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7beb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7.png)
兰花的看法和文化含义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文化含义,被公认为高雅、清雅、吉祥和文人墨客的象征。
以下是兰花的一些常见看法和文化含义:
1. 高雅与清雅:兰花的形态婀娜多姿,花朵清新脱俗,散发出淡雅的香气,所以被认为是高雅之花。
它被人们视为品格高尚、气质出众的象征。
2. 吉祥与美好:兰花因为其花朵结构的特殊之处,很多人认为它象征着独特的吉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常被人们用来寓意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3. 文人墨客的象征:兰花在文人墨客中被广泛喜爱和崇拜。
它被视为文化修养的象征,常常赋予了文人墨客独立自由、高雅脱俗的品质,被用来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和情操。
4. 忍耐与坚韧:兰花生长繁衍的环境苛刻,对水土要求极高,因此兰花被视为忍耐与坚韧的象征。
人们常常用兰花的精神代表坚韧不拔、积极向上、迎难而上的精神。
总的来说,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人们心目中高雅、吉祥、美好和坚韧品质的象征。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efb3d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a.png)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花朵之一,它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
及文化中的其他象征物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兰花在中国
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与象征,代表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
兰花的意象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下面将从兰花的历史渊源、文人雅
士对兰花的推崇、兰花在古代文人作品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兰花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中国新石
器时代。
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四象征植物之一,与菊花、梅花、竹子共同组成了“四君子”。
传说中,兰花是由神仙吸吮天上的清露而生,具有神秘的起源。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被称
为“君子兰”。
兰花被公认为一种纯洁高雅的花卉,它的色彩淡雅,香气
清新,寓意纯洁而高贵的品质。
总之,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人雅士对兰花的推崇以及兰花在古代文学中的
表达,进一步丰富了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兰花象征着高尚、洁净、雅致、坚贞等美好品质,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尚品格和追求卓
越精神的崇拜。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是密不
可分的。
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
![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07603d172ded630a1cb692.png)
兰花的花语含义及其象征意义兰花花语是美好、高洁、贤德。
外国的兰花花语为:热烈、友谊、自信、自傲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
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
兰花的象征意义: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
兰花代表着着坚贞不渝不遇的爱情。
闻香识兰花香气,是中国兰的精髓。
古人说“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这说明兰花喷香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凡欣赏兰花的人都会在家中养上一盆,都会体会到“一盆在室,满屋皆香”的感受。
这种香大多给人一种清纯幽远的感觉。
由于香气来自花中,当然花朵就成为主要的欣赏对象。
赏色辨兰花色,主要指花色和叶色。
对于兰花颜色的变化,兰花爱好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春夏期间,兰叶以浓绿或翠绿色,并有光润者为好。
秋冬之时则叶色以腊绿有光并无病斑者为优。
人们也慢慢看出,观花一时,观叶经年。
人们也从单纯的观花逐渐转移到观叶上,赏色也就变成了重点。
观姿赏兰花姿,就是欣赏国兰整株的姿态美,其中包括花姿、叶姿和体姿各个部分。
喜爱兰花的人认为它有叶、有花、又有香,可称得上是花中的尤物。
的确,兰花的体态异常优雅,它株形平稳,骨格俊秀,在无花之时,叶片疏密有致,气宇轩昂,临风摇曳,婀娜多姿。
开花之后,各花之间,刚柔兼备,顾盼呼应,显得异常端庄素雅。
品韵鉴兰花韵,是指兰花的神韵。
表面上看来,似乎有些抽象,又有点高深的感觉,但实际上它是香、色、姿的升华,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要在赏兰种品出韵味,首先你要与兰花建立深厚的感情,爱兰才能品兰。
1、象征:兄弟手足之情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
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
2、象征:高尚,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
诗歌中的兰意象-文档
![诗歌中的兰意象-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33ee0c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b.png)
诗歌中的兰意象-文档诗歌中的兰意象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很多自然植物逐渐演变成具有不同内涵的文化符号。
作为其中之一的兰,它风姿素雅,幽香四溢,受到人们关注而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尤其是文人墨客,或吟之以诗,或绘之以画,他们喜爱把兰作为题吟描绘的对象,并随之赋予它深刻的内涵,使兰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文化。
一、兰之意象1.祥瑞之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兰就已被赋予了祥瑞之意,成为个人保护神。
人们秉兰祓邪、纫兰为饰、借兰传情,使兰在人们的精神意识层面上,不再仅仅是一株普普通通的自然植物。
最早在诗歌中写到兰花的是《诗经》,《郑风?溱洧》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 兮。
”《韩诗》曰:“《溱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详。
”[1]还有多处记载,当盛流之时,郑国的习俗,众士、女在溱、洧两水执兰以拂除邪恶。
随着兰文化的不断延伸,人们受之影响不断扩大。
《楚辞?离骚》中也多次提到佩兰,“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表现了人们以兰作为定情信物来传递爱意。
这些诗歌都反映了兰花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
作为人们心中的个人保护神,兰花被赋予了祥瑞之象,人们希望通过兰花能够拂除不详之气,从而带来美好生活。
2.君子之意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
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
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
’”[2]兰独茂幽谷正如孔子自身处境,它被赋予有才德的贤者形象,成为君子的象征。
《孔子家语?在厄》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3]这种不为外界所动、孤高素淡的品质不仅取之兰花,也是君子修身立德所不可或缺的。
仅从孔子,兰之君子意象便得到了很好的形成和诠释。
诗仙李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以兰喻己,抒发了自己满腔才华抱负,却知音难觅的心情。
宋刘克庄《兰》:“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歌咏兰不浮不躁、孤傲高洁的君子般特性。
古人画兰花的寓意
![古人画兰花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46b656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e.png)
古人画兰花的寓意古人画兰花,是因为兰花具有丰富的寓意。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赋予高雅、清雅、高尚的象征意义,被喻为“君子之花”。
古人画兰花,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其美,更是希望通过画兰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追求。
古人画兰花寓意高雅。
兰花是一种雅致、高贵的花卉,其花姿秀美、芳香扑鼻。
兰花的形象优美,给人以高雅清新的感觉。
所以,古人画兰花往往希望通过兰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人画兰花寓意高洁。
兰花在自然界中生长在高山、峭壁上,不染尘埃,给人一种高洁的感觉。
古人认为兰花的高洁品质可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
因此,古人画兰花往往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古人画兰花寓意高尚。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高尚的象征意义。
兰花是一种不张扬的花卉,但却给人以高尚、品位的感觉。
古人认为兰花的高尚品质可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具有高尚的品位和道德修养。
因此,古人画兰花往往希望通过兰花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崇敬。
古人画兰花的寓意还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兰花在自然界中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象征,它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和开放。
古人通过画兰花,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崇敬。
同时,兰花的开放时间很短暂,往往只有几天,这也使得古人对兰花的赞美和珍视更加深刻。
古人通过画兰花,希望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抓住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古人画兰花的寓意还与修身养性、崇尚自然有关。
兰花在自然界中生长自由、自然,不受拘束,给人一种宽容、包容的感觉。
古人通过画兰花,希望借鉴兰花的品质,追求自然、自由的心境,培养宽容、包容的品格。
古人认为修身养性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可以使人远离浮躁、疲惫,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古人画兰花的寓意是多方面的,涵盖了高雅、高洁、高尚、生命的理解、人生的思考、修身养性等方面。
古人通过画兰花,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以及对自然、自由的崇尚。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ea11bc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4.png)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中国的花草、山水总是和文化血肉相连,难舍难割。
兰花乃草中尤物,花中至宝,更是国人最爱。
从古自今,咏兰、绘兰、画兰……,不朽杰作不计其数。
屈原爱兰,曾托兰花以言志,其中有一句描写兰花的句子“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爱兰植兰,一方面是因为兰花独具幽香的品格为其它花所不能及,另一方面是因为兰花成为一种文化,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操与境界。
兰花乃君子“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
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
孔夫子观察兰花,并从兰花的品性上悟出了“君子修身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做人道理。
兰花那种其叶常绿、昌茂不凋、抱清寒而不萎琐的精神品质和儒家所倡导与追求的“中庸”“中和”“礼、义、恭、俭、让”的思想相通一致,故兰花有儒文化的义理与内涵。
“中庸”就是“中和”,也就是说修养好的人喜不表于颜,怒不形于色,哀不溢之,乐不放之,表现出来都流露为有理、有利、有节的祥和之貌,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务,君子务本,本为根,根固则枝叶繁茂,人生的言行与事业就是枝叶。
身心修好了,家必齐业必旺。
在儒家的眼里,“治国平天下”是人生追求的大目标,大目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反之,即使人生的大目标没有实现,缺乏自己展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平台也不要紧,那么保持一颗如兰的平常心,不怨天不尤人,做个隐者过箪食瓢饮的生活也是乐事。
孟子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妙哉,幽兰之品格也;修到这样的境界就如兰花,在无人处也会绿茂叶健吐蕊放香。
兰
![兰](https://img.taocdn.com/s3/m/91a3ad4ef7ec4afe04a1df6c.png)
屈原咏道:“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唐〃唐彦谦赞道:“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咏兰》)清风摇动如
《九歌〃少司命》)出神入化地描绘了秋兰的秀叶丽姿。
佩带的翠环一样下垂的的绿叶,露珠滴在如青色玉佩一样的花瓣上。
清〃许羹梅颂道,“倾国寒香点额新”(《兰蕙同心录》)。他把春兰中的
独立不迁,或抒发身处逆境、怀才不遇、壮志
未酬的感慨。
如:“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
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李白《孤 兰》)以孤兰的处境、遭遇来隐喻自己身处逆 境、怀才不遇。
(三)爱国者的化身
• 兰花在爱国诗人屈原那里,已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
从而走上戒污染、守定心的真善之路。
3.‚只为报春送馨香,不与桃李争宠娇‛。
兰花生于幽深之处,默默与丛
草为伍,“只为报春送馨香,不 与桃李争宠娇”恰合了道家“ 清静无为”的思想。所谓“清 静无为”就是克制外欲,清神
静心,顺应自然,不加强制。
兰花的花朵结构竭尽变化之能事,恰与 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 宋代张炎在《国香〃赋兰》中吟道:“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意生 春。结根倦随萧艾,独抱孤贞。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 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霁痕消冻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 心。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香 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上片以兰花喻有志文人,通过空谷 中兰花的不幸遭遇,表现南宋晚期有志文人的艰难处境;下片写兰花 所思念的知音是流芳千古的楚国大夫屈原,他虽被放逐,行吟泽畔, 但念念不忘爱国,将古人古事引入兰花的思念中,将兰花化为爱国者 的形象。
“王者之香”——兰花
![“王者之香”——兰花](https://img.taocdn.com/s3/m/c0c358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a.png)
“王者之香”——兰花一、引言“王者之香”这个称呼,指的就是兰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兰”。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自古以来,兰花便被视为高雅、清雅、唯美、高贵的象征之花,被誉为“四大名花”之一。
本文旨在探究兰花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艺术表现及保育意义,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兰花这一具有王者之气的花朵。
二、兰花的历史沿革兰花的存在古已有之,自中国上古时期汉族传统审美中就有“尚玄妙清高,好淡雅朴素”的创造观念。
唐代之前,兰花一般称为“素花”。
唐初谢灵运写过《摘竹杖与话山下含芳制竹杖其一》诗,其中有“清夜松声远,水边花影来。
童仙好深意,无人共素华。
”可见唐代时已经有人将多种具有白色、素雅之美的花朵如茉莉、茨菰、白菜花、海芥、素菜花等一类盛于青瓷、銮舆等器物之中,摆放于庭院、宴摆、琴商、书斋等处。
南宋时期,兰花在各大文化背景中广泛地出现,更加突显出了一种由物象内化而来的精神状态,称之为“兰心”。
宋代陆游曾说:“兰芷不可群,傍高人自闲,眼色有凝重,随香轻翠间”。
文化气氛的熏陶和“兰心”的体现,使兰花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雅文化的代表。
明代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兰花艺术的日益完善,兰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兰花的文化底蕴1. 忠贞、高洁、爱国情怀在中国文化中,兰花代表着忠贞、高洁、爱国情怀。
自古以来,兰花就被誉为“品行高洁之花”,被国人赞颂为“国士无双之花”。
在《荀子》、《列子》、《朱子语录》等文化经典中,都留下了对兰花的高度评价。
这与它的高雅、高贵、淡然的花姿、清雅淡雅的香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 独特的文化符号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中国文学、书画、诗歌、乐器、园林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出现。
在《红楼梦》中,兰花被赋予了情感价值,成为林黛玉的象徵。
在《唐诗三百首》中,大量描写依赖兰花的佳人之美。
在书画中,兰花成为一种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书画家传递自身精神追求和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兰花意象解读
![兰花意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f0580cad02de80d5d84013.png)
兰花生在深谷,几度盛开枯萎,即便无人欣赏,却始终一如既往。任世味浓淡, 它幽谷独芳,不与群花斗艳,淡然自处。这种静虚平和的特质,恰似隐士高洁清 朗的性情,使他们形成心境灵魂上的契合,于是出现了隐士吟咏兰的佳句。如陶 渊明《幽兰》:“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向子 《宝林山间见兰》:“空谷 佳人宜结伴,贵游公子不能招。”
二、兰喻君子
兰花沐风霜雨露而绽放,吐芬芳送馨香不张扬,笑傲霜雪, 不卑不亢。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 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它象征那些的身临逆境而不改其志,仕途多舛而不浊其身,即 便无人赏识也依然保持高洁谊
兰花被喻为王者之香。有香祖之称。人们通常透过兰花来展现自己的人格襟抱,兄弟 情谊应犹如兰花一样品质,所以习惯说成“金兰之交”、“义结金兰”、“契若金 兰”。 《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60773802cc58bd63186bdb1.png)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内容提要:中华兰文化,源远而流长。
纵览古今,在采兰、养兰、赏兰过程和描述中,兰的意象渐渐生成并日渐丰富,更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系统的价值取向。
经过历代文化的熏陶,兰的高雅绝不仅仅局限它的质,更在于它的精神。
关?键?词:兰文化民俗意象精神一、兰花意象生成的条件和原因(一)、兰花的质地美与中国的民俗我们所知道的兰,多见于诗词歌赋,或者画作文章。
这里的兰,往往是指国兰。
在定义上,国兰是指兰科植物中的兰属植物的部分的地生兰,如春兰、惠兰、秋兰、寒兰和墨兰。
兰科植物种类群极其庞大,约有800个属,3万一万个原生种,而兰属植物仅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属,可见,中国兰只占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并未影响兰花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相反,国兰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日渐成为高雅美丽的象征。
我认为,首先,这与兰花自身的质地美是分不开的。
爱美中国人民的天性,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
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是世界共同的语言。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心肺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
描写兰花质地美的诗句,如:“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楚国·屈原《九歌·少司命》);“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明·陈汝言《兰》)。
可见兰花最早为文人墨客所欣赏,不是以色和形诱人而是以那超凡脱俗的阵阵幽香吸引人,是兰花本质上具备的美。
(一)、兰花质地的延伸美及其意象的生成如果说人们喜爱兰花,仅仅只局限于兰花本身,那么兰花文化不可能在中国民俗文化里根深蒂固,经久不衰。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分别是气清、色清、神清、韵清。
这就是其质的深层。
中国人视花有灵有情,重花的兴谢枯荣的内在之美,喜追求由观花而得的心灵感受的韵味之趣,从中得到启示,激励以及情操的陶冶,所以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花的美,特别是花卉造形艺术方面,人们极其注重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和谐之美,与许多传统文化艺术一样,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兰花的象征意义和人生追求
![兰花的象征意义和人生追求](https://img.taocdn.com/s3/m/d9979b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5.png)
兰花的象征意义和人生追求摘要:一、兰花的历史背景与品种介绍二、兰花的象征意义1.君子品质的象征2.纯洁友谊的象征3.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三、兰花的审美价值与应用场景1.兰花的美学特点2.兰花栽培与养护技巧3.兰花在生活中的应用四、人生追求与兰花的启示1.追求品质生活2.追求真挚友谊3.追求坚韧精神五、总结:兰花之美,人生追求的意义正文:兰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其高雅、清新的气质深受人们喜爱。
兰花品种繁多,有国兰、洋兰、杂交兰等,各具特色。
在我国,兰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栽培和欣赏兰花。
兰花象征的意义丰富多样。
首先,它象征着君子的品质。
兰花生长在幽静之处,不张扬、不妩媚,却散发着淡雅的香气,与君子的品质相契合。
其次,兰花是纯洁友谊的象征。
古人常以兰花赠友,寓意友情纯洁、恒久。
最后,兰花还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兰花生长过程中,即使面临恶劣环境,也能顽强生长,展现出坚韧的品质。
兰花的审美价值与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
兰花的美学特点在于其简约、大方、清新的气质。
兰花栽培与养护技巧包括选种、浇水、施肥、通风等方面,只有掌握这些技巧,才能使兰花茁壮成长。
此外,兰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室内装饰、礼品赠送等,都能体现出它的独特韵味。
人生追求与兰花的意义息息相关。
追求品质生活,意味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雅;追求真挚友谊,意味着珍惜纯洁、深厚的感情;追求坚韧精神,意味着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兰花的美,正是人生追求的缩影。
总之,兰花作为“花中君子”,其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深入人心。
通过欣赏兰花,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生追求的真谛,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追求品质生活、真挚友谊和坚韧精神。
兰花的美,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启迪。
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
![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db55af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8.png)
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兰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贵妃醉酒”,历朝历代都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至今,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兰花的传统文化兰花生长在山谷、泉水中,古人赋予兰花着“山水之精”的美誉,被誉为“花中精华”,是古人所极爱的花卉之一。
早在秦汉时期,已有考古发现兰花相关的文物。
《礼记仪礼》中记载过:“兰花是早春节日中最常见的花卉之一,这种花卉代表着清雅、纯洁、友谊和祥和。
”秦汉时期,人们就常以兰花为主题进行书画、楹联等艺术表达,传承起来的“兰花文化”深受千百年后的受众喜爱。
历代一直把兰花视为“贵妃醉酒”,它用来装饰宫中的寝殿、阁楼,以示门面上的贵宾,更是为皇家环境添添一抹高贵气息,可见兰花在历代的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已然不容小觑。
二、兰花的典故兰花的典故丰富多彩,有诗词、神话、传奇、童话,甚至还有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
比如,据传说,相传古人曾以兰花为神,称其为“龙王神花”祭祀,以此拜祭神明,祈祷长久安康。
《汉书黄初传》中,载有一则兰花神话,说的是宋公明弟子黄初在自己的菊花花篮里放入一枝兰花,兰花竟然长大繁茂,成为非常美丽的景观。
另外,《水浒传》中有一段关于兰花的传说,说宋江骑马出城时,将一支兰花插入马鞍,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这支兰花也就变成了一种坚强的象征。
此外,由于兰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清人侯马藏更是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了《兰陵笑笑生》这部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侯马藏把一支普通的兰花,写得极为生动、富有情趣,在传承藏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同时,也彰显了兰花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兰花的传统文化与典故充满神秘色彩,它既古老又新鲜,在每个文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此外,兰花还是国家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整体形象,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我们应当把兰花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用新时代的视角重新审视兰花,以弘扬传统文化,继续兰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兰花的象征意义
![兰花的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0501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3.png)
兰花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长茁壮,这使其成为坚贞不屈的象征。在爱情和友 谊中,兰花代表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对伴侣或朋友的感情始终如一。
优雅与高贵
优雅
兰花的花朵形状优美,色彩鲜艳,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被视 为优雅的象征。这种优雅不仅体现在外表上,还体现在内在 的气质和品格上。
高贵
兰花的高贵之处在于其独特的气质和优雅的形态。它不需要 外界的装饰或修饰,凭借自身的美丽和魅力就能吸引人们的 目光。这种高贵的象征意义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内在美和 外在美的人。
财富与地位
财富
在一些文化中,兰花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人们相信佩戴兰花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这种象征意义可能与兰花的稀有性和珍贵性有关。
地位
在古代社会,兰花被视为贵族和有权势者的象征。这是因为兰花需要精心的养护 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或欣赏这种花朵。这种地位的象征意义 也可以延伸到现代社会中,代表着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尊重。
常见病虫害
了解兰花常见的病虫害症 状和病因,如叶斑病、蚜 虫等。
治疗方法
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 的防治方法,如药物治疗 、物理防治等。
06
兰花的品种分类与鉴别技 巧
兰花的品种分类
春兰
花朵淡雅,叶片修长,适合生长在山林 幽谷之间,代表品种有春兰“绿云”。
建兰
花朵色彩斑斓,叶片较厚实,适合生 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代表品种有
பைடு நூலகம்
蝴蝶兰
蝴蝶兰是兰花属中观赏价值最高的种类之 一,其花型优雅,形似蝴蝶,具有极高的 观赏价值。
君子兰
君子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宽 厚、花型丰满,被视为吉祥、富贵和君子 的象征。
春兰
春兰是一种春季开花的兰花,其花朵娇小 、色彩鲜艳,被视为清新、纯洁和高雅的 象征。
兰文化
![兰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0ffeaedb8f67c1cfad6b81f.png)
兰文化之我见兰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一种以香而著称的花卉。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分别是气清、色清、神清、韵清。
它高洁典雅,傲骨刚毅,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色、香、姿、韵俱佳而倍受人们的推崇。
兰花寓意深远,在朴实中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和高远的境界。
中华兰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与兰花有关的—切活动”。
从狭义来说,是指“人类在采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特别是在赏兰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价值取向”。
兰文化起源于民间文化,是流传于大众的一种通俗文化。
而经过历代文人讴歌,兰的高贵,使兰文化成为了一种高雅文化。
从接受的角度看,高雅的兰文化适合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的人,他们常以兰为师为友,情趣高雅;而通俗的兰文化则流行于广大民众间,他们欣赏兰花的清雅芳姿及兰花的清香,就兰文化的“雅”与“俗”比较而言,其内涵养不确定,二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殊异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兰花,确是“以德服人”的花中君子。
兰花多生于荒僻无人的幽谷,而且容色素雅,用来比喻甘贫乐道的隐士高人实在再恰当不过了。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心肺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
它正气浩然,爱憎分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而被逐放,在家大种兰花,身上常佩着兰花,表示坚持正气,反对邪恶。
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台湾,在家办了一个小兰苑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并写有咏兰诗:“芳名淮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花。
长绿斗严寒,含笑斗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他长期养兰、赏兰,以诗遗怀,赢得了人民的崇敬。
兰花也出现在古诗词中——元代画家陈汝言有一首诗:兰生深山处,馥郁吐幽香。
偶为诗人赏,移之至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常养非其芳。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 时至还字芳。
这里说,兰花生在深山之中,虽然寒苦,却也自由自在,一旦为人“欣赏”移载高堂华夏之下,根株离开适宜她生长的土壤,再也得不到自然界中雨露的滋润,虽称为爱护,实际上却是残害。
兰花为什么代表高贵 兰草古代寓意
![兰花为什么代表高贵 兰草古代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173c69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a.png)
兰花为什么代表高贵兰草古代寓意兰花有一种醉人的清香,盛开的花朵,有的朴素,有的张扬,有的精致,典雅,绚丽,兰花色泽幽雅,清香淡香。
虽然它不华丽,也不张扬,但它就像一位谦逊的绅士,它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让我们来看看兰花的象征意义和兰花的花语。
兰花花语介绍兰花花语:解读兰花的象征意义--美丽、高贵、善良。
兰花花语:美丽、高贵、善良。
外国兰花热情、友好、自信、自豪。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情的吉祥物。
1、兰花是一种珍贵的、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山林和荒野的森林里,她的长绿战寒,夏日的微笑(张学良诗),高尚的品德,优雅的枝叶,鲜花。
2、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感和境界,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一种文化。
3、他的性格和风度已成为中国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4、屈原在诗中把兰色看作绅士,因此后人把兰理解为高尚和高尚的象征。
5、兰花的象征意义:高大、典雅、爱国、坚定不移的兰花代表着坚定不移的爱兰语言:美丽、高贵、善良。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正直和高贵的品格兰花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学者的青睐,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兰花象征着正直,高贵和友谊,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和学者的美德。
哲学家孔子将兰花比作正直的人。
许多中国艺术家同意这个想法。
他们喜欢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加入兰花。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
1、古今中外的名人为它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常常被称为花中君子。
2、在古代,文人常把诗的美称为兰花,把友谊的真称为兰花,把好朋友称为兰花。
新年兰花寓意,贺岁兰的寓意是家庭和睦,健康长寿,品质高尚,兰花被称为花中绅士,高尚的品格可以表达出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和风细雨,兰花的寿命更长,树叶xx年四季都是绿色的,送给长辈可以互相祝福身体健康。
过年送兰花有着健康长寿的含义。
养护得当的兰花在冬季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而且叶片xx年四季都是翠绿的,将其送给长辈,可以表达对长辈的祝福,祝愿对方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ee9f70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d.png)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在中国文学中,兰蕙菊三种意象常常被用来作为修辞手法,用以描绘各种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今天我们来深入探讨这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以及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
兰,作为一种高雅的花卉,常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和高贵。
它的清香和娇艳让人联想到清新和美好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兰常常出现在描写女子的形象中,象征着她们的温柔、贤良和美丽。
兰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一些高贵的品质,例如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灵魂。
蕙,作为一种幽香的植物,常常被用来象征清新和淡雅。
它的芬芳和清香让人联想到清新和宁静的意境。
在文学作品中,蕙常常被用来描绘风景中的一抹幽香,或者用来比喻女子的淡雅和端庄。
蕙也可以被用来比喻一些深藏不露的品质,例如文雅的气质和高贵的气度。
菊,作为一种坚韧的花卉,常常被用来象征坚贞和顽强。
它的清香和坚实的花瓣让人联想到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菊常常被用来描绘那些顽强不屈的人物形象,或者用来比喻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性。
菊也可以被用来比喻一些坚定不移的品质,例如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
兰蕙菊三种意象都是在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分别象征着纯洁和高贵、清新和淡雅、坚贞和顽强。
这三种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描绘美好的事物或情感,同时也可以反映人物的品质和气质。
通过对这三种意象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寓意。
在我看来,兰蕙菊三种意象所包含的共同内涵是关于内在品质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无论是纯洁和高贵、清新和淡雅,还是坚贞和顽强,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向往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和情感上,更体现在人们生活中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兰蕙菊三种意象不仅仅是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结语:通过深入探讨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寓意,同时也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们能够更多地欣赏和理解这些意象所蕴含的美好和深刻内涵。
兰花在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
![兰花在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403a9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1.png)
兰花在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
兰花在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常常成为艺术家和文人墨客们表达情感和寄托思想的重要主题。
以下是兰花在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
1. 寂静高洁:兰花常被描绘为清雅高洁、寂静高远的象征,表达了追求高尚品质、超越世俗的情怀。
2. 自然之美:兰花常被用来描绘自然之美,将其与山水、溪流等自然景观结合,展示出兰花在自然中的亲密关系。
3. 文人墨客的情怀: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兰花往往被用来寄托情怀,表达对自由、独立、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和咏叹。
4. 四君子之一:兰花常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象征着高洁、坚强、淡泊和纯正的品质,在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常以四君子并列出现。
5. 花鸟画中的元素:兰花常作为花鸟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与其他花卉、鸟类等组合出现,形成美丽的画面。
总之,兰花在传统绘画和文学作品中以其高雅、纯洁、追求境界的特点,成为艺术家和文人墨客们文学修辞和画面表现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美感和意境。
兰花的诗中意象
![兰花的诗中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b96dbe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6.png)
兰花的诗中意象:兰花的象征意义——美好、高洁、贤德。
1、《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作者:李白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译文: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2、《题杨次公春兰》作者: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译文: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
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3、《高山幽兰》作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译文:千古年间最幽然贞洁的就是这花啊,不求出名显达只愿做一片烟霞。
就连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愿意让他们看见,藏在高山后面遮蔽着自己。
4、《古风其三十八·孤兰生幽园》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
虽然春日阳光曾将它关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伤。
秋霜雨雪打着翠叶红花,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若无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5、《种兰》宋·苏辙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花的意象与传统文化
内容提要:中华兰文化,源远而流长。
纵览古今,在采兰、养兰、赏兰过程和描述中,兰的意象渐渐生成并日渐丰富,更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系统的价值取向。
经过历代文化的熏陶,兰的高雅绝不仅仅局限它的质,更在于它的精神。
关键词:兰文化民俗意象精神
一、兰花意象生成的条件和原因
(一)、兰花的质地美与中国的民俗
我们所知道的兰,多见于诗词歌赋,或者画作文章。
这里的兰,往往是指国兰。
在定义上,国兰是指兰科植物中的兰属植物的部分的地生兰,如春兰、惠兰、秋兰、寒兰和墨兰。
兰科植物种类群极其庞大,约有800个属,3万一3.5万个原生种,而兰属植物仅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属,可见,中国兰只占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并未影响兰花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相反,国兰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日渐成为高雅美丽的象征。
我认为,首先,这与兰花自身的质地美是分不开的。
爱美中国人民的天性,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
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是世界共同的语言。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心肺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
描写兰花质地美的诗句,如:“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楚国·屈原《九歌·少司命》);“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明·陈汝言《兰》)。
可见兰花最早为文人墨客所欣赏,不是以色和形诱人而是以那超凡脱俗的阵阵幽香吸引人,是兰花本质上具备的美。
(一)、兰花质地的延伸美及其意象的生成
如果说人们喜爱兰花,仅仅只局限于兰花本身,那么兰花文化不可能在中国民俗文化里根深蒂固,经久不衰。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分别是气清、色清、神清、韵清。
这就是其质的深层。
中国人视花有灵有情,重花的兴谢枯荣的内在之美,喜追求由观花而得的心灵感受的韵味之趣,从中得到启示,激励以及情操的陶冶,所以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花的美,特别是花卉造形艺术方面,人们极其注重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和谐之美,与许多传统文化艺术一样,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由此,人们对兰花的认识也逐渐在其质的基础上延伸。
人们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
认为它高洁典雅,傲骨刚毅,所以许多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
因此,兰花也被喻为花中君子。
兰花寓意深远,在朴实中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和高远的境界。
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兰花的意象美逐渐明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奇葩。
二、传统文化里兰花的意象与变迁
(一)兰花的美与最初的意象
最初的兰花,本身并不具备今天所认为各种意象。
人们喜爱兰花,源自兰花的自然美。
所以,更多的是对兰花这种质地美的赏析。
这时的兰花,并未在形成系统的兰花文化,只是结合与时代结合,成为一种生活的象征,或者叫陪衬。
据史料记载,国人植兰,可以追溯到上古之世,诸如《越绝书》所载“勾践种兰渚山”、屈原《离骚》自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号,又树蕙之百亩”,都是证明。
这说明,那时的人们,更侧重与兰花带来的外在美,侧重于兰花造就的外部环境及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也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人们立足于兰花的质地美,认为大片兰花所创造的环境是美好安定生活得象征。
这时的人们愿意植兰于寓所附近,以营造一种美好的环境。
这时的兰花,也被认为是最纯洁最美好的象征,但终究不是兰花意象和文化的主流。
(二)、兰花意象的发展与其文化底蕴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或者形成都是与时代结合的产物,都有历史的缩影。
而谈到兰花文化,就不得不谈到儒家文化,谈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谈到唐宋元明清时期。
可以说,这些都是兰文化的过度与飞跃时期。
兰花的意象因之丰富,得以更好传承与发展,并与传统文化一起形成了健全的体系。
作为儒家文化代表的孔子,有“兰当为王者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等语。
孔子在兰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兰的文化意象使孺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地、清晰地表达,同时,兰的文化内涵亦由此产生,并逐渐丰富起来。
在先秦儒学著作中,有多处将兰作为君子的人格象征。
如:《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困而改节。
”这些都为此后兰花意象的丰富打下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兰花意象和文化着重体现于其诗词歌赋。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些诗词歌赋背后的深层文化实质。
文化界已有公认,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兰意象的意义意象无疑是中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文化和诗论中,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审美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诸多文人墨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往往寄情与物。
而兰花,正是儒家文化里高洁、正直、纯洁的象征。
人们在传统的兰花意象里,又创造出知交之谊、比附自身际遇的心意。
魏晋作家喜兰,赏兰,更是不遗余力地写兰,并赋予兰花以人的意志,为后世的咏兰诗的辉煌埋下伏笔。
兰花的意象更加鲜明,可歌可表。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时的贤相,后来却受到排挤,于是他在《感遇十二首其一》中同样借兰花抒发了孤芳自赏,睥睨俗世的情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着,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又如元代画家陈汝言有一首诗:兰生深山处,馥郁吐幽香。
偶为诗人赏,移之至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常养非其芳。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 时至还字芳。
这里说,兰花生在深山之中,虽然寒苦,却也自由自在,一旦为人“欣赏”移载高堂华夏之下,根株离开适宜她生长的土壤,再也得不到自然界中雨露的滋润,虽称为爱护,实际上却是残害。
表达了自立自强坚定不移的决心。
名家画兰,大约始于人们把梅兰竹菊视为“四君子”之后。
据文献记载与传世所见,最早以画兰名世的是宋元之际的赵孟坚和郑思肖,二人都是风骨嶙峋的宋遗民,藉助画兰以表达其不肯仕元的高尚思想品格。
其中郑思肖画兰不画土,名曰“露根兰”,或问其故,答云“土为番人夺去”。
斯言掷地有声,沉郁悲愤的亡国之痛,尽见于画兰的寓意之中。
其后以画兰而卓然名家者,代不乏人。
即使不以绘画专擅的文人雅士,赋闲时也会画上几笔兰花以自标高格,而导人入门的兰花画谱,也随之大行其道。
历代持身高洁的君子,都爱兰咏兰,留下了不少诗篇。
他们喜欢兰花,不免都带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情调。
兰花的意象也日渐丰富,形成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体系。
三、传统文化中的兰花意象鉴赏
兰花的审美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兰花的情韵可说是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使者,将中国传统演绎得微妙微肖,韵味深长。
兰花的审美意象是十分丰富的,它的基本面是固定的,但是它的外延却是流动的,是可以不断衍化出新的更为实际的意象的。
一、兰花的本身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
它的花、它的叶、它的香、它的姿态、它的生长环境,均与一般的花和草不尽相同。
它的外形和内质的特色给人种种遐想,可以作多方面多层次的美学品鉴。
兰花自古称之为“王者香”、“国香”,称之为四君子之一,称之比岁寒三友更全面的花中真君子。
兰花给人们的美学意象是全面的,深刻的,它如清泉,汩汩而流,永不枯竭;它如阳光,煦暖人心,给人以永远的推动。
这是客体本身的能量。
二、从不同角度的多个层次看待兰花的意象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许多人总能在兰花身上找到自己思想上的共鸣点,找到某些自己正在思考和探索的东西,从而感悟到什么。
历史上多少贤人哲士就是为此。
上述孔子咏兰,就是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不为人理解,到处碰壁,甚至绝粮于道,但他坚守理想,于是从深谷的兰花身上悟到“不为困穷而改节”的哲理。
屈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君王终于不悟,萧艾包围君王,鸷鸟先鸣于道,于是他采兰佩兰叹兰,“纫秋兰以为佩”,以兰为友,以兰明志。
历代诗人更是在兰的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咏兰实为咏己,画兰亦为画魂。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鉴赏的意象前后是会有区别的,是会发展的。
同时随着鉴赏者的不同,这种意象更会不同,至少有深浅、多寡、大小之别。
但不论如何,这种鉴赏所得的美感愉悦和这种美学意象是一种财富。
它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促进人们的哲学思考,创造了人的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1、李薇:《论中国古典诗词中兰花的意象及其生成》
2、张彬:《魏晋诗歌中的兰花意象研究文献综述》
3、周武忠:《中国花卉文化》
4、张亚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兰花》
5、周建忠:《孔子与兰文化》
6、余文生、王月琴:,《兰花意象漫谈》
7、祁建华:《中国兰花的人格意象及其美育思想》
8、梓泉:《古代书画的兰花题材赏析》
9、何小颜:《花与中国文化》
10、杜文澜:《艺兰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