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

合集下载

_叠_出的美_浅析许渊冲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

_叠_出的美_浅析许渊冲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

第10卷 第3期200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Fujian M edical univ ersity (Socia l Science Editio n)V ol.10,No.3September 2009叠 出的美!!!浅析许渊冲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陈斌敏(福建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福建福州350004)摘要:许渊冲教授在∀中国古诗词六百首#中对宋词叠字的翻译处理方法与安德烈∃勒菲弗提到的诗歌翻译 七法论 (音律法、直译法、韵律法、诗词散译法、同韵法、无韵法、意译法)不谋而合。

与很多译者孤立使用某一种诗歌翻译法不同,他混合应用了以上 七法 ,在使用解释、缩译、略译等手段来意译一些诗歌的同时渗透了诗歌所暗藏的文化底蕴,回应了安德烈∃勒菲弗和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翻译研究必须 转向文化 的呼吁。

关键词:叠字;翻译法;转向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84(2009)03 0061 04收稿日期:2009 03 31作者简介:陈斌敏(1981-),女,助教。

一、引言:宋词中的叠字中国古代词人,尤其是宋代的词人,运用了叠字的手法来拟声、垫色、陈情,以加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叠字赋予了宋词隽永的音律美。

当同样一个字被重复使用的时候,就叫做叠字。

[1]宋词中使用叠字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更有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与英文简洁的语言习惯不同,中文有一些词在句子中可属冗余,翻译时得把这些词省掉。

比如 熙熙攘攘 这个成语, 熙熙 与 攘攘 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没必要逐字翻译。

二、安德烈∃勒菲弗翻译理论中对诗歌翻译方法的七种分类在众多的学者和翻译理论家中,安德烈∃勒菲弗对翻译认识深刻,见解独到。

苏珊∃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第三版)#中提到他的如下七种诗歌翻译方法:(1)音律翻译法,即在译文中重塑原文诗歌的音律美,同时又能够正确地阐释原文。

从许渊冲“三美论”解读《声声慢》中叠词的英译

从许渊冲“三美论”解读《声声慢》中叠词的英译

语言研究从许渊冲“三美论”解读《声声慢》中叠词的英译孙婷婷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摘 要:古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李清照的词清新典雅,文体流畅,被人称作是婉约派的词宗。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在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境况下所作,尤其是词开端的七词叠用更显其中的哀伤凄苦,被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叠音绝唱”。

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即诗词英译要力求达到“意美、音美、形美”,堪称诗词翻译的美学标准。

本文以“三美论”为出发点来探讨《声声慢》中叠词的英译,以期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关键词:声声慢;三美论;叠词英译作者简介:孙婷婷(1987-),女,河南省焦作市人,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154-01一、引言李清照前期的词多是写对生活、自然的热爱,风格清丽、婉约、含蓄;她的后半生正值金兵南下,随夫南渡途中丈夫逝世,于是李清照的词风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后期的词多是抒发颠沛之苦、孀居之悲以及国破家亡之痛。

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性作品,其中通过对残秋的景象感悟抒发了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整篇词都处在一种凄苦低沉的格调中。

尤其是开头的七对叠词在文学史上被称作是“叠音绝唱”,“寻寻觅觅”是对词人若有所失的一种动态描写,而“冷冷清清”则是一种静态的结果,“凄凄惨惨”是对内心的表层描写,“戚戚”则是内心深处的状况。

这七对叠词由动到静、由浅入深,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悲痛心情。

许渊冲教授坚持诗歌翻译数十载,精益求精,被人称作是“诗译英法第一人”。

他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翻译理论,总结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十字真言。

这十个字代表了文学翻译的本体论(“三美论”、“创作论”)、方法论(“三化论”、“优势论”)、目的论(“三之论”、“神似论”)和认识论(“艺术论”、“竞赛论”)。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及其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及其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主要参考资料:
1.Nida, Eugene A.Towanl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
2.安芳.字字动听,声声关情—从审美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中叠字的英译[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3.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8.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9.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O1 .
10.许渊冲.《宋词三百首》英译[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11.许渊冲.追忆似水年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许渊冲是中国现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为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先生的翻译理论建立在文学翻译的实践基础之上,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中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追求,提出了三美,三似,三化和三之理论,同时提出了三势论和文化竞赛论等理论。新的理论创新强调了译文超越原文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作为一个专业译者,许氏理论强调的是译者的自觉意识和创作权利,这和以“信”为本,强调译者义务的主流翻译理论构成了不同意见,因为译者不仅仅有忠实于原作的义务也有自身的创作权利。这是许氏翻译思想的形成基础,他代表了翻译工作者对于翻译过程中表达自由和创作权利的追求,反映了翻译理论中的理想化标准在文学诗歌翻译中难以实现,所以对于许渊冲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译者的创作权利以及翻译学科的独立性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叠字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叠字在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出现的叠字为诗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及美学效果,但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们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诗词中频繁出现的叠字上。尽管不同的学者有时会涉及到叠词的翻译问题,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这一问题也未得到充分的注意和重视。有鉴于此,本文就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在其译作《宋词三百首》中,对宋词中叠字进行翻译时的体现,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尝试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作一个清楚明确的表述,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

以许渊冲“三美论”赏析古诗词翻译-2019年文档

以许渊冲“三美论”赏析古诗词翻译-2019年文档

以许渊冲“三美论”赏析古诗词翻译-2019年文档以许渊冲“三美论”赏析古诗词翻译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三美论”许渊冲先生,这位“汉译英”方面的宗师人物。

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作品主要有《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西厢记》等近百部著作,获得了西方世界英、美、等国文学界的高度评价。

微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许渊冲先生翻译“三美论”不是独创,而是继承和发展。

严复在《天演论》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三美”论,“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许渊冲先生继承了以上的理念,并集以上之大成,形成了他自己的译诗“三美”论,即:第一,意美;第二,音美;第三,形美。

二、许渊冲古诗词英译作品赏析-张继《枫桥夜泊》张继,唐代诗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诗就是《枫桥夜泊》。

下面以此诗的英译作品为例,分析何为翻译“三美”。

全诗如下: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描述夜泊枫桥场景和作者心理感受的诗。

第一句写到的场景: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二句写:江枫、渔火、对愁眠。

前两句从所见、所闻,所感三个方面,短短的几个词组,就勾勒出了一副江上行舟、冷月当空、寂寞冷清、不眠人的寂寥场景,前两句诗人将不眠人的意象和叙述者视点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三、四句写在客船上卧听古寺钟声。

月光、船,水,寺,渔火、乌啼、钟声,为我们勾勒出景物的立体布局,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意境清幽高远。

许渊冲先生的英文翻译如下: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Dimly-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 ples sad ly lie.Beyond the city walls,from Temple of Cold Hill,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S老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从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即“三美”论)完美地翻译了《枫桥夜泊》。

叠词的英译

叠词的英译

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英译叠词(reduplicated words) 是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多用于诗行的首端、尾端,间或用于中间部分,使诗词更具韵律和乐感。

但是,汉语中丰富的叠词在英语中并不能意一一找得到绝对的对应词,因此英译时需采取不同的译法。

下为古诗词中叠词英译范例: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常数。

(欧阳修《蝶恋花》)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It’s veiled by smoke 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许渊冲译)2.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Far, far, so dim looms Altair,/ Bright, bright, glitters Vega fair.Slim, slim, fingers reach out sleeves,/ 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赵春彦译)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I look for what I miss /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林语堂译)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Man ages all too easily, not Nature:Year by year the Double Ninth returns.(Foreign Language Press)Similar verses: “年年”, “朝朝”, “暮暮”.5.吴山点点愁。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徐渊冲是一位翻译学者,他提出的三美原则在翻译领域被广泛应用。

从徐渊冲的三美原则来看,古诗词中的叠词在翻译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典雅美:叠词在古诗词中往往用于表达美感或者情绪,因此在翻译
时应尽量保持其典雅的美感。

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词语来表达叠词的意思,以在翻译中保持古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2.严密美:叠词往往由相同或相近的音节组成,表达其中一种特定的
意象或情感,因此在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叠词的严密感。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
类似音节或者韵律感的词语来翻译叠词,以在翻译中保持原文中叠词的呼
应和韵律。

3.图形美:叠词在古诗词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图像意义,因此在翻译时
应尽量保持叠词的图形美。

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翻译叠词,以
在翻译中保持古诗词中叠词所表达的图像特点。

总体来说,从徐渊冲的三美原则来看,翻译古诗词中的叠词时应注重
保持其典雅美、严密美和图形美。

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翻译手法,尽可
能地还原古诗词中叠词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论许渊冲对唐诗色彩词的翻译

论许渊冲对唐诗色彩词的翻译

论许渊冲对唐诗色彩词的翻译
许渊冲是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和代表,他对
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特别出色,尤其是他对唐诗色彩词的翻译。

许渊冲深刻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非常重视色彩语的翻译,
深入分析了诗歌的本意,他的翻译处处体现出新的生命力,而不是僵
化的拙劣的翻译。

其中,他翻译的唐诗色彩词最为出色,他较好地将
中国古代的色彩语融合到英文的表达中。

例如,许渊冲翻译的唐诗《静夜思》,原诗中“床前明月光”一句,他将其译成“The bright moonlight is there before my bed”,很好地将原先“明月光”的意境传递给英文读者;又如,原诗中“疑
是地上霜”,他将其译成“A mist of silver appears on the ground”,给人以清冷凝聚、白雪皑皑的意象。

此外,许渊冲对色彩语的洞察更是令人惊叹。

他深刻刻画出语义
背后泛音与空灵的色彩,色彩语的多样性也被引起了发生变化。

比如,
唐诗《渔家傲·釣叟魚鉤裏半截鉤》中,“古鉤”一词,许渊冲将它
翻译成“a still strange hook”,充分表现了古鉤的古老和新奇;
又如,原诗中“芙蓉出紫微”,他将其译成“the light purple outside the lotus”,并给出相关例句,使英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
原诗的意象。

总之,许渊冲在唐诗翻译方面的努力,既有历史价值,又有学术
价值,他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手法为英文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了解中国
古典文学提供了可能,对畅销的一些英文古典文学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作用,他的翻译在中英文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作者:齐冰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6期【摘要】叠词能够通过韵律和音调的美感表达出语言所描绘的意境,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但叠词翻译是古诗英译一大难点,如何既传达诗意又保留音韵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以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为基础,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叠词的翻译。

【关键词】古诗翻译许渊冲翻译理论叠词诗歌翻译一向被认为是艰难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诗歌本身的特点。

诗歌语言优美、凝练,不足百字就能勾勒出生动的画面,表达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歌保有自己的语言结构,尤其是古诗,有着独特的古代语言文字的形式,国人阅读时经常将这种古语形式解构成现代汉语,因此要将古代中文翻译成另一种现代语言更是困难重重。

更不用说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中文)与现代英语(以下简称英语)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音律和节奏。

中文诗歌追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吟诵时琅琅上口,给人以韵律感和美感。

英文诗歌则以音素为单位,讲究轻重音的排列。

翻译过程中在忠实传达诗歌意义与意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中文诗歌的音韵之美,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文对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效果,是古诗英译的不断追求。

一、文化和语言因素在诗歌翻译中任何被认为对原文不忠的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翻译失败,这里包括了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

奈达(1969)认为,相对充分的语际间的交流基于两个基本因素:语义相似性和句法结构相似性。

就笔者理解,前者指的是翻译的文化因素,后者指的是翻译的语言因素。

文化因素包含了许多方面,如历史因素(习语和神话传说)、地理因素、宗教因素等等。

读者会倾向于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诠释他们所读的内容。

柯平(1999)认为可译或不可译性的问题紧密关系到人对于语言本质、意义与翻译的理解。

不同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言风格会影响翻译的效果。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其可译性问题是度的问题:源语言符号承载的意义所处的语言水平越高,其可译性的难度越高,反之亦然。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徐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是指翻译要注重准确、流畅、美感三个方面。

对古诗词中的叠词来说,这些原则同样适用。

首先,准确性是翻译的首要原则。

在翻译古诗词中的叠词时,需要正
确理解其指代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比如,“花花”可以表示“五彩缤纷”,也可以表示“轻浮淫荡”,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意义。

其次,流畅性指翻译要符合汉语语言习惯,避免硬译或生造词语,使
译文易于理解。

古诗词中的叠词通常是为了增强押韵或节奏感,翻译时需
要保留这种韵律美感。

最后,美感是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诗词中的叠词本身就具有一定
的美感和文学价值,翻译应该力求保留这些美感和价值。

比如,李白的
《将进酒》中就有许多叠词,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叠词的美感在翻译中应该得到体现。

总而言之,翻译古诗词中的叠词需要遵循“三美原则”,注重准确、
流畅、美感三个方面,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从许译《唐诗三百首》看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从许译《唐诗三百首》看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唐诗是古诗的巅峰,它“继承了《诗经》以来近二千年的诗歌创作的经验和优良传统”(王步高,2007)。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因而,通过英译唐诗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是当代译者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翻译是必经之路”(祝一舒,2017)。

“许渊冲先生是汉语古诗英译的顶级专家,他所翻译的中国古诗甚至被国外学者赞誉为英美文学里的一座高峰。

”(党争胜,2008)本文将从许译《唐诗三百首》(许渊冲,2018)入手,分析古诗中叠词的翻译方式。

1古诗中的叠词诗歌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在用词方面存在着一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叠词。

笔者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为例进行了统计,其中有79首诗中出现了叠词,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甚至有多首诗中不止一处使用,在所涉三百首唐诗中共出现131处叠词。

由此可见,叠词在唐诗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叠词之所以成为诗词创作中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手法,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音乐性和形象性。

叠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富有音乐感。

同时,使用叠词可以更加准确形象地描摹出对象的声音或特征,刻画人物的心情,渲染创作的氛围。

但是叠词是汉语语言的一大特点,在英语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或者表达方式。

因而如何处理好叠词是英译古诗的一大难点。

“翻译的障碍、困难与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要在翻译转换中解决好矛盾与分歧,达到一种相对平衡一致的状态。

”(祝一舒,2017)在论及古诗翻译的方法和标准时,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过“三美”论。

“三美”论因其对古诗翻译的重大指导作用而成为诗歌翻译领域奉行的圭臬。

2“三美”论“三美”即:音美、意美、形美。

它最初是由鲁迅提出,后来被许渊冲引入到古诗的翻译之中。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

- 224 -校园英语 /浅谈古诗英译中的叠词翻译浙江树人大学/齐冰【摘要】叠词能够通过韵律和音调的美感表达出语言所描绘的意境,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但叠词翻译是古诗英译一大难点,如何既传达诗意又保留音韵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以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为基础,从音形意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叠词的翻译。

【关键词】古诗翻译 许渊冲翻译理论 叠词诗歌翻译一向被认为是艰难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诗歌本身的特点。

诗歌语言优美、凝练,不足百字就能勾勒出生动的画面,表达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歌保有自己的语言结构,尤其是古诗,有着独特的古代语言文字的形式,国人阅读时经常将这种古语形式解构成现代汉语,因此要将古代中文翻译成另一种现代语言更是困难重重。

更不用说现代汉语(以下简称中文)与现代英语(以下简称英语)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音律和节奏。

中文诗歌追求平仄相间、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吟诵时琅琅上口,给人以韵律感和美感。

英文诗歌则以音素为单位,讲究轻重音的排列。

翻译过程中在忠实传达诗歌意义与意象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中文诗歌的音韵之美,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文对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效果,是古诗英译的不断追求。

一、文化和语言因素在诗歌翻译中任何被认为对原文不忠的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翻译失败,这里包括了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

奈达(1969)认为,相对充分的语际间的交流基于两个基本因素:语义相似性和句法结构相似性。

就笔者理解,前者指的是翻译的文化因素,后者指的是翻译的语言因素。

文化因素包含了许多方面,如历史因素(习语和神话传说)、地理因素、宗教因素等等。

读者会倾向于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诠释他们所读的内容。

柯平(1999)认为可译或不可译性的问题紧密关系到人对于语言本质、意义与翻译的理解。

不同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言风格会影响翻译的效果。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其可译性问题是度的问题:源语言符号承载的意义所处的语言水平越高,其可译性的难度越高,反之亦然。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从徐渊冲三美原则看古诗词叠词翻译
古诗词中的叠词在徐渊冲三美原则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以下方式的中
文翻译:
1.简洁美:保留原句中的叠词,尽量以简洁明了的方式翻译。

例如,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中有“试问岭南应不好”一句,可以直译为
“问问岭南的景色是否好”。

2.自然美:根据叠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意义,通过其他表达方式在翻译
中再现这种自然美。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有“薄衣怜素使”一句,可以翻译为“怜悯那轻薄的衣衫”,通过描述
衣衫的轻薄来表达原诗中叠词的含义。

3.美感统一:在翻译中将原句中的叠词以其他形式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以达到整体的美感统一、例如,苏轼的《风萧萧兮易水寒》中有“萧
啸其间”一句,可以翻译为“凄凉的呼啸声在其中回荡”,通过使用形容
词“凄凉”来表达原句中的叠词“萧萧”的意境。

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英文版

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英文版

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英⽂版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峰。

从⼀般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都偏向于研究唐诗是触景⽣情、抒发胸臆的⽂学作品。

下⾯是店铺带来的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欢迎阅读! 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篇⼀ 孟郊 烈⼥操 梧桐相待⽼,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井中⽔。

Folk-song-styled-verse Meng Jiao A SONG OF A PURE-HEARTED GIRL Lakka-trees ripen two by two And mandarin-ducks die side by side. If a true-hearted girl will love only her husband, In a life as faithfully lived as theirs, What troubling wave can arrive to vex A spirit like water in a timeless well? 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篇⼆ 孟郊 游⼦吟 慈母⼿中线,游⼦⾝上⾐; 临⾏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草⼼,报得三春辉? Folk-song-styled-verse Meng Jiao A TRAVELLER\'S SONG 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 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 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 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 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 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 许渊冲唐诗宋词英语翻译篇三 七⾔古诗 陈⼦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

浅谈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诗歌中叠词英译的体现

浅谈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诗歌中叠词英译的体现

- 23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诗歌中叠词英译的体现闽江学院/唐昱【摘要】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对诗歌的恰当翻译有利于其发展和传播。

叠词对于诗歌有其独特魅力。

使用叠词,通常可以体现出一种音律美,这也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对诗歌中的叠词的英译具有指导作用,对不同类的叠词应该采用不一样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诗歌 叠词 “三美”理论一、诗歌中的叠词与许渊冲的“三美”理论顾名思义,叠词是从两个相同的词中造一个新短语,它可以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是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叠词因其构词新巧有序、有动感,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他的翻译理论中提到“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美”理论——音美,形美,意美。

“美”是充分条件的最高要求。

这就要求译者将“三美”在原诗中体现出来:触动读者的心灵,这就是美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把原诗作为一种旋律的节奏,这是声音之美的含义;尽可能保持诗歌的原始形式(如长度、对偶、等),这是在形式美的意义。

以许渊冲翻译的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y,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该翻译不仅用对偶的方法,而且运用头韵。

原文和译文不仅在内容上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的不幸遭遇,而且中英文都非常具有节奏感,创造出了悲伤的气氛。

由此可见,只要运用比较合适的翻译理论及恰当的翻译方法就能体现出中国诗歌的魅力。

二、叠词在诗歌中的不同翻译方法叠词是分为许多不同类型,一些叠词表示声音,有些表示颜色,或者表达别人表演的动作。

虽然叠词有不同,但是相同的分类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意思。

从许渊冲英译版《长恨歌》看中国古体诗英译“三美”再现

从许渊冲英译版《长恨歌》看中国古体诗英译“三美”再现

从许渊冲英译版《长恨歌》看中国古体诗英译“三美”再现从许渊冲英译版《长恨歌》看中国古体诗英译“三美”再现简介:中国古体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而英译古体诗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界的难题。

本文以许渊冲的英译版《长恨歌》为例,探讨中国古体诗的英译再现,以及其中所体现的“三美”特征。

一、中国古体诗的独特之美中国古体诗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格律与韵律体系。

其特点是字数有限,对诗句的抑扬顿挫要求极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之美。

其中,中国古体诗的“三美”特征尤为重要,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二、中国古体诗英译的挑战中国古体诗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中文与英语的语法、词汇、音韵等有着极大的差异。

同时,中国古体诗的“三美”特征也增加了其英译的难度。

因此,许多翻译家都尝试过对古体诗进行英译,但效果不佳。

三、许渊冲的英译《长恨歌》许渊冲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翻译家,他在2001年对《长恨歌》进行了英译,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许渊冲的英译版本充分展示了《长恨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首先,从音乐美角度来看,许渊冲保留了中国古体诗的韵律和格律,尽量还原了原诗的音韵之美。

他灵活运用押韵和音律,使英文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体诗的诗意之美。

其次,从意境美角度来看,许渊冲在翻译《长恨歌》时,通过精准的词语选择和翻译技巧,充分表达了原诗中的意境。

他注重表达出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深情厚意和纷乱的宫廷生活,使读者能够领略到《长恨歌》的情感之美。

最后,从语言美角度来看,许渊冲在英译《长恨歌》过程中,注重运用优美、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

他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中国古体诗的繁复句式演绎为英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使读者能够享受到中西方语言美的交融。

四、中国古体诗英译“三美”再现的意义许渊冲的英译版《长恨歌》不仅仅是一首优秀的英译作品,更是中国古体诗的“三美”特征在英译中的再现。

这一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许渊冲的英译,西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体诗的独特之美。

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

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

摘要:《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瑰宝,其绝佳的文字,绝妙的音律给美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文中善用叠音迭字,使语言显得韵律谐适,铿锵悦耳,富有音乐之美。

本文从翻译补偿理论视角出发,对许译本中叠字的英译进行分析探讨,指出译者是如何运用异类补偿的方法来弥补原文的声音效果的。

论文关键词:翻译补偿,许译《西厢记》,叠词汉语叠词就是用重叠语素或音节构成的词,又叫做重叠词,叠音词,或叠字。

它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中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

叠词具有音、形、义多维美,既能绘声绘色,又能琅琅上口,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极易发生共鸣,从而使文章达到音韵,形式和意义的完美统一。

虽然英语中有重叠元音或辅音乃至单词的基本音节而形成的词汇,有类似与重叠的单词连续反复,以及象声词重叠的现象,但于汉语的重叠变化来说相去甚远。

因此,叠字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一个重难点,处理不好,极易造成原诗文体风韵的减色和缺失。

我国素有“诗用叠字最难”的感慨,而叠字的翻译更是不易,“不言而喻,治译叠字,其难更甚”(奚永吉,2001:1005)然而翻译是一门因难见巧的艺术,如何翻译古诗词中的叠字,也由此进入了翻译研究者的视野。

一些语言学和修辞学家曾对英汉叠词的理论功能、意义,构造类型,修辞效果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王佐良,1987;萧立明:1998;李南国:1999)翻译学者在此基础上总结(summary)(summary)了许多英汉叠词互译的技巧方法。

(于连江,2004;刘爱华,2007;尹衍桐,2000)然而,目前期刊杂志上有关叠词英译的文章大都止步于罗列一大串翻译技巧,辅以大量翔实的例子,对叠词英译的理论研究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本文从翻译补偿视角出发,以许渊冲对《西厢记》中的叠词英译为例,对叠词英译进行剖析探讨,不仅着眼于叠词的翻译处理技巧,而且从翻译补偿理论高度,对技巧本身进行分析评价,点出叠词翻译的关键所在。

从三美原则看宋词中叠字的英译——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

从三美原则看宋词中叠字的英译——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

从三美原则看宋词中叠字的英译——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摘要:众所周知,为了增加诗歌的魅力,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译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因为他们不仅要准确呈现诗歌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而且也不能忽视叠字特有的表现形式。

许渊冲先生认为“音美”、“形美”、“意美”是古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三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叠字;“三美”理论;汉译英诗歌是一种凝练的艺术,它集音美、形美、意美和情美于一身。

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含蓄而微妙,而英文诗歌大多是直抒胸臆,再加上两种文化间存在着差异,诗歌翻译在文学领域很是棘手。

而自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三美”理论,它在诗歌翻译领域便备受学者关注。

许渊冲先生认为“音美”、“形美”、和“意美”是古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三者相辅相成,翻译时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诗词的整体美;若三者不能同时兼顾,首先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其次是音美,如果可能再做到形美。

叠字是诗词音韵之美的重要体现,诗词叠字的修辞美在译文中也应该尽可能地呈现出来。

许渊冲教授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杰出代表,在处理叠字时自成一家。

一、叠字的分类和功能叠字是把同一字重复相叠起来使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根据《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的描述,汉语叠字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A”(人人)、“AABB”(朝朝暮暮)、“AAB”(声声慢)、“ABB”(思悠悠)、“ABAB”(知否知否)and “AAA”(错错错)。

在古诗词中,前四种形式得到了普遍应用,而后两种形式只出现在宋词中,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总的来说,叠字的使用主要有两重作用:一为描述性,它能传神的摹声绘形,表情达意;二为音乐性,它的音调和谐,平仄协调,节奏鲜明。

根据陈宏薇老师的观点,叠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强调,即它能突出诗歌的精神和诗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陈宏薇,1998)。

二、叠字的英译1.反复例1: 离亭黯黯,恨水迢迢(吴文英,《惜黄花慢》)Dim,dim the Pavilio of Adiea,Long, long stream of grief in view.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从诗歌翻译理论看古汉语诗歌中叠词的翻译

从诗歌翻译理论看古汉语诗歌中叠词的翻译

摘要在对文字十分考究,意蕴要求深远并极富音韵美感的古汉语诗歌中,最常见的便是叠词。

相对应地在种类繁多的英语复合词中,也有一种叫“叠声词”(reduplicatedwords)的复合词,多用于口语中,翻译叠词的工作是困难的,但这不意味着叠词不可翻译。

在一些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译法,仔细推敲便可使译文更加理性。

叠词的译法有许多,如直译、意译、意象翻译等。

关键词古诗词叠词翻译理论直译意译所谓叠词,是把同一个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它也是一种运用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很常见的形式。

这种修辞手段可以形象地传声,增加韵律感,同时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强化意境,适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感情。

因此,叠词的运用不仅能增加诗歌中语言连续的美感,并能展示出语言之外的韵味,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涵义,可谓是一箭双雕。

叠词的多种功能如表达功能、音乐功能、交际功能均能协调地互相作用,共创诗歌中悠远的意境美感。

但是叠词却很少运用在英语语言交际中,除了一些口头常用语如“over and over”,“very and very”。

因此,当译者将叠词翻译成英语时,不仅应该牢记翻译的准则,更应灵活运用多种译法,以求不失原文的美感和意蕴。

若想翻译好叠词首先应熟悉叠词的各种类别。

1古诗词中叠词的类型1.1AA(二字叠音词)此类型的叠词有的由名词组成,例如“人人”,也有由动词构成如“飘飘”,有副词组成的如“遥遥”,有的由形容词构成如“淡淡”。

二字叠音词多是由形容词和副词构成的。

在古诗词中,均有二字叠音词的运用,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1.2ABB(三字叠音词)(1)形容词+副词,如“冷冰冰”、“乱蓬蓬”。

(2)主语+谓语,如“泪汪汪”、“气吁吁”。

(3)动词+副词,如“笑哈哈”、“喘吁吁”。

1.3AABB(四字叠音词)在古诗歌中不管采用了哪种叠词形式,都是为了表达作品的意境及音韵。

许渊冲的七个绝妙翻译

许渊冲的七个绝妙翻译

许渊冲的七个绝妙翻译1 为女民兵题照毛泽东不爱红装爱武装。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这可能是许渊冲最有名的一个译例。

毛诗原句“红妆”与“武装”,相映成趣,是修辞中的同异格。

翻起来就很困难,因为很不容易与原诗对应。

而许的翻译非常巧妙地运用同源词语,传达了原诗的趣味。

第一个face是动词,powder 是名词,火药;第二个powder 是动词,往…搓粉,face 又成了名词。

也就是,Face the powder,面对硝烟,Powder the face,涂脂抹粉。

2 莱芜大捷陈毅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

Red flags fly in Shandong with flying snow; Great waves roar in Bohai with roaring winds. 重复fly和roar,巧妙传达了原诗的“形美”。

美中不足是,霁雪者,雪止放晴也。

原诗以雪之静,衬旗之动;以雪之白,映旗之明。

flying snow,固然巧妙,但成了“飞雪”,有损原诗之意。

3 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e man of men while you’re alive, And soul of souls if you’re dead. 许的高妙之处,在于没有直译人杰和鬼雄,而是用了man of men和soul of souls,可以说是高级的“化译”。

4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Deep, deep the courtyard where he is, so deep It‟s veiled by smokelike willows heap on heap, By curtain on curtain and screen on screen. 这首词翻译的难度在于,如何体现原词之“深”,这首词先是叠用三个“深”字,然后用葱茏的树木,氤氲的雾气,重重帘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幽深的庭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

叠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

叠词在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出现的叠词为诗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及美学效果,但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们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诗词中频繁出现的叠词上。

浏览中国古典诗词的各种译本,我们会发现许多时候翻译家们会把诗词中出现的叠词忽略不译。

尽管不同的学者有时会涉及到叠词的翻译问题,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这一问题也未得到充分的注意和重视。

有鉴于此,本文就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本文对汉语叠词的定义,形式和功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由于英语中的叠词比汉语中的少,且多为非正式文体,所以在英语中叠词应用不如汉语广泛,而汉语叠词则大量应用于古典诗词中,大大增加了诗词的艺术和美学的感染力。

为解决古典诗词中叠词翻译的难题,本文作者尝试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基础上对不同译本中中国古典诗词的叠词翻译加以阐述和分析。

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美”、“三化”和“三之”。

“三美”指译文要保持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

“三化”指翻译的具体方法:浅化、等化和深化。

“三之”则指译文要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本文作者力图将许先生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尝试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作一个清楚明确的表述。

在许先生翻译理论指导下,本文作者还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英译的一些方法,根据叠词的音形意三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指出通过合理的翻译方法,叠词是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翻译效度的。

同主题文章
[1].
龙梅. 从历次政治运动中走过来的大翻译家──许渊冲' [J]. 炎黄春秋. 1996.(09)
[2].
李扬生. 浅谈《荷塘月色》中的叠词——兼说叠词的功能' [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02)
[3].
于连江. 汉英叠词对比及翻译研究' [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4].
傅希孟. 浅谈《儿女英雄传》中叠词的运用'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02)
[5].
吴岫光.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叠词运用'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02)
[6].
韩琳,周泉华. 译林奇才许渊冲' [J]. 今日中国(中文版). 1998.(09)
[7].
俞真.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词及其英译' [J]. 外语研究. 2000.(03)
[8].
陈亚敏. 浅议英语叠词的汉译' [J]. 中国翻译. 1994.(03)
[9].
韩启毅. 论英语叠词及其翻译' [J]. 襄樊学院学报. 2001.(04)
[10].
程放明. 汉日语叠词的比较' [J].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6.(02)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许渊冲; 叠词; 三美; 三化; 三之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魏玉梅;
张国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