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 (2)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5.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舟过安仁》【新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5.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舟过安仁》【新版】

【棹:船桨。】
两个小孩子坐在一只小船上,他们收起了竹篙, 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怪不得。】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不是 为了遮雨,而是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理解品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诗人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他当时的心情如何?
诗人发现两个小孩虽然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 而是收起竹篙,停下船桨。他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 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小孩的所作所为。
学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 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 想与聪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后两句作者省略了什么?
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 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问顿解的愉 悦写了出来。
课文结构
舟 过 所见:渔船 小童 篙 棹 安 所悟:无雨张伞、借风行船 仁
充聪 满明 童伶 趣俐
课文主旨
《舟过安仁》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童充满童 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对两个小孩子玩耍中透出 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可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听准 字音,注意古诗 的停顿和节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ຫໍສະໝຸດ 顺。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舟过安仁》描写了一叶小渔船上两个 小童收槁停桨,想要撑伞为帆,催船前行的一副 充满童趣的画面。
我会写
zhē

结构:半包围 音序:Z 部首: 辶 组词:遮挡 遮住 造句:你用一块红布遮住 了我的眼。

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共63张)

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共63张)
• 《长相思》则是清代的纳兰性德征旅途 中而作的 他遇到了风雪,辗转难眠。
第39页,共63页。
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三个生字
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
注意词句内部(nèibù)的停顿,轻重缓急 。
第40页,共63页。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第25页,共63页。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 临发又开封 。 (xíngrén)②

第26页,共63页。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 霜。 (dì shànɡ)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第27页,共63页。
这首诗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 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 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jiāxiāng)亲 人的深切思念。
第28页,共6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shān 兄弟 dōnɡ)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 5、间:间隔
• 6、钟山(zhōnɡ shān):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 7、隔:间隔。
•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 9、绿:吹绿了。
• 10、何时:什么时候。 • 11、还(huán):回。
第7页,共63页。
京口瓜洲(ɡuā 一水间, zhōu)
词,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语文五年级上册作业本部分答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作业本部分答案

• 例:2 音乐玻璃 • 我想发明一种会唱歌的玻璃,就叫作“音 乐玻璃”吧。“音乐玻璃”装有自动感应 器,当主人生气的时候,它会响起一些平 淡典雅的音乐,使主人的情绪平静下来。 如果主人开心的时候,它就会响起激情的 音乐,令主人更加快乐。假如主人伤心的 话,它就会响起一些滑稽有趣的音乐,使 主人的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 (2)文中哪两个四字词语是形容人很多的? 用“ ”画出来。 • 熙熙攘攘 络绎不绝 • (3)“苦念”的意思是苦苦的想念,作者 苦念北平那些美好时光与美丽的故事,她 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 念中,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怀念与赞美的 思想感情。
9 鲸
• • • • • 1 拼一拼,写一写。 shànɡ è tǐ xínɡ bǔ rǔ tuì huà ( 上腭 ) ( 体形 ) ( 哺乳 ) ( 退化 ) pànduàn shǔ yú tāi shēnɡ tè zhēnɡ ( 判断 ) ( 属于 ) ( 胎生 ) ( 特征 )
6梅花魂
1、(1)躲藏(2) 珍藏 (1)爱惜(2)爱怜 2、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 轻似梦 细如愁
• 3、(1)一颗二颗冰凉的泪 珠 (2) 呜呜呜地哭了起 来 (3)泪眼蒙眬 (4) 思乡爱国 4、略
5、(1)秉性是性格。文中梅花的秉性是不 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收到怎样的启灵, 从来收拾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 • • •
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他分(fēn fèn√)外爱惜 (2)整整齐齐的银发(fā fà√) (3)妈妈只(zhī zhǐ√)好狠下心来
• 3 填一填,连一连。 • (顶)天(立)地 (能)书(善)画 (低)头(折)节 • 春(暖)花(开) (异)国(他)乡 风 (欺)雪(压)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
一、自学
1、借助字典自学本课的词语,在书本上标注音节,并给生字再组两个词。

2、认真读诗词,说说每首诗词向我们展现了什么景象?
《牧童》向我们展现了的景象。

《舟过安仁》向我们展现了的景象。

《清平乐·村居》向我们展现了的景象。

二、合作交流,解决疑问
1、小组合作,说说下面诗句的含义。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小练笔: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字数300)
四、课堂测试
1、《新课堂》P9一、二、三、四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语
2、完成《新课堂》P9、10(借助工具书)。

………………………………………………………………………………………………………………
………………………………………。

………………………………………………………………………………………………………………………………………………………。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泊”:停船靠岸。
“泊船瓜洲”:把船停靠在瓜洲 的江岸上。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9)宋朝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称荆公。宋神宗时,任宰 相,推行新法。
泊船瓜洲
京 口 \ 瓜 洲 \一 水间, 钟 山 \ 只 隔 \数 重 山 。 春 风 \ 又 绿 \江 南 岸 , 明 月 \ 何 时 \照 我 还 。
意万重:形容要 表达的意思很多。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思念亲人 的情景。秋天到了,洛阳城里刮起了 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 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 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 打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诗人通 过写信和“开封”这两个细节的描写, 把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复杂的感情, 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分析词义 •【京口: •【间】: •【数】: •【绿】: •【还】:
• 今江苏镇江。 • 隔开 • 几;几个。 • 这里用作动词, 指吹绿的意思。 • 回到家乡的意思 。
解释诗意
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水 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 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 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 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 乡?

瓜 洲
jiàn
西
长 江 钟山

京口


——[唐]张籍
作者简介
• 张籍(约767——约830),唐朝诗人。字文 昌,吴郡(今属江苏)人。贞元进士,历任 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 古时称:“张水部”或“张司业” • 文学成就:张籍的乐府,世称“张王”

思Leabharlann [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开封:把封好的 行人:这里指捎 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拆开。 信的人。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诗词三首课件2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诗词三首课件2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5.古诗三首
❖1.泊船瓜洲 (王安石) ❖2.秋思 (张籍) ❖3.长相思(纳兰性德)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 之隔。
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
着几座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着我回到家乡。
注释 1.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京口:今江苏镇江。 3.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3.诗人怕漏写了什么,这种“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的作出了 “又开封”的决定。显出了他对家人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 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个帐篷里都点
起了灯。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1.上阙“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了什 么?哪一句点明了行军的方向?“夜深千帐 灯”说明了什么?
2.下阙“风一更,雪一更”体现了什么? 你从“故园无此声”中读出了什么?
1.叠用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逾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夜深千帐灯”体现了军帐之多,此行队伍 之庞大。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内秋风乍起。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 行人临发又开封。 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不能把自己的心 情完全表达出来,送信人要出发 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张籍:
(约767-830)唐代诗人,字 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 徽和县)人。世称“张水 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 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 府”。著名诗篇《塞下曲》 《征妇怨》等。

5 古诗词三首2秋思、长相思

5 古诗词三首2秋思、长相思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 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 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 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这首诗借助日常生 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 —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 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 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 切思念。
上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跋山涉水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 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 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夜深千帐灯”, “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 队伍之庞大。
“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 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 出来。
以下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山一程,水一程
远离故乡,行军途中翻山越岭,跋山 涉水,行军十分艰难。
风一更,雪一更
一会刮风,一会下雪,天气非常恶劣。 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 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
想像《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 一个小故事。
温馨提示:
1、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洛阳 街头,心情怎样? 2、诗人作家书时,想起了谁,想说什么?他 作家书时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他的内心 呢? 3、当行人即将起程,诗人又是怎样做的,他 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他的神情、动作是怎样 的?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返回
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风雪交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2.《舟过安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2.《舟过安仁》
人 教版五年级下册语 文
5
古诗词三首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舟过安仁
读 准 字 音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Βιβλιοθήκη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zhē 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 淘气、可爱和天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 对两个小孩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 的赞赏。
《舟过安仁》是 代诗人 的 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 者的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 的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
gāo zhào
舟过安仁
读 出 节 奏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 棹 遮头 使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 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 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 杨万 里 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 的是作者的 所见 ,后两句描写的 是作者的 所悟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小池》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秋思》、《长相思》,理解诗句意思,并能背诵诗词。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齐背诵《泊船瓜洲》。

2、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二、学生自学诗词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小组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

(指数名答)三、展示学习成果(一)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齐读)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

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1、学生任选一首诗进行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

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

|第二单元|5 古诗词三首一、生字词:1、易错字词:剥(bāo)莲蓬2、词语理解: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茅檐:茅屋的屋檐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二、诗词译文及理解:1、《牧童》: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黄昏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的。

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却⼜不⼀样。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 笛弄①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②卧⽉明。

注释 ①弄:逗弄。

②蓑⾐:棕或草编的外⾐,⽤来遮风挡⾬。

⾈过安仁① [宋] 杨万⾥ ⼀叶渔船两⼩童, 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④⽆⾬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①安仁:县名。

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②篙:撑船⽤的⽵竿或⽊杆。

③棹:船桨。

④怪⽣:怪不得。

清平乐①·村居 [宋] ⾟弃疾 茅檐②低⼩,溪上青青草。

醉⾥吴⾳③相媚好④,⽩发谁家翁媪⑤? ⼤⼉锄⾖溪东,中⼉正织鸡笼。

最喜⼩⼉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吴地的⽅⾔。

④相媚好:这⾥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翁、⽼妇。

⑥亡赖:同“⽆赖”,“亡”读wú,这⾥指顽⽪、淘⽓。

五年级语⽂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课⽂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认识本课4个⽣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

理解“弄”、“怪⽣”、“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默写《牧童》,能⽤⾃⼰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词的⽣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活的快乐、⽥园⽣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的⽣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谈话导⼊,激发兴趣 1.有⼈说,童年是⼀⽀⽀动听的歌,是⼀幅幅美丽的画,⽽我要说童年是⼀⾸⾸美妙的诗,只要⽤⼼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秋思》》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秋思》》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恐:害怕;担心。】 【行人:课文中指捎信的人。】 【说不尽:表达不完全。】 【开封:课文中指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捎信
之人即将出发时又把封好的信拆开。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品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走进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字文
昌,唐代诗人。张籍的乐府诗与王
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主要作品:《张司业集》。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背景
《秋思》:在唐代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
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家人 的消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遇见家乡故人,并托他捎 信给家人。在此情此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氵 组词:洛阳 洛河 造句:洛阳是一座历史悠 久的古城。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氵” 呈弧形分布,“口”略扁。
luò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欲:想要。】 【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想要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诉说。
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秋风怎么可能见到呢?诗人为什么说“见秋风”? 这一句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想到春天去了,有 再来的时候,而自己归乡无期,诗人提到月亮,一是
因为自己夜宿瓜洲,二是因为明月蕴含着团圆之意。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心理描写
这是对诗人的心理描写。“欲”字紧承“见秋 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秋风乍起,吹起他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业本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业本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作业本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答案5 古诗词三首1、默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泊(bó√ pō)船瓜洲数重山(chónɡ√ zhònɡ)(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答:“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

诗中用“绿”使全诗出神入化。

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3)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

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低头思故乡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张籍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张籍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把下面这首词补充完整,完成练习。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山一程,水一程(跋山涉水)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2)读《长相思》,你发现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你能感受到词人的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词人身在征途,心在家乡,我能感受到词人的思念家乡和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远方的朋友:您好!因为你们的信任,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之中……网络朋友:wyr51518882013/9/17。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 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 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 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 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 来,故乡是没有这种狂风暴 雨的声音的。
纳兰性德,满 州人,清代词 人,文学成就 以词为最,现 存词三百四十 二首。时人誉 “清代第一词 人”
在纳兰性德九年的侍卫生涯中, 多次随从康熙出巡,足迹至塞外、 关东、山西与江南等地。由于经 常护随康熙到塞北与关外巡视, 熟睹漠北之景,对行役之苦有深 刻体验,固而他写下了大量边塞 词。1681年,作者护驾巡视辽 东,写下了此词。
“山一程,水一程”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 行军之艰难。 “风一更,雪一更” 说明环境恶劣,风狂雨大, 将士们的睡梦被无情打断了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千帐灯” 说明了军帐之多,此行 队伍庞大。
“故园无此声”
全词共出现5种意象,即:
山、水、灯、风、雪。 山水意象寓征途羁旅之 苦,风雪意象寓怀乡思 归之情。
(3)信写好后,又担心刚才太匆忙, 不能把自己的的意思完全表达出 来。 (4)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 么的情感?
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 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能江 胜 日 景 江 不水 火 出 旧 南 忆绿 , 江 曾 好 江如 春 花 谙 , 南蓝 来 红 。 风 ?,
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思想家。 字介甫,晚年号 半山,北宋临川 人。年轻时,中 进士,任过宰相, 诗常常以梅、松、 竹为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课后收集一些读或被给同学听,比较一下这些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长江》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瓜洲
钟山
京口
第二课时: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
个人交流自己课前所查找的作者的资料。(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二、初读古诗,预习反馈,把握主旨
1、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一首诗呢?
2、预习反馈,《长江》“课前达标”:诗中有几个多音字,你会读吗?
3、正音后齐读全诗,诗中你感觉诗人想表达自己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思乡)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古诗并试着背诵。
三、分组自学,了解诗意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
3.学习重难点:
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学习方法建议: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导入: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二、分组自学,了解诗意
1、回顾上节课学《泊船瓜洲》的方法。
五、指导朗读千古名句
(师设景读):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重点词语:绿
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补充王安石改字的故事)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hái)
风一更,雪一更(ɡēnɡɡènɡ)
3、个人展示读全诗,齐读全诗
1、先根据注释独立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成果:每个成员提出自己已经解决的和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1、汇报诗意:
诗意: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1、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学情况
2、教师顺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几个问题:
A作者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B体会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用法。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写的是什么?(明月)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是写明月的?(床前明月光)“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表现的就是思乡情,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六、总结激趣
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秋思》《长相思》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马家嘴小学五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
主备人李秋霞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5、古诗词三首
2.达成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会读会写“洛、榆、畔、帐”等生字,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并默写。
c.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2)过程与方法:
诗歌离不开诵读,离不开包含深情的朗读,此时老师地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地引领作用,以情促读,以读促悟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水浒传》,108名英雄好汉,齐聚在哪里?(水泊梁山)这个泊字还读什么?有什么意思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北宋诗人王安石)对他有什么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王安石简介以及背景)
教师有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边读边悟边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5.课时安排:2课时
二、导学设计
导案设计
个性化意见
及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注明课堂练习)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4]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背景的介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
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练习:给下列诗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 jiàn)
欲作家书意万重(chónɡzhònɡ)
2、学生自学
分组自学后两首古诗,教师巡视指导排忧解难。
三、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指导
1、有感情的朗读,着重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指导背诵。
四、感情升华
读一读第五课学习的三首古诗,想一想这三首古诗有什么共同点,(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使人在表达方法上却各有特色,比较一下这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