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及其简单应用新课标高中数学中,淡化了“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但我们认为:三垂线定理还是非常好用的。

至少用它来证明有关题目,会简捷得多!(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大家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关系,学新课之前,让我们作个简单的回顾: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猜想推测,激发兴趣(三)层层推进,证明定理我们在讨论立体空间时,通常会想把空间的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空间与平面联系在一起呢? ·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可以把空间垂直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垂直的问题。

这就是:三垂线定理与三垂线逆定理 .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描述。

1、三垂线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具体在图中体现为:我们将OP称为平面的斜线,PA是平面的垂线,AO是OP在平面内的射影,a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若a与AO 垂直,则l也与PO垂直,反之亦然。

其实三垂线定理从证明的角度看可以认为是线面垂直转化关系的一个常用推论.这是一个标准的从线线垂直(一般是共面)转化为线面垂直又转化为新的线线垂直(一般是异面)的立体几何推理过程。

但换一个观点和角度来看,三垂线定理的价值在于将一个需要进行多次转化而且模式基本确定的证明过程以定理的形式规范下来,这使得在相关的证明(之后还有计算)过程中书写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在部分复杂题目中更是如此。

而从很多立体几何题目设计的思路来看,经常会出现两条看似无关直线(一般是异面)的关系问题,一般方法是让他们在不同平面中分别找关系,然后利用一个桥梁进行沟通;三垂线定理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进行简便沟通的方式。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三垂线定理中,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斜线或者射影(尽管它们分别是条件和结论),而是平面的垂线!有了这个垂线的存在,才会使得两条异面直线建立关系;有了这个垂线,才能形成相应的平面和直角三角形从而便于计算;而同样也是因为有了这条垂线,使得直线和平面所称的角,以及升级版的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出现并有了用平面角度量其大小的方式。

高三数学三垂线定理及其运用

高三数学三垂线定理及其运用
aA P
B
b
9、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均为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且侧面ABB1A1垂直于底面;判定B1C与C1A是否垂直;并证明你的结论。
C1
B1A1
C
B A
6、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2,3。(要求:把可能的图的序号都填上)
D1C1
A1B1
E
F
D C (1) (2) (3) (4)
A BA
7、如图;已知三棱锥A-BCD中;AB⊥CD,AC⊥BD,
求证;AD⊥BC
D
B
C
8、已知AB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到直线b的距离。
二、知能达标
1、如图:AB是圆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PC垂直圆所在平面;若BC=1,AC=2,则P到直线AB的距离为( D )
A . 1 B.2C. D. P
2.、PA、PB、PC是从P点引出的三条射线;它们每两条的夹角都是60°C
则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的角是( C )AB
A 45°B60°C arccos D arctg
2如果直线a与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b平行;那么a∥ 。A B
3 如果直线a与平面 内的两条直线b、c都垂直;那么 。A
4如果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a垂直平面 ;那么 。
5、如图;∠BAD=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与正三角形CBDB D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是BC的中点;则AE与平面BCD所成的E
角的大小45°。C
3、三棱柱ABC-A1B1C1,侧棱BB1在下底面上射影平行AC;如果侧棱BB1与底面所成的角为30°;∠B1BC=60°;则∠ACB的余弦为(A)C1

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1.在直线上取点P,过P点作平面β的垂线PO. 2.过点O作交线的垂线OB. 3.连接PB.
P
α
B
O
A
β

三垂线定理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
结 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
和这条斜线垂直。
1.定理中四条线均针对同一平面而言,
2.定理的主要应用: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求点到线”, 计算程序分三个步骤:“一作二证三算”.
AC2=AB2+BC2, AC= 152+a2

答:电塔顶A与道路的距离是 152 a 2 米。
A
B
90°
C
45° ●D
练习:
2.如图,AB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AB=2, a,b成30o角,在a上取点P使AP=4,则点P到直 2 2 线b的距离:____.
A
P a
C
D
B
b
定理应用
解:在道路边取一点C, 使BC与道边所成水平角等于90°,
∵BC是AC的射影,且CD⊥BC,∴CD⊥AC (三垂线定理) 因此斜线AC的长度就是电塔顶A与道路的距离。 A B
90°
C
再在道路边取一点D,使∠CDB=45°, 则CD=CB
可测得C、D的距离等于a米,
在直角△ABC中,
∴BC= a米,
例4.如图,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AB=AD=2 2 , AA1= 3, E,F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求平面A1EF 和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D 解: 连接BD,AC,AC交EF于G, 连接A1G 1
∵底面ABCD是正方形,∴AC⊥BD, A1 而E,F为AB和AD中点, ∴EF∥BD, ∴ EF⊥AC

【数学课件】三垂线定理

【数学课件】三垂线定理

E
二、应用
例1.已知学校的旗杆高20米,测量得旗杆底部B到楼底 部的距离为8米,求旗杆顶部A到楼底部的距离。
A 解:过B作楼底部所在直线 EF 的垂线BC 垂足为C,
F
C
B
E
二、应用
例1.已知学校的旗杆高20米,测量得旗杆底部B到楼底 部的距离为8米,求旗杆顶部A到楼底部的距离。
A 解:过B作楼底部所在直线 EF 的垂线BC 垂足为C,
由三垂线定理知EFAC
F
C
B
E
二、应用
例1.已知学校的旗杆高20米,测量得旗杆底部B到楼底 部的距离为8米,求旗杆顶部A到楼底部的距离。
A 解:过B作楼底部所在直线 EF 的垂线BC 垂足为C,
由三垂线定理知EFAC
F
C
B
E
二、应用
例1.已知学校的旗杆高20米,测量得旗杆底部B到楼底 部的距离为8米,求旗杆顶部A到楼底部的距离。
证明:∵AC面,a 面
∴ACa
一、三垂线定理
1.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 A 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已知:AC和AB分别是平面的垂
线和斜线,BC是AB在平面
C
B
a
上的射影,a,aBC。 求证: aAB。
证明:∵AC面,a 面
∴ACa
∵BCa ,AC∩BC=C
9.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 —
§6 三垂线定理
教学目的
• 掌握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 运用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数学问题 •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重点与难点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适用条件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浅析教学三垂线定理的实际应用

浅析教学三垂线定理的实际应用
看 每个人 的 观察方 式 , 在 接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 面 的形 状 大 小 特 点后 , 应 理性


旗 }

・ 堂 t 。 工
解: 在道路边取一点 c , 使B C与道边所成水平 角等于 9 O “ . ‘ B C是 A C的射 影 , 且C D上B C, . . . C D上 c ( 三 垂 线 定理 ) , 因此 斜
( 一)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所论述的三个垂直关系以及所 涉及的一个平面, 即“ 一面四线” { 其次掌握运用定理的五个步骤:
其关 键是 确定平 面 的垂线 。
我们在第一点中谈到从表面到内部, 制图中的投影方法是正 爹 我们看到的真实的形状, 且表面方法主要是在三方面进行 娄 § 确定 平面 作 出垂 线 ; 找到斜线; 确 定射 影 ; 得 出 所证 的垂 直 关 系。 投影,
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既是线面垂直关系的一个应用, 又为以后学习面面垂直, 研究空阃距离、 空间角、 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 词 : 垂线 ; 空间 ; 三垂线 定理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5— 6 3 5 1 ( 2 0 1 3 ) 一 0 2 — 0 1 4 1 — 0 2
一般情况下为前后、 左右、 上下。 这主要 理 和性质定 理 。要注 意从 图中找 线线 垂 直 ( 可 充分 利用 立 体图 形 是三个方向的观察顺序,
的概 念 , 平 面 图形 的性质 ) 或通 过适 当作 辅助 线产 生线 线垂 直 , 目 的接受各个表面的结构形状, 然后把三个方向的结构统一的结合 的是为运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创造条件。 起来 , 在 我们 的脑子 中间 形成 了一 个 完整 的型 体 , 并把 其 主 要 的 例l 、 如图 1 , 道路旁有一 条河 , 彼岸有电塔 A B, 高1 5 m, 只有 测角 器和皮 尺作 测量工 具 , 不 过河 能否 求 出 电塔 顶 A与道 路 的距 离? ( 测 角器 只能测 水平 面角 ) ( 三) 针 对型 体的结 构进 行 分类 , 主要 有 切 割 、 叠加 及杂 合三

三垂线定理及证明

三垂线定理及证明

三垂线定理及证明三垂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它指出,在一个三角形中,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这些垂线的交点将会共线。

这一定理的证明可以通过几何推理来完成。

我们来考虑一个任意的三角形ABC。

我们从顶点A向边BC作垂线AD,从顶点B向边AC作垂线BE,从顶点C向边AB作垂线CF。

我们的目标是证明这三条垂线所在的线段DF是共线的。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定理和性质。

首先,我们知道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垂线会相交于直角顶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D与BC相交于点D,BE与AC相交于点E,CF与AB相交于点F。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点D、E、F三者共线。

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来进行证明。

假设点D、E、F不共线,即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线段DE与线段DF不平行,且线段EF与线段DF不平行。

现在我们来考虑三个小三角形,即三角形ADE、三角形BEF和三角形CDF。

由于线段DE与线段DF不平行,根据平行线性质可知,∠DAE与∠DFA不等。

同理,根据线段EF与线段DF不平行,可知∠FEB与∠FDB不等。

从而我们可以得到结论,∠DAE + ∠FEB + ∠FDB ≠ 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点D、E、F必须共线。

这就证明了三垂线定理。

三垂线定理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三垂线定理来推导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例如,通过三垂线定理,我们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垂心存在,即三条垂线的交点。

垂心在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垂线定理也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例如,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三垂线定理来推导出一些几何关系,从而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总结起来,三垂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它指出,在一个三角形中,从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这些垂线的交点将会共线。

这一定理可以通过几何推理来证明,其证明过程中运用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定理和性质。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三垂线定理的应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三垂线定理的应用三垂线法求二面角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正射影的概念:自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做这一点在平面内的正射影(简称为射影);平面的斜线的概念: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做斜足。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三垂线定理与其逆定理的关系:即:•三垂线定定理的主要应用:证明线线、线面垂直,求点到线的距离、二面角大小。

应用两个定理解题的一般思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证明:1)用线面垂直证明已知:如图,PO在α上的射影OA垂直于a三垂线定理的证明三垂线定理的证明求证:OP⊥a证明:过P做PA垂直于α∵PA⊥α且a⊆α∴a⊥PA又a⊥OAOA∩PA=A∴a⊥平面POA∴a⊥OP(2)用向量证明三垂线定理1.已知:PO,PA分别是平面α的垂线,斜线,OA是PA在α内的射影,向量b包含于α,且向量b垂直于OA,求证:向量b垂直于PA证明:∵PO垂直于α,∴PO垂直于b,又∵OA垂直b,向量PA=(向量PO+向量OA)∴向量PA·向量b=(向量PO+向量OA)·向量b=(向量PO·向量b)+(向量OA·向量b )=0,∴PA⊥向量b。

2.已知三个平面OAB,OBC,OAC相交于一点O,∠AOB=∠BOC=∠COA=60度,求交线OA与平面OBC所成的角。

解:∵向量OA=(向量OB+向量AB),O是内心,又∵AB=BC=CA,∴OA与平面OBC所成的角是30°。

用途在做图中,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在证明中,证明线线垂直在计算中,用归纳法归拢已知条件,便于计算口诀线射垂,线斜垂;线斜垂,线射垂。

高中数学 三垂线定理以及应用

高中数学 三垂线定理以及应用

O
B
C
解题回顾
关于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找出平面(基准 面)以及垂线。射影就可以由垂足、斜足来确定。 从三垂线定理的证明中得到证明a⊥b的一个程 序:一垂、二射、三证。即 第一、找平面(基准面)及平面垂线。
第二、找射影线,这时a、b便成平面上的一条 直线与一条斜线。
第三、证明射影线与直线a垂直,从而得出a与b 垂直。
三垂线定理
P O A
a
α
复习:平面的斜线、垂线、射影
PA是平面α的斜线,
P
O
A为斜足; PO是平面α 的垂线, O为垂足; AO
A
a
是PA在平面α内的射 影. 如果a α, a⊥AO, 思考a与PA的位置关 系如何?
α
a⊥PA
为什么呢?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 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A
a

O
A
a
直线和平 面垂直
平面内的直线 和平面一条斜 线的射影垂直
平面内的直线 和平面的一条 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 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对三垂线定理的说明: 1.三垂线定理描述的是斜线(PA)、射影(AO)、 直线(a)之间的垂直关系。 P 2.三垂线定理的实质 a 是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O A α 定理。其中直线a与PA可以 相交,也可以异面。 3. 三垂线定理中垂线、斜线、射影、直线都是 相对于一个平面而言,即四线一面,所以把该平面 称为基准平面。 但基准 平面不一定是水平的。
A A1 D1 B1 C1
D
B
C
三垂线定理

浅谈对三垂线定理模型的了解和熟练运用

浅谈对三垂线定理模型的了解和熟练运用

浅谈对三垂线定理模型的了解和熟练运用
三垂线定理是一种重要的几何学定理,是数学领域里著名的古典定理之一,也
是几何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定理,由古希腊数学家尼萨德先生所提出。

它指明了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一条垂线到各条边的距离之和等于另一条垂线到同样的边的距离之和。

通俗地说,就是当三角形三边的一个垂足与另两边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其他的垂足到同样的两边的距离之和等于在一路边上的两个垂足到对应两边的距离之和。

它只涉及到三角形,是一种有关它自身内部条件的研究。

三垂线定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三角形里的各种几何问题,如内外和平面角,质心和外心等,平时也可以把它应用到求解体育运动、法律继承问题中去,当遇到复杂的几何问题时,只要我们熟练掌握三垂线定理,就能够帮助我们在解题中获得更多的线索,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

三垂线定理简单易懂,但要想恰到好处地运用它,需要广泛运用数学知识,在
实际解题之前要把问题想清,运筹帷幄,全面梳理出问题中存在的条件,对关键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样才能让解题过程更加顺利,最终获得更优质的解答。

三垂线定理是一种重要的几何学定理,无论是求解几何问题还是用于涉及其他
范畴的应用,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更加快捷地解决问题。

因此,想要熟练掌握三垂线定理,细心分析问题,把握出垂线定理的逻辑关系,利用之精准求解,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之一。

三垂直定理立体几何

三垂直定理立体几何

三垂直定理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也称三垂直定理)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的定理,通常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或其他几何量。

在三维空间中,如果一个点P在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那么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与三角形的平面垂直。

换句话说,点P到三角形的三个边AB、BC、CA 所在平面的距离都是垂直距离。

证明:设点P在平面ABC上,向量a、b、c分别表示边向量AB、BC、CA,则向量n=a×b表示平面ABC的法向量(叉积)。

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设为h)满足n·OP=h|n|,其中OP 为点P到原点O的向量。

考虑向量PA在向量n上的投影PA',即PA'=(PA·n/|n|)n/|n|。

根据余弦公式,PA·PB=PA^2+PB^2-AB^2/2,因此PA·n=PA·(a×b)=PA·c^2/2SABC。

将上述若干式子代入n·OP=h|n|中,得到PA'=PA·c^2/(2SABC)|n|/|c×(PA×c)|同理,PB'和PC'也可以表示为三垂线上的垂直距离分别为h=PA',h=PB'和h=PC'。

应用:利用三垂线定理,可以方便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设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半周长为s=(a+b+c)/2,则三角形的面积S可以表示为S=abc/4R=1/2absinC=1/2crsinA=1/2basinC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A、B、C为三角形的角度。

由于三条垂线的长度都可以用三条边的长度表示,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式子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垂线还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垂心(三条垂线交点)、oktane棱锥的体积等相关几何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三维空间中绝大多数点不在三角形所在平面上,因此计算其垂距要用到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三垂线定理应用

三垂线定理应用

② a⊥平面PAO ③ AO 平面PAO a⊥AO
P a
Ao α
三垂线定理包含几种垂直关系
①线面垂直 ②线射垂直 ③ 线斜垂直
P
P
P
A Oa
A Oa
A Oa
α
α
α
直线和 平面垂直
平面内的直线 和平面一条斜 线的射影垂直
平面内的直线 和平面的一条 斜线垂直
二、定理内容阐述:
1、三垂线定理包括5个要素:一面(垂面);四线(斜线、垂线、射 影和平面内的直线。
同理,AC⊥BD AO是PO在面PBC,PB=PC,
M是BC的中点,
求证:BC⊥AM 证明: ∵ PB=PC
M是BC的中点
PM ⊥BC
∵PA⊥平面PBC
C A
M B
BC⊥AM
∴PM是AM在平面PBC上的射影
D1 (3) 在正方体AC1中,
• 改变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得到逆命题: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 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 的射影垂直.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 这就是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三垂线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
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射
影垂直。
PA⊥α aα

PA⊥a
PO⊥a
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垂直 关系,学新课之前,让我们作个简 单的回顾: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 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叫做平面的斜线 斜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做斜足。斜线上一点与斜足 间的线段叫做斜线段。
自一点P向平面 引垂线,垂足A叫做点P在平 面 内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解析几何中的三垂线定理解析

解析几何中的三垂线定理解析

解析几何中的三垂线定理解析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在坐标系中的性质和关系。

在解析几何中,三垂线定理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内部垂线的性质和关系。

本文将对三垂线定理进行解析,探讨其含义和应用。

一、三垂线定理的表述三垂线定理是指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它的三条垂线AD、BE、CF相交于一个点O,并且这个点O到三个顶点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OA^2 + OB^2 +OC^2 = OD^2 + OE^2 + OF^2。

二、三垂线定理的证明要证明三垂线定理,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来进行推导。

首先,设三角形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x, Ay),(Bx, By),(Cx, Cy)。

设垂足D的坐标为(Dx, Dy)。

根据向量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向量AD、BD和CD的表达式:AD = (Dx - Ax, Dy - Ay)BD = (Dx - Bx, Dy - By)CD = (Dx - Cx, Dy - Cy)由于AD与向量AB的夹角为90度,所以它们的点积为0。

同理,BD与向量BC的点积也为0,CD与向量CA的点积也为0。

根据点积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AB)·(AD) = 0(BC)·(BD) = 0(CA)·(CD) = 0将向量的表达式带入上述方程,可以得到:(Ax - Bx)(Dx - Ax) + (Ay - By)(Dy - Ay) = 0(Bx - Cx)(Dx - Bx) + (By - Cy)(Dy - By) = 0(Cx - Ax)(Dx - Cx) + (Cy - Ay)(Dy - Cy) = 0将上述方程展开并整理,可以得到:Ax^2 + Ay^2 - 2(Ax * Dx + Ay * Dy) + Dx^2 + Dy^2 - AB^2 = 0Bx^2 + By^2 - 2(Bx * Dx + By * Dy) + Dx^2 + Dy^2 - BC^2 = 0Cx^2 + Cy^2 - 2(Cx * Dx + Cy * Dy) + Dx^2 + Dy^2 - CA^2 = 0将上述方程相加得到:2(Dx^2 + Dy^2) = AB^2 + BC^2 + CA^2进一步整理可以得到:OD^2 + OE^2 + OF^2 = OA^2 + OB^2 + OC^2因此,三垂线定理得证。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三垂线定理(一)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三垂线定理(一)

三垂线定理〔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形成和论证.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简单应用.〔二〕能力训练点1.猜想和论证能力的训练.2.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线面垂直法〕;3.训练学生分清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中各条直线之间的关系;4.善于在复杂图形中分离出适用的直线用于解题.〔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定理的论证和练习的训练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1〕掌握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2〕掌握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2.教学难点:两个定理的证明及应用.3.教学疑点及解决方法〔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揭示了平面内的直线与平面的垂线、斜线及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这三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其实质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一条斜线〔或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的判定定理.〔2〕本节课的两个定理,涉及的直线较多,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都会存在困难,为了加深印象并说明复杂的直线位置关系,可以采用一些教具,或者让学生准备三根竹签,按照教师的要求摆放.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证明和记忆,有助于定理的掌握.〔3〕三垂线定理是先有直线a垂直于射影AO的条件,然后得到a垂直于斜线PO的结论;而其逆定理那么是直线a垂直于斜线PO,再推出a垂直于射影AO.在引用时容易引起混淆,解决的办法是,构造一个同时使用这两个定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清.〔4〕教学核心是定理的形成教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由具体探究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反复思考,不断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三、课时安排本课题共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都比较简单,但应用却很广泛,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让学生探索定理的命题形式,充分利用好手中的三根竹签.设计学生活动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也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猜想,主动发现,主动发展,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关系,学新课之前,让我们作个简单的回顾: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什么叫做平面的斜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4.平面α和斜线l,如何作出l在平面α上的射影?〔板书〕l∩α=A,作出l在平面α上的射影〔二〕猜想推测,激发兴趣师: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我们知道,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和平面的垂线垂直,那么,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是否也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呢?〔教师演示教具,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当平面的斜线,一根包有色纸的竹竿摆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当作平面内的不同直线,学生容易看出它们不一定互相垂直.〕师:是否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不和这条平面的斜线垂直呢?〔教师将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平放在桌面上,并提示学生注意这条直角边与平面的关系——在平面上,与斜线的关系——垂直.〕师:在平面上有几条直线和这条斜线垂直?〔学生可能会回答一条,也可能回答无数条,教师应调整桌面上的竹竿位置,使其平行于三角板的直角边,然后平行移动,并向学生说明,这些直线都与斜线垂直.〕师:平面内一条直线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学生的直觉判断是要与那条和桌面接触的直角边平行,这是正确的,但无多大用途;这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并调整教具,将三角板的斜边当作平面的斜线,构成垂线、斜线和射影的立体模型;要求学生与同桌配合,摆放课前准备的竹签成教师示X的模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观察、猜想,与同桌的探讨中发现了只要与斜线的射影垂直就和斜线垂直.〕〔三〕层层推进,证明定理师:猜测和实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那么你想怎样证明这个猜想呢?〔假设用幻灯或投影仪,可以节省板书时间.〕:PA、PO分别是平面α的垂线、斜线,AO是PO在平面α求证:a⊥PO.师:这是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问题,你准备怎么证明?分析: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可知,要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只要证明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所在的平面即可.师:这个平面你找到了吗?生:是平面PAO.师:怎样证明a⊥平面PAO呢?生:只要证明a垂直于平面PAO内的两条相交直线.证明:说明:1.定理的证明,表达了“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2.上述命题反映了平面内的直线、平面的斜线和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这三条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这就是著名的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3.改变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得到逆命题: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这就是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请学生简要说明其证明方法和步骤〕.4.定理中包含了三个垂直关系:PA⊥α,AO⊥a,PO⊥a,看出三垂线定理名称的来由.5.从定理的条件看,关键的是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与平面本身是否水平放置无关;在平面内的直线a与斜线或斜线的射影的位置关系关键在于垂直;这样直线a的如下四种位置关系,都是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常见的情形.6.从定理的结论看,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判断直线垂直的重要命题.〔四〕初步运用,提高能力1.〔见课后练习题1.〕:点O是△ABC的垂心,OP⊥平面ABC.求证:PA⊥BC.〔学生先思考,教师作如下点拨〕〔1〕什么叫做三角形垂心?〔2〕点O是△ABC的垂心可以得到什么结论?〔3〕可以考虑使用三垂线定理证明:你能找出此题中,应用三垂线定理必须涉及到的几个重要元素?生:首先先确定一个平面——平面ABC,斜线是PA,P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AD,∵AD垂直于BC,∴PA⊥BC.师:他的回答是否有缺漏?生:应该交代BC是平面ABC上的一条直线.师:对,这个交代是必需的!〔视学生程度作适当补充,用教具演示,还可以举反例说明.〕证明:连接AO并延长交BC与D.师:三垂线定理是证明空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方法,上面的示例反映了应用三垂线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即确定一个平面、平面的垂线、斜线和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同时要注意的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射影垂直,有这条直线和斜线垂直〔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斜线垂直,有这条直线和射影垂直〔逆定理〕,同学们必须理解掌握.2.〔见课本例1〕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AC,PO⊥α,垂足分别是E、F、O,PE=PF.求证:∠BAO=∠CAO.〔学生思考,教师作适当的点拨.〕〔1〕在平面几何中,证明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的常规方法是什么?〔2〕PE=PF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结论?〔3〕所缺的垂直关系可以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你能列出证明所需的条件吗?证明:3.〔课堂练习,师生共同完成.〕如图1-91,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PA⊥BC,PC⊥AB,求证:PB⊥AC.分析: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问题,可以考虑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图形中缺少的平面的垂线需要添加上去.证明:过P作平面ABC的垂线,垂足为O,连结AO、BO、CO.∵ PA⊥BC,∴AO⊥BC〔三垂线逆定理〕.同理可证 CO⊥AB,∴O是△ABC的垂心.∵OB⊥AC,∴PB⊥AC〔三垂线定理〕.〔五〕归纳小结,强化思想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证明空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基本方法,我们称之为线面垂直法;还通过三个练习的训练加深了定理的理解,同时得到立体几何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六、布置作业作为一般要求,完成习题四11、12、13.提高要求,完成以下两个补充练习:1.如图1-92,PA⊥△ABC所在平面,AB=AC=13,BC=10,PA=5,求点P到直线BC的距离.参考答案:设BC的中点为D,连结PD.∵AB=AC=13,BC=10,∴AD⊥BC.且AD=12.又∵PA⊥平面ABC,∴PD⊥BC.即 PD的长度就是P到直线BC的距离.而 PD=13.2.〔课后练习题2略作改变〕如图1-93,l是平面α的斜线,斜足是O,A是l上任意一点,AB是平面α的垂线,B是垂足,设OD是平面α内与OB不同的一条直线,AC垂直于OD于C,假设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45°,∠BOC=45°,求∠AOC的大小.参考答案:连结BC.中,有∠AOC=60°.讲评作业时说明:求角大小的问题,往往先确定〔或构造〕一个包含这个角的三角形,然后解三角形.由此,我们还验证了∠AOC>θ.。

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说明:
例 2.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设 AB ⊥ CD, AC ⊥ BD 。 求证:(1) AD ⊥ BC ; (2)点 A 在底面 BCD 上的射影是 ΔBCD 的垂心;
A
B
D
C
例 3.求证: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 求证:
(5)三垂线定理的实质是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
例 1.已知 P 是平面 ABC 外一点, PA ⊥ ABC, AC ⊥ BC 。
求证: PC ⊥ BC 。
P
线定理; 的垂直关系。
A B
例 2.已知 PA ⊥ 正方形 ABCD 所在平面, O 为对角线 BD 的中点。 求证: PO ⊥ BD, PC ⊥ BD 。
影, a ⊂ α , a ⊥ AO 。
求证: a ⊥ PO ;
证明:
P
纪福双
a
说明:
(1)线射垂直(平面问题) ⇒ 线斜垂直(空间问题);
(2)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定义法;线线垂直判定定理;三垂 (3)三垂线定理描述的是 PO(斜线)、AO(射影)、a(直线)之间
A
O
α
(4)直线 a 与 PO 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
例 4.在正方体 AC1 中,求证: A1C ⊥ B1D1, A1C ⊥ BC1 ;
C P
B
D1
A1 D
A
D
O C
C1
B1 C
A B
P
a
2.写出三垂线定理的逆命题,并证明它的正确性;
A
O
α
大行不倦 呕心沥血 传道授业解惑!大思行广 打通大脑思维的任督二脉,大行无疆 捍卫中国文化最后良心!第 1 页

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课件

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课件

三垂线定理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的中点连线经过垂心,且处于对角线中点连线的中垂线上。
如何利用三垂线定理求解三角形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步骤1
画出三角形,并找出三个顶点。
步骤2
2
从每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找出垂心。
3
步骤3
测量垂线段的长度,计算边长、角度等。
三垂线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1 建筑设计
通过三垂线定理可以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结构稳定性。
2 地理测量
三垂线定理可以用于测量地表形状、水深和等高线。
3 导航系统
利用三垂线定理可以确定位置、方向和距离。
三垂线定理与勾股定理的关系
三垂线定理与勾股定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垂线长度可以求解三角形的边 长,同时也可以验证勾股定理。
三垂线定理与等腰三角形的关 系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条底边上的垂线相等,且与底边呈等角。
三垂线定理与等边三角形的关 系
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垂线相等且等于三角形边长的一半。
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这个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包括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如何求解三角形,以及与其他几何定理的关系和实际应用。
什么是三垂线定理
三垂线定理是一种几何定理,指出在任意三角形中,从三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这三条垂线相交于同一点,称为垂 心。
三垂线的定义和性质
三垂线分别是从各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它们的性质包括相交于垂心、垂线 段相等、垂线段与边的延长线垂直。

高一数学三垂线定理

高一数学三垂线定理

复习目标:
三垂线定理是反映三种垂直之间关系 定理,要求熟练掌握三垂线定理及逆 定理,并据此能够进行推理、论证和 解决有关问题。
线线垂直的方法 :
(1)a⊥ ,b在 内,则a⊥b
(2)a∥b,m⊥b,则a⊥m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 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射影与平面内的直线垂直
(3)斜线、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新加坡、加里曼丹岛、菲律宾、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多见穴居于港湾中的沼泽泥滩上。 [3] 喜欢栖息在较为泥泞的沼泽,多位于红树林附近,会筑火山形或称烟 囱状的洞口,生性喜欢隐密,挥动大螯的动作缓慢,一有风吹草动会快速地奔回洞穴内躲藏。喜欢吃泥土中的有机质。也喜欢和邻居玩换房子游戏,如果邻居不换,就用抢的。 弧边招潮蟹的活动随潮水的涨落有一定的规律,高潮时则停于洞底,退潮后则到海滩上活动、取食、修补洞穴,最后则占领洞穴,准备交配。洞穴是招潮蟹生活的中心,在洞穴里既可以避免水陆各类捕食者的侵袭,又可以避免潮水浸淹或太阳直射。 [4] 弧边招潮蟹靠视觉和听觉接受通讯、联络、警告的信号。实现社会性聚集行为。以沉积物为食,能吞食泥沙,摄取其中的有机物,将不可食的部分吐出。它们取食藻类和其他有机物。它们用小螯刮取淤泥土表面的小颗粒送进嘴巴,这些小颗粒含有很多的碎屑 、藻类、细菌、以及其它的微生物,送入口中后,即被体内吸收。口中有一个特别的器官,可以将食物分类和过滤,不能利用的残渣再由小螯取出置于地面,集中形成人们所看到的小土球,称之为“拟粪”,有别于真正通过消化道从肛门排出的粪便。雌雄蟹 的洞口常筑有弧塔或烟囱,而当潮水将至,它们会躲入洞中并用泥团堵住洞口。 粘土招潮蟹(学名:Uca argillicola)最大的特征是雄蟹具有一对大小悬殊的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它会做出舞动大螯的动作,这个被称为“招潮”的动作,目的是威吓敌人或是求偶。此外,该蟹还有一对火柴棒般突出的眼睛,非常特别。它 们取食藻类,能吞食泥沙以摄取其中的有机物,将不可食的部分吐出。 粘土招潮蟹整体青灰色,头胸是甲梯形。前宽后窄,额窄,眼眶宽,眼柄细长。雄体的一螯总是较另一螯大得多(称交配螯),大螯特大甚至比身体还大,重量几乎为整体之半,小螯极小,用以取食(称取食螯)。雌体的二螯均相当小,而对称,指节匙形, 均为取食螯。如果雄体失去大螯,则原处长出一个小螯,而原来的小螯则长成大螯,以代替失去的大螯。雄的颜色较雌体鲜明。 [1]

三垂线定理及其典型例题

三垂线定理及其典型例题
强调:1°四线是相对同一个平面而言
(2)若a是平面α的斜线,b是平面α内的直线,且b垂直于a在β内的射影,则a⊥b。 ( )
×
×
三垂线定理
第7页/共15页
2、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结BD1,AC,CB1,B1A,求证:BD1⊥平面AB1C
∵ABCD是正方形,∴AC⊥BD 又DD1⊥平面ABCD ∴BD是斜线D1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AC在平面AC内,∴BD1⊥AC
而AB1, AC相交于点A且都在平面AB1C内 ∴BD1⊥平面AB1C
证明:连结BD,
请同学思考:如何证明D1B⊥AB1
连结A1B
三垂线定理
第5页/共15页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证明线线垂 直的重要方法。
第6页/共15页
例题分析:
1、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若a是平面α的斜线、直线b垂直于a在平面α内的射影,则a⊥b。 ( )
2°定理的关键找“平面”这个参照学。
∴ ∠BAO=∠CAO
第10页/共15页
例4、道旁有一条河,彼岸有电塔AB,高15m,只有测角器和皮尺作测量工具,能否求出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解:在道边取一点C,
使BC与道边所成水平角等于90°,
再在道边取一点D,
使水平角CDB等于45°,
测得C、D的距离等于20cmFra bibliotek三垂线定理
第11页/共15页
∵BC是AC的射影 且CD⊥BC ∴CD⊥AC
∵∠CDB=45°,CD⊥BC,CD=20cm ∴BC=20m,
因此斜线AC的长度就是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三垂线定理
第12页/共15页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如图,PO为平面α的斜线, PA⊥α , a在平面α内且垂直PO的射影AO. 求证:a⊥PO
三垂线定理
P a α A o
证明:
PA⊥α a α
PA⊥a ② a⊥平面PAO AO⊥a
PA∩AO=A


PO 平面PAO

线面垂直 ③
a⊥PO
线线垂直
① 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
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
练习:
1. 如图,PA垂直⊙O所在平面,AB为圆的直径,C 为 圆上 的任意一点(不同于A,B),则图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P
答:有4个,分别是: △PAB,△PAC,△ACB,△PCB. A
O
B
C
三垂线定理 定理应用 例3,道路旁有一条河,彼岸有电塔AB,高15m,只有测角 器和皮尺作测量工具,不过河能否求出电塔顶A与道路的 距离?(测角器只能测水平面角)
三垂线定理的说明:
三垂线定理
1、三垂线定理描述的是斜线、射影、直线之间 的垂直关系. 2、a与PO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
3、三垂线定理的实质是平面的一条斜线和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
4 、转化思想:空间两直线的垂直问题转化为平面内 P 两直线的垂直问题.
α
A
o
a
三垂线定理
1、判定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解:在道路边取一点C, 使BC与道边所成水平角等于90°,
∵BC是AC的射影,且CD⊥BC,∴CD⊥AC (三垂线定理) 因此斜线AC的长度就是电塔顶A与道路的距离。 A B
90°
C
再在道路边取一点D,使∠CDB=45°, 则CD=CB
可测得C、D的距离等于a米,
在直角△ABC中,
∴BC= a米,
AC2=AB2+BC2, AC= 152+a2

答:电塔顶A与道路的距离是 152 a 2 米。
A
B
90°
C
45° ●D
练习:
2.如图,AB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段,AB=2, a,b成30o角,在a上取点P使AP=4,则点P到直 2 2 线b的距离:____.
A
P a
C
D
B
b
定理应用
又因为AG为A1G在平面ABCD F 上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 ∴ EF⊥A1G,则∠A1GA为二面角的平 A 面角. 计算得:二面角的大小为:60o
D B1
C1
C
G E B
练习:
3.如图.在一个45o的二面角的一个平面α内有一条 直线PA与二面角棱成45o,则此直线与二面角的另 一个平面β所成角为______. 30o

见!
2005年11月
三垂线定理
关于用三垂线定理证明空间两直线垂直问题,关键是找出 或作出平面的垂线,至于射影则是由垂足和斜足来确定的。 证明a⊥b(线线垂直)的一个程序:一垂、二射、三证。 即 第一、找或作平面垂线.
第二、找射影线,这时a、b便成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与
一条斜线。 第三、证明直线a与射影线垂直,从而得出a与b垂直。
例4.如图,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AB=AD=2 2 , AA1= 3, E,F分别为AB和AD的中点,求平面A1EF 和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D 解: 连接BD,AC,AC交EF于G, 连接A1G 1
∵底面ABCD是正方形,∴AC⊥BD, A1 而E,F为AB和AD中点, ∴EF∥BD, ∴ EF⊥AC
1.在直线上取点P,过P点作平面β的垂线PO. 2.过点O作交线的垂线OB. 3.连接PB.
P
α
B
O
A
β

三垂线定理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
结 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
和这条斜线垂直。
1.定理中四条线均针对同一平面而言,
2.定理的主要应用: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求点到线的距离,二面角大小, 3.证明程序分三个步骤:“一垂二射三证”, 计算程序分三个步骤:“一作二证三算”.
∴ DC为PC在平面的射影, 而△ABC为等腰三角形, D为AB的中点,
C
B

D
∴ AB ⊥ CD ∴ AB ⊥PC (由三垂线定理)
定理应用
三垂线定理
例2.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结
BD1,AC,CB1,B1A,求证:BD1⊥平面AB1C
证明:连结BD, 连结A1B
∵DD1⊥平面ABCD
A1 D1 B1 C1
∴BD是斜线D1B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ABCD是正方形∴AC⊥BD (AC垂直射影BD),∴AC⊥BD1 ( 请思考:如何证明D1B⊥AB1 )
A D B C
同理:BA1是斜线BD1在平面ABB1A1上的射影 , AB1 ⊥ BD1 而AC ∩AB1 =A ∴BD1⊥平面AB1C
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P A o
a
α
三线概念: 平面的斜线、垂线、射影
三垂线定理
PO是平面α的斜线,
P
A
O为斜足; PA是平面α 的垂线, A为垂足; AO
o
a
是PO在平面α内的射 影.
α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a),如果和这个平面 的一条斜线(PO)的射影(AO)垂直,那么它(a)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P A o a
α
(1)若a是平面α 的斜线、直线b垂直于a在平面
α 内的射影,则a⊥b。 且b垂直于a在β 内的射影,则a⊥b。 强调:1°四线是对同一个平面而言.
( ×) (×)
(2)若a是平面α 的斜线,b是平面α 内的直线,
2°定理的关键找“平面的垂线”.
定理应用 • 例1. 如图,PD⊥平面ABC,AC=BC,D为AB 的中点,求证AB⊥PC. P 证明: ∵ PD⊥平面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