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穴位贴敷中医治疗
穴位贴敷中医治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穴位贴敷疗法1、定义:是指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本项技术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从针灸学角度看它属于灸法的延伸。
该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①穴位贴敷疗法具有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适用于大部分患者。
②但对于可引起皮肤发疱、溃疡的药物需注意。
我科患者多为糖尿病患者,故应尽量选取药性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敷贴治疗,贴敷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若有不适立即停止适用。
③孕妇禁用。
④眼、口唇、会阴部、小儿脐部等部位禁用。
⑤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敷料成分过敏者慎用。
⑥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⑦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⑧敷药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
⑨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
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约4-8小时取下即可。
每隔3天贴治1次。
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
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3、适应症:应用范围广泛,一般我科常见消渴病、眩晕、不寐、便秘、耳鸣、腰膝酸痛、感冒、咳嗽、喘证等患者均可应用。
4、取穴:根据疾病诊断,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选取相应经络的腧穴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穴组方取穴贴敷,组方取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过2-4穴,贴药范围勿大。
①消渴病: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胰俞、三阴交。
②眩晕:取穴:肝俞、胆俞、丰隆、三阴交。
③不寐:取穴:心俞、肝俞、肾俞、神门。
④感冒、取穴:太阳、合谷、肺俞、大椎穴。
⑤咳喘:取穴:心俞、肺俞、膈俞、脾俞、肾俞。
老年人便秘中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护理干预在老年人便秘中的应用便秘可区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病因较复杂,一般可无明显症状。
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两种:①结肠性便秘:由于结肠内、外的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机械性便秘,由于结肠蠕动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起的便秘称之为无力性便秘。
由于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便秘称之为痉挛性便秘。
②直肠性便秘:由于直肠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减弱导致粪块在直肠堆积。
见于直肠癌、肛周疾病等。
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中老年和经产妇女。
1老年人便秘的原因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不同职业患便秘情况也不同,于普林等[1]调查了北京等6个城市的老年人便秘流行情况,发现从事家务、行政管理、科教文卫等职业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6%、13.4%、12.7%,工人和商企业人员患病较低,仅为10.1%。
李增金和刘世信等[21在北京、天津的调查研究显示军人、警察、无业者发病率较高。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易发生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过度忧郁都是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
易怒、喜愁无常、焦虑、抑郁的老年人患便秘的多。
睡眠差、早醒、失眠多梦的老年人患便秘的也较多。
健康状况及运动情况:运动量少的老年人易发生便秘,体弱多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便秘发生率高于生活完全能自理者。
生活习惯影响:有的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易引起便秘。
这也是产生便秘最常见的原因。
经常抑制便意不能及时排便者便秘的发生率高于不抑制便意及时排便者。
不定时排便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高于定时排便者。
饮食过于精细少渣者,缺乏食物纤维令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药物的影响:便秘的老年人也可由长期滥用泻剂而引起加重便秘的情况。
年龄增长的因素:老年人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而便秘。
鸿世御古墨贴
古墨历史热敷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人类历史上,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最古老的外治疗法。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制墨,施于皮肤输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
从而达到疾病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一种疗法,属于中药外治的范畴。
贴墨外敷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和辩症治疗为原则。
是以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内治疗法更为简便、实用易学,是我国几千年来,在同疾病做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并有效的治疗方法。
外敷贴墨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小,乐为患者接受,他不仅在外科、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的疾患治疗方面最为出色,而且对内科妇科也有明显的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兼难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都可以采用外敷药墨贴,从古至今受历代医家的推崇!贴敷疗法发展简史(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时代)在战国时代扁鹊就曾用外敷方法治疗了很多疾患,在民间广为流传,惠用民间。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健康,不得不在灾害搏斗中自救,来消除病痛。
通过长期的反覆实践,人们将泥土,树叶,草茎等捣烂涂敷伤口,或某一部位。
早在公元1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文字记载,在周礼天官中就有,记载关于疡疮常用的外敷药法和药物腐蚀法,在春秋战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内者外治,外患外治的论述,其中还有用白酒和桂心涂抹治中风血脉等记载,被后世称为膏药之始。
(2)汉代、明代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治疗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其中便有最有名的墨敷。
曾提到四肢才觉重滞、即针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说明汉代以前,通过外敷个种药膏外敷治疗内外诸疾已相当广泛。
晋朝道家隐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也记载了外敷等多种治疗方式,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
比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等多种药膏,并注明了具体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墨膏)制法、条件、用具有详细的记载。
中药穴位贴敷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中药穴位贴敷作用机理研究概况中药穴位贴敷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
本文基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经络学说,从药物对机体的局部刺激、经络传导、透皮吸收3方面阐述中药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代谢组学、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热点,提出中医药系统生物学这一新的研究模式。
Abstract:Treatment by way of pasting TCM on acupoint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determined. In 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CM wholism and meridian theory,the mechanism of acupoint pasting therapy was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medicine effects on local stimulation of the body,meridian conduction,medicin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hot spots of modern medicine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metabolomics,and efficacy material,this article proposed a new study mode of systems biology of TCM.Key words:acupoint pasting therapy;mechanism of action;systems biology of TCM;review穴位貼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通过经络刺激与药物的作用,调理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1-3]。
穴位敷贴技术
临床应用—常用敷贴方法
敷法:较为常用,将生药剂或糊剂,直接敷在穴位上,其 范围可略大于穴区,上以塑料薄膜盖之,并以纱布、医用 胶布固定。每次敷药的时间宜据具体病症、所用药物而定, 一般来说,在所敷药物干燥后予以换敷较宜。
1/28/2024
临床应用—常用赋型剂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 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代 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
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 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 并能矫味。 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矫味矫臭。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 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1/28/2024
概述—理论依据
理同内治
病从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 由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 能治内。内服汤药与穴位敷贴同样的通过经络“内联脏腑、 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 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
《理瀹骈文》:“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 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理,即内 治之理。”
《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 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舍于皮毛。”
1/28/2024
概述—治疗作用
消瘀散结
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达到活血化瘀、消 肿散结之效。
温经通络
穴位敷贴产生的灼热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之效。
防病保健
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专题纪实解说词的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专题纪实解说词的范文前史定格在2007年秋天,织城儿女奔走相告,珠海市**镇社区清洁效劳中心正式成立。
**镇30余万常住人口总算有了一所供给平价医疗效劳和免费健康档案办理、健康教学、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孩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缓慢病办理、重性精神疾病办理、中医药健康办理、清洁监督协管的公益性医疗机构。
为了便利广阔市民看医就诊,**镇社区清洁效劳中心在全镇设立了15个社区清洁效劳站,网点覆盖了全镇28个社区(村),形成了“ 分钟健康效劳圈”,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遭到优异的医疗清洁效劳。
2013年9月,**镇社区清洁效劳中心又敞开了一个簇新的里程碑,中医馆正式完工使用。
追溯前史,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绚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杰出的奉献,并以明显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征、一同的医治办法、体系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变成人类医学宝库的一同财富。
为此,**镇社区清洁效劳中心注重中医、大办中医、办妥中医,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投入专项经费建设了共两层,建筑面积达363平方米,内设中医诊室、中药房、煎药室、恢复区、理疗区、健康教学区、慢病之家的中医馆。
社区居民在中医馆就诊,能够完成挂号、看诊、理疗、缴费、煎药、健康常识学习等一条龙效劳。
老中医坐诊中医馆,为居民祛病解困。
常德林:结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医疗作业近40年,深研内、外、妇、儿科诸疾,医治顽固性咳喘、肝病、肾病、妇科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疑问杂症有丰厚临床经历。
向开政:结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进修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临床作业30多年,对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能精确确诊用药,特别对缓慢支气管炎、缓慢胃炎、前列腺炎、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妇科杂症等疑问杂症有丰厚的临床经历,能联系西医疑问辨证施治。
中医馆还长时间为老年人加强中医药办理和健康宣教,慢病之家就将缓慢病办理与中医药效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取得了杰出的效果,变成了一大亮点特征。
穴位贴敷技术
六.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3、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4、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糖尿病, 高脂血
症,肥胖症。 5、五官科疾病: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6、妇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慢性盆腔炎
,附件炎等。
六.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7、儿科疾病:婴幼儿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 ,小儿遗尿症等。
• 6.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
操作
•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 8.操作完毕后擦净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
,安排舒适体位。
• 3.更换敷料,以0.9%生理盐水或温水擦洗 皮肤上的药渍,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结果 。
操作
• 4.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 纸,用压舌板将所需药物均匀涂抹于棉纸 上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
• 5.将药物敷贴于穴位上,做好固定,为避免 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物,可加敷料或棉垫 覆盖,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
八、注意事项
5.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物不宜采用 肥皂或刺激性物品擦洗。 6.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 服, 谨防儿童误食中毒。
八、注意事项
7.使用敷药后,如出现红疹、瘙痒、 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报告 医生,配合处理。如出现小的水疱一 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 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内 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毒敷 料,防止感染。
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1.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 等肺系疾病:
治法:温经散寒 药物:白芥子21g,元胡21g,细辛12g,甘遂12g 取穴:主穴:肺俞、心俞、膈俞;加减:喘息严
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 嗽痰多者加脾俞;肾不纳气动则气喘者加 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者加天突。 本法还可用于虚寒型的过敏性鼻炎。
贴敷疗法
五、基本操作方法
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 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 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 应即刻取下。 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 治一次。 2.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 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
四、常用制剂类型
(3)膏剂。有硬膏和软膏两种,其制法不同。硬膏是将药 物放入植物油内浸泡l~2日后,加热腑炸,过滤,药油 再加热煎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铃粉或广丹收膏,摊贴穴 位。硬膏易于保存且作用持久,用法简便。
软膏是将药物粉碎为末过筛后,加入醋或酒,人锅加热, 熬戍膏状,用时摊贴穴位,定时换药。也可将适量药末加 入葱汁、姜汁、蜜、凡士林等调成软膏,摊贴穴位。软膏 渗透性较强,药物作用迅速。有黏着性和扩展性。
八、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大椎穴贴敷疗法(物理降温):用兵兵贴贴于大椎穴, 同时配额部冷敷(贴兵兵贴),具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如意金黄膏贴敷疗法:主要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可用于跌倒损伤。贴于静脉留置针穿刺处上方,具有 预防静脉炎的作用,也可治疗静脉炎;贴于肌注部位, 有止痛、预防神经炎作用。
七、注意事项
9.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 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 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药物出现全身性皮 肤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后再行治疗。 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 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 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五、基本操作方法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穴位敷贴2018年01月目录引言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指导原则4 准备工作4.1药物选择4.2赋型剂的选择4.3剂型的选择5 操作方法5.1穴位选择5.2贴敷方法5.3贴敷时间6 注意事项7 禁忌症8 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引言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穴位贴敷,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
该方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针对健康状态或亚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保健需求,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保健作用。
穴位贴敷具有如下特点:①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是中医针灸保健和药物调理的有机结合。
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而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
②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穴位贴敷经皮给药,可有效减少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伤害。
但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症。
③操作简便,易于接受,便于观察,如有不适,可立即将药物撤除。
④适应症广,可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防治。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准备工作、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穴位贴敷Acupuncture Point Application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中采用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甚至化脓,中医称之为“灸疮”,这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方法称为“天灸”、“自灸”或“发泡疗法”。
如果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防治疾病时,又称“敷脐法”或“脐疗”。
中医穴位贴敷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
中医穴位贴敷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中医穴位贴敷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与创新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耳鼻喉研究所赵胜堂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治疗的需要将各种不同的药物制成相应的剂型,贴敷于一定穴位上,通过药力和穴位作用于肌表,传感于经络、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中医针灸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穴位贴敷不仅可以治疗肌表疾病,而且可以治疗经络脏腑疾病,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
穴位贴敷既发挥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整经络气血,达到双重治疗作用,故临床疗效显著。
而且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便易学,使用安全,疗效可靠,毒副作用极小,易于被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老幼体弱患者,对于攻补难施之时,不能服药之症,不肯服药之人,更具有内服疗法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因此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由于美国开发成功东莨硠碱贴片,使得透皮给药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在现代人们的医疗消费心理更加关注健康的状态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
1.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和发展1.1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在人类的医学史上,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物方法之一,广泛流传于民间,应用于百姓、此法很难登大雅之堂,施治者被称为摇铃串雅之辈。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健康不得不在与灾害搏斗中自求自救,消除病痛。
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人们总结了将泥土、树叶、草茎等捣烂涂敷伤口或某一部位等多种外治方法。
在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论述。
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有外敷、浴法、熏法等多种外治疗法的记载、公元前三世纪《帛书?灸经》(1974年在湖南长沙4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述,即用白芥子捣泥贴敷百会穴,使其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
中医贴敷疗法治疗伤筋的研究进展
及 功能 活 动 评 分 治 疗 组 均 显 著 优 于 对 照 组 ( P< 00 . 5或 0 0 ) . 1 。谈 明顺 等 以外敷 活血消 痛膏 配合 ] 中药熏 洗治疗 7 8例 踝关 节 撞 击 综合 征 患 者 的结 果
显示, 4 优 O例 、 2 良 9例 、 7例 、 2例 , 良率 为 可 差 优
1 中 医 贴 敷 疗 法 的 临 床 疗 效 研 究
学 意 义 ( d O 0 ) P .5 。
1 3 贴敷疗 法对 急慢性 “ 筋” . 伤 均有 疗 效 陈光 松 等 l 使用 自制 的创 伤 膏外 敷 治疗 急 性伤 筋 患 者 5 0 _ 6 0 例( 治疗组 ) 另设 5 0例急性 伤筋 患 者为对 照组 , , 0 采 用 传 统 疗 法 。 结 果 显 示 :治 疗 组 显 效 3 8 5 例 , 7 . ; 效 1 8例 , 2 . ; 效 1 占 16 有 2 占 56 无 4例 ,
解 放军 护理 杂志 2 1 年 1 00 2月第 2 7卷第 1B期 2
N r JC i P A, ee e 00 V 12 , o1B us hn L D cmbr 1 , o 7 N . 2 2 .
中 医贴 敷疗 法 治疗 伤 筋 的研 究 进展
戴正香; 证施 护 ; 筋 关 辩 伤
【 y wo d 】sikn ; ilcia u sn ij rd t n o Ke r s t i g d ae tc l rig;nu e e d n c n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249 【 献标 志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 9 3 2 1 ) 2 - 8 80 文 0 899 (0 0 1 B1 6—3
中医贴敷疗法诊疗技术规范
中医贴敷疗法诊疗技术规范
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
依据所选取物的功用不同,对肿疡起到消肿定痛,对溃疡起到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的作用。
具有途径直接、用药安全、使用简便、药源广泛、稳定可靠、副作用少等优点。
贴敷疗法常用制剂类型有(1)散剂、(2)糊剂、(3)膏剂、(4)丸剂、(5)饼剂、(6)锭剂,适用于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阶段。
【适应证】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用法】
1、告知患者中药贴敷治疗的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患者应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贴敷部位大小准备厚纱布或棉垫
3、在上面均匀地涂一层软膏
4、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掺药并均匀掺入。
5、单层纱布覆盖以防止药物撒落并用少量液体湿润后贴敷在患处。
6、胶布固定或包扎。
【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摊贴油膏应薄而
勤换,以免脓水浸淫皮肤,不易干燥。
目前调制油膏大多应用凡士林,凡士林系矿物油,也可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如见此等现象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若对药物过敏者,则改用其他药。
油膏用于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摊贴宜薄,若过于厚涂则使肉芽生上长过剩而影响疮口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植物《祛寒湿敷煲》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
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在1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前人大量有关中医外治的经验体会有了文字上的描述。
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疮口外敷的有“傅”、“涂”、“封安”之法、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现代膏药之先河。
到了周秦时期,贴敷疗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具体方法,虽无完整体系和专著出现,但其治疗思想已经形成,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
随着中药外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晋、唐之后已出现贴敷疗法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运用研究。
如把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
能结合起来,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大大提高了疗效。
清代,可以说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的阶段。
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著的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贴敷疗法成熟的标志。
建国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的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
大大提高了贴敷疗法在临床应用上的实用价值。
据近IO年来粗略统计发现,关于贴敷等中药外治的专著及文章约2000余篇,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对贴敷的外治疗效和推广应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由于贴敷疗法主要是运用中药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等的吸收发挥作用的,所以现代医学对吸收机制的认识也对提高外治疗法有着重要作用。
人们利用贴敷疗法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制造出药物背心、内衣、腰带、护肩、护膝等药物保健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事业,本公司在原有纯植物配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炼,又经多年实践,研制成功纯植物自发热外用祛寒湿敷煲。
所用原料选自云南大深山的绿色无污染的纯正植物,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再配以纯粮食白酒加以混合,可谓符合现代养生保健界所提出的天然、绿色疗法。
其作用迅速,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通过拔、散、温、通,对因风、寒、湿所引起的颈肩痛、腰背痛、膝踝痛
、胃寒胃胀、痛经、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初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功效:
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用法:
将包装袋拆开,取出调制好的植物粉,装于随赠的纱布袋内,铺整匀称,放置于护具内侧的布袋内,然后勒紧护具尽量让纱布袋紧挨着患处。
每天敷一次(依个人体质也可两至三天敷一次)一次敷贴两个小时为最佳,每包用三次,三包为一个疗程。
禁忌:
儿童、妇女三期(孕期、哺乳期、经期)、对酒精过敏者、皮肤破损者禁用,皮肤病患者慎用。
保存方法:
建议阴凉避风处保存,严禁阳光下暴晒,严禁将植物粉包加热以后使用。
常见使用问题
1.自发热护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直接贴皮肤系在保健部位,1小时左右皮肤逐渐感觉发热。
贴敷越紧密,效果越好。
每天使用1次,每次2小时左右,睡眠时不宜佩戴,少部分皮肤敏感人群使用时出现皮肤
起疙瘩的情况,属正常的排除湿毒现象,这种情况可用淡盐水擦拭或减少使用次数即可。
2.必须要紧贴皮肤使用吗?
最好是紧贴皮肤使用,这样的驱寒散湿效果是最好的,严禁隔着衣服使用,发热驱寒功能在贴合皮肤的状态下是最好的,肤贴的越紧密,效果越好!
3.为什么我戴上后,长时间感觉不到热度?
1、气候原因:一般冬季气温低且人体皮肤干燥,发热就会较慢或热度不高。
2、人体自身原因:有5%左右的人戴上后,发热的时间需要很长或热度不高,那是因为毛细血管比较深,或者微循环不好,或者体温长时间偏低,或者新陈代谢不旺盛等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发热需要的时间长。
3、植物粉包在使用过程中酒的成分挥发较快原因:这种情况下需加入适量50度以上纯粮食白酒加以混合,加入白酒量以不滴不流为准。
4.我戴上后感觉到很热辣,就象用了辣椒贴,里面是不是有辣椒的成份啊?
我们的自发热产品,是纯天然绿色植物而非添加“辣椒素”,如果使用辣椒素,在使用当中你就会感觉皮肤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甚至起泡红肿,而我们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虽然有发热的现象,但是你自己去摸你的患处是发凉的,证明寒邪之气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皮肤深处散发出来。
5.为什么有的人反应强烈,有的人感觉不到热,还有的人会有发痒的感觉?
这是因为每个人患病原因不同,感染风湿寒痛淤积的原因和轻重各不相同,病程也有长短。
因此每个人的感觉有所差异,有的人热感较别人都强烈,有的人会没有热的感觉,还有的人会有痒感,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6.自发热的产品什么人都可以使用吗?有什么禁忌吗?
我们的产品属于绿色纯植物自发热产品,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人群都适合,但出于安全考虑,儿童、妇女三期、对酒精过敏者、皮肤破损者禁用,皮肤病患者慎用。
用法如图:做彩印说明时将颈椎、腰椎、肩周、膝盖、腹部、胃部的各部位使用说明设计图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