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类1. 农业手工业:耕作、养殖等2. 家庭手工业:纺织、编织、陶器等3. 手工作坊:铁器、铜器、金银器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 家族传承:手工业技术主要依靠家族传承2. 作坊生产:手工业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3. 技术保密:手工业者严格保守技术秘密4. 市场需求:手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场的发展2. 改善人民生活:手工业产品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3. 技术进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品交换2. 发展:夏商周时期商业活动逐渐繁荣3. 市场形式:市场、市集、夜市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 市场调节:商业活动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2. 货币交易:商业活动以货币交易为主3. 区域性: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繁荣: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2. 加强地域交流:商业活动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和合作3. 文化传承:商业活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1. 农学:农学著作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2. 医学:中医药学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3. 天文学:历法、天文观测等4.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5. 工程技术:建筑、水利、冶金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实用性:科学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2. 传承性: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书籍传承3. 创新性:科学技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创新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1. 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于生产、医疗等领域,推动社会发展2. 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传承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2. 发展:夏商周时期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3. 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1. 多元性:各种思想学说并存,互相竞争2. 传承性:思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3. 包容性: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1. 塑造民族性格: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 影响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3. 促进文化繁荣: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第五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等2. 散文:儒家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3. 小说:明清小说等4.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1. 抒情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强调抒情言志2. 寓意性:文学艺术作品富含寓意和哲理3. 地域性:文学艺术作品受地域文化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1. 丰富文化内涵: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2. 传承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3. 审美教育: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教育和道德修养产生影响第六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类型1. 城邦战争:古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2. 帝国征服: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民族迁徙:日耳曼人、匈奴人的迁徙战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主要战争与征服1. 特洛伊战争:希腊城邦与特洛伊城的战争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对欧洲、北非、中东的征服知识点三: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影响1. 促进文明交流:战争与征服带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2. 疆域扩张:战争与征服使帝国疆域不断扩大3. 破坏与重建:战争带来破坏,但也催生新的政治、文化重建第七章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 古埃及:建筑设计、医学、数学等2. 古希腊:哲学、数学、物理学等3. 古印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4. 古阿拉伯: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思想文化成就1. 古埃及: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等2. 古希腊:哲学、戏剧、雕塑等3.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梵文等4. 古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等知识点三:古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人类思维发展: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2. 传承与创新: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3. 对后世的影响: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第四单元是历史必修3中的“资本和劳动的矛盾”单元。
这一单元主要涉及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欧洲市场和工业化进程。
本文将对该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欧洲市场的形成19世纪初,欧洲市场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经济和政治都出现了较大的变革,这导致欧洲市场逐渐形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贸易壁垒的放宽。
欧洲各国开始逐渐放开了贸易壁垒,这促进了物品的自由流通和交换。
2.交通和通讯的改进。
铁路和蒸汽船的出现使交通和通讯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3.人口和城市化的增加。
19世纪初,欧洲的人口快速增加,这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成为了物品交换的中心。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矛盾随着欧洲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生产关系不稳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稳定,劳资矛盾不断加剧。
2.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3.卫生和安全问题。
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也导致了卫生和安全问题的出现,工人的工作条件非常差。
三、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工业化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使得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2.贸易和流通形式的改变。
工业化还导致贸易和流通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机器生成的产品数量大大增加。
3.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化进程中,欧洲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四、最终结论本文对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结论:欧洲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都导致了欧洲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同时,这些事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
因此,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的历史学习不像初中的那么简单,高中历史注重思维的严谨,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要踏踏实实,理解好每个知识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
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孔子的成就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另:三纲五常)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三、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四、明清之际的儒学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归纳第三单元是历史必修3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的是近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
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战和冷战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一、西方殖民主义西方殖民主义是近代世界的一大特色。
其主要表现为欧洲列强对非洲、亚洲、美洲等地区的殖民统治。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始于15世纪初,一直持续到二战后。
该时期,西方列强主要利用强大的武力和先进的科技手段,控制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并且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习惯、信仰等方便的压制和影响。
二、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可以说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必然结果。
其特点是列强间的竞争和争夺,通过各种方式,扩张领土和势力范围。
在这个过程中,元首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世界体系的形成。
在列强间,通过经济上的竞争,并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政治利益的扩张、争夺和权力转移。
三、二战和冷战二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战争。
它是在民族自由、文明进步和正义战争的口号下爆发的。
二战的胜利国主要有美国、英国、苏联、法国等国家。
战后,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二战为冷战打下了基础。
冷战时期,全球主要国家都被美苏两个集团分裂,不断发生较量与博弈。
直到苏联解体,冷战才真正落下了帷幕。
四、总结历史必修3的第三单元是重点内容之一,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与近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密不可分。
其中,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扩张和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二战和冷战等方面是该单元的重点。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向和历史进程,增强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商朝的兴起和衰落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朝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奴隶制度。
商朝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商汤和武丁两位君王的统治下。
商朝的兴起和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自然灾害的频繁使得社会秩序动荡,生产力水平下降;其二,贵族的贪欲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政权威信受到挑战;其三,周朝的兴起对商朝的统治产生威胁,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
第二章周朝的兴起和衰亡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的主要特点是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成熟。
周朝实行了分封制,通过与周室建立亲属关系的周王的诸侯建立的分封政权进行统治。
同时,周朝通过宗法制度对社会进行管理,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周朝的兴起和衰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诸侯之间的争霸导致了周朝政权的削弱和崩溃;其二,诸侯之间的联姻和亲属结盟使得周室与周王政权失去中央的控制权;其三,周朝的腐败和贵族的贪欲使得社会矛盾激化,封建制度成为混乱的制度。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争霸,世家豪强相争,社会矛盾激化,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
春秋时期,周室的中央政权日益削弱,霸主政治占据了主要地位,政权形态不断发展。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各个国家生产的武器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军事力量也不断增强,社会的发展日益加速。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春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国家政治日益削弱,百家争鸣,社会政治发展进一步提速;其二,战国时期由于诸侯间的争霸,各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不断发展,使得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其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文化艺术得到了发展,社会政治日益复杂。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知识清单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历程》一、易混易错点整理1. 的研究成就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的真正开端;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如何?(1)牛顿力学反映的是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否定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深刻揭示了和的本质属性。
(2)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3)总而言之,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3. 和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在对物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对人类的生活、思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4.欧洲生物学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而是当时水平低。
宗教神学的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5.把生物进化作为科学进行探讨,并首次提出系统的进化学说的是19世纪初的。
6.进化论在殖民主义时代成为激励和奋发图强的理论武器,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的发展规律。
7.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等于信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是诞生的基础。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
8.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的广泛应用,这是力学和力学发展的结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实现,这是现象的研究和经典电磁场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技术、技术、技术等,它们离不开20世纪的发展所奠定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精归纳(一)近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的关系1.近现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结果。
(1)经济: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的建立,为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基础解读】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变化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19世纪中叶。
这场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相结合的产物。
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为了解决对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向中国输出大量的鸦片,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社会动荡。
最终,中国政府败于外敌的压力,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叶。
这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洪秀全等人,在他们的领导下,广大农民奋起反抗封建统治,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虽然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它给予中国封建社会以巨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3. 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改革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
这场变法的主要目的是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振兴国家,增强国力。
其中最著名的改革者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他们力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制度,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维新变法也以失败告终。
第二章:20世纪初的中国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事件,发生在20世纪初。
这场革命以推翻清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主要目标,最终推翻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场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新的开端,中国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彻底改革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科学、民主和现代化,提出了“民主、科学、进步”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的爱国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抗议《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推动了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第三章: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革命1.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组织,成立于20世纪初。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二)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①孟子的思想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2、荀子①荀子的思想: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子与道家2、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2、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一篇)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1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一、欧洲共同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②主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③直接原因: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性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强科技合作(其中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5、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严重消弱,不得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
二、__1、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基本前提:__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余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大力扶植__。
③__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影响①__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__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国、__、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速了多极化进程。
高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易错点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__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__之先河。
2、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易混点1、近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__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__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__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的历史学习不像初中的那么简单,高中历史注重思维的严谨,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要踏踏实实,理解好每个知识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一、诗歌、小说和戏剧(一)(18世纪)浪漫主义1、特点:①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②崇尚民主自由2、背景:①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②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③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3、代表作:①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被喻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特色: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创作特点: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②英国雪莱:《西风颂》,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③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④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4、影响:①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②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③尽管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改变世界的愿望落空,但仍给人鼓舞;④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旗帜。
(二)(18世纪)批判现实主义1、特点:①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②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③追求人道主义理想④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⑤热衷于塑造与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2、背景:①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②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③文学上人们不满足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要求描写现实生活3、代表作:①法国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②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③法国司汤达:《红与黑》④英国狄更斯:《双城记》4、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必修三文化史部分总结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繁荣,周天子衰落。
政治:各国相争,变法图强,社会动荡。
思想:百家争鸣。
2、早期儒学(1)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仁、礼、德治(为政以德)、反对苛政、重民(民本)思想。
(2)孟子及其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格物致知、道德修养(浩然之气)。
(3)荀子及其主要思想:仁义、君舟民水、唯物思想(天行有常)。
3、儒学的发展及成熟(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以德治国。
(3)朱熹的思想:理气论、格物致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存天理,灭人欲。
4、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汉代的强化与在宋明时期的复兴。
5、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及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6、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变化及对其评价。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1、智者学派及其主要思想: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及其主要思想:“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3、柏拉图及其主要思想:《理想国》,追求真理和智慧、用哲学王统治国家。
4、亚里士多德及其主要思想:真理、政治制度、学习是最好的出路。
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
创立逻辑学(工具学科)。
5、文艺复兴及其主要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神性。
追求现世的享受和幸福。
自然科学的发展(哥白尼、达芬奇)。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
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6、启蒙运动及其主要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人民主权说、三权分立说等。
7、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意义。
8、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及评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对世界的影响及作用。
2、天文历法:《甘石星经》、僧一行与《大衍历》、郭守敬与《授时历》。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1、数学(1)《九章算术》1)内容:采用了⑧_______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2)意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⑨_______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算术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1)发展: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为⑩_______。
明清时期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2)特点:制作简单,价廉物美,运算如飞2、天文历法(1)天文1)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2)○11《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3)创制浑仪、简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2)历法1)夏朝有了历法○12《_______》,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郭守敬编订○13《_______>,其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艺术1、汉字(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19_______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20_______、楷书的脉络。
(4)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1)发展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21_______。
(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22_______功能。
(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26的基础。
(2)楚辞:屈原的○27《_______》是其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28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4)唐诗2、宋词和元曲(1)宋词1)繁荣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井生活丰富;面对两宋之交天下分裂、战乱频仍的现实,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情感。
3)代表:○32_______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等。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单元总结
课件的实用性
课件内容应与教材紧密结 合,避免脱离教材
课件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认 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避免
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课件应注重互动性和参与 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和活动
课件应具备一定的拓展性 和延伸性,引导学生思考
和探索更多相关知识
课件的趣味性
引入故事、案例或游 戏,增加课件的趣味
性
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 图表或动画,吸引学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76年《独立宣言》, 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意大利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61年意大 利王国的成立,加富尔改革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人 权宣言一世的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1861年农奴制改革
添加标题
汉朝的政治制度:中朝制度、 外朝制度、察举制
宋朝的政治制度:二府三司 制、科举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清朝的政治制度:军机处、 八旗制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秦朝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添加标题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三省 六部制、科举制
添加标题
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制、 八股取士
课件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生注意力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 生参与其中,提高学
习兴趣
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或任务,激发学生的 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避免使用过于 主观或片面的 表述
引用权威历史 文献或资料作 为依据
对历史事件的 解读要符合主 流历史观和价 值观
0
0
0
0
1
2
3
4
课件设计的合理性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知识点【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基础解读】一、四大发明1、概况:*、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1)造纸术。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北*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最早的*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
(4)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针的使用,促动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很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起源- 河流文明: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黄河流域 - 古代文明的特点与发展模式2. 古埃及文明-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宗教与文化3.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4.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吠陀文化- 种姓制度的形成5.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 青铜文化- 甲骨文与金文二、古典文明的兴衰1. 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希腊神话与文化2. 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 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 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3. 古代科技与文化- 古代科技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文学与艺术: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结构- 骑士文化与骑士精神2. 教会的权威与影响- 教皇与教会的权力- 十字军东征3.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复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四、近现代历史的发展1.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社会结构的变化2.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主义的兴起- 各国统一运动:德国、意大利3.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五、当代世界的重要事件1. 冷战与两极世界- 美苏对峙-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2.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 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3. 当代科技与社会变革- 信息技术革命-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例如添加页眉、页脚、目录、标题样式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进一步扩展和细化,以满足3000字的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5篇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大全5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精选篇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_,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_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一、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1.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1) 伽利略(意大利)贡献——认识到系统观察和实验的重要;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
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牛顿(英国)的贡献——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海王星的发现是范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
经典力学最显著的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2. 理解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 量子论:1900年普朗克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他认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意义: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 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速度改变时间、空间和质量;钟慢效应。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物质的分布改变时间、空间。
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量子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两大支柱),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 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①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生物会发生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影响:生物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严复;《天演论》;宣扬社会进化论)。
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1.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1) 改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总结复习学习知识总结计划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总结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1)造纸术使纸张很快取代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使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推进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衰败,还促使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3)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拓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印刷术推进了文艺中兴和宗教改革,促使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以致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后,西欧抢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进下,逐渐从古代向近代演变,确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2.其余发明与成就科技成就(发明)朝代历史地位数《九章算术》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初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明朝时,珠算法境界流传到朝鲜、日本、东学珠算元末明初南亚等地域《石氏星表》战国石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天浑仪西汉张衡是望远镜发明从前生界上最初进的天文观文测仪器《授时历》元朝郭守敬是我国古代最优异的历法,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是古代最早的农书农《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现存最早、最完好、最系统的古代农学著作学《农书》元朝王祯要点放在生产工具方面《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确定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中医学的奠定之作医《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确定了后代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学是对 16 世纪从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中国古代科技长久当先世界的原由政治:中央集权、政权稳固是必需前提。
经济:封建经济的繁华,供给物质基础。
民族沟通、对外交往屡次,促使科技发展。
教育事业发达,确定了人材基础。
广大劳感人民的勤劳奋动。
◆古代科技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由:经济:自然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政治:君主专制的增强,封建制度的腐败。
文化:文化专制政策及八股取士,使科技发展缺乏人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
重点难点精归纳
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
(一)对中国
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
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一)特点
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
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4.主观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以及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知识。
(三)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策因素: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才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条件。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特别提醒】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既呈现出灿烂辉煌,世界领先的一面,又有明显不足的一面,如重实用、轻理论和发展动力不足。
自然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是双重的:明清以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其长期繁荣;明清时期则开始阻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混易错点整理
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楚辞属于浪漫主义。
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2.诗是唐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曲是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这三种主要文学形式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词出现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元曲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散曲,是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特色各具,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
4.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清小说时,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发展为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学逐渐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的结果。
明清小说中的很多作品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反映。
5.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的形成。
京剧也不是北京的地方戏,它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而形成的新剧种。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历程》
一、易混易错点整理
1.伽利略的研究成就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在对物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对人类的生活、思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3.欧洲生物学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而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4.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阐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总结。
从18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学者用科学精神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为此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把生物进化作为科学进行探讨,并首次提出系统的进化学说的是19世纪初的拉马克。
5.进化论在殖民主义时代成为激励弱小国家和民族奋发图强的理论武器,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6.蒸汽机的改良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起到了推动工业革命进一步开展的作用。
而与电相关的发明及其使用则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也就是说,蒸汽机的改良和电的发明及使用对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是略有区别的。
7.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等于信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是互联网诞生的基础。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8.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是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结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实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和经典电磁场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核能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它们离不开20世纪的物理学发展所奠定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精归纳
(一)近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的关系1.近现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结果。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3)思想:思想解放为科技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①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弘扬,宗教改革对教皇权威的否定,都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②启蒙运动更是提倡理性,抨击专制等级制度,强调自由平等,为科技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现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经典力学和热力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进化论传入中国,成为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的看待世界的途径,量子论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
(5)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牛顿力学体系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1.牛顿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2.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3.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既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又打击了神学思想,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