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第五讲儿童社会工作演示文稿

第五讲儿童社会工作演示文稿
需要保护和关爱的阶段 六普数据中,0岁-14岁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 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 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第六页,共36页。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二)儿童的特点
生理特点:迅猛成长 心理特点:发展性;依恋性和可塑性 行为特点:探索性和模仿性
第十页,共36页。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含义
(一)定义 儿童福利;儿童特点+社会工作 (二)特点 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 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和特点基础之上 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 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第十一页,共36页。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普通儿童社会工作
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 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
第四页,共36页。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二、儿童的需要 三、儿童的心理社会问题 四、儿童社会工作
第五页,共36页。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一)儿童的概念
表述:我国0—14岁 内涵演化:生命特定阶段;人生的初始期;
对行为偏差 儿童的矫治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个案工作 (二)儿童小组工作 (三)儿童社区工作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一)儿童个案工作
1、内容: 个别谈话和咨询服务两种形式。
2、特点: 对象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 本质强调助人自助; 过程的系统性; 工作具有扩展性。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ppt课件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ppt课件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5、继续深入的实施具体的辅导计划,随着 辅导的不断加深,案主会向其他孩子一样 健康成长,当然在案主社会化的过程中, 案主生活的环境家庭、学校及其相关机构 和人员要对案主多一份爱心与关注。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案例评估
经过一个月的辅导,案主的表现明显改 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能 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 ,能主动找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总结
1、案主周围人的态度要一致,包括案主的家人, 班主任老师和志愿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 能把辅导案主看作是工作者个人的事,每个人 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案主又 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2、利用一周的时间与案主建立初步关系, 为案主制定具体辅导计划,包括案主每日 日程安排表、案主每日行为观察行为记录 表,并把案主日程安排表交给案主妈妈, 征得他同意,把案主的辅导时间分为中午 下午放学前各两小时,其余时间让案主和 班里的孩子在一起。为防止案主在班里暴 力现象的发生,每天安排一名志愿者跟进 看护案主,志愿者负责每日记录案主的行 为当案主要发生暴力倾向时制止案主并对 案主进行辅导。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 3. 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
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 1. 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 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 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 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 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 决问题的行为;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小涛,16岁,某职校学生。

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

截肢后的小涛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

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涛返校读书,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小涛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因此,小涛至今没有返校。

母亲感到十分自责,对小涛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能够“赎罪”。

父亲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小涛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十分焦虑,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

问题:1.本案例中的小涛有哪些服务需求?2.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应开展哪些工作?答案要点1.案例中的小涛有如下需求:(1)康复的需求,小涛因为意外变为残疾人,双腿截肢,行动不便,生活很难适应,社工应联系相关的康复机构协助小涛进行康复治疗,尽可能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关爱与尊重的需求,针对小涛的自卑和绝望,社工应运用个案工作的相关技巧与小涛建立好专业关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3)受教育的需求,小涛目前还是一名学校的学生,他希望在学校接受教育和与同学相处,所以社工协助学校落实小涛入学问题,让他尽快重返校园,恢复正常的生活。

2. 社会工作者应该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入手,与学校、家庭、社会人士配合,一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全面介入工作过程:(1)微观层面,针对小涛自身系统,通过个案工作协助小明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训练生活技能,恢复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2)中观层面,一是对于小涛的父母,社会工作者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已经残疾的小涛,改变小涛母亲有负罪感,过分自责,以至于对小涛过分溺爱、关照等不正常的情况;改变小涛父亲认为自己“倒霉”的看法,使他们树立起对小涛康复和发展的信心,从而对小涛产生一种正面影响。

二是配合学校或特殊工作者进行针对小涛的文化科学知识及劳动、职业技能的训练,开展个案工作,对小涛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咨询服务或各种专门的辅导。

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以多动症儿童辛某为例

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以多动症儿童辛某为例

感谢观看
三、个案调查
小z是一名初中生,近期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表现为经常逃课、上课不 专心、学习成绩下降等。通过对小z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他的厌学问题主要源 于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和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方面,小z的父母经常吵 架,对他的学习漠不关心;学校方面,小z的老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他对 学习失去信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小z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正确认 识学习;为小z的父母提供家庭干预,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为小z的老师提供 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改进教育方法。
四、社会工作介入
针对小z的厌学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1、心理疏导:我们为小z提供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 他认识到自己对学习的负面认知,并引导他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我们还 为小z提供了一系列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 趣。
2、家庭治疗:与雯雯的家长进行沟通,引导他们了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鼓励他们为雯雯提供支持和关爱。
3、学校支持:与雯雯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雯雯的情况,并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经过三个月的社会工作介入,雯雯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心理状态逐渐稳 定,情绪低落和失眠症状得到了缓解。同时,雯雯的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有所 提高。然而,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服务时间和资源的 限制,以及专业人员的不足等。
二、文献综述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国内外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 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青少年厌学的原因主要包括 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家庭环境不良、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诱惑增多等。 解决青少年厌学问题的途径包括心理辅导、教育改革、家庭干预、社会支援等, 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

社工儿童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

小明,男,8岁,是社区里一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

他在学校里总是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还经常打扰其他同学。

老师反映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成绩也不太理想。

在家里呢,小明和父母的关系也有点紧张。

父母都是上班族,工作忙,平时陪伴他的时间比较少,一看到他调皮捣蛋就忍不住训斥他,这让小明变得更加叛逆,有时候还会故意和父母对着干。

二、接案过程。

我在社区开展儿童成长小组活动的时候注意到了小明。

当时他在活动中跑来跑去,完全不听指挥。

我试着和他聊天,他一开始还很抵触,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只小刺猬一样。

不过我可没被他吓倒,我笑着对他说:“小帅哥,你这么有活力,肯定有很多有趣的想法,能和我说说吗?”也许是我的态度比较友善,他慢慢放下了防备,开始和我搭话。

就这样,我和小明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并且决定为他开展一个个案服务。

三、问题分析。

1. 注意力不集中。

小明这个年纪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但他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校里的环境比较单一,可能无法满足他的探索欲,所以他才会通过做小动作、打扰别人来寻找乐趣。

家庭环境也有影响,父母的陪伴少,他没有得到足够的引导,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集中注意力。

2. 亲子关系紧张。

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和小明深入沟通,只看到他调皮的表象就加以训斥。

这让小明觉得父母不理解他,心里很委屈,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不知道如何在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间找到平衡。

四、服务计划。

1. 短期目标(1 2个月)提高小明在学校的注意力。

我打算和小明一起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在课堂上如果能坚持10分钟认真听讲,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可以是一颗小星星贴纸之类的)。

改善小明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我会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让小明和父母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教给父母一些倾听的技巧。

2. 中期目标(3 6个月)提升小明的学习成绩。

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给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查漏补缺。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大伟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两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很忙。

哥哥和大伟每天都是自己做饭。

三年级以前大伟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成绩要比哥哥的还好。

大伟也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很多心,父母也由于工作忙的缘故无暇顾及到两个孩子的学习,只是偶尔问问考试成绩。

三年级后大伟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令家人感到莫名其妙。

于是父母开始留意,后发现原来大伟每天都要去打电脑游戏,有时甚至是旷课去打。

发现大伟的劣迹后大伟的父亲痛打了他一顿,并警告说以后不准再去打游戏。

刚开始几天大伟的确是乖乖地上学,但没过几天,当他看到很多小朋友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的时候,他的手也开始痒痒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去了游戏厅,只是会玩的时间少了一些,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

偶尔因为贪玩忘记了时间回去晚的时候就会跟父母撒谎说自己去同学家写作业了。

被父母再次发现后,父母非常气愤就又打了他,大伟就这样一面看到小朋友都去玩那么好玩的游戏就禁不住诱惑,一面又很害怕父母的暴打。

好了一段时间,总是再犯。

看到大伟成绩总是提不上来,还老去打游戏,屡教不改,于是大伟的父母便不再管教他了。

不给他钱,平时也没好气地同他讲话,天天骂他是“成不了气的家伙、没出息的家伙”。

以后父母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店铺生意上,很少回家。

大伟也就几乎不上课,整天在外面跑着玩。

1.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这里的“儿童”的含义是什么?2.作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做儿童社会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你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这个个案,你将如何帮助大伟?请写份详细的计划书。

案例分析二:一个小女孩名叫小宁,今年四岁,由于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后被孤儿院收留,在孤儿院里成长四年。

对于日常照顾小宁的老师,小宁因为跟她很熟悉,在老师面前就非常任性,固执,挑食,很难沟通,不听话。

小宁的心脏病有时候也会发作。

最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最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最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最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小朗,男,1991年12月21日生,初中文化程度,上学。

现就读于汉阳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所初中,因其自己的“特殊身份”,再加上不善于交际便慢慢地开始接触网络,最近已经沉迷其中。

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小朗经常流连于网吧和游戏机房。

他的母亲顾及到儿子, 不愿把事情告诉忙于工作的丈夫,所以她找到了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她的儿子。

二、背景资料小朗未满一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盗窃被判入狱,母亲改嫁现在丈夫,他从小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一直都很听话,其母亲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他非常忍让。

父亲的关爱同样也是无微不至。

但是, 自从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父母亲生,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

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

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三、主要问题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而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案主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

尽管父亲不是其亲生的生父,但是除了血缘上的一点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养父的身影。

母亲对他更是无话可说。

双亲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同学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他是离异家庭的孩子。

所以也就不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

而且在沉迷于网络之前,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

也就是说,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

小孩社会教育案例分析(3篇)

小孩社会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会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个社区环保日活动为例,分析儿童社会教育中的互动式学习模式。

二、案例描述某城市社区为提高儿童环保意识,组织了一次名为“社区环保日”的活动。

活动邀请了社区的中小学生参与,旨在通过互动式学习,让儿童在实践中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习惯。

三、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 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一个月向各学校发出活动邀请,并收集学生的环保建议。

- 组织志愿者团队,负责活动当天的现场管理、讲解和协助。

2. 活动当天:- 早上8点,学生和家长在社区广场集合,由主持人介绍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 9点,活动正式开始。

首先,由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 10点,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垃圾分类:学生将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

- 环保手工: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品,提高环保意识。

- 环保宣传:学生分组到社区各角落进行环保宣传,发放宣传单,呼吁居民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3. 总结反思:- 下午4点,活动结束。

各小组分享活动心得,总结环保知识,并提出改进建议。

- 社区工作人员对活动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小组,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四、互动式学习模式分析1. 参与式学习:- 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到环保实践中。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环保知识。

2. 合作学习:- 活动采用分组形式,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境式学习:- 活动将环保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社区环境中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这种情境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反思式学习:- 活动结束后,学生通过分享心得、总结经验,对环保知识进行反思。

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概论案例分析

儿童社会工作W是一个8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父母在一年前离婚,他跟随父亲一同生活,偶尔回去母亲那里住上一段时间。

父亲觉得亏欠了孩子,总是尽量满足物质上的要求,希望以此弥补父母责任和亲职角色的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使W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家庭环境中。

学校老师认为它顽劣异常,指出他经常作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有暴力倾向。

三、儿童的心理社会问题儿童的心理社会问题主要有三类:行为、情绪和功能发育不足或迟缓,表现为情绪障碍、行为和学习的偏差。

行为问题包括违纪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如说谎、偷窃、攻击性行为、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捣乱和破坏性行为等;还包括人际交往问题:包括“难养儿”综合症、违拗、任性与暴怒等。

情绪障碍:如恐惧、焦虑、抑郁、强迫观念、疑病症等症状,精神障碍、神经性厌食、孤独症、抑郁症、分裂症等。

情绪问题,又称神经症问题。

功能发育迟缓。

分为:①生理功能紊乱,包括食欲异常、入睡困难、性困惑、遗尿症等。

②习惯性异常动作:包括躯体的大运动和局部的小动作,习惯性痉挛、吮指、啃指甲等。

③语言问题:包括说话迟、咬音不正、口吃等。

说话与语言发育障碍,在儿童中约占 1—5%,男女儿童的口吃各占4%与2%(大约在2—5岁),此外还有大约3—10%的儿童虽然智力正常,但阅读能力发展迟缓。

这类功能发育迟缓的情况通常男孩多于女孩。

2.影响儿童社会工作的因素政治因素。

建国以后,我国长期以来,在宏观政策层面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使得我国儿童的生存状态大为改观,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国家为改善儿童的福利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众多机构,从而确实保护了儿童的权益。

经济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儿童福利的改善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功利化的社会环境给儿童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使儿童社会工作受到冲击。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小涛,16岁,某职校学生。

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

截肢后的小涛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

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涛返校读书,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小涛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因此,小涛至今没有返校。

母亲感到十分自责,对小涛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能够“赎罪”。

父亲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小涛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十分焦虑,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

问题:1.本案例中的小涛有哪些服务需求?2.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应开展哪些工作?答案要点1.案例中的小涛有如下需求:(1)康复的需求,小涛因为意外变为残疾人,双腿截肢,行动不便,生活很难适应,社工应联系相关的康复机构协助小涛进行康复治疗,尽可能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关爱与尊重的需求,针对小涛的自卑和绝望,社工应运用个案工作的相关技巧与小涛建立好专业关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3)受教育的需求,小涛目前还是一名学校的学生,他希望在学校接受教育和与同学相处,所以社工协助学校落实小涛入学问题,让他尽快重返校园,恢复正常的生活。

2. 社会工作者应该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入手,与学校、家庭、社会人士配合,一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全面介入工作过程:(1)微观层面,针对小涛自身系统,通过个案工作协助小明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训练生活技能,恢复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2)中观层面,一是对于小涛的父母,社会工作者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已经残疾的小涛,改变小涛母亲有负罪感,过分自责,以至于对小涛过分溺爱、关照等不正常的情况;改变小涛父亲认为自己“倒霉”的看法,使他们树立起对小涛康复和发展的信心,从而对小涛产生一种正面影响。

二是配合学校或特殊工作者进行针对小涛的文化科学知识及劳动、职业技能的训练,开展个案工作,对小涛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咨询服务或各种专门的辅导。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家庭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曹振瑶社区091)案例背景(一)家庭情况:小白在寄养家庭中生活,家中只有妈妈,奶奶已经60岁,眼睛有残疾视力模糊,由于小白经常发病,李女士一个人照顾觉得很吃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带孩子和轮椅下楼。

李女士的亲人不支持他寄养这个孩子,很少来看望青青,给予的帮助很少。

备注:小白幼年被妈妈捡到抚养至8岁,送到福利中心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教育,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又被其带回家抚养中心于近年将其转为寄养。

案主之居住环境:家住六楼,一室一厅,屋内只有简单家具和电器,堆放杂物多显得家中拥挤。

(二)引发的重要事件:滥打电话给他人造成困扰,也影响了家庭经济情况;经常发病给照顾者(李女士)带来压力。

(三)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有义工关爱探访小组上门不定期看望案主(现在次数较少),陪护案主,给案主及李女士以关心;居委会给案主残疾人补助,每月200百,能保障基本的生活。

(四)学业及行为表现:喜欢球类运动,爱打电话,爱出去玩。

有时候会任性发脾气,对学习缺乏耐心。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五)朋辈关系案主没有同辈朋友,联系最多的是来探访过他的朋友。

案主的照顾者的家人不支持她养育案主,因而很少来看他们。

(六)情绪状况因为疾病有时情绪不稳定,有时候突然变得很激动,烦躁。

(七)精神病记录没有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记录。

(八)健康状况残疾。

因脑积水导致癫痫,经常发病,右手无力,走路不稳,出门需要做轮椅。

采集者退散(九)经济状况妈妈李女士有退休工资,寄养小白每月得到一定的抚养费,并且小白的的医疗费基本可以报销。

但由于小白经常生病,报销又有规定的时日,手机电话这类的通讯费开销大(每月300多),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十)支持网络社工为案主积极寻求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1.医疗:为案主寻找免费的康复治疗,联系了市二医院见到了儿科陈主任,得知免费治疗项目已经结束。

2.义工:为案主寻找有专业医护背景的义工,以减轻照顾者的压力,联系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具体事宜还需进一步协商;联系义工建议多来案主家中探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整理家中杂物,带小白下楼玩耍,陪护看病等)在案主家中留下了社工和义工服务心得交流本,为使来到的义工能准确了解案主的病情和照顾的注意事项,更好的为案主提供服务,也便于加强义工和社工今后的合作。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一、接触案主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

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

起初我说没有‎时间。

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

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 l a的六岁‎的男孩。

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

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 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

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

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 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

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 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

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

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 ala的爸‎爸依旧很好。

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 ala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

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

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所‎存在的问题: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治疗模式
• 工作者需要与小亮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信 任关系,在此基础上,工作者要充分了 解案主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对小亮进行 情绪疏导,并且工作者要积极鼓励小亮, 肯定他个人的价值,澄清他的非理性的 自我观念
行为修正模式
• 自我管理:要求小亮积极参与改变其撒 谎、不交作业和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等行 为改变的整个过程,并对自己行为变化 负责。
治疗过程
1、首先工作者与案主妈妈取得联系,从妈妈那 里了解案。主的成长史、案主与其周围人的关系、 案主的性情与行为表现,从案主班主任老师那 里了解案主在班里的行为表现、老师们对案主 的印象与评价,并从侧面了解案主与父母的交 往方式,并对案主进行为期一周的接触与观察,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辅导计划,确定辅导的 目标是减少案主的不良行为尤其是撒谎、暴力 行为;使案主懂得并在生活中应用一些基本的 礼貌用语;协助案主融入学校班里的生活。
5、继续深入的实施具体的辅导计划,随着 辅导的不断加深,案主会向其他孩子一样 健康成长,当然在案主社会化的过程中, 案主生活的环境家庭、学校及其相关机构 和人员要对案主多一份爱心与关注。
案例评估
经过一个月的辅导,案主的表现明显改 善,懂得一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能 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暴力倾向明显降低, 能主动找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
• 本案例中,小亮主要面临的 困境可以从个体与环境(家
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
• 1. 如何改善小亮的自卑、焦虑、暴躁等 不良情绪;
• 2. 如何改善离异家庭中小亮与母亲的关 系,改善母亲对他的严格管教与打骂的 情况;
• 3. 如何改善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 4.如何修正小亮在校的不良学习行 为,以及使用暴力对待同学的行为。
• 4. 满足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小亮文化娱 乐的基本需要应当被考虑。
• 5.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 校应当培育小亮具有人际交往、生活技 能、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等多 种能力。
• 6. 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 校应当协助小亮建立自我认同,增进自 我成长,促进社会性发展。
• 7.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小亮的人身 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 4.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老师进行沟通, 为他的不良行为能够得以修正争取老师 的理解和帮助;
• 5. 通过合理途径为小亮争取父亲的抚养 费用,并且鼓励协助小亮母亲找到一份 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 针对小亮的这个个案,工作者决定采用 理性情绪疗法、人本治疗模式与行为修 正模式相结合的多模式介入手法,对小 亮进行介入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演示 文稿
优选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及分析
案例
• 小亮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父母一年前因为感情 破裂而离婚,小亮被判给母亲抚养。母亲将所 有的希望寄托在小亮身上,所以对小亮的管教 非常严厉,小亮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张女士就 对其严加斥责,渐渐地,对小亮的打骂成为家 常便饭。最近,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张女士面 临下岗的威胁,而小亮的父亲则因为经商失败, 开始拖延支付抚养费用。学校班主任老师发现 小亮在学校里也开始对同班同学使用暴力对待 同班小朋友,并且经常撒谎、不交作业。作为 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班主任要求你为小亮提供 服务。
• 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 多维的需要 ,这些需要就要从如下几个 方面进行阐述
• 1. 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的需要。家 庭和社会应当满足小亮在成长过程中基 本生活和养育方面的需要。
• 2.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要给 小亮提供良好的亲子关系和适当的管教 环境。
• 3. 满足学习的需要。小亮受教育的基本 权利应当得到维护。
3、让案主参加班级的正常生活,使案主 融入集体,与老师保持联系,老师要多 关注、鼓励案主,上课时多关心案主, 鼓励案主学习,只要案主专心听讲、能 够交作业,就要给予奖励,使案主感受 到被重视。班主任老师还要经常引导案 主问案 主在家情况,并告诉妈妈案主在学校的 行为表现,为帮助案主母子建立较好的 沟通方式、增进母子感情,同时也是为 了发掘案主真善美、性格中善良、纯真 的一面,告诉妈妈引导案主讲述在学校 的一天生活,并告诉妈妈案主在学校好 的行为表现,妈妈重点引导好的行为表 现背后的理念,使案主明白人人都喜欢 做好事和表现好的孩子,进而启发案主 向好的行为方向努力。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 1. 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情绪进行疏导, 帮助小亮理解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增 强小亮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
• 2.社会工作者对小亮的在校行为进行修 正,帮助他改正撒谎、不交作业的行为, 并且改善其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用暴力解 决问题的行为;
• 3. 社会工作者与小亮的母亲进行沟通, 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旨在能够让小亮 的母亲认识到打骂的管教方式对小亮造 成的身心危害,改正其打骂儿子的管教 方式,缓解母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总结
1、案主周围人的态度要一致,包括案主的家人, 班主任老师和志愿者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不 能把辅导案主看作是工作者个人的事,每个人 都应有辅导意识,不能应付了事,否则案主又 会回到以前顺从纵容的环境。
2、加强辅导的力度,建立的规则要严格遵守, 这样也会使案主养成一种合理有序的生活方式
3、加强与案主家人的联系,向家人灌输正 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使案主的家人明白 要逐步改变对案主的一贯态度与做法, 家人是案主接触时间最长,也是对案主 的行为影响最大的资源,家人应积极加 强与辅导机构的联系与配合,孩子的健 康成长家庭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不能 认为是辅导机构的事。加强对志愿者的 培训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
2、利用一周的时间与案主建立初步关系, 为案主制定具体辅导计划,包括案主每日 日程安排表、案主每日行为观察行为记录 表,并把案主日程安排表交给案主妈妈, 征得他同意,把案主的辅导时间分为中午 下午放学前各两小时,其余时间让案主和 班里的孩子在一起。为防止案主在班里暴 力现象的发生,每天安排一名志愿者跟进 看护案主,志愿者负责每日记录案主的行 为当案主要发生暴力倾向时制止案主并对 案主进行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