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PPT课件
合集下载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隋唐时期PPT课件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隋唐时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10a4d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3.png)
二、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3、推行减轻人民负担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武则天时的名臣
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朝由盛转衰
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王制》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 。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唐太宗是怎样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之道的又是如何做的?
魏征
3、居安思危,虚心纳谏
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世传太宗尝与文昭(房玄龄的谥号)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你能描绘一下开元盛事的情景吗
开元全盛时国富民安的繁荣景象:小城万户,粮仓满溢;出门畅通,路不拾遗;货物流通,男耕女桑的小康社会。
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得唐太宗,一是善于体察民情——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二是他认为国事千端万绪,皆须审时变通,由君主一人独断,必然有失——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必须合为一体,同心协力,行事方有成效。于是广招贤才,知人善任,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三是他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努力克制,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武则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3、推行减轻人民负担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武则天时的名臣
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朝由盛转衰
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王制》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 。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
唐太宗是怎样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之道的又是如何做的?
魏征
3、居安思危,虚心纳谏
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房玄龄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世传太宗尝与文昭(房玄龄的谥号)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你能描绘一下开元盛事的情景吗
开元全盛时国富民安的繁荣景象:小城万户,粮仓满溢;出门畅通,路不拾遗;货物流通,男耕女桑的小康社会。
丰富的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得唐太宗,一是善于体察民情——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二是他认为国事千端万绪,皆须审时变通,由君主一人独断,必然有失——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必须合为一体,同心协力,行事方有成效。于是广招贤才,知人善任,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三是他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经常鼓励臣下敢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努力克制,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第四章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
![第四章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000cecf61fb7360b4c65e5.png)
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采取的措施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
荐”求官制度、首倡武举和殿试。
结果 她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国力不断上升。
开元盛世
指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主要政绩 1、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2、大力发展生产; 3、限制佛教; 4、实行募兵制; 5、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评价 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 二个盛世局面。
(二)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革新:
1、中央官制: 2、选官制度: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科举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3、军事管理制度 府兵制与募兵制 4、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5、地方官职:
藩镇与节度使
1、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确立及其演变
发展演变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 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 1).隋朝时形成和确立 效率; 相权一分为三,且三省的 隋文帝综合魏晋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 长官大都品级较低,完整的相 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 2).唐朝发展完善 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 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大创造,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 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 度的成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思考: 制的进一步完善). 中拟、门驳、尚执行 1、三省的各自职能是什么? 为后世所沿用;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2、三省间相互关系如何? 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 3、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2、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
①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经济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8f219fb4daa58da1114a59.png)
2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质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2ec8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4.png)
2.隋朝速亡 失误:过于急切 不恤民力
高中历史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后统一全国。
高中历史
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以民为本 劝课农桑 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
高中历史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发展科举 拓展边疆 轻徭薄赋 发展经济
“贞观遗风”
唐玄宗李隆基 选贤任能 改革吏治 发展生产 大兴文治
4.后周局部统一
高中历史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高中历史
小结
隋朝 成就:
实现统一、 发展经济 制度创新 、兴建东都 修建运河 失误: 过于急切 滥用民力
唐朝 成就:
制度完善、经济繁荣、 文化灿烂、民族交融、 对外开放 失误: 中央与地方失衡 后期忽略民生
高中历史
隋朝全图
• 兴建东都
加强对山东、江南等地的控制
高中历史
隋洛阳城
隋朝局势图
• 修建运河
贯通南北,巩固统一,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高中历史
隋朝运河
• 修建运河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 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 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者矣。
——傅泽洪《行水金鉴》
高中历史
隋朝运河
——(唐)刘允章《直谏书》
高中历史
2.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 875年,黄巢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高中历史
3.五代十国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旧五代史•晋书》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高中历史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历史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
![历史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c54c6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f.png)
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诗歌创作
隋唐时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 伟大的诗人,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艺术表现
隋唐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壁画、雕塑、音乐 、舞蹈等,成就卓著。
科技发展
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迅速,如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对 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亚洲地区
介。中国的佛教徒前往印度、日本、韩国等地学习佛教,也带回了大
量的佛教文化和制度。
04
隋唐时期的历史影响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 深远。
文化传承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继承了汉魏文化,同时又吸收了各民族 文化,为中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转型
隋唐时期的社会转型,推动了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 社会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朝的统一
隋朝在589年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时期。
唐朝的兴起和繁荣
唐朝的兴起
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之上,由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
唐朝的繁荣
唐朝在经历了“贞观之治”等一系列政治改革后,迎来了繁荣时期,经济、 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
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
1 2
社会制度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科举制 度、三省六部制等封建制度已经成熟。
02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建筑、艺术品等,还包括非物质文化 遗产,如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
03
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 的传承和发扬。
THANK YOU.
汉字文化圈
隋唐时期,汉字文化圈逐渐形成,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古隋唐时期》课件
![《中古隋唐时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e633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d.png)
道教的演变与影响
01
道教的起源和发展
道教起源于公元前的道家思想, 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 独特的宗教体系。
02
道教的信仰和实践
道教信仰神仙、符箓、炼丹等, 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养生修炼 。
03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涉及哲学、医学、化学、文 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04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与东北亚国家的交往
高句丽
隋唐时期与高句丽的关系复杂。隋朝曾三次征讨高句丽,但均未能征服。唐朝初期,太宗 皇帝也多次派兵征讨,仍未能成功。后高句丽因内乱被新罗和唐朝共同平定,高句丽领土 被纳入唐朝和百济、新罗的势力范围。
THANKS
感谢观看
中S TO CREATE A NEW
ERA
• 隋唐时期概述 • 隋唐时期的社会变革 •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 隋唐时期的宗教与哲学 • 隋唐时期的建筑与艺术
目录
CONTENTS
01
隋唐时期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政治权力的垄断。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02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地方行政改革
03
隋唐时期对地方行政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
管理。
经济文化
01
农业的发展
隋唐时期,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提高了
农业生产效率。
02
工商业的繁荣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90cfe0d15abe23482f4d4d.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三) 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把儒经分为大经(《礼记》和《左传》)、中经
(《诗经》、《周礼》、《仪礼》)和小经(《周 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孝经》、《论语》是公共必修课。 (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达官显贵子弟进入讲儒学为主的学校,毕业后成为 封建官吏候选人; 平民子弟进入各种专科学校,毕业后成为专业人才。
律学和医学尚在萌芽中 。
二、 唐朝的学校教育
唐朝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 典型。
(一) 官学 中央官学 唐朝中央官学体系完备,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
学一馆。六学是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 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和律学 (此三个为八品以下子弟),一馆是指750年设立 的广文馆(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 隋唐实行重振儒术,主要表现在: 尊孔、提高儒士的地位; 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 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 决定了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儒经
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 才。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二、对佛教、道教的提倡与利用 三、儒、佛、道融合的趋势 兼容佛道: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晓慧
本章要点
系统了解隋唐时期的教育情况,以及韩愈的教育思 想,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第二节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第四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思考题: 1.试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 2.简析韩愈的教育思想。
四、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三) 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把儒经分为大经(《礼记》和《左传》)、中经
(《诗经》、《周礼》、《仪礼》)和小经(《周 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孝经》、《论语》是公共必修课。 (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达官显贵子弟进入讲儒学为主的学校,毕业后成为 封建官吏候选人; 平民子弟进入各种专科学校,毕业后成为专业人才。
律学和医学尚在萌芽中 。
二、 唐朝的学校教育
唐朝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 典型。
(一) 官学 中央官学 唐朝中央官学体系完备,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
学一馆。六学是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 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和律学 (此三个为八品以下子弟),一馆是指750年设立 的广文馆(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 隋唐实行重振儒术,主要表现在: 尊孔、提高儒士的地位; 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 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 决定了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儒经
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 才。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二、对佛教、道教的提倡与利用 三、儒、佛、道融合的趋势 兼容佛道: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晓慧
本章要点
系统了解隋唐时期的教育情况,以及韩愈的教育思 想,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第二节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第四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思考题: 1.试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 2.简析韩愈的教育思想。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cf72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隋中期 结论(表现)
4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耕 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604年七月,隋文 帝病危,杨广派人入 宫将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即位, 为隋炀帝。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 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统一
1.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蜀
三
西
魏 国
晋
吴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_5_8_1_年——___杨_坚_建立隋朝,定 都__长_安__,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_5_8_9_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__长_期__分_裂___的 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A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7530f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d.png)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 杨隋兴亡
(一)兴盛:广设仓库,兴建名城,开通运河,创设科举 (二)覆亡:隋炀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征伐高丽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营建洛阳: “得土之 中”,便 于运送贡 赋,控御 全国。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运河开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唐肃宗于灵武即位,尊玄宗为上皇天 帝,年号至德。
马 嵬 驿
2.藩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藩镇割据形势图
3.宦官专权
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者所立者七君。
——《新唐书》卷九《本纪九》
4.牛李党争
李商隐在令狐楚和王茂元之间左右为难。
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5.朱温灭唐
907年,废哀帝, 改国号梁,史称后 梁。至此,唐王朝 灭亡。中国历史进 入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852年-912年)
四 五代十国 “天子宁有种焉”
1.政权更迭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 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 《晋书 · 安重荣传》
东突 贞观年间被唐所灭,复叛 厥 后为回纥所灭
西突 高宗年间被唐与回纥所灭 厥
回纥 玄宗朝被册封怀仁可汗, 后发展为维吾尔族
藏族 太宗朝和亲,9世纪中期唐 蕃会盟
靺鞨 玄宗朝被册封渤海郡王
三 盛极而衰
755-763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1.安史之乱
天
宝
时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 杨隋兴亡
(一)兴盛:广设仓库,兴建名城,开通运河,创设科举 (二)覆亡:隋炀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征伐高丽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营建洛阳: “得土之 中”,便 于运送贡 赋,控御 全国。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运河开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唐肃宗于灵武即位,尊玄宗为上皇天 帝,年号至德。
马 嵬 驿
2.藩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藩镇割据形势图
3.宦官专权
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者所立者七君。
——《新唐书》卷九《本纪九》
4.牛李党争
李商隐在令狐楚和王茂元之间左右为难。
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5.朱温灭唐
907年,废哀帝, 改国号梁,史称后 梁。至此,唐王朝 灭亡。中国历史进 入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852年-912年)
四 五代十国 “天子宁有种焉”
1.政权更迭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 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 《晋书 · 安重荣传》
东突 贞观年间被唐所灭,复叛 厥 后为回纥所灭
西突 高宗年间被唐与回纥所灭 厥
回纥 玄宗朝被册封怀仁可汗, 后发展为维吾尔族
藏族 太宗朝和亲,9世纪中期唐 蕃会盟
靺鞨 玄宗朝被册封渤海郡王
三 盛极而衰
755-763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1.安史之乱
天
宝
时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481a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e.png)
4.灿烂文化
文学:唐诗
19
书法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20
科技—雕版印刷
21
科技—实测子午线
僧一行在全国的测量地点达12处, 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 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 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表)的日影 长度。僧一行从测量数据中,计算 出南北两地相差351里80步(唐朝 尺度,合现代长度123.7公里), 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而这个数据, 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 测量子午线一度的长111.2公里相 比,一行的数据虽然有较大的误差, 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 度的记录。
藩镇类型
河朔型 中原型 边疆型 东南型
数量(个)
7 8 17 9
官员任免
藩镇自擅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赋税供纳
不上供 不上供 不上供 上供
兵额与功能
拥重兵以自立 驻重兵防骄藩 驻重兵守边疆 驻兵少防盗贼
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形势的 发展。 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 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 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3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爆发: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 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结果: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 ,唐朝灭亡。
材料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黄巢之乱形势图
第5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 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唐时期课件ppt
![隋唐时期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dc3c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c.png)
隋唐时期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隋唐时期概述 • 隋唐时期的文化 • 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 隋唐时期的著名人物 • 隋唐时期的遗产
01
CHAPTER
隋唐时期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 的阶段,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其书法作品行云流水,气韵生动
。
阎立本
唐代著名的画家和建筑师,其作 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独
特的个人风格。
05
CHAPTER
隋唐时期的遗产
物质遗产
建筑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如大明宫 、洛阳宫等宫殿建筑,以及佛教寺庙 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艺术品
文献
成就。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使 得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隋唐时期还推行了一系列政治 改革,如三省六部制等,加强 了中央集权。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于中国 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经济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 发展达到了巅峰,文 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发展对于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商业也逐渐繁 荣起来,形成了许多 商业城市。
02
CHAPTER
隋唐时期的文化
文学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歌、散文、传奇、话本等各类文学 形式百花齐放,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CONTENTS
• 隋唐时期概述 • 隋唐时期的文化 • 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 隋唐时期的著名人物 • 隋唐时期的遗产
01
CHAPTER
隋唐时期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 的阶段,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其书法作品行云流水,气韵生动
。
阎立本
唐代著名的画家和建筑师,其作 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独
特的个人风格。
05
CHAPTER
隋唐时期的遗产
物质遗产
建筑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如大明宫 、洛阳宫等宫殿建筑,以及佛教寺庙 等,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艺术品
文献
成就。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 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
政治制度
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使 得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隋唐时期还推行了一系列政治 改革,如三省六部制等,加强 了中央集权。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对于中国 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经济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 发展达到了巅峰,文 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发展对于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 发展,商业也逐渐繁 荣起来,形成了许多 商业城市。
02
CHAPTER
隋唐时期的文化
文学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隋唐时期,中国文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歌、散文、传奇、话本等各类文学 形式百花齐放,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PPT课件
![隋唐时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0b20d40242a8956bece456.png)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对唐文化圈的形成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 你认为哪种观点更正确?
两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途径不同。 ②材料二中日本学者认为先进的唐王朝是采取军事的、政治的 高压手段,建立一种与邻近国家的君臣关系,促使唐文化圈形 成。 ③材料三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由于唐朝的先进文化对周边国 家有强大吸引力以及唐王朝主动对外传播文化。 ④材料三的观点更正确。
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
三 省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六部
门下省
(审议)
2、运作程序
3、影响
①对当时:A、相权一分 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 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 权的独尊。B、减少决策 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②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 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材料一: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 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 的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 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 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远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 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镇,藩镇割据局面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文德治国
文化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文
文艺:唐诗李杜白;楷书欧颜柳;草书张旭、怀素。绘画展(隋游春图)阎 (步辇图)吴(送子天王图)、莫高窟。
化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经济文化的领先地位对周边国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各国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将唐文化传播到欧亚 各地。 唐政府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唐都城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 都市。
两者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途径不同。 ②材料二中日本学者认为先进的唐王朝是采取军事的、政治的 高压手段,建立一种与邻近国家的君臣关系,促使唐文化圈形 成。 ③材料三认为唐文化圈的形成是由于唐朝的先进文化对周边国 家有强大吸引力以及唐王朝主动对外传播文化。 ④材料三的观点更正确。
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
三 省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六部
门下省
(审议)
2、运作程序
3、影响
①对当时:A、相权一分 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 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 权的独尊。B、减少决策 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②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 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材料一: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 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 的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 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 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远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 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镇,藩镇割据局面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文德治国
文化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文
文艺:唐诗李杜白;楷书欧颜柳;草书张旭、怀素。绘画展(隋游春图)阎 (步辇图)吴(送子天王图)、莫高窟。
化 科技:雕版印刷、火药用于军事。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经济文化的领先地位对周边国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各国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将唐文化传播到欧亚 各地。 唐政府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唐都城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 都市。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 课件(共94张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 课件(共9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225619f01dc281e43af041.png)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扣题眼:观察表格可看出,直接参与“安史之乱”的河朔型地方势力明显强大,但数量
很少。中央对中原、边疆、东南型的藩镇仍有较大控制力,对河朔型藩镇形成制约,维
护了边疆安全。 析错点:东南型藩镇是朝廷的赋税之地,其余藩镇赋税多为自负盈亏,不能反映出藩镇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材料中只有河朔型藩镇和中原型藩镇互防,并未反映出其相互攻
。(4)演变过程
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 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的 议政场所是政事堂。政事堂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尚书省 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决策与行政是分开的。这 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推动机构运转。
唐太宗时期: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 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 执行相职。
伐;藩镇割据本身是对中央集权的一种挑战。 【答案试解】 D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4、隋唐政权的更迭: 5、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1) 民族关系
咸海
回纥
外兴安岭与库页岛 靺鞨
突厥
唐
大海
吐
蕃
唐朝少数民族分布和疆域图
南诏
南海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 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 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朝
581
618
907
阶段特征:
时期 起止时间和朝代 总体特征 政治
经济
581-618-907
隋唐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封建社会全面繁荣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政治 清明、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民族、对外交往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监察制度的完善
1、确立:_____时期
2、完善:_____时期—三省六部制下的____省负责谏议
和封驳。
2
皇帝
相权分割 皇权加强
中书省
① 草拟政令
吏户 部部
尚书省
③ 执行
礼 兵刑 部 部部
门下省
︳ ② 审核政令
政 事 工堂
部
3
科举制的影响:全面影响古代中国社会___和___各方面。 积极作用: 1)、提高了官员_________和行________。 2)、打破了_________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 3)、有利于社会________的形成。 4)、一定程度体现了的______、_____、客观原则。 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有重要影响。
1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确立:
机构:
(一)三省六部制 职责(运行机制):
(见下)
积极作用:
实质:
归纳: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注意:三省互相制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
中书省秉承
(二)科举制 创立:____朝(隋炀帝)设进士科
(见下)
完善: ____朝
④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科举制在隋唐创立并能在封建社会中得以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
A.封建思想发展的需要 B.庶族地主阶级人数增大
C.完成封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D.封建经济发展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7
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
钱塘江 余杭(杭州)
17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18
唐 三 彩
19
唐都长安
西
东
市
市
20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一)思想: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___等人儒学复兴运动 印刷术:___时期___印刷,868年《金刚经》
(二)科技 火药,________用于军事 创制黄道游仪,用它首次
天文学:___代僧一行 发现____的变动 实测了_____的长度
11
对外关系特征(对外开放)
——对外交通发达;外交空前繁盛
(一)概况
1、与亚洲国家:新罗、日本、南亚(印度) 中亚(波斯)、西亚(大食)
2、与欧洲:东罗马帝国
3、与非洲
载体:海、陆丝绸之路
12
(二)唐代外交繁盛的原因——规律认识
①经济文化的发达;②开明的外交政策; ③和睦的民族关系; ④交通发达; 开明:开放地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 宗教信仰。
2.比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A.始终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B.有利于地主出身 的知识分子参政
C.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择官员的制度 D.开始于隋朝 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朝
6
3.下列关于隋朝具有开创性举措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 是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②以科举制选拔官员
③开凿长江淮河间的运河
(3)军事:拥兵自重,对抗中央.
影响
(1)进一步削弱唐的统治至最终灭亡(907年)
(2)发展成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9
二、隋土地唐制度—时推行期___经____济_. (繁荣) 耕作方式:________(便于翻耕深浅,节省劳力)(见下) 灌溉工具:创制了_____(__朝,长江流域,节省人力) 水利工程:开凿了________.(见下)
第四单元:隋唐581——907) ——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时期
一、阶段特征 1、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古代政治制度成熟 2、经济:小农经济全面发展;______开始南移 3、思想:佛、道、儒三教合一 4、文化: ;兼收并蓄;世界领先 5、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6、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加强与亚、欧联系。
(一)农业
陶瓷业 陶:______(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 瓷:__朝已形成_____两大制瓷系统(独立部门)
丝织业:唐代____技艺(“通经断纬”手法)
这一时期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江 南地区进一步得以开发,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0
2、城市的发展:
①宋以前的城市—唐代长安 ※长安有东、西二市,市内规划整齐,坊市分开。 ※官府对市场严格管理。 ※市场的交易有时间限制。 ②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扬州、成都等 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 ③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一座 座繁盛的城镇。 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_。商业贸易 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即_____功能不大)
变
趋
势
______评
定授官
_____选官
选拔方式:地方______ 演变为_____选拔
选拔形式:趋向_____化, 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 ___、____、____的原则
5
1. 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消极作用:八股取士,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 意识;导致中国古代______力量相对薄弱。
4
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
世官制 (______)
血缘世袭
选拔标准:由______ 演变为________.
察举制 (___朝)
九品中正制 (_______朝)
科举制 (隋—清)
______
演
推举
1、出现的原因
(1)唐中期平定______后,藩镇独揽地方大权,势力不断膨胀。 (2)________削弱了中央实力。
注:安史之乱—755-763年。唐平定安史之乱后,从此唐朝由____ 转___.
藩镇割据的特点:
(1)经济:控制财权(不向朝廷交纳贡赋)
(2)政治:有较大的自主权(职位父死子继,自设官吏)
对外交通的发达.
西 陆上丝绸之路
陆路: 长安
东 朝鲜
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
海路: 登州、扬州
韩国、日本
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 波斯湾
13
曲辕犁模型
14
古代灌溉工具
筒车模型
筒车应用
15
曹魏:马钧、翻车
唐朝:筒车
16
海河
广通渠 洛阳
长 安
黄河
淮水
涿郡(北京) 三点 四段 五河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
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唐书》所载830名
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
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8
(四)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