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2.(2015·潮州模拟)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对 “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 处 ②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 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 流,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 不竭动力。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 有的精神家园。关于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B.文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 成果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受到外域文化影响的国 粹
【易错警示】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指我们的优秀文化能被其 他民族文化吸收、借鉴吗?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前者指 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后者指它能吸收、借 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故包容性不只指向兼收并 蓄,而且兼收并蓄指向的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 族的文化,不是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所吸收。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 侵蚀、冲击,面对侵蚀、冲击,中华文化要发扬其“包 容性”的特点,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兼收并蓄”。 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与其他各国的文化和睦相处,又要吸 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 化发展的独立性,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会走向衰落,而会 走向辉煌。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 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 的丰富多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 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 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 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 (1)感知中华文化力量
(2)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方向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 文化传承 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 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 文化交流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 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人民群众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 文化发展 化发展应该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 的主体 众的需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归纳总结】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 益于它的包容性。 2.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 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 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文化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 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 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B
2.《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 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 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 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 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 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 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三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归纳总结】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 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 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 铸了中华文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 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中西医彼此配 合的意义。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并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⑵①中西医彼此配合,有利于求同 存异和兼收并蓄,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 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并在文化交往中吸 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增强对自身文 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 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 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 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 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 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 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 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易错警示】
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上,基本存在着两个 思维误区:一是认为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 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二是认为既然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 分,那么各民族文化就是相同的。中华民族是多 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 丰富色彩,但不等于民族之间文化无共性。中华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 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 进。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 民族的骄傲。
wenku.baidu.com 易错辨析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 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6.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一改过去藏在“象牙塔”的 状况,对百姓开放的公益专场演出汇聚了汉、藏、蒙、 维、佤、傣等多个民族的舞蹈艺术作品,让群众在欣赏 艺术魅力的同时,领略到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风采。从 专场演出的剧目门类我们可以看出(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 B.丰富厚重、多姿多彩,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B
4.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思想学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 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 差异,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重伦理、 尊重传统。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 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形成从侧面 反映了 A.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 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
ziyu
C
3.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 具特色的戏曲( )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 成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 育价值 ③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 借鉴和融合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 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4.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 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 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 ) ①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 彩 ③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具有不融合性 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C
5.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以开放性姿态融合 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而丰富起来的。中华文化 “能不它化而自存”,故文明绵而未断;“能化 它而相存”,故能教化四边;“能和而不同而共 存”。这主要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 )的 特征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容性 D.民族性
3.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 流、相互借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这是中华 文化包容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点。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 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 设,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4.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并不是说应该借 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 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 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 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 极成分。
B
7.国画,又称为“中国画”。国画强调“外 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 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 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 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 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 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 非是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 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 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 鉴等。
1.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 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 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 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 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 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 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 的重要因素
B
5.为了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特点,肩负中华文化 的使命,张老师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活动,下面是张老 师搜集的材料以及问题,请你一同参与。 中医药乃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古 代第五大发明”,一直是广大华人保健养生、防病治病 的强大工具。它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中草药、针灸、 推拿和气功等。中医有它本身的疗效,亦有不少西药是 从中草药中提炼出来的。中西医殊途同归,都是为救人, 彼此配合乃是病人之福。
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地域文化、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 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 文化的简单相加。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包容一切文化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 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 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 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内涵: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 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一方面,有利 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外域文化 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