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8.2 用药与急救说课稿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8.2用药与急救授课典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8.2用药与急救授课典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cd318f524de518964b7d81.png)
用药与急救
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阅读药品
,易
可以明确处方药和非处
学习的方式获得
引导学生
一起来。
(续表)
同方式让学生作答这种教学方式,
探究点 安全用药
[情景展示]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问题探究] 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你能确认该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说明书中的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OTC,所以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
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等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用药和急救说课稿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2用药和急救说课稿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cb9f9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e.png)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4至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尤其对急救知识这类实用技能感兴趣。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习惯,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3.网络资源搜集:让学生搜集关于药物和急救的科普文章、视频等,拓宽知识视野。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家庭责任感。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使学生更加重视安全用药和急救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药物知识、急救技能和安全用药原则。板书风格将简洁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药物的作用机理、安全用药的原则、常见药物的种类及用途、急救的原理及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介绍药物如何通过人体产生作用,阐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正确选择药物以及如何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介绍常见药物如抗生素、感冒药、止痛药等的种类和用途;教授基本的急救技能,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掌握安全用药的原则;学会识别常见药物的种类和用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具备初步的急救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4391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d.png)
4.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强调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方面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通过学习药物分类和作用,使学生理解药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安全用药和急救知识在维护生命健康中的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药物的分类和作用:介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概念,以及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2.安全用药的原则:讲解正确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服用时间,以及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药物的分类和作用:要求学生掌握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概念,了解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作用,例如感冒药、抗生素、止痛药等。
(2)安全用药的原则:学生需要理解正确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服用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急救知识:学生应掌握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常用急救措施,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拨打急救电话。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6.作业布置: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题,包括药物分类和作用的判断题、安全用药原则的选择题、急救措施的应用题等,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7.教学评价工具:准备教学评价工具,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评价表、实验操作评价表等,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说课稿:8.2用药和急救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说课稿:8.2用药和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702296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0d.png)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如人体生理结构、功能等。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便能够从教材中获取有用信息。在学习障碍方面,学生可能对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理理解起来有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此外,急救技能的学习可能需要较多的实践操作,这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PPT演示文稿: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图表,生动展示药物的种类、作用和急救技巧,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2.视频材料:播放一些急救操作的示范视频,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模仿急救技能。
3.模拟道具:如模拟人体模型,用于展示急救操作步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和药物的主要类型;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或急救操作演练,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患者等,进行急救情景的模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
1.生活实例引入:以一个真实的药物使用错误或急救不当的案例为引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4.对于急救技能的学习,安排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应急能力。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4cb1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4.png)
-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通过设立小组目标、激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管理上,可以设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和奖惩制度,以保证课堂纪律。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全用药的基本原则和药物的分类、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我们了解了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心肺复苏、拨打120等。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讨论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
4.案例分析题:
-假设你家里有人突发心脏病,你应该如何进行急救?(答案:立即拨打120,进行心肺复苏)
-假设你的朋友误食了有毒食物,你应该如何帮助他?(答案:立即拨打120,并采取解毒措施,如大量饮水或使用解毒药物)
5.应用题:
-某同学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感到胸痛,呼吸困难,你应该怎么帮助他?(答案:立即拨打120,并开始心肺复苏)
-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设计关于药物正确使用和急救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医学文章和急救手册。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具体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学生查阅推荐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和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在讲解药物分类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章用药和急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b899eaa1c7aa00b52acbe8.png)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中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的第二章。
作为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内容活泼新颖,实用性强,更是能激发起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
从内容上分析,教材贴近生活,实用意义比较大;从教法上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学生的兴趣浓厚;从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来说,能够比较恰当的渗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
健康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安全用药和急救事关重大,本章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安全用药”和“急救”,分属于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两个环节,前者介绍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后者是教会学生简单而重要的急救技巧。
首先介绍了安全用药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要做到安全用药,就应该学会阅读药物说明书。
因此,教材安排了“资料分析”活动,引导学生收集和阅读药物说明书,帮助学生掌握药物说明书的要点。
教材还安排了“设计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的活动。
关于急救,教材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包括拨打急救电话120、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和步骤、出血种类和不同止血方法等。
○本章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经过第一章的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储备和初步的访谈调查,学生渴望了解有关战胜疾病的相关知识。
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跳跃性,情绪具有不稳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有生病、吃药、医治的经历,具有一定的药理知识和用药常识,具备了读懂《药物使用说明》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为完成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和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0c5990376baf1ffd4fad6c.png)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一)知识目标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谨慎处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分辨能力及实际采取措施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急救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帮助他人的优秀思想品德,提高自我素质。
2.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留意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2.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学生亲身参与和练习相结合。
(一)教师准备:1.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操作的教学课件。
2.外出血处理的教学课件。
(二)学生准备:复习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有关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的内容。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发放调查表,交待调查与注意事项,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
1.学生收集药物说明书。
2.合作小组走访药店,调查“在药店人们是否可以随意自行购买调查表中所列的若干药物”;如果有的药物不能购买,要了解原因,填写好调查表通过生活实践使学生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强的病原体,突破了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人患病。
出现了让人讨厌的症状。
这个时候人们会选择吃药。
引出课题。
聆听内容前后联系一、为什么要安全用药?1.播放课件,提出思考题。
2.听取学生的交流,适当给予补充和肯定。
3.引导学生归纳:A.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B.有的药物会使人上瘾。
4.归纳并强调:合理应用药物,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安全用药!1.阅读课件里的资料:A.滥用抗生素,使儿童至聋;B.喝联邦止咳露上瘾。
2.分析与交流:(1)两个资料分别体现了药物有哪些方面的问题?(2)关于用药方面,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什么警示?选用令人触目惊心的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高度重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用药与急救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用药与急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92c3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8.png)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指出学生在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学生课堂表现,如提问、互动、实践操作等;
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学生反馈意见。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找出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3.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与同事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章主要知识点包括: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用药的原则;家庭常见病症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药物在人体中的作用机理,明确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副作用;
(2)掌握安全用药的原则;
1.对于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副作用的记忆混淆;
2.安全用药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3.急救技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实践操作。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用药与急救的重要性;
2.设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1.学生对药物种类、作用及副作用的记忆混淆;
2.急救技能操作不熟练;
8.2《用药与急救》说课稿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8.2《用药与急救》说课稿八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b9dc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9.png)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我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如通过讲述常见的药物使用错误和急救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其次,我会设计互动性强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此外,我还计划组织一次模拟急救演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我会通过设置合理难度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通过这些策略,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例如,在讲解药物知识时,我可以提问学生关于他们所了解的药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就急救方法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促进生生互动。此外,我还计划设置一些实践操作环节,如模拟急救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这些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首先,我会播放一段关于用药错误或急救不当导致严重后果的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此,我计划布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查找有关药物和急救的资料,写一篇关于正确用药和急救重要性的小论文。此外,我还会让学生观察家人或周围人的用药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记录下来。通过这些作业,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K12教育学习资料】八年级生物下册 8.2 用药与急救说课稿 新人教版
![【K12教育学习资料】八年级生物下册 8.2 用药与急救说课稿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deae5431b765ce050814f9.png)
《用药与急救》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用药与急救》一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
主要介绍了安全用药常识和一些急救方法。
内容比较丰富活泼,密切贴近生活,对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具备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了解急救的一般方法步骤。
技能目标:学会基本的药品知识,正确使用日常药品。
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初步急救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关注自身及他人生命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②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②急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②全用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日常用药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思维敏捷,能够通过对以往学过知识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但系统的医药知识是首次接触到。
能力储备: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如实验法和观察法。
但是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中的能力较弱。
情感态度:初二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在想法上容易出现极端,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契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
课堂上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药与急救)2.自主学习,区分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3.小组合作,设计交流(读懂药品说明书,设计主题小药箱)4.师生探究,突破难点1)危急情况,120呼救2)常见险情,策略归纳3)心肺复苏,全景演练4)出血设定,摸索方法5)交流收获,思想升华5.复习巩固,拓展延伸五、板书设计第二章用药与急救一、安全用药二、急救1.类别:处方药、非处方药(OTC) 1.120急救电话2.药品说明书的使用 2. 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3.主题小药箱的设计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8.2用药和急救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8.2用药和急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41e022bb68a98271fefae3.png)
《用药与急救》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安全用药》,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第一课时的内容。
之前学生学习了“传染病”,和“免疫与计划免疫”,本节内容是二者的联系概括。
本节课贴近生活,实用性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尽管平日有去药店买药,但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对多数同学来讲比较陌生,都是根据家长的指导来服药,但有些具体的用药的要求学生未必能理解,或者在用药的过程中也未能严格按照药品的说明书来进行服用,通过本节课的一些活动的安排首先让学生认识危害、区分药品、学会使用药品,指导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技能,让它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并为他们今后健康的生活提供帮助。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为三维目标:①知识目标:1.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②能力目标:1.说出安全用药的常识。
2.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设计制备家庭小药箱。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社会,关注安全用药,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独立思考,辩证看待社会现象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⒈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⒈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每个实验小组一份非处方药使用说明书。
三、说学法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有意识地织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四、说教法(一)假设情境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面导入新课。
八年级生物下册8.2用药和急救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8.2用药和急救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9c10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9.png)
知识(zhī shi) :1、描述(miáo shù)安全用药,区别(qūbi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2、说出常见的急救措施,说明寻求紧急求助的方法。
能力:1、通过学习急救常识,增长处理紧急事故的应对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家用小药箱或者旅行小药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药物的安全使用问题,纠正有病就吃消炎药的错误观点;2、体验常见的急救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
药物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只是匡助人们摆脱疾病状态、起治疗作用的物质。
匡助学生树立对药物的正确认识,懂得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突发意外事件是很难彻底避免的,所以学生必须掌握紧急求助电话,知道常见的急救措施。
急救方法的演练实施。
急救方法最好让学生实际演练一下,如果有参加过红十字会培训的同学,让他们演示也很好。
学习生物学的核心目的就是掌握正确的生物学知识,用以指导健康生活。
用药和急救都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常识,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应的 内容,但是在课堂上集体学习的气氛更好,知识掌握也更为坚固。
因此,引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极其重要的。
解读药物说明书环节除了让学生了解用药时需注意的信息,学生还会提出 一些具体问题,教师要有所准备。
急救措施如果不能实地演练,也要通过视频 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急救的方法和过程。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师准备(zh ǔnb èi)相关的课件,并将采集(sh ōuj í)的药物说明书带来。
日常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家长通常给我们吃点药就好 了,这样做可以吗?固然可以,但前提是家长要有 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 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 确,才干取得良好的效 果。
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如果一旦用错药,不仅耽误 治病,还会造成不良后认识安全用药的重 要性,举例说明用 错药的严重后果。
导入新 课5 分 钟35 分钟安全用药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与急救》
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用药与急救》一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
主要介绍了安全用药常识和一些急救方法。
内容比较丰富活泼,密切贴近生活,对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具备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了解急救的一般方法步骤。
技能目标:学会基本的药品知识,正确使用日常药品。
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初步急救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关注自身及他人生命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
②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急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
②全用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日常用药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思维敏捷,能够通过对以往学过知识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但系统的医药知识是首次接触到。
能力储备:
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如实验法和观察法。
但是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中的能力较弱。
情感态度:
初二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在想法上容易出现极端,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契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
课堂上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药与急救)
2.自主学习,区分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小组合作,设计交流(读懂药品说明书,设计主题小药箱)
4.师生探究,突破难点1)危急情况,120呼救
2)常见险情,策略归纳
3)心肺复苏,全景演练
4)出血设定,摸索方法
5)交流收获,思想升华
5.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一、安全用药二、急救
1.类别:处方药、非处方药(OTC) 1.120急救电话
2.药品说明书的使用 2. 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
3.主题小药箱的设计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3.出血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