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概述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与垂体联系,
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融为一体,广泛 调节体温、生殖、食物摄取等
32
3、小脑
位于脑干的背侧,扁圆形,中间缩细称 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
33
小脑功能
①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绒球小结叶) ②维持肌张力(半球内侧部) ③协调肌运动(半球外侧部)
5
脊髓 前
后
6
形态: 前后稍扁的 圆柱状
✓前正中线有前(后)正中裂; ✓两侧各有前(后)外侧沟,沟内有成排的 脊神经根附着, —前根(运动根), —后根(感觉根),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出椎管。
7
脊神经节
后正中裂 后根(感觉根)
脊髓 节段
前根(运动根)
前正中裂
8
脊髓节段: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1
2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解剖
神
周围神经系统
经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系
感觉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统 功能
(传入)
内脏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 (传出)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副交感神经
3
第二节 脊髓和脊髓神经
4
一、脊髓解剖学 ▲位置和形态(重点) 位置:位于椎管内,扁圆柱状,上 端通过枕骨大孔和延髓相连。下端 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全长45cm,占椎管的2/3。
组成:31对
颈神经8 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混合神经 前根—运动神经 后根—感觉神经
16
脊神经丛分布
1、颈丛 C1-4前支 2、臂丛 C5-8前支、大部分T1前支 3、腰丛 L1-4前支 4、骶丛 部分L4前支、L5前支、全部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神经系统介绍》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前股 内侧束 锁骨后方
中干 前股 上干
腋腔
后股 下干
精品医学
28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三角肌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四边孔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 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精品医学
14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精品医学
15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对第1腰椎
精品医学
9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 尾 马 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精品医学
1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的
后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 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 索及薄、楔束核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部环境 ,控制身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以 及进行认知和情绪等活动。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 元的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在4~ 120μm不等。突起形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适应外环 境的变化。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以拮抗方式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04 感觉神经系统
感受器的类型与功能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刺激,如 冷觉、温觉。
化学感受器
感受化学物质刺激, 如味觉、嗅觉。
01
02
03
脊神经的组成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 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的分布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 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 含传入、传出纤维。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
脑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 神经,共有12对。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部分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 官的感觉和运动,以及部 分内脏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布
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和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感觉)、下行(运动) 的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即前索、 外侧索、后索。
(五)脊髓功能 1.传导 2.反射
白质内纤维束
薄束
楔束
上行纤维束 薄束、楔束 脊髓丘脑束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 脊髓 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前角(柱):运动神经元
灰质 后角(柱):联络神经元
侧角(柱)
白质:传导束
薄束(传导下半
上行~ 身冲动)、楔束 脊髓丘脑前/侧束
下行~:皮质脊髓前/侧束
二、脑位于颅腔内, 可分为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二、脑 干
(一) 脑干分部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自上而下)三部。 (二) 脑干位置 位于颅后窝,自枕骨大孔至蝶鞍之间。 (三)脑干外形
运动(交感副交感)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 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形 态基础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 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一)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聚集而成。(色泽灰暗)。大脑、小脑表层
的灰质称大脑皮质、小脑皮质。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四、小脑: 位于颅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
参与运动的协调与控制,但不参与运动的启 动;一旦小脑受到损害,机体的协调活动就 会发生障碍;
小脑的外形
分部
小脑蚓 小脑半球
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疝:当颅内压升高时,小脑扁桃体常被 挤压嵌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脑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 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结合,引发电化学信号的传
递。
突触的传递方式有兴奋性和抑制 性两种,影响神经回路的信号处
理。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 递的化学物质,通过突触间隙 传递信息。
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多巴胺、乙 酰胆碱、谷氨酸等,它们在神 经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面覆盖 着大脑皮质,内部包含许多神经元和 突触连接,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大脑的各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如感 觉、运动、语言、记忆、情绪等,这 些区域通过神经网络相互连接,协同 工作。
小脑
小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协调身体的 运动和平衡。
小脑通过接收来自大脑皮质的运动指令和感觉信号,协 调身体的肌肉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功能
脑神经系统控制着生物体的感知、运 动、思维、情感等复杂行为,维持内 环境的稳态,并与其他系统协同作用 ,共同实现生物体的整体功能。
脑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大脑是脑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 部分,负责高级认知和意识活 动,包括思维、记忆、语言、
情感等。
小脑
小脑负责协调肌肉运动,维持 身体平衡和协调。
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与脊髓的桥梁 ,负责基本生命功能的调节, 如呼吸、心跳等。
脊髓
脊髓是大脑与周围神经之间的 通道,传递大脑对身体的控制 信号和身体对大脑的感觉信号
。
脑神经系统基本单位
神经元
神经元是脑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 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每个 神经元都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组成。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部位,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组成。
什么是神经系统
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
它在人体内传递信息并协调各种身体功能,在我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我们的智力和感觉运动的中心。
它分为大脑的两个半球,即左脑和右脑,每个半球又分为不同的叶片或叶状回。
左脑和右脑分别控制着身体的不同侧面,而叶片或叶状回则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语言、记忆、情感等。
脊髓是主要负责将信息从大脑传递到其他身体部位的通道。
外周神经系统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的网络。
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节。
神经纤维分为两类: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将感觉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出神经纤维则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和腺体。
神经节是外周神经系统中聚集的神经细胞群,起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核心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神经末梢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树突和轴突则分别用于接收和传递信息。
神经末梢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如肌肉)之间传递信号的区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息。
当刺激接触到神经元的树突时,神经元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形成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随后沿着神经元的轴突传播,并通过神经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靶细胞。
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使神经系统能够高效地协调身体的各种生理和行为反应。
除了传递信息外,神经系统还参与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心率、呼吸和消化等自主过程;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着内分泌活动;免疫神经系统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等。
总之,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负责传递信息、协调身体功能,并参与各种生理和行为过程。
它的复杂性和精密度使得人类能够思考、感知和行动。
我们应该重视并保护好我们的神经系统,以维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的结构
总结词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详细描述
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包含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轴 突是神经元的输出线,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或腺体。树突是神 经元的接收器,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
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总结词
神经元具有电兴奋性,能够传递电信 号。
七年级生物(下)神经系统的组 成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 • 突触 • 神经网络 • 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定义
神经系统是生物体内由神经元和神经 纤维组成的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信 息,协调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 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 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发送运动信号。
脑神经
共有12对脑神经,主要负责传递 大脑与五官、口腔、头部等器官
之间的信息。
植物性神经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 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
信息传递
周围神经系统能够快速传递信息,使身体各部分 协调工作。
内脏调节
植物性神经能够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 血压等。
信号的处理
神经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 工处理,包括放大、整合和调 制等。
信号的传递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轴突和突触 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信号的输出
神经元的输出信号通过轴突和 其他连接方式传递给效应器, 如肌肉或腺体,从而控制生物
体的活动。
05
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的定义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1. 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处理和存储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行为。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大脑负责思维、记忆、感知等高级功能,脊髓则负责传递信息并控制肌肉的运动。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所有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如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它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传来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并将感觉信息传递回中枢神经系统。
2.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大脑的建筑工”,它负责传递信息并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树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短小的分支,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
轴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长且只有一个的分支,负责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
突触是轴突末端与其他神经元或肌肉之间形成的连接点,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当电信号通过一个神经元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引发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传播到下一个神经元,并激活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GABA)。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乙酰胆碱参与学习和记忆,多巴胺参与奖赏和动机。
神经递质的平衡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一些疾病如帕金森病和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4.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它是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也是人类思维、行为和感知的基础。
神经网络分为感觉神经网络(Sensory network)、运动神经网络(Motor network)和联结区域(Association areas)。
神经系统的组成知识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1.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大脑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重要的神经中枢。
例如,躯体运动中枢能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语言中枢又分为多个功能区,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会患运动性失语症,能听懂别人说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听不懂别人说话)等。
-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例如,当人喝醉酒时,小脑被酒精麻痹,就会走路不稳。
- 脑干: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果脑干受损,可能会危及生命。
-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例如,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同时,脊髓还能将来自四肢和躯干的感觉信息传导到脑,又能将脑发出的指令传导到四肢和躯干的肌肉,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2.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例如,嗅神经能传导嗅觉信息,视神经能传导视觉信息等。
- 脊神经:共31对,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脊神经既能传导神经冲动,使躯体和内脏器官的活动相协调,又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等。
二、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神经元的结构。
- 细胞体: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细胞核等重要结构。
- 突起。
- 树突:短而分支多,能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向细胞体。
- 轴突:长而分支少,能够将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肌肉或腺体等)。
神经系统是什么
神经系统是什么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
它负责传递、处理和控制大量的信息,使我们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并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稳定。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1.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出信息。
而周围神经系统则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各个部分,传递信息并执行指令。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
感觉功能使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包括声音、图像、触摸等。
运动功能使我们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走、抓握和说话等。
调节功能使神经系统能够控制身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平衡,如体温、心率和呼吸等。
认知功能则涉及记忆、学习、思考和情感等高级功能。
3. 神经元和神经通信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每个神经元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通信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当一个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会产生电脉冲,沿着轴突传递到突触,然后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到相邻神经元的树突上,从而传递信息。
4. 神经系统的重要性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它控制着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使其协调工作。
例如,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密切相关,确保身体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神经系统也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影响我们的情绪、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等。
因此,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结论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中重要的生物系统,它负责传递、处理和控制大量的信息。
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功能涉及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通信进行信息传递。
名词解释神经系统
名词解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
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主动改造环境。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
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
头倒立式等倒立类体式向大脑输送丰富的血液,保证大脑健康。
瑜伽体式中脊椎前后弯曲,左右伸展,可保证脊椎里面的脊髓及交感神经髓健康。
瑜伽体位能满足组织健康所需的生理条件,即不断供给合理的营养,促进及平衡内分泌腺的内分物,各种废弃物能够有效地排出体外及所有的神经连接功能正常,这些条件都满
足,人体组织才会健康,并产生机体最大的活力。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一、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负责调节和管理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和整合来自身体各部分的信息,并控制身体的运动。
1.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由大脑、小脑、脑干和间脑等部分组成。
大脑负责思考、感觉、运动、学习和记忆等功能;小脑负责协调身体的运动;脑干负责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间脑则参与情感和内分泌的调节。
2. 脊髓
脊髓是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主要通道,传递大脑对身体的控制信息和身体对大脑的感知信息。
脊髓还包含了许多反射回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刺激作出反应。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和神经节,负责将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联系起来。
周围神经系统可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负责管理身体的皮肤、肌肉和骨骼等部分的运动,以及感知外界的刺激。
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位于脊髓和脑中,通过神经纤维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2.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
交感神经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调动身体的资源,而副交感神经则负责在非
紧急情况下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和脑干中。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九章神经系统
解剖教研室
(2)基底核
是包埋于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基底部。 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等。 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合称纹状体。主要功能是维持骨骼肌的 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解剖教研室
解剖教研室
(3)大脑髓质
1)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
4.纤维束和神经: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中枢部称 纤维束,周围部称神经。
5.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
解剖教研室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 前外侧沟
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平第
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下平第3
解剖教研室
3、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 延髓:“生命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血管活动中枢 脑桥:角膜反射中枢 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参与控制睡眠—觉醒活动,调节骨骼肌张力和内脏活动
解剖教研室
(二)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延髓和脑桥的后上方。
3.软膜 薄而透明,内含丰富的血管。 1).软脑膜 紧贴脑的表面和脑室内面。在脑室,与室管膜上皮共同形成脉络 丛,是产生脑脊液的部位。 2).软脊膜:紧贴脊髓表面。
脑和脊髓被膜 外硬内软连蛛网 手术麻醉硬外腔
解剖教研室 网膜下隙脑脊液 终池腰穿髓不伤
-57-解剖教研室
(三)脊髓和脑的血管 1、脊髓的血管 1).动脉 来自椎动脉、肋间动脉和腰动 脉等的分支。主要有脊髓前动脉 和脊髓后动脉。 2).静脉 与动脉伴行,注入硬膜外隙 的 椎内静脉丛。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第一节总论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它控制和协调其它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功能整体。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脑高度发达,具有特殊的思维、情感和语言功能,使人类具备了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为神经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极为复杂,但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五部分组成。
简表如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区分简表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神经系统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临床意义:*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活动即不能进行。
临床上常通过检查反射活动,诊断某种疾病。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神经系统结构复杂,名词繁多,常用的术语有:灰质和皮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色泽灰暗。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
白质和髓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呈白色。
大脑和小脑的白质称髓质。
神经核和神经节: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称神经核,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称神经节。
纤维束和神经:由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呈束状的称纤维束,位于周围神经系统中呈条索状的称神经。
网状结构: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
第二节申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位置和外形1.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小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
2.外形呈圆柱状,前后稍扁,全长4O~45 cm。
(1)两处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颈膨大连有到上肢的神经,腰骶膨大连有到下肢的神经。
(2)六条纵沟:有前正中裂、后正中沟。
神经系统
多极神经元 Multipolar neuron
2、Neuron的分类
⑵ 按神经元功能的不同分为: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afferent neuron): 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efferent neuron): 联络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 (middle neuron)
第五篇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NS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章 概述
一.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 神经系统的区分 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四.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五. 常用术语 六、神经系统的常用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述
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和椎管内的脑 和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并分布于 全身各处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树突: 不同的神经元其树突的数量和长度有较大 差别。树突内的细胞器与胞体相同。树突的 分支上有树突棘,参与突触的形成。
神经原纤维 树突和树突棘
1 神经元的结构
轴突:
轴突内的细胞质称为轴浆。轴突内无尼氏体。 轴突走行中可以直角发出分支,轴突近末梢处反复 分支,参与突触的构成。
轴浆流:
胞体内的物质在胞体与轴突之间流动。其中, 快速的轴浆流与神经递质的运输有关;慢速的轴流 与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和活动有关。自胞体向轴突方 向的流动称为顺行运输,反之称为逆行运输。
(2)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2、Neuron的分类
⑶ 其它 按axon的长短分为:
Golgi I:长轴突。Golgi II:短轴突。
按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
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多巴胺能神经元等。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传递和集成信息,以实现机体各种功能的调控和协调。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传递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体内信息处理和调控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分布于整个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纤维负责信息的传递,而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的重要聚集点。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感觉功能、整合功能和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使人体能够接受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有害刺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整合功能指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和综合,产生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肌肉和腺体能够产生适当的运动和分泌。
3. 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分为化学传递和电传递两种方式。
化学传递是指神经元通过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再通过受体结合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电传递则是指神经元内部的电位变化通过细胞膜的电活动传递。
4. 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调节和协调。
例如,在运动功能中,大脑通过下达指令,导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运动。
在整合功能中,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如疼痛的避免反射。
总之,神经系统在生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机体内外环境的感知、调节和协调。
神经传递的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过程,使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要求。
了解和研究神经系统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学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概述A1型题1.昏迷病人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是为了防止A.呕吐加剧B.昏迷加重C.血压下降D.窒息E.污染衣物2.对头痛病人,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A.鼓励病人应用止痛药B.鼓励病人进行理疗来缓解疼痛C.鼓励病人进行放松训练D.鼓励病人卧床休息E.鼓励病人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保持环境的安静3.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不宜A.使用热水袋B.睡于软床上C.经常翻身D.用酒精按摩E.用温水擦浴4.判断病人为浅昏迷的主要依据是A.无任何自主运动B.一切反射均消失C.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D.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E.全身肌肉松弛5.偏瘫病人病灶位于A.脊髓B.大脑皮质C.小脑D.内囊E.延髓6.瘫痪病人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A.对受压部位使用气垫B.卧床病人定时协助翻身C.给予心理支持D.患侧肢体放置于功能位E.瘫痪肢体不宜早期运动7.对感觉障碍的病人,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向病人解释感觉障碍的原因B.安慰病人紧张和不安的情绪C.避免患处重压,防止褥疮D.对感觉障碍患肢使用暖水袋保暖E.避免搔抓,以防损伤及感染8.瘫痪病人的错误护理措施是A.预防褥疮和肺炎B.预防泌尿道感染C.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D.避免瘫痪肢体活动E.鼓励多饮水9.浅昏迷和深昏迷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自主运动B.角膜反射及防御反射是否存在C.对声、光刺激的反应D.有无大小便失禁E.能否被唤醒10.提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是A.颈项强直B.腹壁反射消失C.膝腱反射亢进D.巴宾斯基征阳性E.凯尔尼格征阳性11.内囊出血的典型表现是A.剧烈头疼B.频繁呕吐C.呼吸深沉有鼾音D.三偏征E.双侧瞳孔缩小12.一侧面瘫及对侧上、下肢瘫痪称为A.偏瘫B.交叉性瘫痪C.四肢瘫D.单瘫E.截瘫A2型题1.女性,36岁,来门诊进行体检时,用大头针稍微轻戳病人的皮肤,病人即大声喊叫,此感觉障碍的类型为A.感觉减退B.感觉过敏C.感觉缺失D.感觉倒错E.感觉异常2.患者,女,72岁。
脑梗死后一个月,左上肢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左下肢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移动,左上肢、左下肢的肌力分别为A.1级、0级B.2级、1级C.3级、2级D.4级、3级E.5级、4级3.患者男,62岁,急性脑出血,连续睡眠19小时,期间呼之能醒,可进行简单对话,过后很快又入睡,此时患者处于A.浅昏迷状态B.昏睡状态C.深昏迷状态D.嗜睡状态E.清醒状态B型题(共用选项)A.完全不能动(无肌肉收缩)B.可见或仅在触摸中感到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C.肢体能够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肢体D.肢体能克服地心引力,可以抬高、离开床面,但不能抗阻力E.肢体稍能抗阻力的运动1.3级肌力是指2.4级肌力是指3.1级肌力是指4.2级肌力是指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人的护理A1型题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错误A.保持呼吸道通畅B.吞咽困难者及早给予鼻饲流质C.使用热水袋保暖D.肢休瘫痪者每2~3h翻身一次E.预防感染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脑脊液检查常表现为A.血性B.脓性C.蛋白细胞分离D.深绿色E.压力明显增高3.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首发症状多数为A.一侧肢体抽搐B.一侧肢体感觉障碍C.双侧下肢无力D.大小便失禁E.复视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常见的体征是A.偏瘫B.共济失调C.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D.紫绀E.面肌瘫痪5.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蛋白质增高常在起病后几周最明显A.1周B.2周C.3周D.4周E.一小时6.下述几项中哪项是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脑脊液的特征性表现A.细胞数正常B.浑浊C.蛋白细胞分离D.米汤样改变E.呈血性改变7.目前认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症是一种A.病毒感染性疾病B.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C.中枢神经性疾病D.运动障碍性疾病E.脑血管疾病8.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危及生命的原因是A.吞咽困难B.面神经麻痹C.呼吸机麻痹D.四肢瘫痪E.水电解质紊乱9.关于多发性神经炎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指导患者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B.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C.康复期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D.鼓励患者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饮食E.急性期应加强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多行走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A1型题1.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症状是A.对侧肢体发作性轻瘫B.失语C.对侧偏身感觉障碍D.对侧躯体完全性偏瘫E.同侧单眼失明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症状是A.耳鸣B.发作性跌倒C.吞咽障碍D.复视E.眩晕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口服阿司匹林防治脑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扩张血管B.改善微循环C.降低血压D.控制血小板聚集E.溶解血栓4.关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哪项不正确A.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B.指导合理饮食C.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D.发作停止后立即增加活动量,预防再次发作E.指导病人遵医嘱用药5.脑血栓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有昏迷B.多半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C.多有颅内压增高D.脑脊液多正常E.多在活动状态下发病6.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A.血管外伤B.脑动脉炎C.高血压D.高血脂E.脑动脉硬化7.脑血栓形成发病常在A.睡眠时B.剧烈运动时C.用力排便时D.情绪激动时E.大量进食时8.脑血栓形成不应有的临床表现是A.神志不清B.肢体瘫痪C.脑膜刺激征D.头痛E.抽搐9.脑梗死病人在进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注意A.心率B.出、凝血时间C.血压D.缺氧状态E.意识改变10.关于脑栓塞描述正确的是:A.多在50岁以后发病B.发病较缓C.意识障碍较重D.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E.多无神经系统局灶症状11.脑栓塞病人栓子来源最多的是A.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B.心肌梗死C.心绞痛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E.心肌病12.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B.脑动脉炎C.血液病D.脑动脉瘤破裂E.脑血管畸形13.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诱因是A.睡眠B.头部转动C.情绪激动及用力D.腹泻E.外伤14.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血管是A.小脑的齿状核动脉B.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C.脉络前动脉D.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E.前交通动脉15.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在A.中脑B.小脑C.脑桥D.间脑E.内囊16.下列哪项不是脑桥出血的常有表现A.眩晕B.瞳孔缩小C.中枢性高热D.交叉性瘫痪E.深昏迷17.下列哪项不是内囊出血的常有表现A.出血灶对侧偏瘫B.眼球震颤C.出血灶对侧同向偏盲D.出血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E.出血量较大时可并发脑疝18.小脑出血时不出现A.眩晕B.头痛C.共济失调D.明显偏瘫E.呕吐19.脑出血和脑梗死最主要的鉴别方法是A.颈动脉造影B.脑室穿刺造影C.CT检查D.脑脊液检查E.脑电图检查20.脑出血急性期病情观察的重点是A.感觉障碍程度B.运动障碍程度C.血压变化D.水、电解质平衡情况E.是否有继续出血及脑疝形成21.确定脑出血病人发生脑疝先兆的主要依据是A.烦躁不安B.眼底水肿明显C.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及两侧瞳孔不等大D.恶心、呕吐E.频繁呃逆22.脑出血急性期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勤翻身拍背B.控制血压C.降低颅内压D.适当使用止血药E.抬高头部150-30023.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处理最重要的环节是A.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B.抗水肿,降低颅内压C.立即使用止血药D.立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以下E.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24.脑出血病人出现瞳孔双侧大小不等、昏迷加重,提示A.脑室出血B.小脑出血C.蛛网膜下腔出血D.病变累及丘脑E.脑疝25.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A.先天性动脉瘤破裂B.动静脉畸形C.动脉硬化D.血液病E.脑动脉炎26.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不常见的表现A.剧烈头痛B.脑脊液压力增高C.凯尔尼格征D.偏瘫E.布鲁津斯基征阳性27.协助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首选的检查项目为。
A.血、尿、便常规B.头颅CT或MRIC.心电图检查D.脑脊液检查E.病理反射2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A.可出现偏身感觉障碍B.可出现偏瘫C.可有恶心呕吐D.起病突然E.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4小时之内恢复正常29.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是A.脑动脉粥样硬化B.糖尿病C.高脂血症D.高血压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0.护理脑梗塞病人不妥的是A.预防感冒B.头置冰袋C.水平卧位D.增加营养E.保持安静31.护理急性脑血管病病人时,发现病人突然呼吸减慢,瞳孔不等大,应考虑A.窒息B.脑疝C.呼吸衰竭D.脑出血加重E.室颤先兆32.关于脑血栓形成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中年以后B.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C.一般无意识障碍D.可有瘫痪E.脑膜刺激征阳性A2 型题1.刘女士,70岁。
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6h入院,MRI提示脑梗死,下列描述哪项不正确A.安置病人平卧位B.经证实颅内无出血灶可进行早期溶栓C.头部敷冰袋D.病人无禁忌证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E.病情稳定后早期康复训练2.李先生,65岁。
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如采取抗凝治疗,护理评估内容可除外哪项A.头部CT或MRIB.血小板计数C.肝肾功能检查D.了解有无消化性溃疡E.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查3.张先生,58岁。
因脑出血入院,现用甘露醇脱水治疗,下列哪项说法不妥A.要保证快速滴入B.注意防止药液外渗C.注意尿量变化D.抽血查电解质的变化E.易发生高血压4.某急性脑出血病人.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呼吸快而不规则,血压明显增高,意识障碍。
哪项护理措施对该病人不适用A.绝对安静卧床4周以上B.每2h翻身一次,预防褥疮C.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D.头部略抬高,稍向后仰E.若48h后病情稳定,可进食流食5.某动脉硬化脑梗塞病人,急性期后留有左侧肢体瘫痪和语言沟通障碍,康复期首先应帮助病人A.功能锻炼B.促进恢复“自主”生活C.加强营养D.树立信心,克服不良心理状态E.减少病痛6.某脑血栓病瘫痪病人,需进行功能锻炼,错误的是15、脑血栓形成护理评估不正确的是A.安静状态下发病B.晨起出现半身瘫痪C.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D.可有发声障碍E.有严重意识障7.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处理的最重要的环节是A.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B.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C.立即使血压下降至正常以下,防止再出血D.立即使用止血药E.抗水肿,降低颅内压8.某高血压病人,突然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昏迷,诊断为脑出血.正确的护理措施是A.取去枕平卧位B.补充血容量C.发病24~48h内避免搬动D.8h后给鼻饲饮食E.头部热敷9.周先生,患高血压病15年。
昨天与人争吵后突然倒地昏迷。
查体有一侧上下肢瘫痪口斜眼歪。
应考虑为A.癫痫发作B.急性心肌梗死C.脑血栓形成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10.某脑出血病人,处于熟睡状态,压迫眶上神经可勉强使其转醒,醒时答话模糊,答非所问,很快又再入睡,该病例的意识状态为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浅昏迷E.深昏迷11.某患者男性,70岁,因突然昏迷1h入院,体检: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上、下肢瘫痪,错误的护理是A.暂禁食B.去枕平卧C.吸氧D.留置导尿管E.控制入液量12.某病人,57岁,高血压病6年,6h前因生气突发头痛、呕吐、右侧肢体不能动、20min后出现意识不清.诊为脑出血,下列护理诊断哪项不妥A.脑血管破裂B.急性意识障碍C.躯体移动障碍D.生活自理能力缺陷E.有感染的危险13.某女性病人,因脑出血入院,测血压为130/80mmHg,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意识丧失,压迫眼眶有躲避反应,没有言语应答,有无意识的自主动作,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此时病人处于A.深昏迷状态B.浅昏迷状态C.嗜睡状态D.清醒状态E.昏睡状态14.某脑血栓形成病人,54岁,突然失语,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周,未进行治疗,后因病情加重,出现嗜睡,尿失禁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