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歌声与微笑》教案(通用4篇)

《歌声与微笑》教案(通用4篇)

《歌声与微笑》教案(通用4篇)《歌声与微笑》篇1在《歌声与微笑》活动中,我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互送微笑,大部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相互赠送着微笑。

有小朋友说:“我把微笑送给你让你快乐!”还有个特别善于交往的孩子找到了听课老师,微笑着说:“老师我喜欢你,祝你快乐!”一个小女孩走到一位老师的身边,微笑着说:“老师,你教我唱歌比赛得了三等奖,所以我要把微笑送给你。

”……从此次活动中可以发现: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音乐又能给人快乐和一种美的享受。

让孩子们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涵的力量。

语言活动《长大了》在《长大了》活动中,当活动进行到仿编儿歌内容时出现了让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幼儿在仿编儿歌时总是转不过弯来,总是围绕自己说,思维受到了限制,而联想不到自己的东西也会变长变短。

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导上出了偏差吧,因为刚开始我只是口头上简单地解释和引导了一下,似乎有点高估了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我便用食物和动作进行引导,这时才有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启发孩子的思维必须借助具体事物来进行,采用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

同时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让幼儿通过视觉触觉等来认识事物,描述事物。

《歌声与微笑》教案篇2教材分析《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

歌曲为a小调,4/4拍。

本曲以朴实的语言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讲文明、懂礼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

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

(演唱)歌声与微笑-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歌声与微笑-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歌声与微笑-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歌词、曲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2.学生发音、声音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播放器。

2.教材:《湘文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四、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1.老师给学生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2.요구学生仔细听歌,回答:这首歌有什么情感表达?你听完有什么感受?2. 曲调练习1.老师带领学生轻声哼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老师请学生跟着歌曲节奏轻声跟唱。

3.老师带领学生用大声的声音唱出来歌曲,重点训练学生发音准确、音调的协调性。

3. 歌曲表演1.老师请学生根据教材《湘文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安排,进行组合表演。

2.大家共同准备一套表演曲目。

学生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发挥,创造新的动作,练习自己的表演技巧。

3.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完成演唱表演。

4. 评价与总结1.学生将依据老师的指导,评价之前的表演情况。

老师会对演唱过程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2.老师和学生再次听一遍歌曲《歌声与微笑》,同时,学生们可以谈一谈在演唱过程中的感受,分享各自的表演过程。

五、教学效果与总结本课通过有趣的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在课中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了演唱表演,体验到了音乐中的快乐,学习到了如何表达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歌唱技巧,也培养了自己对于音乐的兴趣。

《歌声与微笑》优秀教案 (菁选(精选4篇)

《歌声与微笑》优秀教案 (菁选(精选4篇)

《歌声与微笑》优秀教案(菁选(精选4篇)《歌声与微笑》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二、认知目标:初步认识调性与音阶的有关知识。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时间及环节:开始部分:一、发生练习:三声部的练习二、音乐知识: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叫曲式。

曲式由音乐作品的内容决定。

2、乐句:乐句是旋律的一种单位。

它的长短不一。

一般来说,一个乐句由四小节组成。

它能表现一定的音乐内容,但不够完整。

如:3、乐段:乐曲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完整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

乐段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

4、练一练:这里有一句旋律,我们把它作为问句。

二:作品分析:1、《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

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恧寓意深刻,含蓄。

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使主产生共鸣。

歌曲采用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合使用的旋律写成。

2/2拍子速度稍快,其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

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乃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

即:句尾有所变化。

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

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

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

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

B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起写法与A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

这一方面是为了与A段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像高潮。

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和声乐程彼此配合,这就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完全再现的A段,使首尾相顾,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2、范唱,总体感觉作品的艺术性。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学会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

3. 通过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3. 学习基本的合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歌曲《歌声与微笑》。

2. 掌握合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和谐等。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互相纠正。

3.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音乐感受,互相启发。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新歌教学:教师教唱《歌声与微笑》,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互相纠正。

4. 歌曲解析:了解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唱技巧的重要性。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接龙、猜歌名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2. 邀请家长或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课堂观摩,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

3. 开展校园合唱比赛,展示学生合唱成果,提升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掌握程度,如音准、节奏等。

3. 合唱效果:评估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如和谐、协作等。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每天练习合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和谐等。

3. 观察生活中身边的音乐现象,如街头艺人表演、商场音乐等,思考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 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演唱和表演。

2. 难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4. 教学用具(如钢琴、吉他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歌曲学习:讲解歌曲《歌声与微笑》的背景、词曲特点,引导学生跟唱。

3. 演唱技巧讲解: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并进行示范。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5. 表演展示:各组学生进行演唱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歌曲,如《茉莉花》、《小星星》等,感受音乐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会、合唱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表演,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声与微笑》的质量,包括音准、节奏、感情等方面。

2. 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和拓展活动的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声与微笑》,加强巩固所学技巧。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的练习情况,鼓励孩子坚持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明确指出学生将通过本课程学习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目标和课程内容如何相互联系,确保目标的实现可以被有效衡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声与微笑》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歌词表达了用歌声和微笑面对生活,传递正能量的态度。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微笑和歌声传递正能量的态度。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用歌声和微笑传递正能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唱。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用具:歌谱、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声与微笑》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注意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引导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韵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歌声和微笑传递正能量。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演唱,如改变歌词、增加动作等。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展示自己的才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用歌声和微笑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声与微笑》,并尝试与家人分享这首歌曲的美好。

歌声与微笑教案

歌声与微笑教案

歌声与微笑教案歌声与微笑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唱歌的兴趣。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增进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储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歌词和音乐CD。

2. 教具:音响、教师小提琴。

四、教学过程:1. 温习: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的名字和歌词。

2. 听音乐:播放《歌声与微笑》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

3. 学唱歌曲:教师利用小提琴给学生示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后逐句教唱。

4. 合唱:教师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5. 表演:每个小组准备一段《歌声与微笑》的表演,要求有动作和情感表达。

6. 游戏:利用歌曲中的关键词和动作组织游戏,增加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教师喊出关键词“歌声”,学生就唱出歌曲中关于歌声的歌词;或者教师做出一个动作,学生必须跳舞或做其他动作来配合。

7. 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学到的内容。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创作自己的歌曲,可以利用《歌声与微笑》的曲调,改变歌词,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歌声与微笑》与其他歌曲,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六、教学反思:通过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唱歌兴趣。

同时,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

歌声与微笑弹唱课程设计

歌声与微笑弹唱课程设计

歌声与微笑弹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基本旋律和节奏;2. 学生能认识并运用歌曲中所涉及的音乐符号和术语;3. 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弹奏《歌声与微笑》的旋律,并配合歌词进行演唱;2. 学生通过弹唱实践,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3. 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理解友谊、欢乐等价值观,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音乐教育为核心,结合弹唱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小学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但弹唱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音乐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歌声与微笑》旋律、节奏、歌词的学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元素的掌握。

2. 音乐知识:学习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音乐术语,如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

3. 弹奏技巧:右手弹奏旋律,左手伴奏,左右手协调配合的练习。

4. 演唱技巧:呼吸控制、音准把握、情感表达等歌唱技巧的培养。

5. 创作实践: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或歌词创作。

6. 团队协作: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歌曲《歌声与微笑》,学习歌词,熟悉旋律和节奏。

第二课时:学习音乐知识,如五线谱、音符等,并进行简单的弹奏练习。

第三课时:重点练习弹奏技巧,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

《歌声与微笑》精品教案

《歌声与微笑》精品教案

《歌声与微笑》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声与微笑》。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受友谊的珍贵和美好。

3.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三、教学方法
听唱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友谊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珍贵和美好。

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们之间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引出
歌曲《歌声与微笑》。

2.新课教学
1.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谷建芬。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学唱歌曲旋律,重点练习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4.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曲中表达的友谊之情。

5.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热情和欢快。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可以加入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友谊,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4.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交朋友,珍惜友谊。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并准确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传达的友爱、欢乐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准,特别是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

(2)指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够在合唱中保持声音的和谐统一。

2、教学难点(1)歌曲中合唱部分的和声配合,以及声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2)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融入情感,生动地表现歌曲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特点、演唱技巧等知识。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演唱水平。

4、欣赏法: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提问学生:“听到这段音乐,你们的心情如何?能想到什么快乐的场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教师介绍歌曲《歌声与微笑》:“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充满欢乐和友爱的歌曲,它的名字叫《歌声与微笑》。

”2、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歌曲学习(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通过打拍子、节奏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掌握。

(3)学生跟随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音准和节奏上的错误。

4、合唱教学(1)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学习自己声部的旋律。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学会歌曲《歌声与微笑》,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学习与演唱。

2. 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

3. 音乐欣赏,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歌曲学唱、游戏、欣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学习、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心。

2. 歌曲学唱:教唱《歌声与微笑》,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节奏。

3. 音乐知识讲解:讲解歌曲中的音阶、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4.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技巧。

5. 音乐欣赏: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声与微笑》的熟练程度和表现力。

2. 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分组演唱、互相评价等。

4. 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能理解并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六、教学资源:1. 歌曲《歌声与微笑》乐谱。

2. 音乐教学设备,如钢琴、吉他、音响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乐视频、图片等。

4. 小组活动所需道具,如小红旗、小星星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舒适,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2. 音响设备正常运行,音质清晰。

3. 学生座位有序,便于教学活动开展。

八、教学安全:1. 检查教学设备,确保安全使用。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事项,如避免大声喧哗、正确使用乐器等。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防止因运动过度导致身体不适。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2.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2、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用歌声和表情充分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1)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如“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中的“天”字。

(2)合唱部分的和声配合,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做到和谐统一。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旋律等知识。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提问学生:“听到这段音乐,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开心、快乐等感受。

(3)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同样能带给大家快乐和温暖的歌曲——《歌声与微笑》。

”2、歌曲欣赏(5 分钟)(1)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的音频,让学生安静聆听。

(2)提问学生:“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3、歌曲讲解(10 分钟)(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并用手拍打节奏,让学生感受。

(3)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重点练习高音部分和较难的节奏。

4、歌词学习(10 分钟)(1)展示歌曲的歌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友爱、欢乐的主题。

5、歌曲演唱(15 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演唱歌曲,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声和微笑对人们身心的积极影响。

2. 通过唱歌和微笑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教唱和表演。

2. 绘画活动: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歌声和微笑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和音乐欣赏,引导学生体验歌声和微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2. 探究学习:a. 教师出示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朗读。

b. 教师教唱歌曲的主要部分,学生跟唱。

c. 教师分组让学生合唱歌曲,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表演展示:a. 分组分别演唱歌曲,学生发挥所长展示唱腔和舞蹈。

b. 学生表演结束后,大家一起鼓掌鼓励。

4. 绘画活动:a. 学生分发画纸和彩色笔,要求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歌声和微笑的场景。

b.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其中的内容。

5. 总结反思:a.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今天的学习内容,对歌声和微笑的作用进行总结。

b.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自己的感想。

四、教学资源:1.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录音。

2. 《歌声与微笑》的歌词。

3. 绘画所需的彩色纸和彩色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学唱歌曲的准确度和表情动作的生动度。

2.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达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开展歌唱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歌声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慰问活动,让学生用微笑传递温暖。

以上是本次《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友谊,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弱起小节的演唱。

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和谐演唱。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音乐要素等知识。

讲解演唱技巧和方法,如发声、气息、共鸣等。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

教师示范演奏乐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和表现力。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学生通过练习演奏乐器,提高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歌词含义、音乐要素、演唱技巧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处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1. ◦ ◦ ◦2.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4. ◦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歌曲演唱和乐器演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让学生欣赏与歌曲相关的音乐作品和艺术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唱歌吗?你们会唱哪些歌曲?引出课题《歌声与微笑》,板书课题。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声与微笑》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声与微笑》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歌声与微笑》教案
教案名称:《歌声与微笑》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2.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提高孩子们的听觉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孩子们理解“歌声”和“微笑”的含义,学习用歌声和微笑来传递爱和快乐。

二、教学准备:
1.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教学音频和视频。

2. 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材。

3. 音乐教具,如铃鼓、沙锤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例如:“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开心的笑容,让我们看看谁的笑容最灿烂”。

2. 学习新歌:播放《歌声与微笑》的音频或视频,让孩子们先听几遍,熟悉歌曲的旋律。

然后,教师一句句地教唱,让孩子们跟着唱。

3. 活动环节: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的音乐活动,如用铃鼓或沙锤伴奏,或者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

4. 理解歌词:教师解释“歌声”和“微笑”的含义,让孩子们理解歌曲的主题是用歌声和微笑来传递爱和快乐。

5. 结束:再次播放《歌声与微笑》,让孩子们集体演唱,结束课程。

四、课后作业: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唱这首歌,并尝试用自己的歌声和微笑向家人传递爱和快乐。

五、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看他们是否能够跟上歌曲的节奏,能否理解歌词的含义。

课后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歌声与微笑》的词曲分析2.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方法3.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的节奏与音准掌握2.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3. 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培养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歌曲导入:播放《歌声与微笑》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 歌曲学习: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讲解演唱技巧,如呼吸、共鸣等。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合唱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2.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程度。

3.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歌声与微笑》歌曲音频。

2. 视频资料:合唱表演视频。

3. 乐谱:打印《歌声与微笑》乐谱。

4.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钢琴等。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2. 互动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演唱效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八、教学步骤1. 歌曲分析:介绍歌曲的背景、词曲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 发声练习:教授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3.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与配合。

4.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歌声与微笑》。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体会歌声与微笑带给我们的快乐,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体会歌声与微笑带给我们的快乐。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音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录音机、音响设备、乐谱。

学具:乐谱、歌词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入,询问学生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歌声和微笑。

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课的歌曲《歌声与微笑》。

2. 歌曲学习: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后,再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3. 演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姿势。

4. 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其他版本的《歌声与微笑》,感受不同演唱者带来的音乐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声与微笑1. 歌曲学习旋律与节奏高音部分2. 演唱练习3. 歌曲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讲解歌曲的意义。

2. 答案:歌曲《歌声与微笑》表达了歌声和微笑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传递正能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演唱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歌曲欣赏环节,学生能够欣赏不同演唱者的演唱,提高了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进行课堂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并能够通过演唱和表演将其展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们听过哪些好听的歌曲?(3)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讲授新课(1)歌曲欣赏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让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感受歌曲中传递的快乐和友谊。

(2)歌曲学习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声哼唱。

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歌曲表演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演歌曲,可以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

每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变化。

(3)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接龙比赛,看哪个组唱得又快又准。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3)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5.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歌声与微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歌声与微笑的意义和作用。

3. 合唱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学唱和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轻快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2. 学唱《歌声与微笑》:(1) 一起听歌曲,并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拍手。

(2) 分小组学唱歌曲。

(3)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调音和齐唱。

(4) 整体合唱,注意统一动作和表情。

3. 表演《歌声与微笑》:(1) 设计表演形式,可以采用舞台剧、舞蹈等形式表演。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训练,注意动作和表情的协调。

(3) 进行表演排练,确保各个环节的流畅和连贯。

(4) 最后进行全班表演。

4. 音乐欣赏和情感表达:(1) 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总结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表演录制下来,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分享感受和意见。

(2)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进步。

四、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录音软件。

2. 《歌声与微笑》歌曲的录音和歌词。

3. 表演舞台和服装道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的学唱和表演情况。

3.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4.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和成果,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歌声与微笑初中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初中音乐教案

歌声与微笑初中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声与微笑》。

2. 学会用音乐表达快乐、幸福的心情。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歌曲的认识和了解。

2. 播放《歌声与微笑》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2.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重点讲解高音部分的歌唱技巧。

3.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自主创作一段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高音部分和音乐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表演体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歌声与微笑》的录音,学生跟唱。

2. 针对高音部分进行重点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二、音乐与生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举例说明歌曲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歌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 邀请学生上台演唱,大家共同欣赏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演唱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歌曲演唱的正确性、流畅性。

3. 音乐与生活联系的认知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歌声与微笑》的歌曲演唱,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用音乐表达快乐、幸福心情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

歌曲为a小调,4/4拍。

本曲以朴实的语言表现出当代少年儿童讲文明、懂礼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

在两个乐句的第一乐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

第二乐段为二部合唱,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三度、四度、五度,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

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喜爱。

虽然学生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水平不高,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所以这首歌曲的重难点就在如何处理二声部的合唱上。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二、认知目标:初步认升号与音阶的有关知识。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学习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听音乐进教室,然后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世界是美丽的、多彩的,全世界不同种族之间虽然肤色各异,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各有不同,但勤劳智慧、向往美好生活、渴望交流与奉献爱心是人们共同的理想与永不放弃的追求。

所有深皮肤、浅皮肤的小朋友,来吧,来吧,让我们欢聚一堂,成为永远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用歌声来表达对世界小朋友的呼唤。

我们一起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三)、学唱歌曲
师:听一遍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

师:再次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我们大家现在跟着录音再次歌唱。

师:现在这首歌同学们都听会了吧,为了我们更好的演绎歌曲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声带回去,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伸,即描绘友谊花遍地飘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师:随着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因为歌曲部分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词),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合唱部分第二声部的歌词,应特别注意升5的音准。

师: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
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足时值。

师: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生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师:找生单独唱,纠正重点。

师:小组内讨论歌唱,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

师:组内总结
(四)、小结、下课: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歌声与微笑》,还学习了我们的情谊永恒,愿我们的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愿微笑永伴你我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