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集团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共1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巨人集团失败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失败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史玉柱其人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层。

“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

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成功的原因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

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第一步的险棋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浪潮,康柏、惠普、AST、IBM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低谷,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房地产必须有金融资本作后盾,可史玉柱竟将银行搁置一边。

而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现金和利润来支持,结果就开始可想而知,当企业频繁出现现金流的短缺和利润的缺乏,后果就更加可想而知。

有人说,巨人应该早采取银行贷款,说不一定能成长发展起来。

我们想说,结果也会如过去一样,走向危险,毕竟企业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口吃不成胖子。

巨人集团兴衰的内部控制分析

巨人集团兴衰的内部控制分析
历 程 . 终 得 出加 强 内部 控 制 的 启 示 与 反 思 。 最
【 键 词 】巨 人 集 团 关
内部 控 制
风 险 控 制
巨 人 集 团 演 绎 了 中 国 知 识 青 年 冲 浪 市 场 经 济 最 惨 烈 的 悲 喜 剧 和 最 为 传 奇 、 业 史 书 般 的 财 富 故 事 。掌 门 商
越 过 往 的 成 就 , 长 为 身 家 5 0 亿 元 的 内 地 新 “ 富 ”。 成 O 首 “ 兴 也 勃 焉 .<亡 - 其 3- t l z忽 焉 ”, 以 19 年 为 分 界 线 , 前 9 7 之 为 老 “ 人 ”, 开 低 走 、 极 而 衰 ; 后 为 新 “ 人 ”, 巨 高 盛 之 巨 惊 天 逆 转 、 磐 重 生 。是 宿 命 , 是 另 有 玄 机 ?我 们 认 为 , 涅 还 内 部 控 制 的 严 重 缺 陷 是 老 “巨 人 ”衰 落 的 根 本 原 因 . 而 内 部 控 制 的 保 驾 护 航 则 是 新 “ 人 ” 起 的决 定 因 素 。 巨 崛

巨 人 是 国 内 第 一 个 明 确 提 出 “ 理 也 是 生 产 力 ”的 管 现 代 企 业 . 时 也 是 一 家 很 有 危 机 意 识 的 企 业 。史 玉 柱 同 在 盛 誉 面 前 , 然 冷 静 地 指 m 巨 人 集 团存 在 五 大 隐 患 : 仍 创 业 激 情 基 本 消 失 、 现 大 锅 饭 机 制 、 理 水 平 低 下 、 出 管 产 品 和 产 业 单 一 、 发 市 场 能 力 停 滞 。但 “ 品 和 产 业 开 产 单 一 ” 枉 过 正 , 成 了 多 线 冒 进 , 他 四 大 隐 患 则 没 矫 变 其 有 根 本 改 观 1 4 年 8 月 . 玉 柱 提 出 老 “巨 人 ”的 总 99 史 目标 是 走 产 业 多 元 " 9 6的 扩 张 之 路 , 以 发 展 寻 求 解 决 矛

新老“巨人”集团内部控制分析ppt

新老“巨人”集团内部控制分析ppt
那也不行。产品没人敢买了,这下子
问题大了。”
三、新“巨人”的崛起
2001年1月,新巨人网络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
2003年,购入民生银行6.98亿股流通股和华夏银行的1.012
亿股流通股。 2004年,成立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次年推出《征 Conten01 途》。 2007年,更名为巨人网络集团后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成 为中国登陆美国最大IPO民营企业,也是美国本土外最大IPO 的IT企业。
(2)风险控制与监督
为了提高执行力,新“巨人”为脑白金建立了一个50人的纠察 队伍,负责对分公司的检查,省级分公司也有纠察队查市级市场, 市级纠察队再查县级市场。同时,新“巨人”倡导“有奖必有罚, 奖罚必配套”的企业文化,每次开总结大会,一定是最佳和最差同 Conten01 时登台,最佳上台领奖金,最差下台领黄旗。
软件等,主业的技术创新是当初老“巨人”成就辉煌的关键。
老“巨人”的战略与经营目标
但1993年,随着西方16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西 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禁令失效,康柏、惠普、AST、IBM 等国际著名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以老“巨人”为代表的民族电
脑业。幼弱的民族电脑业,缺乏与国际品牌抗衡的能力,市
(3)信息与沟通
自从“三大战役”失败后,史玉柱就养成一个习惯:“谁消费我的产 品,我就把要他研究透。”专注地研究消费者、琢磨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 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打破陈规,自己琢磨规则、创造规则,特别是 盯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号称史氏营销理论。 Conten01 新“巨人”的产品“脑白金”卖健康,“黄金搭档”卖聪明,《征途》 卖权力、欲望,就概念而言构成了坚实的民众需求基础,能够最大幅度地 调动消费者隐藏的需求。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2013级会计五班20132319293926 组长:刘金桥65王冬梅17 34 19 组员:王禹王泽宏陆明珠 20122319210752杨炀“巨人集团”内控失败案例分析案例:1997年底1998年初,史玉柱创立的巨人集团跨行业经营,进入房地产业。

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巨人大厦,想借助房地产火爆的买方市场大赚一笔,不想国家出台紧缩银根政策,想靠贷款维持建设的路子被堵,私人间借款面临到期,自有资金已全部投入基础建设,巨人集团资金链断裂,巨人大厦地上建筑不见踪影。

董事会被架空。

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一个人说了算。

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起着制约管理层专权,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

而董事会无法发挥其作用,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集中在决策人或主管手中,那么会导致决策失衡,难以控制其风险,从而导致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失误而拖垮整个公司。

1994年8月,史玉柱提出老“巨人”的总目标是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秉承多元化发展的思路,老“巨人”跳出电脑产业,在全国兴起的房地产热和生物保健品热的刺激下,将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列为新的产业支柱。

史玉柱本希望通过新的扩张激发出新的创业激情,利用巨人的品牌优势快速攫取超额利润,并以此来缓解主导产业发展受阻以及管理机制上的矛盾。

但他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例如:与外资合作、资产股权化、获得跨国公司的技术支撑)稳定发家产业和已有项目,而且齐头并进、急于求成,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又贸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进军。

为了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预算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

而从1994年2月大厦破土动工到1996年7月期间。

老“巨人”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

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

患上“贪吃症”的老“巨人”急于扩张,又未赢得银行的支持,在资金链上难以为继,于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将生物工程的结生物工程连维持正常运作的费用都不足,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巨人大厦的建设,果是多元化经营变成了最糟糕的多元化失败。

巨人集团资金运动的内部控制

巨人集团资金运动的内部控制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巨人集团资金运动的内部控制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绪论1989年8月,刚从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班毕业的史玉柱连同三个伙伴,用东拼西凑来的4000元钱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科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开发了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巨人集团从1991年4月建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将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实现销售总产值共1。

6亿元,,实际纯利3500万,年发展速度为500%,到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发展了8家全子公司,员工增加到190人,同年12月底,员工发展到290人,在各地成立了38家全子公司,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又发展到如此大规模的公司,何以在1996年资金枯竭,财务危机出现呢?巨人集团曾有着辉煌的业绩.1995年巨人集团发展到在全国拥有228个子公司.涉足电脑,生物工程,房地产开发,市场开拓,营销战略等方面创造了许多令人瞠目的业绩,但巨人集团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导致衰落。

它的衰落与它的崛起同样迅猛,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一落千丈,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销售危机和管理危机。

一时辉煌的巨人集团在现在已是昙花一现,但是对其成败我们更应该从中得以警悟,探索它的成败就等于探索未来的道路。

关键词:目录绪论 (1)1.巨人大事记: (3)2.巨人大厦 (4)2。

1巨人大厦的兴建过程 (4)2。

1.1盖38层的计划投资 (4)2.1。

2改为建70层的计划投资 (4)2.1。

3大厦动工后的实际筹资情况 (5)2.1。

4地皮的投资 (5)2.1。

5遭遇天灾投资预算增加 (5)2.2巨人大厦在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6)2.2。

1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 (6)2。

2.2、资金预算考虑不周 (6)2。

2。

3、非理性筹资埋祸根 (7)2.2.4、公司的管理机制不合理 (7)2。

3解决的方式 (8)2。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高一些,由自用转向房地产开发,于是,巨人大 厦设计方案从38层增加到54层,再增至64层。
• 同时,王安电脑公司的破产保护案对史玉柱触动 很大,史认为:西方跨国电脑企业纷纷来中国拓
展业务,巨人汉卡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巨人
集团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产业支柱,从而决定进 人生物工程领域。于是巨人集团投资300万元成立 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从事脑黄金等保健品 的开发、生产和销售。6月,史玉柱成为珠海市第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2:09: 5302:0 9:5302: 09Sunday, December 27, 2020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郑碎环110031005
➢背景介绍 ➢案例分析
1、内部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内部监督
背景介绍
• 1962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 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学位。
• 1990年在深圳创业未果,1991年春,史玉柱创办 的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他向朋友们宣布: “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其开发 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仅4个月销售额就
突破百万。
• 1992年,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成立,史玉柱持股 90%,注册资本1.19亿元,下设8个分公司,是当 时仅次于四通的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年销售 M—6403汉卡2.8万套,产值1.6亿元,利润3500万 元。
• 1993年,正值全国房地产热,史。当时巨人资产规模上亿元,巨人 汉卡年利润可达4000—5000万元。下半年,一位 领导到巨人集团参观,认为位置非常好,建议再
2、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缺乏应有的监督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2.2720 .12.27S unday, December 27, 2020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精编WORD版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精编WORD版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背景介绍: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以推出“巨人汉卡”和“巨人脑黄金”而闻名。

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失败原因:关于巨人由兴到衰到原因有很多,比如:国家当时对房地产的打击力度加大;关广告策略偏失;市场竞争激烈等。

我们仅从内部控制方面来分析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董事会被架空: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一个人说了算。

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起着制约管理层专权,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

而董事会无法发挥其作用,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集中在决策人或主管手中,那么会导致决策失衡,难以控制其风险,从而导致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失误而拖垮整个公司。

多元投资策略中的风险控制失效:巨人集团先后进军房地产业,大规模兴建巨人大厦,导致资金链跟不上。

92年有盲目进军生物工程行业,在保健品广告方面投资巨大,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这是管理层对于投资决策风险没有准确把握。

多元化的投资本身是为了分散风险而进行的,但巨人在没有确定企业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容忍度和行业风险出现的概率及应对策略而盲目跟进。

风险偏好过高,从而引起资金枯竭财务崩溃。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流失:随着巨人的发展,“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一味追求经营效益的管理模式使巨人的企业文化受到严重的损害。

企业文化以风险管理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着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巨人这种单纯提倡高盈利高回报管理模式和功利的企业文化在巨人经营的中后期暴露出干部队伍动力不足,性情尽显,不关注公司整体利益,职工生产热情下降,产品供不应求,导致错过销售黄金季。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06 巨人集团的案例总结与启 示
成功经验总结
创新驱动
巨人集团在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推 出新产品和新技术,以 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竞 争优势。
品牌建设
注重品牌形象和口碑, 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营 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 者忠诚度。
人才引进与培养
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 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 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
创新能力
巨人集团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发 展。
知识产权保护
巨人集团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申请专利、商标等方式保护企业 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
04 巨人集团的经营管理
战略管理
1 2
战略规划
巨人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规划, 包括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确 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02 巨人集团的财务状况
资产状况
总结词
资产规模庞大,涵盖多个领域
详细描述
巨人集团的资产规模较大,涵盖了房地产、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在房地产领域,巨人集团拥有大量的 土地储备和在建项目;在金融领域,巨人集团涉足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子行业;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巨人集 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
巨人集团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公司战略规划
创新驱动
巨人集团应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和技术变化。
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巨 人集团的信任和忠诚度。
国际化发展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公司的国 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VS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之内部控制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之内部控制

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在1993年以前,其经营状况是非常乐 年以前, 巨人集团在 年以前 观的,但是在1993年国家有关进口电脑的禁令一解除, 年国家有关进口电脑的禁令一解除, 观的,但是在 年国家有关进口电脑的禁令一解除 国外众多超重量级选手蜂拥进入我国市场, 国外众多超重量级选手蜂拥进入我国市场,一些头脑 理智的企业纷纷压缩规模调整结构, 理智的企业纷纷压缩规模调整结构,可巨人集团的管 理当局急于寻求新的产业支柱, 理当局急于寻求新的产业支柱,轻易迈出了经营房地 产和保健饮品的多角化经营的脚步。 产和保健饮品的多角化经营的脚步。而当时巨人集团 的资金不足,又没有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的资金不足,又没有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没有实力同时在两个全新的产业展开大规模投入。 没有实力同时在两个全新的产业展开大规模投入。
(三)信息与沟通
史玉柱坚持的营销理论是: 史玉柱坚持的营销理论是:专注地研究消费
者、琢磨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 础上打破陈规,自己琢磨规则、创造规则,特别是盯 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 在脑白金上市前,史玉柱数次深入江阴的商场、农村, 与潜在消费者进行了交流。 他突破行业内陈旧的条条框框,在国内率先推出免费 模式:“让没钱的人免费玩,让有钱人开心玩,赚有 钱人的钱”。
现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目前研究中使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三 种形式: 一.是直接根据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 指标,如管理层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 的审核意见等,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 三.是通过构造指数来评价内部控制质量。
中国企业内部指数10强榜单 中国企业内部指数 强榜单
新巨人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第一篇: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一、巨人集团的兴衰史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

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

巨人事业由此起步。

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广告。

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

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

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

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

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

巨人集团主推的M一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

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

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

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

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

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巨人集团是中国一家知名的鞋类生产企业,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山东青岛。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优化和扩张,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鞋类生产企业之一。

巨人集团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经营战略和精细化的管理。

首先,巨人集团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

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致力于不断开发新款式、新材料和新技术。

通过与国内外设计师、研究机构及供应商的合作,巨人集团能够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并迅速推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

例如,巨人集团推出了专为运动爱好者打造的运动鞋系列,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认可。

其次,巨人集团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

该公司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分销网络和渠道,确保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得到消费者的接受。

同时,巨人集团还注重与媒体合作,通过广告、宣传活动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通过坚定的品牌定位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巨人集团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第三,巨人集团注重生产效率和管理创新。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巨人集团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理念,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等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通过优化流程和提高员工技能,巨人集团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最后,巨人集团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计划,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巨人集团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经营战略和精细化的管理。

通过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生产效率和管理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巨人集团成为了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鞋类生产企业,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资金活动内控案例(以巨人集团为例)

资金活动内控案例(以巨人集团为例)

一、巨人集团发展历程 二、巨人衰败原因分析 三、巨人给我们的启示 四、结束语
序言--史玉柱其人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 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 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 层。“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推出“脑黄 金”,一炮打响。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 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营销圣经云:“顾客是上帝”。这就要求企业家确立需求导向,充分 关注目标消费者,仔细琢磨并认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不惜为此 打破陈规。老“巨人”迷信广告攻势,但事后评估的实际效果为零。 新“巨人”凭借科学研究目标消费者的“江阴调查”,以及由需求决 定规则的“史式营销理论”,在广告成本投入不高的情况下却牢牢抓 住了市场。可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取得及时、准确、完整的相关 信息,是制定正确的业务经营策略的前提。
一、巨人集团发展历程 二、巨人衰败原因分析 三、巨人给我们的启示 四、结束语
4年后的今天,史玉柱又以“脑白金”再次进入世人眼界,他和他的
故事总有说不完的风云乍起,道不尽的余波未了。这在史玉柱是一个 进步还是一种新的危机,至今很难骤下定论,他到底曾经给我们带来 过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一、巨人集团发展历程 二、巨人衰败原因分析 三、巨人给我们的启示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的 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老“巨人 ”的失败和新“巨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内部控制因素是引起“巨 人”变迁的内在原因。老“巨人”企业管理松弛、内控弱化、风险频 发,资产流失、营私舞弊等各项问题比较突出。而新“巨人”在公司 治理和经营管理中,秉承“制度先行,内控优先”的理念,依靠内部 控制的保驾护航,这样新“巨人”才能迈向成功,避免了老“巨人”

巨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巨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衰落案例展示:巨人集团,是个民营企业,它的总裁史玉柱是安徽怀远县人.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这样一家资产好几亿,年产值号称数十亿的企业破产,究其原因,管理当局的决策失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该企业在1993年以前,其经营状况是非常乐观的,但是在1993年国家有关进口电脑的禁令一解除,国外众多超重量级选手蜂拥进入我国市场,一些头脑理智的企业纷纷压缩规模调整结构,可巨人集团的管理当局急于寻求新的产业支柱,轻易迈出了经营房地产和保健饮品的多角化经营的脚步.而当时巨人集团的资金不足,又没有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没有实力同时在两个全新的产业展开大规模投入.到了1994年,巨人集团管理当局已经意识到集团内部存在的种种隐患,创业激情基本消失了;出现了大锅饭现象;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和产业单一;开发市场能力停滞.但管理当局还是回避了企业内部产权改造及经营机制重塑的关键问题,想通过再一次掀起的发展和扩张热潮,将企业重新带回到过去辉煌的时期,在保健饮品方面大规模投入,这样的投入带来了短暂的效益,可很快企业的问题暴露无疑:企业整体协调乏力;人员管理失控;产品供应链和销售链脱节等.针对此问题,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了整顿,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最终全线崩溃.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曾坦言: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说了算.决策权过度集中在少数高层决策人手中,尤其是一人手中,负面效果同样突出.特别是这个决策人兼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而其他人很难干预其决策,危险更大.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控,尤其是控制环境中企业经营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失误造成的.总结巨人集团失败的经验教训,其计划过程失控也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计划动因不明确;计划非理性,试图超越规范;过程失控,如计划制定较为粗放,计划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反馈与检讨,计划柔性不足,在市场状况即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缺乏对策,企业原有经营管理模式及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计划不匹配,人才的压力也是导致计划失控的原因之一等.思考:1、分析本案例中巨人集团采取的企业战略有哪些.2、如果你是决策者,在巨人集团的衰落中你能学到什么战略经验3.导致巨人集团沉落的原因是什么4. 通过本案例,建议其他企业应该怎样规划战略管理.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外部环境:巨人的失败,最根本的,可以说是没有一套为自己“量身订做”的战略.所谓“量身订做”就是战略选择没有适应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没有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决策没有溶化在环境中,而是孤立于现实的.二广告适量就好,倾听下属建议,选择性的制定比较完善的决策多元化经营:核心竞争能力的矛盾问题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然而,现实却让人们看到多元化经营使许多企业走上了加速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之路.像生产洗衣粉的活力28进入水饮料行业,生产生血剂口服液的红桃K集团进入生物农药行业以及当前许多家用电器企业纷纷进入轿车行业即是这一现象的形象注解.多元化生产经营的理论基础多元化经营实际上是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因而,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是多元化经营的理论基础.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认为,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可以由一种以上的金融证券构成.投资人可以通过持有多种不同证券的方式,将隐含在个别证券中的风险分散掉,但存在于证券与证券之间的共同风险则无法分散.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的个别证券风险,称为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至于那些无法用多角化投资分散的风险,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当这一原理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时,即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活动.运用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进行分散风险的要点之一在于,只有非完全相关的证券所构成的投资组合方可分散部分投资风险.这项原理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时,就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部分原有业务甚至可能是核心业务的基础上从事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陌生业务.可满足这一要求的结果有时不仅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会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丧失殆尽.这与多元化经营的目的相矛盾.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资源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它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或一种服务理念,其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尽管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核心能力所衍生出来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之争,但其实质归结为核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否则,只能“昙花一现”.企业一时的成功并不表明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的长期培植.由此可见,企业应该根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作出是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巨人集团在现有主业的基础上,未能有效运用内部管理型战略与外部交易型战略延伸企业生命周期曲线,巩固和发展核心能力,而冒然跨入一个自己完全生疏的行业,从而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无法得以持续存在.尽管这种外延式扩张的道路暂时掩盖了各种矛盾,但因缺乏培植企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为企业理下了致命的隐患.经验与教训一:资金短缺与协调困难的矛盾问题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巨人集团为追求资产的盈补性,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的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而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产生困难,并因此而形成了十分严峻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矛盾.生物工程因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不足而深受影响.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可能机会,而且也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最后使企业在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盈利性与流动性的相互矛盾中陷入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经验与教训二:集团化管理与财务失控的矛盾问题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随着多元化经营道路的发展,企业规模急速扩大,集团化管理成为必然.集团公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集团公司的整合.没有整合的集团公司难于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充其量是一个大拼盘,各个属下各自为政,集团内部难于协调运作,财务失控也就在所难免.巨人集团采用的是控股型组织结构形式,在使各厂属单位子公司保持较大独立性的同时,却又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从而使公司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困境的步伐.传媒披露巨人集团1位副总裁及7位分公司经理携巨款潜逃.经验与教训三公司集团化必须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集团公司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集团.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集团公司整合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4年后的今天,史玉柱又以“脑白金”再次进入世人眼界,他和他的故事总有说不完的风云乍起,道不尽的余波未了.这在史玉柱是一个进步还是一种新的危机,至今很难骤下定论,他到底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什么,又留下了什么……问:归根到底,什么导致了巨人集团的衰落巨人大厦本应是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的一个丰碑式的建筑,结果却成了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衰落的开始.纵观这三个案例,巨人倒塌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问:巨人的扩张战略到底错在那里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1.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2.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3.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从目的,到楼层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进入生物工程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巨人以做电脑软件发家,后来又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每一次扩张的唯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而巨人又缺乏在该产业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长期的规划,产品研发;脑黄金的成功只是一个好主意加上成功营销的战术上的胜利,巨人对这一胜利明显感到无所适从,管理层,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脑黄金”的成功其实是替巨人揭开了疮疤.“脑黄金”虽然火爆了一把,但究其根本,这只是一个很短期化的投资活动,不是一个在企业远景框架下,基于市场需求树立顾客心中位置的战略扩张.巨人在生物工程领域,把一切都寄托于一个产品,与案例不符,案例中提到已开发系列产品没有长远的诉求,“过把瘾就死”,更难以协调各经营产业间的资源竞争,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控.这种“什么赚就做什么”缺乏大局观的做法无疑是以企业的资本作为赌注的冒险行为.二、外部环境分析问:巨人失误的外部原因是什么巨人的失败,最根本的,可以说是没有一套为自己“量身订做”的战略.所谓“量身订做”就是战略选择没有适应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没有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决策没有溶化在环境中,而是孤立于现实的.1.行业的特点从建巨人大厦到进入房地产,仅仅是因为巨人觉察到了房地产的火热,有利可图,而不考虑行业本身特点所引起的风险.房地产行业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往往热得快,冷得也快,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很大.巨人进入房地产的实施,可谓是“做工粗糙”,决定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出发点单纯,盲目和短期化,没有形成系统的流程管理和规范.资金保障是房地产行业的关键所在,巨人在资金的管理和支持上过于自大,与银行缺乏沟通,没有把资金的保证落在实处.生物工程领域更有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科研的特点.巨人进入生物工程是有本钱的:优秀的产品、一定量的资金,但是该行业进入成长期后仍需要足量资金的支持,史玉柱却釜底抽薪,在最关键的时候拿走了生存、竞争保证,导致了“半死不活、逐渐萎缩”的结局.可见,本案例的关键就是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筹集,其中资金筹集尤为严重.许多民营企业都忽视了与银行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原因主要有:对于本企业资源的战略分配和制定长远计划的问题对于像巨人这样一个多角化的企业,每个行业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同的资金投入量.尽管巨人很牛,但流动资金的几百万只能用来应付一项紧急情况,要是“几手都抓,几手都要硬”那是做不到的.我们搞新产业根本出发点就是钱,而且是现钱.所以我们投资的项目出发点都是有大量的现金流产生,那么资金总是富裕的,不需要银行贷款.银行与企业的关系1.银行“朝南坐”,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服务种类少、态度差、操作不规范,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客户,尤其是以一个人意志为主导的民营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从银行的机制看,由于民营企业一直没有信用记录,而国有银行的贷款为防范风险必须要考虑信用问题,这就无形中把民营企业排除在融资体制外.某些地方外资银行虽然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但他们的重点客户也不可能是民营企业.2.金融体系的外在制约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直接原因.一是大中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限制苛刻.国有商业银行在对民营企业贷款过程中还要附加许多额外条件;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有待更新,二是中小型专业银行的市场缺位.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均成立了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的政策性专业银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要素发育的不完善,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三是现行中小金融机构的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主要以民营企业及其它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但目前这些金融机构自身也面临诸多困境,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不从心.3.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是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一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潜力有限.这些发展潜力有限甚至无发展潜力和民营企业自然不在优先融资的行列;二是民营企业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导致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资信度偏低;三是民营企业偿贷能力低,银企关系紧张.银企双方只有通过换位思考,互相沟通理解.企业要为自己在金融界留条后路,讲求信用,按时向银行还本付息;银行也要对自己经办人员既约束又激励,不能只看到鼻子下面的贷款风险,更要看到贷款的远期效益.真正的银企关系是一种合作、互利互惠的关系.只要把企业经营管理的文章做好,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才会渐入佳境.传统价值观的作用中国人一般对借钱总是很忌讳,一般不在万不得已时不借.在传统价值观浓郁的民营企业中这一点尤为明显,有些企业的管理层的内心深处认为借钱是企业力量不足、困难重重的体现,只愿用自己的资本.这种思维与目前先进的企业管理观念格格不入,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资本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政府有鼓励措施,社会上也有投资热,但企业借钱的出发点都是创业、新投资、有困难等情况,很少把借贷作为财务杠杆使用.2.宏观经济环境刚刚提到,房地产是一个对宏观经济环境很敏感的产业,巨人在经营房地产的时候,忽视了这一点,对经济环境缺乏预测,大脑发热,直至国家财政政策从紧,资金问题的严重性终于浮出水面,最终导致了巨人财务危机.三、企业内部管理问:从企业内部看,巨人的失误在那里战略制定是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战略的决策必须基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巨人的决策冲动而飘忽,决策过程几乎完全是一个人的主观构想,缺乏管理层和运营部门的沟通和反馈.面对迅速增长起来的资本规模和企业人员规模,巨人没有针对它进行评估和整理,高估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巨人只看到了其拥有巨大资源,没有看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机制配置和协调资源的能力是滞后的.企业形式上是变大了,但观念,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上都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这就导致了巨人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下,决策难以落实,信息得不到反馈,从而决策进一步背离企业的内部条件.许多民营企业难以做大,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企业规模的增长与管理机制,经营理念落后的矛盾.决策的集中化,短期化,不但使资源配置没有效率,“近视”的战略招致的巨大风险,而且极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下是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建议:企业家要想赢得人才的认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摆正自我与人才的位置关系,平等的合作关系必须时时体现在企业运作过程中,针对他们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主动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舞台空间,让他们真正能有“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使之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的使命感,从而真正塑造出忠诚于企业的人才来.具体做法:1. 设立共同远景并融入企业文化企业不仅是企业家的企业,更是员工的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要走向壮大的话就要自始至终具有这种意识——社会化,是企业走向长寿的必然.工商企业家要认识到智力资本在未来信息时代的价值,把人才真正当作平等的资本所有者对待,寻求彼此的协调一致,共建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远景.同时,人才作为职业社会的优秀者,谋求与企业的共赢发展、分享财富创造的均匀分享机制是其追求,企业家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把人才从单纯的人力资源里解脱出来,赋予其与企业利益均沾的权利与义务,也只有如此,人才才能真正融入企业,企业才有可能和人才具有协调一致的价值观,产生所谓的愿景来,并自觉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工商企业,绝不能忽视企业家与人才的沟通、理解、融洽关系,争取人才对企业家、企业本身的发展前景绝对认同.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可在公司宗旨、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及英雄模范CIS外包装方面进行构建梳理,进而实现向现代管理的转变.2.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让人才感觉到自己受重视企业应该赋予年轻活力与快捷灵气,辅以完善的制度架构,建立内部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与环境.只有管理架构合理、顺畅,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企业成为富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明智的做法是学习通用电气的韦尔奇,当个开明的工商企业家,抓住工商企业家应该着眼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大问题而把经营权下放给人才,选择那些优秀人才,给予他们足够的施展个人才智的空间与权力,让企业尽量成为优秀人才发挥才智的舞台.实践证明,授权是企业家重视、信任人才的最佳表现,企业工商企业家要善于通过授权留住精英人才.精明的管理者,正是通过给予一定的权力和职位,使人才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企业得以顺利发展,达到两全其美的境界.3. 尊重、激励人才人才参加工作,绝不仅仅是为了物质待遇而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上的尊严和实现自我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惯有的思维局限了我们对于管理的人性化认识,忽视了人才潜能与情商的管理与开发.只有人才感到你在关心他们,才会追随你,为你卖命苦干.具体到实施手段,可以有以下几点:1 股票期权.现在成了企业最能拴住人才心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对核心人才来说.通过股票期。

巨人-管理学案例分析

巨人-管理学案例分析

巨人-管理学案例分析大厦倾颓——论“巨人大厦”决策成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南巡掀起一股改革开放热潮;珠海首届科技重奖“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让不少科技工作者感到“科技的春天到来了”。

珠海似乎由此探索出一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一度成为海内外科技工作者的圣地。

1992年,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当地开始了“巨人大厦”的筹划准备,但这一项目的开展后,与巨人集团的发展趋势截然不同,甚至有人说是它拖垮了巨人集团。

这样的说法完全合理吗?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因果关系呢?下面,我就决策这一过程谈谈巨人集团的兴衰。

一、机会识别的基础——“巨人”的飞速发展决策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达到想要的目标,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影响力,必然是其最主要的目标。

纵观巨人发展初期,几个年轻的合伙人在学生公寓内做出的软件,让这个企业在短短一两年内实现了纯润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为500%。

有了这样殷实的基础,史玉柱想在珠海建一座超过广州的摩天大楼,也有着充分的理由。

一定程度上说,为了发展企业而建造大楼的初始决策是合情合理的。

那么问题就出在了追踪决策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大楼建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列资金、人才准备问题,才酿成集团风波。

二、选择方案与有限理性决策——决策者在对所有备选方案的优劣信息都清楚以后,最终要从其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当巨人集团于1992年决定建盖巨人大厦的时候,曾经打算盖18层,但当时资金规模已达一个多亿,流动资金也有几百万,因此第一次出台方案为38层,并以此进军房地产业;最后又受到领导视察指导的影响,最终确定为70层。

到底如何取舍并最终确定这一“宏伟目标”,反映了决策者史玉柱的价值观、风险意识、审时度势等能力。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集团在做这一系列决策时,正赶上全国房地产热,“全国在发烧,我们也昏了头”。

就这点看来,史玉柱的选择似乎是自己最满意的,顺应当时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潮流,然而作为一个创业经验也不过五年的人来说,这样的决定很具有很强的风险性,不够具有足够的忧患意识,甚至是不向银行贷款,有些盲目自信。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分析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分析

(四)预算
在政策执行之前预算上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和资金流通状况。 技术上,生物保健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巨人 集团无法在短期内掌握核心高端技术,在技 术方面不能一脉相承,全新的行业造成技术 开发成本加大。成本预算也是一个战略实行 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五)政策制定
组织内部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外
部的、内部的因素 在之前已经分析过了巨人集团的内外部因素, 那么整个组织在制定政策时,就要考虑这些因 素,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
(六)沟通
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要通畅,有利于整个
组织的政策执行。 由于实行的是多元化战略,那么各个部门之间 的交流与沟通就成了要使整个企业正常运转下 去的一个必要过程。良好的沟通需要,能让整 个组织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 一个氛围。
2.营销战略
(1)实行前向一体化,整合市场渠道 (2)开发新的细分市场,拓展产品业务覆盖范围 (3)逐步实现营销策略转型,打造品牌
逐步实现营销策略的转型,发展网络营销,走高品
位品牌化道路。减少低俗广告营销,突破礼品概念, 完善功效营销,摒弃 “做产品不做品牌”的做法, 在重视功效宣传的同时大力进行品牌建设。 (4)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开拓海外市场
经验与教训一
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
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 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 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经验与教训二
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
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 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 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B、成本优势战略并不适合巨人集团
成本优势是相对行业而言的,在近似于同质化的行业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财会信报/2009年/8月/17日/第B08版内控“巨人”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李玉海引言巨人集团演绎了中国“知识青年”冲浪市场经济最惨烈的悲喜剧和最为传奇的财富故事掌门人史玉柱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福布斯》排名大陆富豪第八位;在遭受几乎是毁灭性的失败后,又从负债2.5亿元之巨的全国“首负”,迅速崛起,成长为身家500亿元的内地新首富。

以1997年为分界线,之前为老“巨人”,高开低走,盛极而衰;之后为新“巨人”,惊天逆转,涅磐重生。

是宿命还是另有玄机?作者认为.这和巨人的内控密不可分。

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

一、老“巨人”的衰落——内控环境紊乱(一)战略与经营目标确定“巨人”是国内明确提出“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现代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很有危机意识的企业。

史玉柱曾冷静地指出老“巨人”集团存在创业激情基本消失、出现大锅饭机制、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和产业单一、开发市场能力停滞五大隐患。

但“产品和产业单一”矫枉过正,变成了多线冒进。

1994年8月,史玉柱提出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跳出电脑产业,将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列为新的产业支柱。

但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如与外资合作、资产股权化、获得跨国公司的技术支撑等)稳定原有产业和已有项目,而是齐头并进、急于求成,在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又贸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进军。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之内部控制共31页文档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之内部控制共31页文档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之内部控制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完整word版)巨人集团环境分析完整版血汗版

(完整word版)巨人集团环境分析完整版血汗版

战略管理案例——巨人集团环境分析(一) 内部优势(s)1.高层团队(1)杰出的组织高层管理者(2)巨人集团具有杰出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管理者史玉柱。

“史大胆”——独特的思维、冒险的精神、营销天才2.业务分析王牌产品竞争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至2007年脑白金连续8年夺得中国保健品单品销售第一名。

2003至2007年,黄金搭档在“同类产品销量排行榜”上折桂,拿到中国组合维生素类产品销量“五连冠”。

2007年,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分别获得中国保健品品牌销售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产品的年销售总额达17亿元。

公司产品受到全国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创造了一个个销售业绩的神话,成为保健品市场中的领军品牌3.职能分析(1)营销能力黄金搭档团队的市场开拓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企业凝聚力被业界广泛称颂,有国内保健品界的“梦之队”、“王者之师”之称,是当今中国企业界最具市场营销实战能力的团队之一。

公司的不少商战案例被编进MBA教材,众多营销策略被中国的企业界广泛模仿和学习。

(2)研发能力公司具有以张金龙为首研发团队,已经研制开发出黄金血康等10 多个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在试销。

如黄金蜂胶、氨基酸口服液以及黄金酒。

4.资源分析(1)充足的资金来源。

一家注册资本为1亿港元的外商独资企业,由巨人投资公司所属健康产业经整合而成,2004年3月以17亿元的身价重组成为香港上市公司四通控股(0409)的子公司。

有四通作为其公司的后台,再加上其产品的销售产值等,所以公司的资金来源试较为充足的。

(2)无形资产优势巨人集团在中国社会上具有较为优秀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商誉。

(二)内部劣势(W)1.管理团队管理问题公司是采用独裁式的管理模式,史玉柱一个人说了算。

当其决策失误就会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产品组合(1)行业不稳保健品行业内,产品的销售易受其他公司影响,比如在“巨能钙事件”之后,保健品行业一直处于下滑信道,下滑幅度在30%左右,脑白金、黄金搭档的销售也受到了冲击,下降幅度在10%左右。

2019-成功失败案例(巨人集团)-文档资料

2019-成功失败案例(巨人集团)-文档资料
1、企业资本实力有明显优势、具有强大的抗 消耗能力
2、科技开发能力超前,其降价产品往往是本 行业行将淘汰、而同行对手以此为生的成熟类 型产品,在降价的同时有新生代的产品立即跟 进推出,使企业的市场利润依然能够得到保证。
3、是把握降价的发动时机,有较明确的攻击 目的性和配套性市场巩固
VCD与SVCD之争
胡志标俨然以广东派盟主自居,通过他 的强大的策划网络向国内媒体频繁发布 新闻,同时,以此借势,马不停蹄地在 国内各重点城市召开声势浩大的爱多新 品推介会,由于名称之争搅得国内传媒 一片混乱,最后,国家有关部位委不得 不出面调停,决定两个名称都放弃,另 想出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名字,“超级 VCD”
案例:“巨人集团”的兴衰
巨人集团的创业者史玉柱,一个刚毕业 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27岁)从 4000元起步,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三年 成为亿万富翁。2019年,巨人集团发展 到在全国拥有228个子公司,涉足电脑、 生物工程、房地产等许多行业,从业人 员达到2000多人。在技术创新、产品开 发、市场开拓、营销策略等方面创造了 许多令人瞠目的辉煌业绩。
3、巨人大厦建造后期,资金周转不灵时,史玉柱 求助银行,恰逢国家实行宏观紧缩政策,银根收紧。
4、新闻界的过分渲染。 内因: 1、史玉柱管理不善,内部帐目混乱。 2、史玉柱个人决策,没有借助团队力量。 3、巨人大厦从38层—64层—70层,超出能力范
围。 4、多元化经营,摊子铺得太大。 5、平时没有在银行建立信用,关键时借不到款。
爱多,青春期的错觉
少年英雄出中山
广东中山的新兴企业:乐百氏、小霸王、金正、 帝禾、威力、爱多等,以及一大批不过三十的 少年英雄。
1994年底,小霸王段永平的打假,使得胡志 标改换了行业,从学习机变成V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