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合集下载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引言分组实验是一种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鼓励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分组实验的实施研究,探讨了分组实验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分组实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1. 提高学习效果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并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更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调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仪器的使用能力。

通过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能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分组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实验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分组实验更加活跃和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和实验。

2. 增加学习乐趣分组实验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实验中的乐趣和收获,增加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在实验中能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喜爱和追求。

三、分组实验的实施策略1. 合理分组在组织分组实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

要尽量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互相配合、共同参与,避免出现个别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的情况。

2. 设置明确目标在实施分组实验前,教师应设置明确的实验目标,告知学生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学生需要清楚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实用标准文案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化学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P1210——实验目的: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实验步骤和方法:1药品的取用a.取用粉末状固体b.取用粒状固体c.倾倒液体d.滴取液体e.滴加液体f.量取液体2、酒精灯的使用3、玻璃仪器的洗涤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氧气的化学性质P——P173171实验目的: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

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

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P77——76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文档大全.实用标准文案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实验步骤和方法:1、检查装置气密性;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3、固定试管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收集气体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课教学
调 了实验的教学功 能 ,教师能根据 自己的教学需要 合理 安排分组实验 内容 。而新 课程 标准 强调教 材 的范例 作 用 ,教师作 为教材 的研究者 、开发 者和创造 者 ,应学会创 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给我们教师和学 生提供 了一个更 大 更 广 阔 的舞 台 ,教 师 可 根 据 教 学 内 容 的 需 要 在 教 材 中选 择 或是 自己设 计 与 教 学 内 容 紧 密 相 连 的 实 验 作 为 学 生
2.实验 中 对 部分 实验 的操 作要 领 做 指导 为 了保证学 生在 实验 的过程 中得 到 明显 的实验 现 象 ,对 某些技 术要 求 比较 高 的实 验 ,教师 应给予 提示 和 指导 。如铁丝在 O2中燃烧 的实验 ,操作要 领包括 :用排 水法收集气体时应该保证集气瓶 中 的气体 压强较大 ;铁 丝应把锈打磨 干净 后缠 绕成螺 旋状 ;用火 柴棍 引燃 时 , 应该等火柴棍 即将燃尽时才伸人集 气瓶 中,且应 自上而 下缓缓伸入 。这个 实验的技术要求 是很高 的 ,而且 实验 现 象 很 明 显 ,学 生 一 旦 独 立 完 成 该 实 验 ,可 以 得 到 很 大 程度上的满足 。因此 ,诸 如此 类实验 ,教 师应 给予 充分 的 指 导并 启 发 学 生进 行 分 析 。 四 、实验 完毕 应 督 促 学 生 写 出 高 质 量 的 实 验 报 告 。 并 给 予 学 生 正确 的评 价 实验完毕后 ,教师应提醒学 生对实验 记录及时 做分 析处理 ,如实填写实验报告 。一份 好 的实 验报告应该 真 实反 映出实验者在实验过程 中观 察到 的现 象 ,无论是正 常 的还是异常的 ,都应该反 映出实验 的真 实过程 。如实 验 中发现 了异常现象 ,对异常现象 的出现要有合 理 的解 释 ,学生在 寻求 合理 解 释 的过 程 中不 断 丰 富 自己的知 识 ,更 能 激 发 学 生 不 断 探 究 的 欲 望 ,达 到 实 验 的 真 正 目 的 。在 以 实 验报 告 作 为对 学 生 评 价 的 一 个 依 据 时 ,也 应 该考 虑 学生 在 实验 过 程 中 的表 现 ,对 表 现 出 色 的学 生 给 予 肯 定 ,这 将 会 大 大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和 积 极 性 ,为 今后进 一步顺利开展分组实验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这些年 ,笔者在 自己的教学 实践 中不 断地总结 和分 析 ,加强对 学生分组 实验 的管理 的 同时 ,加强对 学生分 组实验适 当地给予开放和引导 ,在教 学实践 中取 得 了一 定 的效 果 ,在 这 里 总 结 与 读 者共 勉 。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一、引言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而在实验教学中,分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施方式。

本文拟对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组实验。

二、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和意义1.分组实验的概念分组实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并最终将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1)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分组实验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促进学生交流和互动。

在分组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和交流,这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独立操作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确定分组方式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按成绩分组、按兴趣分组等方式。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分组方式,以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一定的协作性和实验操作能力。

2.确定实验内容在确定实验内容时,应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确保实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在安排实验时间和地点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室设施和学生安全,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实验操作及记录。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5.分析实验数据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实验结论。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8: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烧杯(100ml)、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步骤:
1、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 CuSO4溶液,准备3根光亮的铁钉。

2、将溶液、铁钉一起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

3、将铁钉投入杯中,几分钟后,将其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2。

实验现象:
烧杯中溶液的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履盖了一层红色粉末。

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分析及结论:
烧杯中发生反应: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研究一、分组实验的优点1. 提高学习兴趣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质变化的过程,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可视性。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协助,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测量、记录等环节,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并增强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分组实验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项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责任感。

4. 促进思维发展在分组实验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实验操作,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的总结等。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思维水平。

二、分组实验的实施方法1. 确定实验项目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情况,确定适合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直观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质的变化过程。

2. 分组安排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需要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的分组。

一般情况下,每组3-5人为宜。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以便让学生在团队中起到最大的作用。

3.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做好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还需对实验器材、药品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4. 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和监督。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5. 实验结果的总结在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他们今后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到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重视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关于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加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上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水实验步要求:澄清石灰水要现配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酒精灯、、火柴、澄清石灰水实验要求: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实验仪器放好,然后让学生收集“呼出的气体”。

清澄石灰水要现配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火柴实验要求:注意点:装置的固定、铁夹夹的位置、管口的方向、加热的顺序实验名称4: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 4制取O 2的方法2、了解O 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大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火柴、烧杯、坩埚钳、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实验要求: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实验名称5: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目的:认识分子的运动实验器材:试管、滴管、滤纸条、棉花、酚酞溶液、浓氨水、品红溶液实验要求:浓氨水的浓度要够实验名称6:水的净化------ 过滤操作实验目的: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明矾粉末、天然水实验要求:最好取带有悬浮杂质的水样实验名称7: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器材:锥形瓶、天平、酒精灯、玻璃管、小气球、白磷实验要求:装置气密性要好,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实验名称8: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器材:烧杯(100ml )、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实验要求:砝码要用镊子夹取,铁钉要除锈实验名称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实验目的:设计CO 2的制取装置并验证产生的气体实验器材: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气管、试管、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实验要求:发生装置内导管刚露出塞子即可,把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浸没漏斗下端,液封,收集气体,导管一定要插入集气瓶底部实验名称10:制作简易灭火器原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延山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课程的科学与探究活动又远远超过了义务教育教材的实验内容,使得学生进实验室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这一特殊学习环境的作用,初中化学分组实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实验课前应如何准备?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常常不愿意让学生进实验室,原因是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容易出现各方面的问题。

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应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为了防止各方面的问题的出现,实验课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任课教师要与实验教师结合,在教室带领学生学习实验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制度,让学生始终认为实验室也是学习的场所、是课堂。

既然是课堂,当然就应遵守纪律。

2、要编好组。

任课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数和学生基础、男女比例以及实验室的实验台数搭配分组,定出小组人员名单、小组长,交给实验教师。

由实验教师将全校同级段学生的分组情况统一打印成学生实验座次表,张贴于班级和实验室,直至学年结束。

3、要明确班长、课代表、小组长的职责。

班长负责实验纪律,保证秩序井然。

课代表负责协助任课教师指导学生作好实验。

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同学人人动手做好实验,并作好损坏仪器的登记和补充工作。

任课教师要放手这三种人的管理权力,让他们敢管、会管、管好。

让他们树立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助手意识。

对他们的实验技能作课前辅导,以便在实验中形成“兵教兵”的学习氛围。

4、要做好预习、复习。

全体学生在课前要对将作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都要作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性。

二、实验中应怎样进行安全教育?1、教师要首先树立安全意识。

教师的安全意识缺乏,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

因此,实验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对实验中可能或将要发生的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不能出现脱岗或漫不经心的现象。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组织管理和评价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组织管理和评价

步进 入 化 学 实 验 室 开 始 就 以评 价 为 手 段 来 约
束 , 使他 们形 成 规 范 的实 验行 为 习惯 。这 有 助 促
位 老 师通过 巡堂来 评 价全班 十几 个小组 的分 组
于保 障实验 教 学实 施 过 程 的顺 畅和 教 学 效果 , 不
至于 因为 学生 分组实 验延 时而延 误 了整个 班级 的 教学 进度 。这 些行 为习惯 包括 : 时到达 实验 室 , 准
《 学仪 器与 实验 》 2 教 第 8卷 2 1 0 2年 第 7期
・ 3 ・ 9
表 1
好 的学 习环 境下 获取有 用 的东西 。所 以从 学生第

赏, 因为 这是 他 们 自身 价值 的一 种 体 现 。这 就 为
评价 能用作 管 理手 段提供 了心 理学依 据 。然而 由
考 和 做 法 , 达 到 有 效 管 理 分 组 实验 课 堂 , 高课 堂 效 益 的 目的 。 以 提 初 中化 学 分 组 实验 组织管理 评价 评 价 功 能
1 问 题 背 景
l 鱼 I
小组 1 小组2
实 验教 学在 初 中化学 教学 中有 着举 足轻 重 的
副匹
2 分 组 实 验 的 组 织 管 理 () 1 实验 小 组 的 基 本 架 构 ( 图 1 如 )
教 师
教学班 1 L— — ] —— r r — —— — — — 教学班2 l
“ 人都 有 自己要 做 的事 ” 人 的思 想 指 导下 , 合 实 结 验 的难 度进 行分 工 , 不 同学 生 均从 事力 所 能 及 让

主 [


地 位 。实验 教学 以教 师演 示实 验 和学生 分组 实验

初中八个分组实验

初中八个分组实验

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练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坩埚钳、药匙;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小木条、火柴、棉花。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根据什么现象判断集气瓶里已经集满氧气?2.氧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如何验满?3.为什么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2.学会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木条、火柴;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蒸馏水。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实验过程: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然后用带有导管的橡皮问题与讨论: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检验雪碧等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板;酒精、棉花、塑料、滤纸、蜡烛。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侧面观察,注意安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将酒精和水换成硫粉和细铁丝后完成该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2.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将白磷置于60℃的热水中,白磷;原因是。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分组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分组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分组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摘要:在初中教育的众多科目当中,化学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刚刚进行接触的陌生科目。

但是化学的知识,隶属与自然范畴之内,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见过,但却无法解答的问题与现象进行解释。

由此可见,化学是初中课程中,重要的一门科目。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当中,化学实验是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强化化学学习的渠道,而且随时时代的飞速进步,以及化学试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目。

基于此,本文对于分组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应用引言: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

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化学知识,并发掘其中的问题,从而也可以强化化学实验的能力。

在当前初中化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合作等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对化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总结。

所以,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对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总结经验,提升其有效性。

1.分组实验的主要特征分组实验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将传统方式中,以教师为实验动手者,以及课堂主导者的状况,进行有效的转变。

从而,让学生成为化学实验的实操者。

教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自主性的独立对整个实验进行操作。

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做好实验前的所有预备工作。

在实际实验当中,教师与学生应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清晰的记性化学实验。

1.合理的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在进行分组实验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清晰合理的分工,是化学实验的关键点。

教师在分组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清晰的了解,通过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在拟定小组人数后,让每个小组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而且保持各小组间能力的平衡,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

人教版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人教版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人教版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2346、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

木炭在O2中燃烧,发光,放出,滴入的石灰水。

文字表达式:2、把细铁丝弯成螺旋状,在末端系一根火柴梗,点燃,等火柴快燃尽时,再伸入到O2瓶中。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文字表达式:集气瓶底预先放一层水或沙子的目的是5生成。

问题讨论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2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江大附中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名称: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日期:年月日实验目的:练习在实验室里制取CO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大试管、小试管、单孔塞、胶皮管、玻璃弯管、集气瓶、玻璃片、烧杯、量筒、试管夹、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记录1、制取二氧化碳(1)连接装置:取一试管,用一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2)检查装置气密性。

现象:结论:(3)在试管里放入现象:63小块大理石,然后小心倒入15mL的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住管口,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以及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

化学方程式:(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瓶口盖上玻片。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5)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集满二氧化碳。

(备用)现象:结论:2、二氧化碳的性质(1)在一支试管中装入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7(2)向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对比观察现象。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3)把一支蜡烛放入烧杯中,点燃,向烧杯内慢慢倾倒一瓶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设计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学会根据化合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并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
1. 玻璃试管
2. 火柴
3. 火焰
4. 水
5. 盐
6. 碳酸氢钠
7. 碱性金属溶液
8. 酸性金属溶液
9. 试管架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试管分成三组,每组三支试管。

2. 将一组试管标记为“盐”,另一组标记为“碳酸氢钠”,最后一组标记为“金属溶液”。

3. 在“盐”组的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并搅拌均匀。

4.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盐,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5. 在第三支试管中将小段火柴点燃,并将火焰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6. 重复2-5步骤,分别进行“碳酸氢钠”组和“金属溶液”组的实验。

7.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反应进行分类,将化合物分组。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种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学会分组分类,培养
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会如何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初中化学必做分组实验目录

初中化学必做分组实验目录

必做分组实验合计8个1、1-1水的沸腾2、1-2胆矾的研碎3、1-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4、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5、1-5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探究活动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必做分组实验)6、1-6取块状固体7、1-7取粉末固体8、1-8量筒与滴管的使用9、1-9酒精灯的使用探究活动2:给物质加热10、1-10链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1、1-11洗涤玻璃仪器12、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13、2-2木炭燃烧14、2-3硫的燃烧15、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6、2-5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17、2-6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氧化锰催化)18、2-7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探究活动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实验(必做分组实验)19、3-1水的电解20、3-2品红的扩散探究活动4:分子运动活动探究活动5:水的净化21、3-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22、3-4制取蒸馏水探究活动6: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探究活动7:运用蜡烛、镁的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3、6-1木炭的吸附作用24、6-2木炭还原氧化铜探究活动8:制取二氧化碳(必做分组实验)25、6-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26、6-4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阶梯蜡烛实验)27、6-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28、6-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性质的探究29、6-7一氧化碳的燃烧30、6-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探究活动9:燃烧的条件31、7-1灭火原理探究活动10:灭火器原理32、7-2粉尘爆炸探究活动11:燃料33、7-3甲烷的燃烧34、7-4镁与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活动12: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35、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探究活动13:金属活动性顺序36、8-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探究活动14:铁钉锈蚀条件37、9-1蔗糖溶解探究活动15: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38、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39、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40、9-4水和油的小实验探究活动16:饱和溶液41、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42、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43、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必做分组实验)44、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探究活动17:自制指示剂45、10-2观察盐酸、硫酸46、10-3浓硫酸的腐蚀性47、10-4浓硫酸的溶解48、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探究活动18:酸的化学性质(必做分组实验)49、10-6观察氢氧化钠50、10-7生石灰与水反应探究活动19:碱的化学性质(必做分组实验)51、10-8试验物质的导电性探究活动20:中和反应探究活动21: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探究活动22: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探究活动23:粗盐提纯(必做分组实验)52、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53、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探究活动24: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探究(必做分组实验)探究活动25: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54、12-1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初中化学上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时间
实验名称
学时数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第一周
水沸腾
1课时

研磨胆矾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闻气体气味

探究蜡烛及其燃烧
1课时

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有什么不同
1课时

实验基本操作
1课时

第二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第一周
比较金属及合金的性质
1课时

金属的活动性
1课时

铁钉生锈的条件
1课时

第二周
不同物质在不同液体中的分散情况
1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课时

物质溶解的情况(饱和和不饱和溶液)
1课时

第三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课时

第四周
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1课时

一些花瓣汁液和酸、碱的反应
1课时

第五周
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课时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稀释

酸的化学性质的实验
1课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1课时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课时

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1课时

第六周
中和反应
1课时

PH值的测定
1课时

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1课时

第七周
粗盐提纯、蒸发
1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1课时

1课时

氧气的化学性质
1课时

第三周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课时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课时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第四周
水的电解实验
1课时

品红在水中扩散
1课时

氨水扩散
1课时

第五周
过滤液体
1课时

区分硬水和软水
1课时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课时

制取氢气及性质验证
1课时

第六周
质量酸反应
化肥的鉴别
1课时

有机高分子的材料
1课时

1课时

第七周
木炭的吸附作用
1课时

木炭还原氧化铜
1课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课时

第八周
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课时

第十三周
燃烧的条件
1课时

灭火的原理
1课时

灭火器原理
1课时

爆炸
1课时

第十三周
煤和石油
1课时

甲烷的燃烧
1课时

Mg和盐酸反应

第十四周
酸雨的危害
1课时

初中化学下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