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终极复习资料
体内药物分析考试上课说义
体内药物分析考试上课说义体内药物分析考试浙江大学接着教育学院《体内药物分析》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反相HPLC答:即流淌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HPLC。
2.ODS答: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常用反相HPLC的固定相。
3.荧光光谱答: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4.激发光谱答:以激发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5.RSD答:相对标准偏差,即周密度的一种表示办法。
6.一相代谢答: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7.二相代谢答:指药物在体内的结合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基化、乙酰基化、氨基酸缀合、谷胱甘肽缀合等。
8.检测限答:表示药物的最低可测度,别必然量,通常以S/N=2~3倍时被测药物的绝对量表示。
9.定量限答:表示药物可定量测定的最低量,须符合一定周密度和准确度要求,常以标准曲线最低浓度点来确定,或以 S/N=5~10确定。
10.血清答:全血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11.血浆答:全血加抗凝剂(肝素等),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12.酶免疫分析答:酶免疫分析是在放射免疫分析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办法,以酶代替同位素来标记药物,酶与底物、辅酶等反应后引起汲取光谱变化而被检测。
13.手XXX物答:分子结构中含有别对称碳原子(即手性中心)的药物称为手XXX物。
14.TDM答:治疗药物监测,为英文“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缩写。
15.冷冻答:指-20℃及以下温度。
16.人工抗原答:全称为人工彻底抗原,将药物等小分子半抗原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物质经人工合成而得,具有免疫原性。
17.生物转化答:要紧指体内代谢反应。
18.提取回收率答:指药物加入到生物样本中经前处理后测得的量与理论加入量的比值。
19.CYP1A2答:细胞群素P450 1族A亚族第2个酶基因。
20.毛细管电泳答:即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各组分之间的迁移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
[精品]药物分析复习资料.doc
药物分析1•药品:他不同于一般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的特殊商詁O2.药物分析中常用的玻璃仪器:烧杯、三角瓶、碘量瓶、量筒量杯、烧瓶、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试剂瓶、称量瓶、干燥器。
要了解个仪器的貝体用途,特别是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的用途。
3.移液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滴定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6、7)4.药典具有法定性、技术性、和广泛适用性。
《屮国药典》CP、《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EP、《国际药典》TP5.《中国药典》各版的概况,主要掌握2005年版的,一共分为3部:一部收载屮药材、植物油脂、屮成药及单味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及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共3214种6.《屮国药典》的结构:1凡例2.品名口次3.正文4.附录5•索引五部分构成。
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药品名称2.性状3.鉴别4.检查5.含量测定6.类别7.贮藏7•水浴温度:除了特殊规定、均指98——100° Co室温指10——30° Co水浴指2° C 以下。
溶液后记示的(1-10)是指固体溶质l・0g或液体溶质l.Og加溶剂使成10ml 的溶液&恒重:除另冇规定外,是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质量差异在0.3mg 以下的质量。
9•试验用水。
除另冇规定外,均是指纯化水10.药品检验的基本操作1.取样2.检查3.记录和报告11.药物杂质:是指药物屮存在的无治疗作用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或影响治疗的物质。
药物杂质的來源一•从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二•从药物贮藏过程中引入。
12•按杂质的产生与存在的特点分类1 •一般杂质:是指口然界分布比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或贮藏过程屮容易引入的杂质。
如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硒、氟、鼠化物、铁盐、重金属、硼盐、干燥失重、水分炽灼残渣、易碳化雾2.特殊杂质:根据药物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可能会引入的杂质。
体内药物分析重点
体内药物分析重点第⼀章绪论1.体内药物分析(pharmacetical analysis in biological sample):⼀门研究⽣物体内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法学科。
2、任务:(1)进⾏分析技术、分析⽅法学研究,提供最佳分析条件。
(2)为药物体内研究提供数据(3)服务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参与指导临床科学⽤药。
(4)内源性物质的测定和研究(5)滥⽤药物的检测。
3、特点:(1)⽣物样品中⼲扰物质多;(2)⽣物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3)分析⽅法要求⾼;(4)、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5)、测定⽬标与数据处理复杂;(6)、⼯作量⼤:个体差异;数据量⼤。
4、热点问题;(1)游离型⾎药浓度测定⽅法的研究(2)代谢物的监测与研究(3)对映体药物的检测与研究(4)体内微量元素的测定与研究(5)中药药物代谢动⼒学研究(6)⽅便、快捷的样品制备⽅法与样品直接进样分析的研究(7)分析新⽅法、新技术的联⽤研究(8)体内药物分析⽅法的质量控制研究(9)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体内过程研究。
第⼆章——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理论基础概述?第⼀节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药物由给药部位未经化学结构变化⽽直接进⼊⾎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1、吸收速率: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药物转运类型、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吸收部位的⾎流状况、药物浓度2、药物的吸收部位:胃肠道吸收胃吸收(1)⾮离⼦扩散⽅式吸收——与分⼦状态的脂溶性相关(2)pKa相近时,脂溶性⼤者吸收快(3)酸性药物易吸收(4)滞留时间短(5)吸收量有限。
⼩肠吸收(1)停留时间长(2)吸收⾯积⼤(3)主要部位碱性药物。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剂型及理化特性、⾷物、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药物的⾸过效应、药物相互作⽤。
剂型与理化特性:相同药物不同剂型,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
普通⽚、缓释⽚、分散⽚。
⾷物:⼀般可延缓药物的吸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不同⾷物的pH值、脂溶性、纤维含量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程度,都将使药物的吸收增加或减少。
体内药物--复习提纲
1.体内药物分析定义。
P3➢体内药物分析也称体液药物分析、生物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质和量的变化,获得各种药代动力学的参数和药物代谢途径与转化方式的信息。
➢体内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
2.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
P4-7➢研究对象—人体、动物体;细胞模型、组织匀浆、微粒体、离体器官等➢生物样本—血液、尿液、唾液、毛发、汗液、乳汁、泪液、类便、羊水、各种器官、组织,以及呼出的气体;细胞悬液、微粒体孵育液、器宫灌流液➢分析对象—母体药物、代谢产物、必要的内源性物质或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3.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P8-9➢生物样品基质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杂质,结合的、游离的原型药物、代谢物往往干扰分析测定,因此样品一般均需经过分离,净化后才能进行分析,以适应分析方法的专属性与耐用性要求。
➢被测物浓度低:ug/ml~ug/ml,个体之间、连续取样点之间的浓度变化幅度大➢样品量少:采集量受到限制,尤其在连续取样测定过程中,不能再度获得完全相同的样品➢待测物的易变性:一些药酶离体后仍作用于待测物,一些药物不稳定,离体后即发生降解➢分析方法要求高: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高:样品冷贮、萃取、离心分离、浓集等必要的设备,LC-MS,GC-MS,LC-NMR,HPLC,GC,HPCE,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等分析仪器➢工作量大,数据处理复杂: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需要测定数百个样品,有时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比较困难。
4.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P15-18➢血液样品的采集:(1)从动脉或心脏取血,用于动物实验;(2)静脉采血:直接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静脉血管内抽取,抽取的血液移至试管或其他容器时,注意不要用力压出,最好取针头后轻轻推出。
以防血细胞破裂使血浆或血清带有血红蛋白。
(每次1~5ml,动物实验时,采血量不宜超过动物总血量的15%~20%)(3)从毛细管采血:成人手指或耳垂取血,小儿多从脚趾取血。
体内药分复习重点归纳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采用高压输液泵将不同极性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2.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GC )用气体作为移动相的色谱法。
根据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固定相是固体的,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是液体的则称为气液色谱法。
3. 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 :用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试样,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准确定量进样,测定峰面积(或峰高),绘制标准曲线。
在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测定,根据所得的峰面积(或峰高),带入曲线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4. 内标法(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将一个已知准确含量的化合物加入样品和标准品中,进行提取、蒸发、溶解、进样等一系列操作,根据被测组分与内标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之比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5. 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两种不同生物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6.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由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子可以和不同生物间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结合。
7. 半抗原(hapten):分子量小于 1000 的物质,需要与蛋白质或多肽等载体物质结合后,才能具有抗原性,并诱发特异性抗体。
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半抗原。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大多数为半抗原)。
抗体质量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7+8+9 8. 抗体的特异性(specificity)①抗体与标记及非标记药物的结合能力(要求:对标记及非标记药物有同等结合力,以便有效抑制)②抗体与同特定抗原相似物质的结合能力,即交叉反应的程度(要求:抗体与标记药物的结合力不被交叉反应所抑制) .9. 亲和力(affinity):抗体对抗原吸引力的大小及抗原抗体结合的牢固度。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体内药物检测
药学考试资料归纳-体内药物检测药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学知识点特别多, 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学知识点:体内药物检测, 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一、体内样品的种类1.血样血样包括全血、血浆和血清, 它们是最为常用的体内样品。
血药浓度监测, 除特别说明是全血外, 通常都是指血浆或血清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当药物在体内达到稳定状态时, 血浆中药物的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靶器官的状况。
因而, 血浆药物浓度可作为体内药物浓度的可靠指标。
(1)血样(全血)的采集动物实验时, 可直接从静脉、动脉或心脏取血。
全血采集后置含有抗凝剂(例如:肝素、EDTA、草酸盐、枸橼酸盐等)的试管中, 混合均匀, 即得。
血浆或血清由采集的全血制备。
(2)血浆的制备将采集的全血置含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 混匀后, 以约1000 g离心力离心5~10分钟, 分取上清液即为血浆, 血浆量约占全血量的50%~60%。
(3)血清的制备将采集的全血置不含抗凝剂的试管中, 在室温或37℃下放置0.5~1小时, 待血液凝固后, 再以约1000 g离心力离心5~10分钟, 分取上清液即为血清, 血清量约占全血量的20%~40%。
2.尿液尿液药物浓度测定的目的通常与血液或唾液样品的测定目的不同, 主要用于药物尿液累积排泄量、尿清除率或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以及药物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类型和速率等的研究。
在临床上, 亦可推断患者是否违反医嘱用药。
二、体内样品的测定法1.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基于抗体与抗原或半抗原之间的高选择性竞争反应而建立的一种生物化学分析法。
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很低的检出限, 可以应用于测定各种抗原、半抗原或抗体。
免疫分析法分为放射免疫法和荧光免疫法、发光免疫法、酶免疫法及电化学免疫法等非放射免疫法。
2.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法(GC)、有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LC-MS)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体内复杂样品中微量药物的专属准确定量。
药物分析总复习
绪论内容和要求一.基本内容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国家药品标准与主要的外国药典;药品的质量管理规范;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1)了解药物分析的性质、任务、发展趋势以及在药学中的作用。
(2)了解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3)掌握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
要点和难点一、药物分析的任务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全面控制药品的质量。
药物分析工作者应加强与药品研发单位、药品生产单位、药品经营单位以及临床用药单位的联系。
二、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药品质量标准均为国家标准。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技术依据。
目前我国已经出版了九版药典,最新版本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三、主要外国药典美国药典(缩写USP),英国药典(缩写BP),日本药局方(缩写JP),欧洲药点(缩写Ph.Eup)。
四、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五、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1)《中国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
(2)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规律与方法。
(3)从药物的结构分析出发,运用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其他方法进行质量分析。
练习和自测一.问答题1.什么是药物分析?药物分析的任务是什么?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了几版药典?分别是什么版本?二、填空题1.药物分析是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2.国家药品标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问答题1.答药物分析是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体内药分复习资料全
体药物分析整理者:王思雨绪论1.体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代物和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是药物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
2.生物样本包括生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和体液。
3.分析对象:母体药物及其代产物、必要的源物质、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
4.体药物分析的任务: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和完善(首要任务)、体药物的测定和研究、源性物质的测定和研究5.体药物分析的特点:干扰物质多、样品量少、不能重复取样、被测成分浓度低、要求快速提供结果、有一定的仪器设备、工作量大、待测物的易变性。
第一章1.选取生物样品的一般原则:能反映药物浓度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易获得、便于处理,适合于分析、根据不同目的与要求2.血药总浓度(结合型和游离型)3.当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稳定时,血药总浓度可以有效地表示游离药物浓度样品处理:血浆 (plasma)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2500至3000rpm离心5~10min→上清液血清 (serum)全血→放置30min至1h→2500至3000rpm离心5~10min→上清液全血 (whole blood)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混合4.尿液:收集服药后一定时间(8、12、24h…)尿样,记录体积,混合均匀后取一定量, 测定尿中药物浓度,计算一定时间尿中药物的累计量。
尿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其变化不直接反映血液中药物浓度,因此,两者相关性较差,在药动学、生物利用度研究方面应用较少。
用于:药物剂量回收,肾清除率,代物类型研究,及人群代分型研究。
5.唾液:漱口15min后收集口自然流出或经舌在口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离心后取上清液。
与血浆药浓相比,唾液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且浓度较低。
蛋白含量低,源性物质少,便于前处理。
6.组织器官●新药临床前药动学研究(组织分布研究)●临床中毒死亡的原因分析、司法鉴定●通常需要先制备组织匀浆7.头发:主要用于体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硒)、滥用药物和兴奋剂检测、毒物分析(砷)8.生物样品取样:包括服药前空白血样、在曲线的峰前至少4个点、峰后6个及以上,峰附近应有足够的点,总采样点不少于12个(不包括空白)。
第五章体内药物分析
第五章 体内药物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体内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体内样品是A .血浆B .尿液C .唾液D .胃E .十二指肠2.血浆占全血量的比例是A. 20%~30%B.30%~40%C.40%~50%D.50%~60%E.60%.70%3.常用的去蛋白质的试剂是A .醋酸B .冰醋酸C ,甲醇D .盐酸E .硫酸4.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实际生物样品试验主要考察的项目是A .方法的定量限B .方法的检测限C .方法的定量范围D .代谢产物的干扰E .内源性物质的干扰5.使用唾液作为治疗药物监测样本,应满足的条件是A .血浆中药物浓度足够大B .唾液中药物浓度够大C .P/S 足够大6.下列研究目的中,体内分析使用毛发样品的是A .生物利用度B .药物剂量回收C .药物清除率D .体内微量元素测定E .以上均不是7.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时,权重因子(形)一般选用的是A. 1/Ci 2B. 1/CiC.i C 1 1D.y/Ci 2E. x/ Ci 28.血浆样品的稳定性考察内容通常不包括的试验是A .血浆样品的室温放置B .血浆样品冰冻保存C .血浆样品冻一融循环D .经处理后溶液的冰冻保存E .经处理后溶液的室温或特定温度放置9.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用空白生物基质试验进行验证的指标是A .方法的定量范围B .方法定量下限( LOQ)C .方法的特异性D .方法的精密度E .方法的准确度10.当采用液,液萃取法测定血浆中碱性药物(pKa =8)时,血浆最佳pH 是A. pH4B.pH6C.pH8D.pHIOE.pH12(二)配伍选择题[11~12]A .血清B .尿液C .头发D .心脏E .粪便下列试验目的宜选用的体内样品是11.临床治疗药物监测12.药物体内代谢类型研究[13—15]A .准确度B .精密度C .定量下限D .QC 样品E .提取回收率13.用于评价样品处理方法将体内样品中待测物从生物介质中提取出来的能力14.用于分析过程中,对分析方法进行质量监控15.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得的体内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三)多项选择题16.去除血浆中蛋白质,可采用的方法有A .加入甲醇B .加入异丙醇C .加入硝酸D.加入氢氧化钠E.加热至90℃17.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分离条件的筛选时应做的试验有A.空白溶剂试验B.空白生物介质试验C.模拟生物样品试验D.实际生物样品测试E.检测灵敏度试验18.在体肉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过程中,用QC样品进行验证的项目有A.HPLC检测波长B.方法的准确度C.方法的专属性D.方法的提取回收率E.方法的精密度19.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有A.使药物从结合物中释放C.提高检测灵敏度E.延长仪器使用寿命B.使药物从缀合物中释放D.改善方法特异性20.血药浓度测定的种类有A.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总浓度的测定B.游离型药物浓度的测定C.药物活性代谢物的测定D.结合型药物的测定E.内源性活性物质的测定21.血样分析应用的目的有A.生物利用度的评价B.药物动力学的研究C.临床药物监测D.有关物质的检查E.内源性活性物质的测定22.生物样品制备时应考虑的问题有A.被测组分的理化性质B.被测组分的浓度范围C.测定的目的D.生物祥品种类E.试验药品的辅料组成23.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验证中,表示方法精密度的项目(内容)有A.日内精密度B.日间精密度C.批内精密度D.批间精密度E.准确度24.在体内药物的HPLC分析法中,确定方法特异性时要考惠的干扰物质包括A.药物制剂的辅料B.内源性物质C.代谢产物D.药物中的杂质E.任用的其他药物(四)是非判断题25.血浆样品经乙腈去蛋白后,上清液显酸性( )26.生物样品经前处理后能够降低分析时的背景噪声( )27.甲醇和乙腈是常用的与水相混溶的除蛋白溶剂( )28.生物样品分析中,以标准曲线的最低点作为定量下限( )29.在生物样品分析方法验证中,精密度用实际样品测定( )30.在用乙腈去蛋白时,血浆样品与沉淀溶剂的体积比应为1:0.5( )31.在分析方法验证中,实际生物样品用于考察代谢物是否干扰药物的测定( )32.在分析方法验证中,精密度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33.提取回收率的验证要考察高、中、低三个浓度的QC样品((五)简答题34.简述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去蛋白质法及其特点。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全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全药物分析复习资料1、药物分析的目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2、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我国药典的全称,简称〈中国药典》用英文表示为chinese pharmacopeia(缩写为:ch.p)现行版本为2015年版,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10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 年版)。
4、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5、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宝的约束力。
6、标准品、对照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査、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管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7、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u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制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8、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9、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0、约”若干时是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的10%。
11、例称取0.1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称取2.00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 2.005g。
12、药典附录包括制剂適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3、索引:?中国药典?在书末分列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主要药典的英文缩写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
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査、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保证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14、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法令性文件有:C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5、滴定度:指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重量。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题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题一、简述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药学的创新、延伸和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和途径等信息。
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以下特点:1、干扰杂质多,样品一般需经过分离、净化才能进行分析。
2、样品量少(ng/ml-ug/ml),不易重新获得,在测定前需要浓缩、富集。
3、药物浓度低,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要求高。
4、要求较快提供结果(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5、要有可以进行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如GC-MS、HPLC等。
6、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不太容易。
二、简述常用生物样本的种类及采集、储存方式。
简述生物样品测定前除蛋白质的原因及常用方法。
1、血液采集:待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均匀后取样,从静脉采血。
制备:血浆(plasma):全血+抗凝剂(肝素等)—离心—上清液(淡黄色)血清(serum):全血静置一段时间—离心—上清液(淡黄色)全血(whole blood):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混合储存:采血后即使分离,不超过2h,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4℃,长期-20℃。
2、尿液:尿中药物以原型、代谢物或缀合物形式存在。
采集:自然排尿,常用涂蜡的一次性纸杯或玻璃杯制备:尿液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于储尿瓶储存:主要成分是水、尿素、盐类,易长细菌,短期可置4℃冷藏或加防腐剂,若保存时间长则需冷冻(-20℃)保存。
3、唾液采集:漱口15min后,用插入漏斗的试管收集口内自然流出或经舌在口内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采集时间至少10min 制备:唾液除去泡沫部分—放置分层—离心—上清液。
制备:唾液出去泡沫部分—放置分层—离心—上清液储存:4℃以下保存冷冻的样品测定时需解冻冷冻,最好一次性测定完毕,不要反复冷冻--解冻--冷冻--解冻,以免药物含量下降。
体内药物分析总结
体内药物分析总结专题一:生物样品处理原则与技术一、一般问题1. 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未经过化学结构变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首过效应:药物经肠道吸收首次进入肝脏时,有些药物可被肠液或肠道上的肠菌酶破坏,或在肝内受到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分布:药物吸收后,由血液透过各种生理屏障向机体各部位可逆运转的过程。
影响分布因素:1)药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2)血流量与膜通透性3)药物与血浆、组织蛋白结合率注意竞争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显著增强其药理效应或毒性。
转化(代谢):药物经吸收分布后,在药酶作用下经历化学变化的过程。
排泄:药物及代谢物从体内被清除的过程。
主要是肾排泄和胆汁排泄肠肝循环:药物经胃肠吸收,经胆汁分泌进入小肠或药物经吸收后在肝转化为代谢物,经胆汁分泌排入小肠,在小肠处重吸收的过程。
特征为―双吸收峰‖。
1.药物体内状态及待测物选择a.一般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结合型和游离型药物总浓度,几个别用全血(环孢霉素A)b.游离型:理论上说游离药物与药理作用强度直接相关。
主要方法有2种:1平衡透析法:将含药物的血浆与透析液放置于半透膜两侧,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使其平衡。
半透膜能阻挡血浆蛋白和结合药物的血浆蛋白,而游离药物自由通过半透膜并达平衡。
优点:平衡状态下,结果真实可靠缺点:受稀释作用影响,费时2超滤法:利用离心力迫使药物通过半透膜,同时血浆中水分也不断被滤除,使样品管内血浆样品不断浓缩,打破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动态平衡。
优点:设备简单,时间短,收集到足够的超滤液可直接进样缺点:非平衡状态下测定。
1.生物样品种类、特点与选取和取样方式种类:血液、尿液、唾液、头发、脏器组织、乳汁、胆汁、粪便等特点:干扰杂质多、样品量少、待测物浓度低。
方法灵敏度及专属性要求高a.血液:损伤性取样,较麻烦,较好体现药物浓度和疗效的关系。
主要用于药动学、生物利用度、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大都测定原型药物总量。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全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1、药物分析的目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2、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我国药典的全称,简称《中国药典》用英文表示为chinese pharmacopeia(缩写为:ch.p)现行版本为2015年版,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10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
4、中国药典的内容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5、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宝的约束力。
6、标准品、对照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査、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管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7、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u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制品(或无水物质)进行计算后使用。
8、“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9、“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0、“约”若干时是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的10%。
11、例称取0.1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00g是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12、药典附录包括制剂適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3、索引: «中国药典»在书末分列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索引。
主要药典的英文缩写: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
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取样、鉴别、检査、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保证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 采用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14、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法令性文件有: C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研究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5、滴定度:指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所相当的被测药物的重量。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提纲
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 肝脏疾病——影响代谢, 肾脏疾病——影响排泄 ③遗传因素(代谢酶活性差异) ④药物因素(剂型因素、手性药物对映体相互作用) ⑤环境因素(化学物质和合并用药、人体昼夜节律、营养和精神状态)
3、试述体内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
唾液(Saliva)
血浆 (plasma)
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 离心
上清液
血清 (serum)
全血
离心
上清液
全血 (whole blood)
全血 + 12、24h)尿样,记录体积,混合均匀后取一定量, 测定
尿中药物浓度,计算一定时间内尿中药物的累计量(V×C)。
10、阐述定量限与检测限的定义及区别、表示方法。
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检测限:是指分析方法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试样中被测物能够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区别在于:定量限所规定的最低浓度应满足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定量限:信噪比 3:1 检测限:信噪比 10:1
唾液:漱口 15min 后收集口内自然流出或经舌在口内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离心后取上
清液。
样品的贮存:
①冷冻贮存
若样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定,可置 4℃冷藏,若放置时间较长,则需-20℃~-80℃冷冻保存。
血样——采血后尽快(不超过 24h )分离出血浆、血清,再冰冻保存(-20℃)。
尿液——主要成分是水、尿素、盐类,易长细菌,短期可置 4℃冷藏或加防腐剂,若保存时
②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 酶消化法是在一定的 pH 范围、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完成的。 其特点是:水解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无乳化生成。 有时可合用一些蛋白酶增活剂,以减少酶用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常用的酶: 枯草杆菌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枯草菌溶素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
药物分析复习资料药物分析复习资料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药物的成分、性质以及分析方法。
对于药学学生来说,掌握药物分析的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药物分析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药物分析是指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以及质量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主要包括药物的成分分析、质量评价、稳定性研究等方面。
药物分析的目的是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为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物分析的常用方法1.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它根据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和定量。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2.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等。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药物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法包括极谱法、电位滴定法和电导法等。
4.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的质荷比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法包括质谱仪、质谱成像和质谱图谱分析等。
三、药物分析的质量评价药物的质量评价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药物分析中最常见的质量评价方法之一。
通过测定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判断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 纯度测定:纯度测定是指确定药物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药物中的杂质可能会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因此纯度测定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3. 溶出度测定:溶出度测定是指测定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从药物制剂中溶出的量。
溶出度测定可以评估药物的释放性能,对于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四、药物分析的应用领域药物分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研发: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物分析,可以确定药物的成分和性质,为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体内药物分析终极复习资料
体内药物分析终极复习资料1.体内药物分析定义。
P1研究药物及其代谢物在生物体内数量和质量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科,获得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各种动力参数,药物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代谢产物、代谢途径等信息,对药物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研发新药等提供科学依据。
2.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理解)。
P3-5(1)机体因素:包括生理、病理、遗传因素(2)药物因素:包括剂型因素、药物相互作用(3)(3)其他因素:大气污染、食品、烟、酒、茶等药物进入体内后,血液循环为药物体内转运的枢纽。
大多数药物只有达到作用部位和受体部位,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产生一定的药理作用。
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呈平行关系,部分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效无明显相关关系。
3.体内药物分析的生物样本及分析对象。
P8生物样本:凡是体液所到之处,如血液、尿液、唾液、毛发、各种器官、组织、呼出气体等都是取样对象,还包括细胞悬液,微粒体孵育液、器官灌流液等体外试验中的各种生物介质。
分析对象:母体药物、代谢产物、必要的内源性物质或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
4.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1)干扰杂质多(2)被测浓度低(3)供试样品量少(4)待测物的易变性(5)要求较快提供结果(6)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7)工作量大5.生物样品选择的基本原则。
常用的生物样品及其应用特点。
P19选择原则:(1)必须能反映浓度与药效的关系(2)易于获得(3)便于处理(4)根据不同目的要求选取常用生物样品及应用特点:血液优点:较好体现药物浓度与治疗的关系缺点:(1)损伤性取样,取样量有限制(2)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尿液优点:(1)非损伤性取样(2)药物浓度高(3)收集方便缺点:(1)浓度变化大,与血药浓度相关性差(2):不易采集,保存(3):肾功能不全、婴儿不宜用此法唾液优点:(1)非损伤性取样(2)含蛋白浓度低,易处理(3)C S/C P较恒定时,可代替血样进行TDM及药物动力学研究缺点:(1)适用药少(2)取样量变化大毛发优点:(1)取样方便,可重复取样(2)通过测某特定代谢物区别滥用药、临床药(3)可获得长期用药信息缺点:(1)预处理繁杂,干扰多(2)分析对象含量低,需精密仪器6.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制备.P21采集:通常用一次性针头插入静脉血管内抽取,取下针头,转移到相应容器,不能用力推压以免血细胞破裂制备:(1)血浆:多以肝素作抗凝剂,取适量于离心管,旋转使均匀分布于管壁,倾去多余液体,干燥试管;然后加入血样,离心后取上层黄色液体即可,其量约为全血的50%(2)血清:等血样中血块凝结,在室温25°下凝结速度较慢,可在37°水浴加快血清析出,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可,其量约为全血的40% (3)全血:在血样中加入含有抗凝剂的试管,轻轻混匀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内药物分析定义。
P1研究药物及其代谢物在生物体内数量和质量变化规律的方法学科,获得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各种动力参数,药物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代谢产物、代谢途径等信息,对药物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研发新药等提供科学依据。
2.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理解)。
P3-5(1)机体因素:包括生理、病理、遗传因素(2)药物因素:包括剂型因素、药物相互作用(3)(3)其他因素:大气污染、食品、烟、酒、茶等药物进入体内后,血液循环为药物体内转运的枢纽。
大多数药物只有达到作用部位和受体部位,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产生一定的药理作用。
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呈平行关系,部分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效无明显相关关系。
3.体内药物分析的生物样本及分析对象。
P8生物样本:凡是体液所到之处,如血液、尿液、唾液、毛发、各种器官、组织、呼出气体等都是取样对象,还包括细胞悬液,微粒体孵育液、器官灌流液等体外试验中的各种生物介质。
分析对象:母体药物、代谢产物、必要的内源性物质或与之相关的其他药物。
4.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1)干扰杂质多(2)被测浓度低(3)供试样品量少(4)待测物的易变性(5)要求较快提供结果(6)要有一定的仪器设备(7)工作量大5.生物样品选择的基本原则。
常用的生物样品及其应用特点。
P19选择原则:(1)必须能反映浓度与药效的关系(2)易于获得(3)便于处理(4)根据不同目的要求选取常用生物样品及应用特点:血液优点:较好体现药物浓度与治疗的关系缺点:(1)损伤性取样,取样量有限制(2)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尿液优点:(1)非损伤性取样(2)药物浓度高(3)收集方便缺点:(1)浓度变化大,与血药浓度相关性差(2):不易采集,保存(3):肾功能不全、婴儿不宜用此法唾液优点:(1)非损伤性取样(2)含蛋白浓度低,易处理(3)C S/C P较恒定时,可代替血样进行TDM及药物动力学研究缺点:(1)适用药少(2)取样量变化大毛发优点:(1)取样方便,可重复取样(2)通过测某特定代谢物区别滥用药、临床药(3)可获得长期用药信息缺点:(1)预处理繁杂,干扰多(2)分析对象含量低,需精密仪器6.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制备.P21采集:通常用一次性针头插入静脉血管内抽取,取下针头,转移到相应容器,不能用力推压以免血细胞破裂制备:(1)血浆:多以肝素作抗凝剂,取适量于离心管,旋转使均匀分布于管壁,倾去多余液体,干燥试管;然后加入血样,离心后取上层黄色液体即可,其量约为全血的50%(2)血清:等血样中血块凝结,在室温25°下凝结速度较慢,可在37°水浴加快血清析出,离心后取上清液即可,其量约为全血的40%(3)全血:在血样中加入含有抗凝剂的试管,轻轻混匀即可。
6.生物样品的储存。
P23-24(1)冷冻储存(2)加稳定剂(酶抑制剂、抗氧剂)(3)加防腐剂或调节pH8.去除蛋白的方法及原理,各种常用的蛋白沉淀剂及其效果。
P27-28蛋白质沉淀法:(1)生成不溶性盐沉淀,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pH时,酸根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形成不溶性盐沉淀;高于蛋白质等电点pH时,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中带负电荷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盐沉淀。
(2)盐析和脱水: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以与蛋白质争夺水化膜,并使水的介电常数减少,从而影响蛋白质的解离程度及所带电荷数量,增加蛋白质颗粒间的引力使蛋白质沉淀。
组织的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可在温和条件下有效水解生物蛋白,将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9.常用的缀合物水解方法有哪些?P28(1)酸水解(2)酶水解(3)溶剂解10.什么样品需要进行有机破坏处理?P29微量元素多数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于有机物中,在分析和测定这些元素时,需将这些元素从有机物中游离出来,或者将有机物破坏后测定,根据被测的性质,选则合适的有机物破坏法,使样品中绝大部分有机物破坏。
某些元素在破坏有机物的过程中无丝毫损失,又能在破坏有机物后测定是何物干扰。
11.游离药物与结合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P29-30平衡透析法、超滤法、超离心法、凝胶过滤法前两法原理:利用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药物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药物通过的原理使游离性与结合性药物分离12.液液提取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提取技术。
P30-33原理:药物与干扰成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选择性地提取生物基质中的药物影响因素:水相pH。
提取溶剂种类、离子强度提取技术:通常在戴塞的试管中进行,多半进行一次提取,用酸碱回提时也只是一次,不考虑提取尽药物13.液固提取法的原理,固相萃取的主要步骤,及固相萃取的影响因素。
P33-35原理:将样品液通过合适的固相小柱,利用药物与杂质对固相小柱亲和力的差别,用适当溶剂冲洗、洗脱,使药物得到净化步骤:(1)固相柱选择(2)固相柱处理(3)样品液上样(4)分离净化(5)待测物洗脱提取率、选择性的影响因素:(1)流速(2)样品装载量(3)固相柱使用要求(4)样品上柱前的处理14.提取溶剂的蒸发方法。
P36抽真空挥发或直接通入气体使溶剂挥发15.柱切换技术的原理。
见PPT是一种在线固相分离技术:选用一个3~5cm长的短柱,用低溶剂强度的预处理流动相使生物样品净化,富集切换阀后,分析流动相将组分带入分析柱分离测定测定结束后仪器自动恢复开始状态,准备下次进样16.微透析技术的定义。
P45(MD)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利用膜透析原理,对细胞液进行流动性连续采样,在不破坏生物体内环境的情况下,直接插到生物活体内采样进行原位测定。
17.基本概念P51-52生物介质:指一种生物来源的物质,能够以可重复方式采集和处理。
标准物质:用于制备标准样品和QC样品的待测物的参比标准,结构上可以是物质本身、其游离碱、酸、盐、酯。
标准样品:在空白介质中家人已知量待测物标准物质制成的样品,用于建立标准曲线,计算质控样品和未知样品中待测物浓度。
质控样品:在空白生物介质中加入已知量待测物标准物质制成的样品,监测生物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和评价每一分析批中未知样品分析结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介质效应:样品中存在除待测物以外的其他干扰物质,对待测物响应值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分析批:包括待测样品、适当数目的标准样品和QC样品的完整系列。
18.特异性的定义及考察方法。
P52定义:指样品中存在干扰成分的情况下分析方法能准确、专一测定分析物的能力。
考察方法:至少取六个不同个体空白样品,采用拟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所得结果接近于定量限浓度的模拟样品和用药后的实际生物样品比较,以证明内源性物质、相应的代谢物、降解产物及其他共服药物不干扰样品测定19.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结合实验进行复习。
P52-5420.定量下限的定义、考察方法及要求。
定义:指符合准确度、精密度要求的生物样品中药物的最低定量浓度,其反映了方法的灵敏度。
考察方法: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制备样品,至少制备5个标准样品,按照拟定方法进行测定,考察精密度与准确度。
要求:LLOQ的准确度应在真实浓度的80%~120%范围内;精密度的RSD应小于20%;LLOQ限度要求:至少能满足测定3-5个半衰期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或能检测出Cmax 的1/10~1/20时的药物浓度),信噪比(S/N)一般大于5。
21 精密度准确度的定义、表示方法、考察方法和要求。
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得的生物样品中待测药物浓度与其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
表示方法:相对回收率(RR)或相对误差(RE)要求:RR85%~115%(LLOQ附近80%~120%)RE±15%(LLOQ附近±20%)精密度:每次测定结果与多次测定的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表示该分析方法的可重复性,可反映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
表示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要求:RSD一般应小于15%LOQ附近RSD应小于20%。
22.需要进行哪些稳定性试验?(1)短期室温稳定性(2)长期储存稳定性(3)冻融稳定性(4)储备液稳定性(5)待测溶液稳定性(6)样品处理过程稳定性23.提取回收率的定义、评价指标和限度要求。
指从生物样本基质中回收得到分析物质的响应值与标准物质产生的响应值的百分比,用于评价样品预处理方法。
取待测药物对准品加入空白基质中,制备高、中、低3个浓度QC样品,每个浓度5个样品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测定。
另取等量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不经提取处理,直接测定。
内标(1个浓度5个QC样品)也需进行提取回收率试验。
提取回收率限度要求:一般应≥50%且恒定;高、中浓度的RSD应≤15%;低浓度的RSD应≤20%。
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应与被测物一致或相近,一般相差不超过±10%24.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方法及限度要求。
每个分析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并随行测定高、中、低3个浓度的QC样品,每个浓度至少双样品,QC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5%,且不得少于6个,并均匀分布在未知样品测试顺序中。
限度要求:偏差一般应小于15%,低浓度点小于20%,最多允许33%的质控样品结果超限,且不得均在同一浓度25.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义,测定常用的5种方法,平衡透析法原理。
(第一组)定义: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量占药物总浓度的百分率,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常用方法:(1)平衡透析法(2)超滤法)(3)超速离心法(4)光谱法(5)色谱法平衡透析法原理:半透膜与蛋白质易产生体积迁移效应,对于带电的蛋白质可能产生Gibbs-Donna 效应和以非特异性的透析设备表面的药物吸附效应26.在盐酸哌甲酯稳定性考察实验中,采取的提高稳定性的方法有哪些?分别从什么方面起到提高稳定性的作用?(第三组)28.基质效应的定义,来源,评定方法及消除方法。
(第四组)基质效应:来源于生物样品中的内源组分和样品处理后引入的杂质,常对样品的测定有显著的干扰,并影响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这些影响和干扰被称为基质效应。
来源:内源性杂质指生物样品中存在的有机和无机成分,经前处理后仍存在于提取液中。
外源性杂质外源性组分在生物样品中不存在,但同样会带来基质效应,由样品前处理各步骤引入。
评定方法:(1)柱后灌注法(2)提取后添加法消除方法:(1)样品前处理(2)同位素内标(3)色谱分离(4)质谱分离29.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P151(第五组)(1)手性衍生化试剂法(2)手性流动相添加法(3)手性固定相法30.Caco-2细胞模型用于什么类型的研究,花旗松素和落新妇苷在细胞中的转运情况如何?(第七组)是一种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结构和功能类似于分化的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微绒毛等结构,并含有与小肠刷状缘上皮相关的酶系。
Caco-2细胞与人小肠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相似,具有相同的细胞极性和紧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