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练习、探究。

●学法指导: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

因此,在学习中应注意学习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

●课前预习,检查预习1、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2、课前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

3、长途区号表示什么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的趣味性)●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精品教案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精品教案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地理差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难点】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地理差异。

三、教学策略本课是八年级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知识和能力,本课是中国区域学习的基础,全书的关键。

本节教材包括“秦岭—淮河线”和“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内容。

教材设计的两个活动题中,第一个是通过读图识图的方法,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第二个活动题则是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归纳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建议教师重视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通过课堂练习了解介绍了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教师可结合八上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片,展示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并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便于进行比较。

教材第二部分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是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其划分依据。

本节内容为1个课时。

通过航拍中国秦岭两侧的差异的视频引入课程正文,首先学习区域的概念,继而过渡到区域的分界线,引出秦岭—淮河一线,通过图片对比了解此线的重要意义,最后简要分析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

五、教学流程六、当堂练习1.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A. 长江B. 淮河C. 珠江D. 黑龙江2.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A. 江汉平原B. 成都平原C. 辽河平原D. 洞庭湖平原3.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A.太行山 B.长白山C. 巫山D. 大兴安岭4.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A. 银川B. 武汉C. 太原D. 西安5.秦岭北坡山麓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南坡山麓为750—900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什么?7.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4:D;C;D;A5. 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实例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3.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我们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哪些地理区域?”2.呈现(10分钟)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同时,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个地理区域的位置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地理区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地理区域的特点。

然后,各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针对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

教师批改后,进行讲解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干旱气候?”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1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1.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

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

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宝贵的原因。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

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教材还设置了“活动与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

但他们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设置“活动与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4.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四大地理区域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各地理区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活动与探究”环节所需材料,如地图、标本等。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分布。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四大地理区域吗?它们分别是哪些地区?2.呈现(15分钟)分别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各地理区域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置“活动与探究”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要求第一知道“秦岭-淮河”的位置,通过“比较”活动认识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差异,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第二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各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通过“比较”活动揭示各个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

本节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

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学对象分析:1、地理学习能力: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习惯,已基本掌握了地理读图、看图的方法,具有一定绘图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完成老师的问题;但学生整体的分析、归纳能力,仍然较弱,比较依赖老师或优生分析解答。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分析、归纳。

通过“提问—探究—小结”来完成学习任务。

目前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主探究完成老师的问题,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2、知识水平: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情况,行政区域划分,经济概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好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奠定了知识基础。

3心理特性:七年级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喜欢表现自己,集体荣誉感强,部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本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岭、淮河一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以及地理差异;能力目标:能够读图查找地理界线,通过读图讨论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点。

情感目标:让学生关注家乡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找出与相邻地区的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

学生通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对于学生来说,对区域和区域划分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程度。

本章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要注意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部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重点。

学情分析1、经过多半学期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我国的区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学生兴趣较浓,求知欲较强,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秦岭和淮河及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感受较多,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通过多半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秦岭—淮河线,知道秦岭,淮河的概况。

2.能够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3.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教学重难点】2.能够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教师出示2022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对,它的名字叫冰墩墩,今年二月份我和全世界的运动健儿们一起度过了冬奥会,听很多人说我们的祖国很美丽,不由得想在中国走南闯北游历一番,又怕路上遇到问题,你们能帮助我吗?那就请出我们今天的课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板书),边学习边帮助它吧!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首先来看一下它的游览路线,出示路线图,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第一站:南方地区(认识秦岭-淮河线)1.我从北京向南出发走过了一座山和一条河,我不知道名字但我发现了以下不一样的景观,这是为什么呢?(出示秦岭—淮河以北结冰图和以南不结冰图生回答,教师引导)2.秦岭—淮河具体在哪里呢,经过哪些省份呢?它的南北地区还有哪些差异呢?你能通过学习帮我解开疑惑吗?(1)出示秦岭——淮河线,首先我们来看秦岭—淮河的具体位置,请在书本第48页描出秦岭—淮河线的位置,边描边思考右边的几个问题(1、秦岭、淮河各自的走向是什么?2、圈出秦岭、淮河以北、以南主要地形区他们是什么?)师提问,学生回答,秦岭、淮河的走向为东西走向,秦岭以北的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以南为四川盆地,淮河以北的地形区为华北平原,以南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出示秦岭概况。

男生齐读。

观看视频---《秦岭》提示学生观看秦岭的景观,感受秦岭的总结秦岭—淮河线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学生尝试回答。

师出示总结。

做游戏:秦岭——淮河线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分小组,每两组一轮,共三轮。

每组结束后出示错误项,让学生指出问什么错,明确错误原因。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地域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有利于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难点: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地域差异。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域差异。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学习小组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理环境的整体布局,引发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然后,分别介绍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如北方地区的寒冷、南方地区的温暖、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的高原特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地域差异。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案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案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使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学习内容】(学生自学)1、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1955年一月发生强寒潮,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

读图5-6、5-7,请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5、看图5-8,思考: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③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边界是哪些山脉?6、议一议,确定四大区域划分界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展示演练)1、下列各省中,全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A.河北、山西B.湖南、湖北C.江西、福建D.四川、云南2、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或三熟的主要原因是()A.红壤广泛分布B.劳动力比较充足,有丰富的耕作经验C.水热条件好D.平原面积广大3、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4、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①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5.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教师精讲)一、秦岭――淮河线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地理区域:体现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初中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晏子春秋》有这么一段文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一)秦岭—淮河线1、活动读图5—1,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读八年级下册32 页图2-22、34 页图2-24、35 页图2-25、37 页图2-27、38 页图2-28 等,找出那些重要的界限通过?师生总结。

3、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课件展示几幅图片。

总结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 >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 毫米>800 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4、角色扮演:两位同学分别代表秦岭淮河两侧的居民介绍各自地理景观和生产生活特点。

(二)、四大地理区域1、观看视频。

2、活动:(1)找到“秦岭—淮河线” ,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2)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3、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教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3.能够描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二、教学重点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2.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描述。

三、教学难点能够描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2.学习新知2.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进行介绍。

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内陆河湖区、西部高原区和南部丘陵山地区。

2.2东部沿海地区特点: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经济发展较快,工商业比重较大;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外贸发达。

2.3内陆河湖区特点:位于中国中部,主要有黄河、长江等重要水系;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人口相对较少,城市化程度较低;交通不发达,发展相对滞后。

2.4西部高原区特点:位于中国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主,平均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资源丰富,草原资源和矿产资源占优势;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近年来有较大进步。

2.5南部丘陵山地区特点:位于云贵高原和闽赣丘陵,地势起伏不平,气候湿润;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特产丰富;交通发达,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主力农业。

3.梳理知识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整理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并进行总结。

4.拓展应用将中国地图投影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并描述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并掌握了东部沿海地区、内陆河湖区、西部高原区和南部丘陵山地区的特点。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础,选择一个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文章描述该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7篇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找出洲际分界线。

2、了解大洋、海、海峡等概念,并能在地图上区分。

3、掌握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图、指图、填图,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集体协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四大洋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四大洋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1)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 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三、地轴和两极【教师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四、经线和纬线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第1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第1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1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秦岭——淮河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四大地理区域吗?他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线: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48页的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秦岭——淮河线在什么地方?
它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秦岭——淮河分界线。

师:现在,我们要了解一下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0页的四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我国分为了哪四大区域?这几个区域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对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实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内容点析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

区域的划分依据一定的指标,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差异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所在区域的不同而不同。

教材通过四个人物分别描绘自己生活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形象直观地说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

第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中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描绘出自然环境情况;而高山牧场成为“我国有名的牧区”表现出畜牧业是本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

第二位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位于云南省,属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傣家少女服饰说明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点出那里具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美丽、旖旎的风光”、典型的热带景观和独特的傣家风情,不难得出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大大促动本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位家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说明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特区”是根据本区对外开放的需要再划分的特殊经济区。

第四位来自长江三角洲,是个自然地理区域,因为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又形成实力雄厚的工业区。

在四位人物的描绘中都说明自己生活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对于各自区域特点的形成原因,教材没有解释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区域学习的兴趣。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案
(2)确定界限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势地形因素。
小组活动:南北大比拼!
规则:假设教室中间为秦岭—淮河一线,全班分为秦淮以北和秦淮以南两组对战PK,按照出示的各类地图,说出对应的地理现象或事物。
第一回合!
*课件展示“秦岭-淮河”位置,并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及“我国温度带划分”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意义
(2)界限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
(3)确定界限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
(4)界限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大体一致
3.观察图5.5中的界限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限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与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任务布置:四大地理区域叫什么?他们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划分依据又是什么?请同学们与同桌合作,一位同学翻开P2图5.1,另一位同学翻开P6图5.5,一起讨论、思考P6活动并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图5.5
引导学生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学生根据学案完成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如分界、内部大致特征
师生共同小结:
1.观察图5.5中的界限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限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
(2)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
2.观察图5.5中的界限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限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0℃等温线
北方的小伙伴:南方的冬天都是零上,怎么会冷呢?
南方同学:我们的冬天也很冷,为什么没有暖气?
视频:南方冬天为什么没有暖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division of four geographic al regions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
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
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
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
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二)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三)教学突破:
举一反三,理解其他的地理区域的分区方法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用书
(二)学生准备:
课本、地图册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新疆山地牧场景观图、西双版纳景观图、东南沿海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成后,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学生回答)我所在的行政区域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属
于温带季风气候。

(教师承转)那么,我们看看这段描述里面,既有行政区域,也有自然区域。

(教师总结)可见: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不仅如此,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者不同级别的区域。

例如说,我国的行政区域可以划分成三个级别;而我国的温度带可以划分成五个尺度的温度带,大家想一想,分别是哪些呢?
(学生回答)……
承转(课件展示)我们看看下面两封信封,想想它们和我们所讲的区域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邮政编码的前两位表示省级行政单位,第三四位表示州县级行政单位,第五六位表示乡镇级行政单位或者街道。

这里的75表示宁夏的邮编,00表示银川的邮编,01表示解放西街的邮编。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课件展示)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四个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学生回答)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课后活动题:
(课件展示)我们首先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和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看看它们有没有相似性。

(教师提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课件展示)中国1月等温线图、年降水量线图,来完成课本活动题2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似。

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课件展示)中国地势图、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图,观察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与哪个地势界线基本吻合?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
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

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