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风险评估报告(药品GMP参考)

合集下载

药箱风险分析报告模板

药箱风险分析报告模板

药箱风险分析报告模板一、报告目的该报告旨在对药箱中的药品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既帮助用户了解药品风险,同时提醒用户做好药物管理和安全使用。

二、风险评估指标1. 药品的副作用:包括对身体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

2.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产生相互影响,影响药效甚至产生危险。

3. 药品存储要求:药品的存储温度、湿度、避光等要求,未妥善存储可能影响药品效力。

4. 药物过期风险:过期药品可能失去疗效或产生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5. 误用和滥用:错误的药品使用方法和滥用药物都会带来风险。

三、药品风险评估药箱中的常见药品及其风险评估如下:1. 普通感冒药:副作用:个别人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

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

存储要求:通常要求存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

过期风险:使用过期药品可能失去疗效。

误用和滥用: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2. 解热镇痛药:副作用:个别人可能出现头晕、胃痛等不适。

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

存储要求:通常要求存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

过期风险:使用过期药品可能失去疗效。

误用和滥用: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3. 抗生素:副作用:个别人可能出现胃痛、腹泻等不适,且可能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

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需谨慎搭配。

存储要求:通常要求存放在干燥、凉爽处,避免阳光直射。

过期风险:使用过期药品可能失去疗效。

误用和滥用: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使用。

4. 心脑血管药物:副作用:个别人可能出现恶心、头晕、低血压等不适。

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需谨慎搭配。

存储要求:通常要求存放在干燥、凉爽处,避免阳光直射。

过期风险:使用过期药品可能失去疗效。

误用和滥用: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使用。

五、风险应对措施1. 药品存储:按照药品的存储要求放置在干燥、避光、凉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GMP-风险评估

GMP-风险评估

GMP-风险评估引言概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确保制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国际标准。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被及时识别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GMP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一、风险评估的定义和目的1.1 风险评估的定义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分析和评估与特定活动、过程或者产品相关的潜在风险。

它旨在确定风险的严重性、概率和可能的影响,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1.2 风险评估的目的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识别潜在风险,并为制药企业提供基于科学和经验的决策依据。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确定哪些方面可能会对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这些风险。

1.3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在制药行业中至关重要。

它可以匡助企业遵循GMP准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预测和预防潜在的问题,减少生产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2.1 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通过对潜在风险的描述和评估来确定其严重性和概率。

定量方法则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来量化风险。

2.2 风险评估的工具风险评估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和质量风险管理计划(QRM)。

这些工具可以匡助企业系统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2.3 风险评估的实施风险评估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应该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定期进行。

评估的结果应该被记录和跟踪,以便进行持续改进和监控。

三、风险评估在制药生产中的应用3.1 原材料风险评估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可以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质量风险管理号:QRM-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XXXX药业有限公司目录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1、简介2、目的3、范围4、引用资料5、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分工6、质量风险管理流程7、风险管理过程8、风险管理总结及结论9、风险管理回顾审核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1.简介:1.1产品概述:XXXX胶囊为以化学原料药XXXX和适量等辅料制成的化学药胶囊剂制剂,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

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

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

规格为10 毫克;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铝塑泡罩包装。

每板6粒,每盒1板;每板6粒,每盒2板;每板12粒,每盒1板,每板4粒,每盒1板。

有效期:30个月。

1.2生产批量:35万粒,140万粒。

1.3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参数:1.3.1过筛:取XXXX、乳糖、硬脂酸镁及羟丙纤维素分别过100目筛。

1.3.2预混合:批量为35万粒用SYH-2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预混合和35万粒相同,但原辅料均分4等分进行4次混合。

1.3.3 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按聚维酮K30:95%乙醇量=1.5:8.5(重量比)进行配置,溶解完全100目滤布过滤。

1.3.4制软材:上述预混合好的细粉,用GHL-250型高效混合制粒机中(每次35万粒量),设定混合I和切割I开动设备混合10分钟后,徐徐加入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加完后继续混合3-4分钟,收集软材。

1.3.4制粒:用YK-160型摇摆式颗粒机制粒,筛网目数为 24目。

仓库岗位风险评估

仓库岗位风险评估

仓库岗位风险评估1.目的为保护仓库内工作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安全,保护公司财产特进行本评估2.范围仓库内所有设施和人员3.内容3.1风险种类:3.1.1 火灾、机械伤害、电伤害、外部人员侵入3.2.火灾仓库内有可能因火种、电火法、自燃等因素造成起火3.2.1 预防措施3.2.1.1禁止携带火种进入仓库,严禁在仓库内使用任何明火,高温器具3.2.1.2 定期检查所有消防器材,保证消防器材在正常可使用状态3.2.1.3 不占用消防通道,消防空间3.2.1.4 定期检查所有电路、电线,保证电安全3.2.1.5 定期参加厂内举行的消防培训,学习消防知识3.3 机械伤害仓库内有可能因货物倒塌,货架倒塌导致人员受到物理伤害3.3.1 预防措施3.3.1.1 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制度堆放物品,整齐堆放不超高3.3.1.2 按照先进先出规则,先入货物先出,定期检查货物堆放情况3.3.1.3 定期检查货架的牢固度,对于破损或濒于破损的货架进行维修或报废3.4 电伤害仓库内有可能因用电不当,导致人员受到电击伤3.4.1 措施3.4.1.1 正确使用带电设备,不违规操作3.4.1.2 电工应定期检查电设备,电线路,确保电安全3.4.1.3 定期更换旧电线、旧开关,确保电安全3.4.1.4 人员应按时参加工厂所举行的健康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操作规程3.5 外部人员侵入仓库内有可能因外部不明人员侵入,从而造成人员财产受到损伤3.5.1 措施3.5.1.1 门卫处严格控制人员进入,不明人员一律不予放行,强行进入者应予以阻拦,必要时请公安机关进行解决3.5.1.2 仓库内发现可疑人员时应及时向公司安全主管汇报。

仓储质量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仓储质量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仓储质量风险评估报告范文【仓储质量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仓储质量风险评估是指对仓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通过仓储质量风险评估报告,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仓储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质量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评估方法本次仓储质量风险评估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1.文件资料分析:对仓储相关的文件资料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包括仓储操作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2.现场观察和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仓储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仓库布局、货物摆放、防潮防潮措施等。

3.专家访谈:与仓储相关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其对于仓储质量风险的认识和建议。

三、评估结果1.仓库布局存在隐患:根据现场观察和调查,发现部分仓库存在货物堆放不规范的情况,货物摆放过于密集,容易造成货物腐烂和变质的风险。

2.设备设施不完善:部分仓库的设备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如通风设备不畅通、温湿度监测设备不准确等,容易引发仓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人员操作风险:现场观察发现部分仓库人员操作不规范,如货物的搬运和摆放不细心,容易引发货物损坏的风险。

4.防潮防潮措施不完善: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仓库的防潮防潮措施不健全,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潮防潮措施,容易导致货物受潮变质。

四、风险分析与建议1.仓库布局优化:根据观察发现,建议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摆放,保证货物间的通风和空隙,避免货物腐烂和变质。

2.设备设施维护:建议对仓库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如通风设备、温湿度监测等,以提高仓储质量的可控性。

3.加强员工培训:应该对仓储人员进行规范操作的培训,强化他们对货物摆放和搬运规范的认识,提高操作的专业性和细心程度。

4.加强防潮措施:建议在仓库内增设防潮设施,如加湿器、防潮剂等,以保证货物的存储环境。

五、总结通过本次仓储质量风险评估,发现了仓储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策略。

GMP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GMP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德信诚培训网
GMP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1 概述:
2 目的:
3 范围:
4 依据:
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 《新版GMP实施指南》;
4.3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4.4 《质量风险管理操作规程》;
4.5 ICH Q9。

5 质量风险评估记录
风险过程
步骤风险
风险
描述
影响S P D




控制
措施
确认/验证
活动
S P D
RP
N


编号
因素RPN 水



设计
确认
设备采

设备性能不
符合设计和
生产使用要
求,不符合
GMP要求。

设备不能正常
使用。

3 2 3 18 高
应进行设备
调研
应进行设
计确认
3 1 1 3 低
设计
确认
选型与
购置
设备选型错
误,购入设备
不能适应生
产工艺需求。

影响产量或导
致产品质量的
稳定性。

32318高
应进行设备
选型论证
应进行设
计确认
3113低
安装
确认
开箱验

设备送货到
场后,设备型
号不符合,设
设备不能正常
安装使用,设
备资料不齐影
3 3 2 18 高
设备到货应
派专人检查
设备,认真复
应进行安
装确认。

GMP验厂风险评估模版

GMP验厂风险评估模版

xxx公司
三级文件
文件名称: 风险评估报告文件编号: XXX-WI-
文件版本: B
制定单位: 风险管理小组生效日期:
目录
1、风险管理小组
2、风险分析评估标准
3、产品描述(以xx为代表性产品)
4、工艺流程图
5、工艺流程图说明
6、危害风险分析
7、显著危害
8、原料验收控制措施(进料检验规范)
9、胶皮裁切控制措施
10、海绵裁切控制措施
11、注塑料斗磁选控制措施
12、产品装配控制措施
13、金属异物控制措施(验针机操作管理规程)
2、风险分析评估标准
根据产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对每种产品安全危害,进行评价和分类。

应指明在原料、加工和分销中哪个环节每种食品安全危害可能被引入、产生或增加程度。

1)评估危害程度:风险管理小组根据危害的严重性、危害出现的频率、危害不被发现的可能性等方面,将危害划分为显著危害、非显著危害两种。

2)显著危害是指必须预以控制的、可能发生的、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危害。

风险评分≥5分的,
可判为显著危害
发生机率


轻微 中等 严重 致命
伤害程度。

GMP-风险评估

GMP-风险评估

随着新版GMP的正式实施,制药企业对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视度日深。

但是,国内系统性地介绍制药企业如何进行质量风险管理,以及如何使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的指导性资料还不是很多。

近年来,风险管理工具被有效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财务、保险、职业安全、公共健康、药物安全等。

质量风险管理在制药行业推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现已逐渐被行业所接纳。

目前,国际通行的几大制药法规如cGMP、EUGMP、ICH等,对质量风险管理都有具体的要求。

新版GMP亦明确:“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应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由于风险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管理方法,通常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OE(OperationExcellence)背景知识,并且能够正确使用风险分析工具。

针对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笔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培训师张秋处了解到一些相关情况。

据其介绍,在传统质量管理中,质量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常采用非正式的方法,即更多依靠风险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来评估风险的大小。

随着一些统计分析工具和新方法的开发,以及在制药工业领域的使用,风险评估中公认的风险管理工具涵盖了流程图;过程图;检查表;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失败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型图分析;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基础危害分析;辅助统计工具;因果关系图等多个方面。

根据国外经验,风险管理流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回顾。

而在不同的过程中,将通过使用不同的分析工具评估、控制和回顾风险,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一步:寻找潜在风险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主要是对潜在危害源的识别和对接触这些危害源造成的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gmp风险评估及等级

gmp风险评估及等级

gmp风险评估及等级说到GMP风险评估,咱们就得先弄明白GMP是什么。

你看,GMP就是“良好生产规范”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确保咱们吃到的药、用到的化妆品,甚至喝到的饮料里没有啥不该有的东西,所有的生产过程得符合一定的标准,不能马虎。

这种规范可是非常严格的,里面涉及到的内容不下几十项,光是一个车间的温度湿度就得精确到每一度一分。

要是你真把这些要求都按部就班地执行了,放心,至少你买的药是安全的,至于口感好不好,那就看厂家了。

不过,别看它这么规范,光是制定GMP规范是不够的,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

所以,这时候就得有个风险评估来给大家指点迷津了。

你想啊,要是一个生产环节出了岔子,影响可大了。

药品要是有问题,轻则伤害消费者,重则引发大规模的安全事故,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恐慌,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风险评估就是用来找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出问题的环节,提前把隐患给捡出来,防患于未然。

说到风险评估,它其实就像是做一个“大体检”,不但要查查这些生产环节是不是健康,还得看看它们背后有没有什么潜在的隐患。

就像你去医院做体检一样,医生会先给你量个血压,抽个血,看看是不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GMP 的风险评估也是这样,检查每一个环节,看看是不是有可能让产品不合格的潜在因素。

这个风险评估怎么做呢?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儿。

它得根据每一个环节的特点,找出可能出问题的风险点。

比如说,你生产药品的时候是不是有机器设备老化,或者环境温湿度没控制好?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可能就会成为大隐患。

然后,评估人员就得给每个风险打分,看看哪些是“小毛病”,哪些是“老大难”。

风险大的地方要加大控制力度,确保每一步都做到位。

咱们得说说GMP风险评估的等级。

就像分级考试一样,风险评估也有个“分数”系统。

一般来说,风险评估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低风险的意思就是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低,影响也不大。

GMP-风险评估

GMP-风险评估

GMP-风险评估引言概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旨在确保制药企业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遵循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风险评估是GMP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评估潜在风险,制药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GMP-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一、风险评估的定义和目的1.1 风险评估是什么?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制药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1.2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制药企业能够识别和了解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2.1 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风险评估,制药企业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风险评估是制药企业遵循GMP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进行风险评估,企业能够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2.3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风险评估,制药企业可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生产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三、风险评估的实施方法3.1 识别潜在风险制药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如原材料质量、生产设备的可靠性等。

3.2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对于已识别的潜在风险,制药企业需要评估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潜在影响,以确定其严重程度。

3.3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药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减轻其影响。

四、风险评估的监控和验证4.1 监控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制药企业需要定期监控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确保其能够持续降低风险。

4.2 验证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制药企业需要定期对已进行的风险评估进行验证,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风险评估的持续改进5.1 采集和分析风险评估数据制药企业应采集和分析风险评估的相关数据,以了解其风险管理的效果,并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仓库风险评估报告(药品GMP参考)

仓库风险评估报告(药品GMP参考)

XX仓库储存条件符合性风险评估报告2007年2月起草(仓库主管)审核(QA主管)(GMP符合性主管)(MRA总监)(物流部经理)批准(质量部经理)目录1.仓库介绍2.公司物料储存现状3.法规对物料存储条件的要求4.仓库存储条件偏离情况5.风险性评估6.结论7.建议附件1.X X立体仓库平面图2.物料在仓库的储存区域分布3.2006年SJJP仓库A、B区温湿度偏离情况分析仓库介绍XX制药有限公司目前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存储在位于剑川路华宁路口的XXA#立体仓库中。

该仓库为钢架结构,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

现有货架20排,每排设置6层货架共计可用货位4000个左右。

在此基础上,仓库被分隔为A、B、C三个区域。

其中A 区用于储存对温湿度无特殊储存条件要求的物料,货位有2000个左右;B区主要用于储存固体成品,货位1200个左右;C区配备有空调系统,用于存储对温湿度有特殊储存条件需求的物料,货位有800个左右;目前该区温度被要求控制在20℃以下。

公司物料储存现状在现有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中:1.所有标明在阴凉处储存的制剂成品和其他要求在25℃以下保存的制剂成品、食品和保健品、原辅料、包装材料被存放在C区(目前该区温度控制在20℃以下,符合中国药典中阴凉处的储存条件要求)。

2.其他无特殊储存要求的液体制剂成品、原辅料、包装材料被存放在A区。

3.其他无阴凉处储存要求的固体制剂成品被存放在B区。

法规对物料存储条件的要求目前法律法规对物料存储和仓库存储条件的要求: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8年版):第43条: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贮存。

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2000年版)实施细则: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为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RH。

3、中国药典2005年版,凡例: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常温,系指10~30℃。

gmp,风险评估报告

gmp,风险评估报告

gmp,风险评估报告新版GMP——风险评估SOP-特别适用1.目的建立药品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产品生产质量风险点的评估、控制及审核操作行为,从而降低药品的质量风险。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风险点的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及审核管理,包括供应商管理的风险评估、生产过程风险点的评估、检验风险点的评估、空调系统风险点的评估、工艺用水制水系统风险点的评估等。

3.职责3.1高层管理者:负责各部门间的质量风险管理协调;确保质量管理风险机制的建立,确保相应的资源保障。

3.2 质保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及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3.3风险评估小组:负责药品生产各环节质量风险评估。

3.4各职能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内容4.1药品生产质量风险分析标准操作规程概述4.1.1选择的风险分析模式: 应用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模式(FMEA)对质量风险点各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4.1.2 进行风险分析后出具各环节的风险分析报告,并经风险评估组审核、总工程师/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执行。

4.2风险分析流程4.2.1风险识别:对药品生产的各环节(包括供应商管理的风险评估、生产过程风险点的评估、检验风险点的评估、空调系统风险点的评估、工艺用水制水系统风险点的评估等)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风险点,然后进行失败模式风险分析,找出各个关键点(质量风险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关键点。

4.2.2风险分析:应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对风险的严重程度(SEV)、发生几率(OCC)和发现的可能性评分(DET),评分实行10分制,即从低到高依次评分为1、2、3、4、5、6、7、8、9、10分.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风险的严重程度(SEV)评分制(10分制)4.2.3风险评估:识别、分析和评价潜在的风险。

在对4.2项下主要生产工序风险控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对其可能的失败模式进行影响的严重程度S,其原因的发生几率O和现有控制手段后的发现的可能性D,将其相乘,计算便得到每个关键工艺过程的风险优先数(即风险等级)RPN=S×O×D,即FMEA中每一条风险优先数(RPN),基于RPN确定失败模式和原因的优先次序。

仓库的风险评估分析报告模板

仓库的风险评估分析报告模板

仓库的风险评估报告模板————————————————————————————————作者:————————————————————————————————日期:页承租仓库的风险评估报告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页风险评估报告审核与批准起草部门签字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审核部门签字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批准签字日期年月日页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GMP 文件 仓库的风险评估报告编号:JMSZ-02-R-FP-001 第6页 共11页61. 目的: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制定公司仓库风险评估方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消减、规避等系统活动,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仓库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2. 范围:评估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识别风险,消减对仓库管理的影响。

3.使用的风险工具 :FMEA4.风险的评价标准FMEA 各项评分标准表(一)严重性系数(S )可能性系数(P )可识别系数(D)严重程度(S) 描 述可能 性(P)描 述可检测性(D) 描 述关键(4)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 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 接影响GMP 原则,危害产品生产活动极高(4) 极易发生,如:复杂手工操 作中的人为失误 极低(4)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高(3)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 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 不符合GMP 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 高(3)偶尔发生,如:简单手工操 作中因习惯造成的人为失误 低(3) 通过周期性手动控制可检测到错误 中(2) 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 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 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或 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坏影响中(2)很少发生,如:需要初始配 置或调整的自动化操作失败中(2) 通过应用于每批的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低(1) 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 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 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低(1)发生可能性极低,如:标准 设备进行的自动化操作失败高(1) 自动控制装置到位,检测错误(例:警报)或错误明显(例: 错误导致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 段工艺)页风险优先数(RPN)计算公式:RPN=严重性系数(S)×可能性系数(P)×可识别系数(D),故风险等级水平分三级:①高风险水平:RPN > 27,此为不可接受风险。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报告

仓库管理风险评估报告

XXXX药业有限公司编号:仓库管理风险评估目录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2、概述2.1 评估原则2.2 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2.3 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3、内容3.1 风险的识别结果3.2 风险的分析评价结果4、风险控制5、培训6、审核和批准1、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组长:2、概述2.1 评估原则:质量风险管理应该与保护患者联系起来;管理的形式、文件记录及所作努力的程度应与风险的水平相一致。

2.2本次风险评估的目的:正确的物料仓库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我们对物料仓库管理的要素和过程行风险识别、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消除、降低或控制可能的质量风险。

2.3本次风险评估的范围:本次对物料仓库管理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3、内容:3.1 风险的识别3.1.1仓管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具备初步判断药材真假伪劣能力,是否具备仓库管理知识。

3.1.2温湿度监测系统、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校验。

3.1.3物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数量是否准确。

3.1.4是否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程及操作规程。

3.1.5仓库设施是否能够保证物料在存放期间的质量稳定,是否设有特殊药材库。

3.2 风险的分析和评价结果3.2.1仓管人员培训仓库管理风险评估表4、风险控制经以上分析,依据风险管理规程,对RPN>16或严重程度=4和8≤RPN≤16采取控制措施。

鉴于部分风险点虽然S=4,但由于P=1,P=1;故将其列为可接受的;经过相应的控制措施后,所有风险均可接受,风险管理程序可以关闭。

5.培训5.1将风险评估报告与各部门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进行交流。

5.2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和《药品GMP指南》制定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程,并建立相应的文件管理体系。

5.3组织质量控制实验室全体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并予以适当的考核;6.审核和批准报告编写人/日期:报告审核人/日期:报告批准人/日期:。

兽药GMP 仓储管理风险评估报告

兽药GMP 仓储管理风险评估报告

仓储管理风险评估报告仓储管理风险评估报告文件编号:XTY-01-SMP-011-R03姓名职务签字日期起草人QA审核人QA主管批准人质量负责人汉中市新天源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2月仓储管理风险评估报告第1页共9页1.目的: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制定公司仓库风险评估方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消减、规避等系统活动,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仓库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2.范围:评估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识别风险,消减对仓库管理的影响。

3.使用的风险工具:FMEA4.风险的评价标准FMEA各项评分标准表(一)风险优先数(RPN)计算公式:RPN=严重性系数(S)×可能性系数(P)×可识别系数(D),故风险等级水平分三级:①高风险水平:RPN>27,此为不可接受风险。

②中等风险水平:27≥RPN≥8。

③低风险水平:RPN≤7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

5.本项目风险评估管理过程5.1概述:我公司仓储区现有库房包材库,成品库,阴凉库,原料库及辅料库,仓储空间充足、设施完善。

仓库主要负责公司物料的接收、储存、发放的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发现并尽可能消除一些潜在的风险对物料造成的影响,根据公司《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对此仓库进行风险评估。

5.2风险小组的成立:(表一)风险评估小组的成员表序号姓名组内分工职务1张建辉组长质量负责人2侯强成员QA主管3杨丽蓉成员QA4何海燕成员库管5贾凯成员生产负责人5.3风险评估流程及日程安排5.3.1风险评估流程图5.3.1.1风险识别: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分析仓库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风险源的识别,确定风险源。

5.3.1.2风险分析:针对风险等级为高、中、低级的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对失效原因发生的可能性、可检测性进行调查、评估,制作失效原因的风险指数排序表,对失效原因进行风险分级。

药品生产企业仓库风险评估方案

药品生产企业仓库风险评估方案

仓库风险评估方案你的签名表明你已清楚了解本文件及附件内容,充分理解并认可本文件的所有条款。

任何对本文件及其附件的目的、内容或标准进行的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及变更历史(详见变更记录),并且在执行以前必须取得批准,下表仅记录修订/变更主要内容.目录1。

目的 (3)2。

范围 (3)3. 术语或定义 (3)4。

引用资料 (3)5。

使用的风险工具 (3)6. 风险评价准则 (3)6。

1 严重性(S) (3)6。

2 可能性(P) (4)6。

3 可检测性(D) (4)6.4 风险级别评判标准 (4)7. 本项目风险评估管理过程 (4)7。

1 概述 (5)7。

2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及其职责分工 (5)7。

3 风险评估流程及日程安排 (5)7.4 确定风险源,对风险源存在的相关风险进行预估和分析 (6)7.5 风险评价 (7)7.6 风险控制 (11)7.7 风险评价总结 (12)7.8总结和结论 (14)7。

9 风险再评估 (14)7。

10 附件 (14)1. 目的制定公司仓库风险评估方案,为了识别仓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该风险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消减、规避等系统活动,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仓库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2. 范围适用于堂药业有限公司规范仓库风险管理工作3. 术语或定义3.1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英文简称。

3.2 SOP: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用于指导如何完成一项工作的文件。

3.3 质量风险管理: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采用前瞻性或回顾性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3。

4 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确定风险事件、风险类别、类型,辨识风险的来源和风险特点,以及预测风险带来的伤害、影响模式.3。

仓库的风险评估报告

仓库的风险评估报告

承租仓库的风险评估报告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风险评估报告审核与批准1.目的: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制定公司仓库风险评估方案,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消减、规避等系统活动,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仓库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2.范围:评估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识别风险,消减对仓库管理的影响。

3.使用的风险工具:FMEA4.风险的评价标准风险优先数(RPN计算公式:RPN严重性系数(S)x可能性系数(P)x 可识别系数(D),故风险等级水平分三级:①高风险水平:RPN > 27,此为不可接受风险。

②中等风险水平:27 > RPN > 8。

③低风险水平:RPN< 7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

5.本项目风险评估管理过程5.1概述:我公司包装材料仓库为常温库,仓储空间充足、设施完善。

仓库主要负责公司包装材料的接收、储存、发放的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发现并尽可能消除一些潜在的风险对物料造成的影响,根据公司《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对此仓库进行风险评估。

5.2风险小组的成立:(表一)风险评估小组的成员表5.3风险评估流程及日程安排5.3.1风险评估流程图531.1风险识别: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分析仓库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风险源的识别,确定风险源。

531.2风险分析:针对风险等级为高、中、低级的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对失效原因发生的可能性、可检测性进行调查、评估,制作失效原因的风险指数排序表,对失效原因进行风险分级。

531.3风险评价: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利用FMEA寸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进行风险赋值,评定风险等级。

5.3.1.4风险控制:对于经风险评价为不可接受的风险,针对失效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对改进措施实施后仍残留的风险进行预评估。

应将所有失效原因的风险指数(RPN值)降至可接受水平,否则需重新进行风险分析、评价、控制的循环。

药品生产企业仓库风险评估方案

药品生产企业仓库风险评估方案

仓库风险评估方案你的签名说明你已清晰了解本文件及容,充分理解并认可本文件的所有条款。

Prepared / 编制部门:物料部 签名/日期:Audit / 审核部门:质量保证室主管 签名/日期:部门:物料部负责人 签名/日期:Approved / 批准部门:质量负责人 签名/日期:本文件根据需要应分发于以下部门: 01物料部 质量保证室颁发任何对本文件及其的目的、容或者标准发展的改变或者修正都必须起到改善的作用,并详细记录文件的修订及变更历史〔详见变更记录〕,并且在执行以前必须取得批准,下表仅记录修订/变更主要容。

目 录1.目的22.围23.术语或者定义24.引用资料25.使用的风险工具26.风险评价准则36.1严重性〔S〕36.2可能性〔P〕36.3可检测性〔D〕36.4风险级别评判标准37.本工程风险评估管理过程47.1概述47.2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及其职责分工47.3风险评估流程及日程安排47.4确定风险源,对风险源存在的相关风险发展预估和分析57.5风险评价67.6风险控制97.7 风险评价总结107.8总结和结论127.9 风险再评估127.10 121.目的制定公司仓库风险评估方案,为了识别仓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该风险发展科学的、系统的评估,采取适当的方法对风险发展控制、消减、逃避等系统活动,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仓库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2.围合用于堂药业规仓库风险管理工作3.术语或者定义3.1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英文简称。

3.2 SOP: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用于指导如何完成一项工作的文件。

3.3质量风险管理: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采用前瞻性或者回顾性的方式,对质量风险发展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3.4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发展识别、分析、评价,确定风险事件、风险类别、类型,辨识风险的来源和风险特点,以及预测风险带来的伤害、影响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仓库储存条件符合性风险评估报告
2007年2月
起草
(仓库主管)
审核
(QA主管)
(GMP符合性主管)
(MRA总监)
(物流部经理)
批准
(质量部经理)
目录
1.仓库介绍
2.公司物料储存现状
3.法规对物料存储条件的要求
4.仓库存储条件偏离情况
5.风险性评估
6.结论
7.建议
附件
1.X X立体仓库平面图
2.物料在仓库的储存区域分布
3.2006年SJJP仓库A、B区温湿度偏离情况分析
仓库介绍
XX制药有限公司目前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存储在位于剑川路华宁路口的XXA#立体仓库中。

该仓库为钢架结构,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

现有货架20排,每排设置6层货架共计可用货位4000个左右。

在此基础上,仓库被分隔为A、B、C三个区域。

其中A 区用于储存对温湿度无特殊储存条件要求的物料,货位有2000个左右;B区主要用于储存固体成品,货位1200个左右;C区配备有空调系统,用于存储对温湿度有特殊储存条件需求的物料,货位有800个左右;目前该区温度被要求控制在20℃以下。

公司物料储存现状
在现有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成品中:
1.所有标明在阴凉处储存的制剂成品和其他要求在25℃以下保存的制剂成品、食品和保健品、原辅料、包装材料被存放在C区(目前该区温度控制
在20℃以下,符合中国药典中阴凉处的储存条件要求)。

2.其他无特殊储存要求的液体制剂成品、原辅料、包装材料被存放在A区。

3.其他无阴凉处储存要求的固体制剂成品被存放在B区。

法规对物料存储条件的要求
目前法律法规对物料存储和仓库存储条件的要求: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8年版):
第43条: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贮存。

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2000年版)实施细则:
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为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RH。

3、中国药典2005年版,凡例: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常温,系指10~30℃。

4、美国药典2006年版(USP 29),通则General Notices:
阴凉处Cool,温度要求在8~15℃
室温Room Temperature,指工作区的温度(没有具体明确)
受控室温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指通常的工作环境温度,温度要求在20~25℃。

需要说明的是:
∙不超过25℃,是因为在稳定性试验中,其长期试验温度条件为25℃
∙根据经验,允许短时间内放置与15~30℃的环境中
∙极端最高温度允许到40℃,但持续时间不得超过连续24小时
∙通常情况下,标明需储存在该温度条件下的产品也可存储于阴凉处。

干燥处Dry Place,指平均湿度低于40%RH。

仓库存储条件偏离情况
根据2005年的仓库温湿度分布测试(VR-RPT-TC-02-00)及2006年的温湿度数据显示:
1.配备有空调系统的C区的能满足中国药典中关于阴凉处的储存条件要求。

2.A区和B区,由于没有配备空调系统,无法对温湿度进行控制,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法规所要求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存放在B区的固体制剂和A区的制剂存在偏离法规要求的现象。

风险性评估
以下部分的风险性评估基于:
1.通过对上述各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物料在以下情况下存储是可接受的: ❑物料标签上有明确的温湿度条件储存要求,则应在该条件下储存;
❑目前情况下常温库温度可以为0~30℃,极端最高温度允许到40℃,但持续时间不得超过连续24小时;
2.国际协调委员会(ICH)制订的关于药品稳定性实验要求(Q1A, Stability Tes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及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中,对温度的要求允许存在±2℃偏离,湿度的要求允许存在±5%RH(加速实验)或±10%RH(长期实验)偏离。

3.如果物料由于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将可能影响物料的质量。

对于制剂和原辅
料,可能导致性状、含量、干燥失重(或含水量)、有关物质等发生变化;对于包装材料,可能影响其上机性能。

基于上述情况,对存在温湿度偏离的A区和B区进行分析,以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A区
主要存储对温湿度无特殊要求的物料,包括非固体制剂、原辅料和包装材料。

由于货物装卸区也在A区,因此该区域受外界的温湿度影响较大。

湿度:
虽然对于药品的存储GSP中有湿度45~75%RH的要求,但由于该区域存放的主要是非固体制剂,其对湿度不敏感,因此虽然存在湿度偏离的情况,但不会对所存非固体制剂带来影响。

温度:
存在高于30℃的现象,尤其是该区域顶部。

然而通过对记录分析,我们发现:
1.温度偏离主要发生在夏季6、7、8月;
2.在最高层第6层货架处测得的温度最高达到35℃,但连续超过30℃的时间
仅有48小时;
3.超过30℃的时间为968小时,但其中30~32℃的时间为722小时,占总偏
离时数的75%;
4.32~35℃的时间为246小时,仅占全年的2.8%。

B库
常温库,主要存放固体制剂。

湿度
由于固体产品对湿度较非固体产品敏感,因此有必要对湿度偏离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对记录分析,我们发现:
1.湿度偏离的发生各个月份都存在;
2.在最高层第6层货架处测得的湿度存在最高达92%RH,但连续超过75%
RH的时间仅有232小时;
3.超过75%RH的时间为800小时;其中75~80%RH的时间为670小时,占
总偏离时数的84%;
4.80~92%RH的时间为130小时,占全年的1.5%。

温度
存在高于30℃的现象,尤其是该区域顶部。

然而通过对记录分析,我们发现:
1.温度偏离发生在夏季6、7、8月;
2.在最高层第6层货架处测得的温度存在最高达34℃,但连续超过30℃的时
间仅有28小时;
3.超过30℃的时间为468小时,但其中30~32℃的时间为394小时,占总偏
离时数的84%;
4.32~35℃的时间为74小时,仅占全年的0.8%。

产品的质量情况和物料使用情况回顾:
1.回顾2005、2006年的物料情况,在所进行的13次物料按规定复验中,只发
生一次复验不合格,但排除是由于仓库储存条件不符合供应商的要求所致。

2.截至目前,历次国家抽检也未发生产品检验不合格;
3.回顾2005、2006年的共314起客户投诉,其中与质量相关的39起投诉中未
发现是与存储条件不当而引起;
4.回顾2005、2006年的物料使用过程的106起质量反馈,未发现由于存储不
当而引起物料的质量和上机性能不符要求。

根据上述对A区和B区温湿度的偏离情况和程度分析,储存物料的质量和使用情况,我们认为偏离情况虽然存在,但不会影响所储存的物料。

同时由于合理的库存控制,目前固体制剂的库存天数平均13天,非固体制剂的库存天数平均17天,因此仓库储存条件对产品的影响有限。

结论
1.目前仓库设施能基本符合中国法规对仓库储存条件的要求;
2.目前的储存条件能符合公司产品和物料的储存要求。

建议
短期:
1、根据2005年的仓库温湿度分布测试(VR-RPT-TC-02-00)及2006年的温湿度数
据分析:对于A库和B库,由于上层货架和下层货架之间,库和库之间存
在温度差异,因此应按照先B后A、先下后上的原则存储物料。

2、由于A库受货物装卸仓库大门需经常开关而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建
议在仓库大门处安装缓冲设施,减少外界诸如温度、湿度及昆虫对仓库的影响。

长期:
在业务增长,面临仓库改造时,需考虑增加温湿度控制设备,以便能更好的符合法规要求。

同时根据美国和欧洲法规对药品仓库的储存条件要求,以及我们制定产品有效期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的温度是25℃这一事实,应该考虑使我们的仓库具有能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下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