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仓库保管、养护知识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中药养护与保管常识

中药养护与保管常识

易变色、气味易散失药材的养护保管
1、控制温湿度。 30度 70-75%
2、控制含水量
3、忌用硫磺熏蒸,硫磺熏蒸可致药材变色,变 味。
4、避免露天存放及长时间贮存,阳光照后易变 色。
易潮解、风化药材的养护与保管
• 与温湿度高低及季节有密切的关系, • 春秋冬季不可过多通风,夏季则不可过
于潮湿。 • 库内温湿度在25-30度,相对湿度在70-75
中药养与保管常识
中药养护与保管意义
1、点滴药源,来之不易 2、治病救人,质量第一 3、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中药储存保管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 2、湿度的影响 3、空气的影响 4、光照的影响
指导总则
应据品种的性能有目的地 展开防护措施,贯彻“以 防为主”方针,切实做好 贮存保管工作。
中药材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
1、虫蛀 如海马、野生灵芝等 2、发霉 如雪蛤、田七、冬虫草等 3、泛油 如雪蛤、当归等 4、变色 如三七花等花类
5、气味散失 如肉桂 6、风化 如芒硝、硼砂 7、潮解 如盐附子、昆布 8、腐烂 动物类,如膨鱼腮等
易生虫药材的养护与保管方法
1、加强环境冶理,力求仓库内外干净整洁,彻底清 扫所有仓虫栖息隐蔽的场所。使用杀虫剂定期喷 施于仓库环境中,当然应避免污染药材。
2、采取隔离措施,发现有虫的药材,及时采取隔离 措施,放到指定地方进行灭虫处理。保管中务必 做到生虫与不生虫的药材分开存放。
3、用物理方法杀虫,对已生虫药材可采用高温、低 温、机械降温、曝晒、烘干等方法杀虫。此外, 可采用樟脑、花椒、丁香等有特殊气味的物质与 易生虫药材共存,可避免生虫。
易发霉、泛油中药材的保管
%为宜。 • 如芒硝、胆矾,硼砂使用塑料内包装和

中药保管养护基础知识

中药保管养护基础知识

中药保管养护基础知识(提纲)一、中药的性质和特点中药种类多,各自含有多种不同成分,特别是有些不够稳定的成分,最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变化。

二、中药材常见的变质现象常见的变质有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挥散走气和风化等。

三、中药材质变的外界因素外界因素较多,如空气中的氧、日光、温度、湿度、水分、害虫、微生物、鼠、雀等。

其中温度和湿度是中药质变的外界主要因素。

1.温度与质变的关系:温度对中药能直接引起的质变有挥发、升华、熔化、粘结、油质分离、膨胀、冲烧、溶解、沉淀、皱缩、干枯、脆裂等;温度对中药质变的间接作用有虫蛀、霉变、走油、失气味、变色等。

2.湿度与质变的关系:湿度对中药能直接引起的质变有潮解、溶化、酸败、糖质分离、干枯、风化、皱缩等。

对中药质变的间接作用更广泛,几乎每种质变都与湿度有一定的关系。

温度和湿度对中药的质变作用虽然分别主次,但它们往往是互相结合的条件下才能对中药质变发生作用。

四、中药仓库的温湿度管理中药材应根据品种的不同性质分别贮存于常温库、阴凉库。

常温库的温度应控制在0℃~30℃,阴凉库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因中药的特殊性目前可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都应控制在45%~75%。

五、中药材的养护1.重点养护品种的确定选择最容易虫蛀、霉变、走油、变色等质变的品种并结合具体品种在库质量状况确定重点养护品种进行重点养护。

除平时对温湿度严格管理,按制度定期检查外,特殊时期要增加检查频次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常见的养护方法防虫蛀方法:密封法防治、对抗驱虫防治、低温法防治、高温法防治、吸潮法防治、化学防治、气调法防治等。

防霉变方法:密封法、吸潮法、烘烤法、晾晒法、对抗法、气调法等。

防走油方法:密封法、吸潮法、晾晒法、烘烤法、气调法等。

3.气调养护a:气调养护的优点:气调养护中药材能防虫杀虫、防霉抑霉,还能防止走油、变色、走失气味等。

并且无残毒、不污染环境,投资小,损耗小,费用低,能保持药材品质。

中药材储存和养护培训课件

中药材储存和养护培训课件

中药材储存和养护
3
党参
1.2储存实例
来源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 党参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
秋天采挖,挖净,晒质半干,反 复揉搓晒至七八成干,捆成小把 后晒干或烘干,用木箱内衬防潮 纸包装。 储藏方法
本品含多量糖质,味甜质柔润, 夏季易生霉、吸湿、走油、虫蛀。 因此,必须储藏于干燥、凉爽、 通风处。切制的饮片在晒干后可 入翁内或石灰缸内闷紧封闭储存, 或用沙储法。
8
2.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
宜选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可设花 类专用库房,用木箱或纸箱包装,分类储存,注意洁净,防止污染, 避免硫磺熏仓。
温湿度管理
注意防潮,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不超过25°C。
货垛管理
货垛不宜过高,应适当通风,避免重压,避免阳光直射,防止 花朵受损,垛温升高,引起“冲烧”。一般垛温高于库温4℃时,即 应倒垛降温散湿,防止引起“冲烧”。
中药材储存和养护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储存条件
库房选择
均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高温梅雨 季节前,要进行薰仓防霉,杀虫。有些品种可移至气调、密封库房 或低温库房。
温湿度管理
严格温湿度管理。对于霉变、虫蛀、泛油的药材,库温应控制在 25°C以下,相对湿度为60%-70%。
货垛管理
货垛用经常检查,防倾斜倒塌。易泛油药材的货垛,不宜过高、过 大,注意通风散潮;含淀粉、糖分和黏液质的药材,受潮受热易粘 连结块甚至发酵,宜堆通风垛,保持空气流畅。
中药材储存和养护
5
黄芪
来源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 黄芪的根。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 须根,晒干。 储藏方法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1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1

5.1 散气变味
概念:指一些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 等)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 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药物举例:当归、川芎、降香、金银花、陈 皮、茵陈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⑴中药的含水量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概念:药材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 管养护不当而引起中药自身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原因:⑴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 ⑵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 ⑶非酶引起的变色。
4.1
泛油
§概念: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 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 §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 ⑵温、湿度的影响; ⑶贮藏保管不善。
2.动物类药材 动物类药材主要有皮、肉、骨、甲和蛇 虫躯体,它们极易生虫和泛油,并具有腥 臭气味,保管、养护比一般药材困难 ◆3.矿石、贝壳类药材 这类药材一般不受外界影响,可贮存在一 般的仓库内

4.特殊类型药材
• ⑴细(稀)贵品种 如人参、西洋参、麝香
等,这类药材经济价值高,必须严格管理。 • ⑵易燃品种 药材中有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 如硫黄、火硝、樟脑等,必须按照消防管 理要求,贮存在安全地点。 • ⑶毒性药材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
1.花类药材在贮藏中常发生退色、发霉、虫蛀、走气、 花冠脱落变形等现象。在贮藏时,应根据各花类药 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贮藏。 2.全草类药材在贮藏中,叶片或花穗易引起霉哟变或 变色,因此需防潮、避光,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养护 新入库的果实类中药,有较强的呼吸作用, 它不仅能吸潮发热,也能因之霉变。若采 收时未充分干燥,霉变更易发生。种子类 药材在贮藏中极易回潮、发霉等变异。

中药仓库存储与维护知识培训材料.doc

中药仓库存储与维护知识培训材料.doc

中药仓库存储与维护知识培训材料中药贮存与维护知识培训材料:中药在贮存时,由于受周围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经常发生霉变、虫蛀、变色、渗油等现象,导致中药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

因此,中药材必须妥善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疗效。

(一)药材防霉:空气中有大量霉菌孢子,如散在药材表面的霉菌孢子,在适宜的温度(约25℃)、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85%或药材含水量大于15%)和适宜的环境(如黑暗、无凤凰的地方)及充足的营养条件下,萌发成菌丝,分泌酶,分解溶解药材,使药材腐烂并产生恶臭。

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确保药材干燥、防潮、防热和储存后通风。

对于有霉变的药材,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法,如刷洗和干燥。

对于霉斑严重的人,可以用水、醋和酒来清洗和干燥。

(2)药材防虫:吃虫子对药材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消灭害虫,化学熏蒸法如氯化苦和磷化铝主要用于杀死储存大量药材的药材仓库中的昆虫。

对于药房储存的少量药材,除杀虫剂外,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昆虫。

1.密封方法:-逐块密封,可以用合适的容器,用蜡或血密封,怕烫的草药可以用干沙或米糠埋封,昂贵的细草药,可以用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

2.冷藏方法:当温度在5℃左右时,不容易产生昆虫,因此可以通过冷藏、冷藏等方式进行干燥和冷藏。

3.对抗法:这是两种传统方法,适用于少量药材。

例如,泽泻和牡丹皮一起储存,泽泻不产生昆虫,牡丹皮不变色,花椒放在白花蛇中,樟脑放在鹿茸中,酒放在栝楼和林蛙油中。

(3)药材的其他变质1。

变色:酶引起的变色,如药材成分结构中的酚羟基,在酶的作用下会被氧化和聚合,形成大分子有色化合物,使药材变色;如黄酮类、羟基蒽醌、鞣质等药材,所以容易变色。

非酶变色是复杂的,或者糠醛及其类似化合物是由药物中的糖和糖酸分解产生的,糖和糖酸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形成棕色素。

或者是因为药材中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起作用,产生大分子棕色物质,药材变色。

此外,一些外部因素如温度、湿度、阳光、氧气、农药等。

中药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

中药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

常 见 变
二、霉变 三、变色
异 四、泛油
现 五、散气走味
象 及 防
六、风化与潮解 七、融化与升华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污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过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者库房及储存环境 不符合GSP要求等
烘烤法、热蒸法及远红外高温法等 ⑵化学杀虫处理法
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体熏蒸剂 有磷化铝 ⑶气调养护法
气调意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近年来采 用充氮降氧法贮藏中药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霉变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2、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
⑴中药内含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 ⑵受潮湿影响 ⑶中药本身“发汗”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3、易霉变的中药:火麻仁、大青叶、独活等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培训课件
内容提要
•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 中药养护技术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中药调剂的一项重 要任务,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贮藏养护知 识和复杂的操作技术。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若管理不 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发 生虫蛀、霉变、变色、泛油、散气走味、 潮解、风化、融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 这种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七、融化与升华
1、影响中药融化的原因: 药品耐热性差、吸湿性强、品质纯度不高等
2、影响中药升华的原因: 药品密封不严,或敞口放置过久、温度升高或 库房相对湿度小等
3、储存注意点:应置阴凉干燥处

中药储存与养护知识

中药储存与养护知识

第一节中药的贮存与养护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撕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常见的变异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虫蛀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再生长为蛹,最后羽化为成虫,一般易在饮片重叠空隙处、裂痕以及碎屑中发生。

虫蛀饮片大多数先危害表面,继而深入内部为害,有的则在药材表面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后,幼虫在内部为害。

轻则蛀成孔洞,严重的被蛀空而成粉末状。

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发霉发霉,又称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引发寄生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

霉变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开始时可见许多白色毛状、线状、网状物或斑点,继而萌发成黄色或绿色的菌丝,这些菌逐渐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使很多有机物分解,饮片腐烂变质、气味走失,而且有效成分也遭到很大的破坏,以致不能药用,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3.泛油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饮片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丁香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为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便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

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材仓库管理要求培训

中药材仓库管理要求培训
3.非霉因素引起的变色 如中药所含蛋白质内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中药所 含糖或糖酸类物质分解或有活泼的羟基,能与含氮化合物进行缩合、环合等 化学反应,形成棕色色素或其它的色素,以致中药变色。此外,中药在加工 炮制或干燥的过程中因火加热或曝晒,温度升高而使中药变色,或在霉蛀后 用硫黄等熏蒸而发生变色。
第三节 导致异变产生的原因分析
(四) 容易泛油的常见中药
容易泛油的常见中药有:
天冬、麦冬、党参、川牛膝、怀牛膝、 板兰根、柏子仁、当归、核桃仁、使君 子仁、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苦杏 仁、甜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 猬皮、蛤士蟆油、壁虎、蝼蛄、斑蝥、 虻虫、蜈蚣、蟋蟀、红娘子、青娘子、 乌梢蛇、蕲蛇、蛤蚧、水獭肝、鹿筋 等。
中药泛油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脂肪油、挥发 油、黏液质或糖类较多的中药,在一定温度、湿度条 件下,其表面呈现油状物质,并伴有变色、变味的现 象。这类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 发黏、颜色变深等都被称为“走油”或“泛油”。包 括含植物油脂多的中药(如苦杏仁、桃仁等)出现内 外色泽严重加深,油质渗透外表,氧化后出现具有油 哈气;含黏液质或糖分多的中药(天冬、党参等)质 地变软,外表发黏,里面颜色加深,但无油哈气;动 物类药材(如刺猬皮、九香虫等)躯体易残,色泽加 深,外表呈油样物质,“哈喇”(即酸败)气味强烈。 这几种现象均统称“泛油”。
(一)中药变色的原因
1.因酶的作用引起的变色,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类成分的中药都 易变色。
2.因发热、霉变引起的变色 一些中药在发霉发热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大量 繁殖和对中药有机物质的严重分解,菌体自身及其代谢产物的色素与药物坏 死组织的颜色混杂在一起,呈现变色,同时产生哈臭味、酸味或霉酒味。此 外受阳光照射,具有鲜艳色素的中药,也会变色。

中药仓储养护技术复习资料

中药仓储养护技术复习资料

《中药仓储养护技术》复习重点单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一般浓度为85% g/ml)。

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g/ml)。

中药出库运输遵循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原则中药仓储养护包括中药材仓储养护、中药饮片仓储养护、中成药仓储养护。

含挥发油多的中药易泛油、散失气味。

害虫的致死高温区为50℃--60℃之间,可在较短时间内丧失生命活动。

中药堆垛的距离要求具体为:垛与垛的间距不少于100cm;垛与墙的间距不少于50 cm;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少于10cm。

温湿度计一般每300m2至少配备一个,均匀分布于库房中,不得放于空调、去湿机、门窗附近。

中药商品贮存的基本原则是分类贮存。

每个库房空调的数量应根据库房面积及空调制冷参数来确定。

一般按20m2/匹来计算。

中药保管要求库内相对湿度以75%以下为宜。

对库内相对湿度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包括吸湿防潮、通风排潮、密封防潮。

药材总包装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药材总包装数100~1000件,按5%取样;药材总包装数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国管28种医疗用毒性中药。

茯苓粉质,含多糖类的茯苓聚糖约84.2%,受潮后易生霉,甚至腐烂。

麝香酮的挥发性强,容易被人在空气中吸入,故孕妇不宜直接参与分装工作。

温度对中药贮藏影响最大,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等各种变化。

中药15~20℃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

一般药物的含水量为10%~15%。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材的变质起关键性作用。

库房内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45%~75%。

从药用部位看,花类饮片,易变色,香气散失。

一般中药软膏剂都应密闭在30℃以下保存。

中药出库时,应有复核人员进行复核。

中药出库运输遵循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原则。

蜂蜜随夏季温度升高中,可出现发酵膨胀、味变酸败等质变。

宜于低温、夏季凉爽的库房内密封储藏。

中药注射剂质量不稳定,一般应避光贮存,并按药典规定的条件保管。

中药仓库培训资料

中药仓库培训资料

定期检查
药品应定期检查,发现虫 害、鼠害等情况应及时处 理。
04
仓库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药品混淆
总结词:指不同种类 的药品在存放或管理 过程中可能出现混放 、标识不清等情况, 导致取用时误用,引 发药品混淆现象。
详细描述:药品混淆 可能造成药品的误用 ,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和患者安全问题。为 避免药品混淆,需严 格遵守以下措施
号等信息。
药品存储
01
02
03
环境要求
保持仓库的干燥、通风、 阴凉、清洁,避免药品受 潮、霉变、污染等。
分类存储
按照药品的不同属性,采 用不同的存储方式和要求 ,如常温、冷藏、阴凉等 。
安全措施
加强药品的防火、防盗、 防鼠等安全措施,确保药 品的安全储存。
药品出库
审核
对出库药品的名称、规格 、数量等信息进行审核, 确保出库药品的准确性。
发货
按照药品出库单据,将药 品按要求装车发货,确保 药品及时送达。
台账更新
及时更新药品出库台账, 保证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03
仓库安全
防火安全
严格控制火源
严禁仓库内吸烟,严禁使用明 火,严禁未经批准的电气作业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无损,灭火器 定期检查,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合理布局
仓库内应合理分隔,易燃易爆物品 与一般物品应分开存放。
仓库设施
储存设施
拥有完善的药材储存设施,如阴凉库、常温库、恒温恒湿库等,以满足不同 药材的储存要求。
物流设施
配备先进的物流系统和设备,如叉车、货架、托盘等,提高药品的物流效率 和搬运安全性。
仓库分区
按照药材种类分区
根据药材的属性和特点,分为 草本区、木本区、动物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仓库保管、养护知识培训资料
中药贮藏: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坏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

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一)药材的防霉: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以及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凤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以及产生秽臭恶味。

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人库后防湿、防热、通风,对已生霉的药材,可以撞刷、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霉迹严重的,可用水、醋、酒等洗刷后再晾晒。

(二)药材的防虫: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虫害的预防和消灭,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主要是用氯化苦、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蒸法杀虫。

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除药剂杀虫外,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

1.密封法:—般按件密封,可采用适当容器,用蜡或血料封固,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贵细药材,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

2.冷藏法:温度在5℃左右即不易生虫,因此可采用冷窖、冷库等干燥冷藏。

3.对抗法:这是二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

如泽泻与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丹皮不变色,蕲蛇中放花椒,鹿茸中放樟脑,瓜蒌、蛤蟆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

(三)药材的其它变质情况
1.变色:酶引起的变色,如药材中所含成分的结构中有酚羟基,则在酶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药材变色;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鞣质类等药材,因此容易变色。

非酶引起的变色原因比较复杂,或因药材中所含糖及糖酸分解产生糠醛及其类似化合物,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或因药材中含有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物质,使药材变色。

此外,某些外因如温度、湿度、日光、氧气、杀虫剂等多与变色的快慢有关。

因此,防止药材的变色,常需干燥避光冷藏。

2.泛油: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仁(含脂肪油)、当归、肉桂(含挥发油),后者如天门冬、孩儿参、枸杞等(含糖质)。

药材“泛油”,除油质成分损失外,常与药材的变质现象相联
系,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是冷藏和避光保存。

此外,如中草药由于化学成分自然分解,挥发、升华而不能久贮的,应注意贮存期很。

其它如松香久贮,在石油醚中溶解度降低,明矾(结晶水合物KAl(SO4)2.12H2O)、芒硝(结晶水合物Na2SO4·10H2O)久贮易风化失水,洋地黄、麦角久贮有效成份易分解等。

中药养护
在库物料的保管与养护:仓库管理员应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仓储要求,对在库物料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储存物料无受潮、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无冻裂、无破损、无燃爆,并做好检查记录。

中药材的储藏保管中最常发生的是虫蛀现象,因而在保管过程中要严加防。

药材在进库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首先对药材进行眼观,看药材是否有虫蛀或霉变;其次是手摸,用手感觉药材的表面有无油腻感及发粘现象;最后用鼻闻,通过鼻闻药材可以闻出药材有无“哈喇”味或者其它异常的刺激性气味。

杜绝虫害药材入库,严把药材入库的质量关。

还应注意在高温多雨季节库房的干燥、通风和清洁卫生,要尽可能缩小库存量,加快物料的流通。

所有中药材入库前均应检测水分含量,便于仓库进行养护保管和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般药材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药典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药材除按同商品规格分别储存外,还应按中药材本身的特性及不同的药用部位分类分别存放,以便于对同类药材实施养护。

将植物药按根茎类、皮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动物药等分别储存保管,将植物药与动物药分别储存保
管,可以防止或减少害虫和霉菌污染,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发放、保管和实施养护。

对易虫蛀的药材应当控制好室温度和药材的的湿度。

温度在25℃以上时,应开启空调,降低仓库温度。

仓库湿度过高时,应开启除湿机,防止药材吸收水分。

药材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药典另有规定的除外)。

还应经常检查货垛四周有无虫丝、蛀粉,尤其是梅雨季节和多雨季节。

若发现有虫丝、蛀粉,应对相应药材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虫害进一步蔓延,挂待验状态标志,并立即通知QA取样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对易发霉、走油药材应重点检查药材外包装是否受潮,怕潮的药材要着重检查其下层,防止下面发霉。

因温度过高或贮存年限过久致使药材中所含脂肪油、糖质及其他成分逸出药材表面,如:枸杞子、麦冬,对于这两种易走油的药材温度不能超过20℃,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货垛四周或接近墙壁易受潮部位的检查。

高温多雨季节应增加检查频次。

防止药材走油的办法是干燥、隔绝空气和避光贮存。

对于含有挥发油的中药材如北寄奴、薄荷、荆芥、金银花包装要尽可能密闭,温度应小于30℃。

如大于30℃则易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

还要仔细检查货垛是否发热或被闷蒸。

如发现这类情况应马上通知QA取样检验,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对易风化、潮解的药材如栀子、荆芥、薄荷、连翘、黄芩,应注意检查物料有无变色、包装是否潮湿及析出粉末。

对于蝉蜕要注意防压。

对贵细药材应首先检查原包装有无异常及破损,封签是否完好,每件应标明净重。

对需特殊保管的药材应密闭储藏,也可用对
抗储藏法,如:鹿茸与花椒存放,可防止其虫蛀或发生变化,影响药材质量。

贵细库应双人双锁管理,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每天两次检查仓库温湿度情况,如果超出规定围应开除湿机或空调,并做好记录。

一般情况下,药材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常温库),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

需“阴凉”保存的药材如易“走油”的中药材放阴凉库保管。

阴凉库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以下。

库所有物料的帐卡、记录、单据、状态标志等应由专人及时准确填写,妥善保存,日清月结,保证帐、卡、物相符。

仓贮区应清洁,特别要注意死角的卫生,保持干净整洁,货区、货架、货物表面无积尘,地面干净无浮土、积水。

仓库管理员应对仓库所有物料每半月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对需重点养护的药材,应加强检查频次,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质量管理人应和仓库管理人员每两个月对仓库物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每年对仓库至少进行一次磷化铝熏蒸杀虫处理。

每半年对仓库进行一次翻垛处理,并进行物料检查。

易发霉的药材有(凡含有糖类、粘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类)
1、根及根茎类药材:最易发霉的有牛膝、天冬、玉竹、黄精、麦冬、百部、白术、薤白、甘草、当归、秦艽、黑顺片、白附片、紫菀;较易发霉的有知母、苍术、木香、商陆、葛根、山柰、夜交藤、黄芩、远志、白茅根、白及。

2、果实种子类药材:最易泛油及发霉的有柏子仁、桃仁、龙眼肉、使君子、橘络、、郁仁、杏仁、桃仁、五味子;一般泛油及发霉的有火麻仁、芝麻、巴豆、千金子、蕤仁、天仙子、榧子、白果、女贞子、母丁香、桑椹子、橘核、栀子、青皮。

3、花类药材:易发霉的有金银花、菊花、款冬花、槐花(变色)、洋金花、厚朴花等。

4、全草及叶子类药材:较易发霉的有马齿苋、大小蓟、鹅不食草、大青叶、薄荷、佩兰、枇杷叶、人参叶、车前草、扁蓄、蒲公英、桑叶(生虫)等。

5、皮藤木类药材:易发霉的有白鲜皮、桑寄生、椿白皮、苦楝皮、鸡血藤、首乌藤(生虫)、桑白皮、川槿皮等。

6、动物类药材:易发霉的有九香虫、刺猬皮、狗肾、壁虎(易泛油)、土鳖虫、蕲蛇、乌梢蛇、地龙、鹿鞭、鹿筋、蛤蚧、紫河车、干蟾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