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合集下载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流行病学)

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流行病学)
一、现况调查的概念
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等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

现况调查因所收集的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资料都是调查当时的情况而得名。

之所以又称为横断面研究或横断面调查,是因为所获得的描述性资料是在某一时点或一个较短时间内收集到的,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点疾病的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

二、现况调查的目的
1.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地区及人群中的分布。

例如调查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分布以掌握疫情。

也可以通过调查弄清疾病流行的全貌。

例如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时所开展的现况调查。

2.了解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例如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与血脂水平以及肝硬化或肝癌的关系。

3.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

在采取某项防治措施后,重复进行现况调查,根据患病率等指标的比较,评价措施的效果。

4.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寻找卫生防疫和保健的工作重点。

例如儿童发育、儿童营养状况调查有助于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5.为疾病监测和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现况调查之抽样调查--抽样方法(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之抽样调查--抽样方法(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之抽样调查--抽样方法(流行病学)
目前,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的抽样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在现况调查中,以后两种方法较常用。

(1)单纯随机抽样
这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在个体差异较大的研究中,利用此法抽样,样本的数量要足够大,才能较好地代表研究人群。

(2)系统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很大时较方便。

样本在整个人群内的分布比较均匀,代表性较好。

(3)分层抽样
先将欲调查的总体按不同特征,例如年龄、性别或疾病严重程度分成不同的层,在各层再做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可以减少由各层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抽样误差。

(4)整群抽样
从要调查的总体中抽出部分群体,如城市的某些街道、学校的某些班级,然后对这些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

当从总体中抽出一些群体并对这些群体中的所有对象进行调查时称整群一级抽样。

有时还需要做整群二级抽样,即对整群一级抽样抽出的群体再进行随机抽样。

分级抽样还可以是二级以上,称多级整群抽样。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
属于普查。还增加了对有关影响因素的资料收集。可以为 甲状腺结节提供病因线索。
问题2
如果你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你会选择普查还 是抽样调查?
研究目的:调查所在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情 况
应该选择抽样调查:在确保样本代表性好的情况下,节省 人力物力。普查费时费力,花费大,存在偏倚较多。抽样 调查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可以减少抽样误差。
适合用抽样调查。
标准化,不能保证调
查质量;
耗费的人力、物力资 源一般较大,费用往 往较高。
问题3
本次调查中有关女性高血压分布情况,你会选择什么 指标?为什么选择该指标?
患病率,包括所有新发和现患病例,体现疾病在该群 体中的负担情况。
问题4 结合本例,讨论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①现况研究常用抽样研究,随机选择代表性样本,
故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 较高。②在资料收集之后将样本按是否患病来进行分组比 较,即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 有可比性。③可同时探讨多个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之间的 关系,为疾病病因探索提供重要参考。④实施的时间短, 可以较快地获得研究结果,相对其他研究类型来说,是一 种相对廉价的研究方法。
问题2 表3-1提供了哪些信息?
两次调查中,北京市儿童心血管代谢异常检出率的变化情 况:除低HDL-C 及高LDL-C检出率在两次调查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外,其他代谢异常,如高血压、IFG、高TC和高 TG及代谢异常个数≥2 的检出率均为2013 年高于2004 年 (P 值均<0.05)。
的期限较短 4.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5.只能得出疾病的患病率 6.容易实施,较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疾病、危险因素分
布的结果
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27-9-2002
现况调查
香肠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香肠里面的肉,肠衣 只是它外表的装饰。如果肉质不好,肠衣再 漂亮也无济于事。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数据 就好象香肠里面的肉,如果数据不可靠,再 新、再高深的统计学方法也不能将偏倚的结 果纠正过来。
27-9-2002
现况调查
• 现况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的一种 基础性研究方法。所获得的资料可以使人们在 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某一人群在特定的时间上 某病的流行特征或健康状况。卫生行政当局可 根据这些资料有效地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以 建立必需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并进而评价这些 卫生机构的效能以及监测疾病患病率的变化。 现况研究可为疾病或健康状况与某些因素或特 征的关联提供初步线索,为开展分析性流行病 学研究奠定基础。
27-9-2002
现况调查
3、阳性预测值:筛检试验阳性者中真 阳性人数所占的比例。a/a+b
4、阴性预测值:筛检试验阴性者中真 阴性人数所占的比例。d/c+d
27-9-2002
现况调查
(四)提高筛检试验效率的方法
1、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2、采用联合试验 一般来说,灵敏度和特异度成反比的关
系。为了提高两项指标,可同时采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试验方法,对疾病进行筛检,称 为联合试验。
筛检试验
金标准 合计
有病 无病
阳性 阴性 合计
a
b
a+b
c
d
c+d
a+c b+d N
27-9-2002
27-9-2002
现况调查
4)Cluster Sampling 当总体内的个体集结成若干个群时,随 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群,在对抽到的群内 的全部个体加以调查的方法。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实习报告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实习单位: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时间:202X年X月X日至202X年X月X日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于202X年X月X日至202X年X月X日在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实习。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该中心组织的各项流行病学调查活动,了解了现况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调查准备:在实习的初期,我参与了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解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学会了如何制定调查计划和安排调查人员。

2.现场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核实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收集疾病相关信息、了解调查对象的生活习惯等。

我学会了如何与调查对象沟通,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3.数据整理与分析:在调查结束后,我参与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这包括将调查数据录入电脑、清洗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

通过这些工作,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掌握了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4.撰写调查报告: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参与了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

我根据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了调查报告,提出了针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掌握了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调查对象沟通,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这次实习让我对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四、实习反思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调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沟通不畅、问卷填写不规范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加强与调查对象的沟通,并提高自己的问卷设计能力。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ppt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ppt

暴发调查
总结词
暴发调查是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同病例时,对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以找出病因和传播途径。
详细描述
暴发调查通常需要快速收集和分析病例资料,了解病例的发病时间、地点、人群特征等,并找出可能 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暴发调查对于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03
调查内容与结果
疾病分布特点
疾病年龄分布
02
发现2
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趋势和变化 提供了新的证据。
03
发现3
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和方向。
相关建议
建议1
01
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控制疾病的流
行。
建议2
02
加强社会和个人的卫生防护意识,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建议3
03
针对疾病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环境因素
对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吸烟、饮酒等因素对某些疾病的发病有重要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调查了生活方式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相关。
疾病监测与预警
要点一
监测系统建设
要点二
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了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能够对 疾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
研究方法与设计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和数据库查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研究设计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作为分层标准,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的 调查。同时,还通过数据库查阅收集当地人口学资料、医疗数据等。
02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随着全球疫情的不断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更好地了解这个疾病在社会中的传播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根据对现有数据和研究的分析,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从人群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群流行病学1.感染人群根据目前公开数据和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造成的感染人数呈现指数级增长。

至2020年10月份,全球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3900万,死亡病例数已经超过110万。

从全球来看,感染病例最多的地区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亚洲。

其中印度、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的感染人数占到全球总感染人数的很大比例。

2.死亡人数虽然全球每个国家的死亡率不一样,但总的来看,全球死亡率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可能归因于现在已经出现了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3.年龄分布从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群年龄分布来看,年龄段在50岁及以上的感染人数比例较高,而年轻人感染者比例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群体免疫力较弱,更易感染和受到严重的健康影响。

二、临床流行病学1.患者病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嗓子痛、呼吸急促、乏力、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痛、嗅觉或味觉丧失、以及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炎等。

另外,患者的病情会因人而异,有些人仅出现轻微症状,而有些人就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2.治疗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普通的疗法,如静脉注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重症患者中,一些医生也尝试了将血浆从已经康复的患者体内提取,以供给较为危重的患者使用的方法。

另外,研究人员近期亦经成功研发出疫苗,但疫苗的推广还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时间。

三、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可以从空气或直接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一般是指在密闭空间内,因为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患者口中飞出微小液滴传播至空气中被吸入,使别人感染。

从个人角度,建议保持积极的卫浴健康以避免受到感染。

人群健康状况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人群健康状况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五)队列研究的实施 2、资料分析 ※ ※2)估计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 (1)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 RR)
RR=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 RR的意义: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RR>1 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RR=1 暴露因素对疾病不产生影响 RR<1 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
一是为了使研究结果能够推论至用公认的诊断标准确诊的该病病人; 二是为了使该研究与同类研究的结果有可比性。 研究对象的入选和排除条件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b、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 b、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c、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与实施 2、设立对照 ➢ 空白对照
• 暴露: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 ➢ 某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 性别、年龄、职业和经济状况等
(二)特点 •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 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 可设定多个研究因素 (三)用途 • 筛选可疑危险因素 • 检验病因假设 • 为进一步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三)实验流行病学的类型
类型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临床患者,主要用于疗 效和预后研究
现场试验
研究对象主要为一般健康人
社区试验
接受处理措施的单位是整个社区,常用于某种预 防 措施和方法的效果考核。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设计与实施 1、确定实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 • 应该用公认的诊断标准,若确实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则应尽量参考相对有权威的诊断标准。 • 目的:
(五)队列研究的实施
2、资料分析 ➢ 统计描述 研究对象的组成及人口学特征;随访时间、经过、失访情况及结局发生情况;两组的可比 性等。 ➢ 统计推断 • 1)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适用于固定队列 累积发病率=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数 发病密度:适用于动态队列 发病密度=观察期间发病例数/观察人时数(观察人数*观察时间)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现况研究:研究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危险因素:又称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发生,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实验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某种因子或措施,对照组不给予所研究的因子或措施,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有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霍桑效应: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被研究者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

内部真实性: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比较给予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课堂实习(现况调查)

流行病学课堂实习(现况调查)

【课题】某省糖尿病流行特征的调查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高血糖状态的疾病,病变累及心、肾、肝、眼等器官,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某省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传染性疾病在全省范围内已得到较好的控制,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为“中国糖尿病流行特征的研究”的协作省份之一,为了解该省2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分布情况、主要影响因素,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开展了本项研究。

问题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本次调查回答什么问题?问题2 该种研究有何特点?应用范围有哪些?问题3 (可暂时不回答,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后思考)临床上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此次只调查2型糖尿病的流行特征,为什么?调查设计调查方法和对象按《“中国糖尿病流行特征的研究”操作指南》的统一要求,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

根据该省省情,首先选择省会城市,再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机抽取一个中等城市、一个小城市、两个相对发达县、一个相对不发达县作为地区样本。

省会城市和小城市再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各随机选择两个区,每个区各随机选择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中等城市选择两个区,每个区各随机选择两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调查现场。

一个相对发达县选择四个行政村,另两个县各随机选择两个镇(乡),每个镇(乡)选择镇(乡)政府所在地并随机选择一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

共计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镇(乡)政府所在地和行政村。

调查对象为所有在调查点居住5年以上的2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

每个调查点调查480人,共计9600人。

问题4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保证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问题5 抽样调查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问题6 为什么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问题7 决定抽样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问题8 查阅文献,假定我国20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则约需调查多大样本?调查内容及诊断标准采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糖尿病史、糖尿病症状、其它疾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月经生育史、体格检查和血糖测定等。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0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以揭示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目标 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03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结果 分析
描述性分析
总结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
通过统计方法描述调查样本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征,如发 病率、患病率等指标,以及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差异。
识别危险因素
调查误差与偏差
抽样误差
由于样本不是全部人口,因此可能存在抽样误差, 即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
测量误差
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变量测量不准确的情况,导 致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偏差
由于调查设计、执行和数据分析过程中的缺陷,可 能导致结果出现系统性偏差。
数据质量与可靠性问题
数据可靠性问题
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不准确或隐瞒某些信息, 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采用更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提高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质量控制
对调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05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应用 与前景
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疾病监测与预防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流行 趋势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卫生资源配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可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公 平性。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可以提供针对不同人群的 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的信息,为开展健康教 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
01
诊断与治疗
02
临床决策
通过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可 以了解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危险 因素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202X年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及现场调查应用(1)

202X年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及现场调查应用(1)

流行(liúxíng)曲线:直方图
3
病2 例
数1
接种(jiēzhòng)甲 肝疫苗
放寒假
开展调查
0
12-1
12-13
2008年
12-25
1-6
1-18
2009年
第十三页,共一百八十六页。
1-30
2-11
2-23
4天间隔 (jiàn gé)
绘制(huìzhì)流行曲线的要点
横坐标(X轴) 表示时间(shíjiān)间隔 纵坐标(Y轴)表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累计病例人数
持续 同源 (chíxù)
In a continuous common source the exposure is longer
高峰(gāofēng)平台
第三十页,共一百八十六页。
Cases
持续(chíxù)同源实例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Time
Data Source: An outbreak of Salmonella heidelberg infection, Colorado, USA, 1976.
7月
发病日期
8月
16
Cases 病例数
12
可疑餐次:20日晚餐
8
4
早 午午午 晚晚晚 早早早 午午午晚晚晚早早早午午午晚晚晚早早午早午晚午晚早晚早午早午 午
1122 888 44 41122 1288 844 14122 8182 4 8412 1428 1842 4182 1842 4812 48 4
8
第九页,共一百八十六页。
几起食物中毒(shíwùzhòngdú)事件的临床表现
腹泻:82% 腹痛:52% 发热:41% 呕吐(ǒu tù):20% 恶心:17%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实例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实例
精品课件
个案调查方法(3)
访问调查对象
(2)对调查员的要求 ①通晓每一问题的含意和目的; ②不要“想当然”,自以为是地改变提问内容; ③不要对回答进行暗示和诱导,如:“你和病人是不
是在工作单位接触过?”、“你的痰是不是很多?”、 “你是不是很晚睡?”等等; ④通晓有关问题的标准; ⑤注意仪表、外貌; ⑥选择时间,避免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或误会; ⑦注意调查环境,尽可能避免第三者的影响。
阐述和解释疾病自然史 提出因果关系假说 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对策和策略
精品课件
观察法(分析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由果及因的研究方式,它是先按疾病状 态确定调查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两组,了解并比较其既往暴露 情况,分析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暴露史 病例 对照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组织学等各类检验情况,如伤 寒诊断是血培养、大便培养、还是肥达氏反应等。
4.流行病学资料:在中毒时需重点调查暴露时间、暴露方式 (食入、吸入、接触)。毒物性质(生物性、化学性)等。在 传染病方面,着重调查患者在发病前后一个潜伏期内活动情况、 免疫史、过敏史、家庭史等,如对病因不明疾病,在做个案调 查时需更为广泛、细致。结合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有重点地询 问,特别要了解疾病出现前后在上述病因、环境方面的特殊变 化、如某项新产品的使用、某种药物的服用等。
资源,组长可由行政领导担任。 3.准备应急装备。如:采样器材、消毒杀虫药品和器械、预防治
疗用药品及个人防护用品、调查表、执法文书、参考资料、宣传 资料、调查取证工具(如照相机等)等。
精品课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2)
调查阶段
抵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后,现场调查组应保持正确的观

现况调查之抽样调查——概念及优缺点(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之抽样调查——概念及优缺点(流行病学)

1.概念
抽样调查是指仅调查⼈群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群,根据调查结果推断该⼈群的总体特征的⼀种调查⽅法。

抽样调查是以⼩窥⼤,以局部估计总体的调查⽅法。

如果仅需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不需早期发现和普治病⼈,抽样调查较普查有更多的优点。

2.优缺点
(1)优点
1)抽样调查可节省时间、⼈⼒、经费和材料。

2)调查结果容易做到仔细、准确。

(2)缺点
1)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以及资料的分析都较复杂。

2)重复及遗漏不易被发现。

3)不适⽤于变异过⼤的对象。

4)当某病的发病率很低时,⼩样本不能提供所需的资料,⽽样本⼤到总体的75%时则不如直接进⾏普查。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资料分析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资料分析
A.招募志愿者; B.从电话本每页各随机抽2名,共选1万人; C.从街头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1万人; D.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随机抽取 其中5个社区(每个社区约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00人) 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
产生假设
观察法
检验假设
流行病学研究
验证假设
实验法
描述性研究
现况研究 监测
(χ2 检验,P<0.01)
体重 指数
20< 20~ 24~ 26~ 28~
表 3-4 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
调查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人数 患者数
患病率 (%)
患者数
患病率 (%)
患者数
患病率 (%)
1648
142
8.6
33
2.0
47
2.9
2292
382
16.7
58
2.5
75
3.3
1425
谢谢
生态学研究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个体试验 社区试验
• 现况研究的目的 1、现况研究可用于掌握目前群体中疾 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2、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3、早期发现病人 4、评价疾病防治的效果。
现况研究的种类
(一)普查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内、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作 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493
34.6
141
9.9
102
7.2
1480
582
39.3
227
15.3
122
8.2
1161
675
58.1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揭示分布特征
现况调查可以揭示疾病或健康状 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如年龄 、性别、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为 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发现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现况调查数据,可以发 现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相关的影响 因素,为深入探索病因、预防疾
病提供线索。
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应用范围
01
疾病预防控制
现况调查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帮助制定针对性的防
控策略,降低疾病发病率。
02
健康促进
通过现况调查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制定相应的健康促
进措施,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03
医疗卫生政策制定
现况调查结果为医疗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
针对性。同时,现况调查还可以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有
助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
02
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加强数据分析技能和方法的应用,提高数据处理 和解释的准确性和效率。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先进技术,挖掘数据中的更多信息和关联。
强化伦理和隐私保护
建立完善的伦理框架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流行 病学现况调查的合规性和公信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标题
明确、简洁地概括调查主题和 主要发现。
正文
详细阐述调查设计、数据收集 和分析方法,呈现调查结果, 并解释其意义。
附录
附上调查表格、图表等辅助材 料,以便读者查阅。
结果汇报和讨论
结果汇报
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汇报调查结果,以 便决策者了解疾病流行现状及潜在风 险。
结果讨论
组织专家、学者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 讨论,分析潜在影响因素,为制定防 控策略提供依据。
面临的挑战

现况调查——常见的偏倚(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常见的偏倚(流行病学)

在现况调查中常常存在如下⼏种偏倚:
1.⽆应答偏倚
对访问调查或信函调查获得应答的⽐例称应答率。

2.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
由于各个对象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同,造成对⼀些问题回答不准确⽽引起偏倚。

3.测量偏倚
由于仪器不准、试剂不统⼀、实验条件不同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引起偏倚。

4.调查者偏倚
如调查员有意对具有某些特征的对象进⾏深⼊调查引起偏倚。

此外,对同⼀问题不同调查员的衡量标准不同,甚⾄同⼀调查员在不同情况下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不同等造成偏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某些疾病发生流行时,为了解该病流行的 全貌
普查时应注意的原则
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 及时治疗;
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 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 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如:高血压的普查 糖尿病普查 乳腺癌普查
5、疾病监测
(三)现况调查的特点
1、一般不设对照组,时间短,花费少 2、有特定时点或时期 3、确定因果联系是受限制 4、 相关因素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 5、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
二、现况调查的方法及种类
(一)方法
面访:访问调查法、访谈法 信访 电话访问 自填式问卷调查 体检及实验室调查
(2)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 1)计量资料:n=ta2S2/d2 n:样本含量大小;a:显著性水平,取0.05或 0.01 ;当a=0.05时,t值约为2;d为容许误差。
例:拟了解某地人群血红蛋白平。文献记载,
正常人血红蛋白标准差约3.0g/100ml,现规定 d =0.2g/ml。
求:n =?
从时间上来讲,研究工作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 即在某一时点或短暂时间内完成的,故称它为横段面 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由于所收集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资料, 既不是过去的情况,又不是追踪所获得的结果,而是 调查时的实际存在,因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故 又称它为现患研究或患病率调查(Prevalence Study)。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 一部分人。假如样本的数量够大,调查数据可靠,由此所获得的 调查结果或推导出的结论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整个研究人群。 随机地抽取一个样本(随机样本)是指整个研究人群中的每个单 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如学校、连队、班级或 居民委员会等)被选入样本的概率相等。
主要是用于从分布不均匀的研究人群中抽取有代表性 样本的方法。
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利用现成的集体,随机整群抽取集体单位,加 以研究,由此推断总体的情况。
优点:便于组织,节约人力、物力,抽样和调 查比较方便。
缺点:抽样误差较大
两级或多级抽样
即从总体中先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 元,再从抽中的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二级单元, 就是两级抽样。
**但现况调查结果不能得出吸烟为高血压的 危险因素的结论,只能提供线索。
现况调查的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 Census 概念
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 间范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
的调查或检查。
目的 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 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 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 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
先将研究对象编号,再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摸球、 电子计算机抽取等进行抽样。
优点:实施简单、易理解; 缺点:抽样范围较大时,工作量太大难以采用;当抽样
比例较小而样本含量小时,所得样本代表性差。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 位。又称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
☆原则: ① 与本次调查有关的项目一个不能少,无关的项目 一个也不能有 ② 措辞简练,易于回答 ③ 问题先易后难、先一般后隐私 ④ 尽量获得客观、定量指标
☆过程:设计、修改——预试、修改——应用
☆调查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 必须伴有使用手册或指南,并严格按其中的要求和 规定执行。
② 填写的字迹要工整、清楚;不能缺项。 ③ 调查者要签名,并注明调查日期。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在实际调查工作中,若不是为了早发现和早治疗 病人,而是要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就不需要开展普 查,只要调查某一人群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统计 学上称为样本)即可。根据这种调查结果,即可估计 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这种调查 方法谓之抽样调查。这是以小测大,以局部估计总体 的调查方法。
5、调查表的设计。“调查问卷” Questionnaire 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最主要工具。
☆如何设计? 取决于研究目的和分析手段的需要 ☆格式:把拟收集的数据项目用恰当的措词构成一
系列问题 ☆内容:包括 一般项目(一般情况、识别项目)
研究项目(研究变量) 实验室结果 ☆类型:自填表+问卷 ①开放式 ② 封闭式 ③混合式
6、调查员培训
7、现场实施的一些措施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①样本选取必须随机化 ②应答率一般应高于80-90% ③进行预调查 ④统一培训调查员 ⑤调查和检查方法标准化,且前后一致 ⑥调查后抽检
8、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 ① 检查与核对原始资料; ② 对疾病或健康状态按已经明确规定的标准,将全
部调查对象分组、归类; ③ 将原始资料分组进行比较,了解“三间分布”; ④ 相关性分析; ⑤ 单因素对比分析:两分类变量 ⑥ 多因素分析
★ 代表性 取决于 随机化+样本大小
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才能获得有较好代表性的样本,并
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 还可以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的质量控制方法
步骤:
• 界定总体 • 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 确定抽样单位 • 确定样本大小 • 收集、整理和分析样本资料
优点:可以通过“样本”来代表和说明总体;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估计并控制误差; 工作更细致,增加调查的精确度
缺点:只能提供整个总体情况的估计资料; 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资料; 不适用于患病率过低的疾病; 研究设计比较复杂; 可能存在抽样误差
抽样方法
目前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使用的抽样方法 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 抽样和多级抽样。在现况调查中后三种方法较 常用。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2、掌握有关背景资料。对该问题已了解多少?
☆才能阐明该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 ☆才能估价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三种途径: ①既往经验总结 ②征询有关专家意见 ③查阅国内外文献
3、确定调查类型和调查对象
☆调查类型:是普查?还是抽查? ☆调查对象:
何种人群? 研究总体是什么?范围有多大? 如何抽样?样本量大小?
优点:简单易行;样本观察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匀,抽样 代表性较好。 缺点:如果各单元的排列顺序有周期性,则抽取的样本可 能有偏倚。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教 育程度等)分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 各层内抽样比例相同,如每层均抽出10%的研究对象, 称为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
(二)种类 1、普查(census)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三、现况调查的实施步骤
设计模式
明确目的 普查或抽查 研究对象
有有 有无


病露 病露
无有 暴
病露
无无 暴
病露
1、明确调查目的。此次调查要回答什么问题?
☆描述分布,进行社区诊断 ☆提出病因假设 ☆评价防治效果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供基线资料
解:
n

4 32 0.22
900(人)
2)计数资料:n=ta2PQ/d2 d为容许误差;P为预期的某病患病率;Q=1-P
当d等于0.1P时,
N 400 Q P
当d等于0.15P时,
N 178 Q P
例:拟调查儿童蛔虫感染率,据以往资料,该地约 30%,定d =0.1P
求: N =?
(二)现况研究的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
如:AIDS在中国的现况、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2、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联系,提出 病因假设。
如:冠心病的发病因素
3、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如:评价疫苗接种效果
4、筛查出患有研究疾病的人群,从而达到早发现、早诊 断和早治疗的目的。
4、测量的指标和方法的确定
☆要获取哪些数据?指标是什么? 体现在调查表上
☆测量的方法、标准如何? 疾病的测量 暴露的测量
疾病的测量 ①尽量采用简单、易行,灵敏度、特异度均高的
诊断方法(技术)。 ②诊断标准要提前建立,要严格。 ③诊断标准可进行评价。
暴露的测量 ☆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和测量尺度(二值尺度,列名尺 度、序列尺度、区间尺度)
普查的优点
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通过普查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通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医学的科普宣传,使群众对某病
及其防治有所了解。
普查的缺点
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 由于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由于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内容
1、现况调查概述 2、现况调查的方法及种类 3、现况调查的实施步骤 4、偏倚及其控制 5、生态学研究
一、现况调查概述
或现况研究、现患调查或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
(一)概念
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 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 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称现 况调查。
解: 据题意,P=0.3 ,Q=0.7,则: N 400 0.7 933
(人)
0.3
四、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现况研究中存在着两类误差: 一类是由于抽样所产生的误差,即抽样误差,是
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抽样设计、改进 与完善抽样技术和认真地实施抽样方案,来尽量减少 抽样误差。通常,抽样误差是可以测量的。
用于大型调查。
抽样调查样本含量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