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4求索真理的历程_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必修4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必修4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以前农民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唤;后来有了专门批发市场,可以在市场集中售卖;现在有了网上售卖平台,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销售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C.直接现实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B【解析】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材料中“以前……后来……现在……”这些信息表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B观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没有体现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A、C、D不选。

故选B。

2.宿主与病毒的持久战一直被认为是依靠免疫功能这一“攻防系统”。

南开大学曹雪涛团队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却并非抗病毒唯一的“攻防系统”,宿主细胞还可以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代谢状态抵御病毒。

这佐证了()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②人的认识能不断发展,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③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④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中“我国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却并非抗病毒唯一的‘攻防系统’,宿主细胞还可以通过表观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代谢状态抵御病毒”,表明人的认识总是向前发展的,对真理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同时表明人们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认识工具,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0年8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发布,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表述进一步完善,如“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新课标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课时3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必修4

新课标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14单元课时3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必修4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展示]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实践是相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目的。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详细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相识过程:相识的反复性;相识的无限性。

课前八分钟记忆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考点一实践[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干脆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温馨提示](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

(2)实践不是思维活动、相识活动,如学生的学习不是实践。

(3)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范围不能扩大或缩小。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4)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究世界规律的科学试验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相识的基础(1)实践是相识的来源①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相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都是实践的产物。

[温馨提示]相识的来源≠获得相识的途径。

相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

个人获得相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干脆阅历和间接阅历。

(2)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①相识产生于实践的须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供应日益完备的相识工具。

③实践熬炼和提高了人的相识实力。

(3)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35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35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名言警句中表达了与“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相近哲理的是()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③为学患无疑,疑那么有进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中国法治建设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开展,在开展中追寻良法善治。

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变迁的复杂历程,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

中国法治历经变迁表达了()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③真理只能追求,不能拥有④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2021年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中指出,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广阔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并取得重大成果,但要想取得最终胜利还需他们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

上述材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相行的③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④在实践中真理不断地推翻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说明()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初,人们认为犬科动物是传播疫源,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是蝙蝠,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都可以在蝙蝠上找到,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内部多个位点频繁重组。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蝙蝠与灾害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科学研究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6.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诗人汪国真的名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强调广阔基层干部群众要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2024届高考政治第一轮高效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

2024届高考政治第一轮高效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

【重点突破】
1.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 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 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易错警示: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 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 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考考点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
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
理和谬误。 (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
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
实践具有
( )。
A.自觉选择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解析 由材料信息“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
存在”可知,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故选C。
答案 C
【训练2】► (2012·苏州三校联考)浙江台州市的农民说,以前 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第十四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第十四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限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

他们的研究团队,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揭示了癌细胞如何欺骗人体免疫系统恶意增殖的原理,从而发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

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②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并促进实践活动开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③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选项错误,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活动开展;题目中,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团队,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揭示了癌细胞如何欺骗人体免疫系统恶意增殖的原理,从而发现了抑制负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体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和发现真理,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①②选项入选。

选A。

2.(2018·河北承德市高三5月模拟)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的题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的文章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

材料表明()①事业的成功需要“道”的指导②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③“行”是“道”存在与发展的具体条件④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题目中强调的是实践的作用,不是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排除①;③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题目中,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这表明了唯有“行”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一代又一代人量的积累方能实现伟大成就,故②④选项入选,选D。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求索真理的历程(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求索真理的历程(含答案)

第三十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展示]知识条目考试要求知识条目考试要求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①实践的含义和特点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c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①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abb考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问题导思知识梳理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易错提醒(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指认识来源于实践,强调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指认识的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

1.正确区分实践的三个特征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即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物质的。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社会历史性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提醒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两个方面:第一,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理解反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将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向1 实践的内涵典例1 (判断)(2017·浙江4月选考)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课时提升练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课时提升练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提升练(三十五) 求索真理的历程基础强化题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外交部表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②2014年9月22日下午2点前后台风“凤凰”在浙江中部到浙闽交界处登陆③重庆、上海作为试点省份进行房地产税改革④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项目将于2016年底封顶,预计总投资达240亿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外交部就钓鱼岛发表意见、表明立场不属于实践活动,排除①;台风属于自然现象,排除②。

③属于变革社会的实践,正确;④是生产实践,符合题意。

【答案】 B2.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21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

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④真理在实践中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这体现了①②。

③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 A3.长尾鸟天生胆小,见到树蛇后会躲在远处的树洞里。

它警告飞向树蛇的其他鸟,甚至有时还有追上去阻止的冲动,可往往是刚钻出洞来,就又缩了回去。

而渡渡鸟发现树蛇后,会整天在这棵树的上空盘旋,一旦有哪只鸟想在此栖息,它就会冲上去撵走那只鸟。

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实践能改变现实C.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D.观念可以变为现实【解析】“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是因为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故选B。

【答案】 B4.(2014·苏锡常镇联考)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

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

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B.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C.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D.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解析】在不同的情况下,结论可能是不一样的,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错误;D与题意无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含答案):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含答案):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

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

”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②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

答案:C2.3D打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和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破坏性”新技术,将使设计和制造更为简化:工厂里或许不再有生产线,模具可能退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蕴含的哲理不包括()A.人们认识的深化能够促进事物发展B.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和改变事物C.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D.科学实验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存在解析:3D打印技术是人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变事物。

经过科学实验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存在的产物,新技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B、D三项说法正确;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C项错误,应选。

答案:C3.据英国每日电邮2014年3月19日报道,美国某研究机构发现,水星因炙热铁芯冷却效应,在40亿年间直径已减少大约14公里,比科学家们40年前的预想多了2倍。

这说明①预想与现实总是不一致的②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不可捉摸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40亿年间水星的直径已减少大约14公里,比科学家们40年前的预想多了2倍,这说明人们一开始的预想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论证与发展,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③符合题意;水星的变化超出了科学家预想的范围说明事物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符合题意;人类的预想是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①观点错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说法错误。

高三政治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 求索真理的历程 Word版含解析

高三政治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 求索真理的历程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求索真理的历程[易错澄清练]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点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2.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点拨: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3.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点拨:认识的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的水平与程度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密切关系。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点拨: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说法错误。

5.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就会犯唯心主义错误。

(√)[小题提速练]6.团队发展,各要素有长有短是常态。

目前,短板理论的逆命题——长板理论,在各届引起广泛关注。

观察漫画,长板理论告诉我们( )①规律总是能被人们认识、利用和创造的②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③要强化团队核心竞争力,突出长板优势④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是不能创造规律,①说法错误,排除;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是指矛盾的相互依存,是指“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但是本题漫画中长板理论说的是要充分发挥特长,与短板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本题漫画寓意是转变人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要突出长板优势,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项。

7.(2017·青岛模拟)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但他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实践-认识,其所说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建立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仅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一个必然环节。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练34-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练34-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

课练34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确保实现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回答1~2题。

1.会议指出,经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务院及各部门全年工作的“蓝图”。

施政之要贵在实干,必须勤勉尽责抓好落实,不折不扣达到目标。

这是因为(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会议强调,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用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加强预调微调,做好政策储备,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这表明(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重视量变,防止事物向不利方面转化③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④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石家庄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之一。

“智慧城市”的创建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的创建说明( )A.实践具有能动性 B.实践具有反复性C.实践具有无限性 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4.毛泽东曾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下列诗句与上述观点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撰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调研工作,从实践观点看,是因为 ( )①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无限反复的过程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2.3 求索真理的历程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2.3 求索真理的历程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3 求索真理的历程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实践的概念、特点1.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 possible!”。

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D.意识具有决定性解析:材料中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需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立足于实践,把头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及符合句意。

答案:B2.(2014·江苏卷,3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不同时期,受技术水平的制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选A项。

③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3.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 000起交通事故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

如今部分国家已经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

这表明( ) A.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决定作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题干材料讲的是通过科学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并运用认识指导实践。

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A错误;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但不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C错误;D未体现;B符合题目要求。

求索真理的历程-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训练

求索真理的历程-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训练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四) 求索真理的历程(限时:45分钟)(对应活页卷第343页)一、选择题1.(2017·广西柳州月考)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这说明( ) 【:97300160】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服务和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C[通过科学实验探索来验证科学理论的真实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符合题意;“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这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①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是进行科学探索来证明理论的真实性,因此并没有体现认识服务于实践,②不符合题意;获取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④错误。

]2.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D.意识具有决定性B[A、C不符合题意指向,故排除;题干强调由不可能转变为可能,即强调的是转化为现实,故B正确;D观点错误,意识不起决定作用。

]3.(2018·山西省孝义市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2017年4月9日,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了记忆发生过程:小白鼠大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

虽然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小白鼠,但也适用于人脑。

该成果目前只是科学层面的发现,但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力不容低估。

材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人们要获得认识,必须亲身实践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D[认识的来源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一定要亲身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而非科学实验,故①②说法错误。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提升作业求索真理的历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

”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②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

2.(2014·嘉兴模拟)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您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

”这一回答表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解析】选D。

“知道”仅仅停留在认识领域,而“做到了”却把思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是实践直接现实性的表现,D符合题意。

A、B、C三项与题意不符,可排除。

【加固训练】(2014·安徽名校联考)网络上一则严重雾霾预示将出现大旱和频繁地震的说法引起种种疑虑。

该观点认为,我国近期大面积、长时间雾霾现象的成因与地球软流层的活动有关,出现大范围雾霾后,地震、干旱等其他灾害可能接踵而至。

对该观点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要通过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证明该说法是否正确B.要坚信意识能借助已知世界准确预测未知世界C.要善于突破表面联系,创造事物间本质的联系D.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自觉改造雾霾发生的规律【解析】选A。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材料中的观点是对雾霾与干旱和地震关系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观点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A项观点正确。

B项不符合题意。

C项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D项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均应排除。

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三十五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定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三十五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定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十五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基础强化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农民种地②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③工人做工④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含义的理解。

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可排除,①②③均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A正确。

答案 A2.“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在月球成功着陆。

“绕”“落”“回”,是中国探月工程在2020年前设定的三大目标,并由此划分为三期阶段,并分步实施。

这表明( )。

A.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活动主观性的特征D.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

根据登月的三个阶段,可以反映出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选D。

A不能体现。

B说法不完整,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特征,但不是主观性,C观点错误。

答案 D3.2013年6月17日,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研制成功。

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发展遵循千倍定律,即每隔10年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就会提高1 000倍,而实际上发展的速度可能更快。

这说明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超级计算机性能的变化发展表明人们的认识会不断发展,同时说明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②③入选;①与材料无关;真理是客观的,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说法错误。

答案 B4.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②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的明白③百闻不如一见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的哲学寓意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②③与之一致;①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错误;④的哲学寓意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材料未体现。

2022年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2022年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声波、地震波有很大的区别。波的概念无论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不
具备传播功能,书本所承载的智慧和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你的脑子
里。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
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五)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2
A 组·基础对点练 B 组·提升强化练
4.(真理)(2020·山东省德州市 5 月模拟)“孩子早餐要吃鸡蛋、
牛奶、三明治等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不要喝粥、吃咸菜和一些垃圾
食品。”医生张某的这一建议引爆网络。支持和反对的都不少,甚
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认识论角度看,高度重视劳动,是因为(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实
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④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A 组·基础对点练 B 组·提升强化练
A.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目的和动力 C.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正确认识 D.正确认识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五)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2
A 组·基础对点练 B 组·提升强化练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②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以造福人类 ③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永恒真理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四) 求索真理的历程(限时:45分钟)(对应活页卷第343页)一、选择题1.(2017·广西柳州月考)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

这说明( ) 【导学号:97300160】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服务和指导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C[通过科学实验探索来验证科学理论的真实性,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符合题意;“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承载着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这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①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是进行科学探索来证明理论的真实性,因此并没有体现认识服务于实践,②不符合题意;获取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④错误。

]2.成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真理具有具体条件性D.意识具有决定性B[A、C不符合题意指向,故排除;题干强调由不可能转变为可能,即强调的是转化为现实,故B正确;D观点错误,意识不起决定作用。

]3.(2018·山西省孝义市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2017年4月9日,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了记忆发生过程:小白鼠大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

虽然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小白鼠,但也适用于人脑。

该成果目前只是科学层面的发现,但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力不容低估。

材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人们要获得认识,必须亲身实践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D[认识的来源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一定要亲身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而非科学实验,故①②说法错误。

科研成果指向临床应用,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③正确;研究小白鼠的成果适用于人脑,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故④正确。

]4.(2017·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随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初步展望量子信息技术的未来:魔法般的高速计算,安全的“量子互联网”,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都将因其而发生深刻改变。

这蕴含的哲理有( )①不经过实践,人就不可能获得认识②量子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③认识发展推动了量子技术不断向前发展④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B[认识获得的途径是多样的,不经过实践人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认识,①不选;量子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都将因其而发生深刻改变”说明量子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②正确;材料表明量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实践发展,并没有表明认识发展推动了量子技术发展,③不选;量子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将发生深刻改变说明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④正确。

]5.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

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

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农民气象员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并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②④符合题意,选C。

①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6.(2017·安徽蚌埠期末)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于是,我们的先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

从认识论角度,这说明( ) 【导学号:9730016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C[②观点正确,但偏离题意指向,故排除;设问要求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问题,④观点属于辩证法,故排除;我们的先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在农事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①③正确。

]7.(2017·安徽六安质检)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

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求同存异。

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D[②错误,世上是有对错的;观点没有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③不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项。

]8.(2017·河南信阳月考)“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味道越好,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

上述材料说明( ) 【导学号:97300162】①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真理与谬误无明显的界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题干强调,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特点,不能搞一刀切,要具体分析,说明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②符合题意。

③偏离题意指向,排除;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④错误。

]9.(2017·江西省南昌市一模)18世纪欧洲人发现澳洲大陆之前,认为天鹅只有白色品种,因为他们只见过白色的天鹅。

欧洲人发现澳洲之后,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黑色的天鹅。

一只黑天鹅突然间就推翻了人们久远以来的固有结论,从而引发了对认知本身的反思。

上述材料说明( )①得到多数认识主体认同的判断才具有真理性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③同一事物因为人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④新的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互作用中产生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判断的真理性不在于认同这一认识的主体数量的多少,故①错误;③观点指向人们认识在横向的区别,而题干指向人们认识在纵向上的差别,故不符合题意;人们对天鹅颜色认识的变化体现出具体认识主体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故②正确;人们看到黑色天鹅而改变了对天鹅颜色的认识,这是认识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故④正确。

]10.(2017·湖北省六校联合体4月联考)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的脑容量大,然而总能发现比人脑更大的物种。

另一种观点认为“脑重”与体重之比,人是最大的,可是发现的一种野外鼠类,比例比人还高。

可见“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

这佐证了(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③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人的认识显然是可以达到真理的,①错误;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不能说真理之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故③错误;“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既体现出认识的反复性,又反映出认识有无限性,故②④符合题意。

]11.(2017·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2月联考)由四名香港女高中生提出的“太空养蚕”试验随神舟十一号飞船飞向太空,将开辟出一条连接星空和孩子们好奇心的“太空丝路”。

4位设计者为完成实验先后喂养蚕超过数百只,从决定参加搭载太空实验选拔比赛到完成比赛耗时半年多时间。

其中一名设计者表示,别人可能觉得去酒泉只是一个比赛的结束,但对她们来说,则是在科研路上的一个新开始,因为这次的经历让她们更加明确了对科学研究的喜爱。

由此可见( ) 【导学号:97300163】①要尊重别人的看法,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②应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③要在实践中认识并发现真理,获得并检验真理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充满信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材料体现了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③④正确;真理是正确性的认识,①排除;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更强调坚持追求真理。

]12.(2017·福州模拟)人的意识的产生一直是个谜。

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②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发现了大脑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③④符合题意。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具有反复性的说法不确切,①不选。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说法不确切。

]二、非选择题13.(2017·山西省临汾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典是民众权利的集中体现,因而被誉为“百姓的权利宝典”。

民法典的编纂是非常重大、浩繁和复杂的立法过程,正因为如此,引起的热议也前所未有。

有的呼吁民法典的总则适当宽泛,有的呼吁各个篇章需要更为具体明确;有的提倡借鉴法国模式,有的提倡仿照德国民法;有的建议法典与单行法律法规并行,有的建议法典既出、单行法律当废……个中争论,既有理论难题与路径选择,也有实际难题与个人偏好。

民法总则与现行的民法通则仅一字之差,但其中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却有很大不同。

民法总则深入挖掘和传承包括中华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