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美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37-美学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四节审美与人生

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第一节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第三节审美活动的发生

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第一节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优美与崇高

第四节悲剧与喜剧

第五节丑和荒诞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节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

第三节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第五章艺术论(一)

第一节艺术与艺术作品

第二节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

第四节意境

第五节艺术的功能

第六章艺术论(二)

第一节艺术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第三节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第四节艺术的形态

第五节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第七章审美教育论

第一节中西美育观的源流

第二节美育的内涵

第三节美育的特点

第四节美育的功能

第五节美育的目的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中心。

2、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学科性质),包含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美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首先,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的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其次,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再次,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第二节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1、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

1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2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是

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

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

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

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3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

学思想,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

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

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2、美学确立的标志:一是有专门

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

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

究对象和范围。美学创始人为鲍姆

加登(“美学之父”),他于1750年

出版《美学》一书。

第三节美学的哲学基础

1、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

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

学基础,具体说来,是以马克思的

实践论和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

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

的精华。

2、马克思的实践论

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

和批判西方传统时间观念、特别是

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

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成

的。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

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

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

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3、实践含义:“人的感性活动”,

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实

活动,人的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根

本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

践的”。

4、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

特色

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

人的存在。

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

思考人的存在。

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是从人与

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

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5、实践存在论构成美学理论的哲

学基础

首先,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人的

审美感觉与现实审美对象都是在

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

一点直接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

论的依据。

其次,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

畴作为中介。自由表现为三种基

本形态: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即物质生产劳动中获得自由,

这主要是认识和支配必然性的自

由;二是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即变

革社会的革命实践中取得的自由,

这主要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获得

的自由解放;三是在人与他人以及

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即人常人生实

践中的自由,这主要是感性个体获

得自我的超越。

第四节审美与人生

1、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是人类

的基本活动和生存方式之一,深深

地扎根于人们的人生实践之中,起

源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

动之中,对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

步有有益的作用。

2、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1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

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

一(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

一体圆融),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

一。其特点有:一是个体内在性,

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

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

在体验;二是生成性,指非瞬间性

和非凝固性,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

持一定的张力,是一种正在进行的

过程。在人生境界的生成中,个体

的觉解是关键,而觉解又与情感不

可分离。

2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

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情境)

首先,在一定意义上,审美境界是

完全熔化、溶解在情感中的人生觉

解。

其次,基本条件是眼球在人与世界

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

再次,审美境界有高低不同的层

次。

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是

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

凝聚,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

第五节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美学研究的五个方面:审美关

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

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

审美教育

2、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

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

关系中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

系,使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立

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首先,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的认识关

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其次,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

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

系。

再次,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

自由关系。

第四,审美关系在逻辑上陷于审美

主、客体而存在。

3、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

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

践,其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

并且有需求、有目的、有凭借。其

目的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其凭借

体现在审美主体始终结合着审美

对象(客体),是一种内在的交合

融一、精神对话和情感交流。审美

活动作为审美关系的展开和生成,

在逻辑上是先于审美主、客体。

4、广义的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

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

(客体)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

式和存在状态,是人与世界一体圆

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

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5、美感(审美经验):指审美活动

中与审美对象(客体)同时建构起

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

方式和存在状态,体现为主体直观

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

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

世界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

福感和愉快感。

6、审美对象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

对象化和感性显现的特点:

其一,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

体的人生形式。其二,它是主体能

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

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其三,

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

动的自由形象。其四,它是能唤起

主体的联想、想象,使主体从有限

的存在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

形象。

7、审美经验的特点:

首先,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

是一种感性经验。

其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

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是

一种美感。

8、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到艺

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三缓解循环

往复的动态流程中,这也就是艺术

活动的全过程,离开了其中任何一

个环节,艺术就不能存在。

9、艺术品:是精神性的人工制品,

是艺术家审美创造活动的结晶,也

是艺术家对世界审美关系的感性

显现和凝定,它一旦进入接受者的

审美欣赏活动,与接受者建立起审

美关系,便生成、显现为最高层次

的审美对象。

10、艺术活动的构成和展开

首先,它必须有作者,作者是作为

人工制品的艺术品的所从由来者。

其次,作者对艺术品的制作、生产

是独特的。

第三,艺术品从结构上来说是多层

次的,其内在意蕴存在着不确定性

和空白,有待接受者的填补和确

定。

第四,艺术品必须被人审美地接

受,进入具体、特定的审美关系之

中,方能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11、艺术本源在人的生存实践之

中。艺术以感性的形式,表征、创

造和开显着不同的人生境界。艺术

的旨趣是,塑造完美的人性,推进

人生的美化,提升人生的境界。

12、狭义的美育:指有意识地通过

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

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

神风貌。

13、广义的美育:指通过审美活动,

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