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https://img.taocdn.com/s3/m/876d37f7192e45361166f525.png)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1.坚持依法治水 2.坚持水资源国有的原则 3.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4.坚持市场经济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水资源管理的准则
1.综合效率 2.技术效率 3.实施的可靠性 4.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工作流程
一.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区别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 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 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 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 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此法简单,但当降水量随地形变化 较大时,精度较差;只有当地形起伏不大,且降水 量观测站分布较均匀时,计算效果较好。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b.等值线法:一般来说,等值线法是计算流域(或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较完善方法,因为它考虑了地 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因此,当地形变化较大,区 域内有足够数量的降水量观测站,又能够根据水资 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制出降水量等值线图时,采用等 值线方法是比较理想的。 c.泰森多边形法:当流域内待选的降水量观测站比 较少,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又比较困难时,可以选用 本方法。
水资源管理工作计划6篇
![水资源管理工作计划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b9be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2.png)
水资源管理工作计划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资源管理工作计划6篇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有助于避免资源浪费,确保项目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效益,每个人都能通过清晰的工作计划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计划6篇,感谢您的参阅。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8874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2.png)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水资源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角度入手,探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不仅满足人们的饮水需求,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能源生产等领域。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社会压力,并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条件。
2.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1)饮用水供应:确保人们的日常饮水安全,包括提供清洁的自来水和实施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2)农业用水:采取高效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和微喷灌等,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3)工业用水:推广循环利用和水资源管理技术,减少工业用水的消耗。
(4)水能利用:开发水能资源,用于发电和能源生产,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
3.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的过程。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供水的稳定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水污染,并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4. 水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1)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保护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奖惩机制。
(2)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推广节水措施:普及水资源节约和管理的知识,倡导社会大众采取更加节水的生活方式,减少浪费。
(4)建设水利工程: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水库、引水渠道和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能力。
(5)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源地和河流湖泊的保护,防止水污染,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5. 国际合作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跨国性的资源,需要国际合作和共同管理。
第1章水务规划与管理
![第1章水务规划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20a7eff8c75fbfc77db23b.png)
三、 城市水务管理的主要任务
1 防洪 2 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3 水源地的建设与保护 4 供水(输水)的保证 5 排水的保证 6 污染处理 7 水环境与生态保护 8 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工作 9 制定水价 10 制定法规
深圳市水务管理
1、成立经过 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建制,成立深圳市。 1982年4月,深圳市撤销了水电局。 1990年8月,市政府又恢复成立了市水利局。 1993年7月,组建了深圳市水务局。 1995年,各区相继成立水务局(农林水务局、 办),各镇相继成立水务所,
涉及内容——水务规划涉及的内容包括水文 涉及内容
学、水资源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管 水资源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 理学以及水利工程经济学等多门科学, 理学以及水利工程经济学等多门科学,涉及到 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一切与水有关的行政管理部 门。
§1.2水务规划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 总体目标--查清水资源的现状,在分析评价水 --查清水资源的现状 查清水资源的现状,
水务规划的任务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2.提出节水、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提出节水、 提出节水 3.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4.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5.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 提出水资源开发、 提出水资源开发 利用、治理、配置、 和保护的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任务的模式是循序渐进的
第1章 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概述
§1.3 城市水务管理的概念
城市水务管理——就是实行在城市区划 就是实行在城市区划 城市水务管理 内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 内防洪、 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即对城市防洪排 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即对城市防洪排 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 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 地下水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地下水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4b86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7.png)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其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也存在问题。
目前全球约有40%的人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资源,且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水污染、水质下降等问题也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性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分配水资源,减少浪费,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饮水安全。
2. 保护水生态环境:水资源规划还应注重保护水生态环境,防止过度开发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只有维护好水环境,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现。
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提高水资源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三、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原则1. 综合考虑需求与供给: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应在综合考虑人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供需平衡。
2. 推行节水政策:通过推行节水政策,引导人们形成合理的用水习惯,降低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水资源调度制度:建立统一的水资源调度制度,对水资源进行统筹调度,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与评估,了解水资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3. 推进水资源治理工程建设:加大水资源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包括提升水资源供应能力、改善水资源利用条件等。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水资源是跨国性的资源,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挑战,实现共赢。
五、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挑战与前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等。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规划原则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规划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2fd70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d.png)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规划原则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规划原则是确保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本文将从水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入手,探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规划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水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意义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但全球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
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变化、水污染等因素导致水资源的供应不足和质量下降,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 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卫生需求是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3. 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水生态系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合理管理水资源可以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规划原则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遵循一些规划原则。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综合管理原则:水资源管理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管理,涉及水资源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各利益相关方应共同参与水资源管理,形成合力。
2. 可持续利用原则:水资源的利用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在规划和决策中要考虑长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 优先保障人民生活需求原则:水资源的分配应优先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确保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卫生需求。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推行节水措施来满足需求。
4. 综合治理原则:水资源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水质和水量、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5. 水资源保护原则:保护水资源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cfcf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c.png)
水资源管理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管理是保证人类生活与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需要进行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工作。
本文将从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一、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指在一定的规划范围内制定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方案的过程。
水资源规划的目标是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资源规划方法。
1. 区域水资源规划区域水资源规划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规划水资源利用的总体方案,通常以流域或水库集群作为划分单位。
该规划要考虑该区域的水资源供求状况、地形地貌特点、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通过综合评估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2. 水资源调度规划水资源调度规划是指对流域或水库集群内水资源进行调度的总体方案,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该规划要考虑到农业、工业、城市供水等多种用水需求,并结合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
3. 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是指制定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方案,以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保护规划需要考虑到水源地的保护、水环境的治理、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实施、操作和监督,以实现水资源规划的目标。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管理措施。
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是了解水资源现状、运行状况的基础,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与监测工作,可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用量、质量等情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 水资源分配与节约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节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在水资源分配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供应状况,确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减少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试题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d990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8.png)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水资源日是哪一天?A. 3月22日B. 6月5日C. 12月2日D. 9月27日2. 以下哪个是全球最大的淡水湖?A. 里海B. 刚果河C. 贝加尔湖D. 苏必利尔湖3. 下列哪种水资源管理方法属于非可持续性开发方式?A. 溪流的生态修复B. 河道的清淤疏浚C. 水库的建设D. 雨水的收集利用4. 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综合平衡B. 保护优先C. 公众参与D. 均衡发展5. 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评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A. 水质指数B. 水文指数C. 水量指数D. 水价指数6. “井喷”现象常出现在以下哪种地质条件下?A. 断层带B. 强烈火山活动区C. 地下水补给区D. 腐蚀溶洞区7. 对于城市水资源管理来说,以下哪个因素属于外部影响因素?A. 居民用水需求B. 水资源数量C. 大气降水量D. 地下水位8. 中国南方农村地区的主要水资源问题是:A. 水污染严重B. 水资源丰富C. 土壤干旱缺水D. 水资源过度开采9. 以下哪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跨国河流?A. 尼罗河B. 湄公河C. 萨哈林江D. 多瑙河10.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用水浪费?A. 架空式喷灌B. 地面滴灌C. 溢灌水稻D. 填埋式灌溉二、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水资源规划的意义和目标。
2. 请举例说明水资源管理中的可持续性开发方式。
3. 解释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及其保护意义。
4. 分析城市迅速增长对水资源管理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论述题(共1题,30分)就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进行论述。
(正文开始)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C4. D5. D6. A7. C8. D9. B10. B二、问答题答案:1. 水资源规划的意义和目标:水资源规划是指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地域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合理配置的过程。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92页)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25327de561252d381eb6e6a.png)
s1
u1 1
s2
u2 2
s3
sk
uk k
sk+1
式中 : 阶段变量k﹑状态变量sk﹑决策变量uk; 能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具有无后效性的多阶段决策过程。
无后效性(马尔可夫性)
如果某阶段状态给定后,则在这个阶段以后过程的发展不受这 个阶段以前各段状态的影响;
过程的过去历史只能通过当前的状态去影响它未来的发展;
s2 T1(s1,u1) s3 T2(s1,u1, s2,u2)
sk1 Tk (s1,u1, s2,u2,
状态转移方程是确定过程由 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演变 过程。
如果第k阶段状态变量sk的 值、该阶段的决策变量一经确
, sk ,uk )
定,第k+1阶段状态变量sk+1的 值也就确定。
图示如下:
(二)数学模型分类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线性方程 y5x16x27x3
T (H)=SH r r t
非线性方程 y5x126x2x3 (Dc)=RcE r r t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确定性模型的概率模型 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集中参数模型和分散参数模型
T1()=St Q
5.1.2 最优化
(一)最优化过程:选择一组决策变量,在系统的约束条件 控制下,使目标达到极值的过程。
最优目标函数值
fk(sk)optVk,n(sk,uk,
s , ) n1
uk, ,un
5.2.2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从水库A的调水到水库D,可以经过B、C水库调节。图示输水 渠道情况下,确定最短供水渠道。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ace4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a.png)
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在当今世界上,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短缺的问题。
因此,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措施,以期达到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1.提倡节水意识节水是保护水资源的首要举措。
人们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采取措施减少对水的浪费。
例如,减少洗车、洗衣服和洗澡的用水量,修复漏水的管道和设备,以及改善农业用水的效率等。
政府和媒体也应该加强对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合理规划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合理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水资源规划,平衡各个领域的需求,并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同时,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和水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避免产生严重的水资源过度开发或浪费现象。
3.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保护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区域划定和管理。
同时,应当加强监测和警示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应对水源地污染和破坏的问题。
此外,加强对非法采矿、乱砍滥伐等破坏性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水源地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4.推行水资源的经济化管理经济手段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方法。
政府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的定价和收费机制进行改革,增加水资源的经济价值。
这样可以激励用户节约用水,同时也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5.加强跨区域、跨界河流的合作与管理许多河流是跨区域、跨国界的,对于这些河流的管理需要进行跨区域的合作。
各国政府应加强河流的管理合作机制,制定共同的管理规则和标准,并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的平台。
通过合作与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跨区域河流的水资源争端和利益分配问题,实现共赢的局面。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6758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5.png)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前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世界各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已经成为全球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二、水资源的分类水资源根据来源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冰川融水、雨水等,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最常见的水资源。
地表水:地面上直接流动的水,如河流、湖泊、水库。
地下水:地下深处的水,通过地下水文循环系统运动,供应大地上的人类和生态系统使用。
冰川融水:位于寒冷地区的冰川和积雪,在气温上升时融化成的水,供应周围的土地和水系使用。
雨水:每年从大气中降落的水,供应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使用。
三、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1.水资源的规划水资源规划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以达到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对水资源的总量、分布、水质和利用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和方案。
(2)水资源分配和调配:根据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需求,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各类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3)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防止水源污染和浪费,确保水质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的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在水资源规划的基础之上,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监管。
水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规: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制定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规,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统计,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3)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保护效果,及时调整水资源管理措施。
(4)推行水资源节约和减排措施:积极推行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减排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简述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57044d3133687e21af45a9c7.png)
(3)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对于发展中国家,只有消除了贫困,才能生 长起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能力。发展的内涵 包括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对于水资源,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深层地下 水,一部分则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如地表水资源等。
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并被赋予丰富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 发展是受限制的
人类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环境承载力极限之内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显然,地球的 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地球的面积是 有限的。 80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经 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反之,如果对经济的管理是适宜的, 则可以在确保维持最低的生态资源水平的一系列限制下得 到经济增长。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如数字 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景观管 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 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92张)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92张)](https://img.taocdn.com/s3/m/55259f69fe4733687e21aa64.png)
参考书目2
• 1、付国伟,程声通.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 2、付国伟,程声通.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 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 3、朱党生,王超,程晓冰.水资源保护规 划理论及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
第五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模拟:时间里一个反映实际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实验。 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实验结果。 系统识别:确定模型结构和参数。
dD ( t ) = K 1 L (t ) K 2 D (t ) dt L ( t 0 ) L0 D (t0 ) D 0
5.2 动态规划
5.2.1 动态规划概念
动态规划是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量方法 。其特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n 维决策问题变换为几个一维最优 化问题,从而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决策 状态 状态 1 决策 状态 2 3 C1 B1 2 4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B2 1 3 1 C3 状态 1 3 4 D 决策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课程大纲
•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水资源管理学
• 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规划1
水资源规划2
教材书目
• 1、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 工程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2、汪承杰.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2
5.1 模型化和最优化
5.1.1 数学模型 (一)数学模型是一组描述和代表真实系统的方程。
动 力 学 方 程 定 解 条 件
dD ( t ) = K 1 L (t ) K 2 D (t ) dt L ( t 0 ) L0 D (t0 ) D 0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41de2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c.png)
1。
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2.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度:指表示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支持程度,是水资源对于发展用水量的满足程度,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与发展用水总量的比值。
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是表示区域发展持续可能性的大小,是水资源利用的产出与用水量的比值,即表明发展的程度,又表明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4。
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5. 水平年:指在规划设计水资源过程时,以未来某一年的需水量作为规划设计需水量,未来的那一年就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是相对于现状年而言,现状年也叫基准年. 6。
设计代表年:常常从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中选择一些代表年或代表期的径流资料调节计算,供规划方案比较。
7。
最大供水能力:是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供水量的大小。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面积上田间所需净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9.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自然水体或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10。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水量。
1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12.供水预测:是以现状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为控制条件,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制定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而进行可供水量预测,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3。
可供水量: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河道外需水量及工程供水能力三者组合条件下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14。
库容系数:库容系数β =V/W 水库兴利库容除以本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
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
![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fc2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8.png)
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需要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与保护方案。
一、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内陆地区和西北地区则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其次,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较高,而农业灌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
再次,水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管理的原则与目标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规划与保护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均衡利用、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其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三、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业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加大水资源价格调节力度,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水资源。
2. 加强水环境治理。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
3. 加强水资源调度与保护。
建立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湿地和河流的生态功能。
四、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1. 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水资源管理的权责和法律责任。
2. 建立水资源管理的监测和评估体系。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和利用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组织和协调。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
五、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水资源管理的合作机制,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和解决水资源管理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定义广义的水资源:指地球上水的总体。
包括地面水体,指海洋、沼泽、湖泊、冰川、河水等。
侠义的水资源: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即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地下淡水的动态量,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水、微咸水。
我国水资源问题:①洪涝灾害频繁;②水资源紧缺;③水土流失、生态恶化;④水污染严重。
应对水资源危机的对策:①合理使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②加强技术开发,改进人类用水方式,提高水的使用率;③确定合理的用水价格;④允许民营企业承担投资和管理活动;⑤淡水海水和回收废水;⑥加强制度建设。
河川径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过水量,它包括地表产水量和部分或全部地下产水量,是水资源总量的主体。
降水量参数等值线的绘制——降水量参数等值线图的绘制勾绘等值线:按“主要站为控制,一般站为依据,参考站作参考”的原则勾绘等值线。
区域年降水量系列直接计算法:当区域内雨量站实测年降水量资料充分时,可用区域实测的年降水量资料系列直接计算。
其计算步骤为:根据区域内各雨量站实测年降水量,用算数平均法或面积加权平均法,算出逐年的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得到历年区域年降水量系列。
对区域年降水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即可求得区域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及不同频率的区域年降水量。
降水量等值线图法:P20①区域降水量等值线图的转绘与补充;②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_____——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_____——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上相邻两等值线的年降水量_____——相邻两等值线间的面积_____——区域总面积③区域不同频率的年降水量计算。
_____——频率P的区域年降水量_____——频率P相应的模比系数_____——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蒸发量分析计算时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两个方面。
水面蒸发是反映蒸发能力的一个指标。
陆面蒸发指特定区域天然情况下的实际总蒸散发量,又称流域蒸发。
蒸发器的四个组成部分:河川径流量的分析计算:代表站法:基本思路是在研究区域内,选择一个或几个位置适中、实测径流资料系列较长并具有足够精度,产汇流条件有代表性的站作为代表站。
当研究区域与代表站所控制的面积相差不大,自然地理条件也相近时,可用一下式子计算研究区域逐年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W区=(F区/F代)W代W区为研究区域年径流量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m3W代为代表站控制范围的年径流量或多年平均年径流量,m3F区、F代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代表站的面积,km3等值线图法:第一步,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与年轻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的转绘和加密;第二步,计算区域多年平均及不同频率的年径流量。
代表站法>等值站法>函数关系法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P28直线平割法:将枯季无降水时期的某一特征最小流量作为河川基流量,水平直线分割日流量过程线。
直线以上部分为地表径流量,直线以下部分即为河川基流量。
直线平割法方法简单,工作量小。
直线斜割法:在平均流量过程线上,自起涨点至峰后无雨情况下退水段的转折点(拐点),用直线相连,直线以下部分即为河川基流量。
直线斜割法为分割基流的基本方法,关键是退水拐点的确定。
评价因子的选择:P37河流水体污染的因素很多,进行河流水体体质评价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因素(或称因子)进行评价,可按照评价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因子。
(1)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
(2)河流评价的因素。
评价因子的选择可分为四类:①一般理化指标:包括k+、Na+、Ca2+、Mg2+、SO2-、Cl-、HCO-、NH4+、NO2-、NO2-、pH、矿化度、总硬度、溶解氧、耗氧量等,这是构成地下水化学类型和反映地下水性质的常规化学成分。
②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包括Hg、Cr、Ca、Pb、As、F等。
③有机有害物质:如酚、CN、有机氯、有机磷,以及工农业排放的其他有机有害物质。
④细菌:如病虫卵、病毒等。
水质状况评价指标:①地下淡水:指矿化度小于1g/L的地下水;②微咸水:指矿化度大于1g/L而小于3g/L的地下水;③半咸水:指矿化度大于3g/L而小于5g/L的地下水;④咸水:指矿化度大于5g/L的地下水;⑤河流水质级别:用各水质参数评价代表值比照该参数水质评价标准值或背景值,确定各参数的水质级别,然后用各项参数评价结果的最差水质级别作为该流域或评价区域的地表水水质级别。
需水的概念按用水特征,需水可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两类需水。
按用户或行业特点,需水可分为生活、生产、生态三部分。
工业需水调查计算P49工业需水的指标重复利用率_____,为重复用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的比重:排水率_____,为排水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有的百分比数:耗水率_____,为耗水量在总需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数:以上三个指标以平衡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指标是考核工业需水水平和水量平衡计算的重要指标。
推导式子P51、例题P52农业灌溉需水包括水浇地和水田的灌溉需水,灌溉需水预测采用灌溉定额预测方法,灌溉定额预测要考虑灌溉保证率水平。
灌溉制度:指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为使农作物获得高产、稳定,对农田进行适时适量灌水的一种制度。
灌溉定额:是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或灌水深度,是作物各次灌水量之和。
分项计算方法(P62):生态基流——方法三:Q95法,指将95%频率下的最小月平均流量作为河道内生态基流,该法主要是用来计算河流纳污容量的。
水生生物需水量——水生生物需水量是指维护河道内水生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水量。
引水工程计算——一用户情形(P74)、两用户情形(P75)、考虑用户重要性不同(P75)蓄水工程(P76):蓄水工程能在时间上对水资源重新分配,在来水多时把水蓄起来,在来水少时根据用水要求适时适量地供水。
把这种水按用水需求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重新分配的过程,称为水库调节。
水资源配置模式——“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配置是以经济效益为最优为唯一目标的,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以过去或目前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资料预测未来的经济规模,通过该经济规模预测相应的需水量,并以此得到的需求水量进行供水工程规划。
这种思想着重考虑了供水方面的各种变化因素,强调需水要求,通过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方法从大自然无节制或者说掠夺式地索取水资源。
其结果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诸如河道断流,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等等。
另外,由于以需定供,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的价值,毫无节水意识,也不利于节水高效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然造成社会性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这种牺牲资源、破坏环境的模式,只能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以供定需”的水资源配置是以水资源的供给可能性进行生产力布局,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资源背景布置产业结构。
它是“以需定供”的进步,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但是,水资源的开发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例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水资源开发投资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必然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因此,水资源可供水量是随经济发展相依托的一个动态变化量,“以供定需”在可供水量分析时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分离,没有实现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可供水量的确定显得依据不足,并影响区域经济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种配置理论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综合规划方案的设置——工程布置计算P117运行调度:水资源系统运行调度是在保证系统内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依据水利工程的运用规则,以尽可能满足用水需求为目标,制定水利工程对各用户的供水策略的一种控制运用技术。
(分为常规调度和优化调度。
)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水权:也称水资源产权,是水资源所有权和各种用水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准则或规则。
中外水权以及我国水权问题以下几个国家对水使用权的分配又有不同之处:美国水权的分配采取“时间优先,权利优先”的原则。
澳大利亚在早期,用水户申请取水和用水,不论其规模大小,州政府都批准其水权;但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水权获得主要是通过水权市场交易。
在智利,个人可以根据法律获取永久和可转让的水使用权,永久消费性水权是根据水体积或根据比例进行分配,水权是根据用水者现状进行配置,新的和未分配的水权是通过水权拍卖向公众出售。
我国水权:我国属于人均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没有对水权进行合理的分割及分配。
我国水权问题:我国的水资源配置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水权不明晰 ,权、责、利没有得到规范,用水者不能通过水权交易获得用水权,只有通过行政程序获取取水权来达到目的,而取水权一旦获得, 就成为刚性权利。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上呈现无序状态,水资源配置失衡,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人与环境争夺资源而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造成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在用水上的矛盾,而这一系列矛盾也不能通过水权交易重新配置水资源而得到缓解和解决。
2002年我国新颁布的《水法》提出了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 尚没有对水权提出明确的界定。
“南水北调工程东西中线”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
是指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特点:①全程可以自流输水;②水量比较足,有三峡水库作为供水保障;③平衡三峡电站的负载,利于发电机的安全运行,并提高三峡电力的利用效率;④可行性强,相比其它线路,中线施工难度比较小。
存在的问题:①安全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而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现在工程主抓的就是质量和安全问题。
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其工程之庞大、情况之复杂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
为了真正实现南水北调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及生态意义,为了使南水北调真正造福人民,我们必须在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到,在分析、预见其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同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
②生态环境问题(1)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工程建设改变沟谷的原地貌,破坏植被,增加了沟谷斜坡的不稳定性;渠系的修建损坏了渠道两侧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形成许多新的开挖或填筑的高陡边坡,遇到强降雨,不稳定地段可能产生重力侵蚀。
隧洞开挖及渠道挖方工程产生的大量弃渣,因削坡而增加的大量松散物质,都将成为泥石流的物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