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2天声波与声速(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后提升练习(第二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020年秋绵阳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20江苏淮安期中)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生活现象是 ( )A.岸上的人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哗哗声B.海边的人能听到波浪拍打礁石的声音C.水中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D.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马蹄声2. (2019广东东莞月考)一种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3.(2019山西吕梁孝义期中)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发声停止,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
此现象表明声音 ( )A.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4.(2019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期中)人正常说话时的发声体为 ( )A.嘴唇B.舌头C.牙齿D.声带5.(2020江苏连云港开发区期中)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水花溅出;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停止发声A.仅①B.仅②C.①②都能D.①②都不能6.(2019四川成都温江期中)下列事例或实验,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A.放在音箱前的蜡烛烛焰会随着音乐“跳舞”B.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C.在废墟中敲击钢管,钢管会把声音传到地面D.敲鼓时可观察到鼓面上的纸屑在不停地跳动7.(2019湖北鄂州梁子湖期中)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空气→鱼缸→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8.(2019河北唐山丰润期中)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B.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C.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大D.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9.(2020河南南阳镇平月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
2020年度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幅度,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C.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3.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的()A.响度强弱B.音调高低C.音色变化D.时间长短4.吉它(一种乐器)上有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5.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7.小明用4根粗细相同的橡皮筋、四个砝码、一个纸盒、两根木条制成一个橡胶皮筋吉他.橡皮筋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不同质量的砝码,拨动橡皮筋就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则音调最高的那根橡皮筋下悬挂砝码的质量是()A. 20g B. 40g C. 60g D. 80g8.如图所示,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下面的几句话中,不正确的是()A.在桌面的一端放一块表,把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可以听到表的走动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人潜没在水中,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C.在月球上,宇航员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人用正在发音的音叉抵住牙齿,也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骨骼中传播10.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放在播放歌曲的音响前面的蜡烛的火焰在晃动11.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12.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1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C.声音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4.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这是因为()A.回声被学生挡住了B.根本就没有回声C.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出15.正在拉二胡的演员不断用手指在琴弦上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二、填空题(共3小题)16.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主要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__.17.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 ______ .(2)泡沫塑料小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______ .(3)这个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明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音叉如图所示:①当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发声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__________;①当小明加大敲击的力度时,他听到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①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①乒乓球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20.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敲击时,声音是由___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____将不同.(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_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cm和______cm的金属管.(5)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_(高\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填变大\变小),听其响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请计算要能区别自己的叫声和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距离悬崖多少米?23.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31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24.校组织春游,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一个物理老师站在山谷叫中间的位置叫了一声2s后,他听到了第一次回声,5s后他听到了第二次回声,求他离山谷两边的距离.(v声=340m/s)(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小纸屑跳动高度不同,即说明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因此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答案】C【解析】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录音的响度是不发生改变的.快速的播放录音带,频率增大,音调升高.3.【答案】B【解析】响度的强弱由敲击编钟的力度大小来实现;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利用编钟演奏乐谱时,乐谱中各音符的音调是不同的,为了能演奏各种音调的声音,制作的编钟大小不同.可见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音调;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就如钢琴上的各键盘发出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一样.故C 错误;发声时间有乐谱的长短决定,与编钟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4.【答案】A【解析】吉他上的弦粗细不同,弹奏时,粗弦振动慢、音调低,细弦振动快、音调高.可见五根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在演奏中获得不同的音调.故A正确;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五根粗细不同的弦,产生的音色是相同的,就如钢琴上不同的键盘产生的音色相同一样.故B错误;弹奏吉他时,响度的大小由弹奏的力度决定,与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振幅由弹奏时的力度决定,与弦的粗细无关.故D错误.5.【答案】D【解析】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7.【答案】D【解析】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动发声.悬挂不同质量的砝码,橡皮筋发出的音调不同,是由于此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悬挂的砝码的质量越大,橡皮筋拉得越紧,橡皮筋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所以音调最高的那根橡皮筋下悬挂砝码的质量是80g的.8.【答案】D【解析】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故A错误;B,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9.【答案】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所以C选项错误;A选项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选项表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D选项,人用正在发音的音叉抵住牙齿,声音通过骨骼传播即骨传导.10.【答案】D【解析】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音响前蜡烛的火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符合题意.11.【答案】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传声的速度不同.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①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由此可知选项A、B、D 都是错误的.12.【答案】D【解析】男中音的声带振幅较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但声带振动频率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女高音的声带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但声带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13.【答案】B【解析】A,“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这两点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故B正确;C,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人要听到声音,还需要2个条件: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故C错误;D,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而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起到测试噪声大小的作用,故D错误.14.【答案】C【解析】声音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教师周围四壁同样会反射声音,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但是由于距离比较短,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0.1s,人耳无法分辨原声和回声.15.【答案】C【解析】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16.【答案】信息【解析】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钢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判断螺丝是否松动,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7.【答案】低;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低于人的听力范围.【解析】(1)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2)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部分体积增大,质量增大,越来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18.【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转换法【解析】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小,无法直接观察到.利用转换法,通过乒乓球的振动反应出音叉的振动,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所以,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泡沫塑料球起到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的作用.19.【答案】①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①听到音叉的响度越大,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①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①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解析】①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与敲击的力度有关.敲击的力度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实验中通过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大小.当小明用小锤敲击音叉发声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以便了解音叉的振幅.①当小明加大敲击的力度时,音叉的振幅增大,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他听到和观察到的现象是:听到音叉的响度越大,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①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①乒乓球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20.【答案】(1)振动;响度;(2)3;(3)不能;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4)(4)20.5;2;(5)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解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产生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3)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5,2)或(20.5,2.5)或(31,1.5)或(31,2.5)或(48.5,1.5)或(48.5,2)cm的金属管都可;(5)实验方案:封闭金属管口,轻推管子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判断方法:如果发声,则是管子的摆动产生的,如果不发声,则说明声音是管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1.【答案】(1)高;高;频率;(2)变大,变大,振幅,发出的声音是次声.【解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22.【答案】解:声音从发出到障碍物需要的时间t=0.1s2=0.5s,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s=vt=340m s×0.5s=17m⁄【解析】要想从听觉上区分自己的叫声和回声,声音来回传播的时间至少0.1秒,则声音从发出到障碍物需要的时间t=0.1s2=0.5s,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s=vt=340m s×0.5s=17m⁄23.【答案】解:①管长931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①由公式v=st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sv =931m 340m/s;①两次声响相隔2.5s,且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比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少.①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t2=t1-2.5s=931m340m/s−2.5s①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v铁=st2=931m931m340m/s−2.5s≈3908m/s.答:铸铁中的声速为3908m/s【解析】题目告诉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铸铁的长度,可以利用公式t=sv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由于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快,可以求出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减去时间间隔,最后利用公式v=st计算声音在铸铁中的速度.24.【答案】解:(1)声音传播到第一个峭壁的时间t1=2s2=1s,由v=st,可得人到该峭壁的距离=2.5s人到该峭壁的距离s1=vt1=340m/s×1s=340m;(2)声音传到第二个峭壁的时间t2=5s2s2=vt2=340m/s×2.5s=850m;答:他离山谷一边较近的距离为340m,较远的距离为850m.【解析】根据题意,由速度的变形公式s=vt即可分别求出人到两个峭壁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有答案)

第二章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1.中国AAAAA级旅游区千岛湖,小明去千岛湖第一站是梅峰岛,如图甲是他正来坐龙安一号游轮驶向梅峰岛,快到梅峰岛时,他向对面梅峰岛大喊一声,历时2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求:(1)假如游轮此时静止在水面,他此时离崖壁多远?(2)若游轮以36km/h的速度正对梅峰岛驶去如简图乙,他在图乙的A位置喊一声,游轮到达B点听到了回声,他喊时离梅峰岛多远?2.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马赫,求:(1)该超音速飞机以2.5马赫飞行时的速度;(2)若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700km,这架飞机以2.5马赫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飞到乙地需要的时间是多少;(3)若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从乙地返回某基地用时10min,则乙地到基地的距离是多少。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若监测点A、B相距20km,全程限速8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60km/h 和7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甲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2)采用“区间测速”,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3)如图乙所示,是成都交警在绕城高速路上安装的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
已知测速仪每隔0.9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2s。
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八年级物理声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声音是一种横波,它传播的物质是:A.真空B.固体C.液体D.气体2.下列哪一个物质不会传播声音?A.空气B.水C.铁D.真空3.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固体B.液体C.气体D.真空4.下列物质中,传声速度依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铁、空气、水B.空气、水、铁C.水、铁、空气D.空气、铁、水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A.快B.慢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声音的传播需要有_______。
2.声音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3.声音传播的介质可以是______。
4.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
5.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有关。
三、解答题1.请解释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空气、水等介质也发生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振动的物体会在介质中产生一定的压缩和稀薄,形成纵波,这些纵波以声音的形式传播出去,我们的耳朵能够感受到并听到这些声音。
2.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有何区别?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水,最慢的是空气。
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大,分子间距离小,能够更快地传递能量。
水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能够比空气中的分子更快地传播声音。
3.什么是共鸣?举个例子说明。
答:共鸣是当一个物体受到外界振动的作用而自身发生振动时,如果频率接近或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就会出现共鸣现象。
例如,当我们敲击钢琴的琴弦时,琴弦会发出特定的音调。
如果我们用手指轻轻触摸琴弦,再敲击其他琴弦,只有与已经触摸的琴弦频率相同的琴弦才会共鸣发声,其他琴弦则不会发声。
四、答案一、选择题1.B2.D3.A4.B5.A二、填空题1.介质2.固体3.气体、液体、固体4.20Hz - 20,000Hz5.密度三、解答题1.见上述答案2.见上述答案3.见上述答案希望以上练习题及答案能帮助你巩固八年级物理声学基础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速与回声)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速与回声)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声音的传播速度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A.空气、金属、水B.金属、水、空气C.金属、空气、水D.水、空气、金属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下表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的影响知识点回声的产生和利用3.我们在小教室里讲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A.不能产生回声B.小房子无法传播声音C.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太短D.声音容易散开4.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人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至少( )A.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5.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 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m6,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B.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C.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7.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8.某同学在下雨天看到闪电4s后听到雷声,他想起了老师常常要求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就想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打雷处的云层距离地面的距离大约为多少?你认为正确的结果应是以下答案中的( )A.1.2×108mB.680mC.6×107mD.1360m9.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所示),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10.在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终点记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为14s,则该名运动员的真实成绩为____s.我们听到发令员的枪声是靠____传来的.(声速为340m/s)1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隧道开去,在距离隧道440m时鸣笛,经过2.5s听到隧道上方的悬崖反射来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答案1.B2.小温度3.C4.A5.反射4256.D7.A8.D9.D10.14.29 空气11.12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 -- 声波、声速、回声、声速的计算 课件(共23张PPT)

四、声速的计算
分4
例2: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但与温度有关,还与传播声音的介 质有关。小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发现,在长水管的一端敲击一 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三次敲击声,请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下表 提供的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解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水管的长度为s=6800m, 当在水管的一端敲击后,声音从 铁管中传到另一端需要多少时间 ?声音从空气中传到另一端需要 多少时间? ②在水管的另一端第一次听到的 声音与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的时间 差是多少?
①由v=s/t,
得声音在铁管中传播过来所用的时间:
t1=s/v1=6800m/5200m/s=1.31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
t2=s/v2=6800m/340m/s=20s; ②在水管的另一端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从铁管中传来的,
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两次声音传播的时间差: t=t2−t1=20s−1.3s=18.7s。
声波、声速、回 声、声速的计算
学习目标
整
1.了解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声 速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掌握与声速、回声相关的计算题。
分1 问题1: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的呢?
水波
一、声波
分1
声源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 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 ,向远处传播,又带动了远 处空气的振动,最终传到我 们耳朵里。
练习12 声音的特性(考点精练)2021年暑假新八年级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答案】B【解析】【详解】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正确,不符合题意;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高,错误,符合题意;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正确,不符合题意;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正确,不符合题意.2.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答案】A【解析】【详解】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故选A.3.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1)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振动发声,水柱越高,越难振动,音调越低;(2)吹瓶口时,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详解】AB、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B错误;CD、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空气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被弹开的角度不同,说明音叉的振幅大小不同,振幅的大小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应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应选B。
精选范文新人教版八年年级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时间及测量1、许多石英电子手表具有听表的功能,通过反复尝试学会使用这个功能。
2、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来回摆。
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怎样能测得更准确?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s的摆吗?答:测出小铁块摆动若干次所用的时间,然后除以摆动次数,这样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对于后一个问题,可让学生通过不断尝试,认识到小铁块的摆动周期只与绳的长度有关。
3、各组同学之间比一比,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直径?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答:略4、用宽约2cm的牛皮纸条,自制量程为2m、分度值为1cm的卷尺。
用这个卷尺测量家里某个人的身高。
起床后和临睡前各测一次,你会发现什么?答:由于白天人们多处于站立姿势,自身的重使得骨骼间缝隙变小,因此临睡前的身高要低于起床后的身高。
5、联系电流表、温度计等测量工具的用法,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哪些做法会引起较大的误差?答:使用刻度尺常出现的错误有:(1)不注意起始刻度;(2)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测量结果不写单位;(3)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重合;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乘客、路边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填空: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__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_____是运动的。
答:火车;树木、房屋等。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B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这是为什么?答:运动员和屏幕之间相对静止,而跑道在不断运动。
4.我国自1984年4月8日第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
同步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为什么?它绕地心转动一周大约需要多长时间?答: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它们相对静止;一天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423km/h,大约是普通列车的多少倍?答:普通列车的速度建议用本节第二题的结果8.8m/s比较,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大约是普通列车的速度的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1.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
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2)声速与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
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着高山喊一声吼,若3s听到回声,则人离山的距离是多少m?4.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5.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 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汽车行驶的路程?(2)声音传播的距离?(3)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6.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列火车向着远处的山崖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经过某处时鸣了一声汽笛,约1.5s后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那么:(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该列车鸣笛时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8.一汽车行驶至某处时向前方的山崖鸣笛,问:(1)若汽车停在此处鸣笛,经过3s听到回声,求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多少?(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靠近山崖行驶,鸣笛后3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3)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而去,经过4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9.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6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处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则汽车运动过程中,第一次接受到信号离测速仪多远;(3)在(2)问中,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7s,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多少m/s.答案一、计算题1.(1)解:闪电发生处到该同学的距离:s=vt=340m/s×3s=1020m答:该同学距闪电处1020m(2)解: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v′t′=1500m/s×0.6s=900m,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答: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450m2.解:该处海水的深度答: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声的利用知识点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例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
故A正确;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C错误;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正确。
知识点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例题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答案】C【解析】①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噪声;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对声音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在不同的温度时传播声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③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④声音传播时,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这种特点可以应用在医学上。
A.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速度既和介质的种类有关又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由于材质和构造的区别,音色可能是不同的。
故C错误;D.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故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三:声的利用实例。
1.回声的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所形成的声音现象。
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最短距离为17m),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介
声速/(m·s-1)
质
介
声速/(m·s-1)
质
空气(0℃)
331
水(常温)
1500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煤油(25℃)
1324
1
2
3
4
5
软
木
500
铁(棒)
6
7
8
9
10
11
12
5200
13
返回目录
(1) 根据表格,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
种),并说明推断的依据。
第二章
第1节
第1课时
声 现 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
目
录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1. 在2024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上春山》的歌词“山上儿童放纸鸢,
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描绘出大家喜迎春日的生动画面,优美的歌声由
演唱者声带
振动
空气
产生,现场观众听到优美的歌声是通过
到耳朵的。
2. 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9
10
11
12
13
返回目录
(4) 如图丁所示,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
明将
还能听到微弱的
钟声音,由此现象
(填“不能听到”或“还能听到微弱的”)闹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
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含答案)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5、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温度。
15摄氏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6、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m)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A .鱼B .小鸟C .同时听到D .无法确定2、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 .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D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以传声C .相同温度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D .如果声音响度够大,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敲门时,会发出声音,在此过程中()A .只有门在振动B .只有门周围的空气在振动C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没振动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 .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B .听到雨滴打屋顶上的“嗒嗒”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6、如图所示,老师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一现象充分说明()A .声音可以从空气向水中传播B .声音在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C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D .声音在水面发生了反射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B .一般地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C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D .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8、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 .鱼缸→水→鱼B .空气→水→鱼C .水→鱼缸→鱼D .水→鱼9、电影院四周的墙通常安装一层特殊材料或是设计成凹凸不平的结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A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观众和电影产生的噪声B .增加漫反射,使观众在各个位置都能看到电影C .加强声音的反射,使观众能听到的声音更清晰D .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因为回声影响观影效果10、一个同学站在原地不动并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 1.5s 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40m/s ,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A . 510mB . 255mC . 340mmD . 1020m1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敲击大钟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 .钟声的回声B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迟”C .钟振动停止了而空气还在振动D .大钟还在振动12、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依次覆盖不同的材料,在相同的位置比较听到闹钟声音的大小,该实验探究的是()A .声音的传播条件B .声能传递能量C .材料隔声性能D .声音与温度的关系13、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
《暑假作业》第12天 声波与声速-每日一题之2019快乐暑假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2天 声波与声速中考频度:★★☆☆☆难易程度:★☆☆☆☆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D .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人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高于20 000 Hz 和低于20 Hz 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故A 错误;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 正确;C .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真空不能传声,故C 错误;D .在太空上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是用电磁波,故D 错误;故选B 。
【知识补给】声速、回声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 s ,也就是发声体距离障碍物至少是17米。
(1)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①当△t >0.1 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②当△t <0.1 s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
(2)反射面光滑,反射效果较好,易听到回声;反射面粗糙、疏松多空,声音会被吸收,不易听到回声。
(3)回声的利用与防止:回声测距与测速(2vts)、电影院的墙壁。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主要是靠__________作介质而传播的。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
(填“快”或“慢”)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_______回来。
当你向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想听到自己的回声,那么你距山崖至少_______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
根据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___的影响。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第12天声波与声速(答案)

C【解析】在钢铁中的声速大于在水中的声速,故选项 A 说法错误;在水中的声速大于在空气中的声 速,故选项 B 说法错误;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选项 C 说法正确;声音是一种波,传播时它 需要介质,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 D 说法错误。故选 C。
(3)回声的利用与防止:回声测距与测速(s=vt/2)、电影院的墙壁。
跟踪练习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是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的 D.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快
C.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固、液、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
第 12 天 声波与声速
典例在线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
2020年暑假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自主练习(含答案)

暑假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自主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2、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来电号码,却听不到手机铃声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3、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吹着的哨子B、真空罩里响铃的闹钟C、关闭的收音机D、敲击水瓶琴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7.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A.给狗喂食B.以手示意C.用灯泡指D.用超声波8.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9.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11、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经过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A、204mB、408mC、340mD、170m1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13、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沉闷、浑厚,原因是()A.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小B声带振动频率低、振幅大C.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大D声带振动频率低、振幅小14、下列事实中,应用了超声波的是()A、探测地震火山B、B超分析体内病变C、预报海啸、台风D、核爆炸武器15.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二、填空题16.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
2020年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暑假衔接测试(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暑假衔接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1. 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A. 叫邻居不装修房子B. 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C. 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D.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 如图所示,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这是利用了()A.回声现象B.声能够传递信息C.声的传播速度很大D.声的传播具有方向性3. 春节,小鑫同爸爸、妈妈在某寺庙中一起敲响了新年的钟声,向全国人民祝福。
小鑫发现在敲响大钟后,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大钟仍“余音不止”。
原因是()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大钟的神奇C.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是空气仍在振动4.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B.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5. 小明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知道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来通知远方的同伴,隔天他到动物园却听到大象响亮的叫声。
关于大象发出的次声波与小明在动物园听见的大象的叫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前者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前者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前者的频率比后者低D.前者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后者大6. 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 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是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 (多选)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9. 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________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__不同.10. 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感器工作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试题及答案文档

一、填空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 4.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5、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6、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7、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8、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_dB.9、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0、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11、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中传播.12、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13、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4、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5、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6、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17、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18、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20、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21、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A.钢、空气、水B.钢、水、空气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22、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 C.85 HZ~1100 HZ D.20 HZ~20000 HZ 2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24、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25、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26、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色D.音调27.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28、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29、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30.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戴上防噪声耳塞3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2、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 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 s,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此时气温为15℃)33、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 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4、“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答案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振动,振动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温度,3405.噪声,能量6.17 m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8.慢9.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10.90,70,50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距离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液,固,真空14.1308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20 Hz,20000 Hz17.振动,能传递,更强烈18.7019.响度,音调,音色20.传播速度不同21.次声波,次声波22.A23.C 24.B 25.B 26.C 27.C 28.D 29.A30.C 31.B 32.D 33.A34.C 35.D36.泡沫塑料、木板、硬纸板、玻璃内部疏松、表面不平;37.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和丁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声源振动、丙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天 声波与声速
典例在线
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
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
当气温为20 ℃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 s ,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物质
温度(℃) 速度(m/s ) 空气
20 340 水
20 1450 松木
20 3320 铁
20 4900
【答案】408 m
【知识补给】
声速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
s v ;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
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1)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
①当△t >0.1 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②当△t <0.1 s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
(2)反射面光滑,反射效果较好,易听到回声;反射面粗糙、疏松多空,声音会被吸收,不易听到回声。
(3)回声的利用与防止:回声测距与测速(s=vt /2)、电影院的墙壁。
跟踪练习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是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的
D.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快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 __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 ____m/s。
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B.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时,声速减小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固、液、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米。
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管长913 m,两次响声相隔2.5 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
答案
跟踪练习
AC【解析】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A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B错;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C 对,D错。
故选AC。
温度 340
【解析】声速跟介质、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试题推荐
B 【解析】声速的大小与温度和传声介质有关,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情况下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快,在水中传播比空气中快,而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 错误,B 正确;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后,传播介质不变,故声速不变,故选项CD 错误。
故选B 。
C 【解析】在钢铁中的声速大于在水中的声速,故选项A 说法错误;在水中的声速大于在空气中的声速,故选项B 说法错误;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选项C 说法正确;声音是一种波,传播时它需要介质,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
D 说法错误。
故选C 。
A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 错误,符合题意;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 正确,不符合题意;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C 正确,不符合题意;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340 17
【解析】15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340m/s 0.1s 217m s vt ==⨯÷=。
3.9×103 m/s
【解析】设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 1,则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 1=1
v 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 2,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t 2=2
v s ,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为Δt 。
Δt =t 2–t 1=2v s –1
v s 解得v 1=t v s s v ∆-22=5
.2340931931340⨯-⨯m/s=3.9×103 m/s
善于思考,勤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