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起点。随着人的成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的内容逐步深化,交往形式日趋多样。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成熟。

2.人际交往能促进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

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发射出来而加以认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以同龄人作为参照系,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适当的社会位置,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

3.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的条件

一个人的个性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人的个性就会变得乐观、开朗、积极和主动。大学是人的个性定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

4.人际交往是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越大,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得到支持与帮助的机会就越多,越能保持心理平衡。特别是青年学生,通过交往,获得友谊、支持和理解,得到内心的慰藉,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与苦闷,宣泄愤怒、压抑与痛苦,减少孤独感、失落感。

存在问题

一、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

(一)自我认知偏差

自我认知是社会个体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外部行为情绪、态度、动机个性等内部特征的认知。

青年由于生理、心里发展的特点及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干扰,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不能正确、客观、全面认识自己,就会产生自我认知偏差。

1.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我认知偏差中非常突出的个体心理。自卑心理来源于对自己不正确识和评价,过分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在

交往中表现为畏惧、退缩、逃避和缺乏自信,想象失败的体验多,有时产生一种失

落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可见自卑是影响交往的严重心理障碍,直接阻碍一个人

走向群体,去与其他人交往。

产生自卑心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评价是形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他们认识自己时,通常都是建立在不正确的社会比较上,习

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自卑者在活动中对自己评价过低、在任何活

动之前,常有“我不行”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损害的倾向会使人不相信自己

的力量,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造成失败。而活动的失败恰恰验证了自我认

识和评价,从而强化了这种自我认识,增强了自卑感。二是内向性格形成自卑心理。

性格内向的人,多愁善感,谨慎有余,活泼不足,看到别人善于交往,自惭形秽,

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事事退缩,处处回避,这一情绪如果再强化,更难交往。三是对挫折的经历不恰当的归因形成自卑心理。有些人在交往中经常失败,得到的是消极的回馈,挫伤了交往的锐气。失败后,自我进行不恰当的归因,这样的归因使一个人不相信自己能力,限制了潜力的发挥,同时加快了自卑心理的形成。

2.自傲心理

自傲也是自我认知偏差中一个个体心理。它表现为过高的估计自己,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一种“优越感”。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自吹自擂,爱炫耀,喜斥责。

持自傲心理的人在群体中常常令他人生厌。

自傲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优越感强、自尊心强。青年人生理心理都处于高峰期,充满活力,经历旺盛,信息社会提供青年更多的知识,青年人思路广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随机应变。青年期喻为人生的春天,早晨八九点钟得太阳,社会赞誉多,因而青年往往有强烈的优越感。二是青年思维发展尚有水平不高的一面。逻辑思维虽已基本确立,辩证思维也有相当发展,但仍存在片面性与肤浅性。由于个体独立迅速增强,这种片面性与肤浅性,往往会导致青年认识问题偏激、固执,对人看法容易消极,反过来看自己易过度肯定。三是有一些青年缺乏理智,情绪冲动时不能自控,偶有“一得”“一见”便以为自己达到了了不起的地步,忘掉了“现实之我”,将“理想我”代替了“现实我”。有极强的虚荣心。(二)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互相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

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

差。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青年人初次交往,容易以对方的外貌。仪表、风度和言谈举止形成首次印象,这一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对对方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解释,

会使人际认知带有片面性,易出现以貌取人。另外,容易产生片面性,形成认

知偏见。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人的知觉恒长性有关。人们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知觉客体,并按照已有印象在解释当前变化的客体,所以知觉对象能保持不

变。这样对人的认识不客观、不全面、不正确,进而交往障碍。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印象对人以后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后摄”作用。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不是矛盾的,

它是一个问题得两个方面。

人们在相识、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固然很重要,而最后、最近的印象也很重要。一般说来。在对陌生人的认知过程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在对熟人

或对久违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则更为明显。根据观察的研究,

近因效应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也普遍存在。

3、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识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晕轮效应使人们评价他人产生偏差,比如你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就会觉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