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是十月革命后的人类历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共同借鉴的历史。

一说,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开始。

世界现代史是继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之后,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以生产力为标准,所谓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大约从l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

可以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的,生产力的突破会带动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历史大转变呈现出阶段性。

上个世纪之交,人类文明正处于这样一个现代化转型时期,世界现代史就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科学革命为前提的,技术的发明进入了按照原理主动创新的阶段,大多数成果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取得了突破,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新兴工业的兴起又带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新兴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并且向大型化发展。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大型化迫切需要合理地调配企业内部资源,由此又引起管理革命,标准化和流水线逐渐普及推广。

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管理革命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引起社会的变迁。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历史。

以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附属国的矛盾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构成现代世界历史的基本社会矛盾。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世界现代史下册重点
1. 工业革命的影响:简述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了现代世界
的面貌。

2. 帝国主义的兴起:探讨欧洲列强如何通过殖民地扩张实现国家利益,并引发了殖民地抵抗和
反抗的浪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战后如何导致了战争的延续和
全球格局的重塑。

4. 二战及其后果:阐述二战爆发的原因,战争期间各方的策略和战术,以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
影响,如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开始。

5. 追求冷战平衡:描述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立,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各地进行的
代理战争和核军备竞赛。

6. 亚非拉解放运动:探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如何通过独立运动获得政治和经济独立,
并对全球民主和人权产生的影响。

7.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说明全球化如何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并导致了国际组织
的成立与发展,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8. 冷战结束与后冷战时期:介绍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终结,以及后冷战时期面临的全球挑战,如
环境问题、恐怖主义和经济不平等等。

9. 当代世界的挑战:讨论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

10. 未来展望与人类进步:展望未来世界可能面临的发展趋势,如科技进步、人口问题和资源
利用等,以及人类应如何积极应对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现代史导论

世界现代史导论

而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开端又缺乏一个具体 的年代,没有一个令人瞩目的标志性的历史事 件为界标。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应该是一个能 概括整个世界发展趋势、反映时代历史内容的 年代。1905年具有以下特点,基本上能体现从 近代到现代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内容,可以作 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一, 第一,1905年标志着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标志着帝国主义诞生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中的两 次,即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在1905年结束的。 第二, 第二,1905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 已经放弃了暴力革命,走上了议会斗争的道路。 例如1900年英国工党成立。在1906年英国议会选 举时,工人候选人有50人,其中有29人当选议员。 工人组成了议会党团,同年在议会通过了《劳资 争议法》,使工会罢工和纠察合法化,议会斗争 取得一定成绩。
1、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划分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 导,以事实为根据。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物质 资料、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 果。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应该具备该时代应当具 备的科学基础、意识形态基础和物质基础。因 此分析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应当从下面几方面入 手:
历史纪元的划分,并不需要与世纪一致,不必 一定要以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现在西方有的学者把1871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 开端。这种分期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在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而巴黎公 社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过度在生 和确立的时期至此结束,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 段发展,即向帝国主义制度。
2)1917——1928年为第二个历史时期。 ) 年为第二个历史时期。 年为第二个历史时期 在世界现代史第二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 阶段:1917-1919为第一阶段,主要内容为:十 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及其影响、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束;1920——1928年为 第二阶段,其内容为资本主义世界暂时局部相对 的稳定、繁荣、苏联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 努力,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 持续高涨。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1、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20世纪初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地位。

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在政治上,欧洲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

①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②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③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

2、欧洲的经济优势在经济上,欧洲不仅是世界的银行家,而且是世界工厂。

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也占有优势;①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②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

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3、欧洲的军事优势在军事上,俄、法、德、英是世界上头等军事大国。

①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②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2、美国和日本的崛起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一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1、南北战争后,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逐渐溶为一体。

到20世纪初,美国已发展成为由极少数垄断资本家通知的托拉斯国家。

结果造成严重的贫富鸿沟。

(1894年起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20世纪初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2、美西战争(1)19 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强烈需求海外市场,对外贸易的增长。

但出口贸易较少,但美国经济的主要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海外市场。

1893 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更使这一形式变得严峻。

美国政界和企业界一致相信,惟有扩大出口才能保持国内的繁荣稳定。

但此时世界领土已基本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

便选准已经衰落的老朽殖民帝国西班牙,把侵略矛头指向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最后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

(2)战争:1898 年,没在菲律宾和古巴几百西班牙舰队,签订合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将菲、关岛、波多黎各让给美国,美付2000 万美元。

巴黎和约是对古巴和菲律宾主权的粗暴践踏,是一个重新瓜分世界的条约。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 后果: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法西斯 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以及 后来的美苏“冷战” 。 •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代表走新政 道路的国家与德日意为代表走法西斯道路 的国家,进行激烈较量,战后,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选择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道路。
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斯大林 模式的确立
• 三大战场及战争转折点: • 欧洲战场,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转折点) • 远东太平洋战场,1942年中途岛之战 • 北非战场,1942年阿拉曼战役 • 三次会议: • 开罗会议,1943年埃及开罗,中美英首脑, 核心是中国收回主权。 • 德黑兰会议,1943年伊朗德黑兰,美英苏 首脑,核心是开辟第二战场及战后世界安 排。
• 未解决问题:新兴帝国主义国家和老牌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未缓和,争夺更 加激烈。 • 实力相对削弱的英法操纵的国联无力维 持凡--华体系下的世界。 • 结论:法国福熙元帅看到已经签署的巴黎 和约时说,这不是和平协定,这是20年的 停战。
• 二、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全面激化,资 本主义世界格局面临重新确立。 • 1、帝国主义战争 •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根本原因) •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主观原因)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殖民地瓜分 完毕。(客观原因) • 主要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1904年日俄 战争、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华体系 • 时间:1914年-1918年 萨拉热窝事件是导 火线。 • 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 奥意三国同盟 • 三个阶段:1914年,德军速决战破产,以 马恩河战役结束为标志。 • 1915-1916年,战争相持,后期战争 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一方。 • 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十月 革命,同盟国战败。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五、世界现代史(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巴黎和会(二)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2.新经济政策3.工业化和集体化(三)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德国入侵波兰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2.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攻占柏林日本投降(五)冷战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2.北约和华约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六)世界的多极化趋势1.第三世界的兴起2.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1.东欧剧变2.苏联解体3.欧盟的建立第二部分地理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在宇宙中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

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及其成员。

太阳概况。

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轴、两极、赤道。

经线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

纬线和纬度。

经纬网。

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昼夜更替和时差。

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地图上的方向。

图例。

注记。

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褶皱。

断层。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

火山。

地震。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BA.英德两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强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2.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最主要矛盾是:AA.法德矛盾 B,法奥矛盾 C.英德矛盾 D.俄奥矛盾3.法德矛盾的实质是AA.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争夺世界霸权C.重新争夺世界殖民地 D.法国企图复仇4.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DA.《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B.法俄同盟的建立C.英法协约签订 D.英俄协约签订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AA.塞尔维亚B.保加利亚C.波斯尼亚D.罗马尼亚6.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BA.东线B.西线C.南线D.欧洲战场7.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A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8.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作战9.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10.奥匈帝国皇储在_斐迪南大公_(萨拉热窝)__被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以此事件为借口向____塞尔维亚____宣战。

11.第一次世界大战从___1914___年开始到__1918__年结束。

战略主动权移到协约国一方是在大战的第二 __阶段。

大战以_同盟国___的失败而告终。

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罗曼诺夫王朝,被迫退位的是尼古拉二世2.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它们是_工农代表苏维埃__和_资产阶级临时政府____3.1917年11月8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了《和平法令_》和《土地法令_》等两个重要法令。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 • • • • • • • • • • • •
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实际消费能力欠缺 市场的虚假繁荣 盲目生产的后果 股票投机的猖獗 (2)情况: 时间:1929-1933年; 过程:从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从金融开始波及所有经济 部门。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5)影响: 内部:加深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外部:加深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国加紧对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 • • • • • • • • • • • • • • • •
[知识整合]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建立苏维埃,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 (2)内容: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 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意义: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为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准备:“四月提纲” (2)起义:1917年11月7日 彼得格勒 (3)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 (5)措施:对内——《土地法令》 对外——《和平法令》
• 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 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 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 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的 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 •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②都是 从农村改革入手,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我国则推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④都是 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 • A.①③④ B.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

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时间】191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总体特征: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第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今):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时间】1945-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年,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纵深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时期;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发展及对全球影响深化扩展时期。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冷战争霸;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1、(2018·课标全国Ⅰ,35)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2、(2018·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2018·课标全国Ⅲ,34)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1929~1930年1930~1931年类别烟煤业-12.3 -19.1金属矿业-6.6 -18.3制造业-7.2 -11.3据表可知,当时美国()A. 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4、(2018·课标全国Ⅲ,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一、概述: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世界现代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1914-1945,1945至今。

二、基本史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条件(1)俄国社会的发展和矛盾(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十月革命的胜利(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俄国沙皇统治。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1917.11(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1)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2)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4)影响:使苏维埃政权最终赢了国内战争胜利。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企业。

③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实行按劳分配。

(3)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模式”的建立(1)背景:①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②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③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传统的制约;④斯大林个人因素和国内的政治斗争。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大致分三个阶段:1、十月革命和一战后到二战爆发前(1917---1939)内容:(1)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德日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5)内容:(1)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和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4)全世界力量协同作战:◆1943年意大利投降(英美)。

◆1944年诺蔓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东西两面受击,为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德国投降。

◆日本在中、美、苏的联合打击下,1845年8月投降,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3、二战后的历史(1945---)内容:●二战后,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取代,逐步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综合练习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它实践了马列主义,在一个国家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什么特点?总的特点: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 萨拉热窝事件D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产生尖锐矛盾,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A 选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表现;C 选项萨拉热窝事件是导火索;D 选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是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表现。

2、十月革命发生于()A 1917 年 3 月B 1917 年 11 月C 1918 年 3 月D 1918 年 11 月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

这次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是()A 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B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C 列宁、斯大林、希特勒D 墨索里尼、希特勒、东条英机答案:A解析: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他们在巴黎和会上主导了会议的进程和决策。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 对工业的调整B 整顿银行C 调整农业D 兴建公共工程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德国突袭波兰B 德国进攻苏联C 日本偷袭珍珠港D 诺曼底登陆答案:A解析: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选项德国进攻苏联是二战规模扩大的标志;C 选项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D 选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日本
1.原因:①美国状持:②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③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特点:①20世纪50年代后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②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③七八十年代以来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费支出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2影响: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减少,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国际经济风险加大。
3中国应对:顺应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承办APEC会议,加入WTO等)
8、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9、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改革或发展状況
苏联
L.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林鲁晓夫开始改革。①全盘否定斯大林:②经济、政治上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③60年代改革带来矛盾突出,1964被迫下台。
2.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①首先改革经济,没有成果:②又重点改革政治,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③八一九事件后,1991年底苏联解体。(启示:改革中,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③重视国内民族矛盾,正确处理民族不盾:④正确对待西方鼓吹的思想价值观。
5、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A.经济危机使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加强:B.德日相继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C.绥靖政策刺激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反法西斯力量。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通史复习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 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 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 现代史的开端。
世界现代史分期
整体时间:1917年十月革命 ~至今 具体阶段:
⑴1917~1939年: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4、1973年爆发二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危机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有限,引发资本主义政策再调整
2.罗斯福新政
(1)具体措施 问题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具体措施 整顿银行 《全国工业复兴 法》,最低工资,最 高工时 减耕减产,政府收 购剩余产品 《社会保障法》 兴建工程
主干知识梳理
如何防范
大危机的历史启示?
如何应对
(1)要居安思危,及时防范经济运行中风险; (2)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3)要关注民生,把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 结合;
(5)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共同点 背 景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当时都面临经济 困难、社会动荡 都进行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 都利用市场和货币 关系发展经济
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 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 收集制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 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 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C
B
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世界现代史概述

世界现代史概述

世界现代史参考教材:
1、苏州大学历史系 《世界现代史》1986、5 1、卢文璞《世界现代史1914--1945》北京师范大学 1990、3 1、王斯德:《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2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篇》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2 4、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测绘出版社 1994、12 5、徐天新:《世界通史.现代卷》人民出版社 1997、4 6、齐世荣:《精粹世界史》青年出版社,1999、2 7、李红庆:《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1 8、林家恒:《世界现代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6 9、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上、下册)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3 10、李世安:《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 13、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 争。从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大战全面爆发,到1945 年8月日本投降,历时整整6年,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 洲,先后有61国家,80%的世界人口卷入战争,军费 消耗约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军 队和平民伤亡约在9000万人以上。战火夷平了许多城 市,毁坏了无数工厂、住宅和交通设施,多少世纪以 来人类的艺术和学术成果遭到损失或毁灭,世界人民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是,战争也教育了人民,震荡了旧的世界秩序, 人民赢得了和平与进步,使战后的世界面貌发生了巨 纪世界史》(全6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一、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工业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实现了机器生产的大规模应用,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随着蒸汽机、轮船、铁路等发明的出现,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二、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争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相继进行殖民地扩张,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格局。

殖民地争夺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冲击。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从1914年至1918年,欧洲各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导致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后,各国在巴黎和会上进行了和平谈判,建立了国际联盟等组织,试图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四、经济大萧条与纳粹崛起1929年,美国发生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

在这一背景下,纳粹党在德国迅速崛起,希特勒成为了德国的领导人,并展开了侵略战争。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战争。

从1939年至1945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战争,超过6000万人丧生。

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并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抗。

六、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代理战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导致了世界各地的代理战争。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是冷战格局下的产物,使得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冲突和动荡。

七、后冷战时期的全球化与恐怖主义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然而,恐怖主义的崛起也成为了世界的一大挑战,如911事件等恐怖袭击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八、科技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世界变得更加紧密相连。

九、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1944年
美英苏中四国在敦巴顿会议上命名国际组织为“联合国”
1944年7月
44个国家制定《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
1. 4月,美苏易北河会师。5月8日,苏联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2《联合国宪章》在美国签署
3.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国际联盟成立
1921年—1922年
针对亚太地区展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公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
1921年—1925年
苏俄新经济政策(列宁)
1922年
1苏联成立
2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5年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斯大林)
1929年—1933年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交所股价暴跌,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
世界现代史
1918年
德国投降,奥匈帝国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四大帝国崩溃(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罗斯)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美国—威尔逊、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列孟梭主导)。28日,签订与德《凡尔赛条约》,后与战败国缔结的和约,总称《巴黎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
1920年
20世纪50—60年代
美苏争霸: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打压苏联
1950年
法国“舒曼计划”,法德和解,成为西欧一体化的关键
1951年
欧洲6国(法、西德、意、比、荷、卢)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称《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5年
为了对抗北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习主题
导入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美国汽车贱价销售
1929年10月,由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开始的经济危机,像恶魔一般袭击了世界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美国陷入了“大萧条”“大恐怖”的危机之中,工厂倒闭,农户破产,经济一片混乱,到 处是失业和饥饿。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就任美国总统。他实行“新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 列改革,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走向复苏。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八个月后,美国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
“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Herbert Clark Hoover 1874.8.10~1964.10.20 美国第31任总统 “饥饿总统” 危机爆发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1929年初,第31任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 充满希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10月24日(要您饿死)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 先在美国爆发。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知识网络】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 【学习探索】 • 1.在经济危机期间,工人们买不起牛奶、面包和燃料,许 多家庭靠救济度日;为了御寒,人们甚至把报纸塞在衬衣 里取暖。与此同时,资本家却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 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 你能解释这些奇怪的现象吗? • 2.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时说:“我准备根据宪法赋 予我的职责,提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灾难深重的 世界中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他所说的“措施”就是后来 拯救了美国的“新政”。你知道罗斯福新政具体包括哪些 内容吗?它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银行倒闭 失业率 工业生产指数下降 农民总收入下降 工人周工资下降 进出口贸易下降 70 60 50 40 30 20 10 25 49 38 32 70 57
美国
德国
55.5﹪
英国 32.0﹪
52.2﹪
法国 36.1﹪
1929年~1933年危机期间美国经济状况
第二学习主题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
第二学习主题
【课程导入】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这是一幅反映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失业大军等待领取救济品的历史照片。 长长的队伍,毫无生气地在街头蠕动,为了什么?就为了能够获得一块用于果腹 的面包。这些纯朴的工人怎么也无法弄明白,昨天还是繁华似锦的世界,今天却 一下子就从“柯立芝繁荣”跌入“大萧条”的低谷。也许伫立街头的这些失业工 人还在回味着胡佛总统曾在竞选时向他们许下的诺言:“每一个工人下班回家, 桌上都有一只热气腾腾的鸡。”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经济曾一度出现繁荣景象。资本主义经济的 高速发展,也孕育着经济危机因素的增长。其中,财政信贷是当时美国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股票 发行面额大大超过社会上的资金,以致潜伏着巨大的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4日上午10点多钟,美国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一场空 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1929~1932年工业生产下降
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危 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工人达到3000 万以上。其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德国仅次于美国。直到1933年以后,这场危机的高潮才 过去,但各国经济的恢复依然缓慢而沉重。1930年11月,法国经济危机开始。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 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 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 希望。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 柯立芝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 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 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 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 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 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经济危机使大批工人和农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各城市的“贫民窟”迅速扩展,用破铁皮和 木板搭建的所谓“胡佛小屋”随处可见。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929年~1933年
在排队领取土豆等救济食品的人们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其特点是来势特别猛烈、波及范围特别 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和影响特别深远。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20世界20年代末纽约儿歌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排起长队领救济金
1825年英国发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发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 1933年,美国开始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究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即是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且会周期性的爆发。
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
第二学习主题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第二学习主题
赫伯特· 克拉克· 胡佛
第二学习主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股价暴跌,一些主要股票的市值下跌了近40%。股票的暴跌 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先后有10万多家企业破产,半数银行倒闭,失业工人占全国工人的1/3 以上。农业也出现危机,“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使100余万农户破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