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练习题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试卷含答案解析(2)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一、选择题1.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A.开始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B.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法国军队D.英国军队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5.恩格斯在谈到某国对中国的侵略时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6.近代史上,下列城市被迫开放。
按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上海、南京、天津B.上海、天津、南京C.南京、天津、上海D.南京、上海、天津7.2019年11月13日,为迎接马首铜像重回故乡,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捐赠仪式。
“马首”将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兽首铜像聚首京城,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亮相。
近代史上导致兽首铜像流失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火烧廊坊D.火烧颐和园8.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再次洗劫圆明园9.美国人德涅特在《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他)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A.亚罗号事件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领土争端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堂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该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3.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A.《虎门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4.“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6.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7.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起因和性质相同B.都是英国发动的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8.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
”该口诀反映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虎门条约》D.《北京条约》9.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获取大量赔款B.火烧园圆明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10.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天津条约》D.《改订条约》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爆发的时间为()A.1856年B.1857年C.1858年D.1860年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借口是()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虎门销烟D.闭关锁国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B.通商口岸太少C.清政府不听话D.鸦片输入受阻4.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下列哪一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5.1860年,在北京的居民有可能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A.乾隆帝B.康熙帝C.道光帝D.咸丰帝6.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
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横线处应该填写()A.德意B.俄奥C.英法D.美日7.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8.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A.巴勒喀什池东南地区B.库页岛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B.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0.阅读改错题:小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贴吧里发现了如下两篇有错误的帖子,请改正过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2课 练习题及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
2、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英法。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成为帮凶的是美俄。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皇帝逃到了承德。
5、英法联军在1860年攻占北京后犯下的滔天的罪行是火烧圆明园。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7、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9、在中国近代史上割让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瑗珲条约》。
10、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时间1851年,领导人是洪秀全。
1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金田起义。
12、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定都天京。
13、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14、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最远打到天津郊区。
15、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的军队名称是“洋枪队”。
16、洋枪队的统帅是美国人华尔。
17、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的将领是李秀成。
18、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是在慈溪战斗中。
19、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俄《瑗珲条约》。
20、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共割占我国领土为100多万平方公里。
2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中俄《北京条约》。
22、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在占领南京后。
23、1860年,侵入北京城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24、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25、1851年在中国发生的规模巨大的农民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
1、列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答:英、法、俄、美。
2、列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哪些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答:(1)中俄《瑗珲条约》;(2)中俄《北京条约》;(3)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4)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间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6.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A.英国B.日本C.俄国D.法国9.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5.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从下边哪一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看出来( )A.《南京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6.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
(注:時——时; ——开; ——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A.1840年B.1842年C.1856年D.1860年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D.获得大量赔款8.某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如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这个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9.“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英国 B.日本C.法国 D.俄国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选择题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 向中国走私鸦片B. 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 侵占中国北方领土D. 割占中国澳门2.“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鸦片战争3.“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
”(节选《复兴之路》解说词)这里的“危机”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4.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5.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6.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 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8. 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1856年,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其企图是A.对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镇压义和团运动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法两国3.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
这个艺术珍品流失在海外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4.法国的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巴特雷认为的荣耀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下列哪一灾难是发生在这次远征中的?A.香港岛被割占B.圆明园被焚毁C.户部遭到抢劫D.中国人被赶出东交民巷5.如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之后,中国丧失的领土示意图。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9.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A.近代化的探索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0.“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近代以来侵略我国的西方列强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英国B.俄国C.美国D.日本2.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是指A.获取中国大量赔款B.取得协定关税特权C.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D.掠得圆明园的大量珍宝3.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俄国得到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共计()A.100多万平方公里B.150多万平方公里C.60多万平方公里D.160多万平方公里4.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B.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C.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5. 下列通商口岸不属于《天津条约》中开放的是()A.汉口B.南京C.福州D.营口6.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判断歌词与哪一事件相关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7.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A.1856年—1858年B.1856年—1860年C.1858年—1860年D.1840年—1842年8. 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
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A.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B.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C.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9. 1860年,在北京的居民有可能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A.嘉庆帝B.宣统帝C.咸丰帝D.同治帝10. “亚罗号事件”是哪个国家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1.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优化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优化练习1.《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道:“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
”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2.在下表情形之下,英国( )英国对华贸易额及流入中国的白银统计表(单位:万英镑)B.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侵略战争C.以调停为借口,大肆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D.要求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3.1857年,英国《泰晤士报》宣称:“由于这次爆发了军事行动,现有的各种条约就此作废了,我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了。
”据此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指( )A.三元里抗英B.中英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4.“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5.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这样称赞圆明园:“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
这个“奇迹”毁于谁之手( )A.英国侵略军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军D.八国联军6.“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义和团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7.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9.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岛)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再泪涛汹涌!”其中的“香港(岛)”和“九龙”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10.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文期刊《中国丛报》刊载文章展现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题

⼈教部编版⼋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次鸦⽚战争同步练习题第2课第⼆次鸦⽚战争⼀、选择题1.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和割占中国领⼟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本D.英国、俄国2.李⼤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的“两度劫”发⽣在()①鸦⽚战争②第⼆次鸦⽚战争③中⽇甲午战争④⼋国联军侵华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3.某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个条约有如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区给英国。
这个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丑条约》4.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鸦⽚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A.《虎门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5.南京被开辟为通商⼝岸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瑷珲条约》6.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较⼀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件⼀⽬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7.汇集了东西⽅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颐和园毁于()A.鸦⽚战争B.第⼆次鸦⽚战争C.甲午中⽇战争D.⼋国联军侵华战争8.英法发动第⼆次鸦⽚战争的借⼝分别是()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C.“亚罗号事件”和虎门销烟D.“马神甫事件”和虎门销烟9.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的国家有()A.⽇、法、俄B.英、法、美C.英、俄、⽇D.英、俄、德10.英法侵略者发动第⼆次鸦⽚战争的根本⽬的从下边哪⼀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看出来()A.《南京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1.“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次鸦⽚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
部编版【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教师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庚申之变是指1860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这一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被迫与列强签订《北京条约》。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A. 葡萄牙B. 英国C. 俄国D. 日本【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BD不符合题意,因此选C。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3.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火烧圆明园。
因此,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排除ABC,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改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4.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 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 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C. 我国开始开放上海D.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时应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利用不平等条约先后侵占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故B项正确;这场战争爆发于1856年,故A项排除;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事鸦片战争后签署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故C项排除;关于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故D项排除。
八年级(上)历史第2课自主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课堂深度学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2.“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体现出当时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西方列强国家主要想( )A.攫取落后国家的土地B.抢夺落后国家的金银C.推动落后国家搞改革D.开拓落后国家为市场5.近代前期,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现了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C.政府的决策时战争胜负的关键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6.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战争目的和战争性质相同B.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C.都给中国带来危害和灾难D.都是因为鸦片贸易而引发的7.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
封面上提到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此题不做)8.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B )A.虎门销烟阻止了列强的鸦片贸易B.列强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沙俄企图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D.英、法两国企图抢劫圆明园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A.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法联军3、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A)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虎门销烟D.闭关锁国4、“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C)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5、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D)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6、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7、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B)A.《虎门条约》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C.《北京条约》D.《南京条约》8、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C)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D.获得大量赔款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D)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1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B)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B.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C.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B)A、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B、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C、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1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从北京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朝皇帝是(D)A、乾隆帝B、嘉庆帝C、道光帝D、咸丰帝1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留守北京、担任议和大臣的是(C)A、林则徐B、琦善C、奕䜣D、陈化成14、下列各项,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的是(B)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二、判断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2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戚继光抗倭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三元里抗英3.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
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A.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④4.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三元里起义C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签订《南京条约》5.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事件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6.1861 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7.1856 年10 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A.《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2. 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义和团运动3.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A.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4.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5.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6. 下图为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A.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第二次鸦片战争D.俄国割占东北领土7.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B.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C.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D.“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8.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9. 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领土争端
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国军队
D.日本军队
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
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
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
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
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
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其中的“九龙半岛”在近代被割占是通过(B)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益最大的是(D)
A.英国抢走了圆明园无数价值连城的珠宝
B.日本得到2亿两白银的赔款
C.英国割占了香港岛
D.俄国割占了我国大约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1.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更多的好处”(D)
A.得到巨额赔款
B.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12.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D)
A.两次鸦片战争都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鸦片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C.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割占中国的领土
D.两次鸦片战争都是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13.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哪个条约的签订结束(A)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条约是( C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5.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C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
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
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
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材料描述的场景出现在哪次战争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2)你知道“夏宫”指的是?进行抢劫的强盗是谁吗?
圆明园英法联军
(3)西方列强曾一再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你有何认识?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
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是
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1)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2)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3)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并使原本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4)更多的主权遭到破坏,便利西方侵略势力进一步对中国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