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对XX动物无明显的生理和行为影响,表明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七、实验展望1.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该药物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药效和安全性。
动物组织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处理、裂解、纯化、沉淀和溶解等步骤。
3. 学习使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并掌握相关试剂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动物组织中的DNA主要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
提取DNA的目的是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同时保持DNA分子的完整性。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其原理如下:1. 使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处理组织,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并溶解。
2. 加入酚和氯仿/异戊醇,通过酚的变性作用和氯仿/异戊醇的相容性,使蛋白质和DNA分离。
3. 通过离心,将蛋白质和杂质与DNA分离。
4. 用乙醇沉淀DNA,得到纯净的DNA。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或鸡2. 试剂:SDS、蛋白酶K、酚、氯仿/异戊醇、乙醇、TE缓冲液、NaCl、EDTA、液氮、离心机、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吸头等四、实验步骤1. 组织处理- 称取适量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用液氮迅速冷冻。
- 将冷冻的组织移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裂解缓冲液(含SDS、蛋白酶K、NaCl、EDTA等),用研钵研磨至匀浆状。
- 将匀浆移入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酚和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匀。
- 4℃下静置30分钟,待蛋白质变性沉淀。
2. 离心分离- 将离心管以12,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 将沉淀中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充分混匀。
- 再次以12,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3. DNA沉淀- 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匀后静置2-3分钟。
- 将沉淀移入新的离心管中,以12,000 rpm离心5分钟。
- 弃去上清液,用75%乙醇洗涤沉淀1次。
- 将沉淀干燥,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溶解。
4. DNA纯化- 将溶解的DNA溶液通过0.22 μm滤膜过滤,去除杂质。
-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
动物能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动物在不同能力方面的表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动物行为学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成年大鼠10只(5雄5雌)2. 实验器材:实验箱、食物、水、迷宫、天平、秒表、录像设备、数据记录表等。
三、实验方法1. 迷宫实验(1)将大鼠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迷宫实验。
(2)实验前,让大鼠适应实验环境,熟悉迷宫。
(3)实验开始时,将大鼠放入迷宫起点,记录大鼠完成迷宫的时间。
(4)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的通过次数、错误次数等数据。
2. 跳跃实验(1)将大鼠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跳跃实验。
(2)实验前,让大鼠适应实验环境。
(3)实验开始时,将大鼠放入跳跃装置,记录大鼠完成跳跃的时间。
(4)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的跳跃次数、错误次数等数据。
3. 水迷宫实验(1)将大鼠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水迷宫实验。
(2)实验前,让大鼠适应实验环境。
(3)实验开始时,将大鼠放入水迷宫,记录大鼠找到出口的时间。
(4)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的通过次数、错误次数等数据。
4. 耐力实验(1)将大鼠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进行耐力实验。
(2)实验前,让大鼠适应实验环境。
(3)实验开始时,将大鼠放入耐力装置,记录大鼠坚持的时间。
(4)实验结束后,记录大鼠的坚持时间、错误次数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迷宫实验结果通过迷宫实验,发现雄性大鼠在迷宫中的表现优于雌性大鼠,完成迷宫的时间更短,通过次数更多。
2. 跳跃实验结果跳跃实验中,雄性大鼠表现更佳,完成跳跃的时间更短,跳跃次数更多。
3. 水迷宫实验结果水迷宫实验中,雄性大鼠找到出口的时间明显短于雌性大鼠,通过次数更多。
4. 耐力实验结果耐力实验中,雄性大鼠坚持的时间更长,错误次数更少。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大鼠进行迷宫、跳跃、水迷宫和耐力实验,发现雄性大鼠在能力方面表现优于雌性大鼠。
这可能与雄性大鼠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雄性大鼠的神经递质分泌、激素水平等。
基础科研动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XX动物模型在XX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XX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XX种,XX月龄,体重XX克,共XX只。
2. 实验试剂:XX试剂、XX试剂、XX试剂等。
3. 实验仪器:XX仪器、XX仪器、XX仪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XX组,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
2. 实验动物处理:对照组给予正常饲养,实验组给予XX处理。
3. 实验指标检测:- XX指标:采用XX方法检测。
- XX指标:采用XX方法检测。
- XX指标:采用XX方法检测。
4. 数据分析:采用XX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1. XX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XX指标:XX(单位)。
- 实验组XX指标:XX(单位)。
2. XX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XX指标:XX(单位)。
- 实验组XX指标:XX(单位)。
3. XX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XX指标:XX(单位)。
- 实验组XX指标:XX(单位)。
五、讨论本研究通过XX动物模型,成功模拟了XX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的XX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XX处理可能对XX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进一步分析表明,XX处理可能通过XX途径影响XX指标,从而导致XX 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为XX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动物数量有限、实验指标单一等。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扩大实验动物数量,增加实验指标,以期为XX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六、结论本研究通过XX动物模型,成功模拟了XX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初步揭示了XX 处理对XX疾病的影响。
这为XX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还需进一步研究以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
七、参考文献[1] XX,XX. XX研究进展[J]. XX杂志,XX(XX):XX-XX.[2] XX,XX,XX,等. XX疾病的研究[J]. XX杂志,XX(XX):XX-XX.[3] XX,XX,XX,等. XX动物模型建立及研究进展[J]. XX杂志,XX(XX):XX-XX.八、附录1. 实验动物饲养记录表。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9篇)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大、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大、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大、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性别鉴定、给药、采血。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4只(2雌2雄)、大鼠4只(2雌2雄)、灌胃器2个、注射器4个、酒精、棉球、生理盐水、小鼠固定器1个、大鼠固定器1个。
三、实验步骤1、抓取和固定1.1抓取:左手抓小鼠的尾根部1.2固定:左手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1.3同样操作将大鼠抓取和固定2、性别鉴定:2.1抓取和固定小鼠2.2观察肛门与生殖器间的距离和二者之间的毛发。
雄性:距离长,毛发密(和其他部位一样);雌性:距离短,毛发稀疏。
2.3同样鉴别方法,重复鉴别大鼠。
3. 给药3.1 灌胃法3.1.1按正确方法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
3.1.2固定后,右手持持接灌胃针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或事先将药液吸好),将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灌胃针头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再将灌胃针头沿上腭壁轻轻进入,转动针头刺激动物吞咽,然后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
3.1.3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感觉有负压,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3.1.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3.2 注射给药3.2.1皮下注射3.2.1.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颈后肩胛间皮肤,3.2.1.2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针头能自由拨动无牵阻,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
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3.2.1.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3.2.2腹腔注射3.2.2.1以左手固定小鼠,使腹部向上,3.2.2.2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 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动物观察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动物行为、生理、生态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本文将以动物观察实验为主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动物行为和生态的相关问题。
正文内容一、动物观察实验的设计1.确定实验对象:选择适合研究的动物种类,确定实验的观察对象和样本数量。
2.确定实验环境:保证实验环境稳定和一致,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和生活空间。
3.制定观察方案:规划实验观察时间、观察视角和观察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进行数据采集:运用相应的观察仪器和记录方法,采集目标动物的生理、行为等数据。
5.分析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科学解读。
二、动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1.食物获取行为:探讨不同动物物种的觅食行为特点和策略,分析环境对其觅食行为的影响。
2.族群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探讨动物在群体中的角色分工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3.繁殖行为观察:研究动物的交配行为和育儿行为,揭示动物繁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栖息地选择研究:分析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选择倾向,了解动物对于栖息地的适应策略。
5.迁徙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迁徙行为,探讨迁徙对于动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三、动物生理与适应能力1.耐寒能力研究:观察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冬眠、蓄能等生理现象。
2.耐热能力研究:探究动物对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和热应激反应。
3.水分调节研究:研究动物对水分的需求和调节机制,揭示动物在不同水源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策略。
4.光线对生物钟的影响:通过观察动物的生物钟调节现象,研究光线对生物节律的影响。
5.飞行行为研究:研究动物的飞行行为和相关生理适应特点,探讨飞行对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四、动物生态与环境保护1.食物链研究:通过生态观察和分析,研究不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2.生境破坏研究:观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后的生存情况,揭示生境破坏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实验(小鼠)的一般操作技术
实习日期:2007—11—13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动物的抓去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
1 实验动物的抓取
2 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定
3 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
4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
5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6 实验动物的麻醉
7实验动物的采血
8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9 解剖
三实验的方法
1 小鼠的抓取:抓取时先用手将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上,轻轻拉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鼠置于左手中心,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即可做其他实验操作作用。
2 小鼠性别的鉴定:抓取小鼠后,观察动物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
距离远的为雄性,距离近的为雌性。
成熟的雄性小鼠可看到小鼠睾丸的轮廓。
3 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用被毛染色法做小鼠编号。
用苦味酸(黄色),一般左前肢为1,左侧腹部为2,左后肢为3,头颈部为4,背部为5,尾根部为6,右前肢为7,右腹部为8,右后肢为9。
用两种颜色可以染到99。
4 小鼠被毛去除:有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用硫化钠脱毛法。
5 给药途径和方法:给药途径有经口灌胃法,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入和注射给药法。
用一支特制的灌胃针进行灌胃,小鼠一般给1.5ml以下。
用注射器抽好液体,然后抓取小鼠,针头延侧角通过食管进入胃内,然后将液体注入。
6 小鼠的麻醉:麻药有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两种。
给药途径有吸入性麻醉,注射给药。
小鼠一般用腹部麻醉的方法。
用水合氯醛300ml/kg,根据小鼠的体重给药0.25ml。
抓取小鼠后,使针头和腹部成30度的角,刺入腹腔,回抽若无回血或者肠内容物可以注入。
注入麻药5分钟后,小鼠失去知觉。
7 小鼠的采血的方法:有静脉采血法,尾部采血法,眼眶静脉采血法和心脏采血法。
将小鼠装入固定盒中,露出尾部,用二甲苯图擦,使尾静脉充盈。
用锋利的刀片切断一根尾静脉即可用毛细管采血,也可用细注射器从尾静脉采血。
8 小鼠的处死方法:用颈椎脱臼的方法或者注射过量的麻药使小鼠死亡。
9 解剖:从腹部开始,查看腹部脏器,以肝脏胃脾肾输尿管姨小肠大肠膀胱前列腺性腺顺序。
然后再看胸部,看到肺脏心脏胸腺等器官,并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了心脏的采血。
然后再看颈部的解剖。
最后解剖头部。
四讨论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如抓取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为以后进入临床进行实验研究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试验报告(三)
一、试验目的:1。
掌握豚鼠、兔、狗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豚鼠的抓取和固定、编号、性别鉴定、给药、麻醉、采血、处死的方法。
2.兔子的抓取和固定、被毛的去除、性别的鉴定、给药、采血和处死的方法。
3.犬的抓取和固定、采血的方法。
二、试验对象:豚鼠,兔,犬。
三、试验步骤:(一):豚鼠:
1.抓取和固定:先用手掌抓住背部,将手张开,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颈部,再拿起来。
2.编号:同大鼠。
3.性别鉴定:雄性生殖孔呈圆形,雌性生殖孔呈椭圆形。
4.给药、麻醉、采血(无尾静脉采血)、处死同大鼠。
(二):兔:
1.抓取和固定:当兔子安静下来时,用右手抓住颈部的被毛与皮肤,提起兔,然后用左手托住其臀部,兔身的重量大部分落在手上。
2.被毛的去除:多采用剪毛法。
剪毛部位事先用纱布蘸生理盐水予以湿润,用弯头手术剪紧贴其皮肤依次将所需部位的被毛剪去。
3.性别的鉴定:将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拔开,雄性可见一圆形孔,里面露出阴茎;雌性此处为一条朝向尾巴的长缝,呈椭圆形间隙,下端有阴道开口处。
4.给药:(1) 经口灌胃法:灌胃时用一木制的张口器(纺锤状,正中开小孔)横放于上下鄂之间,用绳固定。
这时用左手抓住其嘴,右手将一细导尿管由张口器中央小孔插入,进入食管和胃。
经导尿管缓慢注入5ml生理盐水。
(2)耳缘静脉注射法:剪去耳缘部被毛,酒精擦拭并轻弹欲注射部位,促进静脉充盈。
然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压住耳根部,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刺入静脉,进针1cm,有血液回流后注入生理盐水2ml。
5.采血:(1)经耳缘静脉采血:进针方法同耳缘静脉注射法。
(2)耳动脉切割采血:剪去耳动脉表面被毛,酒精消毒皮肤。
于耳动脉尖端处划破动脉并采血。
(3)心脏采血:剪去心前区被毛,选取左侧心脏搏动最明显的肋间靠近胸骨缘为穿刺点(由剑肋角由下往上左侧第三肋间处)。
消毒皮肤,左手固定,右手持连有七号针头的注射器与穿刺点垂直进针。
顺利回抽到血液后即可采血。
6.处死:空气栓塞法:同心脏采血法进针到心脏后注入20ml空气。
(三):犬:
1.抓取与固定:毕格犬抓取容易。
固定也相对容易。
捆绑犬时先绑扎犬嘴。
绑扎方法:用绷带从下颌绕到上颌打一结。
然后绕向下颌再打一结,最后将蹦带牵引到头后,在颈顶上打第三个结。
在这个结上在打一个活结。
2.采血:(1)桡侧静脉采血法:抓取和固定好后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用胶皮管绑住其前肢,使静脉充盈。
试验者左手托住其前肢,右手持连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内侧面皮下的桡侧静脉。
进针1cm后回抽见血,即可采血。
(2)小隐静脉采血法:抓取和固定好后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试验者左手托住其后肢,右手持连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的小隐静脉。
进针1cm后回抽见血,即可采血。
四、试验总结:兔的心脏采血相对难掌握进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