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材分析报告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认识教材分析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习迁移。 2. 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 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3.抓住学习的关键,组织针对性练习。
三、《分数除法》习题分析
一.关于练习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与第2题都是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可以安排在教学例1后练习。 其中第1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写出两道分数除法算式。 第2题有四组乘除法算式,每组都是一乘、一除。要求学生看清左右两题之 间的关系,再写出得数。两题的关系是,左边乘法算式的积,是右边除法算 式的被除数,除数则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因此,学生如感困难,可以 提醒他们先算出乘法算式的积,再找出两题之间的关系。 第3题是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问题。不妨引导学生计算后把4/5 m化成小数, 用小数除法加以验证,即0.8 m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0.1 m,使学 生看到分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联系,并增强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确信 感。 第4题与第5题分别为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练习。第4题可以 把得数直接写在课本上,第5题可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第7~9题是分数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三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计算一个 量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量。区别是第7题的两个量,单位相同,第8、9题 的两个量,需要统一单位。
三《分数除法》教师用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 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 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 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 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先复习一下整数除法的 意义,还可以给出一个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写出 两个除法算式。然后出示插图和整数乘法的问题, 让学生口头解答。接下去的教学安排,有多种选 择。可以先改编成两道整数除法的问题,再把 100 g、300 g改写成1/10 kg、3/10 kg,分别引 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也可以先将100 g改 成110 kg,引出分数乘法问题。再让学生分别改 成整数、分数的除法问题。改编时可以小组合作, 也可以同桌分工,或者由学生看书,并将课本上 三道整数问题,改成分数问题,写在课本上的空 白处。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的 对照,整数题组与分数题组的对照,看出整数除 法的两个实例与分数除法的两个实例,都是已知 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由此得出分数除 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乘法的逆 运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分数的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加深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讲授法,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实际问题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材编排说明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和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
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值得强调的是: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对学生来说是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另外,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
由于理解困难,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这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
因此,抓住这两个难点,组织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措施。
本单元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四、单元主体分析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1)采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教材采用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数除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页到第64页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分数除法”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并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的重要内容,本单元学生在已经掌握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主要包含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和掌握、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几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概念的教学,算法和探索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五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
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突显出来,针对这一现象,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
重视概念教学到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在原教材中是分数乘法单元的最后一刻,10现在变成了分数除法单元的第一课时,因为学生学习倒数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计算。
归结为成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合情合理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几组成绩为一的乘法算式,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入到数的意义。
对于概念的中成绩是一的两个数互为进行,下一步讨论举出反例深化概念,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到数。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重视算法的探索过程通过折纸实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舍得花时间精力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和充分的实践,让更多的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发现算法感悟顺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比较自然的渗透数形结合的转化的思想,前者主要表现在探索计算方法时直观手段的运用上,无论是折纸实验还是画线段图实际上都是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的几何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意识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图与是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后者主要体现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计算,这对学生来说是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计算方法指导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新旧知识和方法的转化。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主讲人:六年级组石文秀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用相关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依次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
第=段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三、单元知识基础: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四、为哪些知识作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形成必要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是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五、单元知识重点:1. 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6、单元知识难点: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是教学的即重点,也是难点,7、知识点分解及教学建议:(1)分数除以整数以4|5÷2为例,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可以用4|5的分子去除以2,且分母不变,得到结果是2|5.或把4|5升平均分成2分,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发计算。
通过上述内容的交流,即能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多样的,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友情提醒:结合以往教学发现:(1)4|5÷2,有的学生用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发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但是乘号仍然写成除号。
(2)少数学生乘法算式也抄成除法算式,行成思维定式。
建议课上加强对比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材分析肥东县合肥光彩希望小学刘贵一、本单元内容梳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课标中隶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
内容的编排主要三大块:1.倒数的意义,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2.分数除以整数(例1)计算法则整数除以分数(例2、分数为几分之一;例3分数为几分之几)分数除以分数(例4)3.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和整理与练习二、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计算内容编排成两段:一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二是乘除两步计算。
两段之间穿插解决实际问题,留出了巩固法则、形成计算能力的时空。
这是考虑到从理解法则到掌握法则需要一段过程,教学应遵循这个规律。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计算知识,能起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轻松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第二,计算法则的教学编排细致,从分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再到分数除以分数,最后才形成包摄性强的法则。
分数除法是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的,转化的方法是乘除数的倒数,例1至例4都教学这样的转化。
前两道例题在操作中开展形象思维,体会转化是合理的;后两道例题通过猜想与验证,理解转化是必然的。
第三,单独编排例题教学应用题。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分数乘法概念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的。
它们在数量关系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比较、需要区分的内容。
由于解法比较特殊以及教学内容比较多,单独编排有利于教学。
三、教材浅析:(一)、图例结合,感悟算理,归纳算法,形成技能。
例1是分数除以整数、例2是整数除以分数,结合除法的两种意义:平均分和包含分来选择例题,因此这两道例题都选择可以操作的素材。
例2教学整数除以分数,这里的除数分子都是1的分数。
选择这样的除数,便于通过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例3仍然是整数除以分数,它的除数是几分之几的分数。
例4是分数除以分数,能统摄前面教学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因而更具代表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的计算3.问题解决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除了把“倒数”从“分数乘法”单元移过来和把“比”的内容另设单元以外,本单元还有两个较大的变化。
1.删去“分数除法意义”的相关例题。
考虑到学生对整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熟悉,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单独设置有关“分数除法意义”的例题,只在相关练中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增加两类“问题解决”。
第一类是和倍、差倍问题(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干系”是以“几分之几”的方式出现的)。
在这类问题中,有两个未知量,这两个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干系也有两个。
例如,第41页例6中,两个未知量分别是“上半场得分”和“下半场得分”,两个数量干系分别是“上半场和下半场共得42分”和“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
解决时,能够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x,利用其中的一个数量干系,用代数式透露表现出另一个未知量,再利用另一个数量干系列出方程。
设的未知数不同,列代数式和列方程所依据的数量干系不同,列出的方程也完全不同。
例如,本例就可以够列出如下一些方程。
设其中一个未如果设上半场:x分如果设下半场:x分知量为x用代数式透露表现下半场:(42-x)下半场:x分上半场:(42-x)上半场:2x分出另一个量分(依据“下半场分(依据“下半场(依据“全场得得分是上半场(依据“全场得得分是上半场42分”)的一半”)42分”)的一半”,即“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的2倍”)列出方程42-x=x或x+x=42x=(42-x)2x+x=42x=2(42-x)(依据“全场得或42-x=2x (依据“全场得(依据“下半场42分”)(依据“下半场42分”)得分是上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或“上的一半”或“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是下半场的2倍”)半场的2倍”)虽然这些方程之间能够通过变形互相转化,但其背后的思考角度是各不相同的。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单元教材内容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
主要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前面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
例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的技能有关。
通过本单元的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掌握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三、例题分析(一)倒数的认识编排意图1.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规律,引出倒数的定义。
突出“互为倒数”的含义。
2.通过找倒数的活动,学会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且归纳总结出三种情况: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问题。
倒数的认识例题1讲解处理1.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讨论、归纳规律的过程。
先出示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提出问题(每一组中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在讨论中,学生通过听、说、辩评这几个环节的实施,归纳它们的共同规律,看看每一组算式中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倒数”的定义。
2.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
揭示出“倒数”的定义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几个关键点:乘积为1;两个数;互为倒数。
3.总结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找整数(0除外)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可能会对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律理解不深,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除法的教学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情境,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几个人。
《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计算及其应用以及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计算,掌握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倒数的认识新版教材将“倒数的认识”由原实验教材的“分数乘法”单元移至“分数除法”单元,并独立编排为一小节,作为分数除法的准备内容。
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求出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要的知识基础;其二,这样编排,使本单元的知识呈现更有逻辑性、整体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顺序。
(二)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我们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乘法的逆运算。
但由于分数乘法的含义有了扩展,分数除法作为其逆运算,具体含义也自然有了扩展。
因此,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同数连加”的实际例子引出两道除法题来说明,也可以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题来说明。
在具体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时,实验教材重视相关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采用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而新版教材对于除法意义的教学,仅从编排上看,不再单独设置例题,只在练习中加以渗透,如教材练习七第1题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第2题先看清左右两题之间的关系,写出得数。
《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1. 引言分数除法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分数除法》的教材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2. 教材内容概述《分数除法》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分数除法的概念教材首先介绍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即如何计算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2.2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教材详细阐述了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来简化计算,以及如何化简结果分数。
2.3 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教材通过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例子,展示了分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如分配问题、比例问题等,帮助学生将分数除法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3. 教材优点分析3.1 渐进式教学教材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分数除法。
逐步引入新的概念和规则,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3.2 生动的例子和图表教材使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图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图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3 实际应用的展示教材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帮助学生将分数除法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 教材改进建议4.1 多样化的练习题教材中的练习题较为单一,大多数只是简单的计算题。
建议在练习题中增加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2 引入分数除法的拓展知识教材只涵盖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没有介绍更深入的拓展知识。
建议在教材中适当添加一些拓展内容,如分数除法的小数化、循环小数等,以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4.3 增加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教材中缺乏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
建议在课堂中加入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5. 总结《分数除法》教材通过渐进式教学、生动的例子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分数除法》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的教材内容之一。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关于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分数除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1. 分数除法的概念分数除法是指两个分数相除的运算,涉及到分子、分母的相除。
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掌握分子除以分母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一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当分数相除时,应将分数化为乘法,再进行求解。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技巧。
3. 分数除法的应用分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例如在厨房烹饪、商业贸易等方面。
在本单元中,教材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引导学生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指导建议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和练习。
通过操练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2.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3. 重视知识点的巩固和扩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点的巩固和扩展。
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还要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反馈与评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估。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_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剖析一、教课内容本单元由三节构成,各节内容的编排系统及其内在联系以下列图所示。
二、教课目的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
2.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质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天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质问题。
三、编排特色1.关注有关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本单元的教材,依占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供给了一系列类比思想的素材,指引学生由此及彼,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学内容。
比如,在议论分数除法意义时,由整数除法的实质问题引入,经过将整数(单位:克)改写成分数(单位:千克),导出分数除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
2.借助操作与图示,指引学生研究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研究与理解,向来是教课的一个难点。
教材依据小学生的思想特色,采纳手脑并用、数形联合的策略,加以打破。
在教课分数除以整数时,例题设计了一个折纸活动,让学生经过着手操作,研究计算结果,并理解算理:把一个数均匀分红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3.部分内容作了合适的精简或增强办理。
依据《标准》,本单元分数除法的计算不包含带分数,但注意在练习中合适穿插一些假分数。
这样既保证了《标准》改革企图的落实,又能知足此后进一步学习时的计算需要。
别的,本单元教材特意设置了一道例题,以实质问题为载体,引出分数混淆运算。
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看到分数除法在解决一般实质问题中的应用,从而突破了本来只议论分数除法典型应用题的限制,有益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企图识。
4.调整了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鼓舞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第二节“问题解决” ,特意议论比较典型的分数除法实质问题。
同时还将本来安排在分数、小数四则混淆运算单元的两步计算的实质问题,移来一并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分数除法的应用;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三、具体编排1. 分数除法例1 (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材采用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首先由整数乘法的实际例子“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引入整数乘法,同时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得出两个相应的除法算式。
然后将其中的100g改成kg,引出一个分数乘法算式和两个分数除法算式。
使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无论涉及整数还是分数,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做一做”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直接写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旨在通过练习,巩固对分数除法意义的认识。
例2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通过折纸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即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一般情况: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由此体会到用整数去除分数的分子的方法不是总能计算出得数,通常可以转化成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例3(教学分数除以分数)例题以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引出两种情况。
首先列式的依据是“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与以前不同的是路程、时间由整数换成了分数。
分数与除法教材分析
四、教学策略
(三)教学流程 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2、探索多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经历了千辛万苦,八戒最终一共化到了3张饼。“唉!要是再有一张就好了, 4张饼,4个人,一人一张就得了,偏偏是3张,我又不会分了? [1]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每人分到的是:A、半张 B、半张多 C、一张? 【在探究之前,通过猜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先做到“心中有数”。 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策略
(三)教学流程 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为八戒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不过老师还想考考你 们:如果把两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你能想象一下分饼的过程吗?每人分到 多少张饼呢?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学具再分一分
【由形象分到想象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有困难的同学又可 以借助学具再分一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具体是多少张呢?你的想法正确吗?利用你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分 一分。充分交流、展示学生的想法与做法 。
【开放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并提供给学生充 分交流与展示的空间与时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再利用课件直观、 形象的特点突出分数与除法本质上的联系,3张的1/4就是1张的3/4。前面 讲分数的意义时,3/4理解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 学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4也可以看作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 样1份的数。从而深化分数的意义。】
(4)师:通过大家对“分饼”问题的研究,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计算 5÷8的结果吗?
【设计说明:把多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学 生容易理解,但计算结果为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 难。为此,安排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究活动,在充分交流、感知的基础上, 来理解商的由来。本部分的探究由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 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构成,利图使学生把分数与除法从实质上联系起 来,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同时,培养学生动 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 维能力,为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足够的认知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计算及其应用以及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计算,掌握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倒数的认识新版教材将“倒数的认识”由原实验教材的“分数乘法”单元移至“分数除法”单元,并独立编排为一小节,作为分数除法的准备内容。
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求出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要的知识基础;其二,这样编排,使本单元的知识呈现更有逻辑性、整体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顺序。
(二)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我们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乘法的逆运算。
但由于分数乘法的含义有了扩展,分数除法作为其逆运算,具体含义也自然有了扩展。
因此,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同数连加”的实际例子引出两道除法题来说明,也可以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题来说明。
在具体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时,实验教材重视相关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采用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而新版教材对于除法意义的教学,仅从编排上看,不再单独设置例题,只在练习中加以渗透,如教材练习七第1题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第2题先看清左右两题之间的关系,写出得数。
通过练习,使学生体进一步体会到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
但从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寻过程看:教材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通过折纸和画图的数形结合方法及分析,推理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显然,这分析的过程既是对分数除法意义和算理的理解过程,也是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寻与归纳过程。
教材将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充分利用分数乘除法意义互逆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三)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已学的数量关系直接列式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数除法计算方法同步教学。
如例2,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直接列式,只是具体数据变成了分数;另一种是数量关系涉及“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需用抽象的“1”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首先要理清数量关系,然后通过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本单元新增的例6的“和倍、差倍”问题,例7的用抽象的“1”解决问题。
利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借助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只是这里的几分之几不是直接给出的,需要通过寻找数量与对应分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显然,解决问题的过程自然变得相对复杂。
这既是对过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扩展,也为后面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四)把“比”的内容单独设置一个单元新教材将“比”单独设置为本书的第四单元,在“分数除法”单元完成后进行教学。
二、教材例题分析(一)倒数的认识例1:倒数的认识教材首先安排了几组有代表性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寻找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
并用实例突出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为例1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1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教材首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
接着总结找倒数的方法。
具体分三种情况加以讨论: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的问题。
练习六第5题通过学生对话讨论形式判断“的倒数是0.75”的合理性问题,进一步揭示互为倒数的本质:只要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与这两个数是整数、分数、小数无关。
(二)分数除法例1:分数除以整数教材以折纸活动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先解决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
第一个问题是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有两种思考方法:一是利用整数除法的意义,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理解并计算;二是利用分数的意义,将问题转化为求的来理解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凸显方法一的局限性与方法二的一般适用性。
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体悟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二是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领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旨在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出一般的计算方法。
例2:一个数除以分数本例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显然“路程÷时间=速度”这一数量关系成为列式的依据。
由于学生对这一数量关系比较熟悉,所以列出分数除法算式不会感到困难,这有利于把教学重点集中于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理解的算理是本例的重点。
教材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呈现推算的思路:由于1小时里有3个小时,所以可以先求出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即先求出小时走的2 km 的一半(即)。
有了直观图的支持,降低了学生对中每一部分含义的理解难度,顺利完成从“除以一个分数”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转化。
有了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铺垫,教材在教学时,没有呈现线段图,而是通过提问“为什么写成”,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行阐述算理。
最后教材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一般算法,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一算法。
例3: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已在“分数乘法”单元解决了,学生在此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既是分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分析思路。
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对于不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既可以从左至右按步骤计算,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例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本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逆向问题。
这类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较难理解,学生往往难以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数量关系也较复杂。
因此,教材依据“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利用已有知识画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
这样思考问题的思路与相应的分数乘法问题完全一致,只是参与列式的是未知数而已,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回顾与反思”部分中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是相应乘法数量关系的二次应用。
同时,对有效信息选取的反思,以及对列方程方法、价值的体会,也是学生反思的重点。
例5:“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本例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逆向问题,是以例4为基础,把条件稍做改变,形成稍复杂的问题。
显然,用算术方法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抽象程度更高,思维难度更大。
教材借助小女孩的设问,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并给出了完整的图示,为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提供直观辅助。
让学生经历从“多(或少)几分之几”到“是几分之几”的转化,找到等量关系,列出形如的方程;同样,教材利用小男孩的分析,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找到“一个数加(或减)增加部分等于增加(或减少)后的数”这个更容易理解的数量关系,列出形如的方程。
因此,教材选择符合学生顺向思维的思路,给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例6:“和倍、差倍”问题本例中包括两个未知量,题中给出了这两个未知量之间的两种关系,要求学生根据这样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由于这两种关系中,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和或差的关系,因此,这样的问题过去被称为“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教材以篮球比赛上、下半场得分为素材,引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在这里两个未知量是指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两种关系是指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以及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得分的一半,或者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的2倍。
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区别在于先设哪个量为未知数,然后利用两个量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另一个量。
例7:可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利用修路这一“工程问题”来引入,使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生会认为题中缺少解题的信息,此时,教师追问:缺少什么信息呢?学生会回答:不知道公路长多少千米。
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假设公路总长为某个具体的长度,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加以解决。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发现虽然假设的公路具体长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使学生产生探究原因的欲望。
通过分析,发现不管公路总长是多少,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分别占总长度的和是不变的,这也是能得到相同结果的内在原因。
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可用“1”来表示公路总长。
采用“工程问题”引出可用抽象的“1”来解决的问题,但并非是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教学,而是要建立一种数量关系的模型。
要让学生经历利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体会模型思想。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等数量关系,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学生只要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并非说明用“1”表示总长的方法是最优的方法,在此例之后仍然允许学生用假设具体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探索与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