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车间环境卫生检查标准一、背景介绍车间环境卫生是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车间环境卫生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积极性,制定本标准。
二、适合范围本标准适合于所有生产车间,包括创造业、加工业、装配业等。
三、标准要求1. 地面卫生1.1 地面清洁:车间地面应清洁无尘,无明显污渍。
1.2 地面平整:地面应平整无凹凸不平的情况,以防止员工摔倒。
1.3 地面无积水:地面应无积水,以减少滑倒事故的发生。
2. 噪音控制2.1 噪音限制:车间内噪音应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确保员工工作环境肃静。
2.2 噪音隔离:如车间内存在噪音源,应采取隔音措施,以减少噪音对其他工作区域的干扰。
3. 空气质量3.1 通风设施:车间应配备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3.2 空气清洁:车间内空气应清洁无异味,无浓烟尘。
3.3 温度控制:车间温度应适宜,确保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
4. 照明条件4.1 照明光线:车间内照明光线应璀璨,确保员工工作时有足够的光线。
4.2 照明均匀:照明设施应均匀分布,避免浮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5. 废弃物管理5.1 废弃物分类:车间应设立垃圾分类区域,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类型分类投放。
5.2 废弃物采集:废弃物应定期清理,保持车间整洁。
5.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消防安全6.1 灭火设施:车间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6.2 疏散通道:车间应设立明确的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
6.3 火源隔离:车间内应禁止存放易燃物品,保持火源与易燃物品的安全距离。
7. 卫生设施7.1 洗手设施:车间内应设立洗手台,并提供洗手液或者肥皂等洗手用品。
7.2 厕所卫生:车间内的厕所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7.3 饮用水:车间内应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8. 个人防护8.1 个人防护用品:车间应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耳塞等。
职业病危害评价题库及答案
资质现场评审题库单位名称:姓名:从事专业:评分:一、填空题1.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应当阐明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
2.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3.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是缺氧或剧毒品,当浓度很高可危及生命时,则应选用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
《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标准》论文文献里有。
5.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6.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
7. 最高容许浓度(MAC)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
8.概括地说,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9.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10.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11. 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 简介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的工作环境,对环境与卫生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
正确的环境与卫生管理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
本文档旨在介绍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的标准,以及相关管理措施。
2. 环境与卫生标准在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土地利用与布局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与布局。
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区、施工作业区等。
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应符合规划要求,且相互之间应有合理的距离。
2.2 噪音与振动控制施工现场的噪音与振动对环境和周边居民造成干扰和影响,对施工单位和工人自身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必须加强噪音与振动的控制。
施工单位应选择低噪音和低振动的机械设备,设置噪音屏障和振动衰减装置,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和工作节奏,减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2.3 空气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是环境与卫生管理的重要方面。
施工单位应合理规划施工作息时间,避免高峰时段大面积的同步作业,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扬尘、废气和噪声等有害气体的散发。
对于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运输,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2.4 水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避免污水和废水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单位应建设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施工需求,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同时,合理处理施工废水,确保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2.5 员工卫生与安全施工现场的员工卫生与安全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健康的重要方面。
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对于高海拔、高温、高噪音等特殊环境,应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员工的卫生培训和意识教育,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环境与卫生管理措施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的标准达到要求,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3.1 制定环境与卫生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与卫生管理制度,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
劳动环境指标标准
劳动环境指标标准一、劳动环境指标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劳动环境指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劳动环境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减少员工的工伤和职业病,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降低成本:规范的劳动环境指标标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员工的工伤率和职业病发生率,减少因工伤和职业病导致的相关赔偿和治疗费用,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 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劳动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吸引人才和客户,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二、常见的劳动环境指标1. 工作场所安全指标:包括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和安全出口设置、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等。
2. 职业卫生指标:包括工作场所的通风情况、噪音和震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等。
3. 劳动强度指标:包括工作时间安排、工作强度和节奏控制、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等。
4. 工作场所卫生指标:包括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废物和有害物质的处理、饮用水和卫生间等设施情况。
5. 职业技能培训指标:包括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6. 劳动者权益保障指标:包括工资福利、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会组织等情况。
以上所列的劳动环境指标只是部分指标,实际制定劳动环境指标标准时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确保能够有效地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安全。
三、劳动环境指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1. 制定劳动环境指标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邀请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专家参与,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劳动环境指标标准。
2. 实施劳动环境指标标准需要全员参与,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并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和隐患。
劳动安全与卫生评估
劳动安全与卫生评估
劳动安全与卫生评估是一种评估和识别工作场所潜在危险和风险的过程。
其目的是帮助组织了解工作条件是否安全和健康,以及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劳动安全与卫生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信息:评估者需要收集有关工作场所的信息,包括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的数据。
2. 识别危险和风险:评估者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
这可能包括物理危险(如高温、高噪音、有害化学物质等)、生物危险(如传染病等)和心理危险(如工作压力、暴力等)。
3. 评估危险和风险:评估者需要对已识别的危险和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员工的潜在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4. 制定措施:根据评估结果,评估者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来减少或消除危险和风险。
这可能包括改变工作流程、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实施培训和教育等。
5. 实施和监督:组织需要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和监督。
此外,定期检查和更新评估也是必要的。
劳动安全与卫生评估的好处包括:
1. 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工作中断和员工缺勤。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组织免受法律责任。
4. 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吸引员工和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综上所述,劳动安全与卫生评估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以及提升组织绩效至关重要。
组织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与卫生。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概述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概述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合理的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调查等方法,对作业环境进行描述和评估。
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设备是否安全可靠,工作场所是否整洁等情况。
通过访谈和调查,可以了解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受和反馈,是否存在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
定性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提供改进方向的参考。
定量评价是基于数据的评价方法,通过采样和检测,对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噪音测量、空气质量分析、辐射测量等。
定量评价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参考,更准确地评估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风险。
企业可以根据定量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员工职业暴露的风险。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贯穿于企业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评价结果需要在企业内部推广和应用,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并与相关的制度、政策和培训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只有通过全面、持续的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进行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时,除了上述的方法和内容,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首先,评价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他们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评价需要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此外,评价过程中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合作,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总之,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作业环境的卫生状况和危险因素,为企业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只有将评价的结果与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六篇)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和管理,加强对尘毒危害点的控制,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文明生产,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为职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2、管理与监督2.1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安全办负责制定劳动条件的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有毒有害作业职工的保健的管理工作。
2.2设置专人负责对职卫生工作的管理,其职责是:a)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
b)制定单位职业卫生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c)掌握单位有达作业点的分布情况,并按规定进行监测。
d)由人事办配合,对新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
发现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从事有毒有害作业。
e)对长期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建立健全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档案。
f)参加新、改、扩生产性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____公司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进行医治或疗养。
2.4在医治和疗养后被确认为不宜从事有害作业的,应在确认之时起两个月内调离岗位,确诊为矽肺病的员工,调离原工作岗位由公司进行安排。
8.2.5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应按规定接受职业病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3、防护措施3.1新、改、扩建生产性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2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选,以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
在原材料选用时,应首先采用无毒代替有毒或有害,改时操作技术和生产设备及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3.3生产单位要加强通风排尘,发送生产环境。
控制“二次尘毒源”,杜绝毒物再次散发。
3.4设备部门应加强对防尘防毒设备的管理,使用单位要加强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3.5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作业现场环境是指劳动者充实生产劳动的作业场所内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设备、工具、物料的布局、放置,物流通道的方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规范,事故疏散通道、出口及泄险区域,安全标志,职业卫生状况及噪声、温度、放射性和空气质量等要素。
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已到达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结合作业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具体要求,生产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4类。
(一)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舍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舍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舍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祖业场所空气不亮,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长沙环境不良。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没有固定的存在区域,而广泛存在于设计施工不符合要求、日常维护不到位的生产、生活区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同一生产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存在的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可能不相同。
(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和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地基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丢掉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亮,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祖业场所环境不良。
与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类似,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因素没有固定的存在区域,主要存在于设计施工不符合要求、日常维护不到位及周边环境恶劣的生产、生活区域,受人为、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同一生产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的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可能不相同。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指规定作业过程和操作条件、设备和环境要求、卫生设施和防护措施等一系列劳动安全卫生活动的基本标准,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工作疾病和职业伤害、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卫生水平的一个体系。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过程和操作条件的要求作业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所需物品加工处理开始,到最后生产成品或完成任务的完整工作流程。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要求工作场所的作业过程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可能导致危险的工作流程必须加以规范和控制;操作条件方面要求对于切断警告、机器操作顺序、操作步骤等必须制订详细的操作规程加以约束和规范,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能落实好安全措施,避免工作意外事件的发生。
2.设备和环境要求设备和环境要求是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一部分,要求员工使用的器材设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测和鉴定,有没有隐藏的危险隐患,同时环境要求方面要求对于工作场所的安装、布局、气氛、温度、湿度、通风等进行合理的配置,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3.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措施工作场所中会存在一些危险的因素,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要求在进行工作岗位安排时,对于可能造成员工受害的因素必须加以注意和防范,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危险隐患的发生,比如工作场所必须定期清洁、消毒、消除污染等。
4.卫生设施和防护措施的要求卫生设施和防护措施是用来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污染和防止员工受到伤害的必要条件。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必须具备洗手间、淋浴室、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并要求员工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口罩、耳塞等。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保障员工安全和保证工作场所卫生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措施,其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执行的严谨性和落实的完美性关乎着全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地面现场检查标准
地面现场管理检查标准寺河矿各场所定置管理标准一、办公室定置标准1、办公桌除办公必需品(文件夹、笔筒、电话、电脑及附属品等)外无其他物品。
2、饮水机按定置图摆放位置不得随意挪动。
3、报刊、资料、文件等使用过程中整齐叠放于电脑显示器前方,使用完存放于文件夹、资料袋内。
4、办公室对桌对称摆放整齐。
5、文件柜、办公桌、座椅靠背不能放任何物品。
6、线路布局横平竖直,墙面干净整洁。
二、库房定置标准1、库房内外严禁吸烟,禁烟、禁火标识应设置于库房显眼位置。
2、物资必须按类别分库、分区、储存摆放。
3、库房设置货位示意牌板、悬挂材料标签。
4、物资摆放做到“三条线”:物资码放一条线,标签悬挂一条线,货架摆放一条线。
5、库房物资要做到“帐、卡、物”相符。
6、库房内过道畅通,无占用安全通道现象。
三、作业场所定置标准1、各类安全标志、牌板齐全、醒目,各工种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悬挂整齐,表面卫生清洁。
2、物料、工具分类存放并码放整齐,管线盘好存放。
3、操作室整洁干净无闲杂物品,操作台按钮、记录本放置位置合适。
4、各类物料按指定地点存放并有明显标识牌板。
5、作业场所卫生清洁,无杂物、无淤泥积水,完工后及时清场。
四、食堂定置标准1、操作间保持整洁,地面无垃圾杂物。
2、厨具使用后清洗干净、消毒并摆放整齐。
3、食品生熟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4、操作人员不留长发、长指甲,操作前先洗手。
5、清洗池干净明亮,定期消毒,无长流水现象。
五、澡堂定置标准1、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2、水池、淋浴区配备相应数量防滑垫。
3、水温可控在38—42度之间。
4、大厅内严禁堆放杂物并保持整洁卫生。
5、更衣柜摆放合理、整齐,柜顶无杂物、柜面整洁。
6、吊篮保证安全、收放自如定期检查。
六、宿舍定置标准1、床、床头柜、书桌摆放整齐。
2、床头柜、桌面生活用品整齐有序。
3、宿舍内鞋依次摆放,外沿对齐。
4、门窗干净,窗台无杂物。
5、衣帽架无过多悬挂衣物。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修订版)1. 总则1.1 安全性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
对机械工厂进行安全性评价,既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1.2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工厂生产性企(事)业单位。
2. 评价原则2.1 危险程度分级,按生产设施固有危险的容量指数,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计算方法见附录1)。
2.2 安全性评价分级,采用千分制分级法,按设备设施安全状态和管理效果分为:特级安全级950分以上(含950分);安全级800分到950分以下;临界级500分到800分以下;临界级500分以下。
3. 评价程序3.1 自评:企事业单位成立专业评价小组,实施设备、设施100%自评,填写报告书,上报主管部门提出安全认证申请。
3.2 安评认证:安全级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安评认证和审批后报部备案,部定期公布。
特级安全级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推荐,部和省区市联合组织安评认证,由部审批。
3.3 安全级、特级安全级企业每五年复查一次,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4. 评价方法4.1 按《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项目表》进行评价(见附录2),指标分为三类。
4.1.1 综合管理评价:度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和对事故发生的控制能力。
4.1.2 设备、设施评价:度量生产设备、设施固有危险性的大小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的可靠程度。
4.1.3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度量生产作业环境带来的危险与危害而引起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可能性的大小。
4.2 评价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
4.2.1 抽样原则4.2.1.1 综合管理评价:对人员抽查考核数量不少于现场(或在册)数量的10%4.2.1.2 设备设施评价:按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H)比例抽样:(1). H<10 全部抽样;(2). 10<H<100 抽10台;(3). 100<h<500 抽10%;(4). H>500 抽5%且不少于50台。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标准(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1、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概述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是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三大组成部份之一,共9个项目。
1.1基本概念1.1.1作业环境作业环境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它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间、操作体位、操作程序、劳动组织、气象条件等。
作业环境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使作业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因此,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如何预防职业病。
1.1.2职业健康职业健康又称职业卫生或工业卫生。
职业健康工作是保护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
首要任务是识别和控制不良的作业环境、强化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措施,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1、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1.1.3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考评是对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员工个体因素及产生职业病的作用条件以及对其管理的危险性进行度量和考核评级。
1.2现场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意义1.2.1现场是各种生产的集合,是各项管理功能的“聚焦点”,现场管理也是对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和各项管理功能的验证。
1.2.2在实际意义方面,加强现场管理,能够减少事故发生。
因为事故发生最重要的间接因素就是现场管理因素(环境),由于现场管理存在缺陷,才造成人的行为失控和现场的隐患,从而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或火灾事故的发生。
1.2.3现场管理是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通过对生产作业现场“脏、乱、差”的治理,对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必然极大地优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环境。
1.3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不同作业环境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但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化学性因素⑴生产性粉尘:矽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作业人员长期在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条件下作业,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发生尘肺病。
工厂危险等级划分及计算方法
% 0 8 每 1%不合格扣 0.24
39 炊事机械 按 NO.239 表查证不合格率 %
0 8 单项否决。出现“Δ”每项扣 0.5 分,但累计扣分不超过应得分的 20%
40 其他机械 按 NO.240 表查证不合格率 % 0
10 单项否决。出现“Δ”每项扣 0.5 分,但累计扣分不超过应得分的 20%
分
20 按各台实得分之和求平均值 16 铸造熔炼炉 按 NO·216 表查证 分
15 按各台实得分之和求平均值
17 皮带动输机 按 NO·217 表查证不合格率 % 0
10 每 1%扣 0.3 分
18 酸碱油槽 按 NO·218 表查证不合格率 % 0 5 每 1%扣 0.15 分
19 建筑机械 按 NO·219 表查证不合格率 % 0 10 每 1%扣 0.3 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查证、测定方法 指标 应得分 评分标准
单位 目标值 实测值
一、综合管理评价 230
1 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方法应用 按 NO.101 表查证 种 6 18 少一种扣 3 分
2
安全生产责任制 查制度文本,抽查有关部门执行情况及效果
100% 15 每少一个部门(人员)扣 2 分;内容不完善扣 1 分;责任制不落实一个部门(人员)扣 2 分。 3 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 其中:安全操作规程
按 302 号检查表查证计算合格率 % 85% 20 每低 1%扣 1.2 分
4 有害作业人员体检率 按 303 号检查表查证体检人数,计算体检率
% 80% 20 每低 1%扣 1 分
5 职业危害分级 其中:三、四级有毒作业人数比率
Ⅳ级粉尘作业人数比率
2024年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一、设备设施布局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中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中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大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中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大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中型设备不小于____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____米。
4.高于____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许超过____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1。
三、生产区域地面状态1.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
2.车间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____米,车行通道宽度不小于____米。
3.保证通道畅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为生产设置的坑、壕、池等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____人行道及空地应平坦,无绊脚物。
如有绊脚物应设醒目标志或防护措施。
四、防尘、防毒(含物理因素)设备设施1.防尘防毒设备应完好,能正常运转、排尘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应无破裂、泄漏。
3.集尘(毒)风罩应完好、有效。
4.闸板应灵活可靠,无破损。
5.滤料(或元件)及时清洗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6.不产生严重的二次扬尘(毒)。
7.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合格率指标应按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率考核。
8.电离辐射、微波和高温等物理因素作业点的防护设施及操作者防护用品应完好,符合标准。
五、工业噪声1.和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对产生噪声的和产过程和设备,工艺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报告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资料收集清单目录1.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或复印件 (1)2.总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设备布局图、厂区四至图 (1)3.辐射源项信息 (1)4.最近一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 (1)5.近三年的职业卫生检测报告、近三年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1)6.企业基本情况 (1)7.近三年生产产品及产量 (1)8.企业规模和建筑物情况 (1)9.近3年原辅材料使用清单及其使用量 (2)10.设备清单 (2)11.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2)12.员工花名册及工作制度 (3)13.通风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 (5)14.照明设置情况 (5)15.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6)16.辅助用室设置情况 (6)17.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 (6)1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7)1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间和申报项目 (7)20.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7)21.职业病防治经费 (8)1.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或复印件2.总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设备布局图、厂区四至图3.辐射源项信息4.最近一次职业卫生评价报告如有5.近三年的职业卫生检测报告、近三年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如有6.企业基本情况深圳市华仕龙鞋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是一家专业生产女装鞋跟的企业,注册资金为:50万元,主要产品是:鞋跟及其配套天皮。
工艺流程:研发---模具制作---注塑成型----烤漆、电镀(外发加工)---包装----出货车间布局:1楼:注塑部、包装部2楼:工模部、仓库3楼:烤漆部、办公室主要设备:注塑机(卧式、立式)、车床、铣床、钻床、据床、火花机、刨床、雕刻机、烤箱、空压机、湿式除尘设备等。
7.近三年生产产品及产量8.企业规模和建筑物情况9.近3年原辅材料使用清单及其使用量10.设备清单及设备布置图11.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含外委(外包)工程12.员工花名册及工作制度花名册需要全厂,含外包及行政办公人员,且有详细的车间、岗位名称、性别等信息,13.通风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14.照明设置情况15.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16.辅助用室设置情况17.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应急救援设施包括:可燃气体报警仪(注明报警值)、事故通风装置、药箱(药品型号及数量)、医务室、应急防护用品(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等)。
大扫除劳动实践评价标准
大扫除劳动实践评价标准综合清洁效果所有表面干净无灰尘、污垢或碎屑。
地板无污渍、粘性物质或划痕。
家具无指纹、污渍或划痕。
玻璃和镜子无污渍、条纹或雾气。
规范性清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清洁。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
遵守安全规定和程序。
注意细节,不放过任何角落。
效率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清洁任务。
优化清洁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尽可能减少浪费和重复工作。
责任感和主动性主动识别并解决清洁问题。
遵循指示并寻求明确。
对清洁的质量负责。
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极的态度。
团队合作在团队环境中有效工作。
与同事保持沟通,协调工作。
营造积极和协作的工作氛围。
安全和卫生遵守所有安全规定和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妥善处理清洁剂。
保持工作区干净卫生。
注意人体工程学原则,防止受伤。
环保使用环保清洁剂和技术。
减少废物产生,重视可持续性。
节约水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附加要求根据具体环境或行业需求,可能包括其他要求。
例如,医疗保健环境可能需要消毒和灭菌程序。
制造业环境可能需要遵循特定的清洁协议以满足质量标准。
评估方法观察和目视检查:定期检查清洁区域,评估清洁效果和遵守标准。
访谈和反馈:与相关人员交谈,收集有关清洁质量、效率和团队合作的反馈。
数据分析:分析清洁记录、工时和材料使用情况,以评估整体绩效。
行业基准:将清洁实践与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进行比较。
持续改进定期审查和更新评价标准。
征求反馈并实施改进建议。
提供培训和支持,以提高清洁人员的技能和知识。
投资创新技术和方法,优化清洁流程。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考评要求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考评要求作业环境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它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间、操作体位、操作程序、劳动组织、气象条件等.作业环境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使作业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发生。
因此,其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如何预防职业病。
厂区环境厂区环境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厂区环境中的道路、照明、消防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降低,而厂区环境中的厂容和厂貌等因素直接影响到职业健康和职业病的发生。
一、厂容厂貌1、厂内实行定置摆放厂区内有定置图,定置图上应注明各建筑物、物料堆放点、道路及管线等位置,同时应按图实现定置摆放,且厂区内无杂物,无图、物不符等状况。
2、垃圾定点存放,且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并实现定点、定位,垃圾存放点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危险固体废物应有专门存放点,存放点有防渗漏措施,且应按国家规定妥善处理。
3、厂区大门开启灵活、方便、迅速,无卡死现象。
二、厂区道路1、厂区双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5m,单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且为环形.2、厂区门口、危险路段,需设置限速标牌和警示标牌。
3、厂区道路应有明显的人、车分隔线.三、厂区主干道占道率1、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2、利用主干道一边堆放产品或停置车辆的应有划线标志,通行部分宽度必须保持≥5m。
不得在转弯处或通道两侧堆放物品或停置车辆。
3、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四、厂区照明1、照明灯布局合理,无照明盲区,厂区主干道和安全通道的照度不低于30lx。
2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五、厂区消防1、室外消火栓应合理配置,且有明显的漆色标志,其1m范围内无障碍物。
2、所有消防器材完好,且灵敏可靠.3、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
车间作业环境车间是企业生产直接现场,其环境状况与安全生产、职业关系十分密切,影响较大。
作业场地卫生标准及要求
作业场地卫生标准及要求
根据作业场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要求,一个清洁、整洁和卫生的工作环
境对于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作业场地卫生的主要标准和要求:
1. 清洁度:作业场地应经常清洁和维护,确保表面干净、无灰尘和杂物。
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应定期清洁,包括清洁污渍、油污和其他污垢。
2. 垃圾处理:垃圾应被妥善处理,并定期清理。
垃圾桶应放置在合适的
位置,确保易于使用和清洁。
可回收物和非可回收物应分开处理。
3. 厕所和洗手间设施:作业场地应配备适当的厕所和洗手间设施,并定
期清洁和维护。
洗手间应提供肥皂、纸巾和干手器。
4. 通风和空气质量:作业场地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以确保员
工的舒适和健康。
安装适当的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并定期维护和清洁。
5. 食品安全:如果作业场地提供食物或食品存储区域,应遵守食品安全
标准,包括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处理方法,定期清洁和消毒设备。
6. 昆虫和害虫控制:作业场地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昆虫和害虫的出现。
定期检查和清除潜在的孳生地,并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处理。
7. 医疗急救设施:在作业场地应设置适当的急救箱,并保持其完整和更新。
员工应接受急救和应急情况的培训。
综上所述,作业场地卫生标准要求保持清洁、整洁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定期清洁、垃圾处理、良好通风、食品安全和昆虫
控制是保持作业场地卫生的关键要求。
此外,提供适当的医疗急救设施也是
必要的。
这些措施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24年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篇
2024年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篇目录第1篇安全警示标志和作业环境管理制度第2篇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第3篇安全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评价安全生产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评价(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责任制及执行情况谟武水电有限公司洋口项目部制订了《各级人员安全职责管理规定》、《运行、维护、管理岗位职责规定》,制定了洋口水电厂项目部、项目部经理、安全专责、值长、班组长、班组安全员、运行值班人员、检修人员等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明确规定了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安全职责,规定项目部经理是水电站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全面负责,符合要求。
项目部经理与谟武水电有限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责任书中明确规定了洋口项目部的年度安全责任和安全目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要求。
但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目标未层层落实,分级控制,建议补充签订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目标责任状,做到安全责任和安全目标层层落实,分级控制,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2)防汛、大坝安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项目部依据《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水电厂防汛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了《防汛管理制度》、《防汛岗位责任制》、《防汛现场安全检查制度》、《洪水调度会商决策制度》,成立了防汛组织机构,制定了年度防汛总目标。
明确规定了防汛领导小组、防汛办公室、运行人员、值班人员的安全职责。
制定了的防汛物资管理制度、报汛制度、汛后灾情统计与总结报告制度、汛前检查及消缺管理制度、汛期通信管理制度、防汛工作纪律与奖惩办法等,防汛管理制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项目部制订了《水工建筑物检查评级制度》、《大坝巡视检查实施细则》、《水工建筑物观测规程》、《高水位及特殊情况观测制度》等大坝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明确大坝安全检查的类型为:日常巡视检查、年度详查和特殊情况下的巡视检查。
日常巡视检查由洋口水电厂运行管理部水工维护人员在现场对大坝及附属水工建筑物、监测设施等进行巡视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生产区域地面状态1.设置目的
生产区域地面平坦,整洁是确保物料流转,人员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备条件。
2.适用范围
凡属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作业场所均为评价范围。
3.查证方法
3.1评价时以厂房的一跨或一个工作间为一个计数单位。
3.2人行道、车行道和宽度要符合规定的要求(“人行道”指为生产操作所需的工位,如开断电源、检修或调整工作位置时,操作者必须经过的地方。
“车行道”指电瓶车、手推车等需进出的地方)。
3.3在生产区域内生产而设置的深>0.2m,宽>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3.4作业场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以避免人员通行或操作时滑跌造成事故。
任何一个工位的工业垃圾不应超过一个班次的发生量。
一处的废油,废水,漫渍面积应小于1平方米。
3.5车间人行道及其他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
“平坦”指无台阶和高差小于5厘米的凹凸地面。
“绊脚物”指埋于地下而突出地面2厘米以上管、线、零年等非浮放物品。
由于工作(生产)需要暂时突出的物件,应设醒目的标志。
3.6在车间内搭建的平顶房屋顶上堆物,作业或作为通道的,房顶应有足够的安全强度和防护栏杆,并参照作业平台进行评价。
4.计分方法
本项目分值为10分。
4.1人行道、车行道都符合要求给2分。
任意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两项中各有一处不符合要求或一项中有二处不符合要求则该条款不得分。
4.2坑、壕、池有任意一处不符要求扣1分。
车间内小屋平顶护栏不符要求,则该条款不得分。
4.3现场废油、废水浸渍面积超过1平方米;工业垃圾在任何一个工位如超过一个班次发生量;在安全通道上或生产区域多点散布废物;废物无容器集装或堆放在非指定地点。
存在上述任何一条,则该条款不得分。
4.4在现场任何一处发现有绊脚物或空地凹凸不平,则该条款不得分。
4.5计分方法:将各考核点的得分取平均值为实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