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基础材料与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b69f9c1856a561252d36f73.png)
做强电子装备产业做好信息产业支撑——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分支,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技术的高度融合,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最高端,基础性强、关联度高,是技术难度最大,复杂度、附加值和进入门槛最高的领域,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经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庞大的加工制造能力无疑为我们加快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同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控制、精密加工、微电子、通信、新型元器件、新材料、测试测量等相关产业和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因此,“十一五”期间,依托国内市场和已有产业基础,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发展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产业,完全有可能取得突破。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精神,以及《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内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产业已有的基础和面临的良好发展环境,为进一步促进设备仪器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部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第一次专门编制了《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以此作为“十一五”我国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指导重大工程建设实施提供依据。
为便于行业内外加深对规划理解,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现就《专项规划》有关内容说明如下:电子专用设备是指在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种电子信息产品过程中专门用于材料制备、元器件制造加工、整机装调、工艺环境保证、生产过程监控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设备。
主要分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电子元件和机电组件生产设备、电真空器件生产设备、电子整机装联设备、净化设备、试验设备、电子通用设备和电子专用工模具等。
“十一五”期间电子材料行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电子材料行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0e36562a98271fe910ef9f1.png)
开发 T L D液晶材料生产技术 , 盯一 C 并实现 批量生产 ;基片玻璃实现批量生产 ;T 一 C 兀’ D L 用C F生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开发 T 一 C 兀’ D L 用宽幅、高偏振度 、高可靠性产品。 4 半导体照明器件材料
延期缴纳、折股上缴等方式。但一定要建立起
我 国将深化环境 和资源 有 偿 使 用 制 度 改 革
记 者从 财政 部 获悉 ,我 国今后 将进 一 步深
半 导 体激 光 器 材料 生 长与 芯 片产 业 化 基 地
化环境 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构建生产要 素投入的约束机制 ,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继续保持高市场 占有率 ,开发新品种。
6 电子 陶瓷
研发无铅、镉 、汞、铬等有 害的环保绿色 新介质 陶瓷材料 ;高性能、交流电压陶瓷电容
器 所需 的抗 交 流 电压 值 高 ,综 合性 能 优 良的新 型环保介 质陶瓷 ; C ML C陶瓷 低 成本 , 研究 以贱
多元合金 环保 型 电镀代铬 工艺研 究
型 负极 材 料 的 产业 化 等 ;氢 能 和燃 料 电池 的关
我 国建立并 完善重 要 的 植物有 害生物分子检 测和 抗药性诊 断技术体 系
通过 “ 十五 ”83计 划现 代 农业 攻 关 ,我 国 6
键材料及器件的开发。
9 覆铜 板 材料
建立 并完善了重要植物有害生物分子检测和抗 药性诊断技术体 系 ,为重要有 害生物预警和有 效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针对 l O多种外来检疫 性有害生物和国内重要病原物 ,在对病原生物
建设 ;低水峰光纤产业化 ;大尺寸光纤预制棒
和 高速 拉 丝 等光 纤新 工 艺 的 中试 生 产 ;新 型通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9ac00fe28ea81c758f57851.png)
子规划1: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产业发展回顾 (2)(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二)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2)(三)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4)(四)清洁生产稳步推进,循环经济初步发展 (5)(五)产业发展仍存在突出问题 (6)二、“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6)(一)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6)(二)技术创新孕育新的突破 (7)(三)外部环境变化对产业的挑战日趋严峻 (7)(四)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8)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发展目标 (9)1、经济指标 (9)2、结构指标 (10)3、创新指标 (10)4、节能环保指标 (11)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1)(一)主要任务 (11)1、推动产业升级 (11)2、加强科技创新 (11)3、统筹规划产业布局 (12)4、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12)5、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13)6、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13)(二)发展重点 (13)1、电子材料 (14)2、电子元件 (15)3、电子器件 (17)五、政策措施和建议 (18)(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产业政策 (18)(二)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19)(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19)(四)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区域发展 (20)(五)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0)(六)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20)前言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全面科学地总结“十一五”的发展经验,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中国制定信息产业专项发展规划
![中国制定信息产业专项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9e8a08c8762caaedd33d46e.png)
科技部发布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重点项 目课题 申请指南
近 日, 国家科 技 部 发布 了部 分 “ 十一 五 ” 家科 技 支 国 撑计 划 重点 项 目的课 题 申请 指南 , 次 发布 的项 目有 “ 此 高
规划 。 规划 重点 包括 : 完善集 成 电路产 业链 , 强 核心 产业 增
部 网站 。
新型 显示器件 的发展重点 包括 : 薄膜 晶体管 液晶显示
器 ( T L D、 离子 示器 ( P、 机电 件 T - C) F 等 显 件 P ) D 有 致发 光器件 (L D、 O E )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器件 (E ) ( S D等。中
国信 息产业 部 )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7 计划 )2 0 g3 0 8年度项 目申报指南
件等 , 提 出发展思 路和 方 向重 点 。 五项规 划是 按照 中 都 这
20年, 技部 继续 织 08 科 将 组 实施四 大 学研 计 个重 科 究
划, 部署一批 重大 项 目。 大科学研究计划项 目实行 网上 申 重 报 , 0 8 度项 目受 理 日期 为 3 1 2 0年 月 5日至 3 1 ( 技 月3 日。 科
生殖 研究 四项重 大科学 研究计 划 。 落实《 国家 中长期科 学 和技术 发展规 划纲要 ( 0 6—2 2 ) 20 0 0 的部 署 , 科技 部当年 启动 实施 了四个重大 科学研 究计划 ,0 6 2 0 年共批 准 20— 07 8 个重大项 目立项 。 2
源、 信息 、 源环境 、 口与健康 、 资 人 材料 、 综合交叉 与重要科 学前 沿等 8 领域 部署9 3 个 7 计划 项 目。 9 3 划项 目实 行 网上 申报 , 0 8 7计 2 0 年度 项 目受理 日期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5a2565777232f60ddcca1d7.png)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信部科[2006]309号前言2l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十五”期间,我国重视自主创新,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入,科研条件和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技术研发带动产业化进程加快,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信息技术创新工作受到国家和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网络和通信技术及应用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国产万亿次大规模计算机系统相继问世,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视频技术研发成果丰硕。
但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尖端型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走科学发展之路。
以此为出发点,党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必须以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战略主体,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由资本和劳动力驱动转向科技引领的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结合建设电子强国、电信强国的目标,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特编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我国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服务国家目标、引领产业发展、市场技术互动、统筹规划协同的指导思想,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关键技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42d5e5ed4d8d15abf234e08.png)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具有明确国家目标、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
一、“十五”期间的部署自启动以来,973计划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
农业领域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未来农产品竞争力等目标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部署了以新品种、新品质为目标的农业动植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以及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生物农药与绿色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生物入侵、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西部典型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统筹部署。
能源领域针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液体燃料严重缺乏、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部署了煤炭气化液化、多联产、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油气藏勘探、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重点部署了天然气、煤层气成藏机理和高效催化转化、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探索方面主要部署了氢能规模制备与储运、太阳能规模制氢、核聚变能、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新型光伏电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信息领域重点部署了面向未来竞争的数学机械化、高性能科学计算理论及软件设计新概念,微纳电子、光电子器件与芯片的新原理、新结构与新方法,下一代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存储模式及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处理的新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对数字信息理解与融合、和谐人机交互环境、信息与网络安全等难点问题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围绕信息科学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前瞻性地部署了量子信息、量子通信和量子器件方面的研究。
电子产业“十一五”规划摘要
![电子产业“十一五”规划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5b93124abe1e650e52ea999e.png)
示器 件 等重 大 技术 装 备 ,鼓 励 开 发量 大 面广 的新 型 元器 件 生产 设备 、表 面贴 装 和 支持 无铅 工艺 整 机 装联 设备 ,加 大 高 性 能测试 仪 器 的研 发力 度 。 ( )发展 目标 二 “ 一 五 ” 期 间 ,我 国 电 子 专 用 设 备 产 业 保 持 年 均 十 2 %的增 长 速 度 ,电 子测 量 仪 器 产 业保 持 年 均2 %的增 长 5 0 速 度 。到2 1 年我 国 电子专 用设 备 仪器 国内 市场 占有率 力 O0 争 超 过 2 %。 到2 1 年 。部 分 1 0 00 2英 寸集 成 电路 生 产 设 备 进 入 生 产 线 使 用 ,8 寸 集 成 电路 生 产 设 备 和 平 板 显 示 器 英 件 后段 设 备 基本 立 足 国 内 ,部分 中低 端元 器 件 生产 设 备 技 术 水平 接 近 国 际先 进水 平 ,初步 建 立 以企 业 为 主体 的技 术 创 新体 系 。 电子 测 量仪 器 产 业初 步 掌 握部 分 核心 技 术 ,部
电子材 料 和元 器件 “ 十一 五” 规划解 读
V .P . IC 圆 婴 __ Vc c ". 匦 I 0- H 1 . l 0 3
维普资讯
强 政 策 引 导 , 加 大 政 府 投 入 , 大 力 发 展 集 成 电 路 、平 板 显
以 中低 档 为主 ,技术 水 平 低 的单 面板 和 双 面板 产 能过 剩现
象 比 较 严 重 ,而 多 层 板 和 挠 性 板 等 高 档 产 品主 要 依 赖 进 口。2 0 年 我 国进 口印刷 电路 板6 .亿 美 元 ,贸 易逆 差 高 05 57 达 1 亿 美 元 ,其 中仅4 以 上 印 刷 电 路 板 进 E 额就 达 到 23 层 l 2 ", 07美元 以上 。 同时 ,印制线 路 板也 是 污 染较 为严 重 的产 f _ 品之 一 。 因此 , “ 一 五 ”期 间 ,行 业应 加 大投 入 力 度 , 十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十一五”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9c5fc32376baf1ffc4fad16.png)
步进 扫描 光 刻机 和
20 0 8 5
.
维普资讯
目 C l M l 产 业 聚焦 I In d u
习d 萄
一
s
t
r
y
Wa t
c
h
批 8 英 寸设 备研 发取得重 要 进 展
。
丝印
、
编
不 断 更 新换 代
,
电子 专 用设 备和仪 器 市场 规 模
,
带 等片式元 件和 部分 锂 离子 电池设 备 已 研 制 成
直径
、
冲 击 ; 缺 乏 能 够 开 发 具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产 品 的 高层 次人 才
本成套供 应并实现 出 口
;
软 磁 铁 氧体
、
硬磁铁
,献 I
图
氧 体 等 生 产 线 国 产 设 备 的 国 内市 场 占 有 率 巳 达
90%
,
中 低 档 设 备 已 全 面 取 代 进 口 并 实现 出 口
一
,
为我国磁 性材料产量 位居世 界第 作用
。
发挥 了重 要
部分 中低 端 电子 元 器 件设 备和 电 子 测 量
,
和 仪 器 自动 化 程 度 及 技 术 门 槛 越 来 越 高
几年
,
未来
高精
企 业 集团少 : 对外依 存度高 消化吸 收工 作跟 不上
;
引进 国 外技 术 的
,
电 子 专 用 设 备 和 仪 器 将 向数 字 化
、
、
市 场 环 境 不 完善
鼓励
度
、
集 成化
智 能 化 等 方 向发 展
、
。
外 商 投 资 和 促 进 国 内产 业 发 展 的 政 策 法 规 还 不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c48eca3daeaad1f347933f35.png)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China(863 Program)“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原科技攻关计划):Supported by the Supporting Program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for Sci & Tech Research of China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973 Program)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专项——星火计划:China Spark Program,科技兴农项目——火炬计划:Chinatorch Program,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企业创新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The National New Products Program——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The National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其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International S&T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Program——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 for Technology Based Firms国家教育部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uthor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hina ( )国家卫生部资助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我刊格式:面上项目: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研究人员结合国家需求, 把握世界科学前沿, 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新学科生长点开展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支持研究人员在科学前沿和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领域做研究, 在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应用前景和意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资源或自然条件特色的领域做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1a75c2126fff705cd170a70.png)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具体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集成全国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统筹部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
支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将按照《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重大任务,明确“十一五”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并进行相关任务部署。
一、形势与需求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下简称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科技计划,自1983年实施以来,集中攻克了一批对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特别是杂交水稻、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秦山核电站建设工程、大型乙烯工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民族自信心,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但是,多年来攻关计划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定位上更多突出了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特别是投入增长缓慢,导致对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公益技术支持不学习文档仅供参考够,而在支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也更显薄弱。
攻关计划作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科技计划,其有效作用的发挥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约。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尤其在缓解能源、资源、环境等经济发展重大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以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公共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更为迫切。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新型元器件技术发展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新型元器件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8b9e0576c66137ee061987.png)
新型 元器件技术发展重点
重 点 围 绕 计 算 机 、网 络 和 通 信 、数 字 化 家 电 、 车 电 子 、 保 节 能 设 备 及 改 造 传 统 产 业 等 汽 环 的 需 求 ,发 展 相 关 的 片 式 电 子 元 器 件 、机 电 元 件、 印制 电 路 板 、 感 元 件 和 传 感 器 、 率 器 件 、 敏 频 新 型 绿 色 电 池 、 电线 缆 、 型 微 特 电 机 、电 声 光 新 器件 、 导 体功率器件 、 半 电力 电 子 器 件 和 真 空 电 子器 件。重点技 术如下 :
高传输 速 率多模 光纤技 术 高可 靠汽车 电子传感器 技术和 4 伏汽 车电子 传感器 2
技 术
掌 握关键技 术 , 形成 重点技术 领域 的突破 , 力争 在 国际竞争 中掌握 更多的主动权 。
高音 质汽 车音 响扬声 器技 术 高档 汽车 线缆技 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础 电子 I 0 701 0 0 . /2 2
维普资讯
I 产业聚焦 In ut th d sy I r Wac
+汽 车电 动助力 转向 系统用 伺服 电机技 术 +温 补 、压控和 恒温 晶体振 荡器 技术 +高 分辨 率环保 、安 全监 控 、传 感器 技术
+新型节 能变 压器技 术和 微特 电机技 术
维普资讯
CE I 朋 产业聚焦 I d syWac ut th I n r
■ 信 产 科 发 ‘ 一 ' 划 息 业 技 展 ‘ 五' 十 规
和 新 型 元 器 件技 术 发 展
一
关于 “ 十一五 ”发展 目标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及重大装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及重大装](https://img.taocdn.com/s3/m/485a91d5cc7931b765ce15e2.png)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及重大装备研制”课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及重大装备研制》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任务要求设置。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重点支持研制IGBT、FRD及PEBB关键技术,中高压百MVA级链式及多电平变流器,电能质量复合控制技术,分布式供能系统高压变流器及软开关技术,铁路同相供电,机车牵引变流器,城市轨道牵引传动系统及能馈式牵引供电等。
本项目拟支持7个课题,实施年限为3年。
为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本项目采取公开申报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课题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电力电子集成技术(一)研究目标研究和掌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FRD(快恢复二极管)和全套设计技术、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封装技术、试验和检测技术,可靠性和失效分析技术等,为我国电力电子装置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系列器件。
研究和掌握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电力电子组件(PEBB)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集成化的电力电子变流器和PEBB标准单元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二)研究内容(申请课题须涵盖以下所有内容)1. IGBT芯片。
研制出75A/1200~1700V IGBT,研制出100A/1200~1700V IGBT。
2. FRD芯片。
研制出75A/1200~1700V FRD,研制出100A/1200~1700V FRD。
3. IGBT单管。
研制出75A~100A1200VIGBT单管。
4. FRD单管。
研制出75A~100A1200V FRD单管。
5. IGBT模块。
研制出100A/1200~1700V IGBT模块,研制出400A/1200V IGBT 模块。
6. 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电力电子组件(PEBB) 系列。
我国外贸持续增长 机电产品占55.3%
![我国外贸持续增长 机电产品占55.3%](https://img.taocdn.com/s3/m/c66a523831126edb6f1a1069.png)
减 ,20年全年达 ̄2 2. 07 U0 1 亿美元 ,同比增长6 . 9 6 %,占 2
全部 外 贸商 品顺 差额 的7 . 71 %。
专项规划 发布 电 子装备产业将 加快 发展
信息产业部 日前颁布了 《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
件 “ 十一五”专项规划 》、 《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 “ 十
节。
年产 10万辆 大关 ,发 电设备估 计 00
可维持 在 100 千 瓦左 右 的高位 。 00万
该联盟 将 以四
川 成飞 集成科 技股
份有限公 司为龙头 ,西南交大 、四川大学等高校为技术 依托 ,形成 以核心企业 为龙头的集群式汽车车身及关键 部件工艺装备产 品链 ,建成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汽车车
一
20 年中国装 备制造 业的整 体实力进 一步提 升 。 07
1 万吨级水压机 、3 立方米矿用电铲 、1 万米全数字化 . 5 5 . 2 特深井石油钻机等重大新产品陆续研制成功。一批高水
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
五”专项规划 》等多个信息产业领域专项规划。 根据有关专项规划 ,在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
‘
从2 0年起 中国 已由机械工业净进 口国变 为净出 口 06
成都汽 车乍身工艺装 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 0年 1 日 ,西 部 首个 汽车 车 身 生产 技 术 联 0 8 月9 盟一 一成 都 汽车车 身 工艺装 备产 业技 术创 新联 盟在 青羊 工业 集 中发展 区成
立 。 包 括 本 地 一 线
我 闲外 贸持续增 长 机电产品 占5 .% 53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显示 ,20 年 ,我国 身工艺装备及配套产品生产集聚基地 。 07 通过核心企业的优势互补 ,联盟将具备中高档轿车 机 电产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出 口总额达到 10 1 亿美元 ,比上 年同期增长2 . 20. 5 22 %,占全 国外贸进 车 身覆盖整车模具 、国产化焊装生产线制造能力。联盟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343a3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d.png)
“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是中国自2024年至2024年期间实施的一项重大科技计划,目标是促进中国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下面将从计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回顾一下“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背景。
计划的实施是为了应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需求,并使中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
当时,中国正处于全球技术创新竞争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实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目标。
这个计划全面贯彻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旨在提升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目标主要包括: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部门间的横向协同和纵向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解决科技人才短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
这个计划主要围绕我国当前面临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需求展开,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与环境等领域。
计划采取了一系列科技研究和创新手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
通过进行联合攻关、重点突破,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评估一下“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效果。
这个计划的实施对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这个计划,我国在信息技术和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并且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此外,这个计划也为全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创新机会和支持,促进了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同时,这个计划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e93327150e2524de4187e3c.png)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全文)摘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体系,《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编制的17项行业规划之一,包含《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十二五”规划》、《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3个子规划,《中国电子报》将在本期刊出3个子规划(详见2~4版),敬请关注。
前言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全面科学地总结“十一五”的发展经验,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方向,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涉及电子材料、电子元件、电子器件三大行业中的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及加强行业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产业发展回顾(一)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在“十一五”期间产量、销售额、进出口总额都有较大幅度提升,增强了我国作为基础电子生产大国的地位。
虽然其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产业经历小幅调整,但总体发展稳定。
2010年,在国内行业整体增长特别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行业恢复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行业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540亿元增长至1730亿元,年均增长率26%;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16%,从2005年的6100亿元增长到超过13000亿元,其中印制电路销售收入1230亿元,化学与物理电源销售收入2978亿元,显示器件销售收入380亿元。
(二)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随着“大公司”战略的深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大公司。
电子基础材料与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
![电子基础材料与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13bc4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d.png)
电子根底材料和要害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前言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是核心根底产业的重要组成局部,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开展的根底,作为表达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做强的重要环节,关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发扬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据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加快元器件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电子专用材料配套能力〞的总体要求,在深进调研、广泛论证的根底上,编制本规划,以此作为“十一五〞我国电子根底材料和要害元器件产业开展的指导性文件,作为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标准行业治理的依据。
一、“十五〞回忆〔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维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详见表1和表2〕,其销售收进、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等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到“十五〞末,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规模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居全球第三位。
表1“九五〞、“十五〞末期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开展指标比照表2 2000-2005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指标情况〔二〕局部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通过“十五〞的开展,我国差不多成为世界电子根底材料和元器件的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局部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其中,产量居全球首位的产品: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石英晶体器件、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彩管、玻壳、覆铜板材料、压电晶体材料、印刷电路板等。
我国中低档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销量已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详见表3〕。
表3 “十五〞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增长情况〔三〕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阻容感元件片式化率已超过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取得突破,国内两条第5代TFT-LCD 生产线均实现量产,PDP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彩管正在向纯平、高清楚度方向开展;多层、挠性等中高端印刷电路板比例接近40%;锂离子、太阳能电池等绿色电池产量居世界前列;大功率高亮度的蓝光、白光LED差不多批量生产。
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质量发展规划报告
![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质量发展规划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095811ec3a87c24028c49c.png)
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质量发展规划一、前言产品质量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既是我国长期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政策。
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形象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期。
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
电子信息产业质量工作必须面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需求、面向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需求、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求,以支撑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主要方向,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研究,认真解决好影响产业发展的质量问题,为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指导“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质量工作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二、“十五”质量工作回顾“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电子信息产业的质量工作以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信息产品“十五”质量振兴计划》为指导,依托自主创新和经济全球化互补优势提升产品开发和制造的技术起点和质量水平,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创新质量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环境治理、规依法监管,以及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和提升质量保证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一)质量现状1、产品质量现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平均合格质量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技术质量水平、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用户满意度以及市场竞争力比“九五”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产品合格质量水平“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平均合格质量水平与“九五”基本持平。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统计,涉及电子信息产品共有58 类1200 多个型号,平均合格率为80 %。
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
![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18c4dc6f7ec4afe04a1dfd6.png)
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2008-01-08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尽快建立一个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产业体系,对于保障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增强国防实力,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以及《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总体要求,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突出集成电路行业的特点,编制集成电路专项规划,作为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加强行业管理的依据。
一、“十五”回顾产业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自从18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发展最快的历史阶段。
2005年集成电路产量达到266亿块,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186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702亿元,年均增长30.4%,占世界集成电路产业中的份额由1.2%提高到4.5%。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较2000年翻了两番,达到3800亿元,占全球比重达25%,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集成电路市场。
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32位CPU芯片、网络路由交换芯片、GSM/GPR S手机基带芯片、TD-SCDMA基带芯片、数字音视频和多媒体处理芯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等一批中高端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产品设计能力达到0.18微米,集成度超过千万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工艺水平达到12英寸0.13微米,90纳米工艺技术研发取得进展,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分辨率193nmArF 准分子激光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100nm大角度离子注入机、1 00nm高密度离子刻蚀机等重大技术装备取得重要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前言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是核心基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视频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作为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做强的重要环节,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加快元器件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电子专用材料配套能力”的总体要求,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以此作为“十一五”我国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作为国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的依据。
一、“十五”回顾(一)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详见表1和表2),其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等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到“十五”末,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规模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居全球第三位。
表1 “九五”、“十五”末期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发展指标对比表2 2000-2005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指标情况(二)部分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的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部分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其中,产量居全球首位的产品: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石英晶体器件、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彩管、玻壳、覆铜板材料、压电晶体材料、印刷电路板等。
我国中低档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销量已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详见表3)。
表3 “十五”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增长情况(三)产品结构有所改善“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阻容感元件片式化率已超过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取得突破,国内两条第5代TFT-LCD 生产线均实现量产,PDP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彩管正在向纯平、高清晰度方向发展;多层、挠性等中高端印刷电路板比例接近40%;锂离子、太阳能电池等绿色电池产量居世界前列;大功率高亮度的蓝光、白光LED已经批量生产。
(四)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国内关键元器件和电子材料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内资电容器生产企业已经突破贱金属电极的瓶颈,大大降低了MLCC的成本;TFT-LCD 领域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核心专利,OLED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技术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已自主研制成功4英寸、6英寸GaAs单晶和4英寸InP单晶,并掌握主要技术;SOI(绝缘层上的硅)技术研究水平基本与国外同步,6英寸注氧隔离(SIMOX)晶片已经批量生产。
尽管“十五”以来,我国电子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看,行业整体实力仍然不强。
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元器件和关键电子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整机和元器件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国内骨干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税、投融资等政策环境亟待改善,低水平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仍较突出。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一)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电子整机向数字化、多功能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电子系统向网络化、高速化和宽带的方向发展,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技术将发生深刻变化。
新型元器件将向微型化、片式化、高性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微小型和片式化技术、无源集成技术、抗电磁干扰技术、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绿色化生产技术等已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重点。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微组装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促进元器件功能和性能大幅提升。
新型显示器件的发展趋势是平板化、薄型化、大屏幕、高清晰度和环保节能。
TFT-LCD和PDP成为主流平板显示器件,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件和投影器件也将快速发展。
CRT产品结构面临调整,将向高清晰、短管颈方向发展。
电子材料正朝高性能化、绿色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
电子技术与冶金、有色、化工等其他行业技术的融合将不断加深,高精度高可靠性设备仪器和新工艺技术将成为电子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无害材料和工艺将得到广泛应用。
(二)市场需求分析未来几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的逐步实现商用,将带动电子材料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市场需求,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已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1、世界市场需求分析未来几年,世界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市场将继续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的540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9000亿美元。
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十一五”期间,随着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将加快向中国转移,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将进一步拉动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市场的迅速扩大。
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1.15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1万亿元,其中,2010年电子元件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电子器件将达9000亿元,电子材料将达到2000亿元。
主要元器件和材料产品国内外销售收入和市场的预测注:电容器、印刷电路板、混合集成电路、微特电机与组件、TFT-LCD面板、磁性材料与器件的世界市场单位为:亿美元。
(三)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未来几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的逐步推进,电子整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为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大量的市场机遇,并带动相关电子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投入能力不断提升,国家和企业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重大专项实施,TFT-LCD、LED等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将为电子基础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宏观环境。
未来几年,电子整机产品的更新换代,对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险增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链垂直整合和企业横向整合趋势将更加明显,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国内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跨国公司在加快低附加值产业对外转移的同时,牢牢控制着高端元器件和关键电子材料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三、“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我国在传统元器件和部分电子材料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坚持跟踪与突破相结合、引进与创新相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量大面广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电子材料,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新型元器件产业:以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无害化为目标,突破关键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发展,着力培育骨干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面向数字化、高清晰化、平板化需求,优先发展TFT-LCD和PDP,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扩大产业规模,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件和投影器件的工艺和生产技术开发,力争实现产业化;加快传统彩管产业战略转型,积极发展高清晰度、短管颈等高端产品。
电子材料产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用结合,突破部分关键技术,缩小电子材料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电子信息材料,提高国内自主配套能力;注重环保型电子材料的开发。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国电子元器件总产量达到1.8万亿只,电子材料和元器件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出口创汇600亿美元。
培育2-3家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10家以上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电子元器件企业。
新型元器件产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1.8万亿元,阻容感片式化率达到90%。
电子元器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
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元件全行业的40%以上。
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到2010年,建立较为完备的新型显示器件生产体系,产业链基本齐全,新型显示器件产业达到规模2500亿元,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实现中、高档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50%以上,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电子材料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材料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国内平均自我配套能力在30%以上,培育若干名牌产品和重点企业,主要电子信息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与当时的国际水平相当。
并形成相应的产业规模。
四、发展重点(一)电子元器件产业(不含集成电路和显示器件)1、片式元器件积极跟踪市场发展动态,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片式化率,大力发展片式元器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超小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片式钽电容器、片式电感器、片式二、三极管、片式压电陶瓷频率器件、片式压电石英晶体器件、集成无源元件等产品。
依托现有基础,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微波介质器件、声表面波(SAW)器件、高频压电陶瓷器件、石英晶体器件、抗电磁干扰(EMT/EMP)滤波器等产品,满足我国通信和视听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需求。
2、印刷电路板加大投入,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市场,重点研发高密度互连多层印刷电路板(HDI)、多层挠性板(FPC)和刚挠印刷电路板(R-FPC)、IC封装载板、特种印刷电路板(背板、高频微波板、金属基板和厚铜箔板、埋置元件板、光电印制板和纳米材料的印刷电路板)等国内紧缺、需大量进口的产品,并尽快实现产业化,替代进口,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由大到强转变;顺应绿色化潮流,加大环保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3、混合集成电路加快混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提高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突破通信、汽车、医疗等用途的混合集成电路,逐步替代进口,尽快实现产业起步。
4、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市场开拓,扩大出口;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汽车传感器,环境安全检测传感器,新型电压敏、热敏、气敏等敏感元器件,光纤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
5、绿色电池大力发展绿色电池产业。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继续支持发展大容量、高可靠性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开发再生能源体系用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含薄膜太阳能电池);密切关注燃料电池发展动态,继续加大燃料电池研发力度;积极开发镍氢动力电池与锂离子动力电池,力争实现产业化。
6、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紧紧抓住传统产业改造和电力系统改造的机遇,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半导体分立器件,重点发展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包括纵向双扩散型场效应管VDMOS,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静电感应晶体管系列SIT、BSIT、SITH,栅控晶闸管MCT,巨型双极晶体管GT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