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2011药学概论重点资料完整版

合集下载

考试大纲引

考试大纲引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新变化二、西药部分★药学专业知识(一)1.药理学(1)将原大纲中第三单元“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与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合并为一个单元,命名为“神经系统药物”。

(2)将原大纲中“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调整为“其他类药物”。

医学教育网原创(3)部分章节的名称有所变动,比如:原“精神药物”变为“抗精神失常药”,原“心境稳定剂”变为“抗躁狂症药”等等。

(4)2011年考试大纲增加或删除了一些药物,但总体来说,实质性的变化不大,新增的内容是我们需要重点复习的。

2.药物分析整体观之,《药物分析》除新增了两大内容以外,其他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考生应当重点掌握好前几章的基础内容。

(1)2011年考试大纲由原来的七个单元变更为九个单元,新增了两大内容,即“滴定分析法”与“体内药物分析法”。

(2)在旧大纲的基础上,新大纲增加了一些帮助考生理解的基础知识,比如“色谱法基础”。

(3)新增了几种药物的分析,比如“氟康唑”、“左旋糖酐40”等等。

★药学专业知识(二)1.药剂学总体来说没有太大变化,某些章节变更。

(1)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药剂学的变化要少些。

有些章节新增了一些内容,例如第八章“注射剂部分”新增了“输液和分类与质量要求”、“葡萄糖输液的处方分析、制备工艺及操作要点”;第九章“液体制剂部分”新增了“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

(2)绪论部分删除了对“不同分类方法所涉及到的剂型”的内容的介绍,“散剂”一章中删除了“影响筛分的因素及粉末分等”的介绍。

2.药物化学《药物化学》重点考察的仍然是每类药物的分类、结构、作用机制,有些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副作用也要重点把握。

总体来讲,大纲变化比较大,考生应当注意一下。

(1)大纲中没有了对“总论”的要求。

(2)2011年的考试大纲尤其重视代表药物,每一章都增加了一系列代表药物。

(变化较大,考生请参照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页面的大纲)。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有些章节的名称有所改变,但是介绍的内容没有变化,最大的变化在第四章和第五章。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药学概论期末重点(整合)

药学概论重点(整合版)1.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乙硫异烟肼、环丝氨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

新一代的抗结核药:司帕沙星、利福定2.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1.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来提呈;2.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和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3.生药鉴定的定义及目的定义: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3.寻找和利用生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4.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1. 干热灭菌法2. 湿热灭菌法3. 过滤灭菌法4. 射线灭菌法化学灭菌法5.生药理化鉴定生药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利用药物中存在的某种化学成分的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鉴定药材真伪和纯度。

性状鉴定:运用人体的感官感受的方法对药物的性状进行鉴别。

6.体内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通过分析人或动物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

主要任务:1. 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2.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3.新药开发中的新药体内研究4.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5.内源性物质的研究6.滥用药物的研究7.药物分析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定义: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药学概论》期末复习必背资料

《药学概论》期末复习必背资料

绪论1.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2.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书籍是?P23《新修本草》,又称《唐新本草》、《唐本草》3.药学发展的第一、二、三阶段P3-5第一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末,是天然药物利用时期,极大部分是纯天然药物。

第二阶段:19世纪末合成药物的兴起阶段,化学药物及其治疗的概念得以深化。

eg:百浪多息、磺胺类药物等的出现。

第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大量化学药物的合成并上市,以及生化药物的兴起阶段。

生药学4.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品、中药材、中药饮片P20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或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中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5.生药的定义P21生药一般指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6.生药的炮制方法?常见炮制方法的区别(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烫法炮制修制)P28常见的炮制方法有,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

7.药物、本草、中药定义P20药物是具有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物质。

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大多称"本草",所载药物主要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以植物(草类)药占大多数,故名本草。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8.了解著名的生药:冬虫夏草、麝香、黄芪、麻黄、三七、陈皮的理化性状及应用P51-72冬虫夏草的基源,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功效:基源:为麦角菌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昆虫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章)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章)

执业药师www・qM・s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一、概述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安全、有效、稳定。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稳定性问题实质上是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是否发生质量变化的问题,所研究的重点是考察药物制剂在制备和储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预测药物制剂有效期的方法等。

研究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物理两个方面。

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物理稳定性方面,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主要是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二、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用化学动力学的方法可以测定药物分解的速度,预测药物的有效期和了解影响反应的因素,从而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缓药物的分解,制备安全有效,稳定性好的制剂。

研究药物的降解速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反应级数是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反应级数:研究药物的降解速度-dC/dt=kC n式中,k:反应速度常数;C :反应物的浓度;n :反应级数,n=0为零级反应;n=1为一级反应;n=2为二级反应,以此类推。

反应级数阐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的大小。

对于大多数药物,即使它们的反应过程或机理十分复杂,但可以用零级、一级、伪一级、二级反应等来处理。

零级反应速率方程:-dC/dt=k0积分得C=CO-KOt零级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反应物的溶解度,或某些光化反应中光的照度等。

(2) —级反应速率方程:-dC/dt=kC 积分得:lgC=-kt/2.303+lgC0半衰期(t1/2):是药物分解一半所需时间。

恒温时,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t1/2=0.693/k有效期(t0.9):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五章)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五章)

生物药剂学第一节概述一、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内容是剂型和制剂中的药物用于机体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命运”规律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和改进药剂质量,合理的设计剂型、处方和生产工艺,为临床给药方案设计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剂型因素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状(3)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4)药物的剂型与用药方法(5)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条件2.生物因素包括:种族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遗传差异及生理与病理条件的差异二、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的吸收过程也是一个膜转运过程,体内具有吸收功能的主要组织为上皮组织,它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上皮细胞膜是一种生物膜,其构造和性质决定药物的吸收难易程度。

(一)生物膜的结构:由类脂质、蛋白质及少量多糖等组成,具有半透膜特性。

(二)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各种药物的性质不同,其转运方式不同。

1.被动扩散(被动转运)(1)指药物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生物膜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2)被动扩散符合一级速度方程,即一级吸收速度方程:dc/dt=-KC1(3)被动扩散的特点1)顺浓度梯度转运,即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具有一级速度过程特征;2)不需要载体,膜对通过物无特殊选择性;3)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无部位特异性;4)扩散过程不需要能量(4)被动扩散途径(1)溶解扩散(2)膜孔转运2.主动转运(1)指借助于载体的帮助,药物分子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逆向转运的过程,这种吸收转运需要能量。

(3)主动转运的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主要是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提供;3)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4)可与结构类似物质发生竞争现象;5)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6)主动转运有结构特异性7)有部位特异性;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可用米氏方程来描述。

广药2011药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广药2011药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题型:选择(20分)、填空(20分)、判断(20分)、简答题(40分,共5题,每题8分)绪论1、药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第一阶段:从药学起源的远古时代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利用天然药物。

德国化学家塞特纳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第一个活性成分——吗啡,它的活性是鸦片的10倍,这是现代药学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药物合成的兴起至20世纪50年代,化学药物领域。

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使用成为了药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60年代开始,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成为药物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反应停”事件。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时期。

1977年,和用基因工程法表达了生长抑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法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走向实用化阶段。

2、新药的临床试验包括了几期、申请新药的临床试验要进行哪几期;新药的研究开发的5个阶段:(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川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检测阶段。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

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Ⅰ、Ⅱ、Ⅲ期临床试验,有些情况下可仅进行Ⅱ、Ⅲ期,或者Ⅲ期临床试验。

Ⅰ期临床试验是为了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Ⅱ期临床试验是为了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Ⅲ期临床试验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和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Ⅳ期临床试验是在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

2011级药剂学药学专业全部重点

2011级药剂学药学专业全部重点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1药物的分子结构2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3晶型4溶剂化物5粒子大小6温度7ph与同离子效应8混合溶剂9添加物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1制成可溶性的盐2引入亲水基团3应用助溶剂4使用替溶剂5加入增溶剂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盐、硫酸化物、磺酸化物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活性最大):也成季胺化物,如苯扎溴铵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的,主要有卵磷脂;合成的包括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甘油脂性,如单硬脂酸甘油酯;多元醇性,脂肪酸蔗糖酯、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型液体制剂的特点?优点:1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2给药途径多3易于分取计量,服用方便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5有利于提高某些固体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1易于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2携带运输储存都不方便3水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需要加防腐剂4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液体;非均匀液相体制剂的药物离子应分散均匀;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液体制剂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该发生霉变;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P157页表格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的质量要求?1无菌:制剂中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2无热原3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应符合药典标准4安全性: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组织基本无刺激和毒性,以确保安全5渗透压渗透压性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6、PH应和血液或组织具有相等或者相近的PH。

7、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贮存期内安全有效。

8、降压物质:有些注射液,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其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要求,确保安全。

此外,有些注射剂还应检查溶血作用、致敏作用等。

热源的去除技术:1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2热源的性质:1耐热性2过滤性3吸附性4水溶性5不挥发性6其他3热源的污染途径1注射用水2原辅料3生产过程4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5注射器具4去除热原的方法:1高温法2酸碱法3吸附法4蒸馏法5离子交换法6凝胶过滤法7反渗透法8超滤法9其他P180页计算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蒸汽性质3灭菌温度和时间4液体制剂的介质性质注射剂的分类:1溶液型2混悬型3乳剂型4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皮下注射2皮内注射3肌肉注射4静脉注射5脊柱腔注射6动脉内注射7其他注射剂的特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3适合于不能口服的药物4准确局部定位给药5可产生长效作用6较其他液体制剂耐储存7依从性较差8价格昂贵9质量要求高注射油的质量要求:碘值79~128;皂化值185~200;酸值不得大于0.56P197页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与图可知:注射剂制备工艺分为:水处理、容器的处理、药液的配置、灌装和封口、消毒灭菌以及灯检包装等。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讲义0101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讲义0101

第一章药学服务前言考试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配伍选择题——备选项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多项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考试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学习方法:1、通读讲义;2、专注老师讲义重点3、相应练习题现代药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了解即可)第一阶段:传统的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第二阶段: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临床药学阶段;第三阶段:更高层次的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

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第一节药学服务概述(约1-2分)一、药学服务的含义药学服务: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性,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药学服务的目标)药学服务最基本的要素是“与药物有关”的“服务”。

简言之:药学服务是向所有人提供的与药学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

其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了解即可)(1)药学监护:依据患者情况设计监护点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药学干预:主要针对医师处方的适应性(3)药学咨询:向他人解答药学问题。

二、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一)药学专业知识(二)沟通能力1.沟通的意义:互利互惠原则2.沟通的技巧(1)认真聆听:会听(2)注意语言的表达:会说(3)注意非语言的运用:如微笑、点头、目光接触、手势、体位等。

(4)注意掌握时间(5)关注特殊人群(三)药历书写1.药历的作用药历是药师为参与药物治疗和实施药学服务而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

药历由药师填写。

(看一遍本段文字,有印象即可。

可常识判断)2.药历的主要内容和格式国外有一些标准模式,如SOAP药历模式、TITRS模式。

药历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自身情况、疾病情况、用药情况。

广药药学概论重点全解

广药药学概论重点全解

药学概论重点1.处方药《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83条规定,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

处方药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其生产品种必须取得药品批准文号。

2.非处方药(OTC)《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83条规定,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品适应证可自我诊断、可自我治疗,通常限于自身疾病;药品的毒性在工人的安全范围内,其效用-风险比值大;药品滥用、误用的潜在可能性小;药品作用不掩盖其他疾病;药品不致细菌耐药性;一般公众能理解药品标签的忠告性内容,无需医师监督和实验监测即可使用。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又分为甲、乙两类。

3.新药是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新药的研究开发的5个阶段:(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

4.药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分为: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生物药物。

5.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包括两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遴选基本药物的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

199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中西药26类、699个品种,中药制剂11类、1699个品种,并同时宣布国家基本药物每两年调整一次。

至2004年调整后,确定的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品种,共11类1260个处方;国家基本药物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制剂品种,共23类773个品种。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复习重点

药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药品的概念: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是人类对付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第一节药学的发展与药学任务p3一药学的发展1 ~19世纪末——天然药物如:吗啡2 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化学药物如:百浪多息,青霉素“磺胺醑”事件:要求产品上市销售之前必须证明其安全性3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生化药物如: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反应停”事件:所有药品的ADR必须报告FDA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药物如:胰岛素二药学的定义与任务药学的概念: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药学的理论基础,药学和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二节药品的类别p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通常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不同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物药物。

第三节药品的上市过程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其中Ⅰ、Ⅱ、Ⅲ期是上市前的,Ⅳ期是上市后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第一节绪论p20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

生药的概念: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生药学的概念:生药学指以生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医疗用途、组织培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新药创制的科学。

第二节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p25生药的分类法:1 药用部位 2 化学成分 3 自然系统 4 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 5 中文名的笔画顺序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

第三节生药的炮制p27一生药的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2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和作用;3提高疗效;4便于调配和制剂;5纯净药物,利于贮藏;6除臭矫味二生药的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第六节生药资源及道地药材p45道地药材主要指某些地区栽培生产的优质药材,也包括优质野生药材。

《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1)第一阶段:主要利用天然药物;德国化学家塞特纳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第一个活性成分-—吗啡。

(2)第二阶段:开创化学药物的应用领域;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使用成为了药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3)第三阶段:60年代开始,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成为药物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4)第四阶段:生物技术药物;Hirose和Itakura用基因工程法表达了生长抑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法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走向实用化阶段。

2。

药学的定义P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应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是要学的理论基础,药学与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1)化学是药学的研究基础。

(2)医学为药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3)药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1)研究新药及其制剂(2)阐明药物作用机制(3)研究药物制备工艺(4)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5)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6)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制定研究计划和制备新化合物阶段(2)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3)药物临床研究阶段: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4)药品的申报与审批阶段(5)新药监测阶段按照其适用范围可以将GMP划分为三类:(1)具有国际性质的GMP(2)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GMP(3)工业组织制订的GMP8.国家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实行执业药师制度【熟悉】P16—17第二章生药学概论生药一般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的总称。

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2011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分析部分教材考点(第一章)

2011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分析部分教材考点(第一章)

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分析部分第一章药典知识第一节国家药品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1)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2)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国家对药品强制执行的质量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生产工艺所作的技术要求。

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3)《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是违法行为。

4)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5)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药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

★★6)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原则①坚持质量第一②应有针对性注意各个环节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的项目③方法适用、先进准确、灵敏、简便、快速④限度规定要恰当二、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的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的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及制剂等。

•名称: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和英文名称★药品名称应明确、科学、简短,不得使用代号及容易混同或夸大疗效的名称,避免用以下方式命名: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

②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原料药须列出,按“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③分子式和分子量④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⑤含量或效价的规定(含量限度)对于原料药:用有效物质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含量;抗生素或生化药品用效价单位(国际单位IU)表示含量对于制剂:用含量占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⑥性状:性状项下主要记叙药物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溶解度术语:“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极易溶解”: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 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 ml中不能完全溶解。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二章)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二章)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一) 粉体学简介1粉体学概念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2粉体的性质⑴粒子大小与粒度分布(二)粉体的性质1.粉体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和粒径的测定方法(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粉体的粒子大小是粉体的最基本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溶出、吸收等。

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①定方向径:即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

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

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

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又称Stocks径。

⑤筛分径:即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一般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

A.定方向径B.等价径C.体积等价径D.有效径E.筛分径1.粉体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称为B2.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称为D粉体的大小不可能均匀一致,而是存在着粒度分布的问题,分布不均会导致制剂的分剂量不准、可压性变化以及粒子密度变化等问题。

因此,研究粒度分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体粒子群中的百分比。

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

测定时应注意避免粒子问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同时测定的粒子的数目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

②库尔特记数法:库尔特记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

可以用该方法求得粒度分布。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③沉降法:沉降法是根据Stocks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一章)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一章)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摘要(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微型胶囊、包合物和固体分散物第一节微型胶囊一概述概念: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其直径为1~5000um。

特点: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③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④缓释或控释放;⑤使液态药物固态化;⑥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⑦使药物浓集于靶区【经典真题】药物微囊化的特点不包括A.可改善制剂外观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C.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D.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E.可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答案:A二、常用囊材分为三大类:1.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蛋白质。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CMC-Na、CAP、EC、MC。

3.合成高分子囊材:1)非生物降解囊材:聚酰胺,硅橡胶等。

2)可生物降解囊材: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一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等。

【经典真题】属于天然高分子微囊囊材的有A.乙基纤维素B.明胶C.阿拉伯胶D.聚乳酸E.壳聚糖答案:BCEA.聚乳酸B.硅橡胶C.卡波姆D.明胶一阿拉伯胶2)复凝聚法原理: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如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溶解度下降,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最后调节pH 值至8~9,加入37%甲醛溶液使囊壁交联固化。

【经典真题】1.以明胶为囊材用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常用的固化剂是A.甲醛B.硫酸钠C.乙醇D.丙酮E.氯化钠答案:A2.可用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材料是A.阿拉伯胶﹣琼脂B.西黄耆胶﹣阿拉伯胶C.阿拉伯胶﹣明胶D.西黄耆胶﹣果胶E.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答案:C3)除以上两个方法外还有: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液中干燥法。

2.物理机械法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在气相中进行微囊化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药2011药学概论重点资料完整版掌握1、抗体工程分类336(1)多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3)基因工程抗体2、抗肿瘤药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251近期毒性、远期毒性3、成功的靶向制剂所具备的条件、分类。

316.317三个条件: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分类:一级靶向、二级靶向、三级靶向;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流化学靶向制剂;4、口服硫酸镁和注射硫酸镁210注射硫酸镁:注射后可引起中枢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

原理是:镁离子抑制递质的释放和骨骼肌松弛。

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

口服硫酸镁:口服难以吸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使肠道扩张,使肠壁感受器受到刺激,导致腹泻;5、判定药品真伪的检验工作258程序:A、分析样品的取样B、检验C、检验报告的书写。

检验内容:性状是否符合要求,再进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药物鉴别常用方法: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学法。

含量测定常用方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酶化学方法。

鉴别用来判断药物的真伪;检查和含量测定用来判定药物优劣。

一般鉴别试验用来证实某一类药物,专属鉴别试验用来证实某一种具体6、药物制剂稳定性288药物制剂稳定性:包括化学、物理及生物学三个方面。

7、药物剂型的作用286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硫酸镁,利凡诺)。

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脂质体)。

剂型可影响疗效。

8、抗生素时代的开创标志1941年青霉素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开创9、《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所列药品种类和要求348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是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和进口品种,并符合“临床需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保证供应”的原则。

《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包括化学药、中成药、中药饮片。

《药品目录》又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 。

10、药事管理学的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342可分为选题、准备、实施、总结四个步骤;11、机体的防御系统12、辅料定义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287辅料:是构成药物剂型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它赋予药物剂型必要的物理、化学、药效和生辅料:物学性质。

作用:有利于制剂的成型;增强主药的稳定性,延长制剂的有效期;改变主药的理化性质;可调控主药的释放速度;利用辅料增强主药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利用辅料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13、生药鉴定的定义和目的34.35生药鉴定:就是依据国家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目的: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制订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寻找和利用新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14、药品质量标准定义和制定原则256.281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制定原则:1 安全性与有效性;2、先进性;3、针对性与合理性;4、规范性;15、常用的抗结核药物247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等;二线:对氨水杨酸、氨硫脲、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紫霉素、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

16、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1)启动阶段:指T 细胞或 B 细胞的抗原识别APC 抗原呈递阶段。

2)诱导阶段:T 细胞与 B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3)效应阶段:①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②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中和作用、调理作用和细胞溶解)。

中国药典的内容25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内容: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现行版附录内容包括:制剂通则、一般鉴别试验、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理化常数、有关滴定和测定法、一般杂质检查方法、制剂检查法、抗生素微生物鉴定法、试剂配置法等17、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24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

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

本书所述均指获得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是由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产生的机制包括:产生灭活酶;2、改变靶位结构;3、增加代谢拮抗物;4、改变通透性;5、主动外排。

18、片剂包衣的目的307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一定部位释放或缓慢释放;在胃液中因酸性或胃酶破坏的药物、对胃有刺激以及可引起呕吐的药物可以包肠溶性薄膜衣;可将有配伍变化的药物成分分别置于片芯和衣层,以免发生变化;改善片剂的外观和便于识别;19、萜类的基本碳架108单萜类是由 2 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典型单萜的分子式为C10H16,有 3 个不饱和度。

可指导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导制定具体的医疗保险制度补偿标准,明确国家、个人应分别承担的药品费用;指导医院开展既能更好为患者服务,又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医疗保健措施或项目;帮助临床医生在临床决策过程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有助于指导药品科研、生产、经营企业研制、生产和销售既能满足社会人群防病治病需要,又能获得自身利益的药品等。

21、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乙两类非处方药的区别源于对其安全性的评价。

甲类otc(红色):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的非处方药。

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otc(绿色)otc(绿色):除了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零售的非处方药。

乙类处方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22、生药的国际通用名称27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23、生药的鉴定所依据的标准有哪几个36.37三类: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24、包衣片种类307根据包衣材料不同,片剂包衣分为包糖衣和包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性、肠溶性及不溶性三类。

25、药学定义和它与哪些学科有关 5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及其合理使用的科学,也称为药物科学。

药学与化学、医学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6、泻药分类231可分为三类: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刺激性泻药(酚酞、蒽醌类)、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27、合理用药的参与者386包括:各级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和患者本人28、药学的主要任务 6研究新药制剂;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药物制备工序;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管理;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促进、评估及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制定经济有效地治疗方案;运用药学、药理学、医学的知识、开展临床药理学、临床药学的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应用药物。

29、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共同特点314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30、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时间379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 3 年,毒性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 年;药物经济学(PE)大多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全社会。

因此PE 评价不仅是费用指标,同时也要对临床效果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价。

开展PE 研究的十个步骤:1、明确要解决的药物经济学问题;2、确定研究的目的;3、确定用于比较治疗项目及结果;4、选用正确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5、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耗费用;6、明确所需的各种资源;7、设定结果发生的概率;8、应用决策分析;9、进行费用折扣分析或敏感分析或费用增量分析;10、发表研究结果。

32、药剂学中常采用的灭菌方法296常用的有三类: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33、苷类结构组成99 、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链接而成的化合苷类物;主要结构组成主要结构组成是,糖、苷元、苷键。

主要结构组成34、体内药物分析的定义和主要任务272定义:是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化、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主要任务:体内药物分析本身的“方法学”研究;开展各种生物样品的常规测定;新药开发的新药体内研究;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与测定;内源性物质的研究;滥用药物的研究;35、药物分析的任务255药物成品的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决定36、药事管理工作采用的手段340 、运用行政手段(行政审批)运用法律手段(制订法规、明确责任)运用技术手段(监测仪器控制产品质量)运用宣传舆论工具(发挥舆论力量、增强防范意识)37、药品的定义347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38、为防治磺胺药损害肾脏宜同服的药物口服碳酸氢钠可以碱化尿液,增加磺胺类抗菌药物及其乙酞化代谢产物的溶解度,防止或减轻其肾毒性。

因此,临床上磺胺类抗菌药物与碳酸氢钠片同服,同时大量饮水(1000ml 以上)作为常规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39、美国50 年代建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国际上常用的ADR 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自愿报告系统;2、义务性监测;3、重点医院监测医院为中心的监测系统;4、重点药物监测;5、速报制度。

40、国家药品价格的管理376 、国家药品价格的管理一、药品价格定价方式: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国家定价药品的范围:列入医保药品目录的品种;具有垄断性的药品。

省级政府定价的药品,包括列入医保目录的乙类药品、民族药、中药饮片、医院制剂等。

二、药品价格管理方式:药品定价管理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甲类药品、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少量特殊药品的价格,由国家计委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价格,在中央定价原则指导下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民族药价格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的价格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管理形式。

41、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定义334基因诊断:是以探测基因的存在、分析基因的类型和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从而达到基因诊断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诊断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