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教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教案(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教案(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船的研究》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船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了解浮力、密度等物理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浮力、密度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团队合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积极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力、密度等物理概念,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浮力、密度等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制作船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船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
3.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如船模型、浮力计、密度计等。
2.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组成员在数量、能力上相对均衡。
3.教师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做好教学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船的形状、大小、用途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浮力、密度等物理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和密度在船的原理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浮力计、密度计等仪器,测量不同材料的浮力和密度,探究船的载重能力和稳定性。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明白浮力、密度等物理概念在船的原理中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一艘既能载重又能稳定行驶的船?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
(2024修订)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精选
(2024修订)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精选实验一:探究水的溶解能力实验目的1. 理解溶解的概念。
2. 学习使用量筒、烧杯等基本实验器材。
3. 探究不同温度下,同质量的水溶解食盐的能力。
实验材料1. 量筒2. 烧杯3. 温度计4. 食盐5. 水6.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在量筒中加入200mL水,读数并记录。
2. 称取20g食盐,加入量筒中的水中。
3. 用计时器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4. 分别在20℃、40℃、60℃的水中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5. 记录每次实验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量筒稳定,避免水溅出。
2. 称取食盐时要准确,避免误差。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热水烫伤。
实验二:制作风力发电机实验目的1. 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
2. 学习使用剪刀、胶带等基本工具。
3. 动手制作风力发电机,并观察其发电效果。
实验材料1. 塑料瓶2. 硬纸板3. 电线4. 灯泡5. 磁铁6. 剪刀7. 胶带实验步骤1. 将塑料瓶剪去底部,倒立放在桌面上。
2. 在塑料瓶顶部剪一个孔,穿入电线,并将电线固定在塑料瓶内部。
3. 在硬纸板上画出风力发电机的形状,剪裁后固定在塑料瓶顶部。
4. 将磁铁固定在硬纸板上,与电线相连接。
5. 将灯泡与电线相连接,放置在塑料瓶旁边。
6. 用手扇动塑料瓶顶部,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注意事项1. 制作风力发电机时,要确保各部分连接牢固,避免脱落。
2. 剪裁硬纸板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实验三: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2. 学习使用蜡烛、火柴等基本实验器材。
3.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实验材料1. 蜡烛2. 火柴3. 透明塑料袋4. 水5. 桌布(或黑色纸张)实验步骤1. 在桌布上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2. 将透明塑料袋套在蜡烛上,使其覆盖火焰。
3. 慢慢向塑料袋内注入水,观察火焰的变化。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
一、引言
教科版五下科学教案全册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兴趣。
本文将详细阐述教案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教师们提供可读性强、实用性高的教学指导。
二、教案概述
本教案紧密结合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内容涵盖生活、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
教学目标明确,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受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运用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开展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总结,培养他们的实证意识和逻辑思维。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实现共同成长。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知识,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5.实践应用:布置相关作业或课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
本教案注重多元化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引导他们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六、结语
通过实施本教案,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新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4.6《哪个传热快》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4.6《哪个传热快》教学设计课题哪个传热快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从热量的传递角度认识效率。
二、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
2.熟练操作不同材料物体的导热性能实验。
3.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
4.能够分析制造某种物品时选择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原因。
二、科学态度目标1.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3.关注科学调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乐于进行科学的调查。
三、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发现材料因为导热性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
2.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重点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能力是不一样的。
难点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成功地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铁锅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分别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明确:铁锅是由锅面和锅柄组成。
锅柄由木头或塑料制成,锅面由铁制作。
2、铁锅为什么会由不同的材料组成?明确:木头或塑料热传递慢,不烫手。
铁热传递快,饭熟得快。
3、在生活中,让热迅速地传给另一个物体是我们所希望的,比如用锅做饭时。
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希望热还是慢慢传递比较好,比如手握锅柄时。
厨房里的这些物品,哪些传热快?哪些传热慢?4、厨房里的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造的?预测:木头、塑料、金属等。
5、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方面有什么不同吗?观察回答根据经验回答交流回答思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一、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的导热快慢比较1、餐桌上,喝汤离不开勺子。
木勺、塑料勺、金属勺,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明确:我会选择木勺或塑料勺,因为金属勺插入热汤时会更烫手。
2、怎样设计实验来比较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的传热快慢?预测:①在勺柄上均匀涂上蜡,根据蜡熔化的快慢来判断;②在勺柄上涂上感温油墨,通过感温油墨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
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 作能力
实验项目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学五年级下册 《科学》课程
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教师 可参考使用
实验项目所需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水、 土壤、植物等
实验设备:显 微镜、天平、 烧杯、试管等
注意事项:确 保实验材料和 设备的安全性
和准确性
实验前准备: 提前准备好所 需的材料和设 备,并进行检
查和校准
xx
PART TWO
实验项目实施步 骤
演示实验的实施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需求,准备所 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讲解实验原理:向学生讲解实验所涉及的原 理和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示范实验操作: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并 详细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科版小学《科 学》五年级下册 演示、分组实验 项目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实验项目概述 02 实验项目实施步骤 0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04 实验项目评估与反思 05 实验项目安全与环保
xx
PART ONE
实验项目概述
实验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 力
实验材料是否合适:评估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实验的进行。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反思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安全措施。
实验项目总结与展望
实验项目评估:对实验项目的目标、过程、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实验项目的优缺 点。
实验项目反思:对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提出 改进措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摆钟教科版
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我们来试试看。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摆长是指从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如这两个摆,摆绳重量可以忽略不计,摆的重心就是摆锤的中心。
这是摆长。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摆绳长40cm时摆在15秒摆动11次。
我们知道: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调整摆
时摆在15秒摆动16次。
请你想一想:要想使摆摆动15次,应该如何调整摆长呢?
时摆在15秒摆动15次。
这样一个15秒钟摆动15次的钟摆做成了,分钟可以摆动60次!
现在,我将这个磁铁固定在最低处(刻度1cm处),我们来测它
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又做好了。
我们可以从调节摆绳长短和调节摆锤重心高低两方面来调节摆长。
必要时,可以两种
通过制作一个简易摆钟研究控制摆的摆动快慢。
能通过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C.甲和乙摆动次数一样。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课堂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课堂设计一、课程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方面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下册的各个单元和知识点,涵盖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声音与光、生活中的机械、生活中的细菌与病毒、生活中的植物等。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研究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认识声音与光的特点和传播等。
四、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视频等,直观生动地展示知识点。
2. 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 进行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运用问答、思考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 导入前置知识:回顾相关的前置知识,为新知识的研究打下基础。
3. 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新知识点和概念。
4. 实验或活动:进行相关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探究相关现象或规律。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 练与巩固:通过练题、小组合作等形式,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7. 课堂作业: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效果。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课后练的成绩等来进行。
评价要全面,包括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实验的操作能力、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等。
七、优化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和疑惑。
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和自主发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学习使用科学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实验记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二、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实验材料:小瓶子、水、色素、醋、小苏打、葡萄酒;3.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滴管、玻璃棒;4.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计算机;5.实验记录表格: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栏目;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张科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2.与学生共同讨论科学实验的好奇之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问题;步骤二: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记录、总结;2.解释每个步骤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每个步骤的作用;3.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记录表格的使用方法,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栏目;步骤三:实验操作1.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由3至4名学生组成;2.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同时用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1.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回答实验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新疑问;2.引导学生归纳实验中发现的规律和现象;3.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解释;步骤五:实验总结1.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的步骤和要点;2.鼓励学生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和可能的扩展实验;3.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科学的意义和价值;四、知识点拓展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如:1.了解其他类型的科学实验,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2.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学习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4.学习其他科学实验记录方法,如绘制实验图表、写实验报告等;五、课堂延伸活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延伸活动进一步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2.以小组形式进行科学实验竞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3.邀请专业科学家或科学爱好者进行科学实验讲解和展示;六、课堂评价方式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实验记录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4.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的态度;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并且能够使用实验记录表格进行实验记录。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4、我的水钟-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我的水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教学准备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钟表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2、师介绍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
3、揭题:我的水钟。
(板书课题)我们能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二、设计“水钟”: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三、做一个“水钟”:1、制作一个滴漏。
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
四、用水钟计时: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4、实践尝试、改进。
板书设计:我的水钟设计水钟:受水型?泄水型?制作水钟:滴漏?刻度?使用水钟:准确吗?改进水钟:哪些因素?教学后记:。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5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5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1有趣的蜗牛活动目标:1、能大胆观察蜗牛,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观察。
2、敢于探索,发展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1、每组观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2、记录纸笔若干活动过程:1、谈话:春天的小动物――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对春天的动物的认识2、户外:找蜗牛3、观察蜗牛A:引导孩子们观察蜗牛。
――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各种工具来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
B:分享个自的经验4、介绍“我知道的关于蜗牛的知识”5、讲讲“我对蜗牛一些的问题”6、小结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2帮小金鱼换水【活动目标】1、透过动手操作、探索等方式来了解虹吸原理,尝试利用虹吸原理帮鱼缸换水。
2、尝试根据猜测和实践填写记录表,学习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3、乐意参与实验,对虹吸原理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吸管,酸奶勺子,一次性盒子,金鱼缸,针筒一次性杯子,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教师拿好吸管两头,放进鱼缸里,开始往下流水)师:小朋友,我们人类生存都离不开呼吸,那小金鱼是怎样在水里是怎样呼吸的呢?师:小金鱼在水里是靠腮呼吸的。
二、视频停止(小金鱼生活在很脏的水里)师:看这画面上的小金鱼怎样了?(水很脏,需要换水)师:那你有什么办法帮小金鱼换水,能够让小金鱼不从鱼缸里出来?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那我们来看看视频里的老师是怎样帮小金鱼换水的?幼儿观看视频,教师捏住吸管两头,一头先放进鱼缸里,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水开始流动。
三、探索让吸管满水的方法。
师: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换水的?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师:为什么视频中的老师和你用同样的材料,她能够让鱼缸的水流下来,你不能够呢?小结:让我们一齐来看看老师的吸管中有什么秘密。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案(精选3篇)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案(精选3篇)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感受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解决问题1、师:上一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询问自己从哪里来的,你们做到了吗?生:做到了!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生命的来源”问题交流一下好吗?生:好!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师:谁愿意把你们询问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生: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太精彩了,也非常丰富,老师都佩服你们现在的能力,看来同学们,基本上了解我是从哪里来的了。
师:我们来看看书上45页的资料卡,师生共同学习了解。
2、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是啊,听到你哇哇的啼哭声,妈妈巨大的疼痛,满脸的汗水、无力的四肢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听到你健康有力的哭声,手术室外,爸爸紧张焦急地等待终于换来了开心的笑容。
其实,在你生下之前,你已经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将近10个月了。
你想知道自己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生长变化的吗?1、开展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要求阅读活动的规则,分组把图片剪下,贴在书上,在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打闹,用完后立即收好。
)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解。
认识书上46页的小资料,认识子宫。
2、认识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有些动物是胎生,有些动物是卵生)简单的了解胎生和卵生的特征。
游戏: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妈妈当年怀孕的辛苦。
全体起立,把书包挂在胸前,做如:转身原地走,弯腰拾东西,系鞋带,上楼梯(在老师指令下做)等等一些日常。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的水钟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我的水钟我的水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小组分工、合作,用画图、文字、口述等形式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并利用剪刀、塑料瓶等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水钟,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提出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自制水钟的不足,并做出改进方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想一想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设计出来的水钟,分为哪两种类型呢?(受水型和泄水型)2.这两种水钟有什么区别?泄水型水钟是根据水流出多少来计量时间,刻度就在容器上面;受水型水钟是根据盛液杯中接多少水来计量时间,刻度是在盛液杯上。
3.学习了古代的水钟,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够计时的水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制作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简易水钟。
(板书:我的水钟)(二)设计“水钟”1.首先我们思考一下,要想设计一个水钟,你认为你需要用到什么材料?为了方便同学们完成自己的设计,也由于材料的限制,老师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和工具,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有限的材料来设计水钟。
(课件出示)1 / 4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通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来完成设计,并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1)你们要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是受水型还是泄水型的。
(2)每步需要做什么?(3)如何来简单地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课件出示。
) 3.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水钟,并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时,老师提示:同学们可以图文并茂的完成你们的设计。
音乐声响停止讨论。
4.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方案。
别的小组的同学认真听,你们有哪些和他们不同的地方,当他发表完意见的时候补充。
(投影展示设计方案)(预设1:生:我们小组是制作一个受水型水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主要涵盖了生物、物理和地理等三个科学学科的内容。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物体运动、天地万物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程,提供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并掌握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物理原理解析物体的运动。
3.了解并探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4.学会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教案按照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六个单元,并给出了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
单元一:动物的结构和功能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一课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动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第二课动物的生存环境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三课动物的运动和觅食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觅食行为,理解其适应环境的原理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发育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四课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理解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第五课植物的光合作用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探究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第六课植物的繁殖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能力单元三:力和运动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七课力和运动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和效果第八课物体的运动探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变化第九课利用力使物体运动运用力推动物体的运动,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索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特性单元四:能量与物质的转化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十课能量与物质的转化理解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和方式第十一课电能与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能的特点和电能转化的方式,理解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合理使用电能和水资源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单元五:地球与宇宙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十三课地球和月球了解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和关系第十四课太阳对地球的照射了解太阳对地球的照射方式和效果,探究地球的季节变化第十五课星星和星座了解星星和星座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提高对宇宙的兴趣和认识单元六:人类与地球课时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第十六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保护了解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保护的影响第十七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第十八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四、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本教案提供了各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变小。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
【教学重点】水受热受冷过程中所发现现象的描述并尝试做出解释。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猜测1.播放学生烧满满一壶水的录像,水还没烧开就溢出来了。
2.提出问题:看了烧水的视频,你有什么发现?水为什么自己会跑出来呢?3.学生根据视频说想法。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烧开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水热胀冷缩的探究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
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
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液体——水开始研究(板书:水)。
1.设计水热胀冷缩实验(1)上节课我们做的试管气球皮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
(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小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
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发现气球皮微微鼓起;再把试管插在冷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冷,发现气球皮微微瘪下去。
)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烧杯、平底烧瓶、瓶塞、细玻璃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清楚地看到水受热或受冷后发生的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内交流讨论,设计、完善实验方案。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对不合理的地方适时指导。
(4)课件出示实验方案,指名读,自读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材料选择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方案的优缺点,设计出完善可行的实验方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1 基因与遗传1.2 变异与进化1.3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2. 第2章《环境与生活》2.1 环境问题2.2 人类的环保行动2.3 绿色生活3. 第3章《光与影子》3.1 光的传播3.2 影子的形成3.3 眼睛与视觉4. 第4章《电与磁》4.1 电流的产生4.2 电路与应用4.3 磁现象与磁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观念。
3. 帮助学生掌握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的原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实践操作2.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方式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遗传和变异实验器材环保实验器材光与影子、电与磁实验器材2. 学具:记录本彩色笔光与影子、电与磁实践操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通过讨论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行动。
通过观察光与影子、电与磁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遗传和变异的原理,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讲解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验演示。
3. 随堂练习:设计遗传和变异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
设计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参与。
设计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实践题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章节和内容要点。
2. 用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遗传和变异、环境问题、光与影子、电与磁的原理和现象。
3. 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遗传和变异的实践题目,如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生长和变异。
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的实践题目,如设计家庭环保计划。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案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实验第1课《观察与实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讲述科学家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实验要遵循科学原理。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2课《观察与实验的应用》教学过程:(1)讲解观察与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长度、温度等。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3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1)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4课《认识动物》教学过程:(1)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长环境等。
(2)观察动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第5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过程:(1)讲解地球的形状:通过地球仪介绍地球的形状。
(2)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地球的形状对人类的影响。
第6课《太阳与月亮》教学过程:(1)讲解太阳与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光和热、月亮的相位变化等。
(2)观察太阳与月亮:让学生观察太阳和月亮,了解其特征。
(3)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太阳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
4.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7课《环保意识》教学过程:(1)讲解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必要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 造一艘小船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7 传热比赛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7 做一个钟摆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3新课标版)
1.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观察过种子的结构,开展过风仙花的种植活动,他们对于种子的萌发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未曾进行过系统性思考与研究。
本课将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建立假设、开展方案设计、动手实践研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形成相关认识。
该研究过程属于控制变量实验,因此本课将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比照实验)设计的任务。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比照实验)设计的任务,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因此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本课以改变“土壤”这个条件的比照实验的设计进行精讲细讲,给学生一个好的例子,从而对他们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缺乏,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每天去观察,看一看种子从种下去,到长出叶这段时间要经历哪些阶段。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探究,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认识到植物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思维]用比照实验对变量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能够使用比照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态度责任]在探索种子发芽实验中,能意识到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比照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屮,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屮,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冋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同样体积的橡皮泥做成其他的实心形状,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预测沉浮后再实验观察,记录排开的水量。
4、用同样体积的橡皮泥作成其他的形状(船形、饺子形、乒乓球形、盒子形等),
尝试让马铃薯浮起来,记录排开的水量。
5、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橡皮泥形状
预测沉浮
实验现象
排开的水量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也可以这样说: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卖验结论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若没有相关的配套材料,可用一•个带盖的小瓶子和沙子来做第一•个实验,用天平 称量出相同重量的几个物体做第二个实验。
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
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 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物体、同重量不同体积的一组物体、水槽。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 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 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出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屮得出增加同种物体 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教学反思
1、会用烧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屮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在探求原因的过程屮,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橡皮泥、烧杯、水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屮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1、在烧杯里放入100毫升的水。
2、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预测沉浮,再放入水屮观察,记录沉浮状态和排开 的水量。
实验记录单:
研究的问题
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
实验材料
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推测
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重的()。
实验现象
我们的结论
研究的问题
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实验材料
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推测
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小的()。
实验现象
我们的结论
实验现象在人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屮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屮的体积。
实验步骤仁讨论造船方案,怎样尽可以让自己的小船载重量大。
2、提供相同体积的橡皮泥,分组实验。
3、进行组际比赛,记录各小船的载重量。
4、总结概括载重比赛屮的科学原理。
组别
1
2
3
4
实验结论
不同物体在水111的沉浮情况不同。
备注
1、预测的理由记录比较烦琐,建议让学生口头交流即可。
2、观察物体的沉浮一律采用先放入屮再看物体的沉浮。
板书设计
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1、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屮,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屮,观察记录。
6、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5
6
7
8
载,排开的水量越人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人。
实验结论相同体积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
教学难点
经历先预测再实践的活动过程
实验步骤
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屮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屮,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记录单:
小石块
泡沫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空瓶
苹果
橡皮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
整块橡皮
1/2块橡皮
1/4块橡皮
1/8块橡皮
更小块橡皮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整个苹果
1/2个苹果
1/4个苹果
1/8个苹果
更小块苹果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1个回形针
2个回形针
3个回形针
1个小木块
2个小木块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我们的发现
实心球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船形
实验现象只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改变排开的水量,橡皮泥在水水屮是浮的。改变橡皮泥排
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牛改变。
备注1、实验用的橡皮泥建议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工业橡皮泥,真的要用一般的彩泥建 议分别用一种颜色制作一种形状。
2、烧杯的刻度不容易准确的观察排开的水量,可以贴一张打印好的小刻度纸。板书设计
实验目的
1、知道相同体积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人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人。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人船排开的水量。
实验器材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橡皮泥、垫圈、水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
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
教学重点
经历先预测再实践的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