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共45页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7ff8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8.png)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其稳定有效运行,制定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二、目的和范围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
三、基本原则1. 合法合规:所有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取得合法的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使用许可。
2. 安全可靠:所有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检修和校准,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有效高效: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应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运行,保证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 统一管理:统一制定、执行和监督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四、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分类和登记1. 按性质分类: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按照其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例如安全监测设备、计量仪表等。
2. 按重要程度分类:根据设备对生产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设备的重要性越高,管理要求越严格。
3.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登记:企业应建立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档案,登记每台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购入日期、生产厂家等。
五、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采购和验收1. 采购程序:企业应按照采购管理制度进行设备采购,明确采购流程和责任分工。
2. 验收标准:对新购设备进行验收时,应根据设备的技术规格和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并进行检测和测试。
3. 验收记录:验收合格的设备需填写验收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验收日期、验收结果等。
六、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 设备使用管理:设备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知识,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b71f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1.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客户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档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仪器设备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校准、检验等环节。
3. 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所有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校准等活动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计量准确性原则:仪器设备的计量结果必须准确可靠,能满足相应的准确度要求。
3.跟踪性原则:所有仪器设备的计量结果需要可以追溯到国家或国际计量标准。
4.持续改进原则:本制度将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变化的需求。
4.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流程4.1 采购与验收•根据业务需求,制定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并确保采购的仪器设备符合业务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考虑其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设备质量等因素。
•对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确保设备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4.2 使用与保管•各部门应制定仪器设备使用和保管规范,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在使用过程中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操作员、使用目的等信息。
4.3 校准与检验•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工作应委托给具有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确保校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准确度。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以验证其计量准确性是否满足要求。
4.4 维护与管理•建立仪器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校准证书、维护记录等。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更新,以满足业务发展和技术更新的需求。
5. 监督与评估•设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部门或指派专人负责仪器设备计量工作。
•定期进行计量管理的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7141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7.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仪器设备在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保证实验研究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建立一套科学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目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1.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提高实验研究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维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4.确保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资源。
5.保障实验研究工作的安全性。
三、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涉及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测仪器、仪表等。
四、关键术语定义在本制度中,涉及到的关键术语定义如下:1.仪器设备:指用于实验研究工作的各种测量、测试、检测的设备。
2.计量:指对仪器设备进行准确度的评估和确定。
3.计量管理:指对仪器设备的选择、校验、维护等工作的管理。
4.校准:指利用已知准确度的参考标准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
5.验证: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特定的要求。
6.维护:指对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保养和修理等工作。
7.退役:指仪器设备因达到使用年限、无法修复等原因被淘汰出使用。
8.质量控制:指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校准、验证和维护等工作来控制实验研究工作的质量。
五、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5.1 仪器设备的选择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实验研究工作的需求和目标;•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性能;•仪器设备的价格和维护成本;•供应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
5.2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校准和验证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具体要求如下:1.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校准周期。
计量仪器管理规章制度
![计量仪器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e9f51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6.png)
计量仪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计量仪器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精度,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仪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计量仪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管理、安全使用、合理配置、有效控制。
第四条计量仪器管理分为计量仪器的登记管理、定期检定、维护保养、仪器校准、使用日志记录、定期检查等。
第二章计量仪器的登记管理第五条对于进口和新购的计量仪器,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备案,并填写相关登记表格。
第六条计量仪器的登记管理包括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购置日期、购置金额、保修期限等基本信息。
第七条计量仪器的登记管理应由专门负责的管理人员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定期检定第八条对于长期使用的计量仪器,应当定期进行检定,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九条检定频次应按照《计量器具检定规程》规定进行,通常为每年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条检定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检定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四章维护保养第十一条对于计量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校正、调试等。
第十二条维护保养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进行,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第十三条维护保养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第五章仪器校准第十四条对于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第十五条校准频次应按照《计量器具校准规程》规定进行,通常为每年一次。
第十六条校准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校准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六章使用日志记录第十七条使用计量仪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使用日志记录制度,及时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第十八条使用日志记录应包括仪器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项目、异常情况等内容。
第十九条使用日志记录应经常检查和整理,必要时进行汇总和报告。
公司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a813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计量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和保养。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第二章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第四条计量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入库、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等环节,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条计量仪器设备的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二)具有合法的生产厂家和合格证书;(三)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好;(四)便于维护和保养。
第六条计量仪器设备的验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检查仪器设备的包装、标识、技术参数等是否符合要求;(二)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结构、性能等是否符合规定;(三)对仪器设备进行试运行,验证其性能和精度;(四)填写验收报告,并由验收人员、采购人员、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七条计量仪器设备入库后,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一)建立计量仪器设备台账,详细记录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二)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存放,确保安全、便于查找;(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第三章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第八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使用计量仪器设备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二)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第十条使用计量仪器设备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使用前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校准是否有效;(二)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四)使用完毕后,将仪器设备恢复到规定位置,并进行清洁和保养。
第四章计量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计量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0b7b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f.png)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的安全、准确、可靠运行,提高检测和计量工作的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是指用于安全检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各类仪器设备。
1.2 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
1.3 本制度适用于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验、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成立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小组,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2.2 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2.2.1 制定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2.2 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
2.2.3 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检验、报废等管理工作。
2.2.4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准确、可靠运行。
2.2.5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记录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验、报废等全过程信息。
三、采购与验收3.1 采购安全检测和计量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实际需求。
3.2 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信誉好、质量高的供应商。
3.3 采购合同应明确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售后服务等条款。
3.4 仪器设备到货后,应进行开箱验收,核对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3.5 验收合格后,应进行安装调试,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四、使用与维护4.1 仪器设备应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操作。
4.2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4.3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准确、可靠运行。
4.4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清洁、干燥、通风,防止设备损坏和故障。
4.5 发现仪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管理小组进行维修。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标识与标定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标识与标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63605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a.png)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标识与标定管理制度1.引言为了确保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科学研究和工作生产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标识与标定管理。
2.定义-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指公司用于检测、测量、试验、传递、控制或改变物质、能量的装置、设备、系统或组合。
- 标识:指为了确认与区分不同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采用标签、编号等方式进行唯一标记。
- 标定:指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仪器或者测量标准相比较,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指示误差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3.标识管理3.1 标识要求- 每个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都应当配备唯一的标识,确保能够识别。
- 标识应当包含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序列号等基本信息。
- 标识应当清晰可见,不易褪色、磨损。
3.2 标识制度- 公司应当建立统一的标识制度,并按照标识要求对所有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进行标识。
- 每个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标识信息应当记录在相应的设备台账中,并保持更新。
3.3 标识管理责任-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负责对其所属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进行标识,并定期核对标识信息的准确性。
-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和检查标识工作,确保标识制度的执行。
4.标定管理4.1 标定计划- 公司应当制定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标定计划,并根据其精度等级、用途和使用频率,确定标定周期。
- 标定计划应当明确标定的具体内容、责任部门和负责人。
4.2 标定方法- 标定应当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仪器或测量标准相比较,进行精确度检查和调整。
- 标定方法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进行。
4.3 标定记录与证明- 完成标定后,应当及时记录标定结果,并保留相关标定证书、记录等文件。
- 标定记录应当包括标定日期、标定结果、标定人员、标定仪器等信息,并纳入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档案。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范本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6708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6.png)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确保其准确、安全和可靠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管理范围包括所有单位内使用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以及涉及计量的生产、测试、检验、计算、监控和检测等领域使用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
第三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明确责任,分工合理,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强化安全意识,保障使用者和设备的安全;(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定和校验,确保准确性;(四)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方便查询和追溯;(五)配备有资质的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
第四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购置、调拨、报废等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相应的记录,确保过程的合法、规范和透明。
第五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保管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第六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保管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按照规定存放,保持器具的整洁、干燥和防尘;(二)禁止私自借用或转借,保证使用人和责任人的一致性;(三)定期进行检验和校验,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四)确保器具的使用和保养符合相应的操作规程。
第七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检定和校验应由检定机构或有资质的人员进行,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第八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标定和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建立台帐,便于查询和比对。
记录应包括器具的型号、编号、规格和准确度等信息。
第九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维修和维护应由有资质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过程合规、安全,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第十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报废应经过相应的手续,包括检定和评估报废价值,并作出合理的决策,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十一条: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巡检和评估工作,确保器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第十二条:对于丢失、损坏或其它原因无法使用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应及时报告相关责任人,并做好记载。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1b7c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4.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证仪器设备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对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监督,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计量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计量设备的部门和使用计量设备的人员。
3.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体系3.1 责任管理体系设立计量主管,对本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
3.2 校准管理体系对所有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有条件的应该每年进行校准。
校准结果应该记录并保留备查。
3.3 标准管理体系对仪器设备所需标准物资进行管理,标准物资的选择应该符合相关规范,并进行认证。
标准物品的数量要足够使用和管理。
3.4 记录管理体系对计量设备的信息进行记录管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校准结果、检查记录等信息。
记录内容要准确、完整、清晰、有序,便于查询和管理。
3.5 维护管理体系对计量设备要进行维护保养,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尽快修复。
4. 规范管理要求4.1 计量设备的采购在采购计量设备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技术比较,确保选择的设备符合标准和要求。
4.2 贮存与使用计量设备应该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无腐蚀性气体、震动小的地方,禁止将计量设备直接放在地上。
4.3 校准操作对于需要进行校准的计量设备,在校准前应该对标准器的选择及校准操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确认,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校准记录对于校准的结果及校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应该记录明确,以便随时查询。
4.5 标准操作对于使用标准物品的操作,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相关要求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6 记录管理对于计量设备的记录管理,应该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记录保存和备份,并及时更新。
4.7 维护保养对于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应该按照相关要求保养和维修,及时对设备故障进行处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 结束语为了保证仪器设备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计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84ae47e45c3b3567ec8bfd.png)
1、仪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负责仪器设备的维修和状态控制,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校和保养。
所有仪器设备均列入仪器设备清单,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统一编号、管理。
2、仪器设备检校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设备管理员统一送检。
新购入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使用中的计量检测设备须按预定的周期按时进行检定或校准,否则不得投入使用。
3、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3.1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3.2 所有仪器设备均由指定人员操作,涉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后经授权批准方可操作。
设备使用人员在操作时,应按设备操作规程开机测试。
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规程应使使用人员在工作区内可及时方便地获取。
3.3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显示结果可疑时,应单独存放或加停用标识。
对测试结果可能造成影响时,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4 所有仪器设备应由仪器设备管理员严格进行维护和保养。
4、仪器设备的搬运、防护和贮存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计量检测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
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
10 仪器设备的报废10.1 仪器设备经维修已无法满足测试工作要求,应由设备管理员上报负责人,申请降级或报废处理。
公司对不能修复或无再利用价值的设备,由设备管理人员向公司技术负责人申请报废,经批准报废处理后,该设备应在设备清单上注销、注明报废日期,同时封存该设备的所有资料,作好报废标识。
10.2 报废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处理资产及残值。
计量仪器检验和校准规程一、经纬仪检验和校正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脚架伸缩是否灵活;水平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是否有效;照准部转动是否灵活;望远镜转动是否灵活;望远镜成象是否清晰;脚螺旋是否有效。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3a4ff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d.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公司名称]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和准确度,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合法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与测试相关的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
第三条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并提供了解仪器设备状态的依据。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计量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相关规定。
第五条公司成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计量委员会),负责制定具体的计量管理工作方案,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一条公司设立计量委员会,由负责仪器设备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长,各部门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担任委员,具体组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条计量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 制定仪器设备计量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2. 确定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和方法,制定计量计划;3. 统一管理仪器设备的计量记录、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4. 组织仪器设备的监督和检查工作;5. 提供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和更新计划;6. 配合公司自查和外部审核的相关工作。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流程第一条仪器设备的选型和采购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计量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准确度和可靠性。
第二条仪器设备的进货验收应由专门人员进行,并按照计量委员会制定的《仪器设备进货验收程序》执行。
第三条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和方法由计量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确定,并制定计量计划。
计量计划应明确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计量方法和检定要求。
第四条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应由专门的计量人员或者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计量记录应按照计量委员会制定的规定进行,包括计量日期、计量结果、检定证书等。
第六条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应由计量委员会负责,包括对各部门的计量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
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3d6d5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4.png)
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及依据本制度依据《计量法》、《计量器具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的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保管、检定、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公司负责人应对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负总责,并确保制度的实施与落实。
2.相关部门负责人应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
四、计量仪器设备的购置1.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建设项目的需要,并经过技术审核和经费审批程序。
2.购置的计量仪器设备应具备合格证书和检定合格标志,并办理验收手续。
五、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1.使用计量仪器设备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计量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严禁私自拆卸和修改仪器。
六、计量仪器设备的保管1.计量仪器设备应有专门的保管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保管和定期清洁。
七、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1.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应按照法定周期进行,检定日期到期前一个月提前办理检定手续。
2.检定工作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结果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
八、计量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1.发现计量仪器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
2.计量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定期清洁、校准和更换易损件。
九、计量仪器设备的报废1.计量仪器设备经过维修仍无法正常使用时,应报废处理。
2.报废计量仪器设备应填写报废申请表,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办理报废手续。
十、附则1.对于严重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负责人所有。
以上是对安全检测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一个简单描述,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三篇)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0ad0c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e.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仪器设备是企业生产、检测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对于保障生产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度目的1.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2.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保护仪器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4.强化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的部门和人员。
四、制度内容1.仪器设备的选购1.1.根据生产需求和使用要求,制定仪器设备的选购计划。
1.2.明确选购的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
1.3.按照采购程序,进行仪器设备的招投标和评审。
1.4.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台账登记和编码,并保留相关证书和说明书。
2.仪器设备的入库管理2.1.仪器设备入库前,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仪器设备入库时,填写入库单据和资产登记,并进行编码标识。
2.3.建立仪器设备的资产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和入库时间。
2.4.仪器设备入库后,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3.1.仪器设备的使用前,必须接受培训和考核,确保能熟练操作。
3.2.仪器设备使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修改和调整。
3.3.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干净和正常。
3.4.禁止向外借用仪器设备,如需借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登记。
4.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4.1.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4.2.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进行维护工作。
4.3.维护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维护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4.4.维护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包括维护时间、内容和人员等信息。
5.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5.1.建立仪器设备的检定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的检定和校准。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9c51cfcc22bcd126ff0cb3.png)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使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计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公司使用的计量仪器有足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达到且满足测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经测试后确实满足规格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本工厂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3.0定义计量仪器:本文件中“计量仪器”的概念包括:检测设备、仪器,用作检验用的夹治具以及量具、量规等。
4.0权责4.1使用单位:负责现场计量仪器的使用、日常维护,协助品保单位做好计量仪器的管理,校验维护。
4.2品保单位:负责计量仪器校验计划的提出,内校、外校实施及建文件管理,不合格仪器的报废处理,仪器催校等。
4.3生产(生技)单位:负责自制检测治具的制作及维修。
5.0内容5.1计量仪器的申购、制作及建档管制5.1.1申购作业:由所需部门填写申请单,经品保单位审核后,交总经理核准,再转交管理部购买。
5.1.2检验治具制作:检测治具应于新产品上线前由工程制作。
生产或检验中,若有需求,由各部门填写申请单,交生产(生技)单位制作。
5.1.3验收作业a.管理部购买的仪器,由管理部和申请部门共同验收,验收条件如下:* 是否为所需规格、型号。
* 是否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及标示。
* 是否有使用说明书及保修卡。
* 品保部负责新购买仪器的校验(如有合格证,则以第一轮校验周期为校验合格期,过期后再进行校验),并且记录存盘。
b. 生产(生技)单位制作完成的测试治具也需由品保部确认合格,贴上“免校”标签或“校验合格”标签后再发放到使用单位,并记录存盘。
5.1.4建文件作业a.购入仪器及制作之测试治具均需统一由仪校人员编号建文件记录于<<仪器管理清单>>;治具以对应产品料号为编码原则。
b.仪器编号原则取八码,即:其中:第1、2位TE代表英文"TEST EQUIPMENT"之意,为测量仪器。
第3位为仪器类别识别码(A 表示电子测试类;B 表示机械测试类;C 表示电子测试电源供电器;D其它类)第4、5、6三位为流水号第7.8码为使用单位识别码SC代表生产部 GL代表管理部 YF代表研发部 ZC代表资材部 PB代表品保部5.2校验管制5.2.1校验类别根据仪器使用的精确度要求及对产品的影响,公司仪器校验分为免校、内校和外校三种,记于“仪器校验管制一览表”。
《计量仪器管理》PPT课件
![《计量仪器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a86fd60b4c2e3f5627639d.png)
2021/5/7
2
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
1-2 成本考量 1.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2.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1-3 计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避免双方买卖的纠纷(交易证明用) 2.计量在安全方面的作用。 3.计量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4.在身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位有效数字
0.0054
二位有效数字
0.5
一位有效数字
2021/5/7
29
规律
数字1、2、3…9都可作为有效数字,只有 “0”比较特殊。 一般0在数字中间或数字后面都是有效数 字。
0在数字前面时,它只是定位数字,用来 表示小数点的位置,而不是有效数字。
有关测量数据有效数字及数据修约方法可 进一步参考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 。
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设备的选定
测量设备的使用管理
测量设备的校正
ISO9001对计量的要求
校正程序的编纂 2021/5/7
5
第一章 计量的起源和发展
2021/5/7
6
計量之起源
■ 古稱“度量衡”﹐源于最初的 商 品交換。
“尺﹑斗和秤”---長度﹑容量和 重量。
■ 計量追求“單位統一﹑量值准 確可靠”
2021/5/7
18
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组合书写形式
a.相乘形式
*不能加词头的单位不应放在最前面。
如:瓦特小时应为“W·h”不应为“h · W”
*若组合单位中某单位的符号又同时是词 头符号,并有可能发生混淆时,亦不应 放在最前面。 如:力矩的单位应写为
N·m,不能写为Mn(以免误为毫牛)。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标准版)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3dbbea77232f60dccca10a.png)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标准版)
(1)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均须按照国家标准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施行定期检定,凡没有检定合格证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
(2)各检测室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编制周期检定日程表,并负责组织定期检定工作,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应随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起妥善保管。
(3)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先进行检定,并合格后方可使用。
(4)检定周期有效期内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准时,经调整或修理后,必须重新进行检定。
(5)凡经过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的仪器设备贴上(绿色)合格证并检定日期和周期,仪器设备某一精度、量程不合格,但能满足检验工作所需量程的或降级使用者等可贴上(黄色)准用证,仪器
设备已损坏或经计量检定不合格,以及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贴上(红色)停用证。
(6)对自查的仪器、设备要制定校验规程并做好记录。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