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感知质量
基于感知质量的汽车外造型CAS面分缝设计
图1 KANO模型质量特征曲线表中字母A代表魅力需求(Attractive Repuirement)要素;字母M代表必须需求(Must-be Repuirement)要素;字母B代表基本需求(Base Repuirement)要素;字母I代表无关需求图2 问卷调查表示意图 图3 分类对照表示意图(3)(4)(5)其中A为魅力需求(Attractive Repuirement)要素;B为基本需求图4 分缝线属性展开图整车外造型的整体感知质量应该与各个子项存在函数关系为[4]。
观察感知质量的各个单项,可以发现,大部分单项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而言要弱于其与整体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颜色单项与几何造型单项之间的相关性较不密切。
此外,由于感知质量分为多个层级,其函数关系同样应逐层分解演绎,对于层级X 1,可以如下进行分解。
(9)对式(7)进行求解,根据所采集的感知质量数据,利用最小二对式(9),分别对估计值求偏导数,n个α11的估计值即可获得。
根据需求分类表,可以计算受访者群体对相关问题的敏感程度,设计团队可以对灵敏度高的问题优先考虑,以最佳性价比的形式提升感知质量,满足受访者的情感需求(图7)。
图5 问卷调查表示例图6 需求分类表示意图图7 需求分类结果分析表示意图分析调查结果,针对侧围区域的分缝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出需求分类表如图6所示。
根据对分类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受访者对于前门与翼子板分缝线使用大幅前偏的设计、B柱区域分缝凹凸面的凸面部分采用大幅前偏式设计均有非常高的满意度;对于后侧门与侧围分缝使用大幅后偏的设计、B柱区域凹凸面V型面使用后偏式设计也有较高的满意度;对于B柱区域分缝凹凸面凹面使用后偏式设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满足的要求;对于B柱区域凹凸面V型面使用后偏式设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只是一个所需要满足的基本特征。
3.2 感知质量对标数据分析通过以上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数据,设计团队从中归纳得到关于汽车侧围区域分缝线的感知质量典型特征的设计方向。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38 车辆技术1 感知质量的基本概述 简单来讲,所谓的“感知质量”指的是在当前汽车功能性趋同化较为显著的当代社会,用户选车的第一印象和决定因素,从技术广义上面来讲,它主要包括汽车品牌、产品用户口碑、设计产品质量、制造生产工艺及实际操作用户体验等,而从狭义上面来讲,汽车产品静态环境感知产品质量评价是泛泛指购车顾客通过内部视觉、听觉、触觉和外部嗅觉等多种感知质量方式,对一个车辆进行设计和生产制造的精致度和程度、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所需要做的主观价值评价。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产业时代背景下,顾客在选购汽车产品时,某些主观因素往往会导致使一些顾客在未经正式允许使用任何汽车电子产品前,就对汽车产品本身的实际质量性能产生一个主观的印象,即所谓的感知质量,具体来看感知质量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如下: 其一,客体主观性的理论相对性。
很多顾客在初次选择同类产品时,不会舍二择一就近购买,而是货比三家,对目前市场上所有在售同类产品的顾客总体服务质量水平进行相对比较。
在所有的产品质量影响因素中,顾客不太有可能通过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最后来决定选择最优,只是对自己最为关心的质量因素可以进行大的衡量,并且这种大的衡量都与大是相对的,顾客往往正是从这种大的相对性中最终选择了自己认为满意的一个产品; 其二,非主观客体全面性。
尽管企业顾客也可以试图对自己产品的整体各种使用质量及其特性性能进行全面性的判断,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顾客只是根据部分一些典型的质量指标或者一些自认为重要的质量指标等来评价自己产品的各种整体使用质量。
2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概述2.1 感知质量评价方法 为了使感知质量评价结果具有统一性和便于统计性,需要明确评价感知结果质量的具体评价办法方式、评价质量项目及具体评价质量标准,从而能够使不同类别评价者的感知结果评价具有科学可比性和科学统计性,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如下两方面对当前整车视觉感知系统质量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2.1.1 形象评价分析 对中国汽车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具体描述主要从汽车安全性、耐久性、坚固性、协调性及汽车使用者的满意度五个主要方面上来进行具体表达,具体而言汽车安全性无论是对汽车驾驶者还是对乘车者来说都应如是第一般来考虑安全要素,需要通过坚固的车体外形、材料及其在车辆上的抓地力等要素来准确表达,可以给普通用户驾驶带来极大安全感;产品耐久性的最大特点主要是由于使用方便经济、易于日常维护,同时使用可靠性高。
[感知质量系列] 1-2汽车感知质量概述
Class-B
A级
Class-A
E级 Class-E D级DC级lass-D C级 Class-B B级 Class-B A级 Class-A
基础的 common Basis
最低要求的Primary basis
900 / 1000 pts 惊喜和愉悦Surprise and delight 技术豪华Deluxe technology
竞品分析 Competitiv e analysis
各阶段 造型评実
Style evaluation
造型,技术,性能的交汇 The convergence of style, technology,
performance
各阶段 A面评実
Class A evaluation
各阶段数据及模型评実 定义固化
宠户感受到的,车辆设计和制造的精心程度
Perception by the customers that how elaborate the vehicl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What 汽车感知质量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Vehicle ?
既成用户 users
细节处 理
Details
牢固性
Robustene ss
协调性
Harmony
感知质 量
PQ
视觉安全
Visual Safety
精致
Delicacy
舒适性
Comfort
Analyse 车辆感知质量特性分析 The Vehicle Property in the PQ
D级以上 Class D+
C级
Class-C
奔驰GLC感知质量评价报告
奔驰GLC感知质量评价报告目录一、对标概述二、评价结论三、优缺点问题展示目录一、对标概述二、评价结论三、优缺点问题展示项目概述通过11项感知质量评价要素,对高端品牌车型——奔驰GLC进行全方面的感知质量评价分析,采集相关车型信息,共提出优点109项,缺点26项,共计:135项,为在研车型项目设计研发提供借鉴及规避参考。
评价方向一、外观感知质量整车尺寸(mm)竞品车售价范围(万)轴距(mm)对标时间长宽高二、内部感知质量奔驰GLC39.48—57.62973476518981659三、乘降性四、座椅舒适性五、操作便利性六、视野性七、娱乐温控操作体验八、灯光效果九、安保提警示十、维修便利性十一、储物空间目录一、对标概述二、评价结论三、优缺点问题展示评测结果展示外观感知质量8储物空间内部感知质量奔驰GLC奔驰GLC 优点个数缺点个数76512 外观感知质量 7.29 7.34 6.90 7.06 6.876.917.047.10 6.82 6.68 6.75 6.9821 33 6 9 6维修便利性安保提警示 乘降性内部感知质量乘降性 32 4 座椅舒适性 操作便利性 视野性14 16 41 座椅舒适性5 46 1娱乐温控操作体验 75 0 灯光效果操作便利性8 灯光效果 安保提警示 维修便利性 储物空间4 0 娱乐温控操作体验视野性94 0 10 112 3 / / 奔驰GLC 整车分值6.9高于平均水平,且各方面较为均衡,不在客户抱怨范围,内部评分较高,视觉冲击感较强,外饰前后大灯型态具有设计感,内饰材质用料方面较为出色,整车在细节匹配方面略有不足。
整车分值10926功能配置展示序号功能配置说明奔驰GLC序号功能配置说明奔驰GLC1 2 3 4 5 6 7 8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天窗形式后视镜电动折叠LCD后排出风口车内氛围灯分段式电动天窗定速巡航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驻车驻车雷达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屏幕7英寸●前●/后●●3色USB后排接口车联网●后排1个●●无钥匙进入系统无钥匙进入启动多功能方向盘座椅腰部支撑座椅按摩●全车●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座椅记忆方向盘调节HUD抬头显示方向盘记忆●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手动上下+前后调节—---扬声器数量近光灯9喇叭LEDLED●---全液晶仪表盘座椅迎宾功能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加热---远光灯---智能远光灯控制功能迎宾灯内●/外●●●------●●●---●●行人识别/保护系统—后排侧隐私玻璃交通限速标识智能识别自动头灯奔驰GLC配备全景分段式天窗深受客户喜爱,座椅通风功能提升了长时间开车时的座椅舒适性,自适应巡航系统有效的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建议项目增加座椅通风功能及HUD抬头显示功能。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30 汽 车 工 艺 与 材 料 AT&M
2019 年 第 4 期
生产
WORKSHOP
现场
SOLUTION
发流程均已完备,随着用户越来越关注品牌质量, 国内汽车公司更加重视感知质量开发。
并 完 善 ,而 系 统 全 面 的 评 价 体 系 是 汽 车 感 知 质 量 的核心研究内容。
3 感知质量评价体系
图 1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关注点
中国自主品牌试水中高端市场过程中已经具 备 相 关 乘 用 车 静 态 感 知 质 量 的 开 发 经 验 ,期 间 不 断 优 化 整 车 开 发 流 程 ,完 善 整 车 感 知 质 量 开 发 工 作 ,国 内 自 主 品 牌 纷 纷 建 立 静 态 感 知 质 量 评 价 体 系与工作流程,为新产品项目提供更高品质。 2.3 研究内容及现状
作者简介:许丽(1985—),女,中级工程师,工学学士,研究方向为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等。
行 业 的 应 用 情 况 ,在 实 际 项 目 中 开 发 属 于 自 主 品 牌的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
2 汽车感知质量
2.1 简介 汽车感知质量是指汽车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
感知(看、听、闻、摸、用)到的质量,围绕用户对汽 车的观看/驾驶过程的场景,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 的愉悦质量,区别于汽车传统质量,它关注的是给 目标用户带来一定程度的惊喜/感情化元素等。
静 态 感 知 质 量 [1] 是 指 车 辆 静 止 状 态 下 的 感 知 质 量 ,它 更 多 关 注 的 是 汽 车 外 观 、精 致 化 设 计 、人 机工程个性化设计以及便利性等,如图 1 所示,好 的 静 态 感 知 质 量 设 计 给 用 户 以 高 颜 值 、精 品 及 舒 适等情感化好评,能持续提升用户品牌忠诚度;动 态感知质量关注车辆的驾驶性能在用户使用过程 中的舒适性/愉悦性,如驾驶性、换挡性能、制动性 能、转向性能、操纵稳定性、驾乘舒适性及 NVH 性 能等。 2.2 应用
理想汽车感知品质评价规则
理想汽车感知品质评价规则一、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汽车感知品质中的重要一环。
一辆理想汽车应该具备独特而吸引人的外观设计,以及与时俱进的造型。
这包括车身线条、前脸设计、车灯造型等方面。
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审美的喜好,同时也要体现品牌的独特性和品质。
二、内饰舒适度内饰舒适度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的内饰应该采用高品质的材料,手感舒适,色彩搭配合理。
座椅的舒适性也是评价内饰的重要因素,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适应不同身材的需求。
三、驾驶体验驾驶体验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驾驶过程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和信心。
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等的表现也是评价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四、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拥有高效的动力系统,动力输出平稳有力,加速表现出色。
同时,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也是评价动力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能够在保证动力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
五、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配备先进的安全技术,如主动刹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保护。
同时,车身结构的稳固性和碰撞安全性也是评价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六、智能科技智能科技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新兴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具备智能互联功能,能够与手机、互联网等进行无缝连接,提供便捷的导航、娱乐、通讯等功能。
智能科技的应用能够提升用户的驾车体验和便利性。
七、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质保期、定期保养、维修等方面。
同时,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也是评价的重要因素,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安心和信任。
总结:理想汽车的感知品质评价规则涵盖了外观设计、内饰舒适度、驾驶体验、动力性能、安全性能、智能科技和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标准的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一辆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车几乎成了每人家中必备的消耗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车辆的品质以及舒适度。
对于私家车来讲,由于是居民自行选择的,所以在感知体验上顾客会有选择的空间;但是在客车的乘车体验当中,往往没有针对乘客的舒适度进行检验。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感知质量;客车;应用研究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出去游玩,客车变成了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现阶段来讲,我国在客车的设计和生产上基本上都属于低端的品牌形象,如何能够提高客车的体验感是我国客车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主要通过感知质量等理念的分析进而对汽车内饰设计的开发进行了讨论。
一、什么是感知质量感知质量用通俗点的话语讲就是人的对产品的感知度。
这些感知可以包括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或者身体感受到的等一系列的人对物品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效果。
而这种整体的感受效果就叫做感知质量。
人们会通过自身的这些感知而影响自己对某些产品的整体印象。
那么关于客车的感知质量也就是让顾客能够从自身的感受上来评价整个客车的舒适度。
对于感知质量来讲,其主要是由于顾客对于产品的一种主观感受,有时这种主观感受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整个产品的好坏,但是这种感受能够直接决定于顾客是否有要购买这些产品的欲望。
在感知质量的概念当中感知价值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那么感知价值就是直接决定顾客是否要购买产品的因素,感知价值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第一时间内顾客的第一印象是感知质量主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在这个时期顾客通过对车内包括其颜色等细节整体了解来判断自己是否想要购买。
感知价值和时间的关系上如图1所示。
图1感知价值和时间关系图根据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个购买点,如果在购买点没有进行购买,那么购买的欲望就会降低,感知价值也就随之降低。
感知质量在汽车整车开发中的应用
感知质量在汽车整车开发中的应用关键词:感知质量;人体工程学;市场调研;1.汽车感知质量的概念与意义设计质量,是以设计是否满足前期设定的目标技术参数为衡量标准的,这是从技术和工艺来保证质量。
而通常客户在与产品直接接触后会对产品质量有主观的、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却反映了人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购车选择,这种对产品质量感性的认识叫做感知质量。
产品的静态感知质量和动态感知质量都是客户对产品设计质量的直观感受,是第一手信息。
感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客户对产品的购买决定,决定了使用满意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口碑。
正是因为感知质量直接面对客户,它带给客户的印象最深刻,产生的正效应或者是负效应也最直接,对产品的口碑宣传意义重大。
2.汽车感知质量管理方法感知质量方法是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质量功能展开,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关键属性,并对产品关键属性进行主观评价,从而实现产品性能最终满足客户需求。
感知质量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在项目前期,通过感知质量管理小组策划客户需求,进行调研,然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挖掘出真正的客户呼声(VOC),再将VOC转化为产品的关键属性。
通过了解产品关键属性在市场的横向表现,向项目提出感知质量目标。
同时感知质量管理小组组织跨职能团队将关键VOC转换为功能要求(CTQ),并对竞争车型进行技术评估,以及根据整车项目对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求,为CTQ设立最佳目标。
CTQ传递的是对产品性能/功能的要求,产品关键属性传递的是客户关注,二者相互结合,指导产品开发。
感知质量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持续跟踪、评审和记录。
在样车试制阶段,确认感知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最终还是以客户和市场的反馈来确认产品的感知质量。
3.汽车感知质量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3.1 感知质量市场调研感知质量在调研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挖掘潜在客户期望时,主要从以下方面获取信息。
(1)直接获取客户信息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抽样调查,推断整个目标客户群体的认识、要求或期望。
汽车研发:汽车感知质量及控制方法!
汽车研发:汽车感知质量及控制方法!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出行,对造型质量、做工等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涉及到汽车的外观感知质量。
那今天漫谈君就和大家聊一聊:汽车感知质量及其控制方法!一汽车感知质量的概念设计质量,是以设计是否满足前期设定的目标技术参数为衡量标准的,这是从技术和工艺来保证质量。
而通常客户在与产品直接接触后会对产品质量有主观的、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却反映了人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购车选择,这种对产品质量感性的认识叫做感知质量。
二汽车感知质量的意义产品的静态感知质量和动态感知质量都是客户对产品设计质量的直观感受,是第一手信息。
感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客户对产品的购买决定,决定了使用满意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口碑。
正是因为感知质量直接面对客户,它带给客户的印象最深刻,产生的正效应或者是负效应也最直接。
直接能影响到产品在面对类似J.D.Power这种客户调研时的表现,对产品的口碑宣传意义重大。
当今随着生产技术及管理手段越来越高,产品的理论质量通常都能以各种手段来提高。
这些在行业内普遍硬指标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感知质量这一软指标的高低就越体现出价值。
三汽车感知质量的分类四评价方式与评分标准1评价方式在汽车感知质量评价过程中,汽车评价人员通过观察、耳听、操作及身体接触与感受等办法,用专业的主观评价规范及评分标准,对汽车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设计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评分标准汽车感知质量评价的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如下图所示。
参加评价的试验人员需认真熟悉被评价汽车的性能及结构,通过多次反复操作被评价汽车后,按照评分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打分。
五静态评价静态评价:是指评价人员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对汽车的外观、居住性、乘降性、使用操作性及视野进行评价。
1外观外观是指汽车的整体造型,其主要评价点有:A、汽车正面a、评价汽车外观是否整洁、大方及美观;b、整体形状、颜色搭配是否协调统一;c、是否具有高档、豪华感;d、是否做工优良、品质高;e、漆面质量是否优秀,非金属件与车身是否存在色差;f、进气格栅、保险杠、前照灯、翼子板、发动机罩盖、风挡玻璃及雨刮等是否美观;g、车身外观间隙大小、均匀性及平面度是否协调。
汽车感知质量的运用
《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第01期从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和对品质的追求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原地踏步将会被市场淘汰,汽车的发展也是同理,国内大多公司对于汽车品质还处于起步积累阶段,为了解决客户对汽车品质不断上升的需求,准确体现公司的品牌定位,自主品牌汽车也开始引入感知质量的概念,自主车企在学习和借鉴外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及品牌定位,认真分析、研究和不断发展、积累,寻找并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感知质量提升体系。
1感知质量的定义及范围1.1认知感知质量感知质量指用户在不同场景中接触车辆,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基础感知方面,结合交互操作和心理感觉,做出的自发性评价,最终形成车辆的综合印象;区别于设计质量,感知质量通常是由客户在与产品直接接触后会对产品质量主观的、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却反映了人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购车选择。
1.2感知质量评价范围汽车感知质量通常分为7类,分别为PQ 设计感知、PQ 静态感知、操控性能、舒适便利性、多功能性、安全性、成本控制,其中运用较多的为静态评价,即指评价人员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对汽车的外观、居住性、乘降性、使用操作性及视野进行评价。
评价中一般把关注区域进行分解,分为外部、内部、前后舱三大部分,再逐级进行细分,如下图1所示。
而除了评价的范围外,根据汽车的可视区域,把整车分成如下图2所示的A 、B 、C 、D 四种区域,来标示不同关注位置的优先级,A 、B 区域是在质量检查和控制环节中重点关注的区域,C 、D 区域则次之,对于不同的区域,投入的关注程度就不同。
这样质量控制的效率就得以快速提高。
2感知质量体系建立感知质量通过对顾客需求的要素整理,建立转化体系。
将客观类要素转换为技术参数,主观类要素汽车感知质量的运用何琪,李德辉(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0)摘要:90年代中末期,国外整车厂开始研究感知质量,感知质量的概念开始融入汽车设计,欧洲企业称之为感知质量,日韩企业称为品质保证,2000年开始一线合资品牌开始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并把感知质量应用到整车开发中。
简述汽车感知质量
简述汽车感知质量一、汽车感知质量?什么是感知质量?生活中的感知质量就是你能感觉到某一物体、某一个环境设计及打造的精心程度。
图 OPPO Find X机身光影流转,科技感全隐藏式摄像头,图片来自官网图卢旺达bisate lodge森林别墅内景,设计感十足,图片来自建筑学院而汽车感知质量也可以说是消费者能感觉到的一台车辆设计及制造的精心程度,整车静态感知质量是指消费者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以及车辆使用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产品质量。
消费者虽然无法直接判断汽车产品的真实质量水平,但却能通过其“第一感受”判定该款汽车是否是一款“高质量”的产品,进而决定其是否继续体验或购车消费。
汽车感知质量是汽车品牌实现品牌价值的必然途径之一。
图整车静态感知质量,图片来自搜狐网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产品,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经历了从“静态质量”向“感官质量”的转变,对细节的追求日益提升。
同时,传媒对汽车感知质量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汽车厂商提升汽车感知质量十分必要,需要对于车身内外饰的精致度、舒适性和品质感更加关注。
二、从材料和工艺上提升汽车内外饰感知质量那么怎么提升汽车感知质量?我们可以从材料和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实现材料感知质量的提升,以满足个性化造型设计和产品舒适性的改善。
在汽车整体装饰品的设计过程中,汽车内外饰产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下如何从材料和工艺上提高汽车内外饰感知质量。
汽车外饰主要包括塑料本体和装饰条(喷漆、烫印、镀铬等工艺),关联零件有轮眉、防擦条、前格栅、车身油漆等;图高性能电镀级ABS材料应用于汽车格栅汽车内饰主要包括塑料本体、装饰条(喷漆、水转印、模内转印、镀铬、烫印等工艺)、织物(无纺布、机织、针织)、皮革及表皮(真皮、人造革、表皮),关联零件有仪表板、座椅、门护板、主地毯、顶棚、行李箱地毯、方向盘、遮阳板、电器件等。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视觉间隙评价方法研究
qiyekejiyufazhan因零件结构、制造的需要,产品产生需要一定的间隙。
视觉间隙小且均匀一致,会给顾客留下产品做工精致的感觉,相反,则会给顾客留下产品做工粗糙的印象。
精细的视觉间隙是获得高品质静态感知质量的核心技术。
在静态感知质量开发过程中,应使用视觉间隙的评价方法评价产品的间隙,从而提升产品的精致性。
本文从静态感知质量的专业视角出发,介绍了整车状态下视觉间隙的评价方法,以及数据开发阶段零件之间视觉间隙的设计调整方法,从而使产品在视觉上更舒适,产品整体效果更协调,提升产品静态感知质量。
1视觉间隙介绍视觉间隙是指从视觉方向上看到的物体之间的最小间隙。
设计间隙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空间上的距离(如图1所示)。
两个物体的设计间隙一致,视觉间隙不一定一致。
如图2所示,虽然A 和B 的设计间隙是一致的,但因为段差的差异导致顾客感受到产品的视觉间隙不一样,顾客会感觉A 产品的配合更好,视觉间隙更小,产品做工更精致。
影响视觉间隙的因素有零件的拔模角度、设计间隙、和零件匹配之间的短差等,所以在汽车静态感知质量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使设计间隙一致的产品,视觉上更协调和精致,视觉间隙更小。
2整车视觉间隙评价方法2.1光及视角对视觉间隙的影响受到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影响,在夏季下午2点左右评估视觉间隙最清晰(如图3所示)。
这时候对整车进行静态感知质量视觉间隙评估,对判断物体所具有的连续性、面的流动、高光的审美性、面的连续性等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阴天或下午较晚的时间,则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简介】梁小妮,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车体工程师,研究方向:静态感知质量。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视觉间隙评价方法研究梁小妮,黄宗斌,潘青姑,曾厚立,唐博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摘要】文章从汽车静态感知质量的视角出发,介绍了视觉间隙的形成原理,叙述了数据阶段及整车状态下视觉间隙的评价条件及方法,并对汽车静态感知质量开发过程中如何评价视觉间隙及对视觉间隙进行设计管控展开了介绍。
现代汽车感知质量评价标准
中国车辆感知质量评价标准NORME DE COTATION QUALITE PERCUE CHINE2008—04—XX 发布 2008—04—XX 实施 Q/DPCA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内部使用签字下列人员参加了本标准编写和审核:DEPA/DVHL/SVH 徐昕目次前言 (III)标准演变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使用方法 (1)4.1 评价 (1)4.2 评价节点 (2)4.3 评价人员构成 (3)5 结果的应用 (3)附录A (4)DPCA感知质量外部评价表 (4)附录B .................................................................................................................. 错误!未定义书签。
DPCA感知质量内部评价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制定的对车辆进行主观感知评价的标准,是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对车辆进行评价的标准。
根据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和要求的变化,本标准附录A及附录B也将演变,不定期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2008年4月XX日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整车部整车分部造型室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整车部整车分部归口。
本标准由技术中心整车部整车分部造型室负责解释。
标准演变中国车辆感知质量评价标准范围本标准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制定的对车辆进行主观感知评价的标准,是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对车辆进行评价。
本标准旨在定义一种方法,以便使用评价表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DPCA)设计的产品(新车型、演变车型)开发初期向项目组提出建议,规定总目标,并沿着整个项目跟踪规定的目标与实际达到的值之间的差别,以期使产品能更加符合中国用户的的要求。
浅谈汽车感知质量评价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时代汽车 浅谈汽车感知质量评价战怡心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 要: 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美国、日本等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国内车企的强势崛起,汽车行业的竞争程度日益加剧,原来的质量管理模式已难以全面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难以促进车企改进和创新。
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加强对市场的深入探讨和细致研究,准确合理地把握客户需求,坚持以客户为基础的感知质量管理模式,以此在准确把握市场命脉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
本文首先对质量感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而后对质量感知涉及到的主要类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汽车感知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本研究可以为车企改善汽车感知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汽车质量 感知质量 质量评价 竞争策略 视觉质量1 引言在汽车研发、设计环节,提高汽车感知质量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由此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加强汽车质量感知评价便于及时有效地发现质量问题,便于研发人员采取合理手段妥善处理各种现有问题,促进车辆性能、功能全面改善,更全面、更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体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2 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主要指的是通过调动感官器官的方式感知并评价汽车的工艺水平。
它追求视觉、听觉等各种不同感官的良好协调,希望能够达到甚至超越消费者的期望水平;作为汽车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质量感知比较强调消费者比较敏感的部件,重视对消费者体验的有效满足和提升[1]。
感知质量并非只应用于汽车行业,目前,在钟表、家具等行业也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
一个产品,既能够做到造型美观,也能够在声音、触觉等方面获得良好体验。
可以说,感知质量水平是汽车企业在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胜的强大武器。
3 质量感知分类3.1 触感感知质量触感质量主要包含触觉期望、触觉弱化等,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信息的触觉表达,主要指的是手被动地碰到某产品时而获得的皮肤感知,譬如,在开门过程中,内开手柄的触觉信息;二是动态信息的触觉表达,主要指的是在主动操作时肢体获得的感知,比如按键等。
汽车“感知质量”的介绍
汽车“感知质量”的介绍精致工艺,在汽车上我们常称为感知质量。
就是我们所说的:能让消费者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所感知到的产品质量。
是客户对所购买产品的一种感知认可。
根据目前市场购车调查,客户的主要购车原因,主要集中质量、外观、工艺、性能、安全等,占了消费者购车因素的50%以上。
而一个出众的感知设计,正是保证这些因素被消费者所认同的重要及必要条件。
主要购车因素数据来源:那如何评价一个车子的“感知质量”呢?第一步:看----视觉质量评价各大主机厂的视觉评价方式基本相同,通过从精致工艺、内部灯光、外部灯光、表面质量来评价。
精致工艺:通过零件布置、缝线、花纹搭配、饰条花纹及造型、零件分块等来评价;如引擎舱的布置:车缝线的装饰:外观视觉对比:饰条花纹及造型、零件分块的差异:灯光差异:通过仪表背光、整车开关背光、气氛灯、足下灯、照明等来评价。
如:荧幕、仪表的背景、背光显示等。
如:前大灯、尾灯、雾灯的造型,或是灯光等。
表面质量:通过95%比例的人群判定整车的直接视觉质量,比较视觉质量,零件配合,图形,外观状况等。
如:零件配合的间隙面差。
如:按键的布置,功能的提示。
第二步:听——声音品质评价从两方面进行评价:动态声音评价,以及静态声音评价。
动态声音评价:指在消费者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感知。
静态声音评价:机械运动声音、部件操作声音、电子设备的声音。
第三步:触——触摸、按压感觉评价触摸一般可分为:表面触感、表面手感、零件操作手感。
如表面触感:就有手感发粘、起泡、冷暖、光滑、耐磨、耐刮擦等;表面手感:按压软硬度;零件操作手感:开关的操作力,按键的操作力,回弹力、操作行程等;第四步:闻——嗅觉评价嗅觉评价:一般指车内异味,但车内异味的来源常分为外界气味,以及车内异味。
外界气味:通过空调外循环传入车内的异味,以及车内密封效果不佳、空调本身原因导致的外界气味传递。
车内异味:车内零部件本身散发的气味。
以及常说的VOC,通常指五苯三醛。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首先,阐述了汽车感知质量的概念和应用。
随后,分析了自主品牌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包括借鉴参考阶段和自我发展阶段。
接着,介绍了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最后,讨论了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汽车感知质量;评价体系;自主品牌引言: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客观、全面的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汽车质量、促进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在我国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从最初的借鉴参考到逐渐形成自主品牌的评价体系,再到虚拟阶段评价体系和三级评价项专题研究,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领域。
本文将对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汽车感知质量的定义和应用、自主品牌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意义和必要性,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做出贡献。
1.汽车感知质量1.1简介汽车感知质量是指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内饰、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这些方面的评价因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汽车感知质量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
但是,汽车感知质量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制造商通过提高汽车感知质量,可以提高汽车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汽车感知质量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评价: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座椅舒适性、空调和娱乐系统、安全性、操作便捷性、储物空间、音响效果等。
这些方面的评价与消费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不断改进汽车感知质量。
1.2应用汽车感知质量在汽车制造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改进汽车感知质量来提高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量。
1 - 汽车内饰感知质量研究
从APEAL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车型档次的提升,人们对内饰的要 求也逐步提升!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了自主品牌的表现?如何进行提升?让我们看看内饰质量构成因素!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产品的实际价值超过了用户的期望值,用户才能满 意,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要比客户考虑的更多!通常需要关注产品的如下属性: 产品功能 安全性能
如:空调吸气口, 从前舱吸入的废气, 造成车内异味!
舒适的乘坐空间
实践表明:总布置对乘坐舒适性有着重 大影响,在设计中必须为乘员留出充足的 空间;包括:头、肩、臀、肘、膝、脚等; 分析BENCHMARK定义各关键尺寸目标值, 并经过模型等多种方式评审,确保舒适性 指标! 当前,对舒适性参数正在细化完 善!右图是SAE标准;下图是企业参数手 册,用于指导设计!
隔断处理
结构强化
采用毛毡、泡棉、润滑剂等材料,消除配合零件之间产生噪音
确保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避免产生共振
固定牢靠
采用可靠的固定方式,防止零件之间相互运动产生噪音
产品设计中 考虑降低异响
材料的选型
直接配合的零件,需选用耐磨性好的自润滑材料; 另外,PVC与塑料及钣金接触会发出噪音;
提高刚度案例:
需要注意容积开口尺易触及保护物副仪表板前侧部车内有效储物空间座椅下储物盒驾驶侧眼睛盒后座椅中扶手行李箱储物区顶灯眼睛盒前座椅后部车内有效储物空间车内有效储物空间座椅舒适性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操作舒适性5人体压力分布50人体压力分布95人体压力分布分析压力分布控制关键尺寸达到舒适性指主观评价打分太差停止开发不舒服很大问题一般小问题需改进很好没问题非常好超标准设计案例分享产品分块太多产生大量零件相互拼接间隙面差无法控制大量老鼠洞存在设计案例分享重新分块定义基体重新划分后数据外观效果内饰感知质量是基于人机工程的系统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参与协作完成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宋文强;刘素珍【摘要】为了提高用户对购买汽车的满意度,汽车制造厂会在产品开发后期投放市场之前对汽车进行主观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设变以提升品质.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完善、有效的汽车主观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评价条目和方法进行了规范要求,使评价结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最终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以指导日常评价工作的开展.【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作者】宋文强;刘素珍【作者单位】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用户购买汽车已不仅仅是为满足代步和运输的最低功能需求,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如造型好看、乘坐空间大、视野开阔、加速动力强、驾驶平顺、操稳平顺及乘坐舒适等性能要求。
为此,车企内部就需要建立一套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
通过该法对研发汽车进行综合主观评价,可使整车性能得到完善和提高,从而提升整车的研发质量和水平。
1 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定义、目的及特点1.1 定义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就是站在顾客的立场,用专业的“眼光”(标准)对汽车实施主观评价,通过静态的看、触/感、听、闻和动态的驾乘,对整车及各子系统的静态及动态性能感受做出商品价值的判断,结果以分值的方式表达。
1.2 目的1)了解所选取的市场竞品汽车的动态性能和工艺质量水平,发现竞品车的优缺点,对于优点尽量在开发车型中予以借鉴和运用,缺点和不足在新开发车型中予以规避;2)对公司新开发的汽车进行商品性主观评价,提出影响整车品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和发现其相对于竞品车的优点。
1.3 特点商品性主观评价与汽车某一单项性能(如:转向性能、操稳性能、制动性能等)的评价不同。
汽车性能评价的范围比较窄、专业深度较深,主要是针对汽车的某一单项性能进行评价;汽车商品性主观评价的范围广泛,但深入度没有专项性能深,主要针对汽车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88$$ //
# # 99 # # $$
# # $$ # # MM $$
! !" "
HH# # $$ # # MM # # 99 #R #R K K
# # //
123 123 E E 3 3 I I" !I ** <<
'' # # # # K K OO $$ //
Bruits
?
00 AA BB 00 22 (( )) 00 "" 33 22 .. E E 22 22 ""
11 .. 22 C4 C4 )) DD 22 E" E"
++ AA 4E" 4E" 11 DD 1" 1" 22 00 FF "" AA GG ++ "" FF FF .. 00 4" 4" AA FF 41) 41) )) "" 4 4 33 1" 1" "" FF 33 "" .. 22 00 22 ++ 22 4E" 4E" "" -- E" E"
F 1 " 12 4 . 2 , 0
' != P & Q G & Q ' > Q " !=
(SVB EQI) CAPUCINE
: DMOV_CAR03_0020 : DMOV_CAR03_0144 : DMOV_CAR03_0009 : DMOV_EQI05_0015 : DMOV_CAR03_0001 : STO 96546 85699
: (AUDI A3)
sur les premiers organes visibles à partir du point œil de l’Oscar situé à 5m de la face avant sur le sol de présentation
CONFIDENTIEL
Formation Qualité Perçue en projet – QSPJ_AMQP03_052 – Septembre 2005
Les véhicules cibles en terme d’accostages sont des , Les accostages véhicules Japonais tels que la Honda Accord. entre , pièces fixes sont mieux réalisés que l sur. les véhicules PSA. Cette qualité de finition doit constituer un objectif sur T7 . connaît , de la concurrence fait et X7. En effet, ce que l’on , du passé de celle-ci. Pour , les produits à développer le partie meilleur de la concurrence doit constituer un minimum . pour les objectifs à atteindre.
) .
0; 1
"
)
:
Référence accostages:
H H
:
) '
LOT 5: .
" E 8 # N $ 8$ # M $O N @ $ / K L/ # 1 # $ # $ ) ' 0; 1 L/ M $ J / # /
123 123 123 123 123 123 E E E E E E 2 2 2 2 2 2 I I I I0 I I J " " " ; " " . . . 1 . . %I < %I * %I > !I *! %I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2
/
3
% /
/
3
* &
4
$
.
/
#
) 5 6 )7 8
&
3
/ /
Audi A4
Citroën C5
)
,
:
(
/ => : ( ) ,
)6 # 3 9
* &
:
5 2 /- 8
!
4
9
/6 7
* H
:
(PRF)
1
2
(IFA, IFV,…)
(IQPE, IQPI)
:
Jop - 215s
Joc - 197s
Jcc - 180s
J0 - 167s
Jc - 141s
J1 - 125s
;;
;;
(
/ BVH)
QP
!
!
!
Jcc - 180s
J0 - 167s
Jc - 141s
J1 - 125s
J2 - 95s
Gel Style J3 - 75s - 70s
J4 - 38s
J5 - 12s
DML
MRVP
SRU
PRSHL
PRSEL
HH
..
IQPE 075: IQPE 075 « La calandre : aucune partie mécanique n' est visible à travers les entrées d' air - sinon les éléments visibles sont stylisés: les "tripes" dégagent une impression de netteté, de "bien-rangé", de "bien-dessiné", de cohérence chromatique »
Répartition IQPE
Répartition IQPI
17
7 2 1
Toucher
8
1
Agrément Finition commandes habitacle Odeurs
Bien campée
Protection Intégration
Aspect Matériaux
Découpes Finition des Ergonomie Robustesse et zones fixation accostages techniques
:
,
:
,
PEUGEOT 407
, 15 . , . . ,
PEUGEOT 407 L’Automobile magazine O7/05 :
.
PEUGEOT 1007 AUTO PLUS : . C4 AUTO JOURNAL 09/12/04 :
1
3
Réassurance par évaluation statique et dynamique
/
%
1
2
3
4
1; 0
1; 1
,
1; 0 *%
1; 1 *!!
1; 0 *%
* >
+
1; 1 *!!
= &
!
% < *
?
1; @
? <!
<!
Répartition des typologies de critères
% 25 20 15 10 5 0
4 6 7 19 19 13 10 6 7 5 4 22 17 14 10
<<
AA
' '
( (
' ' & % & % # # " " ! ! " " $ $ " "
(IQPI/IQPE
)
$
$
$
$
' ' % %
? ?0 0 ).77& ).77& & &4 46 6& &),),% %@2> @2>* *7(7(* *,.# ,.#$ $ ? ?
Formation FormationQualité QualitéPerçue Perçueen enprojet projet––QSPJ_AMQP03_052 QSPJ_AMQP03_052 ––Septembre Septembre2005 2005
• •
/
(CCP)
: DMFV_ACV050142 2006 ---2006
# $ % # $ # $# # % # $ & &
Niveau: Niveau: Hauteur :: Hauteur Prés. :: Prés.Serr/Ferm Serr/Ferm Chocs :: Chocsserrure serrure Bruit de ferm. Bruit de ferm.: : Bruit de :: Bruit dejoint joint Sonnette :: Sonnette Vibrations :: Vibrations Tranquilité :: Tranquilité Poids Poids: : Dureté :: Dureté Couleur :: Couleur Bruit principal :: Bruit princi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