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200605296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会在课堂上引用鲁迅的名言或文段,启发学生思考社会问题,表达情感。
在鲁迅先生寿诞130周年之际,我回忆起他的教学设计,特地写下这篇文章,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回忆起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我首先想到的是他对语文教育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在他的教学中,语文不是单纯的文学欣赏和语法规则,而是一门深入人心的学问,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交融。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应该是熟知人性,承认真理的学问。
”他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启发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经验中汲取文学营养,感受生命的力量。
其次,鲁迅先生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是他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他认为:教师要将课堂视为学生的舞台,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和发挥的机会。
他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鼓励和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动力。
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主角,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表达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被鼓励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
此外,鲁迅先生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情感互动的方式,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感染学生。
他的理性思辨和感性表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留下了不同的足迹。
如有的学生被带领走向文学世界,有的学生被启发走向社会志愿服务,有的学生被引导走向散文创作,这些学生都由此和鲁迅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心灵共鸣,成为其人生中的重要经验和财富。
最后,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传承。
鲁迅先生注重启发学生思想,心灵和生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发掘其潜力和天赋,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孕育未来的担当者。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知识目标: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如果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描绘了法国社会的风俗史,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鲁迅的杂文深刻反映了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那么,在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鲁迅先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民族不朽的灵魂。
)正像同学们所讲,鲁迅先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民族不朽的灵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人格的写照。
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鲁迅高度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而事实上,伟人也拥有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三课主备人:审核人:课题 3.回忆鲁迅先生课时第1课时课型总1课时授课人教师设计思路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课前自学教师二次备课自学活动:1.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2.熟读课文,解决字音问题。
自学质疑:如:我的困难(或问题)是:。
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咳嗽.()揩.()调羹..()绞.肉()阖.()校.对()吩咐.()疙瘩..()深恶.痛绝()舀.()2.解释词语。
(1)深恶痛绝:只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3)阖:闭合。
(4)揩:擦,抹。
资料助读: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
但她在散文的创作上也有十分突出的成就。
她的散文“凭着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胡风语),以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切感受清新、明朗、自然、直率、坦白地吐露出来,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
例如,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她的《回忆鲁迅先生》就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也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二、聚焦问题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二、研究分享合作探究一:感受鲁迅先生形象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这些小事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多媒体显示重要语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1)鲁迅的笑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个帅哥帅哥的 ffff3回想鲁迅先生 ( 节选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 , 累积要点字词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领会鲁迅平时生活中平和平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经过刻画富裕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领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品 , 理解作者衷心的敬重之情。
学习过程一、认识作者萧红 (1911 — 1942), 中国现代女作家, 原名, 黑龙江呼兰人。
19 33 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
在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布了成名作《》 ( 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二、初读课文1.给下边加点的字注音。
调羹()轻率()舀()...揩()咳嗽()校正()....阖()碟()..2. 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三、细读课文本文记述了鲁迅先平生时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请精选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生活片段。
请大家跳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归纳一下, 并思虑这些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质量?四、品尝语言推测品尝下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亮的 , 是从内心的欢欣。
如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 经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 , 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 忧如不管全部地走去。
(3)青年人写信 , 写得太轻率 , 鲁迅先生是痛心疾首之的。
但他仍是展读着每封由不一样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 眼睛不济时 , 便戴起眼镜来看 , 经常看到夜里很深的光阴。
五、拓展提高请以“鲁迅先生, 我想对你说”为开头,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个帅哥帅哥的 ffff参考答案一、认识作者张迺莹跋涉鲁迅存亡场存亡场呼兰河传二、初读课文1.g ēng shuài yǎo kāi ké sou ji ào hé di é2. 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和近人、风趣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
以谈话的形
象。
式导入新课,激发
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
学生的学习兴趣。
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过渡: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绍
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上网浏览,增进对鲁迅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文细节,补全萧红 眼中的鲁迅形象, 让鲁迅形象更具 人情味。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三)比读唐弢的《琐忆》,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异同,说说哪篇
文章里的鲁迅,你感到更真实?为什么?
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 差感。
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2、萧红受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
句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3、鲁迅戏称冯雪峰先生是贩卖精神武器的“商人”,显得诙谐幽
从角色分析的
默,自然和谐,对青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持在文中进一步体 角度,全面还原生
本篇作者——萧红。
二、思考,交流——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文中
以鲁迅的"笑
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为抓手,培养学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鲁迅的“笑”鲁迅的步伐鲁迅品评衣着鲁迅的休息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鲁迅谈鬼故事海婴的问好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鲁迅最后的时刻<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老师引导: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回忆鲁迅先生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前置知识学习鲁迅先生之前需要了解的知识:1. 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3. 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二、任务导引1. 分组探究将同学们分为小组,让他们自愿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探究:(1)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2)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3)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2. 搜集资料让同学们在课下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图书、网络等。
3. 编写答案让同学们对所探究的课题进行答案编写和整理,每组答案都需要包括以下要素:(1)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2)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3)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4. 答案展示让同学们轮流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互相点评。
三、思考讨论1.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思想家、文化评论家、革命家,1918年开始创作文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旗手”。
2.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哪些?《狂人日记》、《阿Q正传》、《五几文集》、《呐喊》、《故事新编》等。
3. 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有哪些?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是思想启示、道德榜样和革命精神:(1)思想启示:鲁迅先生的思想主张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反对封建思想、迷信、愚昧和落后。
(2)道德榜样:鲁迅先生的人格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他倡导正义、公正、善良、真诚。
(3)革命精神:鲁迅先生的作品揭露了社会黑暗面,弘扬了民族精神和反抗精神,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四、实践体验1. 观看鲁迅纪录片让同学们观看与鲁迅先生相关的电影、纪录片,加深对他的了解,增强对他的尊敬和敬仰。
2. 在团队中践行鲁迅精神在团队合作中,践行鲁迅先生的精神,尊重他人、懂得自我反省、关注社会公正、倡导科学、勇敢反抗恶势力。
五、总结回顾通过本次探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鲁迅先生这位文化巨匠。
人教版七下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人教版七下回忆鲁迅先生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3.回忆鲁迅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沉浸在阅读文本中,从字里行间读鲁迅平庸的一面。
(要点)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重点)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重难点)【过程与方法】通过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可以了解作者通过细节和日常生活表达人物的写作方法。
(困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重点)导语设计设计1:(激发兴趣)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老师总结:的确,一旦我们提到鲁迅的文章,我们总能找到它吗?匕首射击?这个词,以及鲁迅本人,?我用我的血推荐轩辕??我低着头,像一头甘愿为孩子们服务的公牛。
我马上就会想起这首诗。
然而,不能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每个人,更不用说鲁迅的丰富了。
伟人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伟人因其共性而变得更加非凡。
让我们走近萧红写的真正的鲁迅。
设计2:(文学视角)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教师明确并顺势导入:这两首诗是鲁迅先生写的。
人们认为这是鲁迅自身素质的写照。
第一句话来自他对敌人的战斗精神。
他看起来冷酷无情。
他是一个勇敢的战士;第二句来自他对进步青年的热爱,展现了一位善良智慧的长者的风范。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毛冷到千指?这方面并不是他的全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方法1、讨论式。
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2、探究式。
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课时: 1教学过程(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1、创作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关于鲁迅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和,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课程教学设计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直接和唐弢的《琐忆》进行对比,品味作者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课后练习
1.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个性,请选择一处进行作简单评析。
2.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全文,说说读后的感受。
3.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先生真君子》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反思:
1.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2.细心体会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题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作者萧红和文章主人公鲁迅先生。
过程与方法1.体会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有改动。
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课题《回忆鲁迅先生》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七下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识记重点字音、字形、词义、文学常识。
2.理解作者笔下鲁迅的形象和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圈点、品味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4.感受作者对鲁迅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之情重点 2.理解作者笔下鲁迅的形象和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圈点、品味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难点 2.理解作者笔下鲁迅的形象和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通过上学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大家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
你是否真的喜欢鲁迅?有些同学为什么会对鲁迅敬而远之?也许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我们毕竟年少,对鲁迅作品及其为人还不能充分理解。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些对鲁迅高度评价的定论,形成了一种认知的思维定式,它框定了我们的头脑,反而阻碍了对鲁迅精神丰富性的认识。
如果读一读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传记,相信这种状况会大有改变。
我们会看到一个热情、幽默、深刻的鲁迅,一个睿智而又平和的鲁迅。
原来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走进这位文化巨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板书课题)检查学生有关对鲁迅了解情况。
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要求:自主解决,解决不了的组内讨论、交流。
)1.读准字音咳ké嗽sou 轻捷jié调羹gēng 舀水yǎo绞jiǎo肉薪xīn金解剖pōu 揩kāi桌子细腻nì阖hé眼校对jiào 疙gē瘩da踌躇chóu chú遭殃yāng抹:抹mǒ杀转弯抹角mò抹桌子mā恶:深恶wù痛绝恶心ě险恶è塞:(sè堵塞)(sài边塞)(sāi活塞)差:(chà差不多、差生)(chā差别)(chāi出差)(cī参差)2.重点词义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人物简介。
以电影海报
萧红,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中的女主角。代表作有《呼兰 实现时空穿越,减
河传》《生死场》等。
少学生对"民国”
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 这一时代背景的
文集《朝花夕拾》等。学过的课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陌生感,还原萧红
2.萧红与鲁迅的关系。
与鲁迅的生活环
鲁迅是萧红最初步入上海文坛的引导者,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师徒之缘。 境。在唤醒学生阅
3.人物印象。
读经验的同时,交
萧红:电影《黄金时代》的海报中,萧红对“黄金时代”的定义是“想 代鲁迅与萧红之
怎么活,就怎么 活”。的确,在萧红短暂的一生中,虽磨难与波折不断, 间的师生关系,为
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很是可爱
的”
生速读与信息筛
住了,常常是笑得咳——郁达夫《回忆鲁迅》 ——沈尹默《忆鲁迅》 选的能力。通过材
嗽起来
料的拓展,实现文
B.饺子煮好,一上楼
3.行动举止,是很和蔼可 本突破,将鲁迅的
梯,就听到楼上鲁迅
亲; 说到开心的时候,索 “ 笑 ” 由 个 别 性
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
性把头仰向后,哈哈地笑 推向普遍性。借助
会心的笑
忆和感想》
四、多面发现 1.梳理鲁迅的不同形象。 写人的文章,应该避免千人一面的写法。每个人往往在生活中扮演着 不同的角色,甚至 可以一人千面。身为一名作家,萧红为鲁迅塑造了多个 身份,具体有哪些? (父亲、丈夫、长者、作家……) 2.分析鲁迅的形象特点。 人往往在人群之中才能显示出个性,角色感才会鲜明起来。 请选择一个形象,结合文章相关细节,谈谈鲁迅的这一形象特点。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时,老师讲到鲁迅先生的时候是多么地神圣和崇高。
鲁迅先生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民主斗士,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仍然不朽。
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了解鲁迅先生和他的思想,不仅可以启发自己的文学修养,也可以激励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忆起那个时期,我们全班同学都很激动。
我们在班里也成立了“鲁迅学习小组”,并且定下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首先,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从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入手。
在课上,我们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阿Q正传》这部作品的背景、目的和主要思想。
他也指导我们读到鲁迅先生笔下这个懦弱的,贪婪的、自私自利的小人物的内心活动时,如何正确地理解这个人物出现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很认真地研读了《狂人日记》,体会到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文化和旧思想、呼唤人民自由民主的崇高主旨。
其次,我们也集中力量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中学习。
我们研读了《故乡》,了解到鲁迅先生思索家乡深刻巨变背后社会变革的复杂原因和历史背景。
我们还讨论了《自然辩证法》和《中国小说的“第一次”机会》这两篇工具性很强的散文,掌握鲁迅先生的一些文学修养、思想方法和表达技巧。
最后,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研究,包括讲座、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
我们认真研读了乡土文化、文学史和现代文学等相关的书籍,系统探讨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我们立体地认识了鲁迅先生这位伟大文化巨子,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多彩和其所反映出来的与时俱进的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这段鲁迅学习历程不仅使我们的语文素养显著提升,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大增。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做中华民族的有用之才”,我们信仰,我们必将乘此跃升,成就自我,奋发向前,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通过对鲁迅先生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和反封建、倡导民主自由的主张,同时也更加自信地拥抱自己的民族文化。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始终认为,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鲁迅先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个人的人生轨迹,让我从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中开阔了视野,走向文化熏陶的教育之路。
对于我来说,鲁迅先生在我的人生中,既是一位崇高的文学导师,更是一位政治觉悟高度的社会思想家。
我的鲁迅先生教学之路始于2012年底,当时,我在第一次授课中为学生讲授了《狂人日记》这篇揭示中国旧社会封建黑暗的文学杰作,课堂上,我让学生读懂文本、领悟作者思想、掌握文学技巧,培养其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文学中感悟人生,走近人性深处,享受到文学之美。
这一讲授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灌输,这种文化信息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引导。
鲁迅先生经典的语言风格、深刻的社会观察力、残酷的历史反思、对人性本质的深层洞察,给我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从此,鲁迅先生成为了我的教育导师,我的教学领域逐渐从文学知识转向人文精神,我不再注重语文分数提高而是着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将鲁迅教育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药》、《阿Q正传》等已被纳入教学内容。
针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我注意到,在教学中与学生充分沟通才是关键,无论是对鲁迅作品的宏观解读,还是对于课文的微观分析,都需要让同学们做到类似于老师的思维模式,通过总结信息、归纳总结、彼此交流交流、逐步提升思考能力,体验到阅读作品所带来的智力挑战和文化价值。
在教学设计上,针对《药》这篇文章,我利用多媒体教具,通过照片、音乐等方式,营造出一个以鲁迅时代社会背景为基础的历史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描写的深度,体验到阅读的情感深度。
我指导学生掌握文本特点、深入理解文学技巧、深入体悟人生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学的内涵,领会文化的精神,从而培养出文学界的领袖和文化的熏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学案设计新人教版_296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刻画富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理解作者由衷的敬佩之情。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
在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二、初读课文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调羹.( ) 草率.( ) 舀.( )揩.( ) 咳嗽..( ) 校.对( )阖.( ) 碟.( )2、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三、细读课文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请挑选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生活片段。
请大家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并思考这些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四、品味语言揣摩品味下面语句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3)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五、拓展提升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一、了解作者张迺莹跋涉鲁迅生死场生死场呼兰河传二、初读课文1、gēng shuài yǎo kāi ké sou jiào hédié2、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三、细读课文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鲁迅爽朗、平易近人。
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刻画富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理解作者由衷的敬佩之情。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
在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二、初读课文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调羹.( ) 草率.( ) 舀.( )
揩.( ) 咳嗽
..( ) 校.对( )
阖.( ) 碟.( )
2.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请挑选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生活片段。
请大家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并思考这些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四、品味语言
揣摩品味下面语句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3)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五、拓展提升
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一、了解作者
张迺莹跋涉鲁迅生死场生死场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
1.gēng shuài yǎo kāi ké so u jiào hédié
2.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三、细读课文
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鲁迅爽朗、平易近人。
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在鲁迅家做客人(详写):表现鲁迅先生平易近人和待人热情。
鲁迅先生开玩笑:表现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
……
鲁迅带病坚持工作:突出鲁迅先生不顾身体疾病的奉献精神。
四、品味语言
(1)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真诚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2)“抓”“扣”“伸”这几个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点。
(3)鲁迅先生虽然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不怕花工夫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
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五、拓展提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