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历史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篇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1.基础知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其死后,其子启即位。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商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1、商王的权利是有限的;2、附属国的自主权相对大;3、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高于皇权,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巩固统治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⑤影响:积极: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a.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b.表现;a.楚王问鼎;b.诸侯争霸。

2.宗法制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小儿子。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2、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⑤作用:1、宗法制度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范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教程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1“伐无道诛暴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包括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

2、能力目标:遭受重创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发农民起义根本原因,从而概括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课文完全紧扣此问题展开。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着力点,教材首先从导致使得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摧残;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路南。

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秦朝是人心所向。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历法农民起义。

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新朝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论争。

对此环境问题会有一些疑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时间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从图片和史料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背诵技巧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背诵技巧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背诵技巧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背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尤其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对于历史知识的背诵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将就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的背诵技巧展开讨论。

1. 理解主题在进行历史知识的背诵之前,我们需要对主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解。

在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中,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文明和历史的发展。

这个主题包括了夏、商、周三个时期,介绍了这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

了解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我们后续的背诵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2. 制定有效的背诵计划在理解了主题之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背诵计划。

可以将历史知识分段,每天背诵一小段,逐步累积知识量。

在背诵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帮助记忆,比如制作思维导图、口诀、图表等等。

另外,要保持持续性,每天坚持背诵,不要间断。

通过有效的计划和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3. 反复背诵和温故知新在背诵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温故知新。

不仅要不断背诵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时常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温故知新,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也能够发现并弥补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的不足。

4. 总结和回顾在背诵历史知识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总结和回顾。

总结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制作概要等方式来进行,让知识更加系统化。

回顾可以通过做历年历史试题、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总结和回顾,可以使自己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

我个人对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背诵的理解是,背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要善于归纳总结,善于温故知新,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的背诵,并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而是需要结合理解、制定计划、反复练习和总结回顾,才能真正掌握历史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背诵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好这些技巧,提高背诵的效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北京人的基本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 了解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观察和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和发现意义。

三、教学难点
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人类起源的奥秘和考古学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研究历程和北京人的发现背景。

2. 讲授新课:介绍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发现意义和化石、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3. 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人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化石、考古资料在研究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和发现意义,了解了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化石和考古资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5篇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灭北宋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3.(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多媒体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一起看看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欢迎查阅!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1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活动过程:一、我来说背景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二、我是商鞅学生介绍商鞅三、商鞅变法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1、分组讨论:(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

(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五、我来评商鞅课件出示: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
1. 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3. 初步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步骤:
1. 激发兴趣(5分钟):
-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导入新课(10分钟):
- 与学生简要介绍历史学科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3. 研究历史方法(15分钟):
- 介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查阅文献、采访、考古等。

-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不同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

4. 探索历史时期(20分钟):
- 分组让学生选择不同历史时期进行探索。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并简要介绍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5. 总结归纳(10分钟):
- 学生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归纳。

- 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对于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 图片或视频素材;
- 相关文献或书籍;
- 小组分工作业纸。

教学评估:
- 学生小组研究报告;
- 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兴趣的表达;- 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初中历史课开学教案

初中历史课开学教案

初中历史课开学教案第一部分:导言开学第一课,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历史之旅。

通过本篇教案,我们将带领学生们了解历史学科的意义和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第二部分:历史学科的意义历史学科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是了解社会发展过程、理解当下和预测未来的重要工具。

历史课不仅补充了学生们的门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我们提出以下学习方法:1.多角度阅读: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去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实地考察: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3.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文献、图片、音视频等资料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4.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历史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四部分:初中历史课程设置初中历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历史思维。

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教学:1.远古时期:从旧石器时代到蒙古大草原的形成,让学生了解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

2.古代文明: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明以及其他古代文明,包括古代史学、哲学、艺术等。

3.中世纪:探索中世纪的欧洲、亚洲和非洲,了解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等重要事件。

4.近代史:讲解工业革命、殖民主义、世界两大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问题。

第五部分:历史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包括:1.案例分析:通过讲述历史案例,让学生们活学活用,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互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3.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文化风貌。

4.辩论赛:组织学生们进行历史辩论赛,锻炼他们的辩论技巧和表达能力。

第六部分:历史教材的选择在历史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将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历史观点的客观性和历史故事的趣味性。

历史开学第一课,老师必讲7个问题中考历史

历史开学第一课,老师必讲7个问题中考历史

历史开学第一课,老师必讲7个问题一中考历史树有根,水有源,世间万物都有其来龙去脉,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我们无法在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任何的没有历史的事物,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

1、历史是什么《说文解字》里记做:指空间上的移动,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

记做: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

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

历史就是一是过去的事实;二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

狭义的历史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历史六要素三个主体:人、物、事六要素:why:为什么(背景)who:什么人(人物)when:什么时间(时间)where:什么地方(地点)how:怎么样(过程)what::是什么(结果)3、为什么学习历史1、一个现实的回答是中考、高考都要考。

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历史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都要把它学好。

2、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也需要学习历史。

如果古往今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动物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

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

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范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1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态;国人-,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进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视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

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变和更迭;2.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苦劳动所换来的。

从而建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正确的史观。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形,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期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进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自己视察历史文物图,寻觅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说明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浑厚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奉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先人的尊重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态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进程】教师讲授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形导入】师: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品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品来源不充足、不稳固,需要常常迁徙。

开学第一课初中历史教案

开学第一课初中历史教案

开学第一课初中历史教案第一节:背景与目标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变迁。

本学期的历史课将围绕中国古代历史展开,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节: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中国古代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文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第三节:讲解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划分: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划分,如夏商周等。

2. 夏朝:教师向学生介绍夏朝的起源、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等,并展示夏代遗存的文物。

3. 商朝:教师向学生介绍商朝的兴衰原因和社会风貌,并通过展示商代青铜器、商代文字等文物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4. 周朝:教师向学生介绍周朝的建立及它的分封制度,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示范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段故事或漫画,以展示不同时期中国古代的生活场景。

第五节:历史人物介绍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并向学生详细介绍他的生平、成就和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如伯夷、叔齐等。

第六节:历史事件讨论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事件,如纣王炮制女娲之乱,向学生展示相关文物和史料,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七节:历史文化艺术欣赏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如敦煌壁画、唐代诗歌等,并向学生解读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第八节:历史地理知识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如黄河、长江等,并让学生分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第九节:历史的评价与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评价,并让他们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影响,以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思辨能力。

第十节:观看历史纪录片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中国古代历史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通过观看来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第十一节:回顾与总结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就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初中历史教案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

初中历史教案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

初中历史教案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开学第一课:了解历史,认识自己引言:初中历史教案的制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从而认识自己。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世界的变迁和自身在其中的定位。

通过这节开学第一课,学生们将了解历史的重要性,探索自己与历史的关系,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

一、目标概述:了解历史的意义在讲解历史的意义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对历史的思考。

例如, "你认为历史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历史是人类经验的积累,通过它我们可以学到智慧、警示与启发。

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事件和现实事件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某个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或者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历史的重要性。

比如,对比家族历史和家庭传统,让学生们意识到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

三、启发思考与探索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历史和自我认知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历史和自我的认识。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下问题:我们的身份是如何受到历史的塑造和影响的?历史中的英雄和事件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们能增强对自身与历史的联系的认识,培养积极学习历史的兴趣。

结论:通过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学生们对历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到自己与历史的紧密关系。

了解历史,认识自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

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

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年代等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1)夏商西周:中华文明的起源、封建制度的建立。

(2)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3)秦汉: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文化繁荣。

(5)隋唐: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6)宋元明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封建社会衰落。

2. 重点历史事件、人物、年代:(1)黄帝、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

(3)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

(4)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5)唐太宗:盛唐时期的杰出皇帝,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年代。

2. 教学难点:(1)历史年代的识记。

(2)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

(2)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 讲授新课:(1)按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详细讲解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年代。

(2)运用图片、故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知识。

3. 巩固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问答,检验学习效果。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

初一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这10篇初一历史开学一课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历史课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初一历史开学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读史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远大人生理想抱负。

2、学习态度、作业要求。

教学重难点1、推荐历史书籍,读史明智明理,增强对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

2、鼓动读历史书籍,与伟人名人交朋友,立大志、做大事。

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开学问候:同学们好!见到同学们真高兴!我是历史老师,能够和同学们在一起是我们的缘分。

开学一堂课我们不上课,我和同学们一起聊天谈心好不好?读史明理:二、问题导引:1、同学们,暑假怎么过的?暑假都读了哪些书?2、你们知道毛泽东主席在你们这个年代都读了哪些书?做了哪些事?三、思考探究:学生畅所欲言,师生一起回忆研究,寻找答案。

教师启发:同学们,毛泽东读的大多是历史书籍。

从毛泽东主席的伟大功勋看,读历史书籍有什么好处?学生畅所欲言:(励志、才华横溢、克服困难挫折、意志坚强、战无不胜,实现人生梦想、成就伟业,古为今鉴,少走弯路)四、推荐书目:老师推荐书目:伟人名人传记。

如:《孔子》、《孟子》、《韩非子》、《李白》、《杜甫》、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十大元帅传记、马克思、恩克斯、诺贝尔、比尔盖茨、贝多芬传记等;历史小说:如《隋唐演义》、《胡雪岩》等。

推荐理由,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我们读伟人名人传记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与伟人名人交朋友,交流思想,学会说话做事处理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挫折、成为意志坚强的人,能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成就人生梦想,取得事业成功,也能成为名人、伟人。

老师鼓励: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多读书,特别要多读历史书籍。

将来走上社会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实现人生梦想、实现中国梦。

五、学习要求:同学们,学习要端正态度,讲究方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等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2)通过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活动,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从而对戊戌变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奔走呼号,宣传变法,投身改革,要求维新变法。

应该学习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方法: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

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法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理解变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分组学导,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渗透点:(1)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教学设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卫星接收的教学资源,中央电教资源库资源。

(3)光盘。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小组内学生分工收集,处理有关资料。

(2)学生预习本课,做小报、结构图,分角色表演来总结本课。

(3)结合本课内容进行自我教育。

二、新课讲授:出示图片《黄海激战》,出示视频《马关条约》。

历史课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课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课开学第一课教案一、引言历史是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学科。

开学第一课是历史课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目标设定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1. 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2.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3. 培养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4.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三、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开放性问题来导入。

例如:“你认为历史课对你的人生有什么重要性?”通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历史与人生的联系。

四、情境营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的氛围,我们可以通过投影或展示相关图片,营造一个历史情境。

例如,通过展示一张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好奇心。

五、知识传授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来给学生传授知识。

例如,可以介绍西方历史中的拿破仑战争,或者中国历史中的秦始皇。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绘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六、讨论互动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小组讨论或对话互动环节。

例如,可以让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通过这种互动,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七、案例分析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可以引入一些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讲述某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成就,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品质,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八、课堂游戏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历史知识竞赛或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历史事件或人物,在娱乐中学习。

九、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历史课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通过投影仪展示历史影片、音乐或图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十、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初中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初中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2.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3.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从古猿进化而来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人类的形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的形成过程。

2. 教师讲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代表物种。

三、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氏族社会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和作用?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问题。

3. 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原始社会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的生活对人类的进化有何影响?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人类的形成过程、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人类进化过程的思维导图。

2. 写一篇关于原始社会生活对人类进化影响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点拨法和课堂探究,使学生全面了解了人类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对人类的进化影响。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欧洲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海地独立;“多洛雷斯呼声”;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新兴国家。

思想认识:1、通过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到殖民者的压迫、掠夺。

造成了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激起拉美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2、在独立运动中,拉美人民联合起来,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反殖斗争的重大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拉丁美洲的政治局面。

通过分析,让学主认识到联合起来,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3、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是拉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英雄。

能力培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西葡殖民者对拉美人民的压迫、剥削,是引起拉美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

要求学生自己学会找出并归纳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教学建议地位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粉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

推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进步。

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重点分析: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

在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南美逐渐成为斗争的中心。

两支起义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对西班牙殖民者发动进攻。

实现了配合作战。

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

奠定了拉丁美洲信心国家的基本格局。

因此南美独立战争在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难点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在教材中并没有完整的描述,学生分析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还有因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不是某一个因素的作用。

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初三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欠缺,所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是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独立战争。

内容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在讲师过程中,运用相关地图(有条件的运用课件对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进军路线做详细描述,并在进军过程中显示两支部队解放的地区)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空间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历史第一课
梁山县赵固堆乡中学张保敏 2012年7月16日15:32
如何上好历史
第一课?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程。

小学的时候没有这样一门课,这或许会给他们一点新鲜感。

但是有一种陈旧的思想远远压制了他们的好奇心,或许听高年级的学生说,或者听家里人说,把历史、地理、生物三门学科打入“冷宫”,成了他们眼中口中的副科。

这样一种旧思想,不仅挫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道难题。

所以,如何上好初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成了初一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人认为,绝大部分教师的第一节历史课,就是书本上的第一课,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

初一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接触过这个科目,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一个新科目,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把这种好奇心和新鲜感继续保持下去。

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呢?怎么样才能对初一的学生进行历史启蒙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什么是历史?
对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历史,或课外书如《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或电视电影等,都涉及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什么是历史?这也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你可以只要简单的对学生说:“所谓历史
啊,就是指过去了的事情,只不过离我们现在的远近不一样罢了。

几千几万年前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叫历史,你们的昨天,对今天来说,也成为了一个历史。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过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称为是历史,自己也是历史中的一个人。

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学习历史。

二、生活中的历史
电视剧《三国演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故事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他们的兴趣。

你可以问学生这些电视或故事里面,哪些是真实的人和事,哪些是虚构的人和事?哪些是神话传说,哪些是历史真相吗?估计这个时候,大部分会陷入思考,因为现在的他们处于迷茫状态。

那么,你怎样才能辨别这些呢?好好学习历史吧,这样你才能尝到很多真实的历史。

这样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的积极性。

或许当你还没上到相关内容时,他会主动来向你请教呢!
三、学历史就当是听故事
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历史书上讲的都是最基本的历史常识。

他们说,学好历史的诀窍,就是多看成语故事。

你问学生,你们看过或听过成语故事吗?比如说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约法三章等,了解的学生一定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件历史,既听故事,又学历史,何乐而不为呢?
四、历史时间线索:
当你问学过历史的初高中学生,历史好学吗?其中有一大部分会回答你,时间好难记哦。

历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在第一节历史课上,我建议不要讲第一单元第一课,而是上让学生了解历史时间是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下面是我的教学案例中的几个问题:
、公元元年是怎么样定下来的?
2、为什么没有公元0年呢?
3、哪些时间离我们现在近,哪些时间离我们更远?
4、计算: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12年,中间隔了多少年?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中间隔了多少年?
公元1949年--------公元2012年,中间隔了多少年?
这样计算有什么规律呢?
这样一系列问题,都要在历史课上学习到。

也能给学生一个很明确的时间概念,以后学历史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学过的内容。

就是这样一节历史启蒙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得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轻松应对。

希望不管是刚上任的新教师,
还是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的教学能手,都能够给初一学生上一节历史启蒙课,给历史教学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